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其五】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翻译: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冬夜闲居

王人鉴

忽忽寒光早,闲居水上村。

病疏当世事,贫负故人恩。

黄叶深樵径,荒烟淡荜门。

凭谁论出处[1],裋褐[2]信乾坤。

注:[1] 出处:《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指出仕作官或居家隐居。

[2] 裋褐(shù hè):粗陋的衣服。

参考赏析

诗歌首联点名时令,忽忽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来,冬天早早地到来了,此时的我正闲居在在水上村。首联照应了题目“冬夜闲居”。颔联似乎是在诉说闲居的原因,由于自己身患疾病,就疏远了当今世上之事,自己的愚拙实在是辜负了朋友的恩情。颈联写了闲居之地的景物,树上的黄叶已经落尽,厚厚地铺在砍柴人上山的小路上,稀疏的荒烟袅袅升起,淡淡地笼罩着简陋的柴门。尾联点名本诗的主旨,不管是出仕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自己都要穿着粗布衣服,在天天地间信步逍遥、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顺其自然的情怀。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赏析

这首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

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浪淘沙令⑴

伊吕两衰翁⑵,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⑷。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⑸。

汤武偶相逢⑹,风虎云龙⑺。兴王只在谈笑中⑻。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⑼![1]

词句注释

⑴浪淘沙令,即“浪淘沙”,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

⑵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居莘(今河南开封)农耕。商汤娶莘氏之女,他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于齐。衰翁:老人。

⑶穷通:穷,处境困窘;通,处境顺利。

⑷钓叟:钓鱼的老翁,指吕尚。耕佣:指曾为人拥耕的伊尹。

⑸老了英雄:使英雄白白老死。指伊吕二人若不遇汤文二王,也就终老山野,无所作为。

⑹汤武:汤,商汤王,商朝的创建者。武,周武王姬发,周朝建立者。

⑺风虎云龙:易经中有“云从龙,风从虎”,此句将云风喻贤臣,龙虎喻贤君,意为明君与贤臣合作有如云从龙、风从虎,建邦兴国。

⑻兴王:兴国之王,即开创基业的国君。这里指辅佐兴王。

⑼争:争论,比较。[2-3] [4-5]

白话译文

伊尹和吕尚两位老人,困窘和顺利的境遇全都经历过了。他俩一位是钓鱼翁,一位是奴仆。如果两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终也只能老死于山野之中。

他们偶然与成汤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贤臣,犹如云生龙、风随虎一般,谈笑中建起了王业。到现在已几千年了,谁又能与他们所建立的丰功伟业一争高下呢?[3]

3创作背景编辑

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尧舜,但长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类似“汤武相逢”的机会,可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首词当作于作者任宰相之时。

菩萨蛮⑴

平林漠漠烟如织⑵,寒山一带伤心碧⑶。暝色⑷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⑸空伫立⑹,宿鸟归⑺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⑻。[2]

作品注释

⑴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但据《教坊记》载开

元年间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⑵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毛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蒙貌。烟如织:暮烟浓密。

⑶伤心:极甚之辞。愁苦、欢快均可言伤心。此处极言暮山之青。

⑷暝色:夜色。

⑸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

⑹伫(zhù)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谢眺《秋夜》诗:“夜夜空伫立。”

⑺归:一作“回”。

⑻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连”。[3-4]

作品译文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5]

创作背景编辑

此词作品背景已经不详。据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说:“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临江仙⑴

未遇行藏谁肯信⑵,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⑶。当风轻借力⑷,一举入高空。

词句注释

⑴临江仙: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水仙,故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

⑵未遇: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行藏:指出处或行止。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⑶无端:谓无由产生。引申指无因由,无缘无故。良匠:泛指在某方面技艺精湛的人。形容:形体和容貌。

⑷当风:正对着风。

⑸吹嘘:吹助,指风吹。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⑹蟾宫:月宫,月亮。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⑺碧霄:青天。[1]

白话译文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

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望江南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①,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②,图画若为工③。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④,欢笑有儿童。

【作者介绍】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宋高宗时,曾拜尚书右仆射(丞相),兼中书侍郎。

【注】①“江上雪”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②箬,箬竹,竹子的一种。箬笠,用箬竹编制的斗笠。散,同霰,冰霰,小雪子。玉花,像白玉一样的雪花。③“图画”句:意谓此等雪景.图画怎能画出。若为:怎么能。这句说,若把这景象画出来,将是一幅绝妙的图画。④屿,小岛。鳊,一种淡水鱼,肉味鲜美。缩鳊,缩着项的鳊鱼。鲫,鲫鱼,一种淡水鱼,肉味也很鲜美。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渔家生活。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堆积的雪花,这两句描写真实,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目睹耳闻,堪称一幅工笔画。下片写渔家乐。小岛上的竹篱茅舍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笑。这首词,真实、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解析】李纲是邵武人,本词是本地作家的作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一些关键词并不难解题。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可多元化,其中衬托的表现手法相当明显。第二小题考查的是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诗句通俗易懂,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只要抓住“空旷”“茅舍”“欢笑”等关键词,作者所蕴含的情感便昭然若揭。

【答案】(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晓至湖上⑴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⑵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⑶。[1]

2注释编辑

①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3译文编辑

出城清晨的天色还有些昏暗,站立水边让我心意稍微宁静。水面泛起的薄雾弥漫开来仿佛与天相连。水中的苇草弯曲下来发出声响,遥远的青山如黛仿佛连淡淡的影子也若有似无。一会儿过后晨日初起,远处三三两两的小舟泛在水上。怎么能够学得野鸭一般,能去追逐那远方的清影呢。

4作品赏析编辑

这首诗情感丰富。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2] 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落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收录于《全唐诗:卷849—24》

2作者简介编辑

修睦:中国晚唐诗人,(约公元?年至九一八年),修睦的俗姓、里居、生年均不详,卒于梁太祖贞明四年。光化中(公元八九九年左右)为洪州僧正。与贯休、处默栖隐为诗友。后死于维杨朱瑾之难。修睦著有《处东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今《全唐诗》收其诗19首。

3鉴赏编辑

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颈联继续回到写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情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

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

词句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

⑵蹴:踏。此处指打秋千。

⑶慵:懒,倦怠的样子。

⑷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⑸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不必有何出典,更与“倚门卖笑”无关。假如一定要追问其出处的话,“倚门”是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的“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司马迁是以此说明“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而“倚门卖笑”是后人的演绎,以之形容妓女生涯是晚至元代和清代的事:…“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婉娈倚门之笑,绸缪鼓瑟之娱,谅非得已”(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2]

白话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画眉鸟⑴

百啭千声随意移⑵,

山花红紫树高低⑶。

始知锁向金笼听⑷,

不及林间自在啼⑸。[1]

词句注释

⑴画眉鸟:鸣禽。

⑵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啭,鸟婉转地啼叫。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⑶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和低处。

⑷始知:现在才知道。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⑸不及:远远比不上。[1] [2] [3]

白话译文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贵重的鸟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①清,烛花②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

词句注释

①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②烛花:烛芯烧焦结成的花状物。[1] [2]

白话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原有文集一百五十卷,已散佚。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辑有《宋景文公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注释】

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②棹:船桨,代指船。

③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浮生于水面。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④肯爱:怎肯吝啬。

⑤晚照:晚日的余辉。

【译文】

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他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登金陵凤凰台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⑵。

吴宫花草埋幽径⑶,晋代衣冠成古丘⑷。

三山半落青天外⑸,二水中分白鹭洲⑹。

总为浮云能蔽日⑺,长安不见使人愁⑻。[1]

词句注释

⑴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⑵江:长江。

⑶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⑷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

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⑸三山:山名。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江东门外。

⑺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比喻奸邪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⑻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2] [3]

白话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2]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觉得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就连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该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

“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漫成一首⑴

江月去人只数尺⑵,风灯照夜欲三更⑶。

沙头宿鹭联拳静⑷,船尾跳鱼拨剌鸣⑸。[1]

词句注释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⑵“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清陈维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词:“船头水笛吹晴碧,樯尾风灯飐夜红。”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⑷“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沙头:沙滩边;沙洲边。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拳:屈曲貌。唐杜甫《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静:一作“起”。

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2]

白话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3创作背景编辑

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1]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⑴,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⑵。[1-2]

词句注释

⑴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

⑵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3]

白话译文

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

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3]

3创作背景编辑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史乱平之后的一个春天经由宜阳,因对这些景象有所感触,产生独特的体验,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写下此诗。[4]

《漫成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第

一句写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环境的幽静;第四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反衬静谧之境。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一句一绝”。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春行即兴》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全篇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在景物描写中,渗染着诗人感伤,哀愁的心情。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四句诗就如四幅图画,描绘了春天野外盎然的生机,抒发了诗人对凄凄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的无穷游兴,同时蕴含着时世乱离景物依旧的沧桑感。其妙处在于字面上毫不涉及人事,但诗人却借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正因为此诗具有感物伤时、即小见大、意境含蓄的特点,所以为历代所传诵。

春日偶成⑴

云淡风轻近午天⑵,傍花随柳过前川⑶。

时人不识余心乐⑷,将谓偷闲学少年⑸。[1]

词句注释

⑴偶成:偶然写成。

⑵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⑶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

⑷时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⑸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1] [2]

白话译文

韵译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

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这惬意的春游呀,人们并不了解,

将会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3]

散译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4]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唐诗鉴赏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白话译文】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

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赏析】 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

从军行(其四)_教案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背景资料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感,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过程】 一、铺垫渲染,引入新课 1、(1)当代诗人石祥曾写过一首歌《十五的月亮》,听过吗?这首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其中的几句歌词,谁来读一下。 你感受到了什么? (2)家人在思念着边关的亲人,那身在征途的将士们又作何感受呢?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也曾写过一首饱含深情的《长相思》 指读,感受 2、一首《渔家傲》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人致深。像这样描写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的诗歌称为边塞诗(课件指名读) 3、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 学生简介王昌龄解释诗题 4.小结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奔赴唐朝的边塞,去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的作战情况吧。 二、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请大家认真读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一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 3.师生接读 大家已经读得比较有味道了。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此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查背景资料|、看插图、想象画面) 4.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方法,试着理解诗意。

三、品悟诗情,体会诗境 1.你从诗中读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雪山) 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 雪山指的是祁连山,(课件)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 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化大,气候恶劣; 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 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 2.还有什么景物?一座孤城,玉门关 这孤城正是将士们戍守的营地,与之遥遥相对的玉门关,至今仍留有遗迹。(课件解释说明) 你积累的诗句中,有和玉门关有关的吗? 羌笛何须——你感受到什么? 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那里实在太荒凉,太偏远了。 明月出天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想到这几句诗,再读诗句,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孤) 3.引读 *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 *茫茫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孤寂、苍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之地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生活——孤寂。真是——4.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 还有频繁的战事,总是要打仗的!诗中怎么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哪能看出来战事频繁? “百战”真的是一百次吗?不是,形容多,“百”字在这里只是一个概数,大大小小的仗不计其数。

1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许丽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悲悽”的深意。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通过比较阅读,深刻领会两诗意象、构思和意境情感的不同。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中国诗坛上,文人墨客人才辈出,名篇佳作历久不衰。说起唐代,我们就会想起李白、杜甫,说起宋朝,我们往往想起苏轼、李清照。说起东晋,我们会想到谁?陶渊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东晋,走近陶渊明,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走近诗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饮酒》、《归园田居》)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三、整体感知(诵读) 1、范读(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齐读。 3、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分享,教师点评) 四、赏析诗歌,领悟诗歌情感。 1.请从诗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明确:悲悽。 2.诗人为什么“悲悽”?请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从军行王昌龄七7首

从军行王昌龄七7首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从军行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看看下面吧!从军行王昌龄七7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

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背景分析 其一 组诗的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

《从军行.其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详见《学海导航》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x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选二)》阅读答案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选二)》阅读答案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一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从军行七首(选二)——王昌龄 其三 关城①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②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③。 其六 胡瓶④落膊紫薄汗⑤,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⑥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 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龙荒:荒原。 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 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 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5分) A、“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15、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6分) 答案: (14)BE (15)同:都通过对边塞战场荒凉景象的描绘,赞颂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2分) 异:第三首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特别是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爱护与同情;第六首则通过描绘将士们英勇无畏为国出征的豪情,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强大国势与军力的自信与自豪之情。(4分)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析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析 导语: 《从军行其四》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诗表现了战士们为保 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赏 析。欢迎阅读!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队伍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中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中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 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 磨穿了盔与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 长云弥漫; 湖的北面, 横亘着绵延千中的隐隐的雪山; 越过雪山, 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 就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中广 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 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 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 交通, 一镇兼顾西方、 北方两个强敌, 主要是防御吐蕃, 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
1/6

地区, 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 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 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 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 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 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 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 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 对自己所担 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 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中。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 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 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 甲”, 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 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 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 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 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 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 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 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 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 长期的基础上 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 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 以说, 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 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 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 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 这在本篇中 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 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 空间悬隔而感到 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 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中, 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 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 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
2/6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 导语:从军行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边塞景象写起, 勾画出一幅极为辽阔的边地风光图。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从军行其四王昌龄解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 青海省西宁市。 ② 玉门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 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 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 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翻译】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 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 却在同一幅画面上出现, 这里不妨设想为次第展开的广 阔地域的画面: 青海湖上空, 长云弥温; 湖的北面, 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 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 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 就是当时西北 戍边将士生活、 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的, 一个概括。 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 北方的强敌的,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
1/5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诗人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其中《从军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以下是 小编整理的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从军行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 《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

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 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 遮暗了整个祁连山, 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 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 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 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 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 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 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 看不见踪影了。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人物生平 诗人王昌龄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 年) , 约卒于 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 年) 。 早年困于农耕, 年近而立, 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又中博学宏辞, 授 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 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 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 边塞所作边塞 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诗人王昌龄集》。 诗人王昌龄的籍贯, 有太原、 京兆两说。 《 旧唐书》 本传云诗人王昌龄为 京 兆(即唐 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 别李浦之京》诗 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 文苑传》称 其为 江宁人, 或为误会。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又称"太原诗人王昌龄"。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 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 人 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诗人王昌龄为太原人, 《 唐才子传》也认为诗人 王昌龄为太原人。 诗人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 尉校书郎),后贬 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诗人 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诗人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 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

从军行七首其四

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文及注释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 -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国王与匈奴勾 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 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i ]关东西相距数千 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 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 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说,次句即“孤城玉[ ]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 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打 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 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 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离,北边有突厥, 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1 ]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_古诗鉴赏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

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张燕瑾) 〔注〕①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但是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读者们都会感到困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就是怎样的一首诗。全诗如下: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赏析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2012-5-16 一、导入新课: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 一、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二、诗歌鉴赏: 学生齐读全诗。 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 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之意。 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情感的。 问3: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问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 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难熬。为什么诗人不能入眠呢?此处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 问5:“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如何翻译?诗人想倾吐心中的什么?结果又怎样? 明确:“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两句说的是:我想倾吐自己的心声,却没有人应和我,我只好一个人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和我对饮。作者到底要倾吐的是什么?结合后文来看,应该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空有壮志不得酬”的苦闷。没有人应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认同、理解诗人的苦闷,这说明现实中知音难觅,故而只好与孤影对酌。 总结: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长夜难眠、对酒独酌的诗人形象,抒发了作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知音难觅的孤寂。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 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边塞诗人王 昌龄《从军行》赏析及阅读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边塞诗人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五)》赏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 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 失惊。 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 马到中军, 云长提华雄之头, 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 ,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 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 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 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从军 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词 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 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 起时, 飞沙走石。 因此, “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 并不是指天色已晚, 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 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 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 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 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 导语: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 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其四赏析及译文。欢迎 阅读及参考!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 独的城池,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彻底消灭 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 指青海湖, 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 即玉门关。 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杂诗十二首(其二)翻译及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翻译: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墨客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 乡思亲的情景;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七译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沙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 《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沙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领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 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 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 遮暗了整个祁连山, 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 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 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 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领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 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领,并赐予尚方宝剑 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领拜诏辞京,奔赴沙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 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 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⒀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一作“雁门关”。 ⒁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蜡羌县及罗布泊一带,此地代指唐西边境少 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辕门:指军营的大门。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 专指皇帝的诏书。 星驰: 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 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鉴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