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广大少数民族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西藏女性的服装服饰文化

西藏妇女身段苗条、腰肢柔软、面貌姣好,而且她们非常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雅鲁藏布江边的农村少女,外着黑氆氇无袖长袍,内穿红、白或绿色衬衫,腰系鲜艳如虹的氆氇围裙,脚踏花纹美丽的“松巴”靴,乌黑的头发掺进五色丝线扎成大辫盘在头顶,朴素清新,温

柔和善,犹如一朵田野的格桑花。

牧女服饰具有草原的气息,质感极强的

光皮藏袍,裹着健硕的身躯;皮袍镶嵌黑、

红、绿色宽边;腰间挂各种银质或铜质工具,

例如奶钩、针套、火镰、火石、牧鞭、小刀

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和腰身相配称的装饰品。

牧女爱将头发梳成无数细辫披在身后,发披缀满

珊瑚、贝壳、松石和银币等等。夏日牧野,草地

青绿,盛装牧女三五成群,长裙曳地,款款而行,

满身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拉萨妇女的装束又有独特的风韵,她们的长

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

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

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

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珊瑚、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白海螺从小戴在手上,据说死后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彼岸。脖子上挂蜜蜡

珠,胸前悬挂银盒,内装护身佛,或者种种圣物。这些装束,我们从今天节日庆典斟酒女郎的身上,仍然能够看到;藏戏和歌剧舞台上也时有出现。

不过,目前拉萨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无论服装,还是装饰品,都朝着简便、适用、美观、更能显示身体线条和审美情趣方面发展,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展现出多种新款式。

苗族服饰文化研究

苗族服饰,是典型的女性文化瑰宝,苗族女性是其服饰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苗族服饰又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苗族服饰由于性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

有地区差别。但都保持一种苗族从古至今的传统款式,苗族

女性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

花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

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后汉书·南蛮传》)的传统。

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

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

现有的苗族服饰,主要以地域而定,分为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种。

黔东南苗族服饰:流传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和都匀、荔波、三都、兴仁、安顺,广西融水、三江等区域。上衣有大领对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长短不一,佩戴各式围腰和绑腿。发髻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黔东南苗族服饰有30多种款式。

黔中南苗族服饰:主要有贵阳、龙里、贵定、惠水、平坝、安顺、平塘、罗甸,云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广西隆林等地。其特点是以黑、白、蓝色线绣衣裙或蜡染。大领对襟开,百褶裙,包头帕或头巾,髻发。黔中南苗族服饰

有5种款式。

川黔滇苗族服饰: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

和滇东北、桂西北以及云南昭通、威信、楚雄、金

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饰色彩较浅,蜡染工

艺普遍。服饰和发型多种多样。

湘西苗族服饰: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阳、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等地。有多彩头帕和变型式样,服饰亦有8

种。

海南苗族服饰:由于海南苗族受当地黎族服饰的影响,苗女穿右偏襟长及膝部的长衫,仅一扣,无领,蜡染短裙,以黑、红色为主,花纹较少,束发,包一绣图案花纹的头巾,外面再盖一条绣有花边的尖角头帕,套上一条红带子垂在背后,显出与其他地区的苗族服饰的非常不同。

苗族服饰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背牌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曾经拥有的城市,并有街道、有城墙、有角楼,那披肩上的云纹、水纹、棱形纹,是北方故土的天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土,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是苗族祖先迁徙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壮观气势......苗族服饰的图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书。苗族服饰,作为一种存于其文化传统和生活模式跌重要构成部分,是历史来源与文化因子在传递、衍化过程中绽开的物质和精神花朵。通过本身的系统将象征符号与意义结合起来并使之意义符号化。

水族服饰

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男穿大襟长衫,青布包头。女子多蓝色大襟圆领半长衣,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

边,系青色绿花围腰;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盛大节日或宴会时,戴各式各样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

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护、美化服装作用。

怒族服饰

怒族服饰的风格古朴

素雅,男子的传统服饰为交

领长衫,及膝长裤,穿时前

襟上提,束腰带,扎成袋状,

以便装物。蓄发,用青布或

白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妇

女穿右开襟上衣,长及脚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红色的

坎肩。年青姑娘喜欢在裙外系有彩色花边的围腰,已

婚妇女的衣裙上都绣有花边。妇女头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玛瑙、贝壳、米珠、成串的银币装饰,戴钢质大耳垂于肩部。男女都喜欢用红藤作缠头和腰箍。贡山一带妇女喜用精致的竹管穿耳,体现其独到审美观。

怒族妇女善于织麻布,因而怒族男女服装多由麻布制成。男子蓄发,用青布或白布包头,都穿交领麻布长衫,穿时前襟上提,用腰带系紧,使其成袋状,以便装物。贡山妇女不穿裙,而是在裤外用两块彩条麻布围身。

怒族男女佩饰繁多,成年男子均在左腰佩挂砍刀,右肩背弩弓及箭包。怒族妇女喜欢用红藤缠绕于头部、腰部和足踝部。头部及胸部还多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穿成串作为饰品,耳戴垂肩大铜环。贡山地区妇女不戴耳环,而以精致的竹管穿两耳为饰,体现了她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傣族服饰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它就像孔

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

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

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

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

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

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

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

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

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

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

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

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崇尚黑色,无论男女,其服

装均以黑色为主基调,这是其在漫长的

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重感和审美的

心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程度

及哀牢山自然环境和梯田稻作农业所决

定的。申报地哈尼族以梯田农业为主要

生产方式,黑色,对高山农耕生产者来

说在保暖、耐脏、耐磨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另外,这一习俗也是申报地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的封闭以及"避世深隐"的民族心理、落后的传统原料和印染技术的客观体现。

哈尼族服装用料主要是自纺的靛染土布。其纺织、靛染原料都来自于自家

梯田及村寨周边的经济林生产。

哈尼族服饰的款式设计也以适应梯田农耕生产为最

主要原则。其男子的服饰以紧身短衣、宽松长裤、黑布包

头为特色。服饰的纷繁主要体现于妇女。申报地一带的哈

尼族妇女普遍喜穿短衣长裤。短衣斜襟无领,腋下一扣紧

衣,外配一坎肩,坎肩无扣;长裤为大腰、大裤裆、大裤

脚、直筒裤。上紧下松的服装特点,一是为在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中,上坡下坡行走方便;二是便于梯田中的蔻生产,体现出哈尼族服装对于哀牢山自然环境与梯田稻作农业的适应性。

哈尼服装上的装饰,是梯田农业的记录和象征。例如:哈尼族衣服上绣制的图案和银饰的排列,就像层层梯田一样重重叠叠,埂回堤转,而服饰中的"水车花"图案和护心镜上的螃蟹、石蚌、鱼等都直接反映了其水的崇拜心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哈尼族古无鞋袜,曾穿用一种木屐,这种木屐多为竹板所制,鞋底留有竹节或刻出凸棱用于防滑,十分适合于田埂和田间泥路的行走,应属哈尼族服饰的独特部分。

朝鲜族服饰

过去朝鲜族喜爱穿白衣素服,

自称“白衣同胞”,外人称之为“白

衣民族”。

男装,主要有上衣、坎肩儿、裤子、长袍外套,头上戴的有黑笠帽、礼帽、鸭舌帽、制帽等。以前,男装上衣的特点是:白色斜襟,以布打结作为纽扣,外面加穿带纽扣的坎肩。裤子的裤裆肥大,便于盘腿席坐,裤腿系丝带。长袍当大衣穿,分单、夹、棉三种。脚上穿的有木鞋、草鞋、全胶鞋。现在,除部分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还穿有这种装束以外,轻壮年普遍穿西服、中山装和流行款式的服装。穿草鞋的也不多见了。

女装,主要有上衣、裙子、外衣(包

括长袍、长衣等),还有为掩饰胸腰外

露的和防寒用的“腰带”。朝鲜族女装的

短上衣称为“则高利”、长裙称为“栖玛”。

中老年妇女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或皮

坎肩。下身一般穿缠裙,穿时把下身围

一周后,把裙子的左下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间。年轻妇女和少女的上衣较短,在袖口、襟边、及腋下镶有赤色或紫色绸缎花边,用花色绸缎做长飘带,配上适度而艳丽的长裙,穿起来潇洒美丽。脚上穿着独具特色的全胶鞋,是鞋头尖而翘起的船型鞋,多为白色或蓝色。这样的民族服装多出现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平时,朝鲜族妇女很爱穿短裙,戴头巾即将半米方形的四角巾对折叠起,从前额围到脑后系上。

儿童服装,在民族服装款式的基础上,绣制彩色缤纷的花纹、图案,制作精巧,上衣的袖筒用七色绸相配制,有如彩虹映照,鲜艳夺目。

鄂温克族服饰

内蒙古大兴安岭以南从事农业的鄂温克人以长

袍为主。男袍素雅,女服华丽。领下、双肩、前后胸

及前胸襟、下摆、开衩等处多饰花边,少女袖口处囊

及荷包饰花卉、故事等。

内蒙古敖鲁古雅狩猎鄂温克人服饰特殊,男多对

襟皮短袍,女多大衣领、前对襟皮长袍,大衣领、前对襟处及下摆以各种颜色皮条缀边饰,一、二层不等。都穿长筒靴,登软靴。女软靴前饰对称鹿角纹,男靴素面。

放牧鄂温克服饰,以蒙古式长袍为主,饰纹不同,在衣领下、双肩、前后胸有15厘米左右的云卷纹饰圈。男女服皆纹边,多金银线缀饰。衣袍下摆开衩等处也饰云卷纹,男简雅,女艳丽。另一种服装与布里亚特蒙古部落相似。女袍上部似旗袍,下为百褶筒裙式的联体型。前胸及前腰有宽饰带。少女流肩,妇女起肩向上。男女均戴近菱形折叠帽,叠法多种。

旗袍:韵味无边的满族服饰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

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

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

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

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

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

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猪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耦,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

至本世纪3 0 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左骨右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 0 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后来这一源于满族的传统服装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赞赏。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旗袍与马褂,在清代极为盛行。当时不仅满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其它民

旗袍与马褂,在清代极为盛行。当时不仅满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区的其它民族,或由于被迫,或出于自愿,也渐渐地穿上了一些类似旗袍马褂的衣服。后来由于满族受了汉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袍和马褂融进了其它一些民族服饰的优点。这样人们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它。虽然马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穿了,但旗袍仍在广大妇女中流行。

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族

先民回纥人其服

饰主要是穿皮

衣、皮裤。妇女

头饰较奇特,“以

皮裹羊骸,戴之首上,萦屈发鬓而缀之,有似轩冕”。

另回纥人可能有辫发的习俗。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

回鹘人的服饰的较大的发展,其服饰品种繁多,质

料也趋于华丽。当时的国王头戴高而尖的毡冠,好似竖起的莲花瓣,并贴金以边饰,绣大红云纹图案,以红色丝带结于颚下,冠后垂带。身穿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镶有金饰的革带,佩帛鱼、短剑、刀、算袋、砺石、打火石等,脚穿长筒皮靴。王后身着茜色通裾大襦,一条红色长绢从头端飘然而下,中间打一花结,头戴博鬓冠,上饰如意形金冠,四周插金凤凰、花钗及步摇,金耳环下垂至肩。平民百姓的服饰,《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载:“妇人总发为髻,高五六寸,以红绢囊之,既嫁,则加毡帽。”《梁书·西北诸戎》说书载:高昌国“男子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衫。”《宋史·高昌传》说:“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松漠纪闻·回鹘》称回鹘妇人“能以金相瑟瑟为首饰,如钗头形而曲一二寸,如古之笄状,又善结金线,相瑟瑟为珥及巾环,织熟锦、熟绫……等物。又以五色线结成袍,名曰克丝,甚华丽。” 喀喇汗朝时期据《突厥语大辞典》和《福尔智慧》的记述,当时的主要服饰有披风、宽袍、皮靴等。妇女多留辫发,而额上涂淡红色的胭脂,头上常蒙盖头。人们戴一种卷边帽子。明代维吾尔人的服饰,《明史》卷三二九记“男子椎结,妇人蒙皂布”。《西域

番国志》亦称“男子椎髻,妇人蒙以皂布,垂髻于额,俱衣胡服。”

清代,维吾尔人男女发式有别,女子“皆垂发辫数十,嫁后一月则梳发后垂,以红丝为络,宽六七寸,长三四尺,其双岐拖地处,仍络红丝数寸成穗,富者上缀细珠宝石珊瑚等物。”而男子则“不畜发辫,不剃髭须,惟剪唇须,便于饮食。帽的种类有多种,据《西域图志》卷四十二载:“…特勒伯克?,即暖帽也,顶高五寸,以毡为之,边宽,前后独锐,各五寸,饰以海龙水獭,贵者用貂。帽顶红色,织花绣纹,均不缀缨。妇人帽顶尖圆,中腰稍细,形若葫芦之半。…喀勒帕克?,即秋帽也,制同特勒帕克,以小呢、猩猩毡、倭缎为之。又有小帽,无边,顶微锐,质以布,或用毡。凡冠暖帽、秋帽,则以此为裹焉。又或以布帛缠头,名…荫帕特?,其末半垂于后。”《西域闻见录》卷七:“女帽冬夏皆用皮,而插鸟翼于前以为美观。女帽后翅少垂,顶上皆起金嵌为花。”此外,女子戴耳环、戒指,耳环“以银及铜为之,贵者用金,上缀珠宝。”戒指“多嵌钻石,晶光灼灼,艳冶跌宕。”男女衣服均圆领窄袖,不同之处是:男的长衣窄袖右衽,下幅两旁无衩,束带,佩小刀于左;女的外衣较短,内衫及膝。男女靴、鞋都用皮革制成,头稍尖,鞋底微锐而扁,底有木根锭铁掌。 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维吾尔族服饰与清代基本相同。各地女子婚前一般梳小辫,有达10多条或几十条小辫者。婚后发式有地区差别,南疆女子婚后婚后梳4条发辫,额前的较小,脑后的较大,梳成后将前面两条小的和后面两条大的合并起来,形成两条大发辫;北疆一般只梳成两条发辫。男女外出都必须戴帽,最普通的是绣花小花帽,极精巧。冬天多戴皮帽。南疆妇女外出时,除了戴帽外,还要蒙上一块白色头巾或棕色面纱。衣服上的特点是夏着丝绸,冬穿皮毛。男子外衣长而过膝,宽袖、无领、无扣,称为“袷袢”。普通有黑白两种颜色,黑色为棉衣或夹衣,白色为单衣。穿时左襟盖右襟,再扎以腰带。内衣较短,多不开胸。女子普通穿连衣裙,外罩背心或西式上衣。喜画眉,染指甲,戴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男女都喜脚穿皮靴,靴上加套鞋,入室脱套鞋,以保持室内清洁。冬天则穿毡靴。

传统文化素养论文—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及其内涵

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及其内涵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其诞生以来就富有烂漫色彩,随着时代发展,服饰文化愈加以为无穷。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了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通过对服饰文化的研究,可有考察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评赏各个朝代风俗习尚,了解服饰本身的演进规律,探究人类进行人体包装的心里隐秘。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发展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服饰文化 据史籍中记载,远在三皇五帝时期,先民们以鸟兽毛皮为衣,进而用麻作布。后来黄帝正妃嫘祖植桑养蚕,教导人民织布作衣,这就是最早汉服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是在商朝建立的,就是把衣服分为两截,即上衣下裳(裳是指裙子)。腰部用宽腰带束扎。商朝的时候纺织与刺绣的技术都已十分的纯熟,领襟袖口都有精致的刺绣和滚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深衣即指上下分裁,但中间缝合而成。在当时非常流行,男女尊卑都能穿。 (二)汉朝的服饰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说文》:“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后虽然出现满裆裤,但开裆裤仍长期存在。 (二)唐朝的服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唐朝的染织技术精湛,丝织品的染色图纹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因此唐朝的服饰

质地考究,色彩鲜艳,样式繁多,配饰精美。大唐服饰雍容大方、华贵典雅,在悠久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堪称登峰造极,璀璨辉煌。 唐朝女子爱美成风,重视化妆、画眉、点唇,也喜欢涂胭脂。服饰特点是低领大袖,裙腰高束。样式主要是上着短襦,下穿长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让长长的裙摆拖地而行,体态轻盈有若天仙般的飘逸高雅。唐朝男子身着圆领袍衫,头戴幞头、纱帽,幞头是以丝绢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长带,用来裹发的头巾,在唐朝非常盛行。 (三)唐以后的服饰文化 宋朝衣冠服饰虽沿袭唐代传统服饰,但又独树一帜。当时社会崇尚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观念,倡导传统保守的道德观。因此影响所及,服饰不再追求华丽,而以自然俭朴为主。宋朝男子服饰仍以圆领袍衫为主,以不同颜色来区分等级。不分尊卑,在各种场合都戴幞头。女子服饰上衣种类有襦、衫、袄、大袖、半臂、褙子等等,下身也是穿裙子。其中褙子是当时无论贵贱都流行穿着的服饰,褙子是一种外衣,直领、对襟、长度过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后,恢复传统的汉服服饰制度。明朝服饰质料种类繁多,刺绣技术发达。男子服饰仍以袍衫为主,官员朝服仍袭古制,以袍衫颜色和图案来区分官职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绣图案,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则为走兽图案。妇女服饰款式承袭唐宋,襦、裙、袄、衫、褙子、比甲,明朝妇女的礼服为凤冠霞帔。 清朝满州八旗统治者实行了长达三十七年的“剃发易服”,禁止中国传统服装和强迫中国人改穿满族服装,从此汉服在满清时期消失了。清时代和清末近代,中国男子改穿满族的长衫、马褂、唐装,女子改穿满族的旗袍、旗装。清代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很多,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等等。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

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 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文化灿烂。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蒙古族的出现到后来的建立元朝, 一直发展到现在, 蒙古族的服饰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蒙古族服饰内部却各具特色。服饰艺术是研究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 从 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

目 录 CONTENTS Array 1 . 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2. 蒙古服饰的形成影响因素 3.蒙古族服饰蕴含的文化价值 4.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5. 图片欣赏

01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1.1蒙古族服饰的四个组成部分 01首饰 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 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 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 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 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02 袍子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 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 右衽。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 多以绸缎花边或虎、豹、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03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 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 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 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 美的身段。 04 靴子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 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 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选用。蒙古靴做工精细 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 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1.2内蒙古东、中、西部蒙古族服饰的区别1.鄂尔多斯的蒙古服饰主要 与特殊节日以及婚庆、丧葬 关系密切。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服饰。其中包括款式、面料以及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乌珠穆沁蒙古人的帽子、首饰和佩带品有男女老少之别。乌珠穆沁未婚或已婚妇女的装饰和发式也有明显区别。大多数乌珠穆沁部蒙古人偏爱白、蓝、棕、绿、黄色的蒙古袍。部传统蒙古袍的色彩具有一定的社会象征意义。1.鄂尔多斯 蒙古服饰 2.乌珠穆沁 蒙古服饰 3巴尔虎 部落蒙 古服饰 3R 3.巴尔虎蒙古族服饰从整体 款式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 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 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淡 蓝、紫红、深棕色团花缎为 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夏 季穿白色单衫,系桔黄、黄 绿、灰蓝色绸类腰带,腰带 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 妇女则穿以红、紫红、绿色 绸缎为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 克,系紫红、粉红、淡绿色 绸类腰带,以靠上腰系腰带, 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蒙古族服饰及其风俗习惯 ﹝摘要﹞ 本文通过蒙古族服饰的特色及历代服饰的变化,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和审美心理,反映了蒙古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蒙古族服饰色彩文化 服饰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产物,是人们装扮自我的“形象工程”或民族文化的“代言人”。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同样,通过服饰的变化,人们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和转型。蒙古族传统社会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发展过程之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了与现代西方文明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蒙古族传统服饰也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革新和变化的征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清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失去了主权,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蒙古族开始了近代社会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这一时期蒙古族接触西方文化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首先,随着沙俄的殖民扩张,蒙古族大片土地被占领,随之而来的殖民统治也带来了文化和服饰的巨大变革。这种影响是较为直接和彻底的,同时也波及周边和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因此,当时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图瓦等部落的传统服饰纷纷开始西化,尤其是男子服饰尤为明显。其次,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的涌入,使当时包括上层社会在内的蒙古族开始接触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无疑西方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科学技术以及服饰都开阔了蒙古族人士的眼界,但这种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再次,一些蒙古族人士走出蒙古草原,到日本、俄罗斯以及内地城市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教育,但这种途径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官员、留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商人,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也比较有限。不过欧洲人的望远镜、茶色水晶遮阳眼镜、礼帽、西式马靴等较为实用并适合游牧生活的物件引起了蒙古族的浓厚兴趣,而且后来在蒙古草原成为一种时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由于蒙古草原地广人稀,受气候、交通、经济以及诸多因素的制约,总体上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在这一时期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尤其是女性服饰。清末开始在很多地区大片开垦草地,蒙古族赖以游牧的草原被开垦成万亩农田,如大青山南麓的土默特、鄂尔多斯的准格尔等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经济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蒙古族价值观、生活习俗和服饰习俗的改变。而这种变迁的程度和影响范围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蒙古族农民,既受周边民族服饰的影响,又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服饰上改长袍为短衣;传统牧业生产所穿的长款袍服已不适应农耕生产的需要,服饰的改变不可避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加之流动人口的迅速膨胀、治安管理的薄弱,导致了蒙古族居住地区土匪猖獗,社会秩序十分混乱,蒙古族珍贵的珠宝头饰和其他饰品经常遇到抢劫和掠夺,这也给蒙古族传统服饰走向衰落雪上加霜。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这一时期蒙古族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以及传统服饰都发生了巨大而彻底的变革。尤其是繁缛的服饰、带有浓厚游牧特征的穿着礼仪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服饰的功能化特征和大众化趋势上。在蒙古族服饰的功能化演变过程中,生存模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生存模式的制约导致了服饰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及服饰文化 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有众多少数民族,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优势。多元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保持活力的良好催化剂,文化的多元,有利于民众活跃思想,提高创新能力,活跃文化生活。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它来源于生活,人们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编成歌曲,吟唱出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也是一种文化,它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中装饰物在服饰文化中显出夺目耀眼的光辉,它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少数民族人民身上美丽的风景,同时又蕴含了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历史积淀。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体会其中的文化精髓,将其发扬光大,让其永存。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苗族、瑶族和侗族的民歌及服饰来浅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并就如何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提出初浅的见解。 关键词:民歌服饰少数民族文化 一、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种智慧。对于世代生活在壮乡的人们来说,民歌氛围给了民众很好的文化体验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与特点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从社会的横断剖面还是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服饰都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服饰变化,是与其总体文化的演进紧密联系的。只有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才能对该民族的服饰作出深刻的理解。 第一、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 文化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物质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任何文化现象。反之,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凡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可以归结为文化。 在刚刚与动物相揖别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早期人类是没有任何服饰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和人、猿人最切近的进化环节是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一切哺乳动物(也包括鸟类等非哺乳动物),和外界气温的适应和体内温度的调节,是靠皮毛来实现和进行的。秋冬绒毛生长,春夏绒毛脱落,是鸟类兽类中随处可以观察到的事实。如果猿和人的揖别点是以学会制造工具来确定的话,不可能在学会制造工具的同时,第一批早期人类的体毛就会掉光。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原始人类与外界气温的适应和对自己体温的调节,仍然是靠体毛来实现的。随着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逐渐确立,

人们才慢慢学会利用自然物来遮蔽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而体毛的脱落和经过简单缝制的衣裙的出现,则经历了更长的时间。我国古书《世本》佚文中有“伯余作衣裳”、“胡曹作衣,胡曹作冕”、“於则作悱履”的记述,肯定衣裳出现于“伏羲、女娲、神农”的三皇时代。传说中的“三皇”时代对我们来说当然十分遥远,但在人类进化史上却是相当晚近的事。同时还应该指出,象衣裳之类日常用品的制作或发明,绝不可能是个别人的事,而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传说中的“胡曹”,只不过是当时人类群体的一种代称。《中国文化史》一书的作者柳治徽先生明确指出。“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时,其历年虽无确数,以意度之,最少当亦不下数千年。故合而观其制作,则惊古圣之多;分而按其时期,则见初民之陋。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故洪水以前,实以黄帝时为最盛之时。后世盛称黄帝,有以也。然黄帝时之制作,或侍前人之经验或赖多土之分工,万物并兴,实非一手一足之力。故知社会之开明,必基于民族之自力,非可徒责望于少数智能之士。而研究历史,尤当涤除旧念,著眼于人民之进化。勿认开物成务,为一人一家之绩也。” 我们知道,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样三种大的类型。其中,物质文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A

云南大学2013至2014学年下学期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期末考试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14.6.24 任课教师:白永芳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学号:20121180096 姓名:李小花 以自己在“课堂参与”中所讲述的“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仔细梳理学者研究成果,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在相应民族的服饰文化范畴内自拟题目,撰写符合要求的论文。 写作要求: 1.围绕“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自拟题目 2.字数4000——8000字 3.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4.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 5.独立思考与精心组织 评分标准: 一类卷(90——100分):选题精当,字数适中;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图文并茂;有个人思考且表述精当。 二类卷(75——89分):选题恰当,字数适中;结构完整,逻辑较清晰;语言流畅、标点规范、格式正确。 三类卷(60——74分):选题与字数基本符合要求,结构较完整,逻辑较清晰。 四类卷(60分以下):选题与字数明显不符合要求。 佤族服饰文化 简介 人口及分布: 佤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也有分布。由于佤族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山峦起伏,平坝极少,又称阿佤山区。 语言和文字: 佤族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为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分若干土语。佤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前,英、美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了一种佤文,很粗糙,使用范围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语言工作者对佤语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于1957年设计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佤族族称: 汉晋间统称中国孟高棉语族各民族为“濮”,主要分布于澜沧江及红河以西广大地区,与壮、傣等族先民交错杂处。唐、宋时期,澜沧江以西的“望蛮”、“朴子蛮”、“赤口濮”、“黑焚濮”都是佤崩龙语支各族的族称。元代的“蒲蛮”分“生蒲”(或称“野蒲”)和“熟蒲”。“生蒲”在镇康及其以南,与佤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明清文献中对怒江和澜沧江流域的居民,有很多不同的族称,其中“嘎喇”、“古喇”、“喇喇”、“哈瓦”、“卡喇瓦”、“哈喇枉”和“卡佤”等就是对佤族的称呼。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佤族支系: 根据本民族自称、历史传说、氏族谱系,以及服饰文化等诸因素,可分为六至七个支系,它们是勒佤、布饶、佤、腊、佤崩、佤固德、恩人和宋人等。勒佤:居住在西盟县及阿佤山腹地;布饶人:其分布广泛,主要居于澜沧、双江、耿马、普洱等县,这部分人保留“濮(蒲)”人的称谓,可能属古代“濮”人的直接后裔;佤:居住在永德、镇康一带;腊人:班老、班洪、龙夸、曼相一带佤族自称为腊或“究腊”;佤崩:又称“阿佤莱”,他们原住在萨尔温江以西,100多年前迁居西盟山,其祖先居住在“孟卯浩发”(大理保山)时期与德昂族同属一个支系;佤固德:翁嘎科佤族自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范文

民族传统服饰往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对美的观念,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为大家带来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7月21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上百名瑶族妇女在向中外游客展示传统纺织技艺。近年来,该县通过挖掘民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习基地、开设服饰制造技艺传习班、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等举措,加大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活性传承力度。去年,红瑶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由当今世界的经济一体化而引发的包括文化诸领域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人在族群辨识上早已失去了判断力与载体。在西方科技、商业、经济和文化的强大诱惑和吸引下,西方的政治与高科技,文化意识和审美已逐步熏陶和教育着我们。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在这种教育下毕业了。 今天,我们说着最时尚的名词,干着最时髦的事情,快速引进着所谓西方最先进的文化、管理和科学技术等等。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思想的意识上已经与西方接轨了——那就是一切向西方看齐。我们似乎比从前先进了许多,但从服饰文化的角度上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也许没有人愿意去思考,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民族服饰文化的彻底消亡是必然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各项经济指标迅速提升,中国正在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文明的冲击波已经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步伐也大大加快,经济变革日新月异,如火如嗏……,但民族服饰文化的存留与保护却在经济的大潮中呈现着一种尴尬的窘境。 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完全破坏了民族服饰文化存在的基础,二者几乎不可能共容。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是不可预料的。今天,在依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领域,我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的文化部门和很多专业人士都在大声呼吁要尽快采取措施,从宏观上规划,投入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力图对现存的民族服饰文化予以保护和开发。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民族地区的差异和民族文化的脆弱性,我们基本上没有找到一种既能融入所谓现代文明,又能存留、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的方法。文件规划更像是一纸空文,口号还是口号,愿望仍是愿望,服饰文化的基础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制造多少漂亮的口号和规划也无济于事。 现代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商业化,有人力图用商业的手段,曲线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保护与发掘。然而实际情况是,凡是进入商业化领域的就几乎就没有什么民族服饰文化,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浅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摘要:中国属于多民族国家,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服装的内涵和人们平时穿着服装的美学效果,让大家对服装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欣赏。本文主要从民族特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民族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服饰是民族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引起世界各地服装界、美术界、民族学界人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南方的差异性: 根据中国的地形分为南北两地,我们就根据这个线索来分南北的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由于气候炎热,服装款式风格多为衣裙式或衣裤式.式样繁多,各不相同。有的民族分布较广,如彝族,分布在四川凉山、云南宁蒗峨山、江城、巍山、路南。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彝族,服饰也不同。80年代末,云南。东方彩霞” 服饰艺术团成立时.在收集彝族服饰中据统计有400多种不同的款式。分布在西双版纳的潦族只穿小上衣和筒裙,但是在其他地区,如瓤平、元江地区,却有花腰傣、汉傣、水傣、傣卡、傣雅、傣仲等不同支系的傣族之分。其服饰也不相同。 在这些风格不同的服饰中长款比人高.如藏袍短款则只有 l5—20厘米如峙尼族的 叶车人支系所穿的短裤凉山彝族的男装其裤脚宽的达170厘米.窄的只有30厘米。 北方气候寒冷,风雪交加,森林草原丰厚,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业、渔业为生,其服饰多有防寒保暖及适应马上生活的功能,款式多为袍式.通常以“宽袍大袖,厚实庄重”概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篇一: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介绍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独具特色。本文从地理环境,色彩搭配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并对云南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地理环境;色彩搭配;刺绣;传统工艺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一、红土高原上的民族之花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

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强的民俗地域特征,加之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使得民族间的交流十分困难,因而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自然风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1900米,属于高原地形。但是海拔相差较大,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最低点——红河出境处河口海拔76.4米。由于地形的多样性,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就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

2020智慧树,知到《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非遗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之旅》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蒙古族服饰文化史是一部北方民族的发展史,下列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有()。 A:匈奴 B:傣族 C:壮族 D:契丹 答案:匈奴,契丹 2、匈奴服饰为自肩及膝,上下沿平齐的细腰状长衣。() A:对 B:错 答案:对 3、一个民族的服饰能够延续并得以保存,其主要的因素在于统治者的风俗观念,纵观北方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鲜卑与其他民族交往,吸收借鉴,使自己的服饰文化得以发展。 B:匈奴选择汉化。 C:契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D:檐裙是西夏人服饰的创新 答案:契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4、下列不属于蒙古族元代服饰的是()。 A:檐裙 B:纳石失辫线袍 C:质孙服 D:胡服 答案:檐裙 5、蒙古族明代服饰风格沿袭了元代奢侈、华丽的风格,面料多样、款式进一步丰富。() A:对 B:错 答案:错 6、蒙古族28个部落服饰特点定型时期在()。 A:元代 B:明末 C:清初 D:清末 答案:清末 7、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帝制的瓦解,蒙古族平民百姓大多成为劳动的主体,加之手中的拮据,使他们的服饰则呈现出更加实用和简单朴素的特点。()

A:对 B:错 答案:对 8、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蒙古族服饰特点为()。 A:简约实用 B:蓝色、灰色、黑色为主色调 C:头饰和佩饰也被简化 D:部落服饰的差异化减弱 答案:简约实用,蓝色、灰色、黑色为主色调,头饰和佩饰也被简化,部落服饰的差异化减弱 9、地处祖国最东北端的呼伦贝尔市的蒙古族部落有()。 A:喀喇沁 B:布里亚特 C:巴尔虎 D:厄鲁特 答案:布里亚特,巴尔虎,厄鲁特 10、中国的蒙古族大部分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省区尤其是云南、四川没有蒙古族人口分布。()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二章

富有情趣和文化意境的少数民族服饰_玉时阶_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_述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34卷第1期□2012年1月 VOL.34 NO.1□JAN.2012 187   书       评   周   健 富 有 情 趣 和 文 化 意 境 的 少 数 民 族 服 饰 富有情趣和文化意境的 少数民族服饰 ———玉时阶《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述评 □周 健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12)01-0187-02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外,还代 表一定时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从一开始就与广西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广西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观念、历史传统、工艺技术等文化传统汇集于一身,是民族文化的缩影。 玉时阶教授著的《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一书,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展示和阐述了富有情趣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意境,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濒临消失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如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选题新颖,立意高远,分析透彻 受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冲击,当前各国传统文化的濒危状况十分严重。作者以濒临失传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为选题,历时3年,深入广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进行田野调查后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在濒临消失,有些已经消失,保护形势严峻;有关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技术后继无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没有人愿意学习传统服饰制作工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穿着民族传统服饰,而是改穿时装,只有村寨中上了年纪的人和个别旅游景点为招揽客人以及节日时才穿着礼仪性的民族传统服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外来文化传入的紧逼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日趋衰退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 当今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剧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作者进一步指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文化危机,几乎都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有关。“脱下民族服饰,藏之箱底;换上时装,张扬入市,这只是发展中国家服饰发展追逐西方服饰发展、农村服饰发展追逐城市服饰发展、少数民族服饰发展追逐汉族服饰发展的潮流现象之一。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发展就是好的,新的要取代旧的,却很少有人考虑该如何发展,很少有人询问为追逐潮流的发展我们失去了什么,这个代价是否值得?”这种追逐潮流的做法,不仅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而且也是学术界不应回避的问题。作者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问题放到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语境下进行考察研究,显示了作者的宽阔的学术视野与较高的学术水平,大大拓展了服饰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创新与研究视角新颖 以往的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多从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角度去进行研究,鲜有其他视角,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理论研究的创新。 该书作者对此做了很好的尝试,作者采用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理论来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从服饰的起源、制作变迁、服饰文化意境、服饰工艺、服饰色彩、服饰图案纹样、服饰文化功能、服饰变迁概况、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不同角度切入,展开讨论,以饱满的民族感情、精练的文字阐述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情趣和深刻的文化意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着服饰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衣着服饰,生活习俗 汉族: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阿巴嘎蒙古族服饰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苗族: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傣族: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傣族男子服饰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 僳僳族:身着民族盛装的僳僳族姑娘僳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僳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白僳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素白麻布长裙,戴白色料珠;黑僳僳妇女多是右衽上衣配长裤,腰系小围腰,缠黑布包头,戴小珊瑚之类的耳饰;花僳僳妇女喜穿镶彩边的对襟坎肩,搭配缀有彩色贝壳的及地长裙,缠花布头巾,耳坠大铜环或银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