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有答案

《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课程试卷(B卷)有答案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专升本《公共关系学》 试卷 答案

专升本《公共关系学》 一、(共51题,共150分) 1.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网络化”阶段在时间上指的是()(2分) A.80年代初——1986年 B.1987年——1993年 C.1993年——2000年 D.2000年——2010年 标准答案:D 2.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关系构成要素的是()(2分) A.社会组织 B.个人 C.传播 D.公众 标准答案:B 3. 评价社会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程度的指标是()(2分) A.美誉度 B.知名度 C.信誉度 D.和谐度 标准答案:A 4. 将说服理论重点放在说服者本人条件上的学者是()(2分) A.亚里士多德 B.卡特赖特 C.霍夫兰 D.麦圭尔和帕帕乔吉斯 标准答案:A 5. 主体性社会关系的历史形态包括()(2分) A.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 B.个人形态、组织集团形态和国家民族形态。 C.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泛缘关系 D.原始状态、异化状态和自由状态 标准答案:D 6.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文化条件是()(2分) A.由“理性”转向“人性” B.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C.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D.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标准答案:A 7. 以“制造神话”而闻名的是()(2分)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巴纳姆 D.卡特利普 标准答案:C 8. 依据格鲁尼格的观点,通过组织和公众的沟通来处理、协调双方的关系和冲突,并和目标公众增进理解,实现双向的交流指的是()(2分) A.新闻代理模式 B.公共信息模式 C.双向不平衡模式 D.双向平衡模式 标准答案:D 9. 沟通的S-M-R模型,当中的S指的是()(2分)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接收者 D.反馈 标准答案:A 10. 宣传一般被认为是开始于()(2分) A.中世纪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标准答案:C 11. 以下对公共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4分) A.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众 C.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 D.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 标准答案:A,D 12. 针对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4分) A.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就高 B.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不一定高 C.组织的知名度低,美誉度就低 D.组织的知名度低,美誉度不一定低标准答 13. 以 A.组织C.组织标准答 14. 依 A.研究E.评估标准答 15. 针 A.“学C.“预标准答16. 如标准答往往把走后门和庸俗些虽然系的一17. 简标准答个组织个组织分别从首先,形成和不一定必须同其次,为前提第三,需要的不能脱 18. 中 A.80年C.199标准答 19. 公 A.公众C.社会标准答 20. 将 A.形象E.管理标准答 21. 以 A.伯尼标准答 22. 主 A.个人 B.原始 C.亲缘 D.政治

九年级上英语期中试卷

第1页 共10页 九年级英语 期 中 测 试 卷 (全卷四个部分,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A B C 第一、二节 第三节 得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四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听句子,选择与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片。每个句子听两遍。(每小题1分, 共5分) ( )1、A B C ( )2、A B C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 )3、A B C ( )4、A B C ( )5、A B C 得 分 评卷人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得 ○ 答 ○ 题 —— ○ ——

第二节听句子,选出你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案。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 ) 6. A. Good morning, Miss Black. B. Nice to meet you , too. C. Fine thanks, And you ? ( ) 7. A. Three years ago. B. For three years. C. Since three years. ( ) 8. A. Thanks for asking me B. Certainly.Here you are. C. Yes,I’m all right. ( ) 9. A. I’m sue. B. The same to you. C. You’re welcome. ( ) 10. A. It’s still early B. It’s not very easy C. It’s cloudy. 第三节听对话,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每段对话听两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12小题。 ()1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In the classroom. B、In the library. C、At home. ()12、When will the boy take a test? A、This week . B、Next week. C、Next day.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3—14小题。 ()13、Why does Peter have to get up at 6:30pm? A、Because of the test. B、Because of the school trip. C、Because of his part-time job. ()14、What does Peter want to buy? A、A football. B、A computer. C、A new jacket.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15—17小题。 ()15、What does Maria want to do today? A、go shopping. B、To go to see a movie. C、To buy a CD called the Lion King. ()16、What time does the movie start? A、At 2:45. B、At 3:15. C、At 4:05. ()17、what’s the girl’s mother doing now? A、She’s watching TV. B、She’s walking in the park. C、She’s having a meeting.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18—20小题。 ()18、Who is the man? A、He’s a P.E teacher. B、He’s an Englesh teacher . C、He’s a student. ()19、What are the girls going to do this Sunday? A、To see Mr.Smith. B、To have an English test. C、To have a football match. ()20、What is important to win the game according to (根据)Mr.Smith? A、Confidence. B、Strength. C、Teamwork(团队合作). 第2页共10页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考研专用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

《公共关系学》--试卷B及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卷(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任课老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5分) - 1.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所出版的权威性公关专著论述的公关模式是() A.塑造形象型 B.双向对称型 C.协调关系型 D.单向沟通型 2. 公共关系的承担者是() A.组织 B.公众 C.组织和传播 D.组织和公众 3.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 A.《公共关系学》 B.《舆论》 C.《有效公共关系》 D.《公众舆论的形成》 4. 公共关系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销售业绩 B.产品质量 C.组织形象 D.资金成本 . 5.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是( ) A.真实 B.真诚 C. 务实 D.热情 6.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指( ) A.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公司 B.社会组织、传播、组织 C.社会组织、公众、形象 D.组织形象、传播、公共关系活动。 7.企业内部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目的是( )。 ; A.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 B.拓展企业外交影响力 C.对外宣传,控制员工的行为 D.在企业实务政务公开 8.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程度、可把公众区分为( )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C.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D.受欢迎公众、不受欢迎公众、被追求的公众 9.已经考虑到将与某一社会组织发生联系与交往,但尚未付诸实际行动的公众,可称为( ) , A.潜在公众 B.知晓公众 C.边缘公众 D.行动公众 10.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对象是( )。 A.内部公众 B.顾客公众 C.媒介公众 D.政府公众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传播推广() 2.公共关系传播推广职责的首要任务是告知公众() 3.公共关系公司的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组织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借助于“外脑” 来完成一定的智能服务。() 4 .媒介公众与政府公众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重要中介。() , 5.“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现代公共关系学看来仍然是非常正确的() 6.组织最理想的公关状态是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的状态() 7.品牌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声誉管理。() 8.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特定织有关,需要进一步了解有关信息,并开始提出权益要求的 公众属于知晓公众。() 9.知名度越高,美誉度的压力就越大。() 10.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关宗旨是真实传播,挽回影响。()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 * 2、公关危机

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英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5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5分)两部分,共6大题,满分100分,用时80分钟。注意: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I 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填空(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A)单项填空。从A, B. 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 never doubt ______ his advice is ______ to me. A. that; valuable B. if; value C. whether; valuable D. that; value 2. Yesterday I was reminded by my mother______ late for the exam A. not be B. not to C. not to be D. don't to 3. The book will _____ you when you need help. A. help to B. be some helpful with C. be of some help to D. be of some help with 4. Would you please_________ these grammar rules______ us? A. repeat; for B. repeat; to C. repeating; to D. repeating; for 5. ﹣When shall we travel to Australia, this year or next year? ﹣______ is OK. You decide. A. Neither B: Every C. Either D. Each 6. Some scientists ______all their lives _______their homeland. A. devoted; into building B. devoted; to build C. devoted; to building D. devoted; for building 7. Could you keep these old clothes_______ good order? A. with B. for C: at D. in 8. His father looks young, but ______ fact he is________. A. in ; in the forties B. in ; in his forties C. in the ; in his fortieth D. in the ; in the forties 9. -Let's go to the community if it _______ tomorrow. -But nobody knows if it_______ tomorrow. A. won't rain; rains B. doesn't rain; rains C. doesn't rain; will rain D. won't rain; will rain 10. We must be strict _____ ourselves and strict ______ our work. A. in , with B. with, in C. in , in D. with . with 考场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装订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语文独立设科”时间和内容 答:时间:1904年单独设科。内容:①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制度改革而出现,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②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变革。③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章学堂章程》,中国历史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史称“癸卯学制”,我国现代教育由此开始。④学制对语文课程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宗旨,教学任务和时间,教学原则,教材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把语文课程从古代的综合性学科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过度。 2 教学: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助灯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学记》是最早的教学论专着。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

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依据对科学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几个发展阶段。 答:①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②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③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④语文教学法时期(1939-1978)⑤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⑥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 第二章 1 1963年,张志公发表《论工具》一文。发展了工具论理论。 2 我国古代阅读教学方面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 3 《国文百八课》是1935年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 4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5 四书五经,《大教学论》,《学记》王筠的《教童子法》朱熹的《朱子教学法》 6我国古代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答:阅读教学:1熟读,精思,博览2评点法写作教学:1注重基本功训练2多读多写多改3作文从模仿入手4先放后收 第三章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类。总目标有十项,前五项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后五项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最新教学资料·人教版英语 同山中心学校期中试卷 九年级英语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25分) 一、听力 第一节:听小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符合对话内容的图片。(每题1分)( )1. What is Tom allowed to do on weekends? A. B. C. ( )2. What did Mr. Black use to do? A. B. C. ( )3. How does the boy study English? A. B. C. ( )4. Who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 A. B. C. ( )5. What has Mary bought for Susan’s birthday? A. B. C. 第二节:听对话,回答问题(每题2分, 共10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6-7两小题(对话读两遍) ( )6.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How to memorize new words. B. How to memorize the text. C. How to make flashcards. ( )7. What is the boy’s idea? To A.make flashcards is certainly useful B.make flashcards is not much useful. C.make flashcards is a waste of time. 听下面一段较长的对话, 回答8--10三小题。(对话读两遍) ( )8. What do you have to say first if you want Jane to tell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are . A.The color you like best. B. The color you like least. C. The color you often wear. ( )9. What kind of person is Jeff’s sister? A.If she is kind to others ,she hopes others can be the same to her . B.She is a good listener. C. She does things according to her plans. ( )10. Who is a good listener that doesn’t like yellow. A. Jane B. Jeff’s sister C. Jeff 第三节:听短文,回答问题,(短文读两遍)(每题2分,共10分) 提示词:model (模特) ( )11.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A. In a book shop. B. In a clothing shop. C. In a fruit shop. ( )12. What did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A dress. B. A skirt. C. A sweater. ( )13. How many times did the woman ask the girl? A. Once. B. Twice. C. Three times. ( )14. How did the girl treat the woman ? A. Coldly. B. Warmly. C. Friendly. ( )15. How did the girl feel when she heard the woman’s words? A. She felt happy. B. She felt surprised. C. She felt angry. 第二部分:笔试部分(95分) 二、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6.I met with ocean of problems when I was in that country. A. a B.an C. the D. / ( )17.You won’t feel happy at school ________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classmates. A. though B. when C. unless D. because ( )18. Don’t __________ him. He is too young to finish the work by himself. A.care about B. be strict with C. worry about D. be afraid of ( )19.---- Why is the classroom so dirty ! ---- Sorry , sir ,it yesterday . We forgot to do it . A.doesn’t clean B.didn’t clean C.isn’t cleaned D.wasn’t cleaned ( )20. The whole country is fighting against the H7N9 , a disease has caused many deaths. A.who B.which C.whom D.what ( )21. ---How was your National Day?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专科《公共关系学》-试卷-答案

A. 由理性”转向人性”C.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标准答案:C 一、(共51题,共150分) 1.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开拓创新”阶段在时间上指的是()(2 分) A. 80年代初——1986年 B.1987年——1993年 C.1993 年——2000 年 D.2000 年——2010 年 ?标准答案: 2. 公共关系的手段指的是()(2分) A. 社会组织 B.个人C传播D.公众 ?标准答案:8. 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以 A. 艾维李 B.伯尼斯.标准答 案:C 9. 依据学者希拉?克拉夫?克里弗斯的观点,公共关系的职能包括() A. 研究、行动、沟通、评估 B. 研究、目标、策略、执行、评估 C. 研究、行动、策略、评估 D. 研究、行动、沟通、执行、评估 .标准答案:B 3.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B区指的是()5耳(2 分)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标准答案:B 10. 沟通的S-M-R模型,当中的S指的是()(2分) A. 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接收者 D.反馈.标准答案:A 11. 以下对公共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4分) A.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众 C. 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 D. 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 .标准答案:A,D 4. 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标志和特征所构成的系统指的是()(2分) A. PR B.CIS C.MI D.BI .标准答案:B 5. 卡特赖特的说服模式的理论起点是()(2分) A. 说服者B被说服者的心理 C.语境D论点和论据 .标准答案:B 6.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关系著作”的典籍是()(2分) A.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B. 恺撒的《高卢战记》 C. 斯格特?卡特利普《公共关系教程》 D. 卢梭《社会契约论》 .标准答案:A 7.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是()(2分) 专科《公共关系学》氐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D.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制造神话”而闻名的是 () (2 分) (2 分)

最新九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二、单项选择. 20.He used to like playing________ piano,but now he likes playing _________ basketball.A./:the B.the;the C.a:/D.the;/21.一______ do you learn new English words? 一I learn new words by joining an English club. A.What B.How C.Why D.Which 22.When they heard the ___________ news,they got very ___________. A.frustrating, frustrated B.frustrated, frustrated C.frustrated, frustrating D.frustrating, frustrating 23.My grandpa is _________ weak ______ look after himself.He needs help.A.so, that B.very, to C.so, to D.too, to 24.--Excuse me does Mr.Green's son live here. --He ________ be here, but he has moved. A.used to B.used for C.was used to D.got used to 25.______ his surprise, his brother succeeded in climbing up the mountain. A.At B.On C.To D.In 26.Tom is a ________ boy.He is too young to drive a ear. A.fifteen-years-old B.fifteen-year-old C.fifteen years old D.fifteen year old 27.Tony didn't run ________.He was behind all the other runners. A.slowly enough B.fast enough C.enough slowly D.enough fast 28.-- We will go to Beijing for three days during the vocation of October. --______________ A.So does he B.So he does C.So will he D.So he will 29.I________ a big house for my family if I _____ a lot of money. A.would buy, have B.would buy, had C.will buy; had D.will buy, will have 30.There are about ______ people in this town. A.five millions B.million of C.five million D.five millions of 31.The notebook ___________ be John's .There is his name on it. A.must B.might C.could D.can't 32."The volleyball must belong to Mary" means_________ A.The volleyball must be Mary B.Mary has a volleyball C.The volleyball must be Mary's D.That can't be Mary's volleyball 33.--We need a music CD that we can dance_______ --I have one.I'II take it ______the party. A.in, in B.in, to C .to, to D.to ,in 34._____you go, ____you do in your school, You must obey the rules. A.Wherever; whatever B.Where; what C.Whatever; wherever D.What; where 三、完形填空. In learning English, one should first pay attention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It is the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名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期末复习

*题型:1.背诵20’(诗、词。填空背诵/全文背诵) 2.简答3*5’(答课标。有一道高中课标,两道初中课标) 3.课例分析20’ 4.教学设计30’ 5.论述15’(注意多举例) 1.简要回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 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 1.积累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2.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3.思考领悟。选读经典名着,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4.应用拓展。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在应用中开阔视野,增强文化意识,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2.简要回答《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审美情趣、文化教养、语文能力、审美品质、思想品质、生活体验。 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文本性特点。 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该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确立适应所需要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3.简要回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应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4.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