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典型设计

线路典型设计

线路典型设计
线路典型设计

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第一章概述

1、设计依据文件

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V/220V配电线路分册

(2006年版)》;

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V~10kV电能计量装置分册》;

1.3《新疆电力公司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典型设计》的委托书;

1.4《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和规范

2.1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2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3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2.4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5Q/GDW371-2009《10(6)~500kV电缆技术标准》;

2.6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报批稿)》;

2.7GB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2.8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2.9DL/T5131-2001《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2.10Q/GDW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2.11Q/GDW347-2009《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

2.12国网生(2009)133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

2.13Q/GDW212-2008《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2.14国网农(2009)378号《农网完善工程技术要点》;

2.15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

2.16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3、设计内容

本工程设计范围从10kV线路接入系统联结点至低压线路接户线,工程主要内容:3.110kV架空线路:120mm2及以下、185mm2~240mm2单、双回路水泥砼杆杆型设计。

3.2低压架空线路:185mm2及以下0.4kV砼杆杆型,低压接户线部分。

3.3柱上设备:单回路杆型带电缆上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等设备;双回路杆型电缆上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等设备。

3.410kV钢管杆带0.4kV架空线路:240mm2及以下带钢芯绝缘导线带0.4kV低压线单回路杆型;240mm2及以下带钢芯绝缘导线带0.4kV低压线双回路杆型。

3.5电缆及电缆敷设:电缆上杆、电缆头安装、电缆排管、电缆隧道及电缆工作井。

3.610kV带0.4kV高低压砼杆:120mm2及以下、185mm2~240mm2单回路水泥砼杆带0.4kV杆型设计。

4、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的选取一般应采用工程所在地气象台站提供的15年一遇的气象资料,对最大风速应采用10m高度持续10分钟的平均最大风速做样本。考虑到新疆地区地广人稀气象台站分布较少的特殊情况,当工程所在地无气象台站时可参考当地的线路运行维护经验,并咨询当地长期居住(一般应在20年以上)居民的气象描述以及当地县志等历史资料,综合确定气象条件的取值。

国网典设中将设计规范中的七种典型气象区进行了归并整合,归纳出了三种气象区,本典型设计结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采用国网典设中的C类气象区,该气象区能够代表新疆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特点。

气象条件成果表

条件

状况

气温(℃)风速(m/s)覆冰(mm)最高气温+40 0 0

最低气温-40 0 0

平均运行应力-5 0 0

最大风速-5 30 0

覆冰-5 10 10 大气过电压15 10 0

操作过电压-5 15 0

安装状况-15 10 0

第二章10kV线路典型设计说明

2.1导线选取和使用

(1)10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70、120、185、240mm2四种截面的导线。

(2)高低压同杆架设的0.4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70、120、185 mm2三种截面的导线。

(3)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地区配网发展规划,10kV线路宜采用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并校验导线的末端电压降及长期允许载流量,还应考虑在事故或检修时将线路电流控制在导线允许载流量以内运行。

(4)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时,首先必须确定配电线路所承担的最大负荷电流Imax及相应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J值按下表选取。

导线经济电流密度J值表单位:小时,A/mm2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3000以下3000~5000 5000以上

1.65 1.15 0.9

导线的经济截面可按下式计算,A=Imax/J (mm2)

根据计算出的导线截面,再选择相近的导线标称截面。本典设将计算结果制表,便于工程上的导线选择。

导线经济截面选择表单位:A, mm2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3000以下3000~5000 5000以上

最大负荷电流Imax 导线经济截面标

称值(mm2)

最大负荷电

流Imax

导线经济截面

标称值(mm2)

最大负荷电

流Imax

导线经济截面

标称值(mm2)

115A以下70 80A以下70 65A以下70

116A~200A 120 81A~140A 120 66A~110A 120

201A~305A 185 141A~215A 185 111A~170A 185

305A~400A 240 216A~280A 240 171A~220A 240 (5)按导线长期允许载流量校验截面时,JKLGYJ型绝缘导线的长期容许最高运行温度为90℃,LGJ 型裸导线的长期容许最高运行温度为70℃。根据相关规范,校验导线载流量时的环境温度,应取工程所在地最高温度月的平均最高气温。为简化计算程序便于工程选用,本典设将校验导线载流量时的环境温度取25℃、40℃,以下为导线允许载流量表供工程上参考。

环境温度取40℃时导线允许载流量表单位:A 导线类型

截面(mm2)

LGJ型JKLGYJ型

70 205 170

120 295 250

185 395 330

240 475 390

备注:上表中为环境温度40℃,LGJ型导线运行温度70℃,JKLGYJ型导线运行温度90℃时的导线载流量。

环境温度取25℃时导线允许载流量表单位:A 导线类型

截面(mm2)

LGJ型JKLGYJ型

70 255 190

120 380 270

185 510 416

240 615 540

备注:上表中为环境温度25℃,LGJ型导线运行温度70℃,JKLGYJ型导线运行温度90℃时的导线载流量。

(6)线路电压降校验

10kV配电线路建设中,为保证线路末端电压不低于允许值,必须对所选导线的电压降进行校核,在电压降满足的情况下才可选用。本典设将计算结果制表,便于工程上的使用。

10kV铝绞线架空线路电压损失校验表单位:(%/MW.km)参数单位负荷长度电压损失的百分数

截面(mm2)COSφ

0.8 0.85 0.9 0.95

70 0.620 0.579 0.536 0.487

120 0.452 0.413 0.372 0.325

185 0.361 0.323 0.284 0.239

240 0.318 0.281 0.243 0.199

2.2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安全系数

出线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的城区、集镇推荐采用JKLGYJ系列交联架空绝缘线;出线走廊宽松、安全距离充足、空旷的乡村地区均可采用LGJ系列钢芯铝绞裸导线。

10KV导线型号选取、适用档距、安全系数详见表1-2。

导线分类适用档距(m)导线型号安全系数

10kV绝缘导线L≦50 JKLGYJ-70/10 6.0 JKLGYJ-120/20 7.0 JKLGYJ-185/30 8.0 JKLGYJ-240/30 8.0

10kV裸导线L≦50 LGJ-70/10 5.0 LGJ-120/20 6.0 LGJ-185/30 7.0 LGJ-240/30 7.0

380V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安全系数详见表1-3。

导线分类适用档距(m)导线型号安全系数

380V绝缘导线L≦50 JKLGYJ-70/10 6.5 JKLGYJ-120/20 7.5 JKLGYJ-185/30 8.5

高低压同杆架设的10kV/380V各气象区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安全系数详见表1-4。

导线分类适用档距(m)导线型号安全系数

10kV/380V绝缘导线L≦50 JKLGYJ-70/10 6.5 JKLGYJ-120/20 7.5 JKLGYJ-185/30 8.5 JKLGYJ-240/30 8.5

10kV/380V裸导线L≦50 LGJ-70/10 6.0

LGJ-120/20 7.0

LGJ-185/30 8.0

LGJ-240/30 8.0

2.3导线参数

(1)裸导线

目前我国导线采用的标准为GB/T 1179-199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该标

准于1999年颁布实施,用于替代1983的同样标准。但1999标准中导线结构型式

与原1983标准相比减少很多,原设计常用的导线结构型式新标准中没有,考虑到

目前各地10kV线路的导线结构仍为原1983年标准中的型式,故本次典型设计裸

导线仍沿用GB 1179-1983标准中的导线结构型式。为便于工程计算及订货,简化

导线型号,各标称导线只推荐一种新疆地区常用的型号,具体技术参数如下表:

钢芯铝绞线技术参数表一

型号LGJ-70/10 LGJ-120/20

构造(根数/直径,mm)

铝6/3.80 26/2.38

钢/铝包钢1/3.80 7/1.85

截面积(mm2)

铝68.05 115.67

钢/铝包钢11.34 18.82

总计79.39 134.49

直径(mm)11.40 15.07

单位质量(kg/km)275.2 466.1

弹性系数(MPa)79000 76000

线膨胀系数(1/℃)19.1×10-618.9×10-6

20℃导线最大直流电阻(Ω/km)≤0.4217 ≤0.2496

计算拉断力(N)≥23390 ≥58300

钢芯铝绞线技术参数表二

型号LGJ-185/30 LGJ-240/30

构造(根数/直径,mm)

铝26/2.98 24/3.60

钢/铝包钢7/2.32 7/2.40

截面积(mm2)

铝181.34 244.29

钢/铝包钢29.59 31.67

总计210.93 275.96

直径(mm)18.90 21.60

单位质量(kg/km)731.4 920.7

弹性系数(MPa)76000 73000

线膨胀系数(1/℃)18.9×10-619.6×10-6 20℃导线最大直流电阻(Ω/km)≤0.1592 ≤0.1181

计算拉断力(N)≥64560 ≥75190 (2)绝缘导线

本典设中绝缘导线均采用GB14049-1993及GB12527-1990标准中的型号和技术参数,为简化导线型号,各标称导线只推荐一种新疆地区常用的型号,具体技术参数如

下表:

10kV绝缘导线参数表一

型号JKLGYJ-10kV-70/10 JKLGYJ-10kV-120/20 构造(根数/直径,mm)

铝6/3.80 26/2.38

钢/铝包钢1/3.80 7/1.85

截面积(mm2)

铝68.05 115.67 钢/铝包钢11.34 18.82 总计79.39 134.49

直径(mm)19.4 22.5 单位质量(kg/km)463.7 702.3

弹性系数(MPa)79000 76000

线膨胀系数(1/℃)19.1×10-618.9×10-6 20℃导线最大直流电阻(Ω/km)≤0.4324 ≤0.2513 计算拉断力(N)≥16370 ≥28700

绝缘层厚度(mm) 3.4 3.4

10kV绝缘导线参数表二

型号JKLGYJ-10kV-185/30 JKLGYJ-10kV-240/30 构造(根数/直径,mm)

铝26/2.98 24/3.60

钢/铝包钢7/2.32 7/2.40

截面积(mm2)

铝181.34 244.29 钢/铝包钢29.59 31.67 总计210.93 275.96

直径(mm)26.1 29.2 单位质量(kg/km)1016.37 1245.41 弹性系数(MPa)76000 73000

线膨胀系数(1/℃)18.9×10-619.6×10-6 20℃导线最大直流电阻(Ω/km)≤0.1640 ≤0.1250

计算拉断力(N)≥45020 ≥52930

绝缘层厚度(mm) 3.4 3.4

2.4导线应力弧垂表

(1)本典型设计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0kV和380/220V 配电线路分册》导线应力弧垂表,此表给出了选用导线的外径、截面、拉断力、单位重量、最大使用应力、安全系数、气象区参数及导线的计算比载等,具体详见导线应力弧垂表。

(2)导线应力弧垂表给出了选用导线在高温、低温、安装、外过、内过、大风、覆冰、平均及架线气象组合等气象条件下的导线应力和弧垂的数值。

2.5导线初伸长补偿的原则

(1)新架导线的初伸长可采用弧垂减小的方法进行,但弧垂减小的幅值与导线的类型、使用档距、安全系数及载流量均相关。典型设计中仅提出推存的经验数值,使用时须根据导线使用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使运行一段时间后的导线弧垂与弧垂表的数值保持一致。

(2)考虑到典型设计中导线均采用松弛张力放线,安全系数取值较大,导线的初伸长建议采用以下处理方式:代表档距50m及以下的耐张段不考虑初伸长的补偿(直接根据弧垂表查取的数值进行架线);代表档距50m以上的耐张段导线的初伸长补偿为: JKLGYJ系列绝缘钢芯铝绞线按弧垂表查取数值乘0.9进行施工,LGJ系列钢芯铝绞线按弧垂表查取数值乘0.92进行施工。

2.6杆塔回路数

(1)单回10KV线路。

(2)双回10KV线路。

(3)单回10KV线路,同杆带380V低压线路。

(4)单回10KV钢管杆线路,同杆带380V低压线路。

(5)双回10KV钢管杆线路,同杆带380V低压线路。

2.7 杆高选择

(1)混凝土电杆杆高分10、12, 15m 三种;钢管杆杆高按13m 、15m 呼称高设计。 (2)12m 混凝土电杆和13m 钢管杆可构成一使用系列,15m 混凝土电杆和15m 钢管杆可构成一使用系列,主要适用出线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的城区、集镇地区。

第三章 10KV 架空杆型

3.1 10kV 导线排列方式

根据新疆地区10kV 及以下电网的运行的建设习惯和经验,参照国网典设,本典设10kV 单回路杆头按等腰三角型布置,10kV 双回路杆头按左右对称三角型布置。以上详见杆型组装图。

3.2 导线线间距离

依据《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表3-1 配电线路的最小线间间距

档距

线路电压KV

40及 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0.6(0.4) 0.65

(0.5)

0.7 0.75 0.85 0.9 1.0

注:括号内为绝缘导线数值

3.3 横

担型

次典型设计混凝土杆的横担采用型钢组合结构,钢管杆的横担使用箱形固定横担。直线杆采用单横担结构,对于重要的交叉跨越和直线转角杆型采用双横担,耐张及转角

杆型均采用双横担组合。

3.4 横担尺寸和规格的确定原则

本着安全、经济、美观、方便加工、施工和运行的原则。线间距离决定着横担的尺寸,配电线路因档距较小,横担长度依据线间距离过小对工程造价影响甚微,并且过多的横担尺寸会给加工和施工备料带来褚多不便,根据《新疆电力公司生技部10kV 典型设计的指导思想》,本次设计单回路10kV 绝缘导线和裸导线,采用1500mm 等长横担设计;双回路10kV 上横担与单回路横担相同,下横担采用2800mm 长横担设计;低压部分采用1700mm 同等长横担设计。同样道理,对于型钢的规格也不宜采用过多型号,本次设计横担角钢型号分三种63×6、75×8、90×8。

3.5 杆型分类依据及杆段选型

本典设所有混凝土电杆均采用Φ190系列椎型杆,杆高分10m 、12m 、15m 三种。10kV 线路一般采用12m 、15m 杆。本典设将各种杆段适用条件制表以方便工程使用的查选。本典设所有混凝土电杆均选用非预应力杆。杆段型号规范表示方法为:Φ杆顶梢径/杆高m/杆段强度等级/非预应力G )。例如:Φ190系列杆高12m 的G 级非预应力杆的标准表示方法为:Φ190/12m/G/G 。杆段采购时除应向供货方明确上述型号外,还应向其明确所有杆段上、下各设1个M20型接地螺母,接地螺母与主筋采用焊接,螺母制造位置见下表。当选用15m 整根电杆有困难时,可选用12m(上段)+ 3m(下段)两根组合杆段,组合杆段的强度不得低于整根杆段强度。

10kV 单回路直线杆Φ190椎形12~15m 非应力杆段强度选用表

杆段强度等级

G H LGJ-70/10~LGJ-120/20 L ≤60m / LGJ-185/30~LGJ-240/30

L ≤50m 50m <L ≤60m

绝缘导线-70mm 2~120mm 2 L ≤40m / 绝缘导线-185mm 2~240mm 2

L ≤40m

40m <L ≤50m

10kV 单回路转角杆Φ190椎形12~15m 非预应力杆段强度选用表

杆段强度等级

G

H

I

J

10kV 双回路直线杆Φ190椎形12~15m 非预应力杆段强度选用表

杆段强度等级 H I J K LGJ-70/10~LGJ-120/20 L ≤50m 50m <L ≤60m

60m <L ≤70m

/ 绝缘导线-70mm 2~120mm 2

L ≤40m

40m <L ≤50m / / LGJ-185/30~LGJ-240/30 / L ≤50m 50m <L ≤60m / 绝缘导线-185mm 2~240mm 2

/

L ≤40m

40m <L ≤50m

50m <L ≤60m

LGJ-70/10~LGJ-120/20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丁字形分支杆0°~90°

十字形分支杆0°~90°

终端杆0°

绝缘导线-70mm 2~120mm 2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丁字形分支杆0°~90°

十字形分支杆0°~90°

终端杆0°

LGJ-185/30 ~LGJ-240/30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丁字形分支杆0°~90°

十字形分支杆0°~90°终端杆0°

绝缘导线-185mm 2~240mm 2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丁字形分支杆0°~90°

十字形分支杆0°~90°

终端杆0°

10kV双回路转角杆Φ190椎形12~15m非预应力杆段强度选用表

杆段强度等级H I J K

LGJ-70/10~LGJ-120/20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终端杆0°

绝缘导线-70mm 2~

120mm 2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终端杆0°

LGJ-185/30 ~直线转角杆0°~8°

LGJ-240/30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

终端杆0°

绝缘导线-185mm

2~240mm 2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

终端杆0°

高低压同杆直线转角及转角杆Φ190椎形12~15m非预应力杆段强度选用表杆段强度等级H I J K

LGJ-70/10~

LGJ-120/20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

终端杆0°

绝缘导线-70mm 2~

120mm 2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

终端杆0°

LGJ-185/30 ~

LGJ-240/30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

终端杆0°

绝缘导线-185mm

2~240mm 2

直线转角杆0°~8°

直线耐张0°~5°

转角杆0°~45°

转角杆45°~90°

终端杆0°

环形混凝土电杆12~15m杆段强度对应配筋

强度等级

12m电杆开

裂检验弯矩

12m电杆承载

力检验弯矩

12m非预

应力杆

15m电杆开

裂检验弯矩

15m电杆承载

力检验弯矩

15m非预应

力杆

F 21.94 43.88 Φ1214 27.56 55.12 Φ1414

G 24.38 48.76 Φ1414 30.62 61.24 Φ1414

H 26.81 53.62 Φ1414 33.69 67.38 Φ1614

I 29.25 58.5 Φ1614 36.75 73.5 Φ1416

J 34.12 68.24 Φ1416 42.88 85.76 Φ1616

K 39 78 Φ1616 49 98 Φ1816

10kV单回路Φ150、Φ190椎形杆由杆顶至下对应杆段直径(mm)

N值0.7 1.4 2.1 2.8 3.5 4.2 4.9

型号/Φ

190

199 209 218 227 237 246 255 N值 5.6 6.3 7.0 7.7 8.4 9.1 9.8

型号/Φ

190

265 274 283 293 302 311 321 备注N值为杆顶向下的位置,每段间隔长度为0.7m

3.6横担的选择

本典设10kV绝缘导线及裸导线线路横担,进行了统一设计。单回路绝缘导线及裸导线横担为1.5m;双回路绝缘导线及裸导线杆型上横担1.5m、下横担2.8m,0.4kV 导线横担为1.7m。本典设将各种横担适用条件制表以方便工程使用的查选。

10kV单回直线杆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L63×6

185mm2~240mm2L75×8

10kV单回直线转角杆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63×6

185mm2~240mm22×L75×8

10kV单回耐张转角杆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

185mm2~240mm22×L75×8

10kV单回终端杆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带斜材)或2×L90×80

185mm2~240mm22×L75×8(带斜材)

10kV双回直线杆下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L75×8(带撑铁)

185mm2~240mm2L75×8(带撑铁)或L90×8(带撑铁)

10kV双回直线转角杆下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带撑铁)

185mm2~240mm22×L75×8(带撑铁)

10kV双回耐张转角杆下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

2×L75×8(带斜材)

2×L90×80

185mm2~240mm2

2×L75×8(带斜材)

2×L90×8

10kV双回终端杆下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带斜材)

185mm2~240mm22×L90×8(带斜材)

/

10kV双回直线杆上横担选用表

10kV单回路Φ150、Φ190椎形杆由杆顶至下对应杆段直径(mm)N值0.7 1.4 2.1 2.8 3.5 4.2 4.9 型号/Φ150159 169 178 187 197 206 215 型号/Φ190199 209 218 227 237 246 255 N值 5.6 6.3 7.0 7.7 8.4 9.1 9.8 型号/Φ150225 234 243 253 262 271 281 型号/Φ190265 274 283 293 302 311 321 备注N值为杆顶向下的位置,每段间隔长度为0.7m

10kV单回路Φ150、Φ190椎形杆由杆顶至下对应杆段直径(mm)N值0.7 1.4 2.1 2.8 3.5 4.2 4.9 型号/Φ150159 169 178 187 197 206 215 型号/Φ190199 209 218 227 237 246 255 N值 5.6 6.3 7.0 7.7 8.4 9.1 9.8 型号/Φ150225 234 243 253 262 271 281 型号/Φ190265 274 283 293 302 311 321 备注N值为杆顶向下的位置,每段间隔长度为0.7m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L75×8

185mm2~240mm2L75×8

10kV双回直线跨越杆上横担选用表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

185mm2~240mm22×L75×8

10kV双回直线转角杆上横担选用表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

185mm2~240mm22×L75×8

10kV双回耐张转角杆上横担选用表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

185mm2~240mm22×L75×8(带斜材)或2×L90×8

10kV双回终端杆上横担选用表导线截面50m及以下

70mm2~120mm22×L75×8(带斜材)

/

185mm2~240mm22×L75×8(带斜材)

/

0.4kV低压直线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70mm2~185mm2L75×8

0.4kV低压直线转角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70mm2~185mm22×L75×8

0.4kV低压耐张转角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70mm2~185mm22×L75×8

0.4kV低压终端横担选用表

导线截面50m及以下70mm2~185mm22×L75×8(带斜材)

3.7拉线选择

拉线应采用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钢绞线中的物料,具体型号见下表:标称型号钢绞线国标型号截面积(mm2)破断力(kN)

GJ-50 1×19-9.0-1270-B 48.35 55.2

GJ-80 1×7-11.4-1270-B 79.39 92.7

连续档直线杆应不超过5基设1基防风拉线杆,防风拉线对地夹角60°埋深1.8m;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拉线按下表查选,埋深2.0m,对地夹角应为45°。

10kV单回路拉线选用表

导线截面5°耐张杆45°转角杆90°转角杆终端杆防风拉线

120mm2 GJ-50 GJ-50 2×GJ-50 GJ-50 GJ-50

240mm2 GJ-80 GJ-80 2×GJ-80 GJ-80 GJ-50

10kV双回拉线选用表

导线截面5°耐张杆45°转角杆90°转角杆终端杆防风拉线

120mm2 GJ-80 GJ-80 2×GJ-80 GJ-80 GJ-50

240mm2 GJ-80 GJ-80 2×GJ-80 2×GJ-80 GJ-50

高低压同杆拉线选用表

导线截面5°耐张杆45°转角杆90°转角杆终端杆防风拉线

120mm2 GJ-80 GJ-80 2×GJ-80 GJ-80 GJ-50

240mm2 GJ-80 GJ-80 2×GJ-80 2×GJ-80 GJ-50

注:直线转角杆拉线按45°转角杆选取,分支杆拉线按90°转角杆选取。

3.8金具、绝缘子选用

10kV线路对裸导线采用复合绝缘子,直线采用FP-15T型,耐张采用FXBW-10/70型;10kV线路对绝缘导线,直线采用P-20T型,耐张带钢芯导线采用2片XWP-70型盘形绝缘子成串。

10kV常用金具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绝缘子直线绝缘子并沟线夹耐张线夹

70~95mm2裸

导线

FXBW-10/70 FP-15T JB-2 NLD-2

120~150mm2

裸导线

FXBW-10/70 FP-15T JB-3 NLD-3

185~240mm2

裸导线

FXBW-10/70 FP-15T JB-4 NLD-4

70~95mm2无钢芯绝缘导线2×XWP-70 P-20T

70~95mm2绝缘导线用带

防雨帽

NXJ-70-240

70~95mm2带钢芯绝缘导线2×XWP-70 P-20T

70~95mm2绝缘导线用带

防雨帽

NLD-2

120~150mm2钢芯绝缘导线2×XWP-70 P-20T

120~150mm2绝缘导线用

带防雨帽

NLD-3

185~240mm2钢芯绝缘导线2×XWP-70 P-20T

185~240mm2绝缘导线用

带防雨帽

NLD-4

本典设计绝缘串组装方式按海拔1000m及以下考虑,高海拔地区需校核。绝缘导线采用不剥皮和剥皮两种安装形式(多雷地区采用剥皮安装),剥皮安装时裸露带电部位须加绝缘罩。绝缘配电线路在联络开关两侧,分支杆、耐张杆接头处及有可能反送电的分支线点的导线上应设置停电工作验电接地环,验电接地环加绝缘罩。绝缘配电线路的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0.6km,当耐张段长度在600-800m时,可在中间加停电工作验电接地环。根据导线类型及拉力,选用合适的绝缘子、耐张线夹和金具,提倡采用节能金具。

3.9拉盘及底盘选择表

为便于工程上的使用,本典设将拉盘和底盘进行了归并,并制表以便于工程的选用。选用时应注意,120mm2及以下单回线路直线杆只在较差地质,如稻田、沙漠等地质时采用底盘。

10kV单回路拉线盘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转角、终端杆防风拉线

120mm2 LP10 LP6型

240mm2 LP12 LP6型

10kV双回路拉线盘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转角、终端杆防风拉线

120mm2 LP12 LP8型

240mm2 LP12 LP8型

10kV单回路底盘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转角、终端杆防风拉线杆直线杆

120mm2 DP6 DP6型/

240mm2 DP8 DP6型DP6型

10kV双回路底盘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转角、终端杆防风拉线杆直线杆

120mm2 DP10 DP8型DP6型

240mm2 DP10 DP8型DP6型

高低压同杆拉线盘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转角、终端杆防风拉线

120mm2 LP12 LP8型

240mm2 LP12 LP8型

高低压同杆底盘选用表

导线截面耐张、转角、终端杆防风拉线杆直线杆

120mm2 DP10 DP8型DP6型

240mm2 DP10 DP8型DP6型

第四章 10kV钢管杆

4.1杆型分类及塔头布置

由于钢管杆的整体造型新颖、美观大方,集输电与美化环境于一体,具有强度高、占地省、造型美、安装快捷等特点。本次典型设计考虑在城市、乡镇人口密集区及线路廊道狭窄地区、重要的交叉跨越处采用钢管杆架设。

钢管杆导线的组合分10kV导线为单回240 mm2带单回低压185 mm2、双回240 mm2带单回低压185 mm2导线的组合。实际工程设计中,若选用的导线超出使用范围时,必须根据相关资料对电杆的电气及结构进行严格的验算.以确定最终的使用条件。

本次典型设计无拉线转角杆均考虑钢管杆型。回路数分单回路、双回路两种,10kV单回路杆头按等腰三角型布置,10kV双回路杆头按左右对称三角型布置,0.4kV低压线路按水平排列方式布置。钢管杆杆高按13m、15m考虑,单、双回钢管杆均可同杆架设单回0.4kV低压线路。

4.2钢管杆设计

本次钢管杆分单回路带低压线和双回路带低压线两种系列,10kV适用导线为JKLGYJ-240/30型带钢芯绝缘导线,0.4kV低压线路导线按JKLGYJ-185/30型带钢芯绝缘导线设计,气象区按国标VII校验。

为降低钢管杆的耗钢量,钢管杆采用圆形截面、Q345钢板。钢管杆分为两节,中间采用法兰连接。考虑到钢管杆受力的合理性并节省钢材用量和便于加工,钢

管自

上而下逐渐增加壁厚,不同厚度的钢板的焊接需满足相关焊接工艺规范。钢管杆和基础连接采用法兰式连接方式。根部弯矩、水平力、下压力的设计值及标准值计算点取钢管杆底部法兰连接处。附加弯矩,所有电杆均取15%。0.4kV低压线横担距10kV 高压设备横担1.2m进行荷载计算。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无冰、风速5m/s及年平均气温)作用下,钢管杆杆顶的最大挠度不超过杆身高度的15‰。未考虑横担构件、爬梯、绝缘子及金具产生的风荷载。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220kV 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 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 导线 避雷线 比载 应力 弧垂 杆塔定位 Abstract :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电气专业的一些毕业设计题目

电气专业的一些毕业设计题目 电子类: 1、红外遥控照明灯(电路+程序+论文) 2、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设计论文(电路+程序+论文) 3、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硕士)(论文+上位机下位机软件+程序) 4、简单温度控制系统(仅论文) 5、漏电保护器(电路+程序+论文) 6、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硕士)(仅PDF论文) 7、气体泄漏超声检测系统的设计(电路+程序+论文) 8、数字气压计(电路+程序+论文) 9、数字逻辑电子仿真器设计(程序+论文) 10、数字万用表(电路+程序+论文) 11、环境量温度适度采集(电路+程序+论文) 12、真有效值的测量仪(程序+论文) 13、正弦信号发生器(以SPCE061A单片机为核心)(电路+程序+论文) 14、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电路+程序+论文) 15、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仅PDF论文) 16、自动化专业的运动控制论文(仅论文) 17、作息时间控制器(电路+程序+论文) 18、基于ARM的控制平台(仅PDF论文) 19、DS1820 单总线数字温度计(JPG格式电路+程序+论文) 20、DSP数据采集处理(硕士) 21、Mpeg4-AAC音频解码器的实时软件实现 22、MPEG-4 编码算法的研究及基于DM642 的优化实现(仅PDF论文) 23、USB接口设计(仅PDF论文) 24、基于USB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PG格式电路+程序+论文) 25、电动车翘翘板行走控制 26、车载数字音频接口设计 27、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在线诊断(NH) 28、带作息时间表的打铃系统(JPG格式电路+程序+论文) 29、单路电话计费器(程序+论文) 30、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31、单片机作息时间控制器设计 32、多路点滴速度控制与显示装置设计 33、分布式电力故障录波系统设计 34、红外控制六足爬虫机器人设计 35、基于Intel 8051单片机的电话计费器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 36、基于485串行通信总线的电子抢答器系统 37、基于DSP的全数字电气传动控制板的研制(NH) 38、基于DSP的小型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KDH) 39、基于DSP技术的运动控制卡的研制和开发(KDH)

浅谈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浅谈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从基础选型、基面处理及边坡处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优化 前言:目前,随着我国用电负荷的强劲增长,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规模均不断扩大,杆塔所受的荷载相应地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基础的材料耗量、施工难度也相应加大。因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节约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一直是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追求的目标。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浅谈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1基础选型 1.1采用原状土基础 山区线路地质多为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岩石的残积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粘性土覆盖层,这样的地质条件适合于做岩石基础(分为直锚式、嵌固式、承台式等)或掏挖基础(分为直柱、斜柱、全掏挖、半掏挖等)等原状土基础。这类基础能充分利用原状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基础抗拔承载力,施工方便,同时避免了基坑大开挖,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在减少工程造价方面有很大优势,而且可以消除大开挖基础回填土质量不可靠造成的安全隐患。另外,这类基础可大大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1.2铁塔采用全方位不等长接腿 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千差万别,当铁塔位于斜坡或台阶地时,各塔

腿之间会形成高差,若铁塔采用平腿设计,则降基处理的土石方量较大,且降基完成后容易形成高边坡,若不处理会危及铁塔安全运行,处理则会增加工程造价。此时,采用有全方位不等长接腿设计的铁塔具有较大优势。考虑设计的工作量及现场地形的适用性,长短腿的最小极差一般取为1.5m,最大高差则根据沿线塔位的地形合理选取。铁塔采用全方位不等长接腿与平腿相比较,虽然单基塔重、基础作用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能大大减小基面开方、减少施工弃土,在环境保护、减少工程造价方面均有较大优势,而且,根据地形采用短接腿时,塔重可有部分减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长短腿,铁塔各腿的基础力及基础根开均有变化。 1.3采用主柱加高基础 平地地形的基础主柱露头值一般取为0.2m,但若塔位处于山坡地形,按照0.2m的露头值则往往在基础保护范围内缺少抗拔土体,不能满足抗拔要求。此时可采用主柱加高基础,即将常规基础(按照露头值0.2m设计)的主柱按照需要加高适当的高度(通常取0.5m为一个级差),以此形成一个系列基础,根据塔腿地形的陡缓程度,并配合不等长接腿合理选用。采用主柱加高基础时,设计基面以上的土体实际上并不挖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维持原始地形地貌,保持塔基稳定,而且可以减小塔腿基降,铁塔高程相应地提高。另外,一个系列基础的立柱宽度及底板的宽度、厚度一般也保持一致,可方便模板的加工及重复使用,而且,底板的钢筋长度、规格也大多一致,若为斜柱基础则地脚螺栓的火曲角度也一致,备料、加工时均较为方便。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电气控制设计例题 1.一运料小车由一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要求:(1)小车运料到位自动停车;(2)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3)回到原位自动停车。试画出控制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QS+ — SB2 — KM1+ —M转动,到位压下SQ1 —M停转,KT+ —延时到—KM2+ — M反转—到位压下SQ2,M停。 2.设计一个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机起动后,第二台电机才能起动;第二台电机停止后,第一台电机才能停止。 3.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动机起动10s后,第二台电动机自行起动,运行5s后,第一台电动机停止并同时使第三台电动机起动。再运行15s,第一台电机停止。 4.画出一种实现电动机点动控制及连续运转控制的控制线路。 5.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有一台三级皮带运输机,分别由M1、M2、M3三台电动机拖动。其动作要求如下: 1)起动时要求按M1M2M3顺序起动。 2)停车时要求按M3M2M1顺序停车。 3)上述动作要求有一定时间间隔。 6.为两台异步电动机设计一个控制线路,其要求如下: 1)两台电动机互不影响地独立操作。 2)能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当一台电动机发生过载时,两台电动机均停止。 7、某水泵由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按下列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电路: 1)采用Y-Δ减压起动; 2)三处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要有必要的保护环节。 8、试画出异步电动机既能正转连续运行,又能正、反转点动的控制线路。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设计学校: 函授教学站点: 年级专业: 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设计 要求:(时间自至) 指导教师: 下达时间: 指导教师评语 答辩评语

设计说明(论文)摘要: 一、设计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的设计 (PLC在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 二、题目来源亚龙自动生产线AL335型号实验实训装置的使用 三、设计的目的 1)掌握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其控制操作方式。 2)掌握电气控制元件的选择与计算方法。 3)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4)掌握用PLC改造电气设备的方法选择。 5)掌握PLC控制的设计方法以及编程方法。 6)掌握系统调试方法以及故障检测及排除方法。 四、设计要求 结合所学内容根据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PLC,用于实施系统的PLC控制操作。

1)完成系统的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调试任务,能够按照要求实施电气控制操作。 2)完成PLC对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实施控制操作的设计任务,并进行程序编写以及调试,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控制操作。 注意:(1)机械手各项动作的先后顺序。 (2)各种动作间联锁关系。 (3)相关动作的工作状态指示。 3)能够进行现场组态监控操作。 五、完成的任务 (1)完成电气元器件的选择,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位置分布图及安装接线图的设计及绘制。(电气绘图软件的使用,如PCschematic 7.0,或AOTCAD2008电气绘图软件) (2)选择PLC型号,分配I/O端口,设计I/O电路、选择元件,绘制梯形图、编织语句表。 (3)组态软件的选择、应用,系统设计、程序编写及通讯调试工作的完成。 目录 第1章绪论................................. . (6) 1.1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6) 1.2 亚龙自动生产线概述 (6)

学校配电系统设计电气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学校配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电力工业也随之快速兴起,电网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其相关的设备也在与日俱增,输电线路的设计也相应的成了一个常规性工作。而输电线路的基础是线路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确保电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有关内容展开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 地形地质勘测 路径的选择以及勘测是线路设计里至关重要。在比较偏远的山里,因为勘测点比较多,加上勘测的人员其业务水平高低不齐,使得在勘测水平上会有一些差异,对铁塔所在点的地质勘测精细程度也不一样。例如,高斜坡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滑坡。因为塔基所处的地形特点比较特殊,对原有地貌又缺少对应的防护措施,所以在地形地质勘测当中用到的岩土鉴定方法、手段就需要进行改进。 基础设计 线路基础设计的时间比较久的运用安全系数设计法并不适宜。在软土质的地方,杆塔基础的设计不但应该满足普通杆塔对基础的设计标准,还要符合塔基沉降量以及倾斜度等的要求。过去的研究有不少不足的地方,使得软土质地区的杆塔基础设计的质量不高。在软弱地地基内不管是运用灌注桩抑或是大板式基础均可能有不少问题,同时造价还较高,质量很难控制,且施工比较复杂,对钢筋的使用量也很多。 工程施工 对于山区和软土地区,例如山坡、沼泽及河滩等地区,大型的机械是难进进入到场地当中进行施工的,而且对于材料的运输以及开挖基础等工作都存在困难。很多的线路都是塔形相同,其基础型式却因为土质存在区别而出现不同,绝大多数的线路塔杆是设立在高山、荒野等人烟稀少的地方的,因此施工的特点与环境也会因此有些差距。 电线路基础设计的类型及特点 冻土地基 线路基础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艺和地基的判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冻土地基大约占全部国土的 1/5 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冻土在融合及冻结的条件下,力学性质常常有所变化,与之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和地面构造亦随之出现变化。在冬季时期最常出现安全隐患,冻胀以及融沉是冻土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在结构措施上进行防治。根据当地气候特殊性,结合施工需求,使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以及换填法对冻土地基进行处理。 软土地基 有些地区的土质为软土,在这种土质上建筑,所建的输电线路地基叫做软土地基。这种地基一般有灌注桩、扩展式和大板式三种基础。其中扩展式基础计算起来简单,不过工程对土方开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而且其占地面积很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搬运材料困

【】毕业设计(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

220kV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导线避雷线比载应力弧垂杆塔定位 Abstract: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应用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应用 伴随着科技进步,建筑产业开始加强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发展。高层建筑开始实施智能化的建筑设计控制,不断加强楼宇电气控制的综合化管理,对电气控制设备实施有效的应用。依照各方的控制线路要求,加强自动化领域的分析,结合相关操作,重点判断电气控制的各方面环节,明确电气设备的整体设计、操作、生产标准。按照电气控制线路的实际设计要求,实施有效的设计分析,重点是电气控制的关键要素,对电气实施设计的内容,绘制原则,线路设计应用进行分析,逐步提升电气控制线路的有效设计。 标签: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应用 一、电气综合控制线路的设计分析 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电气制动化的综合应用,明确机械使用的有效性。按照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实施有效的生产企业发展建设。重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之间的调控,对设计人员进行标准化的要素分析,深入了解机械结构的原理,充分了解机械设计的整体实施工艺,完善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要求。大部分機械设备在系统控制过程中,需要明确电力拖动的控制标准。按照设计阶段的相关要求,准确的判断电力机械的操作自动控制设计标准,选择有效的拖动电机处理过程,明确电器元件的操作,制定符合明细表的管理模式。按照生产机械的电力装备标准,实施有序的施工设计,编制说明书,确定设计文件内容。 二、电气线路控制的绘制设计标准原则 (一)明确电气生产的基本要求,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标准 按照电气设计的实际操作标准要求,加强最大程度的生产机械工艺分析,明确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充分调动生产需求操作,明确机械设备的结构设计特点。按照工作性能,实施有效的加工情况分析。按照控制性能操作,对整个设备工艺实施过程服务,明确他们实际的设计方向。在机械设计操作过程中,加强生产工艺的要素分析,确定基本标准原则。电气设计中,需要加强现场调查产品的分析,做好必要的收集资料分析,制定有效的控制实施方式,充分考虑设备的制动、起动、调速、反向等设计要求,制定有效的连锁反应,提高保护装置的操作管控办法。 (二)生产要素的经济分析 按照生产需求,实施有效的控制线路判断,尽可能的调整有效采用的标准要求。按照实际考验的线路,实施环节判断,尽量调整连锁长度比例数量,结合各个元器件,确定实际接线操作。按照各个电气的实际位置,注意电气柜、限位的距离,准确的判断开关、操作台之间的距离位置。

试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

试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 发表时间:2018-11-13T17:35:21.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作者:马秀恒[导读] 摘要: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般是先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整体思路,然后再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使用原件,最后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辅助设计。 (乌石化检维修中心化肥电修车间运行班)摘要: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一般是先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整体思路,然后再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使用原件,最后设计电气控制线路的辅助设计。在设计整体思路时,要着重对线路需要满足的功能、线路负荷要求、运行速度调控技能、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整体构思。在设计使用元件时,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在设计辅助设计时,主要考虑信号判断设计和局部照明设计。基于此,本文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原则、 要求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原则;要求;注意事项了解掌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是提升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科学性、合理性的必要前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人员只有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确保电气控制线路的安全运行。 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主要原则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原则主要表现为:(1)稳定原则。电气控制线路保持稳定运行,才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可以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元件使用数量、做好电路的绝缘处理工作、尽可能地使用直流电源等措施来增强线路的稳定性。(2)通用原则。主要是指电气线路设计的总体方案能够满足生产设备加工不同性质对象的要求。为此,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并经过大量实践验证的控制方案,以此来满足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线路提出的要求。(3)精简化原则。电气控制线路设计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精简化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设计方法复杂或者不实用的情况。设计人员所采用的设计方案越简洁,在后期维护检修时就越方便,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很快地查找出线路故障并进行修复,保证机电设备尽快恢复安全正常运行。 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为:(1)满足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承受力。线路功率超标是影响整体线路安全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时要加强对线路功率稳定性的设计,考虑到系统线路功率的额定负荷,从而保证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是电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影响到电路的运行速度及其质量,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电气线路发出的指令时,线路中的部分机械需要进行大功率的运转,功率运转的条件设计是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中的核心。(2)适应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多样化。必须实现电气控制线路的兼容性,其是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重要目的,同一机电设备为了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会配置多套线路运行方式,为了避免不同线路之间的互相影响,就需要从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入手,使得不同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彼此兼容。例如一般工作状态下,电动机既要做好调压工作,同事还要进行转矩工作,此时为了保证其功能表达的有效性,就需要从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入手,增加不同的解决方案和运行方式。(3)满足电气控制线路运行方案。大多数机电设备的作业功能比较多,在投产运行使用时,给用户提供多种运行方案,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运行方案,这不仅能够便利用户的作业需求,而且能够提高机电设备运行效率,提升经营效益。而用户选择的不同运行方案的参数设置差异比较大,这就要求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要考虑线路的兼容性问题,满足多种运行方案需求。比如异步电机在一个运行方案中能够开展调压工作,而在另一个运行方案中进行恒定转矩工作。(4)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速度与设计一体化。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与电路的转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适应不同机电多变的速度,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过程中要注意运行速度与机电设施的适用性及准确性。为此,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电气控制线路能承载运行时的的承受力,适应电气控制线路运行的多样化特点并满足电气控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对速度的要求。 3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注意事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时,除了应该掌握各项基本控制线路的组成与原理外,还需要了解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求和使用与维护人员在长期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这些对于可靠、安全、合理地设计控制线路非常重要。 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认为电气控制线路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尽量减少电器元件的数量,采用标准器件并且尽可能选用相同型号的电器元件。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触头以便简化控制线路,在保证线路的可靠性同时提高线路的经济性。(2)尽量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缩短连接导线长度。在设计电气控制线路时,应该考虑到各个电器元件之间的实际接线的便利性,要注意电气柜与操作台和行程开关彼此之间连接线的合理性。(3)正确连接电器元件的线圈。交流控制电路中的一条支路上,不允许串接两个电器元件的线圈,即使外加的电压是两个线圈的额定电压之和,也不可以。因为每一个线圈上分配到的电压与线圈的阻抗成正比。所以需要两个电器元件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该并联相接。(4)正确连接电器元件的触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辅助触头彼此靠得很近,如果连接不当,是有可能造成线路工作不正常的。辅助触头如果不是等电位的,当触头产生电弧时,有可能在触头之间形成飞孤造成电源短路。所以,一般将各执行器件的线圈一端接在电源的一侧,将控制触头接在电源的另一侧。(5)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电器元件通电的数量。当线路通电运行后,有些电器元件会失去作用并长期通着电,从而浪费电能,减少电器使用寿命。合理的设计可以在电路接通后将不用的电器元件切断,这样既节约了电能,也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6)控制线路中应避免出现寄生回路。在电气控制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不正常接通的线路叫做寄生回路。而寄生回路的出现会破坏各元件和控制线路的动作顺序,因此设计控制线路时应避免。(7)要保证电气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想保证电气控制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为主要的就是选用可靠的电器元件,尽可能选用机械和电气使用寿命较长、结构合理、动作可靠、抗干扰性能好的电器元件。当电气控制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的触头与大容量接触器的线圈相接时,要考虑到继电器触头的容量是否足够。若不够,则必须加大继电器容量或者增加中间继电器,否则会使工作不可靠。(8)控制线路中应具备必要的保护环节。控制线路中应该具备必要的保护环节,以保证线路即使在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下也不至于造成事故。一般应根据线路来具体设计选用过载、短路、过流、过压、失压、欠压等保护环节,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加设合闸、断开、事故、安全等报警以及指示信号。除了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外,还需要注意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之间不仅要有电气联锁,还要有机械联锁,这样完善的保护措施不仅使线路安全可靠,同时也使线路设计趋于合理、更加经济。 4结束语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方法 目录: 一、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 (1) 二、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实例 (1) 三、原理图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6) 原理线路设计是原理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总体方案确定之后,具体设计是从电气原理图开始的,各项设计指标是通过控制原理图来实现的,同时它又是工艺设计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的依据。 一、电气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步骤 1、根据选定的拖动方案及控制方式设计系统的原理框图,拟订出各部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2、根据各部分的要求,设计出原理框图中各个部分的具体电路。对于每一部分的设计总是按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联锁与保护→总体检查→反复修改与完善的步骤进行。 3、绘制总原理图。按系统框图结构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 4、正确选用原理线路中每一个电器元件,并制订元器件目录清单。 对于比较简单的控制线路,例如普通机床的电气配套设计,可以省略前两步,直接进行原理图设计和选用电器元件。但对于比较复杂的自动控制线路,例如专用的数控生产机械或者采用微机或电子控制的专用检测与控制系统,要求有程序预选、刀具调整与补偿和一定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自动显示、各种保护、故障诊断、报警、打印记录等,就必须按上述过程一步一步进行设计。只有各个独立部分都达到技术要求,才能保证总体技术要求的实现,保证总装调试的顺利进行。 二、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实例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两种,分别介绍如下。 1、分析设计法 所谓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去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单元电路)或经过考验的成熟电路,按各部分的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加以补充和修改,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线路。当找不到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控制要求边分析边设计,将主令信号经过适当的组合与变换,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执行元件所需要的工作信号。设计过程中,要随时增减元器件和改变触点的组合方式,以满足拖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控制要求,经过反复修改得到理想的控制线路。由于这种设计方法是以熟练掌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和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经验为基础,所以又称为经验设计法。 分析设计法的特点是无固定的设计程序,设计方法简单,容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电气人员来说,也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因此在电气设计中被普遍采用。其缺点是设计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当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时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 第五篇电气控制与测试篇 下面通过C534J1立式车床横梁升降电气控制原理线路的设计实例,进一步说明分析设计法的设计过程。这种机构无论在机械传动或电力传动控制的设计中都有普遍意义,在立式车床、摇臂钻床、龙门刨床等设备中均采用类似的结构和控制方法。 (1)电力拖动方式及其控制要求为适应不同高度工件加工时对刀具的需要,要求安装有左、右立刀架的横梁能通过丝杠传动快速作上升下降的调整运动。丝杠的正反转由一台2JH61-4 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 ,同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当横梁移动到需要的高度后应立即通 过夹紧机构将横梁夹紧在立柱上。每次移动前要先放松夹紧装置,因此设置另一台型(2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夹紧放松机构,以实现横梁移动前的放松和到位后的夹紧动作。在夹紧、放松机构中设置两个行程开关SQ1与SQ2,如图37-1 所示,分别检测已放松与已夹紧信号。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第六章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第一节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学习目的 1.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要求。 2.熟练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3.掌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拖动方案和电动机的选择依据 4.熟练掌握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中电器元件的选择方法。 5.了解电气设备施工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1?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满足生产机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运行安全可靠的电气控制线路。 2?能考虑调试与维修的要求,设计方案能操作容易、维修方便。 3?学会线路优化,使设备投资费用节省。

第二节学习与训练指导 本章要点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原则和内容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方法 拖动方案和控制方案的确定原则 元器件的选择方法 本章难点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优化 、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重点内容: 本节重点学习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基本内容,即确定电力拖动方案、设计生产机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线路、选择拖动电机及电气元件、进行生产机械电力装备施工设计、编写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气说明书与设计文件。 在进行电力拖动方案的确定时,应遵循有关原则进行选择。应当考虑电动机的调速特性与负载特性相适应,以求得电动机充分合理的应用;根据生产机械的调速要求如调速范围、调速平滑性、机械特性硬度、转速调节级数及工作可靠性等方面来选择合适的拖动方案;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进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设备的电气控制方法很多,有继电器接触器的有触点控制,有无触点逻辑控制, 有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总之,合理地确定控制方案,设计实现、简便、可靠、经济、适用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前提。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方式与拖动需要相适应。控制方式并非越先进越好,而应该以经济效益为标准。 2.控制方式与通用化程度相适应。对于某些加工一种或几种零件的专用机床, 它的通用化程度很低,但它可以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3 ?控制方式应最大限度满足工艺要求。根据加工对象的工艺要求,控制线路应具有自动循环、半自动循环、手动调整、紧急快退、保护性连锁、信号指示和故障诊断等功能,以最大限度满足工艺要求。 4.控制电路的电源应当可靠。简单的控制电路可直接用电网电源,元件较多、电路较复杂的控制装置,可将电网电压隔离降压,以降低故障率。 影响方案确定的因素很多,最后选定方案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取决于设计 人员的设计经验和设计方案的灵活运用

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综述 班级: 14级自动化1班 姓名:王宪孺 学号: 1405031011 日期: 2016年12月20日

一、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采用工厂电气控制中的各种典型实例,讲解相关的电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知识、电气控制设计方法,来对工厂电气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内容涉及各类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在控制线路中的使用和常用电机控制线路和车床控制线路实训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低压控制电器应用,机床控制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 1、常用低压控制器 1)、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可频繁地接通和分断电路的控制电器。从输入输出能量关系观看,它是一种功率放大器件。最常用的接触器就是电磁接触器,当吸引线圈通电后,电磁系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所产生的电磁力克服释放弹簧和触头弹簧的反力使铁心吸合,并带动触头支架使动、静触头接触闭合。当吸引线圈断电或者电压显著下降时,由于电磁吸力消失或过小,衔铁在弹簧反力作用下返回原位,同时带动动触头脱离静触头,将电路切断。 接触器分为直流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同时接触器的选择有许多条件,必须依靠着继电器上的技术参数来进行选择,如电源的种类,主触头额定电压、电流,辅助出头的种类、数量及触头的额定电压,电磁线圈的电源种类、频率和额定电压,额定操作频率。 2)、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特定形式的输入信号而动作的自动电器。自动电器的工作主要有四大原则为时间、电流、行程和速度。 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 摘要: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输电线路建设情况直接关 系到供电质量。杆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以往诸 多输电线路安全事故中,基础设计不良是一大重要因素,对此必须做好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设计工作,切实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塔基;施工 一、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分析 现浇台阶基础 此类基础属于刚性基础类型,能应用的地质条件非常的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 该基础类型的主要特点:混凝土方量较多,但钢材的耗费量较少,且施工工艺简单,为工程 施工的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以往的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但近年来,为减少混凝土的使 用量,限制了该基础型式大范围应用,仅在受力较大的转角塔中应用,或者是在地下水丰富 容易引起塌方问题的地段中应用。 板式直柱基础 此类基础属于柔性板式基础,采用直立式主柱,连接铁塔时需使用塔脚板和地脚螺栓, 同样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按土重法计算,底板厚度由冲切计算和伸出部分宽厚比小于 2.5 控制,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其优点是基础混凝土方量较少,开挖方便,可进行浅埋,在较容易出现流砂或者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基中应用居多,能避免基坑坍塌的危险,还可降低深挖水坑的工作难度;缺点是基坑土石方开挖量较大,钢材耗量大。 插入式基础 此类基础不需要地螺和塔脚坂连接,将铁塔塔腿的主材直接插入到主柱之中并在端部进 行锚固。该基础受力简单,基础所承受的偏心弯矩和水平方向作用力较小,底板和立柱处于 压受力状态,该种基础改善了受力状况并且节约材料。另外,由于基础水平力减小,故基础 侧向的稳定性有所提高。该基础适用于有无地下水地段、地基土为硬塑情况。在山区塔位, 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差,插入式基础弥补了交通运输上的缺陷,是一种更为经济实用、施工简 单方便的基础型式。若按铁塔主材形式划分,可分为钢管类插入式基础和角钢类插入式基础,其中角钢类插入式基础应用较为广泛。 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要点 基坑开挖前的调查工作 基坑开挖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基坑开挖处的环境及地下设施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调查,开 挖的时候不能破坏各类地线管线设施,特别是国防通讯光缆,保证它们不会遭到破坏。 人工挖孔桩技术 从现阶段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实际状况来看,人工挖孔桩施工是一项复杂且涉及施 工内容较多的一项施工技术。应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前,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明 确当前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及施工要求,做好相关的工程施工控制工作,为了确保混凝土的 质量,需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浇灌的时间与力度,尽量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如果出现裂缝,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规范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规范(1) 【引入】电器图以各种图形、符号和突显等形式来表示电气系统中各电器设备、装置、元器件的相互连接关系。电器图是联系电气设计、生产、维修人员的工程语言,能正确、熟练的识读电气图是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一、电气图的作用与分类 为了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意图,便于分析系统工作原理、安装、调试和检修控制系统,必须采用统一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1.电气系统图和框图 2.电气原理图 3.电器布置图 4.电器安装接线图 5.功能图 6.电气元件配置明细表 二、电气图阅读的基本方法 1.电气图阅读的基本方法 1)主电路分析 2)控制电路分析 3)辅助电路分析 4)联锁和保护环节分析 5)总体检查 2.电气图阅读 1)主电路阅读 2)阅读控制电路

1.电气工程制图内容 电气控制系统是由若干电器元件按照一定要求连接而成,从而实现设备或装置的某种控制目的。为了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析研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技术交流,就需要将控制系统中的各电器元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表达,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已经与国际标准统一。用标准符号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表示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关系的就称为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包括电气系统图和框图、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和接线表三种形式。各种图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和规定的表达方式,电气系统图主要用于表达系统的层次关系,系统内各子系统或功能部件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外界的联系;电气原理图主要用于表达系统控制原理、参数、功能及逻辑关系,是最详细表达控制规律和参数的工程图;电气接线图主要用于表达各电器元件在设备中的具体位置分布情况,以及连接导线的走向。对于一般的机电装备而言,电气原理图是必须的,而其余两种图则根据需要绘制。绘制电气接线图则需要首先绘制电器位置图,在实际应用中电气接线图一般与电气原理图和电器位置图一起使用。 国家标准局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标准,制定了我国电气设备有关国家标准。有关的国家标准有GB4728—19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1986《电气制图》、GB5094—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和GB7159—1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 2.电气工程制图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按照GB4728—19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规定,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是按照功能组合图的原则,由一般符号、符号要素或一般符号加限定符号组合成为特定的图形符号及方框符号等。一般符号是用以表示一类产品和此类产品的特征的简单图形符号。 文字符号分为基本文字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基本文字符号又分单字母文字符号和双字母文字符号两种。单字母符号是按拉丁字母顺序将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划分为23类,每一大类电器用一个专用单字母符号表示,如“K”表示继电器、接触器类,“R”表示电阻器类。当单字母符号不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论文)

题目:电气控制柜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开题报告…………………………………………………… 三、摘要、关键词………………………………………………… 四、正文(前言)………………………………………………… 1、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2、配电柜的结构图………………………………………………………… 3、配电柜的面板控制图…………………………………………………… 5、电源柜电路图…………………………………………………………… 6、基本参数的选择………………………………………………………… 五、熔断器的选择原理………………………………………… 六、采取整改措施……………………………………………… 七、电源配电箱材料清单图…………………………………… 八、参考资料及文献…………………………………………… 九、致谢…………………………………………………………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学校数控车间引进一批先进的机加工设备,车间也是新建装修,刚好车间线路要进行改造,车间的配电柜有不够的情况下,以《电气控制柜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是两全其美的事情。通过对车间线路的了解总共所有的机床有几十台设备,经过对车间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准确的负荷数据后才动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更好的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1.学习内容 1)、机加工车间的实际调查及车间负荷计算。 2)、配电箱的控制方案的设计。 3)、低压电器的选择。 4)、配电柜电路的设计及绘图及电路的工作原理。 5)、学会列材料清单 6)、技能训练 2.配电柜的安装 1)、学会低压电器的摆放及固定。 2)、学会根据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布置线圈,并掌握安装工艺要求。 3)、学会断路器、空气开关、就留接触器的容量选择。 4)、学会电工工具及压线钳的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