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电子版教师用书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电子版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单元说明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二、当仁,不让于师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六、有教无类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单元说明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二、王何必曰利

三、民为贵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五、人和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

单元说明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单元说明

有无相生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单元说明

一、无端崖之辞

二、鹏之徙于南冥

三、东海之大乐

四、尊生

五、恶乎往而不可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单元说明

一、兼爱

二、非攻

三、尚贤三、尚贤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单元说明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单元说明

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本单元讲授选自《论语》的一些篇章。

具体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在讲授的过程中会涉及材料的思想、表达艺术以及语汇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单元介绍

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上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第一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主要内容是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第二节“当仁,不让于师”,主要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关系,比如孔子如何对待弟子、弟子如何看待老师等。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要内容是孔子的生存智慧。第四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内容是孔子的“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义”的持守。第六节“有教无类”,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第七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主要内容是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

《论语》原来的各篇并不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材料的,形同散珠。本单元采用现在这种形式来编排,可以使学生对《论语》及孔子有一系列专题性的了解。而之所以设定以上小节,是由于这些主题所具有的重要性,比如对认知孔子思想的重要性、对现实人生的重要性,等等。

教学建议

1.对本课程教学来说,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建议任课老师考虑以下四点:

(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

(2)简而能赅,浅而能深,雍容不迫,辞义典雅等,是《论语》文章的闪光处。授课时应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那些要素。

(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比如,讲授第一节可以启发学生要胸怀天下,讲授第三节可以启发学生要正确面对自己的无知和错误,讲授第四节可以启发学生要善于以己推人,体贴他人。但是这一方面的内容不要偏离语料的主题,不要扯得太远。

(4)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古文阅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便与必修的语文学习配合,但是也不要偏离本课程的宗旨。

2.在学习本教材内容的同时,让学生自己阅读概说的相关部分,以了解孔子及《论语》的历史背景和整体情况。

3.建议任课教师在教授本单元内容以前,阅读教材的概说部分和下面的有关资料部分。第1则材料提供了对孔子生平、思想、贡献和影响的一种总体理解。第2、第3则材料客观上显示了孔子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第4、第5、第6则材料,提醒大家要区分“历史的孔子”和“孔子的历史”。本

单元学习《论语》,目的是要学生了解历史上原本的孔子,亦即了解“历史的孔子”;可是历史上有很多各不相同的孔子形象,它们构成了“孔子的历史”。对这两者,需要有一定的辨析能力。第7则材料汇集了对孔子和《论语》的一些整体评说。

有关资料

1.孔子综述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昌平乡鄹邑。其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因内乱逃难到了鲁国,父叔梁纥是鄹邑大夫,一个“以武力闻于诸侯”的小武官,属于当时奴隶主的下层。年老的叔梁纥和年轻的颜征在结婚后生下孔子。但在孔子3岁时,孔子的父亲便死去,所以孔子自称“少也贱”,做过些一般贵族所不愿做的事。如当过管理牛羊的“乘田”和管理仓库的“委吏”等。他办事认真勤恳,每项工作都做得很好。他从小就努力学习,广泛求教,致“博学多能”。30多岁时就有一些人拜到他门下为弟子,开始了早期的教育生涯。中年时,曾因鲁国内乱到过北面的齐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50岁时,做过鲁国的中都(今山东汶上)宰,因有政绩,不久升为鲁国管理土木建筑的司空及执掌司法、刑狱大权的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夹谷之会时,孔子曾“摄行相事”,在会盟中为鲁国立了功。不久,在内外反对势力的排挤下,离开鲁国,出访求仕,即他从55岁到68岁,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孔子先后到过当时的卫、宋、郑、陈、曹、蔡、楚等国和地区。到处宣传和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却始终未得到参政的机会。10余年的漂泊生活,使他增长了阅历,丰富了自己的学说。重返故乡后,继续教授弟子、培养出一批有才干的学生;整理古代文献,对我国古代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一日病逝于故乡曲阜。

鲁国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中心之一,保存了大量宗周的典籍和文物。孔子自小就勤奋学习,不耻下问,认真思考、钻研。又经过多年来的政治和教育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主张,创立了儒家学派,影响中国社会两三千年之久,并且远涉国外。

孔子在钻研宗周的典籍和文物制度后,浸沉在宗周的礼乐中。他想要恢复宗周的制度,因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反对当时天子失政、诸侯擅权、“政在大夫”的现象,尤其反对那些“犯上作乱”的僭越行为。他为了恢复周礼,贯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主张,提出了一个改造社会的办法,便是“仁”的思想。在记载孔子与弟子言行的《论语》二十篇中,“仁”字就出现过一百多次。他对“仁”赋予各种不同的解释。如“克己复礼为仁”,是要奴隶主克制自己的贪欲,恢复周礼,以达到“仁”的境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是要用“仁”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要人们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为仁”、“仁者其言也讱”、“巧言令色,鲜矣仁”,是说一个“仁”者不要夸夸其谈,处世时应有一定的修养。此外,“仁”还包括孝、悌、忠、信、智、勇等方面的内容。孔子把“仁”当做人们最高的境界,当做治国安邦之道,当做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要人们一举一动都符合“仁”。他又把“仁”和“德治”结合起来,要当政者“养民也义,使民也惠”,“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在保证奴隶主剥削的前提下,让奴隶们能活下去。这种减轻剥削的思想和重视人、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的人格的主张,在当时虽未为贪欲日增的奴隶主统治者所接受,但对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却有不少参考价值。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相沿袭,能继承,后世也能继承古代。他把历史比作滔滔不断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多次赞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圣先贤们的“仁政”和“德治”。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希望在周王的统治下达到天下统一。

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来说,他有着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一个人生下来性虽一样,但可以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改变思想。他提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注意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主张“磨而不磷,涅而不淄”,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轻易动摇,但却又把“中庸”思想推崇为人类最高的美德,力求通过“中庸”的办法协调社会上的一些矛盾,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孔子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人才,他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他对学生施以“文、行、忠、信”的“四教”,“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他一生教出3000弟子,贤人70多。他在“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方面分别对弟子进行了重点培养。孔子特别好学,他教导弟子们也要有好学、乐学的精神。他要求学生“学而不厌”,他要学生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既重视对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又要学生们切实学到实际的技能。他经常用启发、答问的方式来开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善于根据学生们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他不但提倡勤学、博学,还要虚心地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认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主张学习结合、学思结合、学行结合。在对学生教育时,重言教,更重身教。他对学生们既严格要求,又爱护备至,自然也得到学生们的尊敬、爱戴。当然在他教育思想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些落后的保守的内容。

孔子自称是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人。他为了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曾废寝忘食地钻研三代的礼乐典章,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把一些古代文献加以整理,当时用作教材,也给后世留下一批宝贵的遗产,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孔子将自己的主张传授给许多弟子。颜回学习最好,可惜早死。其主要主张被其弟子曾参继承下来,曾参传给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孔伋的弟子又传给邹人孟轲。以孔子为代表创建的儒家学派,两三千年来曾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我国封建制度建立并强大后的西汉帝国开始尊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元帝把孔子尊奉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尊为“文宣王”,宋真宗尊为“至圣文宣王”,元武宗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尊为“至圣先师”,清圣祖尊为“万世师表”。多年来,在其故乡修建起“巍焕崇闳,坚致壮丽”的孔庙和大型孔氏家族丛葬地孔林。历代帝王对其后代进行种种优礼恩渥,其嫡裔子孙历代被封为奉祀君、文宣公,北宋初年封为“衍圣公”,世袭八九百年之久。

(骆承烈《孔子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版)

2.历代帝王祀孔表

附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封谥:

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鲁哀公诔为“尼父”;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追谥“褒成宣尼公”;

东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改封“褒成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谥“文宣尼父”;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封为“邹国公”;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赠“先师尼父”;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诏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封孔子为“先圣”,十一年(637年)尊称“宣父”;

唐高宗永徽年间一度改为“先师”,不久又尊为“先圣”;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封为“太师”;

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封“隆道公”;

武周天授元年(690年)封“隆道太师”;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谥“文宣王”;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封“至圣文宣师”;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谥“玄圣文宣王”,五年(1012年)又谥改“至圣文宣王”。又封孔子父叔梁纥为“齐国公”,封孔子母颜征在为“鲁国太夫人”,孔子妻亓官氏为“郓国夫人”;

元武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封孔子父叔梁纥为“启圣王”,孔子母颜征在为“启圣王夫人”,孔子妻亓官氏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又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曾参为“郕国宗圣公”、孔伋为“沂国述圣公”、孟轲为“邹国亚圣公”;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封“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封“至圣先师”;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诏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追封孔子五代祖各为王爵:木金父为“肇圣王”,睪夷为“裕圣王”,防叔为“诒圣王”,伯夏为“昌圣王”,叔梁纥为“启圣王”。

(骆承烈《孔子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版)

3.孔子思想远播国外

孔子思想远播国外,对东亚、东南亚各国影响更大,试举三国为例:

(1)韩国

早在公元前3世纪,孔子思想便和汉字一起传入朝鲜半岛。7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前后,曾多次派人到唐朝学习儒学。10世纪起的高丽王朝,初立文宣王庙。14世纪的李朝更重儒学,“大而国学以至术序皆有夫子庙。夫子巍然端坐,门人弟子列配左右,历代群贤从祀两庑”。日后各地都设有一些类似文庙一样的尊孔崇儒基地,目前保存232座。如汉城、釜山、庆州的孔庙,陶山书院、绍修书院、德川书院、琴山书院、培山书院、东莱乡校等。在这些地方均阅读儒家的经典、讲解儒家的道理,敬奉孔子及先贤等。

(2)日本

285年,朝鲜三国时期百济博士王仁渡海到日本,献《论语》、《千字文》,为儒学传入日本之始,很快受到朝野重视。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多为儒学内容。大化革新时的《大宝令》,也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据的。在对孔子进行释奠时,尊为“先圣孔宣父”。大化革新后设大学寮,专祀孔子。江户时期设了“明伦堂”“弘道馆”“崇德馆”“止善书院”等,教授儒学和崇奉孔子。德川时代崇敬孔子和朱熹,明治维新以后,虽着重学习西方,仍崇孔不衰。陆续修建的孔庙名称不同,职能一样。如汤岛圣堂、多久圣庙、长崎孔子庙、足利学校、闲谷学校、会津若松日新馆以及琉球群岛的那霸孔庙等。有的地方除崇孔外,亦兼以儒道教育学子之职。

(3)越南

在我国汉朝时儒学即传入越南。11世纪李氏王朝建立不久,便大修孔庙,祀孔子。陈朝立国之初,更重视祀孔,黎朝亦然,阮朝祀孔更为隆重。近世以来,不但在顺化彝伦堂举行隆重的祀孔,还将西贡堤岸古都街改名孔子大道,九郡设孔子路。还定“孔子日”以宣传孔子思想,定孔子诞辰(九月二十八日)为教师节等。

(骆承烈《孔子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版)

4.真孔子和假孔子

就如何研究孔子来说,我以为周予同先生在半个世纪前便提出的一个意见,目前依然值得重视。

那意见,见于《经今古文学》《孔子》诸书。周予同先生认为,我们研究孔子,必须区别假的孔子与真的孔子。为什么呢?因为有“道统”“学统”之类传统观念在作怪,致使拿个人的主观的孔子来代替真正的客观的孔子的现象,在学术思想变迁史上普遍地存在着,如梁启超所说,孔子渐渐地变为董仲舒、何休,渐渐地变为马融、郑玄,渐渐地变为韩愈、欧阳修,渐渐地变为程颐、朱熹,渐渐地变为陆九渊、王守仁,渐渐地变为顾炎武、戴震。──我们还可以将名单延伸下去,说是渐渐地变为康有为、章炳麟,等等。

假如我们承认,梁启超指出的现象,在历史上的确存在,那就必须承认,周予同先生强调要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无疑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方法。

正因如此,研究孔子,注意哪些是孔子的言行固然重要,注意哪些不是孔子的言行也许更重要。

清朝考据学家中间,流行着一种说法,所谓“治经如剥笋”。剥去层层附丽的笋壳,才能见到纯净的笋肉。就方法而言,这比喻是正确的。

孔子的形象,在历史上那样变幻不定,就因为“笋壳”太多。他时而现身为先知,时而现身为巫师,或被说成僭望王位的“素王”,或被说成安贫乐道的“先师”。他被一些人看成禁欲主义者,被另一些人看成享乐主义者,在有的时代是君主专制的拥护者,在另外时代是限制君权的倡导者。他的身价随时涨落,人格上下浮动,封号屡次改变,作用代有异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