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从居民对住宅热舒适性的要求、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及收费的角度分析了分户计量供热的优势,简述了分户计量供热的室内系统形式,重点阐述了分户计量系统的热负荷计算、系统设备选择以及热费收取等问题,得出了分户计量供热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节能措施的结论。

关键词: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室内系统形式;热负荷;热计量;系统调控;热费收取;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sidents of residential thermal comfort requirements, energy sav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harges of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 edge, the household metering heating system indoor form, elaborated with emphasis the metering system of heat load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heat fee and other issues, the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 has become China’s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energy saving measure results.

Key words: central heating; household metering; indoor system; heat load; heat metering; system control; heat fe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O 引言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又是一个能耗大国,建筑能耗过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广泛采用的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热费的供热收费体制,实践表明,这种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仅能耗高,浪费严重,而且存在收费不合理现象,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抑制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分户热计量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原动力之一,以其经济节能、舒适性好、供热质量高且收费更加合理的显著特点,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和实行具有分户计量以及分室控温功能的分户热计量采暖体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 分户计量供热在我国的实施方式

供热体制改革是我国系列改革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在试点工作

中逐步实行按用热多少计量收费的制度,积极推进现有住宅节能改造和供热采暖设施改造。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并执行按用热量分户收费的新办法;对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求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安装计量、温控装置。

2 分户计量供热的优势

供热分户计量有着深厚的需求基础。众所周知,集中供热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在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优点明显。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集中供热都是采用计划体制下的包费制,整个供热行业的供热设计规范、热网结构形式、供热行业的管理方式以及用户的消费心态都深深地受到这种福利供热机制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供热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北方城市破、停产企业的不断出现,这种供热收费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机制越来越不相适应,采暖收费难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分户计量和收费的制度一经推出,就显示了其巨大的优势和必定能够提供的诸多益处。表现在:

(1)节约能源

按户计量后,用户的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自觉节能;有效控制了用户盗用热水以及恶意排放热水现象。中国最近几年进行的计量收费实验研究表明,双管试验系统的节能率最高可达到25%以上,单管试验系统的节能率达到15%以上。可谓效果显著。据报道,东欧国家已经在实践中证明采用热计量收费可节约能源20%~30%。

(2)减轻大气污染

建筑采暖用能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大气污染问题因而更加突出。而实施分户计量、按热收费之后,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轻了大气污染。

(3)提高居住热环境舒适度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舒适的热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现实需要。按热计费,供暖单位将会自觉地为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的热源,以求得到更大的生产效益,而终端用户则能够根据天气温度的变化调节和控制室温,因此用户的冬季生活将会更加舒适。

(4)满足了供暖体制改革的需要。

供热商品化的前提是必须对作为商品的热能进行计量。因此,采用分户计量收费作为贸易结算办法则满足了这一需要,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供暖收费难等一系列问题。

(5)改善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采用分户计量收费,实现了用多少热交多少钱,可从根本上消除用户虽然交了钱却得不到应有热量的现象。同时,用户可以不必像过去那样在采暖开始前一次性交齐采暖费,而是像水费、电费那样每月按实际用热交费,实现了交得起、用得好,进而改善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6)减轻政府负担。

采用分户计量收费,一方面使得供暖单位对社会的供暖成为了纯粹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将过去的采暖费全部由企事业单位负担逐步转变为由个人缴纳,这样就使得供暖机制畅通运行,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政府对困难用户的补助也随之实现了标准化。

(7)完善供暖管理。

采用分户计量收费,使得供暖公司的效益直接与供暖质量挂钩,迫使供暖公司自觉而积极地改进管理,堵塞进料等方面产生的漏洞,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分户计量供热的室内系统形式

3.1 既有建筑

我国既有建筑的室内采暖系统大致分为:单管顺流式系统和垂直式双管系统。这些布局方式缺乏必要的计量调节手段,系统本身又不具备节能与管理收费条件,要实现节能和热计量收费,就要对既有供暖系统进行改造。对于原有的单管顺流式系统,改造方式有:

①在热力入口加装热量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蒸发式热量分配表(如图

1);

②在热力入口加装热量表,散热器上安装蒸发式热分配表,散热器供回水支管间加跨越管,并在散热器支管上加装普通截止阀(如图2);

③在热力入口加装热量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蒸发式热量分配表,散热器前加跨越管,并在散热器支管上加装温控阀(如图3)。

对于旧有的垂直双管系统,可在供回水立管间加定压差控制进行改造,安装温控阀,每组散热器上安装蒸发式热分配表,室外热力入口设置热计量装置[1]。

3.2 新建建筑

在新建的住宅配套建设中采用的分户计量供暖系统分为单元立管供暖系统和户内水平供暖系统两种。单元立管供暖系统要求按户分环,每户只有一个热力入口,热量表设在热力入口处,保证了计量准确又使管理过程简化。单元立管供暖系统大致有上供下回同程式、下供下回异程式以及下供下回同程式等立管系统形式。户内水平供暖系统通常选择水平单管串联式系统、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和水平网程式系统(即低温地辐射供暖系统和章鱼式系统)。可见,上述管道布置方式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系统的可调性与施工的方便,还应与建筑的特性相结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布置方式。例如对于面积较小的户型,可采用水平单管串联系统,在总入口设温控阀,每组散热器上设置手动三通调节阀或自力式三通恒温阀;对于跃层式住宅,采用上供下回双管系统,每组散热器上设置高阻力手动调节阀或自力式两通恒温阀:而对于一些高档住宅,只要管材及施工工艺过关,有足够的初投资,可以采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或章鱼式系统。各种管道布置方式优缺点比较见表2[2]。

供暖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及实施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c19118310.html, 供暖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及实施方法 作者:闫晓敏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 摘要:阐述了分户热计量实施的必要性和实行分户计量对采暖设计的要求,论述了分户热计量分摊的类型、实施方法以及适用范围,以促进采暖建筑分户热计量的应用,降低能耗,节能减排。 关键词: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分户热量分摊系统 中图分类号:TE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分户热计量的必要性 1)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建筑节能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可以提高供热效率和用户节约能源行为的积极性,可以直接降低供热能耗。 2)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基本上都采用垂直单管系统。垂直单管系统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也不具备对不纳热费的用户采取强制措施的手段。另外传统的落后的按建筑面积结算收费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供暖质量,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分户热计量可按需求调节热量,用户可根据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调节室内温度和用热量。不仅很大程度上实现节能,同时也可满足用户对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要求。 综上所诉,可见建筑分户热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分户计量的控制原理及对采暖设计新的要求 分户热计量即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以分户热量分摊系统计量每户的供热量。为了便于分户按实际耗热量计费、节约能源和满足用户对采暖系统多方面的供能要求,采用分户计量采暖系统,这也对建筑结构和采暖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分户计量对新的设计有一下要求:1)每户用户室内管线要自成环路;2)系统具有可调性,用户可随意调节每间房间的温度;3)用户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启;4)能够准确的计量用户使用热量;5)尽量减少户间传热;6)供热系统要有完善的调节控制措施和高水平的运行管理办法,用户调节流量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 3.分户热量分摊系统实施方法及适用范围 3.1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

浅谈建筑采暖节能设计中分户计量采暖系统

浅谈建筑采暖节能设计中分户计量采暖系统 【摘要】旧式采暖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节能减排,本文就分户计量采暖系统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在最后对分户计量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暖节能;分户计量 引言 随着资源能源的不断减少,节能逐渐成为设计中的要点问题。对于东北地区来说,冬季时间较长,供暖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那么在采暖设计中如何做到节能减排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将就建筑采暖中的节能设计进行探讨。 1 旧式采暖方式的缺点 1.1 系统不具有个体调节的能力 单管垂直采暖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不利于进行局部调节,无法改善和满足热用户的热舒适性要求。而且由于该系统是将热水先供到住宅楼的顶层,然后依次向下分至各用户,这就在理论上造成了各不同楼层的热用户的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 值也不相等。因此造成顶层过热,底层过冷,冷热不均现象。顶层用户过热时只能通过打开门窗的方式来放走热量以降低室内温度,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如果采用调节热水流量来降低室温,就会造成以下各层过冷的现象。其次,该系统也无法对各房间的室温进行单独调节,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 1.2 系统维修时浪费能源 由于单管垂直采暖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热水循环系统。如果该系统有一处设施漏水或堵塞,整个系统将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住宅楼停供;而且在维修时会造成大量热水的浪费,在寒冷地区可能会出现供水管冻裂等严重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1.3 不利于供热部门的管理 对于拖欠热费的用户处理困难,如果要停止个别用户的供暖,可能影响到整个住宅楼停供。常此下去,致使供热企业入不敷出,连年亏损。 1.4 闲置住宅的能源浪费 由于室内采暖系统是单管串联式,所以每层、每户住宅必须用热,否则该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如出现有些用户不想用热或者有些住宅长期闲置,这就必然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住宅分户计量供暖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从居民对住宅热舒适性的要求、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及收费的角度分析了分户计量供热的优势,简述了分户计量供热的室内系统形式,重点阐述了分户计量系统的热负荷计算、系统设备选择以及热费收取等问题,得出了分户计量供热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节能措施的结论。 关键词: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室内系统形式;热负荷;热计量;系统调控;热费收取;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sidents of residential thermal comfort requirements, energy sav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charges of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 edge, the household metering heating system indoor form, elaborated with emphasis the metering system of heat load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heat fee and other issues, the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 has become China’s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energy saving measure results. Key words: central heating; household metering; indoor system; heat load; heat metering; system control; heat fe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O 引言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又是一个能耗大国,建筑能耗过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广泛采用的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热费的供热收费体制,实践表明,这种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仅能耗高,浪费严重,而且存在收费不合理现象,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抑制了用户节能的积极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分户热计量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原动力之一,以其经济节能、舒适性好、供热质量高且收费更加合理的显著特点,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和实行具有分户计量以及分室控温功能的分户热计量采暖体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 分户计量供热在我国的实施方式 供热体制改革是我国系列改革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求在试点工作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城市居民的采暖用热需求,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集中供 热的方式。针对集中供热系统,实行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 收费和节能减排。本文对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 设计思路 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数据,通过控 制器控制采暖热水的温度,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以及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数据:系统需要在每个用户的房间里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 室内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室内热传递的特性,需要安装在主要热源 附近,避免在阳光直射或遮挡较多的地方安装。 通过控制器控制采暖热水的温度:温度控制器是实现室内温度自适应控制的关键,通 过控制器可实现对采暖热水的温度控制,即控制采暖热水的供水温度,为室内供暖提供稳 定的热源。控制器还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用户设定的温度值,实现室内温度的自适应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系统还应该有一个数据处理和管理模块,实现实时数据的采 集和存储,便于管理人员对每个用户的采暖费用进行计量和统计,为后期的客户服务做好 数据准备。 实现过程 在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实现分户计量收费和温度控制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和编写适当的控制程序。 硬件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热表。温度传感器主要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采集信号输出为数字信号,方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选择控温器,可通过控制热水 的供给温度,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同时支持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智能热表则是实现 分户计量收费的核心硬件设备,主要负责计量室内采暖用水的能量消耗,采用电子式热计 量表,可实现远程抄表和费用计量。 控制程序主要有采集数据程序和控制程序两部分。采集数据程序主要负责温度传感器 信号采集和实时数据的存储,采用C语言和Python语言编写,可将获取到的温度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备后期采暖费用计量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主要负责控制器的温度控制功 能和智能热表的数据采集和计量功能,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可实现对热水供温度 的控制和采集室内能量计量数据。 总结

浅析分户热计量设计若干问题

浅析分户热计量设计若干问题 论文作者:伤心的雨 摘要: 2001年3月,国家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采暖部分进行了局部修订,把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作为强制性规定。北京市于2000年12月出台了北京市标准:《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对分户热计量采暖设计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在国家和地方强制性标准规范下,新建住宅热水集中供暖系统普遍进行了分户热计量设计。笔者在从事设计质量抽(审)查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分户热计量采暖工程设计,总体上看,基本上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程的要求,但也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发现的问题及个人的一些想法概述如下。 关键词:分户热计量室温控制装置 1 引言 2001年3月,国家对《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采暖部分进行了局部修订,把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作为强制性规定。北京市于2000年12月出台了北京市标准:《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对分户热计量采暖设计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在国家和地方强制性标准规范下,新建住宅热水集中供暖系统普遍进行了分户热计量设计。笔者在从事设计质量抽(审)查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分户热计量采暖工程设计,总体上看,基本上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规程的要求,但也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发现的问题及个人的一些想法概述如下: 2 有关标准、规定、规范的回顾 自1996年以来,国家对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陆续出台了规程、规范,其条款表述是逐步明确、越来越严格的。

199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 -95第5.2.2条规定:“在进行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按户热计量和分室控制温度的可能性”。 199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6.2.3条规定:“集中采暖系统设计宜能实施分室温度调节并为实施分户热计量预留条件”。 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76号)第五条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 2000年12月1日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标准:《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DBJ01-605-2000,对北京地区的分户热计量设计进行了具体规范。这是国内较早的有关分户热计量设计的地方法规。为其它采暖地区分户热计量设计提供了参考。 2001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采暖部分2 001年局部修定条文3.9.1条规定:“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并且将此条文列为强制性条文,要求设计必须严格执行。 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第八条规定:“新建建筑工程必须选择先进合理的采暖供热方式,采用高效的管道保温与热调控计量技术和节能型材料、设备、器具。 在新建住宅采暖设计中,室内系统如仍采用传统的垂直单管串联系统或垂直单、双管串联系统,很难满足上述规范、规程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采暖系统形式进行彻底的改变,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按分户设计热量表的热计量方法进行设计”,做到一户一表。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一、总则 1.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 2.目的:确保热计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供热质量和热能使用效率。 3.定义和缩略语:详细定义和使用的缩略语应在规程中进行明确。 二、热计量系统的基本要求 1.计量方法和仪表:设计中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热计量仪表,确保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安装位置和布置:仪表安装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冷热媒体流动稳定和仪表测量准确。 3.计量管道和阀门:计量管道和阀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冷热媒体流动畅通和阀门操作灵活可靠。 4.数据传输和处理:应选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校准和维护:定期对热计量仪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供热站和热网管道的基本要求 1.供热站的设计:供热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供热站的稳定运行和热量供应的准确性。

2.热网的设计:热网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热媒的流动稳定和热量传递的高效性。 3.管道敷设和维护:管道敷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管道运行的安全可靠和低能耗。 4.管道绝热:管道绝热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管道热量损失的控制和能源的节约。 四、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基本要求 1.计量室的设计:计量室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仪表的安装和维护便利。 2.仪表安装:仪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方便观察和维护。 3.数据传输和处理:应选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用户介入:用户应有权对供热数据进行监测和查询,并享有相关的隐私保护。 五、监测和评估 1.监测要求:应定期对热计量系统进行监测,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计量准确性。 2.评估要求:对热计量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计量准确性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技术标准和验收

供热计量设计规程

牡丹江市集中供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建设部《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城建[2006]5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J860-2009)、《牡丹江市建设局关于对市区新建建筑实行供热分户计量的通知》(牡建政发[2008]168号),为在城市住宅中推行分室控温、分户计量,加快实现集中供热由按面积收费转变为计量收费,促进供热系统节能和用户行为节能,特制定本规程。 1.0.2住宅计量供热系统设计,应执行本规程。同时还应遵循国家和我市的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计量供热系统安全可靠、节能降耗、方便适用、经济合理。1.0.3本规程适用于牡丹江市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改建住宅、及住宅补建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公寓、别墅、商住楼、集体宿舍等居住建筑的供热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

2术语 2.0.1计量供热系统 热源、热力站及终端等均具有热量计量功能的供热系统。 2.0.2建筑物热力入口 连接外网和建筑物内系统,具有调节、监测、关断等功能的装置组合。 2.0.3建筑物内系统 自建筑热力入口起至分户墙之间的采暖系统。 2.0.4户内系统 设置于住宅户(套)内的采暖系统。 2.0.5共用立管 多层或高层住宅内,用以连接各层户内系统的垂直供、回水管道,区别于传统的连接各层散热器的户内立管。 2.0.6户间传热负荷 由于户间隔墙及楼板间的温差而产生的热负荷。 2.0.7散热设备热负荷 用于确定散热设备的热负荷,在数值上为供热设计热负荷与户间传热负荷之和。 2.0.8热力站热负荷 用于确定热力站换热设备的热负荷,一般等于热力站供热范围内用户设计热负荷之和与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的商。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北京市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本文出自: 能源世界网作者: 我爱蓝天点击率: 1154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推行集中供暖住宅的分户热计量,特制定本设计技术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集中供暖住宅热水供暖系统的设计。分户独立热源的户内热水供暖系统相应部分的设计,也可参考执行本规程。 1.0.3 集中供暖住宅热水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的设计,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和《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 26— 95)、北京市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地区实施细则》(DDJ 01—602—97),以及其它标准、规范或规定。 2 术语(略) 3 供暖负荷计算 3.0.1 应按《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常规进行房间供暖热负荷计算。 3.0.2 卧室、起居室(厅)和卫生间等主要居住空间的室内计算温度,应按相应的设计标准提高2度。 3.0.3 实施分户热计量的住宅,应按热源为连续供暖的条件计算供暖负荷。除燃煤锅炉房外,不应考虑热源状况附加系数。3.0.4 户间因室温差异而形成的热传递,应按下列原则计算传热负荷: 一、应计算通过户间楼板和隔墙的传热量。 二、与邻户的温差,暂按6度计算。采用地板供暖时,暂按8度计算。 三、以各向户间传热量总和的适当比例,作为户间总传热负荷。 3.0.5 按3.0.4条计算的户间传热量,不宜大于按3.0.1条、3.0.2条和3.0.3条计算的基本供暖负荷的80%。3.0.6 户间传热量仅作为确定户内供暖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的依据,不应计人户外供暖干管热负荷和建筑总热负荷内。3.0.7 同一热源系统的各幢建筑,均应按同一标准进行供暖负荷计算。 4 热源和室外系统设计 4.1 城市热网、地区供热厂和燃煤集中锅炉房供暖 4.1.1 采用城市热网或地区供热厂作为热源时,应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换热站的供暖范围,供暖面积宜加以控制。4.1.2 采用供热规模较大的集中燃煤锅炉房作为热源时,应以高温水为热媒,并应设置换热器,划分锅炉侧的一次水和用户侧的二次水系统。 4.1.3 换热设备的二次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二、为变流量系统时,循环水泵宜设置变频调速装置。 三、为定流量系统时,循环水泵宜多台并联设置。 4.1.4 换热站的二次水侧的调节控制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流量变化特征,具备随室外气温变化而改变供水温度的功能。 4.2 燃气、燃油和电热的小型集中锅炉房供暖 4.2.1当采用燃气、燃油和电热的锅炉房作为热源时,应根据建筑规划条件和物业管理的合理性设置锅炉房,每一个锅炉房的供暖面积不宜过大。 4.2.2 在符合现行有关消防设计规范和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限定条件时,锅炉房可设置在地下室内,燃气和电热锅炉房还可设置在屋顶机房内。 4.2.3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一、宜采用全自动锅炉或模块式锅炉。 二、燃气或燃油锅炉在额定发热量和不同负荷率条件下的燃烧效率,均应不低于90%。 三、除受条件所限外,不宜采用需设置水泵扬升的“无压热水锅炉”。 4.2.4 锅炉房热媒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

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居住环 境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就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 的关键因素、常见类型以及优化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供有益的指导 和建议。 一、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建筑结构和尺寸:建筑的结构和尺寸直接影响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计算和管道布置。因此,在设计供暖系统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建筑的 平面布局、楼层高度以及外墙材料等参数。 2. 使用需求和舒适性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于供暖系统的使用 需求和舒适性要求有所差异。例如,住宅需要提供温暖的室内空气, 而办公楼则通常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习惯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3. 热源选择和能源利用效率:供暖系统所使用的热源选择和能源利 用效率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影响巨大。传统的热源包括锅炉、地热能源、太阳能等,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采用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 和空源热泵等新型热源。 4. 供暖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 建筑物供暖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以及选择环保的供暖 设备和材料等。

二、常见建筑物供暖系统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需求,常见的建筑物供暖系统类型包括集 中供暖系统和分户供暖系统。 1. 集中供暖系统:集中供暖系统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热源(如锅炉房)提供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将热能传输到各个建筑物或单元。这种供 暖系统适用于大型住宅区、办公楼和商业综合体等。 2. 分户供暖系统:分户供暖系统将供暖设备直接安装在每个独立的 住户中,每个住户都有自己独立的供暖控制装置。这种供暖系统适用 于小型住宅楼或多层住宅。 三、建筑物供暖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 为了提高建筑物供暖系统的效率和舒适性,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案: 1. 热负荷计算和细化分区:通过准确计算每个区域的热负荷,可以 合理安排供暖系统的布置和容量。细化分区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使用 需求进行个性化供暖调控。 2. 采用高效供暖设备:选择具有高能效和低排放的供暖设备,如地 源热泵或空气源热泵。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供暖效果,并将能源 浪费降至最低。 3. 智能化供暖控制系统:通过引入智能化供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 不同时间段和室内环境变化来调节供暖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能源的 智能管理,提高供暖系统的响应能力和舒适性。

分户供暖设计要求及相关问题

分户供暖设计要求及相关问题 1.关于单户独立式供暖方式 和集中系统直接相关是单户独立式方式,对此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主要是具备燃气或电力供应的地区,被许多房地商所看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种“热潮”。 这种更适合于分散的别墅类建筑供暖方式,如应用于多层甚至高层住宅,应有较深层次的全面论证,并制定完整、可靠的设计技术措施,例如: (1)解决好占用空间、防火和安全保障等问题,以及采用燃气时进气和烟气排放。 (2)要考虑楼内公共空间的热环境,解决如消防给水等管道的防冻问题。 (3)要考虑居住小区内其它公共和公用建筑的供暖热源问题。 此外,要解决户内系统管道的布置问题,要考虑间断运行的可能性和户与户之间的热传递,单户独立热源较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间断运行的可能性会更大,散热器数量和采暖炉容量会多于常规的集中系统,要合理确定供暖负荷的计算方法和热源状况的修正系数。 2.供暖设计标准问题 我国目前执行的较低供暖标准,反映在以下两方面: (1)居住空间的供暖设计温度为18.0C,卫生间温度提高到和居住空间相同,显然,这只能是最低卫生标准,而不是舒适标准,因此规范明确不应低于上述标准。 (2)新规范仅提到了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供暖问题。即仍沿用每年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5.0C的天数在90天以上的地区作为“供暖地区”的界定。而夏热冬冷地区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5.0C的天数虽在90天以下,不设供暖显然不能满足居住者的热舒适要求。规范作为必需达到的最低标准,并不束缚其它地区设置不同方式供暖设施。 3.分户热计量供暖设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基本方法 3.1实施分户热计量和收费,供暖系统的设计就会面临下列现实问题: (1)是否应考虑楼板和分户墙的隔热措施?传热系数宜控制在什么水平上?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一、供暖设计概要: 供暖设计要先从了解当地气象资料入手,并依据当地热源状况(集中供热或其他热源),选定相宜的供暖方式和供暖系统;然后依据建筑物的围护构造状况进展供暖热负荷计算、选取散热器、进展平面布置、绘制管道系统图并进展水力计算(管径选择及水流阻力计算)、配备相应的附属部件、绘制相应的安装大样,完成采暖工程设计的施工图。我国现行的供暖方式,大致有散热器(热水)供暖(包括集中供暖与单户供暖)、地板供暖(热水)、热风供暖及采纳其它能源的电热供暖(包括电热散热器及电热水炉等)、燃气供暖、热泵供暖及太阳能供暖(包括被动式与主动式)等等,各有特点和所长,但应用最广的仍为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水供暖方式。 二、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及设计要点 1、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采纳状况 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制式有双管(并联)和单管(串联或设三通阀)两大类,包括垂直设置和水平设置两种方式。应按建筑物使用要求和管道敷设条件选定供暖系统制式。目前实行分户热计量的住宅建筑,多采纳公用立管分户供暖系统,公用立管设于公用管井中,每户设一个暖气进口,(供、回水及其它他配件)户内独成环路,多采纳水平双管并联系统,也

可以采纳单管串联系统。 2、热水供暖系统的根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必需保证满水条件下的闭式循环。(2)必需保证有足够的循环水量。一个采暖系统的总循环水量,是依据本建筑物的总采暖热负荷(留意不包括分户计量系统中为计算邻户传热增加的散热量)除以供、回水温差而求得的;一个房间或一组散热器所需的通水量,也可按同样方法求得。(3)必需保证有足够的水循环资用压头。(4)必需保证系统各部位都能通水。这就要求系统要有良好的排气,不使气泡阻断水流。(5)必需设置为检修、泄水和调控所需要的阀门和其他设备。(6)管道较长时必需考虑热补偿。(7)散热器的安装位置要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家具及装修布置综合考虑。特别建筑还要考虑对人的安全爱护(如幼儿园等)。 3、热水供暖系统的水质要求 我国对供暖水质的要求,近些年来才渐渐明确提出。最近修编的供全国设计单位使用的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已把供暖水质要求列入其中,可使采暖设计人员更明确和重视供暖水质问题,这对各种材质散热器的应用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供暖水质问题,《中国建筑金属构造》2023年第4期牟灵泉等论文《供暖水质与散热器》中已有详述论述。 4、散热器的选择 目前,散热器品种繁多,有铸铁散热器、钢板材质的钢制散热器、铝制散热器等;由于目前我国供暖系统中跑、冒、滴、漏比拟严峻而且多数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供暖系统设计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供暖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住宅在城市中 的比例越来越高。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设计方案中,供暖系统设计是一 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重点介绍高层住宅供暖系统设计,以满足 住户的舒适需求。 1. 核心设计原则 在高层住宅供暖系统设计中,有几个核心的设计原则需要考虑。 首先,供暖系统应该确保整栋建筑的供暖效果均匀稳定。高层住宅 由于楼层较高,存在上层温度偏高、下层温度偏低的情况。因此,设 计时应采用合适的循环方式和散热器配置,以确保每一层的供暖效果 一致。 其次,供暖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节能和环保。高层住宅的能耗较大,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可以采取太阳能或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结合合理的建筑绝缘材料和系统调节方式,实现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 最后,供暖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高层住宅人口众多,一 旦出现供暖系统故障或意外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设 计过程中,应考虑采用多个独立的供暖系统,以备份和应急,同时要 注意安全装置的设置。 2. 供暖系统设计方案 在高层住宅供暖系统设计方案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能源类型。常用的供暖能源有集中供热、燃气锅 炉供暖、电采暖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能源类型,并考虑供 暖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 其次,确定供暖系统的循环方式。供暖系统的循环方式有自然循环 和强制循环两种。自然循环适用于小规模、水压较低的供暖系统,而 强制循环适用于大规模、多层建筑的供暖系统。根据建筑特点选择合 适的循环方式。 接下来,确定散热器和管道的设计。散热器的选择应考虑供暖效果、外观美观和使用寿命。管道的设计要合理布局,保证热水的流动畅通,减少能量损失。 最后,安全装置的设置。供暖系统中应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 器等安全装置,以实现自动控制和报警,保障供暖系统的安全性。 3. 施工与调试 一旦供暖系统设计方案确定,还需要进行施工与调试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执行。安装供暖设备、散热 器和管道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固定和连接,保证施工质 量和安全。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供暖系统的调试。这包括供暖设备的点火、运 行测试以及各个房间的温度调节。通过调试,确保供暖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住户的需求。 4. 后期维护与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