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精选文档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精选文档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精选文档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精选文档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50-2005)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田、气田和滩海陆采油气集输工程设计。

2、基本规定: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分期建设的规模,应根据开发方案提供的10年以上的开发指标预测资料确定,工程适应期一般为10年以上。相关设施在按所确定规模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配置。

3、天然气集输

1)集气管网的压力应根据气田压力和商品气外输首站的压力的要求综合平衡确定。根据气田压力递减速度尽可能的提高集气管网的集气压力。

2)集气管网布置形式和根据集气工艺、气田构造形态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枝状管网、辐射一枝状组合管网或辐射—环形组合等管网形式。同一气区或同一气田内,宜设一套管网。当天然气气质和压力差别较大,设一套管网不经济时,可分设管网。

3)当气井井口压力降低,使天然气不能进入原有管网时,气田低压气的集输可按下列原则改造原有集气管网。

(1)改造原有气田管网,拆除不必要的设备、阀门,增加清管设施,降低集输过程压力损失。

(2)建立低压气供气系统,低压气可供气田附近用户。

(3)将低压气增压后进入气田集气管网外输。

4)集气设计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年最大集气量计算,每口井年生产天数按330d 计算。

5)天然气流量按标准参比条件(温度,压力)的体积计算。

6)气液分离

(1)立式重力分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

D=×10-3K W q O v

P TZ

1

D ―――分离器内径(m )

q v ―――标准参比条件下气体流量(m 3/h )

T ―――操作温度(K )

Z ―――气体压缩因子

P ―――操作压力(绝)(MPa )

W O ――液滴沉降速度

K 1――立式分离器修正系数,一般取K 1=

(2)卧式重力分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

D=×10-3W K K q k O

v

P TZ

423 K 2――气体空间占有的空间面积分率(按本规范附录A 取值)

K 3――气体空间占有的高度分率(按本规范附录A 取值)

K 4――长径比。当P ≤时,,K 4取;当

时,,K 4取;

(3)站内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的数量按下列原则确定;

a 每井必须设1台计量分离器且兼作生产分离器之用。

b 周期性计量的气井,计量分离器的数量应根据周期计量的气井数、气井产量、计量周期和每次计量的持续时间确定。生产分离器的数量应根据气井产量及分离器通过的能力确定。

(4)天然气的分离器宜设在集气站内。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在井场。

a 需要在井口进行多级节流降压的气井;

b 产液量大的气井;

c 距集气站较远的气井。

7)天然气加热:

(1)单台水套炉的热负荷宜等于或小于1000KW 。

(2)当站场总热符合大于3000KW 时,可采用锅炉供热。

(3)水套炉供热水温宜低于当地水沸点5~10℃。

8)天然气增压

下类情况宜选往复式压缩机:

(1)气源不稳定或气量较小的低压天然气增压。

(2)高压注气和高压气举。

(3)要求压比较大的天然气增压。

室内和半露天安装的固定式压缩机,宜按下列要求配备起重设备:

(1)最大部件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0t时,宜配置电动防爆桥式起重机。

(2)最大部件起重量小于10t;而大于或等于3t,宜设手动梁式其中设备。安装的压缩机台数为1、2台时,可配置手动起重机。

(3)最大部件起重量小于3t时,可设移动式起重设备,在厂房内应留有移动式吊车或三角架回转起吊场地。

压缩机管道安装设计要求:

(1)压缩机进口应设压力高、低限报警或低压越限停机装置。

(2)压缩机各级出口管道应安装全启封闭式安全阀。安全阀的定压值为定额压力的~倍。

(3)压缩机进出口之间应设循环回路,压缩机站内应设站内循环回路。

(4)离心式压缩机应配套设置防喘振控制系统。

(5)应采取防振、防脉动及温差补偿措施。

9)安全泄放

(1)气井井口应安装井口高低压紧急关断阀。

(2)进出集气站的天然气管道上应设截断阀。截断阀应具有手动功能,并应设置在操作方便及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切断起源的地方。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看成是1台容器,可在危险空间(容器和管道上)设置1个或1组安全阀。但是在计算容器的泄放量时,应把容器间的连接管道的容积包括在内。

a 与压力源相连接的、本身不产生压力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达到了压力源的设计压力时;

b 多台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相同或稍有差异,容器间采用足够大的管道相连,且中间无阀门隔断时。

(4)安全阀的定压应小于或等于受压设备和容器的实际压力,定压值

(P O)应根据操作压力(P)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P≤时,P O=P+;

当P>时,P O=

(5)站内需要检修一组(套)设备,应设与其他组(套)设备隔开的截断阀和检修放空阀。放空阀口径一般不大于50mm。

10)含硫气田的防腐与防护

(1)含硫气田采气、集气管道输送含有水、H2S和(或)CO2的酸性天然气时,管道内壁及相应的系统设施必须采取防腐措施。

(2)酸性天然气采气、集气管道和设备的选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SY/T0599的规定。

(3)集输含硫酸性天然气的采气、集气管道和集气站宜避开人口稠密区。管道走向及集气站位置应根据地区人口密度、自然条件及工程安全、环境评价意见综合确定。

(4)集输含硫的酸性天然气线路截断阀的设置,应根据管道内硫化氢的含硫剂周边人口密度确定。线路截断阀应配置感测压降速率控制的自动关闭装置。

(5)集输含硫的酸性天然气的井场、集气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T 6277的有关规定设置硫化氢泄漏检测仪。

4、油气集输管道

1)基本要求

(1)油气集输管道沿线任意点的流体温度计算公式:

t x =t

o

+(t

1

-t

o

) e ax

t

x

―――管道沿线任意点的流体温度(℃)

t

o

―――管外环境温度(埋地管道取管中心深度地温)(℃)

t

1

―――管道计算段起点的流体温度(℃)

e―――自然对数底数,宜按取值。

α——按照8.3.5-1公式(下一页)计算。

x ―――管道计算段起点至沿线任意点的长度。用于原油集输管道计算时单位为“m ”,用于集气管道计算时单位为“km ”。

(2)油气集输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按最高操作压力选取。

(3)油气集输管道直管段的钢管壁厚应按下式计算: δ=t

F PD s φσ2+C δ―――钢管计算壁厚(mm );

P ―――设计压力(MPa);

D ―――管道外径(mm );

σs ―――钢管最低屈服强度(MPa );

F ―――设计系数,取值要求见下述:

¢―――钢管焊缝系数。当选用无缝钢管时,¢取=。当选用钢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 交货技术条件》GB/T 9711的规定时,按该标准执行。

t ―――温度折减系数,当温度小于120℃时,t 取。

C ―――管道腐蚀裕量,取值要求见下述:

a 油气集输管道处于野外地区时,设计系数F 取;处于居住区、站场内部或穿跨越铁路、公路、小河渠时,设计系数取;小河渠指多年平均水位水面宽度小于20m 的河渠。

b 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裕量C ,对于轻微腐蚀环境不应大于1mm ,对于较严重腐蚀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钢管壁厚应按计算壁厚向上圆整至标准壁厚选取。

5、天然气集输管道

1)采气管道设计能力应按气井的产量和输送压力确定。集气管道的设计能力应按其所辖采气管道设计能力总和的倍确定。

2)采气管道长度不宜大于5km,并应考虑地形高差的影响。

3)油田集气管道水力计算采用的气量,对未经净化处理的湿气应设计为输气量的~倍,对净化处理后的干气为设计输气量的~倍。

4)集气管线流量计算

(1)当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Δh ≤200m 时,采用下式计算:(8.3.4-1) v q =d 3/8ZTL

P P ?-2221 v q ―――管道计算流量(m 3/d );

d ―――管道内径(cm );

P1―――管道起点压力(绝)(MPa );

P2―――管道终点压力(绝)(Mpa );

Δ―――气体的相对密度(对空气);

Z ―――气体在计算管段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辖的压缩因子;

T ―――气体的平均热力学温度(K );

L ―――管道计算长度(km )。

(2)当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Δh>200m ,采用:(8.3.4-2)

v q =d 3/8???????????

???????++??+-∑--n i i i i L h h L a ZTL h a P P 112221)(21)1(式中 h ?——-管道计算的终点对计算段起点的标高差(m ); a ――― 系数(m-1),a=

ZT R g a ?2;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Ra 为空气的气体常数,在标准状况下为287.1m 2/

n ―――管道沿线计算管段数,计算管段是沿管道走向,从起始点开

始,当其相对高差h ?≤200m 时划作一个计算管段。

h i ―――各计算管段终点的标高(m );

h i-1――各计算管段起点的标高(m );

Li ―――各计算管段长度。

其它符号意义与上式相同。

(3)集气管道沿线任意点的温度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a 当无节流效应时,按本规范式(8.1.2)计算。a 按

a=P

V c q KD ??510256.225 (8.3.5-1) K ―――管道中气体到土壤的总传热系数(W/(M2· ℃))

D ―――管道外径(m );

V q ――气体流量(m 3/d )

Δ――气体相对密度

p c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J/Kg ·℃)

b 当有节流效应时,应按下式计算:

t x =t o +(t 1-t o ) e ax --)1(ax X e ax

P J --? J ―――焦耳-汤姆逊效益系数(℃/MPa )

ΔX P ――x 长度管段的压降(MPa )。

(4)埋地采气管道和集气管道总传热系数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应对有关数据进行实测后计算确定。

b 无条件取得实测数据时,可按经验确定。沥青绝缘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可参照本规范附录G 选用。

(5)直管段壁厚按本规范式8.1.4计算。其中:设计系数F 根据现行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取值,当管道输送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介质时,根据腐蚀程度及采取的防腐措施确定,其余情况下不计腐蚀裕量附加值。

(6)弯头和弯管的壁厚应按下类公式计算:

b δ=δ×m m=D

R D R 244-- b δ――弯头或弯管的计算壁厚(mm );

δ―――弯头或弯管所连接的同材质的计算壁厚(mm );

m ―――弯头或弯管壁厚增大系数;

R ―――弯头或弯管的曲率半径(mm ),为弯头或弯管外直径的倍数;

D ―――弯头或弯管的外径。

(7)直接在主管上开孔与支管焊接或焊制三通,其开孔削弱部分的补强可按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计算。用于酸性介质或设计压力P≥或设计温度低于0℃的三通,不宜采用支管与主管焊接的焊制三通。

(8)异径接头的结构尺寸、计算和制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的有关规定。

(9)管封头宜采用椭圆形或平封头,其结构尺寸、计算和制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的有关规定。

(10)清管三通应在支管与主管交界位置设置挡条或采用其他结构,挡条长度方向与主管轴线方向一致。

(11)管法兰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HG20592~HG20635的规定,法兰密封面形式、垫片和紧固件应与所选用的管法兰相匹配。

(12)站场和线路的管道绝缘宜选用绝缘接头或绝缘法兰。绝缘接头的检测项目至少应包含以下项目:水压压力循环(疲劳)试验、水压加弯矩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电绝缘强度试验。绝缘法兰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绝缘法兰设计技术规定》SY/T0516的规定。

6、天然气输量计量

1)天然气输量计量可分为三级:

一级计量——油气田外输气的贸易交接计量;

二级计量——油气田内部集气过程的生产计量;

三级计量——油气内部生活计量。

2)天然气输量计量系统准确度的要求应根据计量等级确定:一级计量系统准确度可根据天然气的输量范围不低于表9.5.2的规定,二级计量系统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在±%以内,三级计量系统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在±%以内。

一级计量系统的准确度等级

3)天然气一级计量系统的流量计及配套仪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GB/T18603的规定配置,配套仪表的准确度应按下表确定。天然气二、三级计量系统配套仪表的准确度,可分别参照下表中B级和C 级确定。

计量系统配套仪表准确度

符合《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计量》GB/T 2624的有关规定,对干气计量,流量计算可按《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SY/T6143进行。

5)当采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时,其设计、安装和流量计算应符合《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GB/T18604

6)站内生产生活用气应分别计量。

7、仪表及计算计控制系统

1)仪表的供气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SH 3020的规定。

2)仪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供电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有特殊要求的仪表、阀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应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容量按负荷的~倍确定。后备时间宜为30min (按UPS的额定负荷计算)。

3)仪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接地电阻值宜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按被保护设备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2)工作接地电阻应根据仪表的技术要求确定。当无明确要求时,可采用保护接地的电阻值。

4)多雷击地区或强雷击地区的自控设备应采取防雷措施,仪表电源防雷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4)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引压、取源管路严禁引入控制室内。

5)仪表及管道的保温和伴热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SH3126。

6)仪表配管、配线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

SH/T3019的规定。

7)仪表选型及主要控制内容: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安装的电动仪表、电动执行机构等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按照场所的爆炸危险类别和范围以及爆炸混合物的级别、组别确定。

8)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适用规范》SY 6503的规定。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3063的规定。

9)油气集输站场需要设置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时,其应符合《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的规定。

10)控制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满足工艺系统要求。

11)计算机控制系统各类控制点、检测点的备用点数宜为实际设计点数的10%~15%,机柜槽位宜留有不少于10%的备用空间。

12)站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Y/T 0091的规定。

8、站场总图及公用工程

1)站场选址应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 0048的规定。

2)站场防洪及排涝

(1)油气集输站场邻近江河、湖泊、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水域的措施。

油气集输站场的防洪设计标准

(2)站场是否设置围墙,应根据所在地区周围环境和规模大小确定。当设置围墙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2m,场区内变配电站(大于或等于35KV)应设高度为1.5m的围栏。

1)油田油气集输各类站场的电力负荷等级划分:

一级负荷:集中处理站、矿场油库(管输)、轻烃储库等;

二级负荷:矿场油库(铁路外运)、原油稳定站、接转站、放水站、原油脱水站、增压集气站、注气站、机械采油井排等。

三级负荷:自喷油井、边缘孤立的机械采油井、分井计量站等。

增压站设计能力大于或等于50×104m3/d时,压缩机的原动机为电动机,或当原动机采用燃起发动机,机组的润滑油和冷却设备及仪表用电由外电源供电时,电力负荷为二级。

转为净化厂供气的集气总站或增压站、自动控制中心、通信中心、消防站,其用电负荷等级应与净化厂电力负荷等级一致。

2)供电要求:

(1)一级负荷:应采用两个电源供电。有条件时两个电源宜引自不同变电所或发电厂,当电源以双回路架空供电时,不应同杆架设。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如自控系统、通信系统、应急照明等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还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2)二级负荷:宜采用两回路供电,确有困难,在工艺上设有停电安全措施或有备用电源时,可用同一回路专用架空线路或专用电缆供电。

(3)三级负荷:采用单回路、单变压器供电。

(4)油气田配电线路优选10kV,对于远距离且分散的地区也可采用35kV 线路。

3)站场变压器选择:

(1)有两个电源时,宜选用两台变压器,单台容量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用电。

(2)仅有一个电源时,宜选用一台变压器,变压器容量应能满足全部结算负荷。

(3)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

(4)确定变压器容量时,尚应校验启动及自启动容量。(机泵启动负荷大)

4)低压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等级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三级。

站场内应采用放射式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系统:

a 一级负荷应采用放射式配电;

b 二级负荷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当负荷容量较小时,也可采用树干式。

c 三级负荷可采用树干式配电。

5)站场内建筑物的防爆分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设施电气装置场所分类》SY 0025 的要求。各类站场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计及设备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规定。

6)站场内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及防雷措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罐和容器等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的有关规定

7)集气工程中钢质放空竖管管顶可以不装接闪器,但放空竖管底部(包括金属固定绳)应做接地,接地电阻≤10Ω。

8)站内燃料气H2S含量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中三类气质的要求

站场道路

10、站场道路

1)站场道路宜划分为:

a 主干道―一、二、三、四级油气站场进出站路级站内主要道路

b 次干道――一、二、三、四级油气站场各单元之间的道路及五级油气站场(不含分井计量站)的进站路和站内主要道路。

c 支道――厂房、车间出入口的道路

d 人行道站场内道路的路面宽度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油气集输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09-3 学生姓名:刘畅学号: 2009441727____ 设计地点(单位)_ 石油与安全科技大楼K706____设计题目:_某分子筛吸附脱水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设计 完成日期:2012-6-19 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摘要 本设计中原料气压力为3MPa,温度40℃,设计规模为15万方/天,要求脱水到1ppm 以下。根据同组同学分离器设计、吸附塔设计、再生气换热器设计以及管道设计设计并绘制双塔吸附脱水工艺流程图。其中分离器采用立式重力型分离器,吸附塔采用4A型分子筛,换热器使用套管式塔设备。依据工艺流程设计,考虑天然气走向及当地风向,参考《GB50350-2005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以及当地地势等相关条件,设计出符合《石油与天然气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等有关规定的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分子筛吸附塔平面布置工艺流程

产品设计实例说明

産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作者:陳文龍浩漢産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開發流程: 由於一般的廠商普遍對於生産品質管制與研發技術相當地重視,加上資訊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類商品在性能與品質上的差異已逐漸地縮小,雖然工業設計的基本觀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機能",但面對市場商品的多元競爭壓力,工業設計更需從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將市場的競爭與需求轉換成産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費者的附加價值”-扮演著創造新價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臺灣在産品設計上的策略所強調的便是Inn value! 一個新産品的在設計開發,大概可分爲三個階段即“問題概念化,概念視覺化,設計商品化”。 對企業而言在展開工作時,會將內部各機能別的單位與專業人員整合起來,委外設計時,企業外部的設計公司則會扮演其中某一環節的工作角色以發揮其功能,不論是在企業內進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開,各部門,組織間的溝通與相互的專業尊重,將會是執行的重點與關鍵,現以案例-電冰箱的設計流程來加以說明。 Concept Definition 問題概念化: 首先針對將要設計發展的産品作全盤性的瞭解,透過資訊收集與市場調查的方法,去探詢市場上同類産品的競爭態勢,銷售狀況及消費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習慣,使用後的抱怨點與對新功能潛在的需求)還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評估後得加上公司發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劃出新産品的整體“概念”! 這樣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來作敍述,會將“市場定位”,“目標客層” ,“商品的訴求”,“性能的特色”與“售價定位”作定義式的條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過程是需要資訊,經驗與轉換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將資訊情報轉換産生市場上有意義的創意方向!通常我們會舉行Focus Group群體座談會,針對現有競爭的産品與及將推出市場的設計概念提案,與顧客直接面談,將消費者的需求作瞭解與澄清,並對設計方向提供建議與決策的依據! 由於網路與資訊系統的快速發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場相關的資訊,對於所有的廠商與設計公司來說,機會成本與資訊的涵蓋面都會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組成的設計開發團隊,各有其企業文化及産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決策的主管其專長,喜愛與品味也不會相同,再加上每一個設計開發團隊的創意活力不會相當,所以解讀推研出來的概念與方向必然不同! 這個階段的工作不應該是由某一個部門完全來負責與執行,而不去與其他專業別進行溝通互動;因爲從創意管理的觀點來看,有時小小的相互觸動有可能會透過反饋的作用而擴大效益,轉化成突破性的機會! 圖1:舉行市場調研,透過Focus Group群體座談會來收集消費者的資訊。

接口设计规范

目录 1接口类型 (2) 1.1人机接口 (2) 1.2软件-硬件接口 (2) 1.3软件接口 (2) 1.4通信接口 (2) 2接口设计规范 (2) 2.1基本内容 (2) 2.2规格说明 (3) 2.2.1人机接口 (3) 2.2.2软件-硬件接口 (3) 2.2.3软件接口 (3) 2.2.4通信接口 (3)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3)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4通信接口 逐个描述各个通信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硬件描述、接口功能说明、通信协议、报文处理、存储资源分配、程序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术语和缩写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2软件系统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接口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接口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人机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软件-硬件接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储07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2007440xxx 设计地点(单位)___ 人文社科大楼G304_____ _ __ 设计题目:_ 广安2#低温集气站工艺设计 ——工艺流程与平面布置 完成日期:2010 年 7 月 1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摘要 通过广安2#低温集气站的基础资料以及数据,分析得到该集气站的天然气中含有凝析油和硫,因而需要对其进行脱硫和凝析油的稳定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天然气的分离设备抑制剂注入器以及计量装置由此得到该低温集气站相应的工艺流程。画出该集气站的工艺流程图,根据相关的要求和根据画出平面布置图。并对流程图以及其平面布置图做出设计说明和阐述。分析各类设备的选型和选择理由,以及平面布置图的安全规范说明。 关键词: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分离计量抑制剂节流阀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 2007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 规范号:GB 50428—2007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3 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要求,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会同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及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编制而成的。 ???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多年的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吸收了近年来全国各油田油田采出水处理工程技术科研成果和生产管理经验,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多个油田进行了现场调研,多次组织会议研究、讨论,反复推敲,最终经审查定稿。 ???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分委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给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康路6号,邮政编码:16371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 主编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 参编单位: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新疆时代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陈忠喜?王克远?马文铁?杨清民?杨燕平 ?? ?????????????孙绳昆?潘新建?高?潮?赵永军?舒志明 ??? ????????????李英嫒?程继顺?夏福军?古文革?徐洪君 ??? ????????????唐述山?杜树彬?王小林?杜凯秋?任彦中 ??? ????????????何玉辉?刘庆峰?张?忠?李艳杰?刘洪友 ??? ????????????张铁树?何文波?张国兴?于艳梅?王会军 ??? ????????????马占全?张荣兰?张晓东?张?建?裴?红 ??? ????????????夏?政?周正坤?祝?威?洪?海?郭志强 ??? ????????????高金庆?罗春林 附录A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表A 站内架空油气管道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间距 建(构)筑物最小水平间距(m)建(构)筑物墙壁外缘或突出部分外缘有门窗3.0无门窗1.5场区道路1.0人行道路外缘0.5场区围墙(中心线)1.0照明或电信杆柱(中心)1.0电缆桥架0.5避雷针杆、塔根部外缘3.0立式罐1.6注:1 表中尺寸均自管架、管墩及管道最突出部分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外缘算起;道路为公路型时,自路肩外缘算起。 ???2 架空管道与立式罐之间的距离,是指立式罐与其圆周切线平行的架空管道管壁的距离。 附录B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之间平行的最小间距 表B 站内埋地管道与电缆、建(构)筑物之间平行的最小间距

接口文档规范

XXX接口说明书(版本:V1.0)

修订记录

1简介 1.1文档目的 接口文档是前端与后端交互密不可分的环节,接口的规范性会直接影响双方对接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本着快速高效开发的目的性,避免对接过程中的错误率。 1.2接口规范 (1) 遵循RESTful API设计风格 (2) 数据格式采用json格式 (3) 返回统一结构数据 例如: 结构:data(数据)、errorCode(状态码)、msg(提示信息) { data:{}, // 数据类型不一定为object类型 errorCode:10001, msg:'' } (4) 枚举型参数应列举参数所有值及说明 例如: gender:性别(男:1,女:2) userInfo:{ name:'张三', age:23, gender:1 }

(5) 具有嵌套关系的参数应指明嵌套关系及子级数据结构例如: billList: 账单列表(父级) billList:[ { id:'001', billName:'测试数据', billStauts:1, address:'雁塔区' } ] (6) 返回参数数据类型保持一致性 例如: billList: 账单列表(有数据) billList:[ { id:'001', billName:'测试数据', billStauts:1, address:'雁塔区' } ] billList: 账单列表(无数据) billList:[] 返回的参数数据类型都为:array (7) 下拉及选择型数据以键值对的形式返回 例如: orderOperate:订单操作 orderOperate:[

接口设计规范V1.0 - 参考

服务端与手机平台 接口协议 BespRout 2014年11月

文档修改/审批记录

目录 1.概述 (4) 2.涉及接口 (4) 3.接口总体要求 (4)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4) 3.2.处理流程 (4) 3.3.接口实现方式 (5) 4.XXX服务端接口 (5) 4.1.XX模块-根据XX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5) 4.2.XX模块-生成指定XX的文件配置 (6) 4.3.APP启动-初使化参数 (7) 5.附件 (8) 5.1.备注说明 (8)

1. 概述 本文档提供接口给手机端使用,为手机端提供业务平台数据 2. 涉及接口 本文档涉及的外围系统接口包括:无 3. 接口总体要求 3.1.系统间接口的原则 接口设计遵循如下原则: ?安全可靠性原则:系统应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策略,支持多种安全而 可靠的技术手段,制定严格的安全可靠的管理措施; ?开放性原则:提供开放式标准接口,提供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 ?灵活性原则:提供灵活的接口设计,便于接口的变动。 ?可扩展性原则:支持新业务的扩展以及接口容量与接口性能的提高; ?可管理性原则:提供良好的管理机制,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提供给管理员方便 的管理方式以处理各种情况; ?统一性原则:应当保证系统的接口方式、接口形式、使用的协议等标准、统 一。 3.2.处理流程 接口处理流程

3.3. 接口实现方式 手机APP 应用 与服务端采用基于HTTP 的REST 协议完成,数据传输默认为JSON 4. XXX 服务端接口 测试地址前缀: http://192.168.3.208:8088/xxx/xxx 4.1. XX 模块-根据XX 下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及工艺流程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及工艺流程 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石油工程系 专业:油田化学3班 姓名:王华乔 学号:52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及工艺流程 摘要:油气集输工程要根据油田开发设计、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自然条 件等进行设计和建设。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要求做到:①合理利用油井压力,尽量减少接转增压次数,减少能耗;②综合考虑各工艺环节的热力条件,减少重复加热次数,进行热平衡,降低燃料消耗;③流程密闭,减少油气损耗;④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油层或排放要求);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油气集输,作为油田生产油气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四个方面:(1)将开采出来的石 油气、液混合物传输到处理站,将油气进行分离以及脱水,使原油达到国家要求 标准;(2)将合格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原油储存库进行储存;(3)将分离出 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再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4) 分别把经过处理,可以使用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给客户。由于油气集输涉及到整 个油田的各户钻井,因此相较于其它环节,油气集输铺设范围广,注意部位多等 诸多相关难题,因此,一个油田油气集输环节技术水平的高低,可能会直接波及 到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和能力。下面笔者对油气集输进行相关介绍,希望对 读者有所帮助。 一、油气收集包括集输管网设置、油井产物计量、气液分离、接转增压和油罐烃蒸气回收等,全过程密闭进行。 1、集输管网用钢管、管件和阀件连接油井井口至各种集输油气站的站外 管网系统(图1)。管线一般敷设在地下,并经防腐蚀处理。 油田油气集输集输管网系统的布局须根据油田面积和形状,油田地面的地形和地物,油井的产品和产能等条件。一般面积大的油田,可分片建立若干个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系统;面积小的油田,建立一个系统。系统内从各油井井口到计量站为出油管线;从若干座计量站到接转站为集油管线。在这两种管线中,油、气、水三相介质在同一管线内混相输送。在接转站,气、液经分离后,油水混合物密闭地泵送到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脱水原油继续输送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从接转站经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原油输送管线为输油管线。利用接转站上分离缓冲罐的压力,把油田气输送到集中处理站或压气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55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标准 版本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油气集输站场是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危险场所,同时又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线路等,如电器设备选择、使用不当,在站场中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在对若干油田的油气集输站场的现场检查和有关规程进行比较,发现了油气集输站场的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带来火灾和爆炸等危险性伤害,所以要对油气集输站场的操作和设备进行安全规范。 油气集输,作为油田生产油气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四个方面:(1)将开采出

来的石油气、液混合物传输到处理站,将油气进行分离以及脱水,使原油达到国家要求标准;(2)将合格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原油储存库进行储存;(3)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再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4)分别把经过处理,可以使用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给客户。由于油气集输涉及到整个油田的各户钻井,因此相较于其它环节,油气集输铺设范围广,注意部位多等技术,因此,油田油气集输环节的安全规范问题,可能会直接波及到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和能力。下面笔者对油气集输安全进行相关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在油田开发中,无论是新油田的开发建设,还是已开发油田的调整改造,油气集输必须适应油田生产全局的需要,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 设计开发流程:由于一般的厂商普遍对于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信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 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 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 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 念化,概念可视化,设计商品化”。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 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 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 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 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 全盘性的了解,透过信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 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后 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后 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这样的 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商 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概念的 形成的过程是需要信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信息情报转换 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产品设计流程实例说明修订版

產品設計流程實例說明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设计开发流程: 由於一般的厂商普遍对於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资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 "-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 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现以案例-电冰箱的设计流程来加以说明. Concept Definition 问题概念化:

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资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後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後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资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资讯情报转换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我们会举行Focus Group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产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依据! 由於网路与资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信息,对於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资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於组成的设计开发团队,各有其企业文化及产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决策的主管其专长,喜爱与品味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每一个设计开发团队的创意活力不会相当,所以解读推研出来的概念与方向必然不同!

接口设计规范

目录 1 接口类型 (2) 1.1 人机接口 (2) 1.2 软件-硬件接口 (2) 1.3 软件接口 (2) 1.4 通信接口 (2) 2 接口设计规范 (2) 2.1 基本内容 (2) 2.2 规格说明 (3) 2.2.1 人机接口 (3) 2.2.2 软件-硬件接口 (3) 2.2.3 软件接口 (3) 2.2.4 通信接口 (3) 3 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3)

1接口类型 1.1人机接口 人机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为完成人与机器之间互相传送信息而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包括硬件及程序。 1.2软件-硬件接口 软件-硬件接口是指软件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例如软件与接口设备之间的接口。 1.3软件接口 软件接口是软件系统中程序之间的接口。包括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程序模块之间的接口、程序单元之间的接口等。 1.4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是指处理机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为实现数据通信用来完成接口功能的部件、装置及有关软件。 2接口设计规范 2.1基本内容 1、接口的名称标识 2、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接口在该软件系统中与其他程序模块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4、接口的功能定义 5、接口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包括它们各自适用的标准、协议或约定 6、各个接口的数据特性 7、各个接口的资源要求,包括硬件支持、存储资源分配等 8、接口程序的数据处理要求 9、接口的特殊设计要求 10、接口对程序编制的要求 2.2规格说明 2.2.1人机接口 准确地说明人机接口的设计条件、设计特征、编程要求等技术内容。包括人机交互环境、人机接口部件、信息传输方式及传输特性、信息格式、数据处理、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2软件-硬件接口 逐个描述每一个软件-硬件间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接口硬件说明、接口功能说明、接口信息说明、接口处理方法、接口控制方式、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3软件接口 逐个说明本软件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间接口的设计特征。包括接口功能说明、接口约定、数据特性、数据处理方法、接口程序运行控制、接口时间特性、存储资源分配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2.2.4通信接口 逐个描述各个通信接口的设计特性。包括硬件描述、接口功能说明、通信协议、报文处理、存储资源分配、程序接口设计和程序编制要求等。 3接口设计文档提纲 1 概述 (2) 1.1 编写目的 (2) 1.2 参考资料 (2)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

编号:SM-ZD-25302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油气集输安全规范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油气集输站场是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危险场所,同时又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线路等,如电器设备选择、使用不当,在站场中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在对若干油田的油气集输站场的现场检查和有关规程进行比较,发现了油气集输站场的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带来火灾和爆炸等危险性伤害,所以要对油气集输站场的操作和设备进行安全规范。 油气集输,作为油田生产油气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四个方面:(1)将开采出来的石油气、液混合物传输到处理站,将油气进行分离以及脱水,使原油达到国家要求标准;(2)将合格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原油储存库进行储存;(3)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再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4)分别把经过处理,可以使用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给客户。由于油气集输涉及到

(完整版)硬件设计文档规范-硬件模板

SUCHNESS 硬件设计文档 型号:GRC60定位终端 编号: 机密级别:绝密机密内部文件 部门:硬件组 拟制:XXXX年 XX月 XX日 审核:年月日 标准化: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文档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系统概述 (3) 2系统硬件设计 (3) 2.1硬件需求说明书 (3) 2.2硬件总体设计报告 (3) 2.3单板总体设计方案 (3) 2.4单板硬件详细设计 (3) 2.5单板硬件过程调试文档 (3) 2.6单板硬件测试文档 (4) 3系统软件设计 (4) 3.1单板软件详细设计 (4) 3.2单板软件过程调试报告 (4) 3.3单板系统联调报告 (4) 3.4单板软件归档详细文档 (4) 4硬件设计文档输出 (4) 4.1硬件总体方案归档详细文档 (4) 4.2硬件信息库 (5) 5需要解决的问题 (5) 6采购成本清单 (5)

1系统概述 2系统硬件设计 2.1、硬件说明书 硬件需求说明书是描写硬件开发目标,基本功能、基本配置,主要性能指标、运行环境,约束条件以及开发经费和进度等要求,它的要求依据是产品规格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说明书。它是硬件总体设计和制订硬件开发计划的依据,具体编写的内容有:系统工程组网及使用说明、硬件整体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硬件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等 2.2、硬件总体设计报告 硬件总体设计报告是根据需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后出的报告,它是硬件详细设计的依据。编写硬件总体设计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划分,系统逻辑框图、组成系统各功能模块的逻辑框图,电路结构图及单板组成,单板逻辑框图和电路结构图,以及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讨论和硬件测试方案等 2.3、单板总体设计方案 在单板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出此文档,单板总体设计方案应包含单板版本号,单板在整机中的位置、开发目的及主要功能,单板功能描述、单板逻辑框图及各功能模块说明,单板软件功能描述及功能模块划分、接口简单定义与相关板的关系,主要性能指标、功耗和采用标准 2.4、单板硬件详细设计 在单板硬件进入到详细设计阶段,应提交单板硬件详细设计报告。在单板硬件详细设计中应着重体现:单板逻辑框图及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各功能模块实现方式、地址分配、控制方式、接口方式、存贮器空间、中断方式、接口管脚信号详细定义、时序说明、性能指标、指示灯说明、外接线定义、可编程器件图、功能模块说明、原理图、详细物料清单以及单板测试、调试计划。有时候一块单板的硬件和软件分别由两个开发人员开发,因此这时候单板硬件详细设计便为软件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指导,因此单板硬件详细设计报告至关重要。尤其是地址分配、控制方式、接口方式、中断方式是编制单板软件的基础,一定要详细写出。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 50350-2005)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田、气田和滩海陆采油气集输工程设计。 2、基本规定: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分期建设的规模,应根据开发方案提供的10年以上的开发指标预测资料确定,工程适应期一般为10年以上。相关设施在按所确定规模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配置。 3、天然气集输 1)集气管网的压力应根据气田压力和商品气外输首站的压力的要求综合平衡确定。根据气田压力递减速度尽可能的提高集气管网的集气压力。 2)集气管网布置形式和根据集气工艺、气田构造形态及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枝状管网、辐射一枝状组合管网或辐射—环形组合等管网形式。同一气区或同一气田内,宜设一套管网。当天然气气质和压力差别较大,设一套管网不经济时,可分设管网。 3)当气井井口压力降低,使天然气不能进入原有管网时,气田低压气的集输可按下列原则改造原有集气管网。 (1)改造原有气田管网,拆除不必要的设备、阀门,增加清管设施,降低集输过程压力损失。 (2)建立低压气供气系统,低压气可供气田附近用户。 (3)将低压气增压后进入气田集气管网外输。 4)集气设计能力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年最大集气量计算,每口井年生产天数按330d 计算。 6)气液分离 (1)立式重力分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 ×10 -3 K W q O v P TZ 1 D ―――分离器内径(m ) q v ―――标准参比条件下气体流量(m 3/h ) T ―――操作温度(K ) Z ―――气体压缩因子 P ―――操作压力(绝)(MPa ) W O ――液滴沉降速度 K 1――立式分离器修正系数,一般取K 1 (2)卧式重力分离器的直径按下公式计算: ×10 -3 W K K q k O v P TZ 4 2 3 K 2――气体空间占有的空间面积分率(按本规范附录A 取值) K 3――气体空间占有的高度分率(按本规范附录A 取值) K 4――长径比。当P ≤4≤4>4

HIS医保接口设计规范解析

HIS医保接口设计规范 一、导言 BSHIS在两年前就开始涉及医保软件接口的设计和实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签医院工程也要求实施医保;而一些以前上的老工程,也开始在实施各地的医保政策。可以说,医保的实施已经成为HIS软件在医院实施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医保实施的好坏也已经直接影响了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 由于医保政策的复杂性,再加上政策有很大的地区差异。在实施过程中,软件设计人员遇到了很多比较复杂也或者很难于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医保政策一般都是刚刚指定出来不久的。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修改政策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软件设计和实施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同时,也会导致医保接口软件设计上的不确定性,直接的后果是可能导致很多的重复劳动。 结合前面很多人医保实施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对在医保接口设计过程中的,好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尽量给出一种比较完善和完美的设计解决方法和规范,可帮助医保实施和软件接口设计人员比较好地实施医保。当然,现在只是个草稿,需要医保实施实践不断地扩充此规范,以至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关于医保政策软件和应对方案 我们通过对北京安宁盈科、创智公司、东大阿儿派、杭州新世纪、建达电子、万达公司等各个医保险政策软件提供商提供的接口方案进行了分析,总计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如下: 1、一般都提供DOS和WINDOWS两套方案,DOS下一般用文件形式传递 数据,WINDOWS下一般以WIN32 API的形式在HIS和医保前置机之间 调用和传递数据(DLL提供了政策函数)。我们以后者为重点说明问题。 2、政策函数一般分为两类:单个函数和多个函数两种类型设计 多个函数是指每中业务或者比较相似的业务为一个函数,这样组成结算、登记、退费等多个函数。如:杭州新世纪、东大阿儿派 单个函数是指所有的业务都用一个函数实现。参数一般用结构字符串实现。 如:上海万达公司。 3、明细数据一般都和结算时必要的项目数据分开传递到医保中心服务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网络阻塞。如果是同时要传的,一般在结算准 备阶段就已经将数据计算好了。 4、平时发生费用时,一般分成两种方式处理: 1)平时的自负比例按HIS中设置的算,也不需要审批

油气集输流程

《油气集输》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奠定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油气集输系统的任务、研究对象和油气集输流程以及各主要工艺环节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集输研究对象、流程及发展;油气性质、烃系的相特性、相平衡计算;油气混输管路的参数和术语、混输管路的特点以及气液两相管路的压降计算,分离方式、分离级数和分离压力的选择、油气两相分离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离器设计的工艺计算方法、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和界面控制;原油乳状液的定义、生成机理和其性质、原油脱水各方法的原理、所用容器设备的结构以及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原油稳定的原理、方法和原理流程、原油稳定深度以及工艺方案的确定、比较和选择。使学生掌握油气集输的基本内容和工艺流程以及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油气集输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油气集输系统各工艺环节的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较快地承担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本章主要讲述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建设中的地位、油气集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油田主要产品及其质量指标、油田生产对集输系统的要求、油气集输流程以及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等问题,以期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对油气集输这门课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并且对油田油气集输所涉及的内容有较全面的认识。本章的重点为油气集输的工作内容、油田产品及其质量指标和油气集输流程等部分的知识。 一、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和在油田生产中的地位 1、研究对象由石油院校的院系构成和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安排可以了解油气集输的研究对象。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主要任务是寻找石油资源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学院):主要任务是通过钻井,采出石油,使石油由地下流至地面上来,这时流出的石油包含了水、砂、硫、盐等杂质;同时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还开设了《油库设计》、《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等课程,它们所涉及到的理论是为储存和运输商品原油、天然气以及石油产品服务的。 因此说油气集输(也叫作油气田地面工程)是继石油工程之后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把油田中分散的油、气进行集中、输送和必要的处理加工,使之成为石油产品,即商品原油和天然气。 由此可以看出,油气集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加工和输送问题。 2、地位油田的工业开采价值被确定后,在油田地面上需要建设各种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和附属设 施,以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设计规范

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试行)SYJ24-87 (试行日期1988年5月1日,石油工业部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结合油、气田及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油、气资源,有效地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改进生产环境,发展生产,为人民提供清洁、优美、安静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第1.0.3条油、气和长输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应贯彻环境保护建设与油、气田和长输道建设、矿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步发展的要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1.0.4条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和工输管道的新建工程及扩建、改建工程的新建部分(包括外资、合资、引进项目)的防治污染设计;不适用于油田、气田的物探、钻井、试油、井下作业工程。 第1.0.5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本规范波及的部

分,可参照执行有关部门、地方现行的环境保护规范、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卫生标准。 第1.0.6条本规范由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负责执行;由建设项目所在单位的主管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执行。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油、气田和长输程及其它大型厂、站、库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负责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2.0.2条油、气田和长输管道工程及其它大型厂、站、库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根据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环境保护章节,其主要内容有: 一、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依据;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的种类、数量、浓度或强度及排放方式; 三、采用的排放标准,处理工艺技术能达到的排放指标; 四、环境保护工程采用的先进工艺技术、处理工艺流程及综合利用方案;主要设备和建(构)筑物; 五、绿化设计; 六、对资源开发而引起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七、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参见石油部《油气田环境监测工作暂行办法》); 八、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及经营费用估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