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官场厚黑学

中国官场厚黑学

中国官场厚黑学
中国官场厚黑学

中国官场厚黑学:一条明规则,八条潜规则,二十条注意事项!

一条明规则:

做官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官僚政治最宝贵的"遗产",是当官实行层层任命制。即:大小官员不是经由人民选举产生,而是由上级发现、任命的。

凡做官非常成功的人,一般不是做事业成功,而是为上级长官服务做得非常成功。在中国做官的最大特色是跟对上司,那是因为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主要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政绩,而在于他们与上司关系的密切程度,搞掂了上司,就等于戴稳了乌纱帽。所以,要把“报喜不报忧”、“欺上压下”作为做官的铁律牢牢记住,做到与上级交往突出一个“谄”字(即:谄媚),与下级交往突出一个“渎”字(即:轻慢)。

八条潜规则:

1、不能去追求真理,也不能去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

把探索真理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让那些自以为聪明其实非常愚蠢的知识分子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提倡而且对自己没有妨碍的就是正确的。

2、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

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不,当成事业,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3、要有文凭,但不能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

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那都是假的。有的人博士毕业就去应招公务员走向仕途,那是他从读书的那天起就没想研究学问,肯定是在所学的专业里混不下去的不学无术之徒。记住,真博士既不屑于做官,也是永远做不了官或做不好官的。

4、做官的目的是什么?请记住:是利益。

一定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虽然现在老百姓把这叫腐败,但做官的有99.99%的不这样看问题,而是把这一点看作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你务必要时时想到:你的领导想方设法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心甘情愿服从你,也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时时处处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对一些不义之财,万一你良心发现,自己也可以不要,但属于别人名下的你必须给。记住,一旦你把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

糊或放弃了,你为官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5、务必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去考虑做事。

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错误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这里说的会做人,就是会处关系。做事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会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关系网中,成为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最好是很重要的那部分。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你仔细地琢磨一下,看看那些把能力片面理解为做事有本事的人,有几个有好日子过。

6、用农民的思想和方式对待一切事物和人。

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农民。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一旦你把眼光放远,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后果可想而知。你生活在一群农民中,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几个把兄弟什么的,你千万别把这当作庸俗的行为而排斥,这一点也都不过分。

7、要绝对相信拍马屁是一种不容易掌握的高级艺术。

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屁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是极少数,是凤毛麟角,大部分

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这和拍马屁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屁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在人治的社会里,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唯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这一点不可不察。

8、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东西来约束自己,而是想约束他人。但你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人人都可以违反的。什么时候坚决遵守,什么时候偷偷违反,让谁违反,要审时度势而定,否则宽严皆误。

二十条注意事项:

1、托人办事必须花钱。

2、办事不成必须退钱。

3、报喜得喜报忧得忧。

4、出了问题内部消化。

5、捂不住了丢车保帅。

6、领导的意见不能提。

7、领导的看法就是你的看法。

8、领导身边的人相当于领导。

9、个人风头要少出。

10、好处不可以独吞。

11、遇棘手的事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12、对前任的事切忌不要去管。

13、少自作主张多向上级请示。

14、多开会多发通知多造声势少做实事。

15、违规的事集体拍板。

16、不怕慢就怕站,最怕队伍错站。

17、宁可用庸才,不可用人才。

18、吃喝不犯法,栽花少栽刺。

19、车子是身价,副职不擅权。

20、运动来了要重视,运动过了没屁事。

还有重要的八条规则:

以腰缠万贯为荣、以一贫如洗为耻,

以二三四奶为荣、以一条光棍为耻,

以奔驰宝马为荣、以骑自行车为耻,

以能打通关为荣、以不能喝酒为耻,

以后台强硬为荣、以没有背景为耻,

以贪污腐化为荣、以贪得太少为耻,

以玩人整人为荣、以被玩被整为耻,

以我负天下为荣、以天下负我为耻!

八大不懂事:

领导敬酒你不喝,

领导小姐你先摸,

领导走路你坐车,

领导讲话你罗嗦,

领导私事你瞎说,

领导洗澡你先脱,

领导夹菜你转桌,

领导听牌你自摸。

做官与做人

李鸿章曾经说过,世上最容易干的事就是做官了,要是一个人连官都做不了,那就十分地无用了。其实,这话说的太轻松了。做官,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做官是有很多“学问”的。

一个笑话:某县令让一位高明的瞎子算命,瞎子不知来者是县令,摸着县令的头说:“此乃狗头,贱也!”县令的随从惊而大怒,欲揍瞎子。县令以手势止之。瞎子又摸县令胸,曰:“此乃鸡胸,气量窄心计多也!”又摸膝盖后大惊:“此乃虎膝,宜跪,当为七品官也。”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可以看出官与人的不同。

做人应该老实本份,一是一,二是二,黑是黑,白是白。做官就不能老实,老实就等于无能、没气概、没魄力。为官总要有派头、有威风,让人有敬畏,满口官话,吆五喝六,死的能说活,假的能说成真,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指示都敢做,装得什么事都懂,万事通,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这些老实人是不敢做的,但做官没有这两下子就不行。

做人要正直,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奴颜婢膝,阿谀奉承,最为人所不齿。做官就不同了,在官场上混,就要善于察言观色,看风使舵,曲意迎合,还要伶牙利齿,智足道其奸,勇则决其暴,善拍、会拍、能拍。历史上的严嵩、和坤都是这方面的高手,成为权

倾一时的“不倒翁”。

做人要有同情心、怜悯心、人情味。做官要抑制对手,排除异己,不能心慈手软,要敢于大义灭亲,敲山震虎,引蛇出洞,上楼抽梯。危难之时,显出权威,让人去冒死送命,方显出英雄气概。

做人要有耻辱感,羞涩感,要有尊严。做官就要精通马屁经、厚黑学,敢巴结上司,厚着脸皮去跑去送,舍去尊严换官做。卑躬屈膝,低眉下眼,不仅不会让人瞧不起,反而“进步”得快。历史上尝粪、咽炎、洗鸟、谀足者,哪个不是飞黄腾达呢!

做人要果敢、诚信、谦恭。做官却不然,有时需慢半拍,研究研究,才显其慎重;有时需虚伪一点,模棱两可,才显出有城府。唐代有个苏味道,“处事不欲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但更多的是需要傲慢一点,自以为是一点,才显出气宇非凡,高人一等。

官本来是由人来做的,虽说是官与人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吃喝拉撒,打嗝放屁,性色玩乐都是相同的。但一旦做起官来就不一样了,就得意忘形,忘记自己是人了。明末袁宗道概括成三句话:“对上司要做狗,对同僚要做鬼,对百姓要装神。”漫画家韩羽曾作《官衣》,画面是乌纱帽、官衣、官靴而独缺脸庞和躯体,其题作诙谐幽默,妙不可言:“幼时是粉墨登场,跑跑龙套,与戏班中人混得乱熟,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哥二哥麻子哥。刚刚还在嘻嘻哈哈,可一穿上官衣,你猜怎么着?脸绷紧了,腰板硬了,撇腔拿调,直想训人,大摇大摆,架子十足,一句话,凛然不可侵犯。一脱下官衣,你再猜猜怎么着?嘿!又大哥二哥麻子哥了。”没穿官衣,你还是一个爱哭就哭爱骂就骂的家伙,你还“大哥二哥麻子哥”地瞎嚷嚷,一旦黄袍加身,你的身份变了,作风变了,腔调变了,连五官也变了。你就板着面孔,端着架子,牛皮哄哄,威风凛凛,变成“官”的形象了。不过,“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旦脱下“官衣”,从官位上下来,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考试答案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94分 ? ? 1.“浑”不是真糊涂,而是难得糊涂。“浑”一定要建立在()的基础之上。(单选题5分)得分:5分 o A.重 o B.明 o C.耐 o D.慎 ? 2.“强”多包含的含义是刚强和()。(单选题5分)得分:5分 o A.倔强 o B.强壮 o C.强迫 o D.悍强 ? 3.():品德的修为、修养。(单选题5分)得分:5分 o A.立德 o B.立言 o C.立功 o D.立行 ? 4.曾国藩讲“做官”以()为第一要务。(单选题5分)得分:5分o A.清贫 o B.升迁

o C.耐烦 o D.隐忍 ? 5.曾国藩认为办事以()为第一要义。(单选题5分)得分:5分o A.重 o B.明 o C.慎 o D.强 ? 6.曾国藩认为“明”有()和()两种。(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高明 o B.精明 o C.严明 o D.英明 ?7.曾国藩说“重”,包括的含义有()。(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稳重 o B.厚重 o C.庄重 o D.负重 ?8.在西方文化里,作为一个领导人,讲究的形象是()。(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个性 o B.平等

o C.自由 o D.活力 ?9.曾国藩曾经给李鸿章写信,说要带好淮军,有两条准则,分别是()。(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忍辱耐烦 o B.打理关系 o C.贵得人和 o D.天时地利 ?10.中国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立德 o B.立言 o C.立功 o D.立行 ?11.“耐”所包含的内容有()。(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耐得住烦躁 o B.控制住情绪 o C.守得住清贫 o D.调整好心态 ?12.曾国藩论“重”,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多选题3分)得分:0分 o A.阅历

中国模式下的仆人式领导

中国模式下的仆人式领导 姓名:刘伟学校:北京理工大学学号:20090481 成功之道,旨在在中国100所重点大学中培养诚信为本的仆人式领袖。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教学项目。它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高校吸引如此多的学生选修,我想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模式下的领导体制本来就是仆人式的,仆人式的领导体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模式领导体制的精魂所在。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不同于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东西方大国,突然崛起,而且是和平崛起,并像发动机一样带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认为中国有不同于其他大国的突出特点。然而在他们眼中,对于这些“突出特点”的具体体现却并不十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领导体制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实质,他们也不甚了解。其实,一直里来,是仆人式的领导精神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保航护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没有什么比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更能完满地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仆人式的领导心态的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亿万中国人民真是在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的服务“下不断从富强走向富强。重视群众基础是党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又能回群众中去,不享有任何高于群众的特权,只有服务于人民的义务,这样的领导体制中的领导人,不以谋求个人或者小群体的利益为目的,而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的公仆。 关于仆人与领导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在《东方之旅》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去探险,每个队员都很有主见,并愿意充当领导。他们有一位叫李奥的仆人,他为所有人提供生活服务。他的乐观和歌声总是陪伴并鼓舞着他们。有李奥的陪伴,探险似乎成了美妙的观光旅游,一切都非常的顺利。有一天,李奥突然不见了。这群人立刻陷入混乱,所有人都试图说服别人听从他的建议,但是谁都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最后,整个探险活动被迫停止。人们开始意识到:失去了仆人李奥,他们就失去了领导。 任何一个团队,都是一个仆人与领导的集合,有人出谋划策,有人付诸行动。但仆人与领导的角色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只有致力于服务于人,才有资格去领导别人。领导人是从仆人中诞生的,他与单纯的仆人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更加关心别人的需要,并努力确保别人最迫切的需要得到优先满足。成功之道课上老师也为我们讲到,仆人式的领导需要我们对他人敏感,关心别人的需要,关注别人的能力,信任别人,并帮助他人取得成功。 仆人式的领导在政治体制中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在政治领域里的领导体系中,领导人尤其需要有仆人式的心态,因为他们所服务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是一个名族的的人、一个国家的人。一位国家领导人必须有“宁可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的高尚政治素养,并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带领整个国民走向富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CEO罗伯特·格林利在《仆人式领导》一书中揭示了领导的真正本质:领导的基础不是权力,而是权威,权威是建立在爱、服务和牺牲基础上的。这一点在中国模式的领导体制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在中国,共产党遵从“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以人为本的领导当然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但中国的民主是“纵向”的民主,从中央到基层,由上而下的仆人式领导,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2018年,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业绩丰厚的年份。简称:中国建筑(CSCEC),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种类为A股,股票代码:601668,股票简称:中国建筑。该公司注册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法定代表人是易军。按照业务性质不同,公司经营要紧分房建、基建、地产和设计勘察等。2018年,公司调整了房建、基建、地产收入结构,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公司的房建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基建业务实施“总部引领、工程局协作、项目孵化、滚动进展”等举措,抢抓国家“扩内需、促进展”的机遇,实现了新的跨过,公司按照董事会战略决策精神,积极应对房地产业务宏观调控,确保了地产业务的健康、稳固进展。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净利润达92.4亿元,同比增长51.6%,差不多每股收益0.31元。公司营业收入突破3,700亿元,同比增长42.3%。新签合同额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74.5%,创历史新高点。中国建筑差不多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向成长与效益并举的转变,差不多开始了品质与价值的长征,品质保证、价值制造是公司新时期的经营理念。2018年,中国建筑将秉持公司“一最两跨,科学进展”的战略目标,立志将中国建筑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到2019年,公司跨进世界500强前一百强,跨进世界建筑、地产同行业前三强。中国建筑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形成商品房屋与保证住房体系并驾齐驱的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展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崭新蓝图,中国建筑既面临难得的进展机遇,又处于艰巨的战略转型时期。2018年,中国建筑将侧重高中端市场,确保全年待施合同额超万亿;完成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亿元;经营效益连续稳步增长。 二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表2.1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元)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 项目年末余额年初余额增长率(%) 流淌资产: 货币资金82,098,599 79,205,623 3.7 应收账款48,063,843 39,284,747 22.3 存货115,678,582 58,652,534 97.2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44,274,116 33,142,441 33.6 流淌资产总计325,157,259 254,071,829 28 非流淌资产: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2.正始文学: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3.太康文学:“太康文学”之“太康”,是一个“模糊”概念,其所指时段大致上是西晋立国后的大约四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比较重要的作家有傅玄、张华、张载、张协、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挚虞等。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4.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5.永明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6.徐庾体: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徐摛和庾肩吾都是南朝梁后期诗人,为简文帝萧纲所器重,并以写艳体诗闻名。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较靡丽,而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则因出使被留在北周,后期诗风有所变化,显得苍凉刚健,非徐陵所及;但重辞藻、用典多的特点,仍与徐有相似之处。唐代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曾概括“徐庾”的特色为“流丽”,这是就诗来说的。就骈文而论,则专指徐陵和庾信两人。他们比前辈沈约、任昉等,更讲究用典,写得更丽逸,但由于过份拘泥于典故,有时个别文句欠通顺,影响了文章的流畅。 7.宫体诗:宫体诗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萧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 “宫体诗”是指一种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 8.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特点:体察细致、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10.俗讲:又可称为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是宣扬佛教教义,用来解释佛教经典,将艰深不为俗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 导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清末民初学者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湘军名将刘长佑担任直隶总督时,在“剿捻”的方案上主张的是“合剿”;而湘军统帅、奉命主持全盘“剿捻”事务的曾国藩主张的则是“分堵”。二人意见不合,然而曾国藩却对刘长佑极力称道。刘长佑感慨地说:“涤翁于此乃毫无芥蒂,良由做过圣贤工夫来也。” 曾国藩老先生在这件事上竟然毫无芥蒂,实在是因为做过圣贤工夫呀。每一个领导者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文化的情境下,究竟什么样的领导力才会使领导者走向成功?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无疑是揭开答案的线索之一。无论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 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昭示了这 样一个事实:在曾国藩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的领导行为相契合的要素。中国古人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是中 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可以达到“三不朽”的人物。所谓的“立德”,就是道德的提升与德性的修炼。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人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我管理是组织管理的前提。曾国藩一生以“圣贤”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谓的“圣贤”,

就是德性成熟与道德完美的人。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成圣成贤的理念,使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而不向自我妥协,他的“立功、立言”,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德性与品格的修炼对于一个人领导力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价值。所谓的“立功”,就是 建功立业。曾国藩做的最大的事情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大清王朝。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人们当然可以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评价,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承认,这件事情的做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没有学过军事指挥;曾国藩所率领的军队是湘军,湘军最早就是团练,也就是民兵、地方武装,它不是国家的正规军,它得不到国家资源的支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带领一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竟然完成了正规军都没有做成的事业,这其中一定有它的道理。湘军最早是草根起家的团练,开始时就是乌合之众,曾国藩竟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湘军打造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是怎么打造出这样一个部队的?曾国藩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用人。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他的手下也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于你,本身就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曾国藩是文人,指挥作战的能力其实并不高明,但是他非常善于进行战略的谋划,湘军虽然打过不少败仗,但在战略上

“中国建筑”战略分析共6页

“中国建筑”战略分析 一、公司概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实际控制人的大盘蓝筹股,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10日正式创立,并于2009年7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中国建筑传承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企业文化。主营业务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以及设计勘察五大领域。 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长期位居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首位,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中国建筑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称于世,承建了大量中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的经营理念和品牌形象赢得国内外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建筑是中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建筑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截至2019年5月,中建股份及所属子公司现拥有各类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咨询等经营资质共计768个,其中: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6个、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1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1个,施工资质627个,工程勘察设计资质115个。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公路工程、市政公用总承包3个特级资质,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特”资质、“1+4”资质和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在资质方面位列全国建筑行业之首。 中国建筑始终以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建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8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33项,国家级工法141项,授权专利2721项、其中发明专利230项,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54项,组织通过验收国家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57项,承担国家科研课题93项,获得经费支持逾5亿元。 中建信条: 企业使命:拓展幸福空间 企业愿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 核心价值观:品质保障价值创造 企业精神:诚信创新超越共赢 经营理念:竞争无情、商机无限、市场唯大、经营为先。 环境观: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和生态协调。 安全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二、业务范围 (一)、经营业务领域 1、房屋建筑工程领域 中国建筑定位于高端市场,坚持“大业主、大市场、大项目”,以及“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严格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工程质量,追求客户满意度等一系列措施,向全国、以至全球业主提供国际标准的工程质量和完善服务。在公共建筑、办公、机场、酒店、科教、体育、人居、医疗、使馆、工业、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完成了众多经典工程。 2、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海外业务) 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也是最早从事国际工程的承包商。近30年来,截至2019年底,中国建筑海外业务累计完成合同额1077亿美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27亿美元。中国建筑

全国各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研究生排名

上一篇下一篇共167篇 全国各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排名2011年12月15日21:56:49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排名 排名 A等 1复旦大学A+ 2华东师范大学A+ 3浙江大学A+ 4武汉大学A+ 5南京师范大学A+ 6北京大学A+ 7四川大学 A 8北京师范大学A 9安徽师范大学A 10西北师范大学A 11陕西师范大学A 12南开大学A 13南京大学A 14中山大学A 15暨南大学A 16苏州大学A 17上海师范大学A 18首都师范大学A 19山东师范大学A 20扬州大学A 21兰州大学 A 22中国人民大学 A 23山东大学 A 24福建师范大学A B+ 等(36 个) :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B 等(36 个) :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中国企业领导力之——仁

中国企业领导力之——仁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西方的经济发展较中国发达很多,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今天的市场环境就是西方昨天的市场环境,因此,我们都在学习西方的管理、营销方法及经验。但是,有趣的是,在此时,很多西方的企业、管理学者与商学院却都在研究、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智慧精髓,并从中吸取营养,用于他们今天的管理、营销活动当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孙子兵法》、《道德经》、《左传》等。其中,《孙子兵法》对于市场竞争战略、战术具有很高的指导与借鉴意义,《道德经》也可以启迪管理者的经营哲学与商业智慧。但是,作为中国文化经典的《论语》因为是一部侧重言礼树人的智慧典籍,因此,很少有营销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对其进行研究。但笔者认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是人,变数是人,成败也取决于人,在我们研究精妙的竞争战略战术的同时,也应该回归到经营的原点——人的身上,从这里出发,可以从根本上影响经营的结果,这比精妙的竞争战略更重要。下面我们就从《论语》中的仁爱之道来解析职业经理人与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人性素质。 “仁者五行” 孔子非常推崇“仁爱”,《论语》中对“仁”的论述也非常多。孔子认为“仁”是完美人格标准的基础,一个人即使非常有才能,但是人格中没有“仁”的存在,也无法成就大事,或者空守着财富与权势,却可能众叛亲离,落得孤家寡人。纵观历史,在看看我们的身边,

这样的人还少吗?身居高官或是家财万贯,也可能是才华横溢,但是工作与生活并不如意,尤其是遇到困境时,往往乏人相助,事业上很难走的长久,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更是会经常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孔子所说的“仁”,是我们无论经商、从政,还是为人立身,都必须拥有的人格特质,有了“仁”,就可以做对人,做对了人以后,做对事就变得容易了。 何谓“仁”呢?又如何做到“仁”呢?当孔子的学生这样向孔子请教时,孔子给出了:“恭、宽、信、敏、惠”,仁者的五项人格特质与外在行为标准。即所谓的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两千年以前孔子所谓的“仁爱”对我们今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企业领导者能够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对于我们经营好企业将有莫大的助益。 1、恭则不侮 孔子所说的“恭则不侮”本意是指做人要谦恭有礼,这样至少不会在与人接触中遭致羞辱与难看,而且这样的为人处事态度还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海之所以能纳百川,成其宽广,就是因为其将自己放在了较低的位置,以开放、包容、谦恭的态度接纳四方。自然界的道法对我们的生活及工作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抱持这样心态的人多数人际交往都很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在今天的社会氛围下往往因为居高自傲或爱面子、怕被瞧不起等原因,无法做到与人谦恭。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没有谦恭的态度可能会遭致更加傲慢无理的回应,而谦恭有礼则别人不仅不会因为你谦恭

中国古代文学课后习题全北京大学精品课

一、先秦文学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思考题: 一、《尚书》天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和特色是什么? 二、《易经》在以象达意方面有什么特征? 第二章《诗三百》和屈原的诗 思考题: 一、《诗三百》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二、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基本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叙事文 思考题: 一、比较《左氏春秋》跟《战国策》的不同特质,并由此检讨学术史上有关《左氏春秋》的认识有什么偏颇。 二、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大统中把握《左氏春秋》的性质? 第四章说理文 思考题: 一、把《论语》论说“仁”的片断全部找出来编在一起,由此研讨“仁”的内涵以及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的得失。 二、由《论语》和《孟子》来看孔子和孟子两个形象的特点及其差异。 三、《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跟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何本质上的异同? 四、怎样区分《韩非子》的寓言和故事?《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是什么? 二、秦汉文学 第一章汉赋 思考题: 1.为什么赋这一种文体会在汉代盛行? 2.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分析汉大赋的美学价值。 第二章汉代散文 思考题:

1.为什么汉初会是一个散文家活跃的时期? 2.《史记》所采用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汉乐府诗 思考题: 1.试比较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民歌的异同。 第四章汉代的五言诗 思考题: 1.试以《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 2.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的地位。 2、魏晋文学与南朝文学在发展上的连续性与变迁之处。 3、三曹父子个性、思想与文风之比较。 4、阮籍《咏怀诗》卓越的艺术创造及其成因。 5、西晋文学的特点。 6、如何理解玄言诗的出现。 7、如何认识陶渊明的隐逸。 8、为何说谢灵运为山水诗的开创者,谢氏之前山水诗创作的情况。 9、鲍照的寒素意识、才华、遭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10、谢朓与永明诗人群体。 11、宫体诗现象之认识。 12、魏晋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

中国建筑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中国建筑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中国建筑2018年资产总额为186,184,029.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36,200,849.1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6.62%、23.31%和12.3%。非流动资产为 49,983,180.7万元,主要分布在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85.26%、7.14%。 资产构成表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6.62%,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25.22%,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资金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8年总资产为186,184,029.8万元,与2017年的155,098,330.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0.04%。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存货增加9,907,986.4万元,长期投资增加8,288,212.4万元,货币资金增加4,424,771.3万元,应收账款增加2,983,927.2万元,预付款项增加1,564,440.8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365,774.4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497,479.1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462,263.3万元,应收票据增加450,045.4万元,递延所得税

资产增加237,306.6万元,固定资产增加128,471.2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107,932万元,在建工程增加54,845.2万元,无形资产增加37,133.5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31,711.8万元,商誉增加14,311万元,共计增加30,556,611.6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应收股利减少2,224万元,应收利息减少14,048.8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5,554,727.7万元,共计减少5,571,000.5万元。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 24,985,611.1万元。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18年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存货所占比例过高。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2018答案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83 分)
1.():品德的修为、修养。(单选题 5 分) A.立德 B.立言 C.立功 D.立行 得分:5 分 得分:5 分
2.曾国藩认为办事以( )为第一要义。(单选题 5 分) A.重 B.明 C.慎 D.强
3.“浑”不是真糊涂,而是难得糊涂。“浑”一定要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单选题 5 分) 得分:5 分 A.重 B.明 C.耐 D.慎 得分:5 分
4.曾国藩讲“做官”以( )为第一要务。(单选题 5 分) A.清贫 B.升迁 C.耐烦 D.隐忍
5.“强”多包含的含义是刚强和( )。(单选题 5 分) A.倔强 B.强壮 C.强迫 D.悍强
得分:0 分
6.曾国藩曾经给李鸿章写信,说要带好淮军,有两条准则,分别是( )。(多选题 3 分) 分:3 分 A.忍辱耐烦 B.打理关系 C.贵得人和 D.天时地利 得分:0 分

7.中国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 )。(多选题 3 分) A.立德 B.立言 C.立功 D.立行
8.曾国藩论“重”,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多选题 3 分) A.阅历 B.修养 C.用人 D.领导 得分:3 分
得分:0 分
9.曾国藩一生有三畏,分别是( )。(多选题 3 分) A.畏天命 B.畏人言 C.畏官僚
D.畏君父

10.在西方文化里,作为一个领导人,讲究的形象是( )。(多选题 3 分) A.个性 B.平等 C.自由 D.活力 得分:3 分 D.调整好心态
得分:3 分
11.“耐”所包含的内容有( )。(多选题 3 分) A.耐得住烦躁 B.控制住情绪
C.守得住清贫
12.曾国藩讲,想要做到“明”要做到两点,即( )和( )。(多选题 3 分) A.出局 B.出世 C.入世 D.入局 得分:0 分
得分:0 分
13.以下属于“慎”的含义的有( )。(多选题 3 分) A.谨慎 B.小心 C.节制 D.谦卑
14.曾国藩说“重”,包括的含义有( )。(多选题 3 分) A.稳重 B.厚重 C.庄重 D.负重
得分:3 分
15.曾国藩认为“明”有( )和( )两种。(多选题 3 分) A.高明 B.精明 C.严明 D.英明
得分:3 分
16.曾国藩“三畏”的核心是畏天命。(判断题 5 分) 正确 错误
得分:5 分
17.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真想做成大视野,见识是第一位的,才能是第二位的。(判断题 5 分) 得分:5 分 正确 错误 得分:5 分
18.慎是一种自控的意识、自我约束的能力。(判断题 5 分) 正确 错误
19.陈云对曾国藩的评价:“这是古今第一完人。”(判断题 5 分) 正确 错误
得分:5 分

向李嘉诚学中国式领导

李嘉诚:超越中西的管理大道 把李嘉诚推崇为实践中国式管理的代表人物,与把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归结为中国式管理一样荒谬。作为华人商业巨头的李嘉诚,与其说是中国式管理的实践者,不如说是中国式管理的颠覆者。 李嘉诚的文化象征意义 如果说香港文化是典型的中西融合文化,那么,作为香港文化代表的李嘉诚就更是这一文化的缩影。 在香港的文化舞台上,中华文化事实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在西方文化的撞击下,香港文化的裂变与新生,不是体现在传统的文化形式上,而是体现在中国传统士大夫所鄙视的商业文明上。 就传统文化形态而言,在香港文化舞台上,以牟宗三、唐君毅等为代表的新儒家不过是儒家文化的回光返照;而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文化,不过是一种成人童话,其真正的文化意义可以说相当空洞。 因此,从传统的文化创造来看,香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沙漠”。然而,作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却透过李嘉诚等人的实践,赋予了文化崭新的意义。 李嘉诚等商业巨头的实践,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的基础之上的。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内,李嘉诚由寄人篱下到富可敌国,不仅左右着香港经济,而且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李嘉诚在接受西方文明洗礼的基础上,又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品质。这给很多人以错觉,似乎李嘉诚的成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技的结合。 然而,如此解读李嘉诚就大错特错了。这实际上是把香港文化简单化了。如果香港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加西方科技这么简单,那就意味着香港根本不曾存在文化冲突与融合,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也就不存在任何障碍。这样,我们谈文化的融合与转化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分析香港文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李嘉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就索然无味了。 超越东方家族管理:李嘉诚的西化管理 然而,现实中的李嘉诚并非那么简单。李嘉诚如果是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简单地相加,就不会有任何积极的结果。尽管我们说,香港文化是一种拼贴文化,但即使是拼贴也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和心血。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作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嫁接,首先在于他抛弃了传统文化中那些劣根性的东西。若是没有香港所面临的国际商业环境的冲击,李嘉诚就不可能那么迅速而彻底地超越东方家族化管理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以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和元明清文学史以及近代文学史几个部分。古代文学史1即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工具,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文学史各阶段前后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文学现象的深度分析与正确评价;每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定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解读与审美鉴赏。 (二)教学难点 不同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下作家的共性与独特性,以及对作家的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文学史各个阶段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脉络。 四、学时分配计划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二)教学参考书 1.《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8 2.《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屈原集校注》,金开诚,中华书局1996 5.《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1996 6.《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7.《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58 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 9.《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 10.《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11.《乐府诗集》,郭茂倩,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2.《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 13.《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1962 14.《史记选》,王伯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5.《全汉赋》,费振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 17.《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 18.《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9.《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0.《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1.《八代诗史》,葛晓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国建筑市场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市场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以往鉴来:复盘2009-2016 (5) 一、2009-2010年:宽幅波动,成长为王 (6) 二、2011-2012年:政策跌宕,高位下杀 (9) 三、2013年:投资共振,绝对转折 (12) 四、2014-2015年:背离之年,冰与火之歌 (15) 五、2016年:变革之年,此起彼伏 (17) 六、本章小结 (23) 第二节 2017年投资策略:把握波源共振 (24) 一、政策环境:内外皆可期待 (24) 二、需求端:基建投资维持高位,新基建最具弹性 (26) 三、供给端:PPP逻辑强化,行业分化加速 (27) 四、一带一路:战略预期提升,汇率贬值国际工程受益 (32) 五、并购转型:设计咨询、PPP园林逻辑最顺畅 (35)

图表1: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5) 图表2:建筑行业阶段划分 (6) 图表3:2009年1-7月建筑各子板块涨跌幅 (7) 图表4:2010年7-12月建筑各子板块涨跌幅 (8) 图表5:2011-2012年CPI、PPI (9) 图表6:2011-2012年房价指数 (9) 图表7:2010-2011年各子板块涨跌幅 (11) 图表8:2011-2012年公装、园林业绩情况 (11) 图表9:公装行业费用率问题 (12) 图表10:2013年三建投资高位共振 (13) 图表11:投资结构分化 (13) 图表12:建筑行业基本面改善 (14) 图表13:大央企订单率先反弹 (15) 图表14:2012年四季度-2013年春节前央企涨幅 (15) 图表15:2014年建筑主要子板块涨幅 (16) 图表16:2015年建筑主要子板块涨幅 (17) 图表17:2016年建筑板块涨幅 (17) 图表18:三建投资增速 (18) 图表19:三建投资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 (19) 图表20:建筑行业以及央企订单情况 (19) 图表21:订单集中度情况 (20) 图表22:建筑行业业绩情况 (20) 图表23:盈利情况 (21) 图表24:经营现金流金额/营收收入 (21) 图表25:三费费用率 (21) 图表26:2016年建筑板块行情演绎 (22) 图表27:建筑板块波动影响因素解析 (24) 图表28:2006年以来投资周期和政策调控回顾(红色框线代表货币紧缩,蓝色框线代表货币宽松) (26) 图表29:PPP背后的行为动力 (28) 图表30:财政部PPP入库项目规模变化 (28) 图表31:财政部入库项目落地率 (29) 图表32:龙头企业的PPP订单 (29) 图表33:行业集中度 (30) 图表34:建筑行业出现两类平台 (31) 图表35:尚荣医疗PPP模式 (31) 图表36:国际工程新签承包工程情况 (32) 图表37:国际工程完成额情况 (33) 图表38:人民币汇率 (34) 图表39:国际工程企业汇兑损益情况 (34)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word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 绪论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一、史家记述: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 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 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 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民歌——孔子整理—“国风”;长江中下游市井民歌——文人—梁陈宫体诗)

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和领导科学

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和领导科学——2013年国家行政学院首届“领导力国际论坛”观点综述 2014年07月15日15:17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4年1期作者:张国玉/刘峰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70 【作者简介】张国玉,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领导力;刘峰,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2013年10月16日,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和英国阿什里奇商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先届“领导力国际论坛”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领导力、领导科学研究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100余人参加。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领导力建设实践及其国际影响、领导力发展前沿问题和中国领导力发展大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一、中国领导力的国际影响及建设实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凸显出来,“中国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秘钥”怀有强烈的兴趣。大家对此取得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一)中国领导力的国际影响 本次论坛的发起人之一英国阿什里奇商学院副院长菲利普·米克斯(Philip J Mix)教授认为,中国带给世界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有文化上的、思想上的,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将影响全世界的领导力教育,以及日常的领导力实践。中国经济和社会上的实践和探索会启发人们创新领导力研究和领导力建设方面的理论和模式,这必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先生认为,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与新加坡的繁荣和福祉密切相关,要想在未来掌握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了解世界,特别是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所以,新加坡特别重视来中国进行学习和交流,一方面更好地了解中国取得的成就,面对的挑战以及中国在重要问题上的观点和看法,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双方未来领导人提供一个建立个人友谊、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平台。 英国驻华使馆代表岳德伟先生认为,尽管中英两国国情、文化和体制不同,但双方都面临相似的挑战,比如全球化的影响、公共产品提供、突发事件应对、国际领导力提升等方面的挑战。这一切挑战的应对都需要领导力、需要领导力研究和培训机构提供支持和帮助,因此,在领导力建设和培训方面,中英两国能够相互借鉴、促进合作。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纲(徐向昱)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帮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演进的主要脉络,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和赏析能力。同时,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更加深刻地领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底蕴和精神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向心力。 本课程除了指定的文学史教材外,还会要求阅读相当数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在课外通过对大量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ommon sen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proficiently, grasp the main course of the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 appreciate classic writers' work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n a broad cultural perspective, more deeply understand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spiritual charm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national pride and patriotism. In addition to the literature history textbooks, this course also requires students to rea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works. Through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outside clas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ural literacy. - 9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