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口腔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口腔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口腔印模托盘消毒操作流程

1、即可清洗:用流动水冲洗片刻,轻轻甩干水份;

2、消毒浸泡:2%戊二醛、酚类等几种消毒液浸泡30分钟。

3、漂洗:在流动水下漂洗后,轻甩干水份。

4、干燥:放置在托架上直至晾干。

5、包装:用纸塑袋进行包装。

6、消毒:高压蒸汽灭菌。

备注:浸泡消毒法对于金属类托盘有一定腐蚀性。建议使用1500mg/L 的NaC10 消毒液喷涂消毒25~35min,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并对印模精度没有影响。

口腔科消毒灭菌制度

口腔科消毒灭菌制度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进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有医院感染反馈,改进及处理登记本。 3、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1.6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空气消毒30min-60min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4、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

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6、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 7、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由专人统一回收、运送、焚烧处理并有记录备查。 8、口腔科医务人员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立即局部处理,申请保健科,按医院《针刺伤处理条例》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处理,并备有记录。 口腔科器材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洁牙机、各类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牙锉、侧牙针、拨

如何取得口腔精细印模(一)

?如何取得口腔精细印模(一) ? 1.托盘的选择 取印模用的托盘要有一定的的刚性,否则,当使用高粘性的印模材时,容易使托盘变形. 选择合适的的托盘,是第一步。 2.方法: 1)单步法 选择合适的托盘,并涂上专用粘接剂,待其固化后,将硅胶沿着托盘一个方向,从非工作端向工作端,均匀地注入,以避免产生气泡。 1

2).二层一次取模法 这一方法在临床上,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尤其是修复体的制作对印模有高精度的要求时,如嵌体,贴面等。 在托盘上涂一层专用粘结剂;并且使其干燥;由助手将调拌好的初次硅橡胶放入托盘;在托盘上压出牙弓的基本形状后将二次硅橡胶注射在托盘的初次印模材料上,然后取掉排龈线;用喷枪冲洗,吹干;沿着预备体周围注射上二次硅胶,在口内放置印模 托盘,略施加压力使得注射的材料溢出保持

印模在口内的位置固定,不再施加任何压力,确保材料完全固化。 3).二层二次取模法 在托盘上涂一层专用粘结剂;并且使其干燥;将调拌好的初次硅放入托盘;在托盘上压出牙弓的基本形状,然后取掉排龈线;用喷枪冲洗,吹干,将放有初次印模的托盘放到口内,取得初次印模。取出后在流水下冲洗印模;然后修整边缘,去掉间隙和倒凹,修整并刻出溢出沟直到预备体的边缘,冲洗牙齿,吹干;沿着预备体周围注射二次硅橡胶;在冲洗,吹干后的初次印模上铺一薄层二次硅橡胶;将托盘置入口内,并

且略施加压力使得材料溢出;保持印模在口内的位置固定,不再施加任何压力,确保材料完全固化。 。

这里我只是给大家讲述了,这三种方法的操作,口腔临床的病人情况千差万别, 至于在临床中会常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当注意 如何做,我下次两给大家论述。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1) 第二节口腔科体检操作规范 (6) 第三节口腔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操作规范 (7) 第四节口腔科四手操作范 (17) 第五节口腔修复操作规程--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20)

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 1.1收集 1.1.1 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科别。 1.1.2 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1.1.3 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放登记表。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致无误。 1.2 分检、毁形 1.2.1 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检,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1.2.2 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机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1.2.3 传送 a、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指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b、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第二步:清洗消毒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前,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2.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2.1.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刀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2.1.2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将血迹冲洗刷掉。 2.1.3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洗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2摆放:按要求将污染手机/器械分别码放入清洗/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2.2.1摆放要求: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装载框码放器械。例如:玻璃板摆放需要成排、直立、有空档,并充分固定;车针放在密闭小盒内,牙钳、挺子、口腔器械直立码放,戴关节的器械要打开。

牙列印模制取

一、器械准备 综合治疗台、手套、治疗盘、托盘、橡皮碗、印模材等 二、调整患者体位和光源 取上下颌印模时,上下颌牙弓平面与地面平行 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与医师的肘部相平或稍高 取下颌印模时医师的上臂中部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 打开灯光,使灯光对准操作区 三、洗手戴手套 四、选择托盘比试并教患者伸舌等动作 1、托盘的大小、形态必须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2、托盘内面应与组织面有3-4mm间隙,以容纳印模材 3、托盘的边缘止于距粘膜皱襞2mm处,且不能妨碍系带、唇舌及口底软组织的功能活动 4、印模必须包括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围,上颌托盘长度需盖过两侧翼上颌切迹,后缘翼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盘长度盖过磨牙后垫 A固定修复印模的范围: 基牙、邻牙、对颌牙、系带、缺牙区牙槽突及相关软组织。可选择部分托盘,也可以选择全牙列托盘 B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印模范围: 所有基牙、缺失邻牙、系带、基托、固定体涉及的相关牙和基托覆盖区。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时刻选择后牙游离缺失专门托盘 C全口义齿修复专门托盘: 因为通常是采用二次印模法,所以成品托盘不应选择太大,可通过初次印模调整伸展范围,在取二次印模 选用的成品托盘如边缘不合适,可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适当加以修改;若托盘边缘高度不够,可用蜡片或印模膏加高托盘边缘。 五、医嘱:嘱咐患者放松配合 六、医师与患者的位置关系 取上颌印模时医师可位于患者右后方或右前方 取下颌印模时医师可位于患者右前方 七、调板印模材料 材料比例和量要合适,调板手法和速度要正确,要有赶气泡的动作 A印模膏非弹力可逆行性印模材 加热后变软,冷却后变硬,一般软化温度为70度 膨胀系数大,不适宜为工作印模材料。常用于全口义齿修复时取初印模或成品托盘取局部义齿时作为个别托盘,再用海藻酸盐印模材料取二次印模 B海藻酸盐印模材料弹性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 分粉剂型和糊剂型临床上常用粉剂型,用水调和 颗粒细,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尺寸稳定性好 调拌时间一般为30-45秒,调拌时间不足会使印模强度下降,太长会破坏凝胶,导致强度下降 温度和湿度对凝固时间也有影响 可用于部分固定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印模,也可用于全开义齿修复的二次印模材料 C琼脂印模材料弹性可逆行的水胶体隐秘材料 使用前加热至50度,并置于50度左右的恒温器中

口腔科器械清洗灭菌流程

口腔科器械清洗灭菌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口腔科手机清洗灭菌流程 预处理:医生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手机管腔30秒,及时卸下,用湿棉球及时擦除手机表面肉眼可见的污物,放入诊室污染器械回收容器中暂存。保湿并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或清洗消毒室 冲洗:(手工刷洗)用专用刷刷洗并用高压水枪在流动水下彻底清洗 (机械清洗) 酶洗:将擦干后的器械泡在含酶液池内,用专用刷刷洗,(刷子每次用后浸泡消毒30分钟)浸泡酶液中8-9分钟或按使用说明,并用超声振荡5-10分钟 漂洗: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水下冲洗 干燥:使用高压气枪吹干管道、风轮轴承表面水分。 养护:向手机内部注入专用的手机清洁润滑油并检查手机性能 包装:用独立纸塑包装 灭菌:首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若使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可不封装裸露灭菌。 储存 口腔科器械清洗灭菌流程 预处理:口腔科医生将使用过的器械及车针、扩大针、拔髓针、根管铿、砂石磨头等小器械上的根管糊剂、血迹等物清洗去除后放入综合治疗台上的不锈钢小杯内,做好污染物品标识。清洗人员将小器械盒连同不锈钢小杯一起回收,集中进行处理。 冲洗:用专用刷刷洗并用高压水枪在流动水下彻底清洗

酶洗:将擦干后的器械泡在含酶液池内,用专用刷刷洗,(刷子每次用后浸泡消毒30分钟)浸泡酶液中8-9分钟或按使用说明,并用超声振荡5-10分钟 漂洗: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水下冲洗 干燥:烘干或使用高压气枪吹干器械 包装:将小器械分类、对号排入器械盒内,其他诊疗器械用独立纸塑包装 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储存

口腔修复材料

第四章口腔修复材料 第一节印模材料 一、概述 印模(impression)是物体的阴模,口腔印模是记录口腔各组织形态及关系的阴模。制取印模时使用的材料称为印模材料(impression material)。口腔印模的制取,是口腔修复工作中的首道工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修复效果。 因此应充分了解各类印模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修复要求,选择合适的印模材料。 (一)印模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印模材料应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通过物理变化(如热固类材料)、化学反应或聚合反应,使这些可流动材料转变成弾性或非弹性状态,从而获得口腔软硬组织的阴模。 (二)印模材料的分类 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弹性印模材料和非弹性印模材料两类。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具有弹性;非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无弹性的材料。每一类又分为可逆性印模材料和不可逆性印模材料。能多次反复使用的,称为可逆性印模材料。反之,塑形后不能再回复到原有状态的材料,称为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表4-1 常用印模材料的分类 弹性印模材料非弹性印模材料 可逆不可逆可逆不可逆 琼脂藻酸盐类印模膏印模石膏 纤维素醚类印模蜡氧化锌印模 合成橡胶类印模油泥 (三)印模材料的性能 1. 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机体及口腔组织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等。 2. 适当的流动性、可塑性流动性是指材料在塑形前化的黏度或稠度,良好的流动性可使材料在轻微压力下流至各个细微部位,获得清晰印摸的同时又不使软组织变形。可塑性是材料塑形的能力,可塑性好才能准确反映组织细微结构。

3.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材料凝固后尺寸稳定,无明显尺寸变化从口内取出到室温的温度变化以及印模在技工室保存时,也不应有明显的尺寸变化。 4.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和适当的凝固时间。在工作时间内,黏度增加不明显,凝固时间3~5分钟,对患者和操作者是较适宜的。 5.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印模材料容易与模型分离。贮存期长,且在贮存期内不发生化学变化。 6.良好的弹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弹性能使印模从倒凹等复杂的部位完整取出而印模不发生变形;良好的机械强度可避免从口腔取出时印模发生断裂,足够的压缩强度可防止在印模内灌注模型的过程中发生永久形变。 7.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容易推广应用。 二、弹性印模材料 (一)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alginate impression materials)是一种弹性不可逆性的水胶体印模材料。该材料的分散介质是水,又称水胶体印模材料(hydrcolloids impression materials)。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准确性,短期内尺寸稳定,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目前最常用。 常见的有藻酸钠、藻酸钾、藻酸铵,按剂型不同分为粉剂型和糊剂两种。粉剂型与水调和使用,糊剂型与胶结剂配合使用。 表4-2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粉剂 名称作用质最分数(%)藻酸钠或藻酸钾基质,与钙离子反应生成藻酸钙凝胶12~15 琉酸钙胶凝剂,提供与藻酸盐反应的钙离子,将线 性大分子连成网状结构 8~12 磷酸钠缓凝剂,喊缓凝胶的形成,控制凝固时间 2 填料(硅藻土、石英粉或氧化镁)增加强度60~70 硫酸押或氟钛酸钾加速石膏固化.改善石膏模型表面性能3~10 冬青油、薄荷调味剂微量色素调色微量

口腔科消毒管理规定

口腔科消毒管理规定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1、室内整齐无尘,湿式清扫,设器械清洗间和消毒间,专室进行清洗消毒。 2、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每个病人必须更换手套、洗手。 3、手术器械必须灭菌处理,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对不耐热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达到灭菌,所用戊二醛每周更换,并监测使用中的浓度,留存备查..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高危器材,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根管器械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压灭菌。灭菌后定位放置、专人保管,有效期内使用。 5、治疗盘、口镜、牙垫、混汞机、X光机、印模、蜡块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消毒;汽、水枪、高速涡轮机钻应进行常规预防性消毒。 6、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有效期内使用,防止霉变及过期使用,口检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置入黄色垃圾袋中,封扎集中焚烧处理。 7、如反复使用的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8、麻醉药应注明启用时间,启封后使用不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9、正确使用消毒剂。2%戊二醛浸泡器械时10小时达到灭菌、20分钟达到消毒,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并监测使用中戊二醛浓度。 10、每日工作完毕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洗各种物表和地面,每日用紫外线1—2次,时间为1小时。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监测不合格项重新复查,并对本月院感控制情况进行质控分析。 赤峰松山医院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精) 一、印模 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 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 一次印模法:用牙合适的成品托盘以及海藻酸盐印模材一次完成 二次印模法: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 2.根据取印模时,患者闭口 开口式印模 闭口式印模 3.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 黏膜静止式印模 黏膜运动式印模 4.制作个别托盘 室温固化塑料制作的个别托盘画边缘线,适当添倒凹,涂分离剂,调拌自凝塑料材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2——3mm就可以 然后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在初印模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四周边缘刮去1-2mm. 5.边缘整塑 6.取终印模 印模取出时候要注重让患者含漱或鼓气,从唇侧边缘滴水,使印模取下。 取印模的步骤 1.取印模前的预备 2.取初印模

槽嵴外形的凹形,医生要站在患者的右后方,用右手持托盘,左手示指拉开患者的左口角,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上后方加压,以右手中指和示指稳定托盘,左手拇指置于颊的外侧,示指在颊的侧,向下前运动数次,另一侧同理,换手。唇侧,两手中指稳定托盘,拇指在唇的外侧,示指在唇的侧,牵动上唇向下运动多次。 二、模型 1.围模灌注法 2.一般灌注法:a.注重后堤区的制作b.硬石膏硬固时间大约一个小时c.普通石膏硬固时间大约半个小时 三、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记录是指用牙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区分下列几个位置:正中关系位;正中牙合位;前伸牙合位和侧方牙合位。 确定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成正中牙合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1/3的距离。 1.方法 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 瞳孔到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 面部外形观察法 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恢复过大,面下1/3增大;恢复过小,面下1/3减小 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1.哥特式弓描记法 2.直接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吞咽咬牙合法后牙咬牙合法 3.肌监测仪法 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具体步骤

口腔修复学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

名称: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 目的:了解及学习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方法。 仪器:口腔检查盘一套、藻酸盐印模材料、橡皮碗、调拌刀、石膏粉、水等。 原理:藻酸盐印模材料和石膏粉用水调拌后能自行凝固的特点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 内容:1、示教学习制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方法; 2、两人一组,相互取印模后,各自灌注一副模型。 步骤: 一、采取印模: (一)选托盘: 主要根据同学牙弓的形态、大小选择托盘。 (二)调整坐姿: 端坐,使背与地面呈近90°角; 取上颌印模时,其上颌与实验者的肘部相平或者稍高,张口时上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取下颌印模时,患者的下颌与实验者的上臂中份大致相平,张口时下颌牙弓的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三)取印模: 在橡皮碗中调配藻酸盐印模材料,将调好的印模材料盛入托盘中; 取印模时实验者可站在被实验者的右后方或右前方。 若取上颌印模时,左手持口镜牵拉左侧口角,右手持托盘,以旋转方式从左侧口角放入口内,取出口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提起上唇,托盘柄对准面中线,轻微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支持在左右双尖牙区的托盘上,以保持托盘固定不动,左手将上唇及左侧肌肉向下、向前、向内拉动,作肌肉修整;再用左手支持托盘,右手同法作右侧肌肉修整。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将印模从口腔中取出,冲洗,检查印模是否清晰,准确,有无脱模情况发生。 取下颌印模时,一般站在被实验者的右前方,右手持托盘,以旋转方式从右侧口角放入口内,取出口镜,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提起下唇,托盘柄对准面中线,下颌托盘就位的同时,嘱其舌尖向前伸并轻微摆动,右手食指及中指在双尖牙区保持托盘稳定不动,左手牵拉下唇及下颌颊侧肌肉向上向前向内完成肌功能修整。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 (四)灌注模型: 1、印模冲洗干净后,吹干水分,立即灌模。 2、在盛有适量水的橡皮碗中缓慢加入石膏粉,用调拌刀搅拌均匀,震动几次,排出气泡。用调拌刀取少量调拌好的石膏粉置于印模的腭顶或舌侧较高部位,使其从一端流入印模的牙冠部位,并逐渐灌满整个印模,同时使气泡逸出。不断添加,直至所需厚度。 3、放置一段时间后,调拌石膏灌制底座;要求底座与托盘平行,并有一定厚度(1cm),宽度超出印模边缘3mm。 4、待石膏模型干后,分离模型与印模。 注意事项: 1、印模材料及石膏调拌比例合适,调拌均匀; 2、灌模时边灌边震荡,避免气泡; 3、模型灌制时要有足够厚度和边缘伸展。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口腔诊所器械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一、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 1、 收集 ①、核对:由消毒护士统一到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类别。 ②、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③、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 分检、毁形 ①、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类,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器械物品不混淆。 ②、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统一焚烧处理。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 ① 、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 指灭菌储

存发放的区域)。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二、清洗消毒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 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①、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②、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掉。 ③、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摆放 按要求将污染手机/器械分别码入清洗/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口腔修复学教程实习报告与评定实习一印模和模型

第八章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 (实习报告与评定)实习一印模和模型评定学生 对印模和灌注模型的操作要领掌握情况;评定学生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 的质量。印模和模型评分表内容 分值得分1.操作要领 1)选托盘 5 (1)准备取模— 2)体位、姿势 5 1) 调印模材料 5 2) 托盘入口法 5 3) 托盘位置 5 (2)印模操作— 1) 功能修整 5 2) 固定托盘 5 3) 托盘出口、冲洗 5 1) 调拌石膏 5 (3)灌模—— 2) 注入印模 10 3)修整模型 5 2.质量检查(1)印模完整、清晰、无气泡 20 (2) 印模与托盘无分离 5 (3)模型完整、清晰、无 气泡10 (4)修整外形 5 学生姓名: 评分:班级: 教师签名: 日期: 1 实习二全口义齿的制作(一)制作基托、牙合堤评定学生对牙合 托制作方法掌握情况制作牙合托评分表内容 分值得分1.上颌蜡基托边缘 10 2.下颌蜡基托边缘 10 3.后堤区范围及制作方法

30 4.上下牙合堤平面前面高度、位置 20 5.上下牙合堤 平面后面高度、位置20 6.上下牙合堤协调情况 10 学生姓名: 评分:班级: 教师签名: 日期: 2 实习三全口义齿的制作(二)确定、转移颌位关系评定学生对颌位关系确定与转移方法掌握情况 确定颌位关系的评分表内容 分值得分1.确定正中颌位垂直距离 25 2.确定水平颌位关系 25 3.固定上下颌模型 10 4.牙合架功能 10 5.上牙合架时模型位 置 15 6.上牙合架 15 学生姓名:评分: 班级:教师签名: 日期: 3 实习四全口义齿的制作(三)排牙、调整平衡牙合评定学 生对全口义齿排牙及调牙合、平衡牙合原则的掌握情况排牙、调牙合 评分表内容 分值得分1.中切牙中线 5 2.上前牙唇舌向倾斜度 10 3.上前牙近、远中倾 斜度 10 4.上前牙在牙弓上扭转度 5

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的通 知 卫医发[2005]73号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以下简称《规》),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本《规》实施前,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达到本《规》要求,预防和控制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加强《规》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不符合本《规》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 二○○五年三月三日

附件: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第六条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规范

=洗消间、包装灭菌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制订者:童文芬审核者:腾红艳版次:第1版 制订日期:2015-05-26 审核日期:2015-06-15 执行日期:2015-06-15 一、洗消间管理 1. 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待洗物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 2.清洗、消毒用品齐全:超声清洗机(建议选择高频)、多酶洗液、除锈剂、高压预真空消毒锅消毒剂(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各种刷子、20ml注射器、注油机或专用手机油、纱布等。有条件可配备压力气枪、压力水枪。 3.清洗人员职业防护用品齐全。一次性防护用品用后更换;可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每日用后清洁、消毒。 4.多酶洗液根据使用频次进行更换。可疑传染病人器械浸泡后,及时更换。 5.超声清洗机每日使用后,清洁内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清洗用具、清洗池每日清洁与消毒。 6.预真空高压灭菌机要使用蒸馏水消毒 7、医疗废物分类放置,锐利器械装入锐器盒内或置于可防刺容器内,外套黄色塑料袋。 8、常水过滤器根据水质定期取下清洗。 二、包装灭菌间管理 1.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整齐,通风不畅时进行空气消毒 2. 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存放应分区,各区物品放置有序。 ⑴检查包装区:带光源放大镜、纸塑包装袋、封口机、灭菌指示卡、指示胶带等。 ⑵灭菌区:压力蒸汽灭菌器、蒸馏水或灭菌水、布手套 ⑶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柜。无条件时无菌柜也可放在诊室内。 3.检查包装人员戴帽子、穿清洁工作服,包装前洗手。 4. 监测:⑴压力蒸汽灭菌 ①每日使用前做工艺监测:压力表处于“0”位,打印记录装置备用状态,锅门密封圈平整无损,锅内清洁,排水口通畅,水箱添加蒸馏水或灭菌用水。②每锅化学监测。 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生物监测一次,自制生物测试包,放在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器处于满载状态。灭菌器新安装或大修后,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每锅灭菌登记:包括锅次、灭菌参数(温度、压力、时间)记录、操作人。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3.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清洗消毒流程

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流程 牙科手机消毒灭菌流程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牙钻结构复杂,又经常接触破损的粘膜,有血液污染,属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灭茵。” 牙科治疗手机等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共分为四个步骤:清洗—加油—封口—灭菌。 1、清洗 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手机或其它器械不可避免地会沾上病人的唾液、血液等含菌物,同时还会附着上一些污物。在正式灭菌前应将此类污物清洗干净。可采用超声波清洗,不但能将手机表面的污物洗净,还可将手机内部(如手机轴芯及管道)的脏物清除,从而达到里外干净。 2、加油

将润滑清洗油的接口接到手机加油孔上(其中四孔手机为第二大孔,二孔及三孔手机为最大孔),将润滑油注入手机内,以手机前端有油喷出为止。通过加油,可以使手机管道内壁及轴芯内的轴承上覆上一层油膜,这样就能避免在高压蒸汽灭菌时手机金属氧化,从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手机的消毒方法必须按照手机厂家的文字说明来进行。消毒灭菌前应使用专用的润滑喷雾剂。劣质润滑剂会在加热消毒时聚积成为粘滞的腊状物,其结果首先是使手机的转速减慢,最后会将轴承卡死。 3、封口 封口就是使用封口机将加过油的手机封在消毒纸袋内,然后放人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封口的意义在于: 可以检验灭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可以区分手机是否己消毒; 可以避免消毒后的手机存放时受到污染; 打开即用,操作方便; 当患者面拆封,患者感觉自然不同。 防止润滑油蒸发,长时间积累造成灭菌器内部污染。

消毒纸袋上一般有消毒指示剂,灭菌前后,纸袋的颜色有变化。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就能得知袋内器械的灭菌情况。 4、灭菌 将封口后的手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然后按说明书进行灭菌操作。这是消毒流程的最后一道程序 手术室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流程 1.空气:手术室房间每日常规消毒2次→术后(层流)、消毒每次30分钟;普通房问消毒每次1小时→层流滤网每周清洗1次,动态消毒机滤网每月清洗1次→周末空气消毒1次→细菌培养每月监测1次。 2.物体表面:抹布分室使用每日常规擦拭2次→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遍,待干→清水擦拭2遍→再清洗抹布→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3.地面:拖把分室使用→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待干→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遍,待干→清水擦拭2遍→再清洗拖把→500mg/L含氯消毒

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牙科器械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 1、收集 (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 (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 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 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2)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掉。 (3)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摆放 按要求将污染手机/器械分别码入清洗/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摆放要求: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装载框码放器械。例如:玻璃板摆放需要成排、直立、有空档。并充分固定;针针放在密闭小盒内,牙钳、挻子、口腔器械直立码放,戴关节的器械要打开。

口腔科医院感染操作流程

口腔科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 (一)布局流程 1、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洁、消毒在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内进行,室 内通风良好, 设有玻璃屏障, 路线及物流由污染区→清洗区→消毒区 →无菌物品储存区,不得逆行。 2、诊疗区域和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能够满足诊 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要求。 3、每日对相关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每周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环境一旦受污染及时处理。 (二)工作人员管理 1、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知识,并遵循标准预防治的原则。 2、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着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手套、护目镜等,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手卫生。

3、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 并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三)器械管理 1、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 毒或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 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 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或灭菌日期、有效期。

6、牙科手机和耐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对不耐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灭菌,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7、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后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四)质量监控 1、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工艺、化学、生物监测应符合《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 2、定期对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诊疗器械、环境物体表面、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3、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闭运送。 4、各项监测应有原始资料和详细记录。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步骤及要点:1、一般器械 ⑴、流动水冲洗

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

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修复工艺学科。本实习教程以把修复理论与工艺制作有机的结合为目标,融合了口腔医学、材料学、冶金学以及医学美学等知识,系统地介绍了牙体、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后常见修复体的制作理论、方法和技能。通过学习和操作,使学生能掌握各类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和要点。根据大纲要求,本教程共介绍了九类修复体制作,安排了三十个实习内容,共152 学时。 实习-印模和模型( 4 学时) [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制取一次印模、二次印模和灌注模型的方法和步骤。2.了解印模和模型材料的性能。 [实习内容] 学生间相互取印模,并灌注石膏模型;无牙颌模型的全口义齿印模并灌注成模型 [实习用品] 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托盘、酒精灯、火柴、印模膏、弹性印模材料、石蜡油、水、橡皮碗、调拌刀、平头钳、振荡器、模型修整机等。 [方法和步骤] 一.学生间互取印模 1.操作前准备 (1)准备检查器械和漱口杯。 (2)选择托盘:两名同学为一组,每人选择一副大小、形状合适的有孔有牙颌托盘,要求托盘与牙弓内外侧间约有3?4mm间隙,足以容纳印模材料。翼缘不超过粘膜皱襞,以不妨碍唇、颊、舌组织活动。上颌托盘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区。若托盘边缘伸展不够,可用红膏加深或加长至合适为止;若托盘某部位与口腔情况略有差异,可用平头钳调改。 2.制取印模 (1)调节体位:被操作者头部直立,使其下颌与操作者的肘部相平,牙合平面与地平面 接近平行。 (2)取上颌印模:取适量弹性印模粉放在橡皮碗内,按合适水粉比加入清水,快速调拌均匀,放入上颌托盘内。操作者站在被操作者的右后方,左手持口镜牵引其左侧口角,右手将托盘用旋转方式放入口内,对正牙列,并使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同时在印模料未凝固前,迅速用右手固定托盘,左手将上唇、左侧颊组织向前、向下牵动,以作肌功能修整。然后用左手固定托盘,同法作右侧肌功能修整,最后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指在双侧前后磨牙区固定托盘。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将托盘从口内取出,对照口腔情况检查印模是否清晰,边缘是否完整,有无气泡等。若符合要求,用清水冲洗后立即灌模。 (3)取下颌印模:同法调拌印模料放入下颌托盘。在被操作者的右前方,左手持口镜牵引其右侧口角,右手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令被操作者舌尖稍向后上卷起并边抖动边压托盘就位, 以防产生气泡。同时以同法作舌、颊肌功能修整,并在双侧前后磨牙区固定托盘,待印模料凝固后取出,符合印模要求后立即灌模。 二?无牙颌印模 1 ?托盘选择:采用圆底无孔托盘,其形状、大小与牙槽弓相一致,托盘长度,上颌超过腭小凹2?4mm,二侧盖过翼上颌切迹,下颌盖过磨牙后垫,托盘宽度应比牙槽嵴宽2? 3mm,周边高度离唇、颊、舌沟2mm左右,腭穹隆区形状要协调、合适。个别托盘可用印模胶或自凝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精)

全口义齿制作流程(精) 一、印模 全口义齿印模的分类 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 一次印模法:用牙合适的成品托盘以及海藻酸盐印模材一次完成 二次印模法:由初印模与终印模组成 2、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闭口 开口式印模 闭口式印模 3、根据取印模时就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 黏膜静止式印模 黏膜运动式印模 4、制作个别托盘 室温固化塑料制作的个别托盘画边缘线,适当添倒凹,涂分离剂,调拌自凝塑料材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2——3mm就可以 然后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在初印模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四周边缘刮去1-2mm、 5、边缘整塑 6、取终印模 印模取出时候要注重让患者含漱或鼓气,从唇侧边缘滴水,使印模取下。 取印模的步骤 1、取印模前的预备 2、取初印模 槽嵴外形的凹形,医生要站在患者的右后方,用右手持托盘,左手示指拉开患者的左口角,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内,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上后方加压,以右手中指与示指稳定托盘,左手拇指置于颊的外侧,示指在颊的内侧,向下前内运动数次,另一侧同理,换手。唇侧,两手中指稳定托盘,拇指在唇的外侧,示指在唇的内侧,牵动上唇向下内运动多次。 二、模型 1、围模灌注法 2、一般灌注法:a、注重后堤区的制作b、硬石膏硬固时间大约一个小时c、普通石膏硬固时间大约半个小时 三、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记录就是指用牙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与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包括垂直与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区分下列几个位置:正中关系位;正中牙合位;前伸牙合位与侧方牙合位。 确定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成正中牙合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就是面下1/3的距离。 1、方法 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 瞳孔到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 面部外形观察法

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doc

口腔器械清洗灭菌处 理操作流程 1、牙科手机使用后在带车针情况下送 水、送气30s ,卸下取出车针,去除 表面污 染物。带 电 源 类 存放于干燥回 收容器。 2、使用后与废弃物品分开。 3、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牙科小器械、刮匙使用生活饮 用水保湿放置。1、使用吹风机吹干; 2、低纤维絮擦布擦干。 1、进行灭菌器运行前的安全检查。 2、待灭菌物品干燥,不能超过灭菌器最大装载量。用托盘单层摆放纸塑包装器 械和无包装器械。包装类 物品间 应留有间 隙。牙科手机与车针 、 电 动 牙 洁 治器 手柄与工作尖等分开灭 菌 3、选择灭菌周期,灭菌参数:温度132℃、4 分钟、185.4kpa ,每锅监测物理 参数、化学监 测,并记 录监 测结 果,每月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进行生物监 测 。 灭菌周期的各种监 测或参数不合格时 不得放行使用,重新调整至合格后灭 菌器 方可再次使用。灭 菌起运行周期文件记 录保存 3 年。 回收分类 灭菌清洗干燥检查保养包装储存 消毒 1、牙科手机单独清洗、带螺纹表面 用软毛刷清洗,不能浸泡液体内; 官腔类器械拆开。 2、水温15-30℃,先冲洗,使用酶清洗剂或其他清洗剂 浸泡;然后在 水面下刷洗,擦洗、流动水漂洗。3、牙科小器械及结构复杂的器械进 行超声波清洗。冲洗去除污染物后 放入清洗机;洗涤水温≤45℃,添加清洗剂,完全浸没篮 筐、官腔内 注满水,盖上盖子,40Hz、清洗时间 <10 分钟 ;流动 水终 末漂洗。1、干燥后的器械目测器械 表面、螺旋结构处 、关节 处 无 污 渍、水渍 等残留物 质 和 锈 斑。 2、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 重新处理。 3、损坏或变形的器械应及 时 更 换 。 4、牙科手机的保养遵循使 用说 明书 。夹 持部分每日 手工注油、避免油雾播散。 1、根据器械特点和使用频率选择包装 材料,每日使用热封机前应 检查 参数 的准确性; 2、重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外均应有化 学指示物;低度、中度危险 的口腔器 械可不包装,消毒或灭 菌后直接放入 备用清洁 容器内保存。牙科小器械用 牙科器械盒盛装。 3、包外有灭菌化学指示物,并标有物 品名称、包装者、灭菌器编 号、灭 菌 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期,纸 塑袋包 装时 应密封完整,密封宽 度≥6mm,包 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 ≥ 2.5cm。 1、适用于不耐热、耐 湿的中、低度危险 性物 品可用含氯 制剂 2000mg/L浸泡30min, 流动 水冲净 。 2、选择正确的化学消 毒剂 ,每次使用前检查 其有效浓 度,并达到规 定的消毒时 间要求。每 季度进 行消毒效果集 染菌量的监 测 。 1、每周清洁物品存放 柜(车),灭 菌物品与 消毒物品分开。 2、裸露灭菌及一般容 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 腔器械灭菌后使用不 超过4h;纺 织材料、牙 科器械盒包装及中、低 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 或灭菌后置于清洁 干 燥的容器内保存<7 天; 纸塑袋<180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