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吴新海)

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吴新海)

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吴新海)

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吴新海)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效果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用于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23T11:39:19.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2期作者:王乐1,3 刘琳2 申新2(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 (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 710049)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麻醉科陕西西安 710061) (3西安市灞桥区人民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 710024) 【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容量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肝移植术;液体管理;负平衡;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136-02 对于终末期的肝病患者而言,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即肝移植术。但是,肝移植手术会极大干扰全身血流动力学,且其出血量大,手术复杂,需要手术期间开展液体管理能使组织水肿得到适当的降低,还要达到容量需求[1],所以,要想使患者病死率和容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就必须要及时达到有效的负平衡。本次研究探讨在术中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患者中的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31岁~57岁,平均为(41.27±5.42)岁;观察组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33岁~55岁,平均为(42.76±5.09)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肝移植术中处理,即动态监测相关体征指标,维持Hb在100~110g/L,ALB在35g/L以上,PT在14~16s之间,不控制出入液体平衡。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相关体征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8mmHg,平均动脉压在65mmHg以上,肝后下腔静脉内经在1.0~1.5cm,血流灌注指数在1.4以上,心输出量在4~6L/min,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控制在60%~80%,乳酸低于1mmol/L,Hb控制为90g/L,ALB控制在30~35g/L,PT在16~18s,出入液体平衡控制为负平衡水平[2]。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排便时间、容量相关并发症发生、首次排气时间等详细记录。其中,肺部感染、切口愈合延迟、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为容量相关并发症范畴[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x-±s,d) 3.讨论 由于处于肝移植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十分特殊,术前受体通常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静脉高压症及大量腹腔积液。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时间段上,肝移植术过程里全身大部分组织器官基本都会难免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所以,为了使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尽可能减少,要通过术中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补液方案,根据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及时达到液体的负平衡并使组织灌注得

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目标导向治疗中的意义

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及目标导向治疗中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8-08-01T14:07:33.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作者:陈建华[导读] 探讨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效果及目标导向在治疗中的意义。 陈建华 (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内科新疆鄯善 838200)【摘要】目的:探讨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效果及目标导向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80例急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对他们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在常规参照中心静脉压(CVP)导向下进行EGDT治疗,同时在乳酸指标导向下进行实验的EGDT 治疗,最后对两组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9例发生MODS,发生率为22.5%,治疗后4例死亡,死亡率为10%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显著性)。实验组CVP指标为(10.4±1.3mmHg)、MAP指标为(76.6±11.8mmHg)、ScvO2指标为(78.1±9.5%)、PaO2/FiO2指标为(378.2±50.3)、尿量为(0.47±0.13mL/(kg·h)),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乳酸指导下的EGDT治疗能够更快纠地正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异常,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乳酸;脓毒性休克;EGDT;早期诊断;目标导向【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207-03 脓毒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的诱因较多,且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发病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这种疾病在ICU重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医学界对于脓毒性休克并没有理想的根治办法,传统治疗方法尽管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比较多,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实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及器官功能障碍,并有效的降低临床死亡率[1-4]。为了探讨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效果及目标导向在治疗中的意义。本研究搜集了2011年l月—2013年10月间的80例急诊患者治疗的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脓毒症实践指南[2-3],对来诊的患者,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得到确诊患者均符合脓毒性休克相关标准,入院前患者都有药物使用史,没有甲状腺等其他疾病。将本次研究中急诊治疗的80例患者包括男47例和女33例,80例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这些患者的年龄在39~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4±1.5岁。患者中,18例重症肺炎、12例挤压伤综合征、16例外科手术、15例心肺复苏、8例脑血管意外、11例重症胰腺炎。 1.2 方法 在乳酸指标指导下,对实验组进行EGDT治疗,对照组参照中心静脉压(CVP)进行EGDT治疗,并监测不同时间点的乳酸指标值,当乳酸指标达到正常参考值<2.0mmol/L时[5],测定两组患者的CVP、ScvO2氧合指数(PaO2/FiO2)、MAP及尿量的指标值并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记录结果,最后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乳酸指标指导下的不同治疗方案的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酸指标测定的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检查,确认患者的病情,并分析病因,患者入住我院后,医护人员在患者第1h内(治疗前),6、12、24、36h时间段静脉抽取患者0.5ml血液,抽取过程中多采用桡静脉作为其穿刺点;实验中采用GEMpremier3000分析仪(威士达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生产)行血乳酸测定,乳酸正常参考值<2.0mmol/L[5]。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认真记录两组患者达标需要的时间;达标时患者的相关指标,如:CVP、ScvO2氧合指数(PaO2/FiO2)、MAP等;以及患者在治疗30天后的临床死亡率以及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率等[6]。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SPSS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实验中采用χ2检验统计学方法对患者治疗时搜集的数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χ2检验(chi-square test)或称卡方检验,是一种用途较广的假设检验方法。可以分为成组比较(不配对资料)和个别比较(配对,或同一对象两种处理的比较)两类。 2.结果 本次调研中,与对照组的指标相比,实验组CVP指标为(10.4±1.3mmHg)、MAP指标为(76.6±11.8mmHg)、ScvO2指标为(78.1±9.5%)、PaO2/FiO2指标为(378.2±50.3)、尿量为(0.47±0.13mL/(kg?h)),这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具体见表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