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57分)

1. (12分)读拼音,在横线上填词。

①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xīn xīn xiàng róng ________的景象。yǔ________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jìng yǎng ________和ài dài ________的英雄。

②大地的rǔ zhī________、大山的hàn ________水,bǔ________育了我。

③我为人们bō zhǒng ________希望,也fēn xiǎng ________着他们丰收的欢乐。

2. (9分)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①sòng________人有gēng________者。田中有zhū________

②兔走chù________株,折jǐng________而死

③因shì________qí________耒而守株

3. (10分)读一读,用加下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正太郎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

________。

4. (6分)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鬼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 (6分)比一比,再组词

狠________ 饥________ 屈________ 搭________恨________ 讥________ 倔________ 答________

6. (4分)词语搭配。

________的病房________的性格

________地端详________地出神

充满________ 寻找________

7. (10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我们建造亲手了城堡一座(连成一句话)

②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二、阅读 (共2题;共18分)

8. (11分)读一读,回答问题。

静静的夜

小鸟睡着了,树婆婆还醒着,她轻轻地摇啊摇,摇得鸟宝宝梦里笑。

鱼儿睡着了,小溪还醒着,她叮咚叮咚唱呀唱,哼着那支古老的歌谣。

星星睡着了,月亮还醒着,她在云朵中悄悄穿行,照看的星宝宝真不少。

娃娃睡着了,妈妈还醒着,她握住孩子挥舞的小手,帮他把梦中的妖怪赶跑。

(1)静静的夜里,树婆婆摇着________,小溪哼着歌谣哄________睡觉。

(2)夜里,月亮在干什么?

(3)妈妈在干什么?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还有谁睡着了,谁醒着?请你仿照短文写一写。

________睡着了,________还醒着,________。

9. (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鹰捉小鸡

下课了,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先由班长和体育委员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其他同学扮演小鸡。

游戏开始了,老鹰张开翅膀扑向小鸡,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鸡妈妈左闪右躲,保护着小鸡。最后,鸡妈妈让小鸡们紧紧地抱在一起,然后用力一甩,把老鹰给撞倒了。小鸡们高兴地跳起来:“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是趣味无穷啊!

(1)

根据意思写文中的词语。

①一会儿往左闪,一会儿往右躲。________

②趣味非常多,无法形容。________

(2)

画线句子中描写小鸡动作的词语有哪些?请画上小圆圈。

让抱甩撞

把扑闪躲

(3)

扮演老鹰的是()

A . 体育委员

B . 班长

(4)

游戏结束胜利的一方是()

A . 老鹰

B . 鸡妈妈和小鸡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 (5分)看图写话。

老师生病了,小玲很着急。她是怎么做的呢?老师看后会怎样呢?(你可以用上这些词语:脸色苍白、声音沙哑、有气无力、着急、担忧、买、放、写、压、感动、温暖……)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57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二、阅读 (共2题;共18分)

8、答案:略

9、答案:略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0、答案: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

浅谈农村小学识字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第一学段,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识字教学。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极其枯燥的工作。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由于网络资源较为缺乏,“机械化”的识字,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极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严重地影响了识字效果。作为一位农村的一线教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喜欢”和“主动”为我们指明了一种识字教学的方法——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找准学生喜欢、主动的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依据这点,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耐心诱导,树立信心 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农村学生在情感、思维方式上与城里的学生有所不同。在农村教学的部分教师,住往会认为这是智力上的差异。认为农村的学生“不可教”,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农村的孩子并不是“不可教”,只是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比较慢,形成知识的过程比较长,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知识的构建。而识字又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些特点,耐心地引导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适时地给予他们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依据儿童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话题,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喜欢玩游戏,而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力比较持久、稳定,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依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我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游戏形式的识字教学情境,如:“猜认生字”、“带头饰表演识字”、“背字游戏”、“摘苹果”、开火车识字、打牌游戏、“抓特务”游戏等,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2时,我在“太、小、下、早、上”这几个生字的巩固教学中采用“猜认生字”游戏。在指名学生读“太阳、小鸟、早上、大衣、牙、上下”这几个词串时不能出声,其他学生根据口形猜字音,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猜对了的学生出示该词语的卡片,大家再次一起认读,这种互动的“猜认生字游戏”正好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学生的识字热情高涨,识字效果很好。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时,我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来认读“春天、春风、春雨、柳树……”等词语,读对的词语全班同学再次一起重读一遍,读错了,可自己主动自我纠正。如不能自我纠正,其他同学再帮助纠正,若纠正对了,全班同学再次一起重读一遍,然后继续开火车。

一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

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0、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2015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5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谢桥中心校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2012年第一次月考如期而至,又到了大家展示才华的时候了,在此,特别赠送给同学们三颗心--------有信心、有耐心、够细心。请相信自己,“我就是这广阔语文世界万里高空中留下的那道亮丽风景”。加油!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35分)o(≧v≦)o~~好棒 1.将下面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2 (1)、海内存知己,。 (2)、念天地之悠悠,。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人生自古谁无死,。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病树前头万木春。 (9)、但愿人长久,。 (10)、,欲上青天揽明月。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7分) 风不懂 / 云 /为何总是 /心事重重/ 云不懂 / 雨 /为何总是 / / 雨不懂 / 风 /为何总是 /来去无zong /正如/ 子不懂 / 父 / 爱你的心 / 有多痛女不懂 / 母/ 对我的情 / 有多浓/ 风不懂云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po / 眼不懂泪的懦弱 / 所以你不懂我的选择 / 也可以不懂我的难过 / 不是每个人都一定快乐 / 不是每种痛都一定要述说 /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ǒng() pò() (2)、联系上下文,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四个字)(2分)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风雨云大地蓝天小溪江河 4、名著阅读(6分)《名人传》作者是主要写了贝多芬、、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潜艇的故事。 5、综合性学习(10分) 请你参加“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2分)书名:《》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3).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荐谁?写出理由。(3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 (4)3.8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3分) 短信: 二、阅读(55分)(*^__^*) 嘻嘻…… (一)想我时,含上一粒糖(17分) 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孩子的妈妈安然地闭上了眼睛,她以为母亲睡着了,所以,她没有哭。后来,在她的床头、兜里,甚至是文具盒里,父亲都会给她塞上几粒糖果,她明白,这是用来想母亲用的。 那时候,别的孩子想妈妈的时候都哇哇大叫,唯有她,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品着一颗糖果的香滑与甜美,这种想念没有丝毫痛苦,相反,还增添了许多美妙和幸福。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第一篇作文,名字就是《想念》。她在自己的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小学中年级)

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能力测试试卷D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能力测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1题;共78分) 1. (10分)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 a—ai ai—ao a—ao o—ao e—ei ui—i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部件相加,如:京—亠+口+小 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按照自己的愿望实现了。________ ②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________ ③宽绰富余。________ ④不说话。________ ⑤诚垦真挚。________ ⑥心地纯洁,没有恶意。________ ⑦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________ 4. (6分)看拼音,写词语。 sài pǎo téng ài pái chúyōu sh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í xùān wèi kuáng bēn shòu yì wú qió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7分)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并组词。 禾 ________ ________ 圭________ ________ 舌________ ________ 白________ ________ 夭 ________ ________ 监________ ________ 6. (1分)看拼音,写词语。 kāi shǐshíwùyǎn shén zhé zh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āng miáo lùbiān zǐ xìtián y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0分)(2018·浙江模拟) 《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8. (6分)看图,想一想动物们是怎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大象桥 9. (6分)背诵古诗及名言,把句子填完整。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________。 10. (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爱深深

最新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4分) 成吉思汗弥足珍贵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田圃.pú 留滞zhì 缟素(gāo) B.沁园春qìn喑哑yīn 润如油膏rùn C.蓑衣shūo 禁锢gù 分外fēn D.妖娆náo鸿鹄(hú ) 稍逊风骚sùn 3.括号中对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文中指《国风》《离骚》) B.须(必须)晴日 C.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D.等(等待)死,死国可乎? 4、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 5、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6.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和体验,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歌颂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 (2)《水浒传》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到几百人之多,大多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7、古诗文填空(7分) ①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 ②《观刈麦》中揭示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 是。 3)《月夜》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人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是,。 二、阅读理解 (一)大学生(19分) ①那人胸前戴着枚校徽,显然是大学生。 ②中年男人于是走过去,在他身后站住。柜台上躺着一本厚厚的书,大学生翻着,思量着是买还是不买。 ③书店营业员走到大学生面前:“这是最后一套啦,买吗?”大学生犹豫着。 ④“一套《鲁迅全集》比整个书店还值钱……”营业员把手中的售书单扬了扬。“开票吧?” ⑤大学生往喉咙里咽了一口唾沫,“可是……” ⑥营业员同情地瞥了大学生一眼,拿起柜台上的那本第一卷:“我给你留下来,行吗?” ⑦大学生尴尬地点点头 ⑧“我买!”中年男人忍不住大叫一声,把大学生吓了一跳,营业员也惊疑地抬起头来。 ⑨“不就是几百块钱吗?”中年男人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匝百元的票子,摔在柜台上。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标准细化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提出了总的目标要求,从总课标对一至二年级的要求来看,我认为一年级语文下册在识字与写字方面主要落实以下几个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250个字。 3.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具体细化如下: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1)鼓励学生课外主动识字。教材开始设计了识字擂台。17页为比谁认识班上的同学的名字多。然后展示台中设计了识字加油站。 鼓励学生: A.在生活中识字:35页为看电视时认识的字,56页为在商店买东西时认识的字和食品商标中的字,78页为在大街上招牌中认识的字。 B.在课内书上识字。94页为在数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的字。 C.在课外书上认字。113页为在课外书上认的字。 最后133页又是识字擂台,比比课外谁认的字最多。 (2)本册书没有采用以前集中识字的做法,而是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单元的开头。识字课采用以下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识字兴趣:A.词语(1页是关于

春天的8个四字词语,在识字中积累词语。)B.三字经(18页在识字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进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教育。) C.对对子(36对子的内容与大自然有关,教学时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114页把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蕴涵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 D.谜语(79页三组猜字谜语,可让学生读读、想想、猜猜,在猜谜时主动识字。) E.谚语(135页由5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言语、丰富知识。) F诗歌(57页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教学时熟读后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如形声字识字“蜻、蜓等”,肢体表演识字如“展、网”。)读准字音,认记字形。G积累量词(95页为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中,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认字,避免了单个字的抽象认识。)(3).本册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如: A.熟字加偏旁即“加一加”(15页如:“平”加上言字旁变成“评”)。 B.熟字换偏旁(如:15页“油”去掉三点水换成双耳刀变成“邮”)。 C.去偏旁即“减一减”(如:33页“漂、飘”去掉偏旁变成“票”)。 D.两个字组成一个字(如54页“禾”和“火”组成“秋”)。 E.同一偏旁字归类。如识字4中虫字旁的字就很多,放在一起学习使学生体会虫字旁的字和昆虫有关。右边表示声音。加深了对形声字的印象。 F.反义词识字(如92页用“美”引出生字“丑”)。 G.去一笔(如111页“鸟”去掉一点变成“乌”。) 加一笔(如“日”加一笔变成“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原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原文)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校: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 考场号:____ 。。。。。。。。。。装。 。 。。。。。。。订。。。。。。。。。。。。。。。。。。线。。。。。。。。。。。。。。。。。。。。。。。。。。。勿。。。。。。。。。答。。。。。。。。。题。。2008.10.10。。。。。。。。。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含卷面分5分) 考试形式:闭卷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一、基础知识。(30分) 1、注音、写汉字。(2分) b ì益 ( ) c ù然 ( ) 履.行 ( ) 蓦.地 ( )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潜移默化 微言耸听 失魂落魄 走投无路 记忆尤新 五彩纷呈 雅雀无声 眼花瞭乱 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 、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B 、他的祖籍是江苏响水人。 C 、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D 、有谁能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B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时间,就会事倍功半。 C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写出好文章。 D 、节日的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5、将1---4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风,不大不小,不徐不疾,就像一双软绵绵的小手,抚摸着你的脸庞和额头, ,一起飞散到九霄天里去。 (1)恨不得将自己化作一泓春水 (2)轻轻的,柔柔的 (3) 使你感到舒心适意,飘飘欲仙 (4)和着这妩媚温馨的天籁之风 A 、(2)(3)(1)(4) B 、 (2)(4)(1)(3) C 、(3)(1)(4)(2) D 、(3)(2)(1)(4) 6、名句和文化常识填空。(12分,每空1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 (2) ,江春入旧年。 (3)谁到人生无再少? , 。 (4)梅须逊雪三分白, 。 (5)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 (6)_______,行者常至。 (7)小说的三要素: 、 、 。 (8)“骚人搁笔费平章”里的“骚”原指《楚辞》里的《 》 ,后来“骚人”借

2012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2语文新课程标准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括号、蓝字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字表 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语文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完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二年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二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注意:本次试卷设书面分2分,请同学们用黑色笔书写,注意书写规范、整洁,不要打墨团,不可使用改正液和透明胶。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分)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内。(4分) 蜂围碟阵 多愁善感 夏蚊成雷 头昏目眩 3.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丘壑.( ) 瞬.( )间 玷( )污 倔强( ) chu ò( )泣 sǒnɡ( )立 收li ǎn( ) 纳h ǎn ( ) 4.词语积累:填字组词。(4分) 繁( )急管 玲珑( )透 高不可( ) 瘦骨( )峋 ( )天( )地 ( )果累累 忍( )不禁 ( )然大物 5.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2)忍不住笑。——( ) (3)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 6.仔细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4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问题: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7、根据例句,仿写句子(2分) 例句: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仿写:童年是 , 童年是 。 装 订 线 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等,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8、默写:(5分) (1)以丛草为林,,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2)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二、阅读理解 (32分) (一)阅读《童趣》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 (4分) 明察秋毫 .. ( ) 项.( )为之强.( ) 喷以. ( )烟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 (3分) (1)物外之( )趣 (2)昂首观之( ) (3)为之( )怡然称快 12.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相似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10分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 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 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 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 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 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 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 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 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 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评估试卷(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评估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44分) 1. (5分)读一读,写一写。 i________ u________ ü________y________ w ________ 2. (5分)下面的音节词变成小写字母。 ZUN JING FU MU LAO DONG 3. (5分)抄写词语。 闪烁移植勇敢 4. (8分)照样子,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柚一(宙)(宇宙) 偏→________ ________ 籍→________ ________ 福→________ ________ 霞→________ ________ 5. (5分)造句。 聪明能干 6. (6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现发扬珍爱珍惜美好美丽 ________生命 ________愿望 ________情况

________时间 ________传统 ________景色 7. (3分)读课文《火烧云》,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恍恍________ 一模________ ________凶猛 8. (1分)我会猜。 身穿黑色袄,尾巴想剪刀,秋去春来到,捉虫立功劳。 打一鸟类:________ 9. (6分)先给图中的柳树涂上颜色,再把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__, ________垂干绿丝绦。 ________裁________, ________似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7分) 10. (7分)课外阅读。 早晨,下着雨,太阳出来了。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弯弯的彩虹像一座桥。这座桥,颜色可真不少,有红、橙、黄、绿、青、蓝和紫色。美丽的彩虹,我要把你画下来。 (1)请你给这段话取一个好听的名字:________ (2)弯弯的彩虹像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