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中“生命观念”的体现.docx

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中“生命观念”的体现.docx

2018 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中“生命观念”的体现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学生应该在较好地

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

物质与能量观等。学习后,学生要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

自然观和世界观,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笔者重点分析了2018 年江苏高

考生物试卷中“生命观念”的体现。

1.结构与功能观

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是: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是生物长期进化所形成的,

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试卷中第26 题很好地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具体的表现为:

结构与功能观的具体体现

(1)认识三种细胞结构同时能辨别出在具体

的细胞周期中各细胞器的功能

(2)了解核仁、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的关

(3)线粒体和叶绿体膜面积增加的方式及功

(4)营养缺陷型菌株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

这道题目,将细胞的相关结构与功能相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物质与能量观

“物质与能量观” 是指生命既是物质的,也是能量的。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总是伴随着能量流动而展开。试卷中第29 题和第

30题是对物质与能量观很好的考查,具体表现如下

29 题物质与能量观的具体体现30 题物质与能量观的具体体现

( 1)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色素把光能

质是载体能量是动力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 2)每个生物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在类

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 3)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核基因可以控制叶绿体的生命活

( 4)生物对农药的富集现象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将[H] 中活跃

的化学能转移到 ATP中;线粒体

中产生的 ATP 可以参与叶绿体中

多项生命活动

这几道题目渗透物质和能量观,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更好地认识生命,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生命观念,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3.进化与适应观

“进化与适应观”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生物适应环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要能够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生命起源、

生物多样性及适应性。试卷的第 4 小题,第 27 小题第( 4)小问,第 28 题的第( 6)小问是对进化与适应观很好的考查,具体表现如下:

第 4 小题27 题的第( 4)小问第 28 题的第( 6)小问( 1)突变可以为进化提供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原材料种 lncRNA 与疾病抵抗之间的主要原因,是打破了生

新物种形成的环节的关系态平衡

遗传平衡定律

这几道题目让学生要能够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生命起源、生物多样性及适应性。

4.稳态与平衡观

“稳态与平衡观” 是指生命系统是一个稳态和平衡的系统,稳态和平衡是通过调节来实现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稳态与平衡的例证很多:有细胞层次的,有个体层次的,有生态系统层次的,试卷中第 30 题是稳态与平衡观很好的体现。

稳态与平衡观具体的体现

( 1)病毒细菌入侵引起的机体发热引起的

体温调节方式

( 2)发热时引起寒战的意义

( 3)体温下降过程中散热的途径

( 4)体温上升引起血压升高的机理

理解生物这道题目让学生知道稳态与平衡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体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的概念,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树立“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

念。

总之, 2018 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中多处体现“生命观念”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大量具体知识围绕学科核心概念进行整合、内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整体认识,即形成生命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