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香日德哈拉森金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青海香日德哈拉森金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青海香日德哈拉森金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昆仑玉,青海玉,俄玉不属于和田玉,有根本的区别!

昆仑玉,青海玉,俄玉不属于和田玉,有根本的区别! 转自:五千年艺术品鉴定网https://www.doczj.com/doc/bc17733427.html, 近年来,新疆和田玉成为热门藏品,特别是2007年和 田市政府颁布“禁采令”后更是成为稀有品种,上品千金难求。但让普通消费者困惑的是,市场上似乎到处都是和田玉。 这是一些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故意将俄玉冒充和田玉,有的则将俄玉与新疆和田玉混为一谈,说什么出产俄玉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与出产新疆和田玉的昆仑山脉是“同一山脉”,还有人更是说什么“新疆和田玉与俄玉是出产在昆仑山脉的 南北两坡”,以此夸大俄玉的品质和价值,欺骗消费者。事实上,昆仑山脉基本上是我国的内陆山脉,与贝加尔湖直线相距数千公里,其间跨越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相隔有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蒙古的杭爱山脉、俄罗斯的唐努山脉等,根本不是什么南北坡。与昆仑山脉南北相连的是喀拉昆仑山,而喀拉昆仑山北端的帕米尔高原与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地方,那里所产的白玉一般称之为阿富汗玉,这种白玉的品质还不如俄玉。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近两年收藏和田玉热持续升温,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几尽枯竭,可供市场上出售的和田玉很少,有真品也早被藏家收起来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 其实绝大多数是青海玉、俄罗斯玉,许多珠宝商城里少有真

正出自和田的白玉,羊脂玉更是难觅芳踪,一些大型珠宝城负责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否认。由此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玉基本上是青海玉或俄罗斯玉这一事实早已为珠宝 业内人士所共知,但商家对消费者并不如实相告,说明了市场对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资料记载,青海软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3处,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具有产地不同而形成的鉴别特征:灰白-腊白色、黄灰色的白玉,有比较特征的石花、脑花、絮状僵花、水线、水露,翳状斑点;透明度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产出,但未发现有籽料产出;抛光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青海玉以白玉为主,内多有辫子状的条纹,直观比较容易识别,这是青海玉不会与和田玉相混的重要特征。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5度。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

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某铜金属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方面的介绍,对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特征;构造;化学成份;控矿因素;成因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社会对有色金属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有色金属在现代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资源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将有助于资源矿藏的开发利用。 1.区域地质 某铜矿床区域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地层具有层状构造,基底由晚太古-晚元古宙 变质火山岩系组成。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一般表现为走向断裂,规模大,相对生成时间早,多属韧性剪切滑动或层间走向滑动断裂性质。以糜棱岩带、挤压褶皱带、层间强揉皱带的形式出现。横向断裂除极少数具有区域分布外,一般规模较小,形成较晚。本区岩浆岩活动在元古宙,主要以火山喷(溢)活动方式为主,形成本区巨厚的火山沉积岩系;而侵入活动则主要出现在加里东-印支期,岩石从超基性——酸性皆有出露。 2.矿床地质 2.1 矿体地质特征 本次参加储量计算的矿体有12个,现以Ⅰ-9、Ⅰ-4为例重点描述: Ⅰ-9矿体:赋存于闪长岩体接触带中,为一半盲矿体。分布在1~16线之间,标高400~1 285m,长1 700m,延深近900m,控制深度840m,由五层坑道、29个钻孔及探槽控制。矿体呈脉状产于F13断裂旁侧的闪长岩片理化带内,走向近东西,局部变化为北东向,倾向南,倾角变化于45°~85°之间,从倾斜方向看,1 200m标高以上与900m标高以下倾角较陡,其间倾角较缓,说明矿体产状在延长、延深两个方向上均呈舒缓波状。矿体厚度一般在1~3m间,最薄处0.21m,最厚5.76m,总的规律是倾角变缓部位厚度增大。含铜品位一般变化于3%~9%之间,最低0.315%,最高可达20.9%,单脉富铜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局部在富脉的上、下盘有细脉浸染状矿化。 Ⅰ-4矿体:上部产于炭质板岩与闪长岩接触带附近或斜长绿帘岩中,下部产于闪长岩中。矿体走向北东东,倾向南,倾角50°~60°,在5~6线附近,倾角变缓,故在5线附近矿体厚度增大,品位相对较富。全矿体平均厚度2.06m,平

江西省宁都县王花沅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4, 4, 294-30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4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bc17733427.html,/journal/ag https://www.doczj.com/doc/bc17733427.html,/10.12677/ag.2014.44036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ules of Wanghuayuan Copper Mine, Ningdu Jiangxi Rensheng Liu1, Dongfeng Zou2, Xi Liu2 1Geological Team of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Ganzhou 2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Email: 35341114@https://www.doczj.com/doc/bc17733427.html, Received: Jun. 25th, 2014; revised: Jul. 22nd, 2014; accepted: Aug. 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bc1773342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anghuayuan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l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mining area, located in the Eurasian continental plate and the Pacific plate west coast mansion inside the reduction plate, and has experienced Yanshan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y. With combination of the Strati- graphic, structural and magmatic rocks of Wanghuayuan copper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 it summarizes what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is mainly produced in the Wanghuayuan granite rock and near the contact zone of Sinian metamorphic granite, orebody is controlled by NE trending quartz veins and the near ore greisenized. According to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ore bed mineral generation sequence analysis.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mineral generation in the Wanghuayuan mining area: early stage of high and medium temperature, late stage at low tem- perature and the secondary phase. By comparing with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area,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the scope of prospecting which is about 1.5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the mine lot has good mineralization and discovery pros-pects. Keywords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Wanghuayuan

昆仑玉,青海玉,俄玉和田玉鉴别

近年来,新疆和田玉成为热门藏品,特别是2007年和田市政府颁布“禁采令”后更是成为稀有品种,上品千金难求。但让普通消费者困惑的是,市场上似乎到处都是和田玉。 这是一些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故意将俄玉冒充和田玉,有的则将俄玉与新疆和田玉混为一谈,说什么出产俄玉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与出产新疆和田玉的昆仑山脉是“同一山脉”,还有人更是说什么“新疆和田玉与俄玉是出产在昆仑山脉的南北两坡”,以此夸大俄玉的品质和价值,欺骗消费者。 事实上,昆仑山脉基本上是我国的内陆山脉,与贝加尔湖直线相距数千公里,其间跨越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相隔有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蒙古的杭爱山脉、俄罗斯的唐努山脉等,根本不是什么南北坡。与昆仑山脉南北相连的是喀拉昆仑山,而喀拉昆仑山北端的帕米尔高原与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地方,那里所产的白玉一般称之为阿富汗玉,这种白玉的品质还不如俄玉。 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 近两年收藏和田玉热持续升温,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几尽枯竭,可供市场上出售的和田玉很少,有真品也早被藏家收起来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其实绝大多数是青海玉、俄罗斯玉,许多珠宝商城里少有真正出自和田的白玉,羊脂玉更是难觅芳踪,一些大型珠宝城负责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否认。 由此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玉基本上是青海玉或俄罗斯玉这一事实早已为珠宝业内人士所共知,但商家对消费者并不如实相告,说明了市场对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的接受程度还不高。 资料记载,青海软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3处,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 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具有产地不同而形成的鉴别特征:灰白-腊白色、黄灰色的白玉,有比较特征的石花、脑花、絮状僵花、水线、水露,翳状斑点;透明度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产出,但未发现有籽料产出;抛光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青海玉以白玉为主,内多有辫子状的条纹,直观比较容易识别,这是青海玉不会与和田玉相混的重要特征。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5度。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羊脂白玉,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团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团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摘要】论文根据乌拉嘎金矿所处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区内已知金矿体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或花岗闪长斑岩顶部凸起区的隐爆角砾岩分布地带的特点,采用频率域可控源电磁测深法(EH4)测量技术,张才沟地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分布及其与上覆盖层老片岩或英安岩之间的顶面界线,尤其是向上凸起的高部位,通过物探测深资料解译,结合原有资料查明区内深部的控矿构造,乌拉嘎金矿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研究,对该区已发现的物探异常进行查证,有望找到矿化富集地段,从而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词】团结沟金矿;物探调查依据;张才沟;找矿远景 1.成矿地质背景 该区位于天山—兴蒙华力西褶皱带东段,吉黑地槽系内的佳木斯地块北端。佳木斯地块北与俄罗斯境内的布列亚地块相接,东、南和西三面则以敦密、当同和牡汤三条大断裂为边界。佳木斯地块北段被北北东向乌拉嘎深大断裂划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由东向西依次是鹤岗隆起、乌拉嘎断陷、结烈凸起。区东北部葡萄沟和张才沟一带,发育有环带状分布的黑云母英安岩,这些岩体与区内各个花岗斑岩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山、次火山机构系统。这些英安岩岩体偏中性,形成时间稍早于区内控矿花岗闪长斑岩或花岗斑岩,它也是沿着中生界与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面侵入,该区段无疑是区内岩浆岩体早期侵入的主通道。由于英安岩体侵入后对该通道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为后期的含金低温成矿热液的聚集提供了条件。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黑龙江群湖南营组(Pt1h)分布在矿区西部,主要由斜长绿帘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白云钠长片岩、变粒岩等组成,中生代上侏罗统宁远村组,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东部,其次在矿区的南部和西部也有零星分布,主要由砂砾岩、泥岩、粉砂岩组成,与中元古界黑龙江群为不整合接触。区域乌拉嘎断陷是矿区内最大的构造带,系牡丹江深大断裂的北延部分,向东北延入俄罗斯境内,具多期活动特征,是控制岩体侵入的主要构造。该断裂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大于70°。矿区位于乌拉嘎断陷东侧,内发育北北东——北东、北北西——北西和近南北向三组断裂构造,其中以北东和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北东向早于北西向。区内金矿(化)体主要受次火山岩上部的隐爆角砾岩带控制,均匀地赋存于花岗斑岩膨大的部位。团结沟金矿床共发现矿(化)体76条,矿体多呈脉状—似脉状、扁豆状、蝌蚪状。主矿体在走向和倾向常有分枝。出露地表的矿体在横剖面上多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隐伏矿体多上中部厚大,下端多有分枝。矿体大小、规模相差悬殊。矿体长1550m,最大厚度133.32m,平均厚度46m,最大延深450m。主要矿石矿物有金、黄铁矿、辉锑矿、偏胶体玉髓状百英、方解石和白云石。金品位—般在3-10g/t范围内变化。

探讨哀牢山南段铁、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

探讨哀牢山南段铁、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 哀牢山多金属矿集区是指以传统的哀牢山成矿带为中心,包括与其相邻的矿田、矿区在内的多金属矿床分布密集区,地处由哀牢山复合造山作用为纽带而发生相互联系的多个不同性质的古大地构造单元结合地带。 标签:哀牢山复合造山多金属 1研究的背景 哀牢山南段铁、铜多金属矿成矿预测与选区项目工作范围:东起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勐桥乡腊哈迷,西至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大羊街乡底勐坝一带,北以红河(红河断裂)为界,南抵哀牢山断裂,为一近北西走向的狭长地带,长约123米,平均宽约15千米,工作区面积约1931平方千米。横跨红河、元阳、金平三县地界,主体上沿哀牢山山脉呈偏西北方向展布。地理坐标:东经102°19′00″—103°24′00″,北纬22°52′00″—23°25′00″。 工作区内交通较为便利,从省城昆明或红河州所在地通往各县城的道路均有二级公路相连,通往各矿床、矿点的道路有乡村级公路相通,仅少数矿床、点不通公路或雨季时不能通车,总体上交通、运输条件较为方便。 哀牢山地体地处特提斯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复合部位,划属持提斯成矿域三江成矿带南段,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原特提斯(Pt3—Pz1),古特提斯(D—T3)和中特提斯洋(T3—E1)的3次打开和闭合,印支和燕山喜马拉雅的2次强烈碰撞造山作用及盆山(或洋陆)与壳幔的2种转换的复杂演化过程,造成了区内地球各圈层物质的大循环、大混杂、大汇聚(李兴振,刘文均,1981),为三江地区形成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背景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早元古代(2500-1800Ma),扬子板块康滇古陆核西部及其以西的西扬子海槽构造活动强烈,形成火山岩、火山碎屑和陆源沉积,并有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在该区产出大量的与海相中基性火山活动有关的海相火山气液型铁铜矿床,造就了东川—易门—元江大型—超大型铁铜成矿带,此成矿带习称“昆阳裂谷带”,裂谷作用是广泛的全球事件(龚琳等,1996),可视为特提斯洋早期打开的直接证据,并对哀牢山南段铁、铜矿床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特提斯的分化起始于新元古代(1000-570Ma)形成于早古生代(Pz1)。古特提斯则从晚古生代(D)初期延续至中生代三叠世,形成于三叠世晚期(T3)。中新特提斯从三叠世未期开始下陷,到侏罗纪进一步扩张形成中生代洋盆,以蛇绿岩套为代表的洋壳开始形成,侏罗纪中、晚期至早白垩世,洋区普遍强烈沉降,大洋扩张,洋盆内部构造分异和岩相厚度变化明显,原有的碳酸盐台地崩塌,洋壳继续形成。白垩纪中期,由于大西洋扩张和印度陆块向北漂移,特提斯洋开始萎缩。早第三纪(E1)特提斯洋大部封闭逐渐上升为高峻的山系,局部残留了一些内海(黑海、地中海和里海西部)直至现代。其结果是直接导致印度大陆(南

与田玉的鉴别

和田玉的鉴别 近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成为珠宝界的新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追捧,而玉器投资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投资方向。伴随着玉器市场的日趋壮大,人们的收藏和投资观念也渐渐成熟起来。然而至今为止仍有少数收藏者和商家把目光全部聚集在和田籽玉上,而忽略其他玉种的存在。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是收藏的一个误区,不管是和田玉,青海玉还是俄罗斯玉,它们都是软玉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产地和生存环境可能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特征和性格,但绝无高低贵*之分。所以希望大家抱着平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每块玉,而不要将产地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 很多人都很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白,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我觉得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的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合理的。下面我会逐一介绍。 和田仔料: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大看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里面的面都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于田料: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95于田料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贵州省谭长坤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贵州省清镇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的特征进行研究,在本次研究中完成了对贵州省清镇市地层、构造及岩浆的研究。并且对区域地层、玄武岩和花岗岩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分析了玄武岩、花岗岩以及矿产特征,岩石的微量元素是地球中常见的化学元素,其特征在贵州省清镇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中被很多地质专家勘测出来,这些微量元素是很多地质科学家研究的对象,运用这些岩石的特征来分析贵州省清镇市矿区地质构造的情况和演化情况有着重要帮助,比如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的成因、成矿大地构造演化的具体情况,对各个矿体的形态产生原因分析的比较透彻,并给出了矿体产生的具体位置和矿床的特征。指出在贵州省清镇市矿区进行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不仅可以取得矿床成因理论上的突破,而且对于指导矿山的矿勘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绪言 1.1区域位置、交通、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贵州省清镇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贵州省的南部,从整个中国地形来看,位于云贵高原南部、滇中湖盆高原的南部,贵州“山”字型构造弧顶端的东南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多系喀斯特溶岩地貌,多暗河、溶洞,地面缺水。清镇面积较大达到一千多平方公里,据2014年人口普查清镇市人口达到40万之多,清镇生产锡量较大,是中外闻名的"锡都"。开采锡

矿历史源远流长,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产锡基地。 清镇市境内共有276条公路,形成了一张很大的交通网。有高等级公路和窄轨铁路直达贵阳,南至紧邻越南的边境重镇河口。但清镇市的交通总体还不发达,有些地方地势偏僻、公路等级较低、交通条件差。 清镇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在600万吨以上,其中锡储量在90万吨以上,占中国锡储量的33%左右。另外稀贵金属如铍、铋、镓、锗、镉、银、金等,霞石储量在30亿吨以上,为全国霞石储量之冠。清镇不仅锡矿储量丰富,其它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清镇的已探明资源种类达到28种之多。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清镇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在困难中实现了稳中有进;消费市场平稳运行,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随着城乡消费力增长,保证了消费市场的平稳运行;矿产资源为财政收入作了极大贡献。但当前资源情况吃紧,能够满足开采的矿产山不断减少,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出新的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才能不断探明深部矿资源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2区域矿区地质背景 清镇锡矿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已探明的大型锡矿之冠,包括老厂、松树脚、卡房等几大著名的矿田。 2.1大地构造位置 清镇锡矿位于我国华南地槽褶皱区,处于东南亚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三大板块交接处附近。 根据已有的区域资料,已探明滇东南地区的莫霍面等深线大致呈北东向状平行分布, 其北西以师宗一弥勒深大断裂为界,与扬子克拉通的石屏一曲靖台褶带相接;其南西以红河断

浅谈红旗山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浅谈红旗山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 红旗山铁多金属矿区位于兴安-内蒙地槽褶皱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北缘。该区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体特征,认为该区矿床成因属接触变质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并总结其找矿标志。 标签:铁多金属矿;矿体特征;矿床成因 1 区域地质背景 红旗山铁多金属矿区位于兴安-内蒙地槽褶皱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北缘。区域地层由老到新有古生界寒武系下统铅山组(∈1q)、中生界上二迭统-下三叠统五道岭组[(P2-T1)w]、中生界三叠系上统风山屯组(T3f)、中生界白垩系上统光华组(K1gh)、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2)区内侵入岩比较发育,主要有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岩(γδ43-2b)岩组、碱长花岗岩(χγ43-2b)岩组;印支晚期二长花岗岩(ηγ51)岩组、正长花岗岩(ξγ51)岩组、碱长花岗岩(χγ51)岩组,碱长花岗岩(χγ51)大面积分布在矿区西侧,是该矿床矿体的底板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脉岩主要为闪长玢岩,其它为花岗斑岩、细晶闪长岩、斜长花岗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等。 区域上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褶皱较发育,表现为复背斜。 2 矿区地质简述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西林群铅山组沉积岩(∈1q)及二叠系上统-三叠系下统五道岭组火山岩{P3w},地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向,呈带状零星分布,铅山组被五道岭组不整合覆盖。 根据岩石特征将铅山组划分为三段,即下部粉砂岩夹钙质砂岩、石英砂岩段;中部白云质大理岩夹粉砂岩段;上部粉砂岩夹板岩段。总厚度大于340米。 五道岭组划分为两段,即下部中性火山岩段,上部酸性火山岩段。总厚度大于120米。 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分布广泛,深成至浅成岩均较发育。出露侵入岩为印支期斜长花岗岩(γο51)、白岗质花岗岩(χγ51),燕山早期石英正长斑岩(ξοπ52)、正长斑岩(ξπ52)。 控矿构造为早期形成的北东向压扭性构造,与此同时产生了北北西向与东西向两组张扭性断裂,尤其以北北西向断裂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 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蚀变类型有矽卡岩化、角岩化、硅化、蛇纹石化、碳酸

青海料特征

3、物性特征: 使用珠宝折光仪测定青海软玉光滑表面的折射率值为1.60-1.62,平均1.61左右。用油浸法测定青海软玉的折射率值:NP'=1.605,Ng'=1.625,因测定条件限制,测值精度稍差。 青海软玉的密度测定采用静水力学法,平均测定值为:2.96~2.99/cm3,其中青玉相对密度略高,其结果与品质优良的和田玉相当。 使用维克硬度计测定其显微压入硬度。在多件青海软玉具有代表性的白玉样品的10个测点中,变化范围: 566~675kg/mm2,相当于摩氏硬度5.6~6.0,硬度比和田玉约低0.5个摩氏硬度级(和田阿拉玛斯白玉6.3~6.5)。硬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所检测的透明度较好的青海软玉样品粒度稍粗,属显微叶片变晶结构,测点处透闪石矿物晶体受力发生了轻微解理。 这一测定结果并不代表青海软玉普遍硬度较低。 青海软玉中杂质矿物含量较少,其含量随不同品种而异。在薄片中所见主要杂质矿物有

白云石、石英、粗晶透闪石、透辉石、磷灰石、黄铁矿、帘石类矿物、铁锰质等。杂质矿物成份与和田玉基本相同。为研究杂质矿物与玉质的关系,在切片中专门选取了一些石花、“水线”等玉性、内含物特征部位,通过研究: (1)构成石花、石脑、絮状棉的矿物主要是粗晶透闪石、白云石、石英,其次是透辉石和帘石类矿物; (2)黄铁矿及氧化铁矿物浸染形成黑色杂质及“翳花”; (3)“水线”、“水露”是由于呈脉状、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的,平行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晶体造成; (4)当有较大范围的纤维平行排列的透闪石晶体分布时,则形成“猫眼状”的闪光条带。 4、青海产软玉的鉴定、鉴别特征: ? ? 青海软玉在宝玉石学的鉴定指标上与和田玉完全相同,因此在其种属鉴定分类上不存在障碍。但因为产地的地质和成矿环境的差异,造成其具有较为特征的产地标志、在贸易与鉴定中比较容易掌握其与传统和田玉的区别。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⑴透明度:多数青海软玉透明度较好,尤其是白玉,透明度明显高于传统和田玉,呈半透明,通透而有灵气。另外由于经常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⑵颜色:青海软玉与和田玉略有不同。多数白玉呈灰白——腊白色,少量黄灰色,称为“米汤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觉。其青玉灰绿色调“闷暗”不明快。另外翠绿色、烟灰——烟紫色玉料常与白玉共生一体也是一个典型的颜色特征。 ⑶质地:软玉玉质要求细腻均匀,质纯而无杂,“精光内蕴、厚重不迁”。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而略显“嫩”,常见“糖晶”、“冰晶”结构。呈腊状光泽,缺乏“凝脂”般的温润光泽。因此其白玉产量虽大,其中达到“羊脂白玉”品级的却比较少。 ⑷玉性:青海软玉中质地不纯者,往往有白色“脑花”状石花,絮状棉绺。半透明的“水线”“水露”,黑褐色翳状斑点。“石筋”“石钉”等。在透明度较好的玉质中分布白色团块状“脑花”、“絮状棉绺”是其常见的玉性特征。另外,由于透闪石矿物定向排列、透明度较好而形成的猫眼状闪光带也是一种常见特征。 ⑸硬度:青海软玉尤其是白玉硬度偏低约0.5个摩氏硬度级。在实际中用单面刀片的折断角刻划青海软玉较光滑的表面,可见轻微的划伤痕。通过经验积累,熟练的鉴定、贸易人员可以很快掌握这一点。另外,由于青海软玉多属显微叶片状变晶结构,结晶粒度稍粗,矿物晶体之间抱和不够紧密,因此玉石的韧性也略低。 ⑹原料特征:青海软玉原料以新开采的山料为主,块度大,断口参差但大面较整齐。片理、劈理化现象较少。原料有黑皮料(烟青皮),白石皮料、透白、透青料,未见颜色浓重的红褐色糖色。以山料(坑料)为主,山流水也属棱角状,未见子玉料。这与原料在原地风化、

述我省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

论述我省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笔者主要结合某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以及地质特征,深入分析了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因素,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金矿体品位和厚度的变化系数,研究了金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应用xrd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发现了au与pt、pb共生,并呈互为消长关系,探讨了金的主要物质来源;最后总结了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化富集规律。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中图分类号: p6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with a gold deposit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analyzed the deposit is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mineralization of factors, in the field survey, sampling, and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gold ore body grade and thickness of the coefficient of chang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gold ore body; application xrd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method, found that the au and pt, pb symbiosis, and with the pendulum between each other, and probes into the main material source of gold; finally summarized the gold deposits of mineraliz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regularity.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及矿床实例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一、岩桨热液金矿床 本类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清源深断裂,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 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熔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

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极少数分布于云岩岩或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米,最厚5~10 米。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 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碲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金品位为5.37~9.01g/t,一般在7 g/t以上。

分析河南灵宝硫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分析河南灵宝硫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豫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南缘,夹持于黑沟-栾川-维摩寺-羊册断裂、潘河-马超营-拐河-沙河店断裂之间;该区的硫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豫西卢氏和栾川一带,以银家沟、后瑶峪、骆驼山矿床为代表。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处于灵宝县南64km处的朱阳乡,自1958年发现以来,经过几次勘查工作,目前为大型硫铁矿矿床,伴/共生的铁、钼、铜、铅、锌、银、金等有用组分均达到中-小型矿床规模。 标签:硫铁多金属矿床热液交代型矿床花岗斑岩硫铁矿成矿模式 1成矿地质背景 (1)区域地层。豫西地区沉积了中新元古界熊耳群、官道口群、栾川群等地层,以含火山岩、富镁、高硅、多碳沉积为特征。中元古代熊耳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使海水中聚集了大量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在火山期后沉积下来,成为后期成矿的有利矿源层。 (2)区域侵入岩。区域燕山期中酸性斑岩体较为发育,斑岩多为小型岩株,其岩石化学特点为:ω(SiO2)=60%~70%,ω(K2O)=3%~6%,K2O/Na2O=2,ω(Al2O3)>15%,ω(Fe2O3)>1.6%,ω(CaO)>1%,ω(MnO )=0.05%;岩体中富Pb,Ag等成矿元素。这类小岩株与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为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 (3)区域构造。黑沟—栾川大断裂为区域性的主干断裂,并派生出一系列近EW 向次级断裂,同时区域的NE-NNE向断裂也很发育,并与近EW 向断裂构造交汇,在断裂交汇处形成众多中酸性小岩体。这些小岩体往往具有等距性,各带间距7~8km,岩体间距5~6km。近EW 向和NE-NNE向断裂构造成为区域的控岩控矿构造。 2矿区地质特征 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区位于杜关向斜南翼近轴部,地层为向N倾的单斜岩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底部的黄绿色页岩,地层产状340°~350°∠18°~20°。矿区断裂可分为近EW 向、NNE向、NWW 向和NNW 向4组。 矿区位于吉家坡—十三亩地和庄科—大村2条EW 向断裂之间和银家沟一夜长坪NNE向断裂带的北段。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破碎带)是硫-铁-锌矿体产出的主要部位。岩体内的构造裂隙对钼矿体起控制作用;外接触带白云岩中的断裂构造,特别是产状平缓的层间裂隙,是铅、锌、银多金属矿的重要赋存场所。几种不同类型的控矿构造在空间上连接交错,时间上往往叠加,使矿化富集程度增强,多种成矿元素累积,同时又造成矿体形态、产状的复杂多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