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关于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关于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关于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关于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六年开始建造,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几朝的营建,最终形成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两遭焚掠,。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圆明园里的历史文物有哪些,欢迎阅读!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

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圆明园流失海外的奇珍有多少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为了拍卖从圆明园中抢来的珍宝,他们把赃品“全安排展览在喇嘛庙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

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英军司令格兰特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士兵,“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英国女王也得到一份,是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从圆明园中窃取,和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

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献给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这个中国馆,将这些文物收藏起来。

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一对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跟一般108颗珠子的朝珠不一样,这是孟托邦将一串皇帝的朝珠和两串皇后的挂珠串在一起献给欧也妮王后的,没想到欧也妮王后并不满意,因为她早已听说远征中国的军官们个个满载而归。她埋怨孟托邦只带给她这样的礼物,于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车宝物,前后总共送了她七车,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在巴黎拍卖会上买来的……

圆明园流失海外的文物可以回来吗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打听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国民间的

圆明园石刻铜刻文物有了线索。杨来运先生给记者举例说,北京某单位院内有一对铜狮,据说这里曾是意大利驻中国领事馆,1900年前后从西山某地(也有说是从圆明园内)运回这对铜狮。据杨先生了解,这对铜狮为嘉庆年间制作,而嘉庆年间在西山除了建设绮春园外没什么大的园林建筑。而绮春园正是圆明园的组成部分,绮春园的宫门于嘉庆年间落成,这对铜狮应该是绮春园门口的铜狮子。

一两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将先人流传下来的两个花瓶和一面镜子捐赠给了圆明园。经初步考证,这两个花瓶一个是光绪年间的,一个是嘉庆年间的,三件物品都是恭亲王被贬到戒台寺清修时随身带去的圆明园物品。

但是,遗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文物毕竟是少数,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于海外,仅靠出资购买,并非长远之计。杨先生无奈地说:“关键问题是缺少有关的国际法则和公约。”虽然我国已经参加了好几个文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但是,各个国际公约的回溯力和缔约国十分有限。

“但我们要不断呼吁,并同相关国家协商,在适当时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各国出台有关法律,将各国非法所得文物归还原国家。”杨先生说。

杨先生所在的文史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的资料,希望能为将来某一天文物回家作准备。他们希望,在国外博物馆中见到圆明园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绍资料提供给他们。

杨先生最后说,历史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产地”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离开了文化母体的历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摆设。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报成功,那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规定和“在起源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精神,有关国家更不该“赖”着圆明园文物不还。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时间,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鲁克形式,于长春园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西洋楼就是弘历皇帝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由中国工匠施工营建的。西式宫殿建筑于中国园林中是一个创举。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的一幢建筑物,楼前有喷水池,沿东西坡道可登上二楼。楼上东西两侧为水车房,呈工字形,中间为蓄水池,可盛水180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和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亦流落海

外。《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第④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在下面画上“____”.(4分) A.家祭.(jì)摧.残(chuī) 丘陵.(línɡ) 告乃.翁(nǎi) B.鱼鳞.(lín) 抖擞.(sǒu) 潜.龙(qiǎn) 恃.风雷(shì) C.美哉.(zhāi) 直泻.(xiè) 胸膛.(tánɡ) 奇花初胎.(tāi) D.屡.次(lǚ) 剔.透(tì) 玲珑.(lónɡ) 熏.风(xūn)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x iāo huǐɡōnɡdiànɡūjì bùlǚhónɡwěi fènɡmìnɡ biān jiānɡhánɡzhōu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字的正确解释是( )(1分) A.开始,第一. B.为首的. C.构成一个整体的. D.同“原”,本来. 2.下面带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众星拱.月拱:环绕. B.太平盛.世盛:兴旺. C.民不聊.生聊:聊天,闲谈. D.路不拾遗.遗:丢失的东西. 3.下列词语中,不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1分) A.呕心沥血 B.处心积虑 C.足智多谋 D.夜不闭户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 B.只有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C.兵荒马乱的年代,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 D.昔日的圣地,如今已是内忧外患,一片萧瑟了. 5.按照要求填表格.(6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圆明园建筑宏伟.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顾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少年中国说》中的第1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从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方面,把少年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7分)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

从圆明园看中国园林建筑

从圆明园看中国园林建筑 园林二班麻嘉嘉 0909040215 摘要: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强调的是诗画的意境,着重于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做为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皇帝来说.圆明园所要表现出的是诗画般的意境。圆明园中就有不少根据诗歌而建的园林,乾隆时期在圆明园扩建完成之时,乾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园中各处景色赋诗。 关键词:中国园林圆明园自然山水式园林 引言: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园林建筑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 自然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受西洋园林影响最为显著的当属皇家园林, 它不仅在建筑的局部采用西洋建筑手法, 而且在园林的立意、布局、建造中照搬西方园林, 甚至用西方人设计园林, 大规模成群兴建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则是圆明园的西洋楼。乾隆皇帝从郎世宁进呈的西洋画中看到西方园林中的喷泉图样, 很感兴趣, 便征召西洋传教士修建, 最后由郎世宁推荐传教士蒋友仁在长春园的北侧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喷泉,“乾隆见而大悦。长春园中之其它欧式建筑及水法兴建约始于此时”。西洋楼的引入, 拓展了国人的视野, 令人耳目一新。同时, 丰富了中国造园艺术手法。 正文: 清代雍乾时期, 曾经作为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主导的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大为减弱,中西文化交流的重点转向艺术方面, 西方的绘画、音乐、建筑艺术的引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影响, 意大利画师郎世宁等人融合中西画法创造“新体画”、圆明园的西洋式建筑都是出现在这一时期。西方园林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这一时期表现最为明显。 在圆明园中几乎集合了所有的中国建筑形式和包括巴洛克式的西洋建筑形式。在这个恢弘的园林中,有堂,亭,台,楼,阁,榭,园廊,轩,斋,房,舫,馆总计十二种建筑形式并存。此外,在圆明园中还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三种很基本的中国风格建筑——桥,墙,塔。“借景,”,“分景”,“隔景”的大量应用使圆明园的整体设计将中国诗,画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布局构思上大胆的采用对比,陪衬,外观,相对空间,深度排列和相对位置等手段。在技术元素上主要采用“因”、“借”、“堆”来实现人工园林与自然的相融合。集中国的南、北园林和西方园林与一身,其间的理水,叠山,建筑和花草不仅反映了基本的营造园林的理论——效法自然。同时也尽最大的可能展示皇权的威严,强调大一统的中国政治文化,也许这就是独特的中国美学品位和世界观。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不曾有过如此宏大的园林与建筑群落。如果它今天仍然健在,它将是中国建筑的博物馆和生动的现实性建筑教材。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其中,西洋楼约120亩(约7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中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圆 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现在,有必要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1] 中国的古典园林和外国的古典园林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西方的建筑主要是砖石结构,中国的建筑则主要是土木结构。砖石结构,寿命较长,即使遭到破坏,它的废墟还可以长期保存,有的还能给人以美感。土木结构,寿命较短。乾隆在《安澜园记》中说:“土木之工,

圆明园的资料读后感

圆明园的资料读后感 导读: 圆明园的资料读后感(一) 这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心潮澎湃,觉得火烧圆明园是历史上莫大的耻辱。文章讲述了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昔日的圆明园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并把圆明园内的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讲圆明园化成灰烬。当我读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时,我仿佛看到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我感到无比自豪。当我又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的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来侵略的敌人疯狂地将贵重的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塞得满满的。要是遇到那些比较重的瓷器,他们拿不动,可恶的敌人就用牲口搬运或用棍子将这些瓷器打碎。他们如此无法无天,就是正因当时中国太落后了,再加上没有神恶魔先进的武器,因此才处处受到外国侵略折的欺负。我真为当时的政府感到悲哀,更同情当时处于”水生火热“的人们。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必须要好好读书,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让我们永远记住周恩来的那句

震撼人心的名言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圆明园的资料读后感(二) 在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题目就是《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令我至今难忘…… 看完这一部令人惊心动魄的电影后。我的眼在流泪,我的心也跟着留下那苦涩的泪水。我的心灵被那一种耻辱啮噬着,被愤怒的火焰燃烧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他们好像在向人民诉说着当年的痛苦、耻辱和折磨。90多年前,嗜血成型的八国联军,无视中国人民的尊严,大量的占领中国国土,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圆明园的楼台亭阁,毁坏圆明园的一花异草。为了掩饰其罪行,他们还放活燃烧了圆明园,大伙连续少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融艺术和建筑与一体的圆明园在此时此刻变成了一片废墟…… 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奇耻大辱!这样的耻辱在黑暗的旧中国,又何止一次呢!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呢! 我们的祖国这正在发展,祖国的未来蓝天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这一种耻辱——永记在心啊!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抢劫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清十二帝十三朝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清太宗皇太极(天聪、崇德)、清世祖福临(顺治)、清圣祖玄烨(康熙)、清世宗胤祯(雍正)、清高宗弘历(乾隆)、清仁宗颙琰(嘉庆)、清宣宗旻宁(道光)、清文宗奕詝(咸丰)、清穆宗载淳(同治)、清德宗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圆明园 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篇教材的处理。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独特。本组首篇选编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基本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较好地表达自己在品读文本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能够主动搜集信息,基本形成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但是在体会文章独特的表达特点时,要准确地转化为语言表述还有一定难度。文中所展现的历史史实,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尚有一定距离,使学习本课也有一定障碍。所以我尽可能借助网络中的音频、视频和相关文本资料,辅助学生的学习。 三、说目标 新课标对五年级的阅读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遵照课标这一要求,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宗旨,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痛恨侵略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这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 第三点和第四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 《教参总说明》中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根据本课的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尝试情景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圆明园的西洋楼

圆明园的西洋 楼 意大利教士郎世 宁 巴洛克的影响 : 高大的建筑、雄伟的大理石巨柱、以及富丽 的雕塑,庞大的主楼及其美妙的雕塑令人惊叹。 欧式巴洛克建筑的柱子、门窗、走廊等等,特别有赖于绘画 与雕塑技能。文艺复兴影响:长方形建筑 欧式喷泉 洛可可( Rococo )风格:建筑的明亮窗户 西洋楼室内装潢:玻璃窗、地板、时钟、吊灯、花坛、油画 等红色砖墙围绕,耀眼的唐式彩色琉璃瓦 东方格调:太湖石与竹亭 对于水池、花草、树木、堆石等处理也很协调,赏心悦目。 欧式大楼配上唐式彩色琉璃瓦,有点像洋人戴瓜皮帽。 宫殿式的大楼对称,没有单调乏味之感。 多姿的中式飞檐增添了动感,而屋檐上彩色雕画更具美感。 各区的通道无论是桥梁还是环廊,使整区融为一体。 千年建筑文化的精华。当园之盛时,不愧是 “ 万园之 园” ,今残留的图片与纪录犹可唤起昔日荣华的记忆。水动力专家蒋友仁 设计师、工程师与工匠巴洛克建 筑群 法国式:方外观的柱子 室内装潢颇与凡尔赛宫相似, 汪荣祖 圆明三园极大部分是中式庭园设计,为吾华二

西洋楼位于乾隆皇帝扩建的长春园北端,这一长条西洋式建 筑坐落于整个圆明园之中,相当特别。中国受到外国建 筑的影响固非新鲜事,如唐朝时的中亚影响,以及蒙元时期北京的基督教堂,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更多见洋楼。然而,大型西洋建筑群出现在中国皇家御园,却是前所未见的。 乾隆兴建西洋楼,主要是因为对西洋大喷水池的兴趣。喷水装置在中国并不陌生,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 水木明瑟” ,就是为了享受喷水的乐趣,但是中国在之前从 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欧式喷水池结构。而西洋楼的兴建,若没 有西洋传教士主导,无以完成。意大利教士郎世宁 Fa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设计欧式喷泉以及搭配的巴洛克建筑群,是兴建西洋楼最主要的人物。他生长于北意大利,虽受到文艺复兴时代巴洛克文化的影响,但毕竟是一个画家而不是建筑师,所以除依赖书本上的模型外,尚须找水动力专家蒋友仁(Father Michel Benoit 1715-1774 )以及其他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士们相助,当然更有许许多多中国设计师、工程师与工匠参与其事。 西洋楼建筑群自西向东包括谐奇趣、养雀笼、花园门、迷宫、方外观、 先后完成。据蒋友仁说,当乾隆皇帝见到第一座西洋楼出现眼前,甚为喜悦。西洋楼建筑群,特别是谐奇趣、方

圆明园12生肖兽首简介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简介 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少量得以收回,因此已经成为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R.Michel.Benoist,1715-1744)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 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觉得这有背中国的伦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设计,后来才有了这十二生肖铜像。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当时设计好后,郎世宁发现大清竟然没有一个工匠还懂得青铜器制作方法,后来他和众工匠查阅典籍,费时费力最终终于造成。 铜像的造型与构造原理 圆明园古迹海晏堂,建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此语用以比喻天下太平,有歌颂世界和平的吉祥涵义。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 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郎世宁主持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俗文化,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

常用的人体雕塑。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是按照我国十二生肖设计的喷泉时钟,每到一个时辰,属于该时辰的生肖钟就会自动喷水,正午十二点时,十二生肖则同时喷水,设计极为精巧。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这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卵兔、已蛇、未羊、西鸡、亥猪。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南北两岸12石台上的。南岸分别为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则分别为丑牛、卵兔、已蛇、未羊、西鸡、亥猪。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这些青铜生肖雕像高50公分,雕刻精细,为清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圆明园的毁灭》详案定稿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 定稿) 一.名言导入,理解课题。(1)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满无缺的“圆”,光明普照的“明”!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然而,它却在1860年/ 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 毁了!—— 一起读! 生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10分) 1.自由读文。(2分) 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生若有所思)带着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初读要求) 生:生自由读课文。(大约2分钟)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4分) 师:读完了吗? 师:读准字词是学习文章的基础。来,一起看看这些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 损失 殿堂 杭州 宏h ón ɡ伟 侵入 销毁 瑰宝 灰烬j ìn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l ón ɡ剔t ī透 诗情画意 蓬莱瑶y áo 台 不可估量li ɑn ɡ 1.师:谁来读读。你来? 指名生读。 2.一起读!

3.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的读音和字形,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瑰、珑、瑶都有斜玉旁,汉字里绝大多数斜玉旁的字都是与玉石有关。)(烬、煌都有火字旁)(瑰、宏最后两笔都是撇折点)(量的读音---多音字) 生:不可估量的“量”要都轻声。 师:你很细心。请坐!多音字的读音常常和意思有关。“量”有两个本音,一个是第二声的“li?ng”,量是动词、计算的意思,表示估计时还应读轻声,如,——(生看屏幕读)估量、思量、打量。另一个本音是第四声的“liàng”,一般做名词,表示数目多少时读“liàng”。不可估量的意思是——(生)不可以估计。师:形容数量大,无法计算。它的本音应该是li?ng。一起读这个词语! 4.师:有了同学的提醒,我们会记得更牢!一起读。生齐读。 师:这篇课文四字词语特别多,同学们要注意把它们积累下来。 (2. 师:接下来,看看谁的眼睛亮!(课件出示闯关题---火眼金睛)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不可估量(liàng)笼(lǒng)罩B蓬(féng)莱瑰(g uī)宝 C损(sǔn)失灰烬(jìn)D销(xiāo)毁环绕(nào) 师读题,指名. 师:你的眼睛真亮!能说说理由吗?一起读正确答案。 2选出没有别字的一组() A举世闻名园明圆B金碧辉煌玲胧剔透 C蓬莱摇台众星拱月D诗情画意天南海北 师读题,指名。 师:完全正确!能说说理由吗?一起读正确答案。 3.概括主要内容。(2分) 师:(拿粉笔)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 1生:(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除了写圆明园的毁灭,还写了什么? 圆明园有三个小园,也叫圆明三园。(师,嗯,说的是布局)板书 圆明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举。

利用网络资源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利用网络资源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源潭小学陈均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①、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②、搜集圆明园有关的图片、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①、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②、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③、节选《火烧圆明园》的录象。 二、教学课题 利用网络资源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三、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学习的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四、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采用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激情进行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就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给学生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情感体验平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11

1、课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把学生引进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2、看着圆明园被烈火焚烧的场面,听着圆明园的建筑倾倒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记得那三句话吗?(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是谁毁灭了圆明园? 二、利用网络资源,感受宏伟 (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布局绝伦精妙。 课件出示“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1)引读,边读边加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 (2)【百度搜索】:圆明园全景图 引导学生结合这幅图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众星拱月”? (3)圆明园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4)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的重点词句说一说。 2、建筑风格独特。 课件出示A:“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说体会。(殿堂的华丽、楼阁的精巧、买卖街的热闹、村野的幽静)(2)想看看这些雄伟、精致、典雅的建筑吗? 【百度搜索】:昔日圆明园的建筑图片 (3)谁想来读读这段优美的文字。 (4)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B:“园中许多建筑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1)园中的建筑是根据什么来的? (引导学生归纳:仿照各地名胜,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依据外国建筑。)(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3)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真实的画面。 【百度搜索】:昔日圆明园的建筑视频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炯异、各种各样……) 4、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说话: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 (2)引读“漫步园内……境界里。” 222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西洋楼景区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圆明园 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物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

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相关资料

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相关资料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狮子林(Lion Grove Garden),一般所指为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市市城东北园林路。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另外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中则各有一处仿建。武陵春色位于万方安和之北,是一处摹写陶渊明(365-427年)《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建于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前,初名桃花坞。乾隆帝为皇子时,曾在此地居住读书。盛时此地山桃万株,东南部叠石成洞,可乘舟沿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世外桃源”。安澜园清代私家园林,园址在今浙江海宁盐官镇西北隅,本为南宋安化郡王王亢的故园。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 一1619年)至为右堂寺少卿陈与郊(号隅阳)重建,取名隅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后,传与本族曾孙清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更号遂初园。陈元龙殁后,为其子翰林院编修陈邦直所得。期间扩建园广至百亩,“制崇简古”,园内有三十余景。因其为陈氏别墅,当地俗称为陈园。1762年乾隆南巡,驻跸于此,赐名安澜园。 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可胜数

圆明园祭

圆明园祭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⑴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⑵ 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⑶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⑷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⑸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⑹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⑺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⑻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⑼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⑽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⑾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⑿ 这是历史的悲哀!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⒁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⒂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⒃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⒄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⒅ 题目:14.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15.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沉静中透露出,作用是。16.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7.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的心情。 18.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词活用为词。 19.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20.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21.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22.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培根的一句名言回答。 【补充资料】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圆明园读后感(共10篇)

圆明园读后感(共10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圆明园读后感(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四年级读后感:读《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 惋惜之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 19,在我国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在第三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是日本和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打仗。为什么日本和俄国敢在我国土地上打仗呢?因为我们中国太弱,太弱。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 惋惜、愤怒之余,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把祖国失去的,全部拿回来,而不是花高价买回来。 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的明天,加油吧! 这篇四年级读后感不仅仅是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感,而且对今后的生活有所感悟。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1860年10月6日,英法连军闯入圆明园,把能拿的拿走,不能拿的就用大车拉走,实在拿不走的就放火烧了。把圆明园洗劫的空空如也,本来有着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山乡村野。。但是现在已化成了一片灰烬。这不只是对祖国文化的耻辱,更是对祖国人民的耻辱,这件事永远都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那时的中国太软弱了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国人到自己的土地上作恶没有办法反抗,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软弱无能的中国了,我们变的更强大了,要打败敌人,决不能认输。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苏州的狮子林、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建造的,如,、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的园林艺术成就被普遍认为既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略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