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设计及分析_孙欣亮

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设计及分析_孙欣亮

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设计及分析_孙欣亮
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设计及分析_孙欣亮

【作者简介】孙欣亮(1979~),男,河北保定人,工程师,从事结构工程设计与研究,(电子信箱)sun_2004_817@126.com。

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设计及分析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Beam Design and Analysis

孙欣亮1,周任恒2,魏金锋1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2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69)

SUN Xin-liang 1,ZHOU Ren-heng 2,WEI Jin-feng 1

(1.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Beijing 100013,China;

2.Internal Trad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69,China)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某商业楼中一11.6m 跨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进行设计与分析,介绍了软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并对

比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2006)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两本规范的差异及不足。

【Abstract 】In this paper,by means of a commercial building in Beijing city in a 11.6m span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beam design and analysis,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of software,and compared the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YB 9082—2006)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nte structure ”

(JGJ138—2001)their differences and deficiencies ofthis specification two.【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转换梁;型钢混凝土;受弯承载力;裂缝计算【Keyword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transfer beam;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capacity of bending;crack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TU3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9467(2015)05-0028-02

1引言

随着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局部大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型钢混凝土托柱转换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也越来越多。我国民用建筑行业进行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时通常采用《钢

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2006)[1]

(以下简称《钢骨规程》)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2](以下简称《型钢规程》),而这两本规范在构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和裂缝计算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现通过某实际工程为例,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

2工程概况

北京房山区某商业楼项目,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 ),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Ⅲ类,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2层

局部为大空间多功能厅,导致局部抽柱,经多方商讨确定结构方案:在2层顶设置托柱型钢转换梁,相连柱为型钢柱。梁轴线跨度11.6m ,承托上部4层柱,局部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

3梁受弯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本工程采用PKPMV1.3版计算,从输出结果可知程序按

Construction &DesignForProject

工程建设与设计

【DOI 】10.13616/https://www.doczj.com/doc/bc14759960.html,ki.gcjsysj.2015.05.002

28

《型钢规程》计算。KZL1梁截面为600mm ×1000mm ,型钢为H 型钢700mm ×400mm ×10mm ×2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Q345B 钢材,HRB400级钢筋。

3.1内力提取

查Satwe 构件信息,得到各截面的弯矩值如表1所示。

表1截面弯矩值

分析M B 左截面可知,程序给出的对应截面配筋面积3871mm 2

不是按弯矩组合值(3948kN ·m )计算的配筋面积,而

是按无地震组合值(3349kN ·m )计算的面积,所以提取内力时不要直接取程序给出的地震最大组合值,还要复核无地震组合时的值,以便得到最不利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3.2配筋计算比较

现以型钢混凝土梁最大正弯矩截面处受弯承载力计算对比,由表1可知,最大正弯矩设计值M =3409kN ·m 。

1)按《钢骨规程》式6.2.2-1、式6.2.3-1计算得到受拉钢筋配筋面积为A s1=5246mm 2

2)按《型钢规程》公式计算,查Satwe 计算结果得到受

拉钢筋配筋面积为A s2=4122mm 2

按两本不同的规程计算的结果还是有不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两本规程计算公式的理论依据不同。

4梁裂缝计算及分析

对比两本规程的裂缝计算公式,其形式都是基于《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

,尽管在形式上是一致

的,但在计算假定上存在不同。计算结果如下:

1)按《钢骨规程》公式计算,受拉钢筋取A s1=5246mm 2,型钢梁下表面最大裂缝宽度为0.281mm ,小于规范限值0.3mm ,满足要求。

2)按《型钢规程》公式计算,由于PKPM 程序是按此规程计算,查PKPM 梁裂缝计算结果得到给出的弯矩准永久组合M k =2070.3kN ·m ,而查Satwe 梁内力得到的弯矩准永久组合M k =1.0恒+0.4活=2327.1+0.4×272.9=2436kN ·m ,分析原因得知程序在梁裂缝计算时,取的是跨中截面的弯矩值,而未取

最不利截面的弯矩值,所以当跨中弯矩值不是最大时,程序给出的裂缝值偏于不安全。取M k =2436kN ·m ,受拉钢筋A s2=4122mm 2,型钢梁下表面最大裂缝宽度为0.391mm ,大于规范限制0.3mm ,由此可见,按《型钢规程》设计,钢筋用量主要由裂缝计算控制。

5结语

1)要对程序计算结果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不要完全依赖于软件,要知道软件只是辅助工作的工具。2)两本规程在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型钢规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极限平衡理论,按平截面假定并对应力分布进行简化,并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作用,将型钢翼缘视为纵向钢筋的一部分,通过对型钢腹

板应力分布的积分得到型钢腹板轴向承载力项N aw 和型钢腹板抗弯承载力项M aw ,其理论依据较充分,考虑因素较全面,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钢骨规程》采用强度叠加法,分为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分别计算各自的承载力,没有考虑型钢和混凝土的组合作用,因此计算偏于保守,但计算较为简单,便于工程师理解。

3)对托柱转换梁来说,一般跨度较大,其用钢量一般由裂缝计算控制,如按《型钢规程》,比强度计算出来的用钢量要大约10%~50%左右,跨度越大,差距越大。因此,裂缝计算在大跨转换梁计算中是不可忽视的,另外,有效控制裂缝宽度,并使理论和工程实际相统一也是控制用钢量的有效措施。

4)裂缝计算两本规程都是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裂缝计算公式中αcr 的取值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中第8.1.2条受弯构件取的(αcr =2.1),而(GB 50010—2010)版中考虑到近年来试验平均裂缝宽度均小于原规范公式计算值,将αcr 系数调整为1.9。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裂缝宽度计算对αcr 系数的确定,如何让理论计算与工程实际更接近,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YB9082—2006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S].【2】JGJ 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S].【3】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收稿日期】2015-03-06

ααα/(kN αm) ααα/(kN αm)

αα

M á M ? M ?á M ??

ααα(αααα)

-4 179 -3 351 3 948 3 409

ααα(αααα) 31 30 31 1

αααααααα -3 134 -2 513 2 961

αααααα -2 218 -2 341 3 349 3 409

αααααααα

-3 134 -2 513 3 349 3 409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建筑与结构设计

29

型钢混凝土施工工法精编版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施工工法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管理部 1、前言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又称为劲性混凝土结构或包钢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结构外面包裹与曾钢筋混凝土外壳形成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混凝土可以做成多种构件,更能组成多种结构,他可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应用于各类建筑和桥梁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外包混凝土可防止钢构件的局部屈曲并能提高钢结构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结构的平面扭转屈曲性能,使钢材的轻度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混凝土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 另外为了满足建筑功能有高大空间的公用建筑向小空间的住宅建筑转换,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转变导致内部空间结构转换的需要,设计上采用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结构。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型钢,既可以满足高层建筑高压力高延性的前提下,减小截面,又改变其脆性破坏的性质。型钢柱与型钢梁的连接、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型钢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型钢梁腹板翼缘开孔补强以及节点箍筋做法上技术要求高,各工种的协作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中需解决的技术要点。 2、工法特点 2.1通过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型钢柱与型钢梁连接,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型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型钢柱腹板翼缘开孔补强及节点箍筋做法等工艺的研究,解决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难题、使型钢梁柱翼缘板开孔补强、型钢梁柱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梁柱节点箍筋做法等达到设计要求,保证结构受力的传递 2.2通过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每一个连接点绘制钢筋穿过型钢翼缘或腹板穿孔及补强 的节点大样,预先计划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纵向钢筋弯折和锚固及穿孔补强情况。型钢柱、梁构件实行工厂化制作,保证构件尺寸、精度及开孔位置的准确,保证了梁柱纵向受力钢筋能准确、顺利的穿过型钢梁、柱。避免了现场纠偏、补开孔的工作量,保证了质量和施工进度。

型钢混凝土柱工程施工工艺

型钢混凝土柱施工工艺 一.工艺特点 1.为了解决型钢混凝土框架中的梁、柱节点处型钢与钢筋在空间上的矛盾,以实现柱中主筋自下而上连续、贯通,保证其整体性,在型钢梁、柱加工前需进行钢筋穿孔位置的深化设计;另外,为了模板支设时对拉螺栓的使用,还得进行型钢柱上对拉螺栓眼位置的深化设计。 2.“型钢柱”柱顶柱主筋通过塞焊连接于“型钢柱”柱顶锚固钢板,钢筋自动成为锚板的锚筋,且节省了钢筋的锚固用量。 3.场馆四周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对独立,模板支设难度大。施工时需搭设单独的操作架及梁、柱支撑体系。 4.型钢柱高度大,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对模板有很大的侧压力,这对模板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科学、合理、易操作的模板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等至关重要。 5.型钢梁、柱节点处,“工”字型型钢梁占据了节点处的大量空间、且“王”字型型钢周围主筋密集,混凝土浇筑时下灰困难。 6.部分型钢柱柱间有钢斜撑,柱侧模支设困难。 7.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劳动强度小,混凝土浇筑质量容易控制。 二.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大跨度、重荷载和超高层建筑中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三.工艺原理 1.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型钢、钢筋与混凝土协同作用的原理,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刚度、抗震性能。 2.在型钢梁和钢支撑节点区域变截面翼缘板上适当开孔,保证了型钢梁柱节点处钢筋的连接质量和节点区域的设计抗力。 3.自密实混凝土在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应用,解决了型钢框架中钢筋密集部位的混凝

土振捣不密实和振捣困难的施工难题。 4.利用侧压力试验确定了超高型钢柱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公式。 四.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2.操作要点 ⑴.深化设计 ①.对拉螺栓孔深化设计 根据模板方案设计,型钢柱螺栓竖向间距为900㎜,柱底第一道对拉螺栓距地面200㎜。深化设计时需确定对拉螺栓孔的位置。型钢柱在厂家加工时根据深化设计结果,在型钢柱腹板上开直径为30㎜的圆孔。

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

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 【摘 要】 xxxxx 广场工程逆施结构与正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采用了“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解决了窄间隙下逆施混凝土梁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钢筋不同心、钢筋无伸缩的连接难题,为正逆施粗直径钢筋连接、特别是正施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连接技术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 可焊接套筒 熔槽帮条焊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钢筋连接 正逆施 前言: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鉴于逆作法施工在工程周期方面的优势、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抗震、防火及造价方面的优势,逆作法施工工艺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而高层、超高层结构中混凝土梁配筋量大、钢筋排数多、钢筋间距较小,加之结构体系抗震等级高,钢结构体系不允许开洞,且正逆施连接部位空间较小,如何实现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的合理连接,成为此类工程施工的难点。 1 工程概况 xxxx 广场工程包含1栋办公楼,3栋公寓楼及商业裙楼,设有4层地下室。1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为超高层建 筑,办公楼共53层,总高度258m ;A 、 B 、 C 三栋公寓分别为57层、53层、 49层,总高度分别为191m 、179m 、 168m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 体结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或一级。 本工程地下结构采用敞开式逆作法施工工艺,逆施结构与正施结构 型钢柱间距最小为600mm 如图1所 示。由于抗震等级高,与型钢柱连接 的逆施混凝土梁钢筋直径大(最大达ф32)、排数多(大部分为3排),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禁止在型钢柱上开洞,要求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方式直接连接。 图1 逆施混凝土与正施型钢柱对接平面图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唐光暹郑毅成翠艳葛智超黄扬 1.前言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内配型钢的组合结构,它综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特点,能充分发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材料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成为结构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节点形式,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文献报道。该类节点复杂,型钢的吊装定位、节点核心区钢筋绑扎、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均不同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节点,也与常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有所区别。我们知道,节点是有效连接梁、柱构件并使二者共同工作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该节点的施工工艺将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我公司在施工四川省南充市泰合·青年城项目过程中,通过优化创新、方案改革,总结了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方法。采用本工法,该工程节点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表明本工法可推广性强,在跨度大的转换层结构及类似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工法特点 2.1 应用CAD三维建模技术,优化型钢梁开孔位置及节点区内钢筋精确定位排布,提高型钢梁加工制作的准确性。 2.2型钢梁构件实行工厂化制作,避免了现场纠偏、补开孔的工作量,保证构件尺寸、精度及开孔位置的准确,保证了柱纵向受力钢筋能准确、顺利的穿过型钢梁。 2.3 对节点区自密实混凝土进行试配,并根据试验最终确定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控制参数范围,保证了节点区混凝土的质量。 2.4充分利用梁内型钢的结构刚度进行梁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梁侧模板需设对拉螺栓时,可在型钢梁腹板上设耳板,将其固定于耳板上,耳板应在钢结构深化设计时考虑并在工厂加工时完成。 2.5本工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易于掌握,施工综合费用低等特点,保证了质量和施工进度,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由于 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也就提出了不 同的要求。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型式的变化过渡,转换层应运而生。而在工 程设计和施工实践中,梁式转换层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和认可,它可以较好地解决 高层建筑中上下部结构在竖向不连续的问题。目前,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国 内应用虽然很多,也在施工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但总体来说,都不够深入 和全面。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受力情况有这个一个特点:下部结构受到的力非常大,上部受力相对较小。所以在建设中往往采用下部柱网密集、强多上部柱网疏松、墙少的结构。满足建筑功能,往往需要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 转换层。 一、转换层概述 1.由于高层建筑下部结构受力较大,上部结构受力较小,正常合理的布置应 是下部柱网密、墙多,上部柱网疏、墙少。这样建筑功能要求就与常规结构布置 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满足建筑多功能的要求,就必须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以实现自上而下结构形式,轴线布置的自然过渡。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就是转换层。 2.按转换层所实现的结构转换可分为三类。上、下层结构类型的转换:这种 转换层广泛应用于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化为 下部的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上、下层柱网、轴线改变:转换 层上、下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 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位置:即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 3.实际工程应用中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梁式、柑架式、空腹析架式、箱式和板式。从跨数上,可分为单跨、双跨及多跨;从上部墙体形式上,可分为满跨和不满跨、开洞和不开洞、开门洞和开窗洞;从 转换梁功能上,可分为托墙和托柱;从转换梁结构采用材料上,可分为钢筋混凝 土和钢骨混凝土、钢结构等。 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1.钢筋施工 (1)钢筋的翻样以及下料。高层建筑转换大梁采用大量的钢筋,主筋长,含钢 量大,布置密。因此,准确地翻样和下料是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其翻样和下料便尤 为重要。首先,要弄清楚设计意图,然后进行钢筋翻样。翻样中考虑好钢筋之间的 穿插避让关系,准确确定制作尺寸和合理的绑扎顺序并对就位顺序进行统一编号。 其次,安装钢筋前在大梁两侧搭设双排钢管搁架用作操作架,并保证重大钢筋骨架 不变形,主筋排放按次序对号入座。先就位上排钢筋,穿入箍筋形成支架,再就位下 排钢筋。向下弯曲转换大梁最上一排的面筋,然后锚固,一直到底筋以上;位于底 筋的主筋,选择其最下一排,将其上弯25°,其余的不再弯锚,也不弯锚负筋。节点空 间得到了增大,方便了混凝土的灌注以及振捣。第三,转换梁内含有大量的主筋,因 此主筋下料时,每根钢筋接头位置都需要调整好,这样才能保证其焊接接头能相互 错开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所有转换梁的主筋进行编号,编号的规则可以按照就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工法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杭州**建设集团公司 ***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1.1 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1.2 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捣的施工 根据高层建筑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站泵送浇捣的情况,不管柱顶留或不留施工缝,均应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采用这种方法浇捣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时,应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故宜在柱顶梁底处留设施工缝,以缩小节点核心区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时间,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形成冷缝。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杜绝漏振死角,对于钢筋确实过分密集的情况,应事先和设计单位联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 强度。 2 梁柱节点随同楼面统一浇捣 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分别浇捣的施工方法,给施工带来不便,且容易形成邻接面的冷缝,故当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二级时(10N/mm2) ,可考虑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同梁板一起浇捣。但应当指出:此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如果取用梁板的混凝土强度,会引起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不足,以及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不足,所以一般不应采用。 3 控制和消除梁柱节点处裂缝的具体措施 3.1 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根据我公司在宁波、杭州、上海等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践,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 按先柱后梁的次序浇捣,也曾发现少数楼层在梁柱节点处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面附近出现微细裂缝。经现场察看和讨论分析认为,这些裂缝不是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裂缝,并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虽然微裂在混凝土中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应从严要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和消除这类裂缝,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其具体原因是: (1)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相差两个等级)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体积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热高,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收缩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构造及施工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构造及施工摘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在用钢量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构件的强度,改善了构件的延性,增强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现通过对空港物流加工区健身中心工程中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构造分析,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字:型钢混凝土;节点构造;施工技术 abstract: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steel structure, compared to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o make use of the steel and concrete this two kinds of material of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steel quantity in the same conditions,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nent, improved the ductility of the components, and enh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now through the airport logistics processing zone fitness center in engineering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eams and columns of the node structure analysis for the design and the relat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joi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钢筋的连接和安装研究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钢筋的连接和安装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逐渐增多,但在施工方面并没有十分系统的经验总结,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钢筋的连接和安装展开讨论。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连接;安装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transfer bea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layer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increases gradually, but in the construction aspect is not very systematic summary of experience, this paper o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reinforced connection and installa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ransfer layer connection; installatio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钢筋翻样与下料转换大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区上下共有几十层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还须弯起锚固,众筋“抢位”现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错误。均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准确地翻样和下料是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 (1)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握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翻样时要结合实际并考虑方便施工。 (2)一般设计转换大梁的主筋在柱节点区均弯起锚固,施工难度大。可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如:

梁柱节点施工方案设计

梁柱节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贵港市广汇东湖A2区编号:

广汇东湖城A2区工程 梁柱节点方案 监理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日期:年月日 编制单位: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意见: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4) 1.1编制说明 (4) 1.2编制依据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工程设计概况 (4) 第三章: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5) 3.1剪力墙、柱施工缝留置: (5) 3.2节点钢丝网安装 (6) 3.3混凝土浇灌 (6) 第四章: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6) 第五章:梁柱节点处裂缝控制措施 (7) 5.1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7) 5.2防止梁柱节点处裂缝的措施 (8) 附图:梁柱节点施工大样平面图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高层建筑结构梁柱节点为结构的关键部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有关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的设计和浇注有以下的条文内容及及条文说明:当柱混凝土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第13.5.7条);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协商解决(条文说明)。本施工方案中,凡未注明计量单位的尺寸均以“mm”为单位。 1.2编制依据 1.1广西华篮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结施、建施图;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1.3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1.4我公司掌握的国内外新技术、先进经验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 1.5我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及公司编制的施工工艺标准;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广汇?东湖新天地9~12#楼、16#楼及广汇·东湖城A2区一期地下室工程 工程地点:贵港市贵港市港北区江北大道与和平路交汇处东南角 建设单位:广西广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宏大建筑有限公司 工程内容:土建工程、给水排污、消防、防雷、装饰等设计图纸包括的内容的施工。 工期:570天。质量标准: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一、2.1工程设计概况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唐光暹郑毅成翠艳葛智超黄扬 1.前言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内配型钢的组合结构,它综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特点,能充分发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材料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成为结构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节点形式,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文献报道。该类节点复杂,型钢的吊装定位、节点核心区钢筋绑扎、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均不同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节点,也与常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有所区别。我们知道,节点是有效连接梁、柱构件并使二者共同工作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该节点的施工工艺将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我公司在施工四川省南充市泰合·青年城项目过程中,通过优化创新、方案改革,总结了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方法。采用本工法,该工程节点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缩短工期,节约成本。表明本工法可推广性强,在跨度大的转换层结构及类似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工法特点 2.1 应用CAD三维建模技术,优化型钢梁开孔位置及节点区内钢筋精确定位排布,提高型钢梁加工制作的准确性。

2.2型钢梁构件实行工厂化制作,避免了现场纠偏、补开孔的工作量,保证构件尺寸、精度及开孔位置的准确,保证了柱纵向受力钢筋能准确、顺利的穿过型钢梁。 2.3 对节点区自密实混凝土进行试配,并根据试验最终确定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控制参数范围,保证了节点区混凝土的质量。 2.4充分利用梁内型钢的结构刚度进行梁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梁侧模板需设对拉螺栓时,可在型钢梁腹板上设耳板,将其固定于耳板上,耳板应在钢结构深化设计时考虑并在工厂加工时完成。 2.5本工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易于掌握,施工综合费用低等特点,保证了质量和施工进度,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3.适用范围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是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新型节点形式。本工法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也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柱相交的结构体系。 4.工艺原理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具有梁内型钢吨位大、节点区钢筋和型钢布置较密等特点,实际施工中将面临型钢构件的制作安装、节点区构造复杂及混凝土浇捣困难等问题。 4.1通过对型钢混凝土梁构件中的型钢构件进行深化设计,确定节点区型钢梁翼缘板开孔及补强的节点大样后进行预制加工,对型钢混凝土梁结构的每一个连接点绘制钢筋穿过型钢翼缘或腹板穿孔及补强的节点大样,预先计划节点纵向钢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本文系统的研究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重点对梁式转换层施工的三大分项:模板和支撑体系、钢筋的连接和绑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ype conversion layer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cusing on beam conversion layers of construction of three sub-accounts: template and the support system, reinforced the connection and assembl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 concrete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keywords: high building; beam type conversion layer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由于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型式的变化过渡,转换层应运而生。 1 转换层概述 由于高层建筑下部结构受力较大,上部结构受力较小,正常合理的布置应是下部柱网密、墙多,上部柱网疏、墙少。这样建筑功

型钢混凝土柱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柱施工工法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苏畅宋志宇王晓龙 1.前言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二期项目中的30万吨/年LLDPE装置中的脱气和挤压造粒厂房,整体结构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屋面以上为钢结构构架,构架上安装工艺管道及设备,钢筋混凝土与上部钢结构构架之间过渡区采用型钢混凝土柱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结构整体安全、稳定、耐久等要求,因此目前各领域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型钢混凝土柱传统施工工艺操作难度大,且措施用材料必须连接或穿过主体结构,影响主体结构稳定性,项目部组织设计、优化新的施工方案,克服了施工难题,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该项施工任务。 2.工法特点 2.1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工法,应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柱施工特点,在传统施工工艺基础上优化、创新,着力解决以下施工重点、难点问题。 2.2型钢混凝土柱中内箍筋应穿过十字钢柱,纵向主筋应穿过结构层钢梁,因此必须保证钢柱、钢梁预制过程中开孔精度,细化开孔、穿筋方案。 2.3型钢混凝土柱侧模板加固不同于钢筋混凝土柱侧模板加固,因为十字钢柱位于型钢混凝土柱中心,用于加固模板的对拉螺栓不能从柱中间穿过。传统工艺一般采用单头螺栓分别焊接在十字钢柱四面的栓钉上拉紧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不能应用于梁、柱节点无栓钉区域,为此设计了新的模板加固方案,有效的解决了该难题。 2.4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大,振捣施工必须计算振捣设备影响范围,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并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计文件中要求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柱施工,包括型钢混凝土柱中钢结构的制作、安装施工,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4.工艺原理 型钢混凝土在结构特性上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各自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然而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应建立在方案可行的基础上,而型钢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可以充分借鉴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施工工艺,将二者工艺重新组合优化,合理安排制作、运输、安装、浇筑等工艺流程,产生型钢混凝土结构特有的施工工艺,因此具备了很高的应用性。同时也是型钢混凝土柱工艺原理的形成依据。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钢柱预制→钢柱安装→竖向受力钢筋安装→箍筋安装→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固定架→模板安装→模板加固→浇筑混凝土→养护→验收 5.2操作要点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构造及施工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构造及施工 :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a new type of struc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steel structure, compared to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o make use of the steel and concrete this two kinds of material of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steel quantity in the sameconditions,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onent, improved the ductility of the components, and enh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Nowthrough the airport logistics processing zone fitness center in engineering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eams and columns of the node structure analysis for the design and the relate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Joi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八、一 前言: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简称SRC吉构)是指在混凝土中主要配置型钢(轧制或焊接成型), 并且配有一定的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的结构, 是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结构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称之为混凝土包钢结构, 在前苏联称之

施工方案-型钢混凝土梁柱施工方案

型钢混凝土柱施工方案 (一)结构柱模板设计及施工 本工程框架柱模板均采用覆膜木胶合板,沿模板短边设置50×100方木,木枋与九夹板之间用钉子钉牢,模板就位后用短钢管临时固定,柱模板用柱箍加固。 (1) 对于截面小于800mm 的柱模板加固采用双向 “十”字形排列的对拉螺栓相结合的方法。示意图如1-1: 管 钢管箍@500mm 木枋 方柱模板支撑示意 M16对拉螺栓 18mm厚的复合木多层覆膜面板 (2)柱模每边设置两道对拉螺栓从而确保模板的刚度。示意图如1-2: PVC套管 柱子模板支撑示意图 800~1200 800~1200 木方 48钢管 M16对拉螺栓 18mm厚的复合木多层覆膜面板 (3)对于单边截面大于1200mm 的柱模,该长边再增设一道拉杆,其余做法 1-1 800mm 以下方柱模板支设示意图 图1-2 800-1200mm 柱模板支设示意图

同上,如图1-3 所示。 PVC套管 柱子模板支撑示意图 M16对拉螺栓 18mm厚的复合木多层覆膜面板 木方 48钢管 小 于 等 于 8 , 1 根 对 拉 螺 栓 8 ~ 1 2 , 两 根 对 拉 螺 栓 (4)异型柱模板(核心筒体剪力墙) 工程的异型柱模板支设见示意见图8.2.1-4。 图1-3单边截面大于1200m柱模板示意图 图1-4异型柱模板支设示意图

(5)劲性型钢混凝土柱模板。 本工程有大量的方形、圆形型钢柱,柱的模板设计同普通方形、圆形柱模板,但其加固方式不同,型钢柱模板加固螺杆焊接固定于柱箍筋上。如图8.2.1-5所示。 图8.2.1-5型钢柱模板支设示意图 (二)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套柱箍筋→竖向受力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施工要点: 1) 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 2) 采用直螺纹连接柱钢筋。 3)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做好皮数杆,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保证箍筋间距,如图2-1。

型钢混凝土梁柱环梁节点施工技术

浅谈型钢混凝土梁柱环梁节点施工技术
[摘 要]:型钢混凝土环梁节点施工技术 [关键词]:钢管柱 钢筋 绑扎
1、前言
型钢混凝土柱作为一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钢和混凝土材料特性的组合结构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提高了技术上的合理性和经济上优越性。但作为钢管混凝土柱中重要的梁柱节点,已由过去相对单一的钢 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或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形式演变为一个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既有钢筋混 凝土梁和环梁连接,同时又有钢梁穿心连接,其受力和构造复杂,本工法结合了 06SG524 图集中混凝土环 梁-环形牛腿梁柱和内隔式牛腿钢梁柱两种钢管混凝土刚性连接节点构造的施工工艺。由于该节点存在的构 造复杂、穿心构件多、操作空间小、安装复杂以及各道工序繁多且在同一狭小空间完成等施工难点,对此, 我公司逐步研究和改进,形成了一套针对环梁-环形牛腿钢骨砼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即将该节点复杂的工 艺和工序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化,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效,合理而安全经济地解决钢梁-钢管混凝土柱 与钢筋混凝土梁穿心连接节点复杂构造的施工难题。对日后这种节点构造的施工具有很好的推广、借鉴和 指导意义,并且工艺成熟,技术先进,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 针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骨梁和混凝土梁连接的复杂节点,采用环梁-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 工艺,克服了该节点因过多穿心构件连接造成环梁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的施工难点,相比较传统的钢管柱 节点施工工艺,该方法科学地将施工工艺和工序分开,重新进行有机组合,避免了各道工序在同一狭小空 间内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进度,质量得到保证,观感效果好,降低了人工成本,经济效益十 分显著。 2.2 环梁的腰筋与钢骨梁采用加劲板进行连接,无需穿心连接,施工简单。 2.3 钢管混凝土柱、环形梁、框架梁和钢骨梁的组合使用均发挥了各自结构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前景看好。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环梁-环形牛腿钢骨砼梁柱复杂节点的施工。
4、工艺原理
该工艺将环梁-环形牛腿钢骨砼梁柱复杂节点中钢管柱节点和环梁钢筋单独制作,现场环梁模板一次安 装成型,搭设胎架,水平搁置钢管柱节点,在钢管柱上绑扎环梁钢筋,环梁绑扎于钢管柱节点上随钢管柱 吊装入模就位,克服了该节点工艺和工序的复杂,解决了由于过多的穿心钢骨构件造成环梁钢筋绑扎和模 板安装的困难,避免了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施工,可与任意方向的不同类型的楼盖梁相接,将复杂的工艺和 工序分段独立制作,然后再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了一套分段施工、整体装配、并行流水施工的工艺。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结合转换层的受力性能,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系统的研究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支撑体系的设计原则,钢筋的连接要点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 1 梁式转换层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转换层梁与梁柱框架共同受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可分为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种情况: (1)施工阶段:结构的荷载以及结构的计算简图由于施工过程中楼层的增加,计算简图及荷载也随之变化,并且还与施工方案有密切关系。自转换层梁本身组成的梁柱框架起,然后逐渐增层,就演变成转换层梁作为下弦刚性梁的特殊框架式析架。 (2)使用阶段:转换层梁承受的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的二期恒载和活载,结构的计算简图是施工阶段自重的逐步叠加,以及相应的使用荷载。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转换层梁与梁柱框架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经过结构力学的原理进行等效受力的转换之后,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是相同的。 2 模板和背愣的承载力与挠度验算 模板和背愣(包括作为模板的构造部分、固定于面板背面的背肋和用于搁置、支承模板的格栅、背愣与梁件)一般都属于受弯构件,承受竖向或水平荷载的作用。大多可按简支梁(板)或连续梁计算,当超过3跨时,按3跨连续梁计算。荷载端部(一端或两端)固定条件达到固定支座的要求时,则可采用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简支梁或悬臂梁进行计算。 模板、背愣和支架都属于临时结构,且在一般情况下,多数难以完全达到相应正规(永久性)工程结构的构造、设置和工作条件要求,而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又有可能是“严重”和“很严重”的,因此,在计算时应采用适当的系数,以加强其安全保证。为此,在使用正规工程结构的计算式时,应采取适合的系数取值,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调整系数。 3 钢筋连接及安装技术 放样时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顺序,钢筋工程安装顺序如下: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梁的砼强度等级为C25 板的砼强度等级为C25 柱的砼强度等级为C30 1、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常见施工方法 1.1 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捣,则柱顶不留施工缝。 1.2 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捣的施工 根据高层建筑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站泵送浇捣的情况,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捣方法为:如图1所示,不管柱顶留或不留施工缝,均应先用塔吊吊斗或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分层振捣,在楼面梁板处留出45°斜面。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采用这种方法浇捣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时,应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故宜在柱顶梁底处留设施工缝,以缩小节点核心区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时间,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形成冷缝。同时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用小型插入振捣器加强振捣,杜绝漏振死角,对于钢筋确实过分密集的情况,应事先和设计单位联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 2、梁柱节点随同楼面统一浇捣 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分别浇捣的施工方法,给施工带来不便,且容易形成邻接面的冷缝,故当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二级时(10N/mm2) ,可考虑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同梁板一起浇捣。但应当指出:此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如果取用梁板的混凝土强度,会引起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不足,以及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不足,所以一般不应采用。 3、控制和消除梁柱节点处裂缝的具体措施 3.1 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根据我公司在宁波、杭州、上海等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践,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按先柱后梁的次序浇捣,也曾发现少数楼层在梁柱节点处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面附近出现微细裂缝。经现场察看和讨论分析认为,这些裂缝不是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裂缝,并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虽然微裂在混凝土中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应从严要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控制和消除这类裂缝,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其具体原因是: (1)梁柱节点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较大,(相差两个等级)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水灰比、用水量都不同,柱子体积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热高,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收缩有差异,所以在其交界附近容易产

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交底

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交底 施工企业:电力公司№:(津建安表22) 工程名称邵公庄110kV变电站工种班组 施工部位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交底时间2019年月日 【摘要】xxxxx广场工程逆施结构与正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采用了“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解决了窄间隙下逆施混凝土梁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钢筋不同心、钢筋无伸缩的连接难题,为正逆施粗直径钢筋连接、特别是正施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连接技术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可焊接套筒熔槽帮条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连接正逆施 前言: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鉴于逆作法施工在工程周期方面的优势、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抗震、防火及造价方面的优势,逆作法施工工艺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而高层、超高层结构中混凝土梁配筋量大、钢筋排数多、钢筋间距较小,加之结构体系抗震等级高,钢结构体系不允许开洞,且正逆施连接部位空间较小,如何实现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的合理连接,成为此类工程施工的难点。 1 工程概况 xxxx广场工程包含1栋办公楼,3栋公寓楼及商业裙楼,设有4层地下室。1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为超高层建筑,办公楼共53层,总高度258m;A、B、C三栋公寓分别为57层、53层、49层,总高度分别为191m、179m 、168m。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体结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或一级。 本工程地下结构采用敞开式逆作法施工工艺,逆施结构与正施结构型钢柱间距最小为600mm如图1所示。由于抗震等级高,与型钢柱连接的逆施混凝土梁钢筋直径大(最大达ф32)、排数多(大部分为3排),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禁止在型钢柱上开洞,要求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方式直接连接。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域优化设计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域优化设计 摘要:通过改变混凝土梁柱节点区域交叉钢筋的空间布置,由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钢筋的特性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发挥,提高了梁柱节点核芯区延性、抗震剪切力和冲击力,同时避免因钢筋密集而造成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 关键词: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域平面交叉立体交叉U形钢筋抗震剪切力抗震冲击力延性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区域一般钢筋密集,纵横向梁的受力钢筋在此区域交叉和锚固,致使钢筋间净距和钢筋网眼尺寸减小,形成类似密目滤网的作用(见图1),工程实例证明,导致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域一些主要质量问题: 1、混凝土浇筑困难,泵送混凝土难以直接浇筑到位,多采取二次转运、小批量浇筑, 或采取钢筋安装与混凝土浇筑振淘交替进行,降低工效; 2、混凝土振淘困难,振动棒直径大于钢筋网眼净距,振动棒难以顺利插于新浇混凝 土内工作,振淘不密实; 3、由于交叉钢筋的滤网作用,导致混凝土离析,粗骨料沉积于钢筋网上部,水泥浆 流失,致使柱根部混凝土形成空洞、蜂窝、烂根等质量通病(见图2,3); 4、纵横交叉的钢筋在节点区域密贴,缩减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降低了锚固抗拉强 度,对节点抗震不利; 5、钢筋混凝土节点区域截面钢筋过于密集,在侧向地震荷载作用下有类似于超筋脆 性破坏的风险和可能; 6、梁柱节点水平钢筋网层的存在,类似于在混凝土柱中水平方向形成断层,造成水 平方向剪应力集中,对结构抗震和节点核芯区抗震非常不利。

图1 典型梁柱节点配筋示意图 图2 典型梁柱节点混凝土质量问题示意图 图3 典型梁柱节点混凝土质量问题实例 随着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工业厂房的增多,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配筋率越来越高,同时为了获取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所采用的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也越来越大,梁柱节点区域钢筋网眼的尺寸与粗骨料的粒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而设计单位一般未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作出详细的深化设计,国内也为解决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方案较多,优劣利弊各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