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第五章中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第一节国外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1、课程提出的背景

斑克街早起儿童教育方案可以追溯到1916年。在一些规模很小的、独立的教育机构中,有一个米切尔(Mitchell,L.S)创办的名为教育实验局(the Bureau of Educational Experiments)的教育机构,后来在它的基础上成立了斑克街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局这个名字反映了教育实践应该根植与研究儿童,更好地懂得儿童发展这样一种理念的基础之上。1919年,约翰森(Johnson,H.)建立了斑克街学校,这是个斑克街教育的前身。米切尔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坚信教育的力量能影响和改造社会,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应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和其生活相联系。1928年,拜巴{Biber,B.}也加入了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研究。以后,该教育机构将其兴趣更多的放置与学前儿童教育,并为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参与美国“开端计划”,“随后计划”等国家教育项目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斑克街方案已永不局限于一个教育机构,它通过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过程,对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幼儿教育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念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诸如安娜·弗洛伊德(Freud,A),埃里克森(Erikson,E.)等一些将儿童发展放置与社会背景中的学者的理论。二是皮亚杰,温纳(Werner,W)等一些研究学前在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理论,这些心理学家对教育并不特别关注。三是杜威,约翰森(Johnson,h)(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创建主任),艾萨克斯(Isaacs,S)和米切尔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然而,其它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例如勒温(Lewin,K.)拜巴等人的想法也曾对斑克街方案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拜巴曾在斑克街做过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并在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它教育方案的差别,那么这个词就是发展——互动(developmental-interaction)。“发展”的含义是儿童生长的样式以及对儿童和成人成长特征的理解和反应的方式。“互动”首先强调的是儿童与环境,包括其它儿童,成人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其次指的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交互作用,这就是说,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些概念可以运用于各种年龄的儿童和成人教育,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必须充分顾及教育对象的年龄、能力和文化背景。也许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作用方式,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与成人全然不同的。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将儿童发展分为6条原理:(1)发展是有简单到复杂、由单到多远或综合的变化过程;(2)早期获得的经验不会消失,而会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统中去;(3)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在帮助儿童巩固新知识和提供有益发展的挑战之间取得平衡;(4)在成长过程中,儿童逐渐地以越来越多的方式主动探索世界;(5)儿童的自我感觉是建立在与他人和与在物质交互作用所获取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是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反复地感知和自我监察而形成的;(6)冲突对于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冲突解决的方式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社会文化要求诸多有意义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性质。

近些年来,维果茨基的研究也影响了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方案的设计者们关注了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社会背景,并将之整合于“发展——互动”的概念。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设计者们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整个儿童”的概念能够表明这个教育方案的最主要方面。近年来,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已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两个更广泛意义的概念上,它们是进步主义和心理健康。班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设计者们认为,学校应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机构,它应为儿童提供创造性的和让儿童感到满意的工作的机会;它应给予儿童有意义的刺激,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片段的学习;它应培养儿童的个性,增强儿童的社会意识。

2、课程目标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

1、培养儿童有效性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包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的动机;

2、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包括自我认同、自主行动、自行抉择、承担责任和接受帮助的能力;

3、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包括关心他人、认为集体的一员、友爱同伴等;

4、鼓励儿童的创造性。

这些目标都很宽泛,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和文化背景的适合性而加以思考和具体化。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没有将课程看作是一系列活动的“菜单”,而是将课程看成帮助儿童获得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你和理解经验的机会,换言之,课程是这些经验的总和,它是通过富有想象的计划和决策的过程而创造的。在斑克街早起儿童教育方案中,课程是综合性的。

3、课程容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常以“社会学习”的问题为综合性的课程主题,教师为儿童获取学习社会和掌握重要技能的经验提供机会。以社会学习为核心展开的课程,共分为6个大类:(1)人类与环境的互动;(2)人类为生存而产生的从家庭到国家的各级社会单位及其与人的关系;(3)人类世代相传(4)通过、科学和艺术等,了解生命的意义;(5)个体和群体的行为;(6)变化的世界。

学习的主题可以从对家庭的研究到河流的研究,其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兴趣,也取决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要求儿童掌握的知识、技能。例如,3岁的儿童,课程强调的是儿童对自身和家庭的学习;然而对于5岁的儿童,课程则强调对社区服务个工作学习。在任何一个学习的过程中,课程关注的是儿童在美术、音乐、数学、科学、语言、运动、搭建积木等活动中已有的经验,在课程以综合的方式整合这些经验,以帮助儿童对自己的世界加深理解。斑克街方案的设计者们相信,对于儿童而言,最有意义的经验是那些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经验;是那些能够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并有益于获取新知的经验。斑克街方案的设计者们也相信,对于儿童而言,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是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这个经验,这就是说,儿童首先要求获取经验,然后,他们会通过在创造的过程,从已获得经验中去理解这些经验的真正意义,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包括讨论、想象和构建等。

以社会学系为核心展开的课程整合了:(1)围绕社会学习主体的音乐、阅读、书写、数学、戏剧和美术等不同的课程经验;(2)身体、社会、情绪情感和认知等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3)第一手经验以及再创造这些经验的机会;(4)儿童在家庭和在托幼机构的经验。①①Mitchell,A.&David,J.,Explorations with Young Children-Acurriculum guide from the Bank Stree College of

Education,Gryphon House Inc.,1992,p.146.

4、课程实施的方法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curriculum wheel)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中长运用的工具。课程轮的中央是主题,轮辐间的空间可由教师设计各个活动区域或活动种类的容,允许教师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增加或删除。课程的实施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主题;(2)确定目标;(3)教师学习与主题相关的容,并收集资料;(4)开展活动;(5)家庭参与;(6)高潮活动;(7)观察与评价。

5、课程评价

评价是斑克街的发展——互动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计划和决策的原则。与追求高水准学业成就的评价不同,斑克街长期主更宽泛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是立足于理解儿童如何了解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机会汤他们表达自己的理解。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固然是基础,但是,在于环境互动时,儿童的态度和个性特征同样重要,例如,儿童的独立精神和合作活动的能力以及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社区公民等。

运用斑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教师必须遵从和完成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育测试和评估。此外,评价需要严格地和系统地依据童活动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包括教师对儿童表现的观察(如阅读、数学、操作材料、与他人互动等);儿童活动的文件袋(如艺术、书写、计算、建构等);教师为年龄较大的儿童设计的技能检测表所反映的儿童学习质量(如阅读和书写、航海日志、实验报告、编列目录、单元学习的总结等)。分析和总结这些资料,能是教师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能为教师与家长沟通以及确定下一步计划打下基础。

二、蒙台梭利教育模式

1、课程提出的背景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尓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蒙台梭利早年从事医学工作,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里教育问题,1907年,在罗马的贫民区开设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将对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运用于正常儿童。以后,蒙台梭利在国外相继开设了训练班,培养了许多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在1914年至1935年期间,蒙台梭利教学法盛行欧洲,后面因法西斯政权的禁止,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欧洲的推行受到阻碍,二战以后,蒙台梭利再次受到欧洲各国的欢迎。20世纪60年代,由于亨特和布鲁纳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指出早起的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蒙台梭利教学在教育改革的呼声中曾风靡美国。迄今为止,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中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蒙台梭利课程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仍然可以见到。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与她的儿童发展观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蒙台梭利认为: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教他说话,进而使他完善,那我们可以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

②②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1990年版,第30页。一方面,蒙台梭利十分重视遗传素质和在的生命力,她认为,正是这种在的冲动力,促进儿童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蒙台梭利坚信,遗传是第一位的,对儿童而言,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

因此,蒙台梭利将对儿童的自发冲动进行压制还是引导,看成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在蒙台梭利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足,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例如,儿童对颜色、声音、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在两岁至四岁,而行为规的敏感期则在两岁至六岁。这样,环境和教育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事了,因为如果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蒙台梭利进一步认为,每个个体儿童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必须与敏感期相符合,应以不同的教育去适应不同的节律,即要实施个别化教学,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因此,儿童自由成为了教育的关键。

总之,“自发冲动、活动和个体自由”,这些都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感官教育符合该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教育学的角度讲,从感官教育能引发出算术、语言、书写、实际生活能力等。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不仅能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使作业符合儿童的兴趣,使之专心于作业,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自由、作业和秩序是通过作业而协调统一起来的,而以自由和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秩序,明显不同于以常规压制和命令训练而产生的服从。

2、课程目标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儿童把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特质的人。

3、课程容

蒙特梭瑞教育法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自然人文教育,社会文化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等几部分。蒙特梭瑞教育法最为精彩、最为科学和适合儿童发展的部分,则是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教育观念。成人通过观察,了解到儿童发展需要,从而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协助儿童自然的成长,并引导儿童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发展了认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习得了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了独立、进取、坚持、自信、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1、肌肉训练

肌肉训练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幼儿动作的灵活、协调和正确,还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

2、感官训练

蒙特梭瑞认为,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这是幼儿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

3、实际生活练习

蒙特梭瑞十分重视幼儿的实际生活练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儿童自己有关的,另一类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实际生活练习,幼儿可以培养独立生活

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初步知识教育

3-6岁幼儿天生具有学习出初步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教他们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初步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正确的感官训练有助于初步知识的教育。

蒙特梭瑞教育法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自然人文教育,社会文化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等几部分。蒙特梭瑞教育法最为精彩、最为科学和适合儿童发展的部分,则是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教育观念。成人通过观察,了解到儿童发展需要,从而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协助儿童自然的成长,并引导儿童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发展了认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习得了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了独立、进取、坚持、自信、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4、课程实施的方法

蒙台梭利课程实施的方法是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

(1)有准备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看来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环境实际上往往是成人为了自己生活的便利而创造的成人的文明环境。这种环境没有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儿童来说自然就是没有准备的环境。儿童的需要与成人不同,他们需要能引发成长原动力或潜在生命力的成长要素。为了让儿童得到正常、持续的发展。成人必须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为儿童提供适合其潜在生命力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节奏,能够使儿童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多寡适度,有秩序,与成人环境有关联,能够保护儿童并让儿童有安全感,对儿童具有吸引力。需要指出的是蒙台梭利把“有准备的环境”作为教育方法的核心,并亲自为“有准备的环境”设计区域和活动材料。“有准备的环境”的本质是适合儿童的环境,而不是形式化和机械化的环境,其出发点是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把握“有准备的环境”的本质,如果只是将某种特定的环境模式迁移到新的幼儿教育现场,就可能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2)作为导师的教师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不是成人按照一定的教材自上而下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成人通过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协助儿童的潜在生命力主动发展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把“儿童之家”的教师称为“导师”。在蒙台梭利看来,“导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导师”的主要任务有三:

第一、为儿童精心设计活动环境,使之服务于儿童的发展,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也就是说,“导师”不应该把教育容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而应该把教育容物化为儿童可以操作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切实从原来的教会儿童转变为通过准备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引发儿童的兴趣。

第二、在为儿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之后,“导师”应该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究环境、操作材料、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儿童切实成为活动的“主体”。“导师”的角色不应该再是“知识输出者”,而应该是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引导者,引导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对活动材料的操作中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第三、正确评价儿童的活动,包括儿童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

关键问题等,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不断为儿童提供更适合他们年龄特征与兴趣特点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兴趣,促进他们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导师”的工作应进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继续引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从而帮助儿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3)作为儿童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

既然儿童是在“有准备的环境”过活动而得到发展的,那么“有准备的环境”就应该由多种多样能与儿童相互作用、作为儿童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组成。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发展必须依赖具体的、实在的操作材料。因此,教育容应该物化为符合儿童特点的“工作材料”。蒙台梭利特别指出,作为儿童活动对象的“工作材料”和儿童的玩具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出发点是教育,尽管它也能给儿童带来乐趣,而后者的出发点是娱乐,尽管它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功能。在设计儿童的“工作材料”时,蒙台梭利要求遵循几个原则:其一是“困难度孤立”原则,即一种“工作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方面的一种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的多种能力。把儿童学习的重点或难点“孤立”起来是为了确保儿童某一方面的某种具体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其二是“错误控制”原则,即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可以自动提示儿童的操作是否正确,从而使儿童只需按照“工作材料”本身的提示和指引就可以自行学习并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三是“顺序操作”原则,即每一种“工作材料”都有一种“工作材料”为其作准备,同时每一种“工作材料”又是另一种“工作材料”的准备。儿童对“工作材料”的操作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其四是“在奖惩”原则,即每一种“工作材料”都能够满足儿童在的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地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操作活动中。

5、课程评价

在世界的教育史上,蒙台梭利是真正以优秀教师而闻名的罕见的教育家之一。蒙台梭利的长处可以粗略的归纳为对儿童的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的观察,机智及时的指导。蒙台梭利课程模式迄今为止仍在世界围有相当的影响,说明该课程模式有其吸引人之处,例如,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强调个别化学习,特别是蒙台梭利设计的教具使个别化的教学的实施成为行为之有效的手段,犹如,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能使儿童身心的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皮亚杰在评价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蒙台梭利对于智力缺陷儿童心里机制细致的观察便成了一般方法的出发点,而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①①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里学》,文化教育1981年版,第149页

蒙台梭利主要还是一个偏重于实践的教育家,从严格意义上讲,就蒙台梭利而言,还谈不上完整的教育思想,因此,“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提法似乎更为妥当。

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决定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带有相当程度的机械的和形式化的色彩,该课程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比较被动的和消极的,这不利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此外,还有人批评该模式偏重智力训练而忽视情感冶和社会化过程。

三、海伊斯科普课程

1、课程提出的背景

海伊斯科普课程始发于1962年,当时它是美国密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99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

最新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资料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一、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 1、按照《纲要》、《指南》精神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爱护幼儿,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全体教师必须遵守一日作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关注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内运动。能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让幼儿进行较充分运动,有情景、有层次、有挑战。 4、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一天一节课,时间按照年龄段控制。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合理选择集体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表达的机会,并认真分析反思,及时调整或改进。个别化学习关注区域平衡,材料投放充足,有层次、有挑战,体现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活动态度、个性风格、思维品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保证幼儿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和自主活动时间,大班后期可适当减少角色游戏时间,增加结构游戏时间。关注材料的跟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分享的推进,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自由活动要确保充分的自由。 6、一日活动中能组织好来园、离园生活环节,提供易于识别的标识,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洗手、洗脸、漱口、搽鼻涕等卫生习惯,学习穿脱衣服、整理书包、叠放衣服等,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乐于自理,注意保教一体,站位合理,中大班学做值日生工作。 7、做好班级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各类出勤、登记、交接班工作。因公外出的教师,原则上应通过临时调课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因其它原因请假者,须提前一天办理手续。 8、能关注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二、集体备课制度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一般情况下集体备课每学期1-2次。 2、各教研组在集体备课前,要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3、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教学价值点的探讨,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环节和重点提问以及教具、场景等预设。 4、一人主备,构思初案,集中讨论,要围绕目标,设计好每一个环节,集思广益,交流研讨,修正完善,形成通案。 5、各班教师同教研组教师及时交流教学心得,进行教学再设计,形成优质教案。 6、活动后,集体备课资料存档,学期结束时整理成优秀课例和教学案例。 三、幼儿发展情况监控分析制度 1、成立幼儿发展监控分析小组,组长由园长担任,副组长由业务园长、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乌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市学前教育纲要》与《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等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乌恰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 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 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 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四、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1)2-3岁 1)愿意接受清洁要求,会用调羹进餐,学会如厕、安静入睡等。 2)情绪愉快,亲近老师,能随老师和同伴一起活动。乐意招呼熟识的人,学会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3)知道自己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 4)充分活动身体,走、爬动作协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身体的快乐。 5)感知和认说生活中接触到的动植物和常见的物品,觉察其颜色、形状、大小、 多少、轻响等明显的不同。 6)学讲普通话,喜欢听、讲熟悉的故事、儿歌,愿意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

幼儿园管理理念

中文摘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日益增强。本文将基于“以人为本”、“文化立园”、“刚柔并济”三个维度对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进行相关探讨。通过不断地追问,希望能够对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全新的幼儿园管理理念有所启示。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中,研究者强调实施教育的前提是明确幼儿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与定位,即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教育过程中处于观察者、支持者、促进者的角色和位置。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倡导自然主义课程,人文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采用游戏法、实验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引导教师成为学习者、合作者、思考者。在家园共育方面,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同步协调发展,在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互动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幼儿园的品牌形象,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幼儿园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启迪师幼智慧,引领团队话语,凝聚集体信念,塑造教职工敬业的品质,以形成良好的园风。 幼儿园建章立制,必须明确其目的不是为了约束人、管制人,而是要通过制度来解放全体教师的思想,规范全体教师的行为,最终,实践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践行幼儿园教育的精神。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可见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正在逐步增加,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面对可喜的形势,我们仍需冷静思索,研究国内外幼儿园管理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其思想精髓及基本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对我国当前幼儿园管理实施与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理论意义 目前,对幼儿园管理的研究多停留于微观层面,例如,对幼儿园管理的内涵、目标、任务、原则的阐释;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教学的组织,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办学模式的选择等问题的探讨。而宏观的、理念性的研究寥寥无几,不够深入,使我们的幼儿园管理理论缺乏核心性的、导向性的价值追求。另外,据我所知,近年明确地以《当代幼儿园管理应有的理念》为题做专门研究的成果尚无。虽然已有的研究也涉及到一些理念性的问题,但没有很好地结合现实做综合、全面、深入的论述。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刻苦钻研,从新的视角来探究当代中国幼儿园管理教育应有的基本理念,力争有所收获。希望能够对幼儿园管理理念性的研究有所启示,以丰富我国的幼儿园管理理论,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备。 (二)现实意义 对当代幼儿园管理应有的基本理念的探讨,不仅对理论研究有帮助,而且对当代幼儿园管理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探讨,希望对改变人们的传统幼儿园管理理念,树立新型的幼儿园管理理念能够有所帮助,进而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推动其向民主、开放、多元的方向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们缺乏正确的幼儿园管理理念,对幼儿园管理心存偏见,从而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偏离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轨道。积极传承优良的办园经验,规范的管理规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创造幼儿园管理的美好未来。

幼儿园课程规划方案

幼儿园课程规划方案 幼儿园课程规划方案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幼儿园在领会国家和地方课程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园基础与资源条件,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谐、适宜的书面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上海市学前教育"二期课改"充分体现了"原则规范、方向引领"的指导思想,赋予幼儿园更大的课程发展权,鼓励幼儿园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本园实际及办园风格,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幼儿园将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实到课程实施方案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贯彻执行。有的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自主游戏、体育运动等得不到保证;又如,课程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膨胀抑或偏缺,整体性不强。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幼儿园整体课程设计与规划中的不足。因此,进一步明确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意义,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研发能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是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对制定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构想。 一、既要契合主流,又要富于个性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对

幼儿园课程的预设性规划。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既应契合课程改革的主流价值观,又应充分展现幼儿园自身的特点。 1.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现在,有的幼儿园给予教师充分的课程实施的自主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适宜的评价标准,一些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十分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有一些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对形态各异的课程资源缺乏独立的分析、评判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科学性、适宜性与可行性。 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不论是"园本化"还是"班本化",课程目标与内容都要体现国家与地方法规的精神,并与本园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课程设置与结构都要清晰、合理,能体现学前教育启蒙性与整体性的特点;课程的编排和设计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课程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价要定期化、经常化,评价标准应与课程目标相呼应。这是编制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依据。 2.基于幼儿园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如果一个课程实施方案普适性强但针对性弱,就不能适应各幼儿园的具体需要。因此,"因园制宜"是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的重要准则。 一要基于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生源质量、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幼儿园具有不

幼儿园管理制度培训讲学

幼儿园管理制度

三河市星河幼儿园 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常规工作管理制度 (4) 一、学习制度 (4) 二、会议制度 (4) 三、文件处理办法 (6) 四、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的使用管理制度 (6) 五、办公用品使用规定 (7) 六、交接班制度 (8) 七、幼儿作息制度 (9) 八、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10) 九、舞蹈教室的管理 (11) 十、艺术教师的管理 (11) 十一、接待室的管理 (12) 十二、教科研制度 (12) 十三、图书资料借阅制度 (12) 十四、家长联系制度 (13) 第二部分后勤管理制度 (14) 一、财务管理: (14) 二、财产管理 (15) 三、库房管理制度 (16) 四、厨房库房管理制度 (16) 第三部分安全管理制度 (17) 一、行政管理制度 (17) 二、幼儿安全制度 (19) 第四部分档案管理制度 (25) 第五部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27)

第一部分常规工作管理制度 一、学习制度 (一)政治学习:园长主持,组织全体教工参加; (二)学术学习:园长或教学主管主持,全体教工(或分组)参加,各组根工作需要,在例会时间安排各自的学术学习内容; (三)会议要求:要求有会议记录,重大事件签字制度,每次要有两个以上议题。会议组织者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掌握学习内容与要 点。 二、会议制度 (一)全园会: 1、园长或教学主管主持(做好会议记录); 2、全体教职工参加; 3、每月月底召开一次; 4、内容是总结本月工作,安排下月工作,公布全园应了解的大事。 (二)园务会: 1、园长主持(做好会议记录); 2、教学、行政主管、保健组长、财会等人员代表; 3、每两周一次;

幼儿园规划方案

2017年度长岭完小附属幼儿园规划方案 一、特色园所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特色园所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它幼儿园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它园所认可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是一所幼儿园的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特色幼儿园的独特性是指幼儿园在具有一般幼儿园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幼儿园的主要特征;先进性是指幼儿园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幼儿园某项工作或幼儿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它幼儿园,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属于领先地位;科学性是指幼儿园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有推广价值;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幼儿园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熟。 二、如何创建特色幼儿园 1、园长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园长是幼儿园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要创建特色幼儿园,关键是园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一个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园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园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利用幼儿园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园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幼儿园。因此,园长要能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特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从而扬长避短,创造出幼儿园的特色。 2.要根据本园实际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目标,并落实于办学实践。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在师资、办学条件、生源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办学特色的确立,要结合本园实际选准“突破口”。如在创建特色幼儿园过程中将本园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综合素质加特长”,并将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际、学会管理等10个方面。确立特色目标后,要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确立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为基础建设阶段,重在规范办学的管理,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人力和物

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黄珠红 审核人:林雪卿 编撰日期:20XX年9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面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B类(理论+实践)的职业基础课程。从本质上说,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十分突出的能力型或称技能型课程。本门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和借鉴。 (二)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基本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主要工作认真理解领会。 2.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则应结合教育实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掌握。 3.对于幼儿园各年龄班的管理应结合各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加以理解掌握。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32学时,共2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其中,理论教学时数2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6学时。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班级计划并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幼儿园规章制度,与家长配合,保质保量完成班级保教工作。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看平时作业和课程实践, 占70%。课程实践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模拟组织活动,开展活动评价的情况等进行成绩评定。 2.学习方式考核,主要看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及学习笔记情况等,占30%。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二)终结性考试。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掌握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试题要覆盖全部9个学习单元(章)。第一、二章,占试卷总分25%;从第三章到第九章分别占试卷总分75%。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卷面满分为100分,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章幼儿园班级概述

幼儿园园本课程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案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设计出版自己的园本课程,除了是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比重要指标,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园所文化特色的展示和祭典。园本课程里面还可以分为一些特色课程,主要为但一方面活动,如折纸、手指游戏、健康、美术、跳绳等,单一方面或几个部分的。还有一种是涉及到幼儿园日常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的,关系到整个五大领域,现在更加趋向于整合五大领域的主题课程。幼儿园又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和办园理念、教育观念、来自主研发设计主题课程,或是单科领域课程。 想的是自主设计园本课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各位老师也在感叹需要有园所长久发展,课程累积教师教学水平突出。当看到其他幼儿园设计出园本课程时我们也在感叹,建园没有多长时间的新园都在设计园本课程,说明这样一件事情是可以做,我们只要认真去累积揣摩和发现挖掘,还是可以做出来,并且做出成绩。我们幼儿园开始做自己的园本课程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解决。 一、园本课程设计思路 1、确定园所特色发展理念和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发展理念和教育理念是大方向,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幼儿,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才能够更加准确的设计课程,课程为理念、为孩子来服务。 2、动员教师积极参与,了解教师需求。 设计出的园本课程,最终的使用这些活动设计的人是教师,则我们了解教师需求,教师想要的是什么。同时研发园本课程绝不能是简单几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教师参与进来。 3、各年龄段教育目标,主题方向引领活动设计 主题式整合课程先是确定主题,我们才会有方向和目标,及来判定活动是否合适。 4、多方面搜集和创编活动设计,教案格式统一。 多方面搜集教案,并进行改编创造,或是自己原创生成活动设计。教师书写格式统一,为方面教师学习翻看。 5、及时收集教师反馈,问题及时改进调整总结。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幼儿园 课程管理制度 一、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 1.按照《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要求,规、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爱护幼儿,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全体教师必须遵守一日作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关注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运动。能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幼儿进行较充分运动,有情景、有层次、有挑战的活动。每天上午以广播操、律动操为主,下午以器械操为主。 4.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合理选择集体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表达的机会,并认真分析反思,及时调整或改进。游戏区材料投放充足,有层次、有挑战,体现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活动态度、个性风格、思维品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保证幼儿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和自主活动时间。尊重幼儿的选择,体现自主、自发、自由的原则。关注材料的跟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分享的推进,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自由活动要确保充分的自由。 6.一日活动中能组织好来园、离园、午睡、午餐、午点等重点生活环节,提供易于识别的标识,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洗手、洗脸、漱口、搽鼻涕等卫生习惯,学习穿脱衣袜、整理书包、叠放衣服等,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乐于自理,注意保教一体,站位合理,班学做值日生工作。 7.做好班级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各类出勤、登记、交接班工作。因公外出的教师,原则上应通过临时调课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因其它原因请假者,须提前一天办理手续。 8.能关注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幼儿园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加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不断提升办园水平,以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为目标,积极构建“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探索幼儿园个性化与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园教育模式。 二、现状分析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园本化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保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任存在一些了列问题。 就我园现状分析:幼儿园现有教学班个,设正副园长各1名,工会主席1名,我园的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和幼儿园管理经验。但由于幼儿园正处于发展阶段,课程方案不健全、课程基础薄弱、基础课程园本化处于初始阶段,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幼儿年龄特点解读不深入。围绕“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遵循学前教育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建立符合我园的规范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幼儿园

课程体系,能有效落实课程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提高我园教师专业素养,站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总体目标 教育机构通过为0-6岁婴幼儿提供专业、完整、高品质的立体教育方案,致力于培养健康、快乐、有竞争力的儿童。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3-6岁儿重学习与发展指南》) 2.快乐:快乐的表层含义是指心情愉悦;快乐的深层含义是儿童得到尊重,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成功时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 3.竞争力:人的综合能力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探究与创造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个性。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发展的命脉,我园确立了以“让孩子在快乐中体验、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以“艺术教育”为办园特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幼儿园课程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有竞争力发展的途径。 四、主要任务

幼儿园环境创设设计方案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注重发挥,塑造幼儿的“三性”,使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园环境创设也不应用成人的审美观去营造。因为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做到让幼儿自己说美。本学年,我们充分利用空间,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他们的乐园,是他们的家。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没有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为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所以我们并没有把精力放在"我想

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是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问题上。这种参与,让他们最大可能的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主人翁的角色自豪感。 1、教室墙面布置 班级墙面布置,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创设与教育相吻合的环境,本学期我们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观察者、倾听者、合作者、决策者,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使幼儿的参与性落到实处。本班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了班级吊饰彩圈,激发了幼儿的积极、主动、合作的情感。五彩杯的吊饰作品,也是由幼儿自己绘画、穿线、剪裁完成。幼儿还和老师一起创作了主题活动(小兔子)(美丽的风车)每位幼儿都献计献策,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认证。 2、廊道门窗 根据我班的情况,阳台一角我们开设了植物角,让幼儿自发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花草植物,播种、浇水、松土全过程都由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完成,植物角的墙面也利用幼儿在户外玩耍时捡到的树叶,和教师共同完成了小树宝宝的造型装饰。廊道窗户旁边的墙面用

【学前教育内部资料】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

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 一、幼儿园应当通过科学保育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使兴趣、特长、才智得以早期开发,体、智、德、美等方面均衡发展,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幼儿园必须坚持教学活动化、活动游戏化原则,在游戏、运动、生活、学习四大方面通过创造性设计各种活动游戏,使幼儿的情感、知识、技能等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获得完整经验。不允许提前读写小学知识,杜绝小学化教育倾向。 三、幼儿教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必须注重个性差异,对不同年龄体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长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供不同的游戏平台,确保不同的幼儿在原由基础上的共同进步。 四、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尊重、理解、欣赏、激励幼儿。要微笑、和善、亲切地面对每名幼儿。严禁训斥、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五、幼儿园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奖励办法,对在活动设计、环境创设和自制玩教具、活动组织、幼儿心理研究等保育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六、幼儿教师要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穿着整洁,仪表端庄,要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七、幼儿园必须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和教育管理档案。 幼儿园课题管理制度 一、园课题组在分管园长的领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二、园设立总课题,班级设相应的科研小组。 三、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负责自己所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积极参与教科研的一切活动。 四、课题组成员必须每个研究阶段有相应的阶段总结和撰写研究性的论文。每年 的七月份举行“园论文交流会”一次。 五、为保证课题研究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由园长组织,定期检查考核研究 活动情况。 六、课题成员在课题研究中要团结协作进行集体备课,互听研究课、并进行评课, 每个老师每学期不少于20节。 七、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每次活动为2小时。 八、由分管园长安排每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并向教科室提供教案一份。

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一、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 1、按照《纲要》精神、《教师操作手册》、《幼儿园一日作息表》等要求,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爱护幼儿,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全体教师必须遵守一日作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关注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内运动。能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让幼儿进行较充分运动,有情景、有层次、有挑战,一天保证三套操,上午以广播操、律动操为主,下午以器械操为主,关注幼儿自我服务、心理品质、能力习惯的培养。 4、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一天一节课,时间按照年龄段控制。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合理选择集体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表达的机会,并认真分析反思,及时调整或改进。个别化学习关注区域平衡,材料投放充足,有层次、有挑战,体现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活动态度、个性风格、思维品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保证幼儿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和自主活动时间,大班后期可适当减少角色游戏时间,增加结构游戏时间。按照《华漕幼儿园活动室安排表》开展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沙水游戏等,尊重幼儿的选择,体现自主、自发、自由的原则。关注材料的跟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分享的推进,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自由活动要确保充分的自由。 6、一日活动中能组织好来园、离园、午睡、午餐、午点等重点生活环节,提供易于识别的标识,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洗手、洗脸、漱口、搽鼻涕等卫生习惯,学习穿脱衣袜、整理书包、叠放衣服等,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乐于自理,注意保教一体,站位合理,中大班学做值日生工作。 7、做好班级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各类出勤、登记、交接班工作。因公外出的教师,原则上应通过临时调课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因其它原因请假者,须提前一天办理

幼儿园规划方案

幼儿园规划方案 一、特色园所的涵义与特征所谓特色园所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它幼儿园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它园所认可的幼儿园。“特色幼儿园”是一所幼儿园的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特色幼儿园的独特性是指幼儿园在具有一般幼儿园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这是特色幼儿园的主要特征;先进性是指幼儿园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幼儿园某项工作或幼儿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它幼儿园,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属于领先地位;科学性是指幼儿园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有推广价值;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幼儿园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熟。 二、如何创建特色幼儿园 1、园长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园长是幼儿园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要创建特色幼儿园,关键是园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一个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园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园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利用幼儿园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独特

见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办学特色。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园长,很难办出有特色的幼儿园。因此,园长要能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特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从而扬长避短,创造出幼儿园的特色。 2、要根据本园实际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目标,并落实于办学实践。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在师资、办学条件、生源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办学特色的确立,要结合本园实际选准“突破口”。如在创建特色幼儿园过程中将本园的培养目标确立为“综合素质加特长”,并将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际、学会管理等10个方面。确立特色目标后,要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确立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 第一步为基础建设阶段,重在规范办学的管理,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人力和物质基础; 第二步为特色幼儿园建设的初级阶段,以创建特色项目为目标,充分发挥自己一二个优势项目,并把特色项目化为对全园多数幼儿的素质要求; 第三步创建高层次特色幼儿园,达到办学有多方面的特色且形成独特风格,全体幼儿各有特长,并且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在幼儿园特色建设的发展战略制定后,要围绕特色目标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和内部管理。一方面要将幼儿园的人、财、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教育 / 幼儿园规章制度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 室外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1. 室外环境做到整洁、美观、所有墙面按园统一规划布置不随意更改,教育幼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 不随意乱扔垃圾果壳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操场、花坛、走廊等场所的整洁。 3. 场地做到雨天无积水、阴井、下水道等有定期灭虫消毒措施。 4. 绿化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绿地无杂草、花坛无杂物、定期修剪、教育幼儿不随意攀摘花草树木、加强爱护绿化教育。 5. 操场内或过道上不随意停放自行车和堆放建筑垃圾等杂物,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二.室内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1.由教师、保育员负责教室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墙面完好无损、布置美观、教育幼儿不抠墙,不弄脏墙面。

2.不随意在墙上拉线、钉勾子、钉阁板等物、确保室内整洁。 3.建立健全环境清扫制度与四定制度。每月一大扫、每周一小扫、分室分片包工、定人、定点、定时、定期检查 4.保育员要管理好室内的设备和自己的工作用具,如抹布、拖把、扫帚等物,要按固定地点安放、不随意乱放。 5.每天擦洗便池和厕坑、保持厕所清洁无尿垢、无臭味、定期打扫走廊和擦玻璃窗,保持园内玻璃窗明亮、走廊清洁。 6.保持各活动室无积灰、无垃圾,并做好灭蝇、灭鼠、灭蟑螂工作。 7.园内做到无死角、库内存放物不宜过多,应离地、离墙、防虫害和霉变。物品要按类堆放、排列整齐。保健老师负责全面环境卫生检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妥善处理。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幼儿园体育课程计划方案

幼儿园体育课程计划方案 2010-05-30 22:26:46|分类:幼儿天地| 标签:|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为幼儿园的孩子,体育锻炼,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兴趣爱好的发展,身体的茁壮成长,身体各个组 织器官发面平衡协调的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应做为基础课程,务必严格认真执行以下各年龄段的课程计 划方案。 1。小班体育课程计划方案。 1.1 课程目标 依据小班朋友年龄小,不懂事,刚离开父母的特点,身体锻炼应以接触体育活动为出发点,让其明白什么 是体育活动,使其产生对体育活动大致的印象与浓厚的兴趣爱好。依此制定出各种教育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对体育活动初步认识与培养适合自身的体育活动 身体目标能够简单掌握动作要领完成基本动作要求 心理目标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即可 社会参与目标培养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关系 1.2 课程计划 1.2.1热身运动 头部运活动颈关节,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头依次向上下左右摆动,后两个八拍,头由顺时 动针到逆时针摆动 肩部运活动肩关节,手成钩型肘关节,指向肩膀,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由后向前,后两个 动八拍由前向后 腰部运活动髋关节,双手叉腰,双腿与肩同宽,四个八拍,前两个八拍顺时针方向转动髋关 动节,后两个八拍逆时针转动。 膝关节 活动膝关节,四个八拍,双手撑膝,膝关节微屈,方向同上。 运动 手腕踝活动手腕踝关节,四个八拍,双手手掌交叉合十,双脚与肩同宽,前两个八拍活动左 关节踝关节与腕关节,后两个八拍活动右踝关节与腕关节。 1.2.2主要课程(以游泳练习为例) 让孩子感受在水的环境下的自身状态,熟悉陌生的环境,能够熟悉水性,掌握初步的游泳基本动作,学会 在有水的环境下行走。孩子游泳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带救身圈有次序进行。 1.2.3 放松练习 所谓放松,就是让孩子紧张的肌肉与神经松弛下来。在体育活动过后,放松很重要,往往能起到事办功倍 的效果。放松活动可以采用游戏放松与直接放松两种。 游戏放松可以采用能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各种简单游戏,如,丢手巾,过家家等。 直接放松可以采用老师帮孩子按摩。 2.中班体育课程计划方案

幼儿园课程方案

幼儿园课程方案 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健康活泼、文明乐群、好奇探究、勇敢自信的儿童;促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创造出更多更好园本化实施的方法。 课程内容: 阳光幼儿园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主要部分是新教材的使用(一是新教材的园本化主题活动的实施,二是新教材实施中的参考书-长宁区综合性主题活动的新创版);另一部分是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游戏与教师教育行为研究中生成的课程。 教师们在积极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园本化实施的方法,形成了《星星雨》主题活动汇编,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游戏与教师教育行为研究中生成的课程又形成了《含羞草》游戏与教学结合的教学活动汇编,对于新教师和设计活动有困难的教师鼓励她们使用参考书,尽快使她们熟悉和掌握使用新教材。 课程安排: `阳光幼儿园的活动类型有主题活动、运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包括区域活动)组成。活动的形式采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插入式活动、自主活动。 在课程实施中,允许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需求、兴趣变化选择教育内容、调整活动进程、灵活安排活动时间。 课程管理: 成立以园长为主要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对课程的引领、指导、反馈进行全程管理。 各人员职责: 园长向芳:课程实施的责任人,领导规划幼儿园课程,监督评估课程实施过程,及时调 整实施中的问题。 党支部书记严佳芳:课程实施中分管家庭社区工作、教育科研工作。 大教研组长向芳:课程实施中分管各年级组教研工作。 工会主席向芳:课程实施中分管保育工作。 并协助园长,推行课程计划,进行课程研究与常规管理工作,培训教师,客观反映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 科研组长滕华荣:课程实施中具体负责教育科研工作。 教研组长严佳芳:课程实施中具体负责大班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向芳:课程实施中具体负责中班教研工作。 教研组长田艳:课程实施中具体负责小班教研工作。 家庭教育指导员李凤芹:课程实施中具体负责家庭、社区工作。 保健教师晏小丽:课程实施中具体负责总、分园保育工作。 并根据幼儿园的整体安排,制定好各部门教研计划与教育教学计划,在课程实施中进行合作研究并及时反馈、调整实施中的问题。 全体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实施,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各类活动,推进幼儿和谐发展;促进教师关注课程,获得园本化实施的方法。 课程实施的注意点: 1.教师应树立新的师幼关系

(完整)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完整)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全部内容。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一、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 1、按照《纲要》、《指南》精神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 一日活动。爱护幼儿,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全体教师必须遵守一日作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关注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内运动.能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让幼儿进行较充分运动,有情景、有层次、有挑战。 4、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一天一节课,时间按 照年龄段控制.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合理选择集体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表达的机会,并认 真分析反思,及时调整或改进。个别化学习关注区域平衡,材料投放充足,有层次、有挑战,体现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活动态度、个性风格、思维品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保证幼儿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和自主活动时间,大班后期可适 当减少角色游戏时间,增加结构游戏时间.关注材料的跟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分享的推进,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自由活动要确保充分的自由。 6、一日活动中能组织好来园、离园生活环节,提供易于识别的标识,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洗手、洗脸、漱口、搽鼻涕等卫生习惯,学习穿脱衣服、整 理书包、叠放衣服等,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乐于自理,注意保教一体,站位合理,中大班学做值日生工作. 7、做好班级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各类出勤、登记、交接班工作。因公外出的教师,原则上应通过临时调课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因其它原因请假者,须提前一天办理手续. 8、能关注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二、集体备课制度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一般情况下集体备课每学期1-2次. 2、各教研组在集体备课前,要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3、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教学价值点的探讨,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环节和重 点提问以及教具、场景等预设。 4、一人主备,构思初案,集中讨论,要围绕目标,设计好每一个环节,集思广益,交流研讨,修正完善,形成通案。 5、各班教师同教研组教师及时交流教学心得,进行教学再设计,形成优质教案. 6、活动后,集体备课资料存档,学期结束时整理成优秀课例和教学案例。 三、幼儿发展情况监控分析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