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年3月听力公开课导学案

19年3月听力公开课导学案

19年3月听力公开课导学案
19年3月听力公开课导学案

听力试题策略阶段性小结-- 以2018年高考听力真题为例

Ⅰ.规范的解题步骤

1.听前

(1)看题干透露的信息:分男女、抓关键词。

(2)比较选项:注意细节差异。

(3)长对话适当预测内容。

(4)课下诵读听力高频词汇

2.听中:注意典型题型,把握解题技巧

(1)地点型问题---- 解题技巧:a.预测词汇;b. 分清场景

(2)人物关系及身份题---- 解题技巧:a.仔细辨认职业相关词b. 注意语气

(3)数字型问题---- 解题技巧:a.区分发音;b. 做好笔记

(4)推理判断题---- 解题技巧:a. 捕捉“弦外之音”;b.注意转折词使用

(5)观点态度题---- 解题技巧:a.区分肯定与否定;b.注意委婉说法

3.听后

(1)反思答案:如命题技巧之同义词替换等

(2)朗读甚至背诵:用于写作文等

Ⅱ.Summary

1.Read before you listen. 听前预读

2. Catch the key words and use skills. 抓关键词,运用技巧。

3. Be in a good mood. 心态良好

Ⅲ.听力专练

1.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A.Watched the football match.

B.Got back home too late.

C.Enjoyed the basketball match.

2.长对话内容预测

(1)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job now?

A. Bored.

B. Inspired

C. Satisfied

(2)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talk with his manager?

A. He doesn’t want to work here.

B. He doesn’t want to work overti me.

C. He doesn’t want to type all day long

(3)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Ask for a pay rise.

B.Leave and find a new job.

C.Go on working in the center.

3.地点型问题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In a hotel.

B.In a restaurant

C.In a theatre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ly take place?

A.In a stock exchange

B.In an airport

C.In a bank

4.人物关系及身份问题

(1)What does James do?

A.He is an actor B.He is a writer. C.He is a musician.

(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Strangers

C.Neighbours

5.数字型问题

(1)How much did the man earn each week last year?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公开课教案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中学:严华武 教学目标: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词。 2.咏月名句的收集和诗歌鉴赏。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这里,一起听一首悠扬的曲调,欣赏中秋的月色,有很多古代文人,他们在欣赏中秋月的时候,产生了很多感触,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就是大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咏月词。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注重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欣赏,古曲,播放mp3) 二、作者背景 1、了解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我们在学习《浣溪沙》时已经介绍过作者的情况和词的相关知识。 2、写作背景: 我们再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哪一句话提示了我们作者写作的背景? (序)总结:中秋时,大醉时。 (序:起说明作用。这里是交代写作背景) 补充介绍: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三、朗读训练 1. 播放朗读mp3。 2. 学生跟读。 3. 女生读上片,男生读下片。 四、理解全文 字音 阕(què)上阕婵(chán)婵娟琼(qióng)琼楼绮(qǐ)绮户 词语注释 分析全文: 我们现在来分析和欣赏全文,再现这首词描绘的情景。 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分析: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分析: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这首词上片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再加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直接写明月) 分析: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出了下一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分析:指此句运用拟人手法,笔势淋漓顿挫,表面上是责月问,实际上是怀人。“月圆而人不圆”,“不应有恨”却恨在其中。

英语必修一Unit1 Writing 建议信写作

必修一英语第一单元导学案 Unit 1 Friendship Topic Writing: a letter concerning suggestions 【写作前奏曲】 1. Read Xiao Dong’s letter on page 7 and answer: Qs: What is Xiao Dong’s problem? He’s not good at ______________ ________p eople. He finds it ________ to make friends with his classmates. 2. Read the instructions at the top of page 7 and find out what you are required to do ? 3. Your advice for Xiao Dong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To ask people 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②To join in discussions ③To share his feelings with others ④To show interest in others’ ideas 【建议信的写作要领】 (1)陈述建议的语言必须中肯:慎用must 等命令词汇,这样才能使对方高兴地接受你的劝告或建议。例如:You must stop your meaningless work at once. 可适当运用虚拟句“If I were you,…”表述自己的建议。常见的此类表达有:maybe; perhaps; probably; in my opinion; You could/might/had better…; It seems better that …; Why not …; (2)陈述建议必须有说服性:要想提出好建议,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常见的表达有:If you think it twice, you will find…; As is well known,…; It is necessary/ important/certain that…; in spite of; on the contrary; in other words 等。 【建议信时态】多用现在时态即可能用到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等 【叙述所用关联词】 Illustration (阐述) I think, I believe, I suggest, in my opinion… Addition (递进) secondly, and then, besides, in addition… Contrast (转折) bu 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Summary(总结) in short, in a word, therefore, so… 建议信一般采取“三段式结构”,通常以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或to begin with, then, later 等依次陈述建议。 【建议信结构】 首段:针对对方对自己的信任简单表示感谢,亦可表明自己的诚意。 中段:围绕对方的困惑、烦恼等问题,结构清晰、用语科学委婉地建议方法。注意充分考虑到对方实际问题,表达时应选择得体用语。切忌用语生硬强制,泛泛而谈。 尾段:简单予以希望。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对对方有所帮助。 【建议信常用句式结构】 A .建议信开头常用句式 (回应原信,表明写作意图) 1).I know you have trouble in…after reading your letter 2).I am writing to you for the purpose of ----- 3). I am writing to share some advice with you. 4). You have asked me for my advice with regard to…and I’ll try to make some conductive suggestion 5). I have just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views on… 6). I am writing to express my views concerning ………. B. 表达建议(主体,阐述具体建议) 1) .I think it would be more beneficial if you could …2). I would like to suggest/recommend that… 3). You may consider doing… 4). In my opinion, it would be wise to take the following action. 5). I wonder if you have considered the following. 6.) When it come to such a situation ,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you can… C. 结尾(归纳总结,突出主题) 1). I believe you will take my advice into account/consideration. 高 一 英 语 编辑: 审核: 学案编号: 班

《都市精灵》导学案8

《都市精灵》导学案8 导读:第二十二课都市精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把握文章主旨,增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优化生活。 【重点难点】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把握文章主旨,增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优化生活。 【自主导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⑴shuò()大xuān()闹荒dàn()xī()戏 ⑵觅()食栖()息围剿()退避三舍()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射入水中()称赞()看见()难过() 百发百中()对称()看守()遇难() 3.成语填空。 居高下无所事肆无忌气大伤空见惯 4.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填空。 ⑴“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一句中“孤城寡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该词是化用“______”一词而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一句中“与狼共舞”的原意是,句中的意思是。 5.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写出下列词语所指的具体景象或内容。 (1)行宫(现代文学馆)的“一景”“一宝”、。 (2)北京“一景”。 (3)城市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4)昆明人的“一大骄傲”。 (5)旧金山人的“传统节日和一大享受”。 (6)一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 【自主合作探究】 6.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保持生态平衡,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过去:乌鸦、麻雀、燕子……高兴 北京 现在:麻雀 (1) 昆明:红嘴鸥 (2) 上海:鸽子……………………佩服 旧金山:海兽、海鸟 (3) 【反馈检测】 7.阅读分析。(13分)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

水调歌头优质课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作者:王晓峰 邮箱:163163 教材依据: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3、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2、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等。 3、教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唤起体验 (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出示李白、王建、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引发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添置什么样的情愫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引发问题: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如何呢? 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2、明确学习目标与作者情况(出示相关课件)。 二、朗读体会 1、听读感知: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词文内容。 2、朗读体会:“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要求: 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必修1unit1writing导学案

文华高中高一英语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 导学案(教师版) Module 5 Writing Learning aims (学习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能够 1. 针对如何交朋友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根据教材以及教师提供的辅助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封建议信,并且条理清 晰,观点明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正确运用关于建议的表达句型。 3.会运用词汇、短语:grateful, join in, dislike, tip, swap Important points(学习重点) 重点词汇和短语grateful, join in, dislike, tip, swap 重点句型I would be grateful if .... Why not /Why don’t you…?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You should / can… If you do this, …. By doing this, …. Difficult points(学习难点)How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writing. Learning guide(方法导引)Inspiration,Questioning ,Discussion and writing. Learning procedures:(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Try to remember the new word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1. Read and recite new words and phrases from grateful to swap three times. 2. .Read Xiao Dong’s letter on page 7 and answer: What is Xiao Dong’s problem?

【教育资料】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专用

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学案(苏教版八 年级上册) 课题:课型:新课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要求和作用。 2、研讨方法,赏析范文;写作指导 3、记叙中饱含浓浓的深情 学习重点: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要求和作用。学习难点:写作。 教学方法:读、议、展、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都市精灵》、《幽径悲剧》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及作用,谈记叙文中总少不了抒情、议论的成分,它们丰富了文章的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今天就学习在记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二、自主学习 1 、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 (1)记叙文中的几种主要抒情方式:

A 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直接用文字表明自己的感触和动情之处。如《最后一课》中我说的一句话。“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即是直接抒情。再如《黄河颂》中“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直接抒情。 B 间接抒情,即作者在叙述描写中抒情。 a 寄情于景;《济南的冬天》《春》 b 寄情于事;《幽径悲剧》 c寄情于物;《都市精灵》 C 在议论中抒情。 (2)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A 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充满抒情色彩。 B 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文章意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春》的结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2、记叙文的议论 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1)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完整版)古典概型导学案(公开课)

§3.2.1古典概型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等概念;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 2.会用列举法、列表法、画树状图统计基本事件的个数. 3.利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统计基本事件的个数,利用古典概型求概率. 学习难点:会用不同方法统计随机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件数. 【温故知新】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出现点数1”为事件A、“出现点数2”为事件B,则A、 B为事件,P(A∪B)=P(A) P(B). 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出现点数1”“出现点数2”“出现点数3”“出现点数 4”“出现点数5”“出现点数6”分别为事件A 1,A 2 ,…,A 6 ,则 P(A 1∪A 2 ∪…∪A 6 )=P(A 1 ) P(A 2 ) … P(A 6 ). 3、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出现偶数点”为事件A,“出现奇数点”为事件B,则A∩B 为事件,A∪B为事件,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事件。则P(A)+P(B)=.【自学探究】考察下面的两个实验: 【试验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试验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在这两个试验中,写出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1、基本事件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都是______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 试一试: 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2、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2)树状图法;(3)列表法

3、古典概型 上述的【试验1】和【试验2】的共同点是什么? (1)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即只有______个不同的基本事件;(有限性)(2)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______的.(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试验3】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在这个试验中,3个基本事件:“两枚都是正面朝上”“、两枚都是反面朝上”“、一枚正面 朝上一枚反面朝上”。它们是不是古典概率模型? 4、古典概型计算概率公式 (1)若一个古典概型有n个基本事件,则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 P, (2)若一个古典概型有n个基本事件,某个随机事件 A 包含m个基本事件,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 ) P . (A 【合作探究】 例题分析 例1、(列举法)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 则a b>的概率是多少? 例2、(列表法)同时掷两个不同的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7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7的概率是多少?

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中英语选修6导学案:Unit3AhealthylifePeriod5Writing——劝说性建议信

波峰中学高二英语课前导学案 姓名_____班级______编制时间编号15审核 课题:选修六Unit3 A healthy life Period 5 Writing——劝说性建议信 【学习目标】劝说性建议信 一、课前预习单 二、 三、 四、【预习指导】 回复建议信是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或困惑,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的一种书信文体。 一、基本结构 首先,要分析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 其次,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并说明原因; 最后,提出期望,希望收信者积极行动,改进现状,并礼貌地结束全文。 二、注意事项 提出个人的建议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信件要素齐全 建议信的回信和建议信一样,通常由六部分构成:信头(发信人的地址和发信日期)、信内地址(收信人姓名、职位、地址等)、称呼、正文、结束语和签名。有时信头和信内地址可省略。 2.态度谦恭理智 不管对方提出的问题有无实际价值,态度是否中肯,都要认真对待,理智分析,并对对方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以及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法。 3.简明扼要,以理服人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时,一定要语气柔和,态度明确,逻辑分明,重点突出,让对方感到“纳而有因,拒而有理”。

二、课中探究单 [亮点句式] 1.首段:引出问题 ①I am sorry you have had so much trouble in... ②You have asked for my advice on...and I will try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③I feel greatly honored to be trusted... 2.主体:提出提议 ①In my opinion,you would be wise to take the following action. ②First of all,...; Meanwhile,...; In addition... ③It's important for you to... 3.结尾:提出期望 ①Don't lose heart,whatever happens. ②I will be very glad if you find my suggestions useful. ③Please let me know if I can help further. ④Cheer up!Your troubles will soon be over. ⑤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课堂训练】 [写作任务]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John写信告诉你近日他由于沉迷于电脑游戏,健康受到很大影响。他十分焦虑。请你根据以下要点提示,给他写一封回信,建议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点: 1.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把精力逐渐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2.规定起床和睡觉的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每天锻炼半小时,增强体质。 注意:1.词数10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John,

审题原创

育才中学“预学、导学、悟学”课堂教学模式语文预学案----- 把握正确的航向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理解命题意图。 2,在审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扩大写作题材。 预学——知识充电 1、什么是文章审题?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2、为什么要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仔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预学——温故知新 回忆所学课文,归纳审题要求: 《我的老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在烈日和暴雨下》 《为你打开一扇门》 我发现: 导学——初试锋芒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读以下命题作文题前的材料,指出这些材料的作用 家里的灯亮了,透着温情;校园的灯亮了,飘着书香;街上的灯亮了,响起了夜歌……心里的灯亮了,轻敲心弦,重叩心田,百味人生,自有心灯明照。请以“那盏灯亮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你从材料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残留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

《登高》公开课教案 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 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 (一)抓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最新导学案高中英语建议信写作

黄骅新世纪中学高一年级英语导学案1 How to write a letter for advice 2 3 【自学】 4 一. 写作攻略:1.建议信是向收信人对某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5 忠告。2.建议信有可能是写给个人,就其遇到的某个问题提出自6 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可能是写给某个组织和机构,就其改进服务7 提出建议和忠告。3.建议信要写出写信的原因,建议的内容,提 1

出建议的理由,提出的理由要入情入理,语气一定要礼貌当先。8 9 因此,建议信要写得简明扼要、目的明确、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 10 二. 写作模式:1.首段:表明写作意图。陈述事由,注意语气。 11 2.主体段落:提出建议并阐述理由。 3.结尾段:礼貌地表达希望12 收信人接受建议的愿望。 13 三. 写作步骤:1.审题(①体裁:书信格式;②时态:一般现 14 在时或一般将来时;③结构:开头,正文和结尾;④要求:字数15 和内容)2.列提纲3.连词成句4.连句成篇5.润色修正(使用较16 高级词汇和尝试进行多样化表达方式及巧用倒装句)6定稿 17 【佳句背诵】 18 1.很高兴你来信问我如何保持健康。 19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20 how to keep fit. 21 2.这里是关于未来城市运输的几条建议。 22 Here are a few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ransport 23 in cities. 24 3.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你不必精通此道。 2

导学案高中英语建议信写作教学提纲

黄骅新世纪中学高一年级英语导学案How to write a letter for advice 【自学】 一. 写作攻略:1.建议信是向收信人对某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忠告。2.建议信有可能是写给个人,就其遇到的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可能是写给某个组织和机构,就其改进服务提出建议和忠告。3.建议信要写出写信的原因,建议的内容,提出建议的理由,提出的理由要入情入理,语气一定要礼貌当先。因此,建议信要写得简明扼要、目的明确、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 二. 写作模式:1.首段:表明写作意图。陈述事由,注意语气。2.主体段落:提出建议并阐述理由。3.结尾段:礼貌地表达希望收信人接受建议的愿望。 三. 写作步骤:1.审题(①体裁:书信格式;②时态:一般现在时或一般将来时;③结构:开头,正文和结尾;④要求:字数和内容)2.列提纲3.连词成句4.连句成篇5.润色修正(使用较高级词汇和尝试进行多样化表达方式及巧用倒装句)6定稿 【佳句背诵】 1.很高兴你来信问我如何保持健康。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keep fit. 2.这里是关于未来城市运输的几条建议。 Here are a few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ransport in cities. 3.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你不必精通此道。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 good at it. 4.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你可以疯狂地大喊英语,这将会对你有好处。 It will help if you can yell out English crazily whenever possible.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上第五单元作文《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导学案 【课前准备】 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找出其中的抒情议论片段。 【训练题目】:以“他(她)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习作目标】 1. 通过自读、感悟、讨论、训练,能区别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感知其作用,并能在写作中融如入真情,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2. 记叙中饱含浓浓的深情 【习作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要求和作用。 学习难点:写作。 【突破方法】 通过课上指导和学生范文阅读,让大家掌握常见的几种写作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语段展示点评法 学法:讨论对比法小试身手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有人听说过画龙点睛的故事吗?请一同学讲故事。(传说梁代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却不点眼睛,说点了会飞掉,听到的人不相信,偏教他画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那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 这个故事现在已成了成语,用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一两句重要的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在记叙文中在关键的地方进行的议论、抒情的话题。 二、学习本单元后的写作知识短文: (一)学生自主阅读,圈点主要内容。 (二)明确: (1)记叙文中记叙、抒情、议论三者的关系。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也少不了抒情和议论。 (2)记叙文中抒情的方式有哪两种? ——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以此来打动读者。像《都市精灵》一文,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对各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后,我们深受感染。

另一种是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像《幽径悲剧》一文,写到古藤被砍,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直抒胸臆:“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一番描写和议论之后又连呼“奈何,奈何”,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3)文中列举了记叙文中的议论方式有哪些?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表达看法,或评价得失,或分析影响,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都市精灵》一文的结尾关于一个城市中有没有鸟、鱼、兽的议论,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属于点睛之笔。 (4)记叙中抒情和议论有何要求? ——记叙中的抒情:与记叙有机结合在一起;记叙中的议论:要言不烦 (5)学会在记叙中作必要的抒情和议论有何作用? ——对于提高写作记叙文的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了解记叙中抒情和议论的方式、要求和作用 (一)请看下列语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2、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魏巍《我的老师》)() 3、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邹韬奋《我的母亲》)() (二)自然真切巧抒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要把文章写得感动人,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含蓄却真切,即间接抒情,如 a借景抒情:《济南的冬天》《春》 b 叙事抒情:《幽径悲剧》 c咏物抒情:《都市精灵》

2018西亚导学案(公开课)

高二地理 SJDL-09 《西亚》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龚连姣 编写时间:2018年09月27日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西亚的地形特点,能够在地图上指出西亚主要地形区、海域、河流的位置 2.西亚位置的重要性——“五海三洲之地” 3.以波斯湾为中心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线路。 4.以以色列的灌溉农业为例,分析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填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国家名 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 水域名称: ⑥ ⑦ ⑧ ⑨ ⑩ ?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峡或运河名称,并说明其重要地理意义: a b c d (4)图中e 河名称是 ,f 河名称是 ; 两河流经的平原叫 平原,是文明古国 的所在地。

【教学过程】 一、西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1.西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西亚包括以南,海峡以东以南的20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其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土耳其(亚、欧)格鲁吉亚(亚、欧)阿塞拜疆(亚、欧)。 2.地理位置: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1)海陆位置:两洋三洲 五海之地. (2)交通位置: ①沟通两洋,联系三洲、五海的交通要道 ②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处:西安(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吐鲁番、喀什---德黑兰(伊朗)---巴格达(伊拉克)---安塔基亚(土耳其)直达欧洲 二、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形特征: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主要高原: 主要山脉:主要平原: (二)气候:炎热干燥的气候(总体特征) 1 为主,主要分布于 特点:成因分析: 2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地区, (三)水文 1 由于降水少,河流稀少。 阿拉伯半岛上的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 2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文明), 流向为,注入。 3 里海是最大的内陆湖; 死海:处于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是由于而成, 世界上最咸的湖泊,是世界上最低地。

水调歌头(公开课)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点: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一、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题目及作者 课前预热(幻灯片一)(配乐《雨的印记》) 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引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情境。 师:好,同学们,很高兴能够和大家相逢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样一个难忘的时刻;很荣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成为你们临时的语文老师,你们也将临时作为我的学生。但我相信,我也坚信,在接下来这短暂的45分钟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定能够碰撞出人生最绚丽最灿烂的火花! 同学们,其实啊,老师在课下了解到,我们5班的同学们是最优秀的,是最棒的!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今天老师为了奖励大家,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希望大家在课上积极踊跃的表现,到时候老师自会将这份神秘的礼物奉送给大家,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上好这节课?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 (好,很好!)上课! 二、情趣导入(幻灯片一)(古典音乐响起)(板书)“月”字 师:同学们,谈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的确,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幻灯片二) 三、走近苏轼,检测字词读音 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教师补充介绍。 师:好,同学们,说到作者苏轼,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下面哪位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的相关情况。 生:介绍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把苏轼的相关情况做了详尽的概述,在课下预习准备的非常充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生齐鼓掌) 师:大家通过预习知道了这片文章的体裁是“词”,“水调歌头”应该是“词牌名” 2、检测字词读音 师: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对这篇文章字词读音掌握的情况。 多媒体展示以下生字:(幻灯片四) 宫阙(què)琼楼玉宇(qióng y?)朱阁(gé)绮户(qǐ) 婵娟(chán juān)不胜寒( shēng) 四、讲授新知 1、解读小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同学会注意到在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名的下面有这样一行小字,我的问题是:这行小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幻灯片五)

人教版高一英语Book2 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建议信学案

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 Period 4 Reading for writing 课前预习案

2)I suggest/recommend that you should... 3)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t would be better if ... 4)I think it would be a good idea if... ?结尾段常用句型: 1) I really hope that you will find these ideas useful. 2) It’s useful/helpful/important/necessary for you to take my advice. 3) I hope you will take my advice into consideration.

【小试牛刀】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我写信是为了就怎样保护岛上的动物提建议的。 2.我上周参观了那个岛。 3.那儿的动物很可爱。 4.据说动物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5.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的话,他们将有灭绝的风险。 6.我认为,我们应该制定法律去惩罚那些违法的狩猎者。 7.这个法律是和保护动物有关的。 8.建立动物保护区是有必要的。(it作形式主语) 9.住在安全环境中的动物更有可能生存下去。 10.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11.我确信在你的帮助下,它们会幸存下去的。 【句式升级】 1.将第一句和第二句合并为that/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2. 将第3句和第4句合并为but连接的并列句。

等差数列前n项和1-导学案(公开课)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导学案(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 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的获得. 复习回顾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概念: 一般地,称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 用n S 表示,即=n S 2.n S 与n a 的关系:(1)(2) n n a n =?=?≥? 3.等差数列}{n a 中,若m+n=p+q,(m,n,p,q 为常数)则有: ; 一般地,1n a a += = ...... 问题一:一个堆放铅笔的V 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 这个V 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思考: (1)问题转化求什么?能用最短时间算出来吗? (2) (3)如果换成1+2+3+…+200=?我们能否快速求和?

问题二:?n 321S n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 高斯算法: 倒序相加法: 探究:能把以上问题的解法推广到求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吗? 问题三: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差为d ,第n 项为n a ,如何计算前n 项和n S ? 新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公式一: 公式二: 问题四 :比较以上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类比于问题一,你能给出它们的几何解释吗? 公式一: 公式二: 问题五:两个求和公式有何异同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英语建议信学案

Suggestion Letter Step1: 高考应用文评分要求 (一)内容要点全面性 (二)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情况 1. 使用与主题相关的词汇; 2. 能够使用恰当的语法结构。 (三)上下文的连贯性 按照内容要点展开写作,使用恰当的连接词或表达法使文章内容连贯。 Step2: 如何掌握高分技能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Tim不知如何规划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写信向你寻求帮助。请你用英语写一封回信。主要内容包括: 1. 学会自主学习; 2. 学会与人相处; 3. 培养良好的品质。 注意: 1. 词数8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一、开头简洁又切题 How are you?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Have you felt better recently? In response to your concerns over general arrangements in college, I’m writing to convey some relative suggestions. Know ing/ Hearing/ Considering that you’re confronted with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arrangements in college, I’m writing to offer several tips. 二、建议表达5要诀 1. 物作主语 What comes first is to develop an ability of studying on your own. (independent study). (主语从句) 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o have virtues and basic qualities. 2. “it”作主语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不言而喻) having a good social connection with your friends is also necessary.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o be easy-going and ready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It might be beneficial if… It couldn’t be better if… 3. 使用被动语态 Emphasis should be laid on improving your social skills and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others. For university is a community more than school, the ability of socializing must be strengthen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