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植开发辣木产品助推特色农业腾飞.doc

种植开发辣木产品助推特色农业腾飞.doc

种植开发辣木产品助推特色农业腾飞.doc
种植开发辣木产品助推特色农业腾飞.doc

种植开发辣木产品助推特色农业腾飞-

摘要:辣木作为一种速生乔木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加快辣木产品开发研究进程,使辣木产品较高的食用价值能更快地开发应用,提升云南辣木产业化水平,助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本文在了解云南辣木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供给与需求视角,讨论辣木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居民对辣木产品的接受度和市场容量,企业开发辣木产品遇到的关键问题,掌握云南辣木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探讨推进云南辣木产品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云南;辣木产品开发;调查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云南辣木产品开发调查与分析》(项目编号:2015RWX032)的研究结果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https://www.doczj.com/doc/bc1240136.html,ki.jlny.2015.16.072

云南省辣木引种种植一直以来以科研院所开展科研需要为主。目前,部分企业有自己的辣木发展思路和少量的种植基地,但从云南全省来看,云南辣木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云南省现有辣木种植规模不清楚,辣木产业的发展管理不规范,从而导致辣木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1云南辣木产品开发现状

截至2014年8月,云南省辣木种植面积2.3万亩,占全国的60%以上,鲜叶产量5902吨,种子产量7350公斤。云南省现有规模普遍较小的30余家辣木企业,结合市场需要及产业发展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重点培育10~15家龙头企业,引导培育一批标准化龙头企业形成辣木产业企业群,重点解决辣木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辣木叶、花、果、籽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综合利用,市场宣传销售等问题。目前,辣木产品的消费主要以鲜叶和初级品为主,鲜叶的市场一是就近市场,在辣木种植基地的所在城市,二是北上广的高端酒店,以健康和新奇为主。初级品的接受程度不是很高,需要对云南辣木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

2云南辣木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2.1辣木产品开发深加工严重不足

云南辣木产业发展同省外其他地方相比,其产品深加工严重不足。云南省辣木产品开发更多的研究主要是在引种种植技术及辣木自身功效方面。辣木种植企业主要是进行辣木种植基地的建设和对辣木的初级加工,而更多的辣木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辣木种、辣木片、辣木茶、辣木粉等辣木原材料初加工产品,很少有辣木精油、辣木药品和辣木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出现在市场。

2.2辣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模糊

云南省辣木产品开发经历多年,但在广大老百姓中,知道辣木的即便是在辣木种植较多、种植时间较长的玉溪沅江地带,也是为数不多。辣木产品开发的多数企业要自己找销路,辣木作为食品也只在个别餐馆销售。辣木的销售市场目前还仅局限于较少数对辣木认识比较深的人群,辣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不明确,严重阻碍了云南辣木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整个辣木产业的发展。

2.3市场消费者对辣木产品接受度仍然偏低

通过网络平台随机对50名人员进行辣木产品认识度和接受度调查,其中男性占62%,女性为38%。对辣木了解程度调查发

现有62%处于不了解状态,而对于想通过哪种方式购买的调查中,发现有62%愿意实体店购买。为何购买辣木产品,有40%是因为辣木的药用价值,24%是因为辣木产品是新型绿色食品。而对于为何不愿意购买辣木产品,有44%是因为对辣木不了解,还有24%是因为辣木产品价格过高。结果已表明市场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仍然较低,云南省对辣木产品开发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对辣木的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而市场消费者对辣木知之甚少,他们不了解辣木所含有的丰富营养成分,故不可能去主动购买由辣木所研发的相关产品。二是辣木营养成分的含量、质量、功效等各方面的研究皆处于初步阶段,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认定,消费者很难把握辣木产品的真实情况,从而使消费者对辣木的优良特性产生质疑,严重阻碍消费者对辣木的认知度提升。

3云南辣木产品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3.1研发深加工技术袁推进辣木产业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楚雄、普洱、玉溪、德宏等地辣木精深加工的生产能力,依托昆明市作为省会城市具有产业辐射面广的优势,并以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建立辣木相关产品省级和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在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集中建设辣木产业园区。针对辣木相关产品进行园区化管理,对园区产品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中高端产品及配套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共同打造云南成为全国重要的辣木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3.2明确辣木产品的市场定位袁完善辣木产品开发市场体系

将已开发的辣木相关产品纳入已有的相关市场,在种子育苗、蔬菜等市场开辟辣木特色窗口,同时将辣木产品纳入相关农产品信息网络监测,扩大大众群体对辣木的认知。探索辣木产业

发展的新业态,以养生的健康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发辣木的药用价值,从而完善云南辣木产品的市场体系。

3.3加大辣木产品的宣传力度袁推进辣木产业的发展

紧抓州市将辣木产业打造成高原特色农业的新兴产业机遇,促进州市与高校、研发企业的合作,同时,政府部门应对企业、农户、消费者适当采取一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使其能够从政策、价格、销量、市场、利润等方面得到认可,促进辣木产品知名度提升。借助影响范围巨大的社会媒体对辣木的真实价值的宣传,进一步扩大社会消费群体对辣木产品的全面、真实的认识。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推进瓜州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 关于瓜州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几点浅见瓜州县农牧局陈玉新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全面贯彻中央1 号文件精神,坚持落实全省“六大行动”和全市“两抓整推”的总体思路,坚持“一特四化” (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以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新品牌,发展产业化、高效化特色农业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优质高效”、“扩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全县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 、蜜瓜。2007 年开始我县蜜瓜种植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质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了哈密瓜、白兰瓜和西瓜三大系列产品,2010 年蜜瓜种植面积达8. 2 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南岔、西湖、瓜州、河东等乡镇。种植蜜瓜亩均纯收入达3000 元以上,产业增收效果明显。瓜州蜜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蜜瓜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高效特色产业。 2、葡萄。主要分布在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等,种植面积约0.94 万亩,其中酿酒葡萄面积0.46 万亩、鲜食葡萄面积0.48 万亩。2010 年我县酿酒葡萄开始进入收获期,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对我县酿酒葡萄进行了统一收购,收购价为每公斤3 元,收购总量

为37.3 吨,总收入为11.2 万元。经调查统计,通过与棉花、蜜瓜、籽瓜等作物套种,今年我县葡萄种植户亩经济效益均达到2700 元以上,葡萄生产情况好的农户亩收入高达5000 元以上。鲜食葡萄仅有零星产出,绝大部分尚未进入产果期。 3 、加工型番茄。以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四个乡镇为主,2008 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 4 万亩左右,2008 年建成西域阳光食品公司三道沟分公司、2010 年建成瓜州县金泉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与种植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 4 、中药材。目前全县以甘草、红花、枸杞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 万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发展成为我县的一个十万亩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七墩,沙河、双塔、梁湖、广至等乡镇。甘草种植7.2 万亩,红花1.59 万亩,枸杞3.3 5 万亩。 5、酒花。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腰站子、布隆吉等乡镇,现有种植面积约0.45 万亩,当前全国性啤酒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县酒花产业发展也受到影响,为巩固酒花产业发展成果,大力发展“一特四化” 、“三品两化”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终目标,县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酒花产业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户发展酒花产业的积极性,从而保障我县酒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6 、草食畜。根据我县的资源条件,全力推进养羊大县建设,围绕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推动畜牧产业升级。以“大户、小区、强乡”建设为载体,走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系列化、经营集约化的路子,以布隆吉乡、锁阳城镇为重点乡镇,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2010 年全县共调引种公羊365 只、基础母羊24054 只

辣木种植技术Word版

【辣木】辣木的种植技术,想要的朋友、仔细看看哦。 最近有朋友说、想要了解一下辣木的种植技术,喜欢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的看看哦。 辣木生长迅速,当年栽种即可有收获。可采收嫩梢作蔬菜食用,也可采收叶片干燥粉碎作保健食品,还可采收嫩蒴果作菜用果,采收成熟蒴果作制种果。辣木分为纤细型种、粗壮型种、块根型种三类。纤细型种中的M.oleiferaLam .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口感好、萌发能力强,为栽培面积最大、研究最多的辣木种。 千百年来,辣木作为营养食物、药物及其它功能原料而被人们开发、利用着,现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中美洲的30多个热带、亚热带国家或地区。随着对其研究和开发深入,辣木正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基督教世界救济会(C W S)在很多国家建立了相关组织,倡导种植辣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当地民众对抗营养不良及提高艾滋病患者自身免疫力(该疗法正在临床试验中)。

1、辣木对环境的要求 辣木属热带植物,但其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等环境要求不严格。 1.1气候条件 生长温度10~40℃和年降水量300~3000mm,生长适宜温度18~32℃和年降水量800~1800mm,能忍受53℃的高温和5℃低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和较长时间的干旱;特注:因辣木树枝较脆,容易折断,要求静风或无大风的环境。 1.2土壤条件 辣木对土壤质地和酸碱度要求不严,能在PH4~9的各种土壤中生长。适宜生产条件是PH5~6.5、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土。 1.3地形条件 海拔和地貌对辣木生长影响不大,只要温度和雨量满足,辣木可在相宜的不同海拔和地貌条件下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在。适宜海拔<1000m,坡度<25°。 2、苗木繁殖 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最好采用当年采收的完全成熟种子,种子萌发率可达90%以上。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萌发率会降低,室温下常规保存一年的种子萌发率只有60%左右。热带地区常年可播种,但最佳播种期为2月底至3月初。 2.1苗床备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推进瓜州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关于瓜州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几点浅见 瓜州县农牧局陈玉新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落实全省“六大行动”和全市“两抓整推”的总体思路,坚持“一特四化”(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以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新品牌,发展产业化、高效化特色农业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优质高效”、“扩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全县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蜜瓜。2007年开始我县蜜瓜种植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质逐步提升,初步形成了哈密瓜、白兰瓜和西瓜三大系列产品,2010年蜜瓜种植面积达8.2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南岔、西湖、瓜州、河东等乡镇。种植蜜瓜亩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产业增收效果明显。瓜州蜜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蜜瓜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高效特色产业。 2、葡萄。主要分布在西湖乡、瓜州乡、南岔镇等,种植面积约0.94万亩,其中酿酒葡萄面积0.46万亩、鲜食葡

萄面积0.48万亩。2010年我县酿酒葡萄开始进入收获期,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对我县酿酒葡萄进行了统一收购,收购价为每公斤3元,收购总量为37.3吨,总收入为11.2万元。经调查统计,通过与棉花、蜜瓜、籽瓜等作物套种,今年我县葡萄种植户亩经济效益均达到2700元以上,葡萄生产情况好的农户亩收入高达5000元以上。鲜食葡萄仅有零星产出,绝大部分尚未进入产果期。 3、加工型番茄。以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四个乡镇为主,2008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4万亩左右,2008年建成西域阳光食品公司三道沟分公司、2010年建成瓜州县金泉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与种植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 4、中药材。目前全县以甘草、红花、枸杞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万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发展成为我县的一个十万亩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七墩,沙河、双塔、梁湖、广至等乡镇。甘草种植7.2万亩,红花1.59万亩,枸杞3.35万亩。 5、酒花。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腰站子、布隆吉等乡镇,现有种植面积约0.45万亩,当前全国性啤酒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县酒花产业发展也受到影响,为巩固酒花产业发展成果,大力发展“一特四化”、“三品两化”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最终目标,县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酒花产业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户发展酒花产业的积极性,从而保障我县酒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辣木种植技术

辣木的栽培技术 Ⅰ选种和育苗 棚栽辣木可采用种子育苗,播种前对辣木种子进行精选。辣木种子一般百粒重为21.8 g,所选种子应饱满,无霉变,无虫蛀。播种前用25℃温水浸泡30小时,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备用。采用12 cmxl4 cm营养袋培育苗木,营养土按腐殖土:火红土=1:1配成,并加1%的三元复合肥。辣木虽是热带树种,但它和大多数植物种子一样,20-25℃为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辣木种子出苗快、整齐,萌发的幼苗粗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辣木种子发芽期集中在播种后的6-15天,超过20天种子丧失发芽力。辣木袋苗播种后,生长迅速,苗高呈持续生长的状态,没有明显的缓苗期,粗生长变化则不明显。 棚栽辣木也可采用枝条扦插,进行无性繁殖。用粗14-16 cm,长100--150 cm 的大枝进行扦插,辣木仍能够生根。在6-8月雨季来临时对多年生辣木优良母株进行修剪,修剪后母株仅需在高90 cm左右留2-3个枝条,以维持其生长。修剪下来的枝条,选长100cm,粗4-5cm的枝条进行扦插。以5mx5m的株行距,开挖60cmx60cmx60cm定植穴栽种扦插条,栽种时应把1/3的插条埋在穴里,易于生根生长;如果是黏土,应注意排水以避免根腐。 Ⅱ环境要求 辣木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对土壤条件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最初认为辣木生长在热带年降雨量250~1500 mm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发现辣木能很好地适应年降雨量超过3000mm的热带湿润环境。辣木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300mm的地区也可以种植。辣木能适应沙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pH9的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辣木喜光照,耐长期干旱。辣木的主根很长,使它可以抵抗长期干旱。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5-35℃,在有遮荫的情况下能忍受48℃的高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严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严寒过后,新芽会重新萌发长成植株。 辣木可以在各种土壤生存,但对于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格,約PH4.8-8.5,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佳,园地应挖畦沟,避免淹水,太潮湿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上將容易造成根部腐烂,而造成植株枯黃甚至死亡。 Ⅲ整地与种植 10月至次年3月利用大棚生产辣木嫩茎、嫩叶,应依据辣木耐旱而不耐涝的特点,在棚内通过整地,建立高墒,墒高30cm。以2mxlm的株行距定植,每穴施肥300g。 辣木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只要温度合适在大棚内均可周年定植。如果希望在第二年2-3月开始供应鲜菜,则在8-9月定植为宜。 Ⅳ整形 种植時应立支柱以免被风吹倒,造成根部受伤,第一年將会成长至4米,如不加以修剪將会笔直长至約10-12米,一般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采收通常將植株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建议在新长出嫩芽长至60公分時,摘除30公分,摘下之嫩叶可以食用,较老叶片干燥后可以磨成粉末食用,每年可以將老株修剪至1米以下高度, 修剪后再重新施肥有利于长出新枝以利未來开花。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进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考虑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为深入贯彻降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为主线,立脚乡情、突出重点、创新实践、务求实效,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融合提升,形成了优势突出和特色鲜亮的产业链,大力进展特色农业。全乡要紧农业进展有水产、肉兔、林竹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社会和谐进展,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存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乡的基本事情 ××*乡位于井研县城西北方向8公里,幅员面积33.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一具居委会,总人口10476人,耕地面积16840亩,全乡属浅丘地貌,海拔365—465米,要紧为酸性红棕色土壤,属亚热带温柔湿润气候,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无霜期335天,乡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井分公路横穿而过,水泥路实现村村通,乡域内有群英、桑树嘴水库2座,大佛水库、毛坝水库渠系横穿全境,基本实现人人喝井水、户户用沼气、村村改电、水渠全配套、公路络化。属于典型的丘区纯农业乡,基本无工业经济、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全乡森林覆盖率达45%,人均年纯收入4253元。 二、××*乡进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别断找求进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别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乡优势特色农业进展较快,除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和油菜种植外,逐步形成了水产、肉兔、林竹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全乡水产养殖大户125户,养殖面积5078亩,要紧养殖斑点叉尾鮰、武昌鱼、青鱼、花白鲢等优质品种,年总产量达5300吨,总产值6000万元;标准化规模养兔户1000户,标注化笼位3.6万个,年总出栏商品兔达50万只,总产值1500万元;全乡林竹种植14500亩,乡内竹编加工企业2个、木材加工企业1个,年总产值大20xx万元。全乡特色农业进展优势明显,要紧有如下实践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经济进展环境 为了保障全乡特色农业进展规划的实施,开创产业新局面,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农技、农经、成教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进展特色农业工作的组织协调、催促、检查和指导等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环境,更新观念,创新政府治理方式,突出重点扶持,营造有利于特色农业进展的软硬环境。 2、加强机制创新,完善特色农业进展模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舞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展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业。乡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帮助业主与农户签订协议、合同,规范了土地流转档案资料,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信息公布。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主体。全乡三大支柱产业先后成立了惠民养兔、富强水产、五一苗木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进展平台,具体运行机制采取了“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使专合组织社员在资金上得到了扶持、技术上得到了指导、防疫上得到了帮助、销售上得到了保障、收益上得到了增加。 3、加强项目支持,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进展的关键。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经过别懈努力,先后争取到了农业综合开辟、兔基地建设和大佛水库右分干渠建设,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实施农改造,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和完善农村道路络,显著改善了各村道路条件,全面提高了乡村路通达能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永丰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5) 为促进我村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2020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依托我村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永丰村位于大河湾镇西部,距镇政府12.5公里。总土地面积为33059亩,耕地面积19357亩、草牧场面积 298亩、林地面积 3657亩;全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共 326 户、人口 1341。该村属典型的农业村,这里有广袤的农田,肥沃的土地,以及优异的天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种植以玉米、谷、大豆为主,其中玉米1.35万亩,杂粮0.5857万亩;畜牧生产以牛、羊、猪养殖为主,现有2015年大小畜存栏数 6575头(只),其中牛 325头、羊5600只、生猪 650口。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因素,永丰村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形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通过对农户的走访调查,结合村民代表的情况反映,明确永丰村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产业大户与普通村民中均比较普遍,由于自筹能力有限,亟待在产业的启动、培育、发展壮大过程中,能给予资金扶持。 2、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依托本地优势,加强适合本地发展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的引进,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品牌。 3、强化与市场的对接。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自身产品信息;二是希望建立专业的经济组织、经济人队伍,强化与市场的对接。 二、指导思想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xx地处湘鄂边陲,xx脉东北端,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xx片区特困县。振兴乡村就必须探索依靠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近期,县委政研室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课题,先后到部分乡镇、县直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对xx县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xx应该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努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以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着力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上标准,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形成柑橘、茶叶、高山蔬菜、烤烟、生猪、家禽六大支柱产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13年的53.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8.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7259元增加到2017年的10561元,呈现出“传统产业稳增长、特色产业促增收”的良好势头,为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加快建设xx 片区经济强县作出了突出贡献。 1.标准化生产日益规范。按照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深层次推进柑橘、茶叶、烤烟、高山蔬菜等支柱产业提质升级,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实地指导、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按照办点示范、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立起绿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创建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3万亩,年改造低产园1.5万亩以上,改良优质品种约0.6万亩。全县有机茶认证面积9000多亩,有机茶转换或正在转换认证面积3.4万亩,新确立20个标准化茶园建设,先后获得“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湖南省放心菜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渐成规模。全县拥有湘佳牧业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壶瓶山茶叶、德尔耀、金湘源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5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登记注册及认定的家庭农场达到208家,覆盖到全县27个乡镇区、街道和农林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骨干力量。 3.农产品加工业更加火红。引进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金湘源、德尔耀、杨氏鲜果、福慧达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农产品加工率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44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52.9亿元,出口创汇达6000万美元。注册出口柑橘加工厂29家,其中湖南德尔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省最大的柑橘深加工出口基地。茶企、茶叶合作社206家,年加工“红、绿、白、黑”四大茶类2.1万吨,出口5000多吨,综合产值12亿元。 4.品牌营销日臻完善。组织参加农博会、展销会,凸显展会经济,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外部市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每年成

辣木介绍

辣木树综合介绍: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产于印度,又称为鼓槌树,属辣木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以下三种:印度传统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印度改良种辣木(印度 T.N.农业大学的改良种,早生且具高豆荚产量)和非洲辣木(原只产于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亚西南部)。 辣木树龄约可达20年,树高可达7~12公尺(但可修剪成1至1.5公尺,以利家用式盆栽的栽种和采嫩梢食用。辣木树杆直径可达20-40公分,树皮为软木质,根有辛辣味,枝梢顶部交织形成2~3排羽状复叶。 小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卵型,无毛。花为圆锥形花序左右对称腋生,为两性花,有香味,萼筒盆状(萼杯状),开花时向下向外弯曲;花瓣有五,白色或奶黄色,气味芳香。果荚长20~60公分,每荚含种子12~35粒,表面有纵型条纹,呈束状垂下。每树每年可生产一万五千至二万五千粒种子。树干直立,达到1.5~2公尺时才开始萌生主枝,主枝的延伸并无一定的规律,树形像一把伞,十分优美。种子为褐色,其上有三个纸质白翼,3片裂,可榨油,含油约30%。 辣木生长在热带年降雨量250~1,500 毫米的半干旱地区,事实上在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的热带湿润环境也能适应良好。辣木能适应砂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微碱性土壤中也能生长。 辣木喜光照,主根很长,因此能耐长期干旱。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是摄氏25~35度,在有遮荫的情况下能忍受摄氏48度的高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严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严寒过后,新芽仍可重新萌发长成植株。辣木通过种子或扦插繁殖,生长很快,幼苗期若不进行剪枝,则第一年就可以长到四公尺的高度,树干直径可达30公分。 辣木的种子和叶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晴林孙(L.S. Ching)等人于二○○一年发表,100克印度传统辣木的新鲜叶片中的维他命E含量约为9毫克,干燥叶片中的含量约为16.2毫克。根据计算,只要三汤匙(约25克)的辣木叶干粉就含有幼儿每日所需270%的维生素A,42%的蛋白质,125%的钙,70%的铁及22%的维生素C。对怀孕和哺乳中的女性而言,辣木叶片和豆荚亦可帮助本人及胎儿或婴儿维持健康,供给大量的铁质、蛋白质、铜、硫和维他命B。不过,由于辣木本身含有生物碱,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等最好经医师指示后酌量食用。 辣木叶片、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素和36种自然防炎体和矿物质。每100克的辣木中含有的维生素C是柑橘的7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4倍,钙质是牛奶的4倍,钾是香蕉的3倍,蛋白质是酸奶的2倍。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的功能;也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等方面,被誉为“生命之树”,“植物中的钻石”。 印度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鲜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嫩叶类似菠菜,可以作汤或沙拉。嫩果荚也可以食用,干种子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味料,幼苗的根干燥后也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味料,有辣味。辣木的花在略微变白之后也可以加入沙拉中食用。1997年,美国基督教世界救济会开始与塞内加尔组织合作推动一项计划,他们将辣木加入当地人民的饮食中,用以对抗营养失调及预防疾病,有显著的成果。这种耐干旱且成长快速的树木也因此被称为「奇迹之树」,而渐为人所熟知。 在丰衣足食的台湾或许无营养不良的问题,但对各种文明病的预防、及因追求健康而逐渐被重视的素食环境,辣木均可在不同层次提供帮助。 美国Discovery频道曾在“另类医学指南”系列报导中,指出辣木含有丰富营养素,被广泛应用在改善各种疾病,并且成效显著,科学家更将辣木视为现代医学的救星。 辣木枝叶美丽,花黄白色,有香味,通常作为观赏树木。种子可榨油,供工业和工艺用。嫩

如何提升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及思考

主题教育活动·建言献策征文 提高政府职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市场体系,不断 提升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势头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引下,在全县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下,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二十字”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农民增收”做为工作的切入点,创新思路,大胆尝试,以着力发展农村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对照周边兄弟县区,我县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最棘手的问题。我就这一问题原因的分析和建议做如下总结: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 ——农民因素。农民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因素。一方面,科技知识欠缺,农技水平较低。新农村需要新产业,新产业呼唤新农民。目前,我县还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都尚未稳固,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还很有限,农业技能水平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务工人员只增不减,特色农业难成规

模。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规模日益增大,从而留在村里发展农业的人员越来越少,导致有些村或地区已形成的特色农业因无人发展而难成规模,丧失活力。 ——市场因素。农村市场体系是连接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环节的纽带,是推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提前和动力。目前,我县建立的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完善,运行机制还不成熟,分散经营模式还大规模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个体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限,常常出现突遇自然灾害颗粒无收或生产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而蒙受巨大损失的情况。 ——环境因素。发展环境是提升特色农业快速发展的软实力。我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起步较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品牌农业的意识还较淡薄;宣传和推广新品种、新产业力度不大;各种种养殖的财政补贴投入还不够;土地流转和规模性承包机制尚不健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以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县为契机,加大对农民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让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至2门实用农业科技技术。二是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培训体形,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整合资源,每个乡镇建立一个职业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强镇”步伐,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更好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规模、特色、优质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食用菌、观光采摘、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在巩固以桑蚕、特色蔬菜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大中部以盛世天源、五彩湖、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带;拓展东部沿库以花仙子为引领的休闲观光、采摘休憩带;提升西部以润禾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带,种植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

三、发展目标 今冬明春,计划重点培植3个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7个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家,5个特色休闲观光采摘园,栽植有机蓝莓及各类干鲜杂果1600亩。确保2017-2018年,在大石村东南部沿河区域打造100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镇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亿苞以上,打造食用菌品牌3个,扩建、新上食用菌深加工企业5个以上,加工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完成沿库17个村的特色采摘项目的开发工作,拓展环库采摘休憩带至9000亩;硬化大花崖到大石头村的道路2.1公里,打通圈村到大石西山宽6米的经济路3.92公里,规划高效农业产业园区2600亩用于招商引资;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实现产值过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000元以上,全力将西湖镇打造为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与销售、休闲旅游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生态镇。 四、工作重点 (一)做大中部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按照“一轴四区六基地”的规划布局,以花崖河流域为重点,总体规划1.5万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并对其进行配套升级,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

加快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摘要]广西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文章从阐述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 现实意义出发,总结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 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业;思考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 需要。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它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有的特效性、一定 的规模性和良好的综合效益性。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 和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 化广西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12个省区之一,本世纪以来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来抓,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糖料蔗、木薯、桑蚕、速 生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松香、栲胶、桂油、茴油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一)做法和成效 1.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如桂林市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桂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桂江流域特色 效益农业产业提升规划》《资江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等。 2.创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1)耕作种植模式,包括耕地轮作“稻一 稻一菜”、“菜一稻一菜”模式和农作物薯菜间套、果蔗间套种、西瓜间套种、马铃薯间套种、稻藕间套种模式。(2)“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 模式主要以广西温氏模式、兴安莱茵公司模式为代表。(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如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模 式等。(4)糖业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恭城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种植)。(6)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 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如广西的富川县 白牛村模式和隆安县的金穗模式。(7)循环农业现代化模式,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如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宜州市“桑枝一菌―肥”模式。(8)山区特色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特”、“优”、“名”、“精”、“新”为基本特点,是具 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如永福县的罗汉果产业、昭平县的茶叶产业、天峨县的六 画山鸡和乐业县的有机农业等模式。 3.确立了一批特色农业新产业。“十一五”期间,广西在抓好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以及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 植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广西 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最具梧州特色的六堡茶和砂糖桔规模进

辣木籽种子种植栽培技术

辣木籽种子种植栽培技术 辣木又称鼓槌树,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热带多年生落叶乔木,因其树根 具有辛辣味,故而得名辣木。原产于热带、南亚热带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6个 月后即可开花结实,是一种多用途的速生树种。 1 对环境的要求辣木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9℃以上,年降水量500~3500mm,全年无 霜或微霜,pH在4.0~9.0的较干的沙泥土壤地生长。我国的云南干热河谷地区、广东、海南和台湾省的大多数地区适宜种植辣木。 2 整地定植种植时可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种子直播方式。即将种子直接播于种植穴内,覆土1.5~2cm。二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即采用营养杯育苗,移栽时,注意保护幼根。三种是苗床培育法:先将种子用水泡4~5小时,沙铺成地块充分湿润,将种子散播在 沙面再盖上少许沙保持沙土湿润,直到种子发芽后几天移植到营养杯中培育。种植密 度要根据种植目的而定,如采摘嫩叶食用的种植密度可大些,采摘豆荚或种子的可适 当小些,但是由于辣木籽产量有限,价格昂贵,市面上大量充斥的是大量的劣等的辣木籽,臻吾堂辣木籽质量比较好。 3 肥水管理辣木的需水量不大,在幼苗时期只要保持适当湿度即可,干旱季节要适当 灌水,以利于生长。辣木耐贫瘠,一般可以不施肥,但为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有 利于产后树势恢复和树体越冬。在采摘豆荚前,可每隔15~30d施0.3%~0.5%的复

合肥水液,或在植株四周挖沟施入有机肥或灶灰。幼树期以浅施、轮施为宜;成年树适当深施,可采取点施、条沟施和放射沟施肥等方法。 4 树体管理辣木生长迅速,一般4个月会长高至3~4m,所以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采收,一般在植株高0.5m左右进行定干。以后每年冬季都将将植株短截至1m以下高。辣木的嫩叶可15~20采收1次。 5 病虫害防治辣木的病虫主要有蝶类幼虫、红蜘蛛、潜叶蝇和尺蠼,但危害较轻。防治方法:用手工摘除病叶,或用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抑太保、卡死克等常用杀虫剂防治蝶类幼虫。辣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在苗期要防止积水或浇水太多。也可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6 适时采收可在定植2个月后定期或不定期摘取枝梢和嫩叶进行加工。食用果荚,应在幼嫩、柔软时采收。果荚用于榨油,要果荚在树上变干变黄,但是还没有裂开落地时采收。干种子也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料。种子必须在绿色时才能食用,变成浅黄色就不宜食用。

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

xx县农业(种植业)发展规划 (摘要) 农业(种植业)规划布局 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以“规模农业、无公害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为发展目标,通过搭建新农村建设“三大平台”(产业展示平台、物质基础平台、产品市场平台),着力抓好种植业产业结构、生产基地、产业经营三大布局。 (一)深化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优势产业和 特色产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规模农业、无公害农业、标准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巩固发挥已获认证的十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十个优质农产品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业(种植业)产业区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因地制宜,指导镇乡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规划论证,抓好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一镇一个优势产业、一村一个特色产品”。 1、粮油调优。依托基地建设和大型粮食综合生产示范片的带动辐射,将大宗粮油产业调整为区域化生产、优质化生产、商品化生产、专用化订单生产。 - 1 -

(1)优质高产粮食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大型优质粮食生产示范片建设,以此推动全县粮食优质化生产。优质粮食产业主要分布到5个片区,每片建立10万亩示范片,其中核心示范区4万亩,辐射带动6万亩。第一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第二线为xx路和xx路三角区的xx、xx、xx、xx;第三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第四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第五线为xx路沿线的xx、xx、xx、xx。 (2)“优质、专用”油料优势产业。高芥酸油料重点安排到东北路原xx、xx、xx三个区的14个镇乡,南路原xx区的xx、xx、xx、xx4个镇乡;“双低”油料重点安排到西北路和xx中心区域40个镇乡。 2、果蔬调绿。通过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区和特色水果产业带,带动全县果蔬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设施化栽培、无害化、特色化生产方向发展。 (1)特色水果产业。主要发展优质早熟梨、晚熟桃、枇杷、米枣、脐橙5个特色品种。其中,优质梨、晚熟桃重点安排在xx、xx镇,枇杷重点安排在xx、xx镇,米枣重点安排在永新、新德、石安镇,脐橙重点安排在金石镇。 (2)特色蔬菜产业。主要发展设施化栽培反季优质商品蔬菜、特色海椒、特色大蒜、特色榨菜、特色西瓜、食用菌。其中,优质商品蔬菜重点安排在城郊区及新德镇;特色海椒重点安排在刘营镇;特色大蒜重点安排在xx、xx镇;特色榨菜重点安排在xx、xx2个镇乡;特色西瓜以xx、xx、xx、xx镇为主产区,xx、xx、xx镇为第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