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东西方节日文化差异

东西方节日文化差异小论文
高一(12)班
这些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外国的很多节日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如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等等。而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有的也流传到了西方国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节日的种类、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作用,节日中人们的表现,以及节日的故事,不仅对中国的节日增进理解,而且对外国的节日有所了解与感悟,从而能掌握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提高我们的社会文化素质,加强跨国文化意识。

一、课题的提出的原因

1、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球村”——文化的村落,我们共同的家园。世界之所以精彩,可以说在于文化的广远浩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进入了千家万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经常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接触和交往,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作为人类文化分支的节日文化,越来越在人类文化交往中凸显其重要作用,因为她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亲情、友情、爱情的体验,对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大有裨益。

2、基于对传统节日文化开始“礼崩乐坏”的忧思。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一种忧思与紧迫感。文化是一种积累,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更新,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是我们的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东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吧。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习俗

春节,在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记,周曰年。”因为其在农历的岁首,又称“岁”。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意都来自农业。周人主要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来认识“年”这个概念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周人要举行一年一度酬神庆丰收的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汉代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为元旦,过年的节日就
基本定型了

,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圣诞节也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在宗教上它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圣经》的记载上帝决定让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和更好地相互关爱。耶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女玛丽亚所生的。玛丽亚是巴勒斯坦北部小城拿撒勒的木匠约瑟夫的未婚妻。因为玛丽亚在婚前就怀孕,约瑟夫本打算悄悄退掉婚事。一天夜里,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夫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一个男孩儿,你们就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后来,玛丽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诞节。

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大。而春节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好场合。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多么繁忙,都要从天涯海角、四面八方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温馨。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现实的功利中回过头来,真诚地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圣诞节也有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传统。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亲切交谈,叙述离别之情,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一年中全家人最激动的时刻。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加深亲人、朋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圣诞日上午全家人会在圣诞树下拆礼物。不论春节与圣诞节的形式有多么的不同,但就节日中所传达和交流的真实美好的情感来说,它们是相似的。

(二)、东西方的情人节

相传西方的情人节起源于一场血腥暴力——公元270年2月14日,圣·瓦伦丁修士因违抗罗马皇帝“禁婚”暴政为青年男女举行婚礼而被活活打死。因此,人们用这个日子纪念他,也纪念爱情。

起源于中国汉代的元宵赏灯风俗由于为封建社会中的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会面的机会而被古往今来的诗人们津津乐道。比如,唐朝诗人苏味道就曾有“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

来”的浪漫诗句。因此,元宵节又被看作“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历史上本没有“情人节”,但中国人并非不懂得浪漫。温婉、含蓄的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期许着爱情。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人往往把自然天象的变化与男女之间的情愫联系在一起。“三月三”是中国壮族、白族、苗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 情人节”。这个时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青年男女们成群结队地来到野外踏青、对歌,以这种方式选择心仪的异性,缔结婚约。

“七月七”前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夏季星空在这一天最为明亮,可以清晰地看到银河。夜幕降临,姑娘们在自家院子里摆好瓜果食品,向织女姐姐乞求巧手,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写下杨贵妃的七夕祝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八月十五”秋高气爽、浩月中天,相传嫦娥在这一天误食长生不老药而奔月,留下了夫君后羿寥度余生。于是中国的老百姓们就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为寂寞嫦娥遥祝平安,而这一天最讲究的则是家家团圆,夫妻团聚。春节过后的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在冬天即逝,春日来临的日子里,中国人以吃元宵、点花灯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欢喜。一向不得迈出闺阁的年轻女子也获准在这一天结伴出游,因而就提供了未婚男女相识的机会。一场场风花雪月的事便由此而起。如今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蔬菜的旧俗,因为古有俗语:“偷挽菜,嫁好婿”,是对未来家庭幸福的祈祷。

(三)、节日饮食差异

公历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们纪念耶稣基督诞辰的日子,也即“圣诞节”。这是一个在欧美各国普遍盛行,并在全世界也颇具影响力的节日。它不仅是虔诚的教徒们的一个盛大节日,而且同时也类似中国的春节,是每一个家庭聚会的大喜日子。在节日期间,人们要在教堂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还要在家里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为了这个节日,在西方许多家庭往往一进入12月份就开始忙着采购各种节日用品和圣诞食物及礼品等。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举行圣诞晚餐。餐宴餐桌上的食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的晚餐就算不上是圣诞晚餐。有时,圣诞晚餐还要为“主的使者”设一席之位。圣诞晚餐之后,人们还要上礼拜堂报告佳音,并为唱诗班预备糖果点心等。

有些西方人还习惯在圣诞晚宴的餐桌上摆一只烤整

乳猪,英美等国人们还往往喜欢在猪的嘴里放一只苹果,据说这个习惯源于一些大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便纷纷效仿。晚餐后的甜食一般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馅饼等,英美等国人认为,吃过这几种食物之后会大吉大利、福星高照。

而我国春节时大家都喜食饺子和年糕。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饺子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有饺子,形制与现代七异。宋代称饺子为“角子”,此词也外见于时清小说中。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词。明、清时又有了“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新称谓。

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总之,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是人本主义的张扬;而西方的节日则充满了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节日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节日绝对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但是同样作为重要的节日,它们又具有极为类似的社会功能。这两种节日在对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的被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像圣诞节这样的外来节日我们不能排斥,而对于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更应该保护,而且应该在合理改造的基础上加以继承。

在进行东西方节日文化艺术的对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中华文化艺术的丰厚博大,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保持清醒和稳定,化人为我,化外为内,化西为中。在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之下,使民族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