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中考题型研究.doc

初中英语中考题型研究.doc

科学研究考试提升学科素养

一、听力

1.听力题型所考查的主要技能

新课标中五级技能的描述:

1)能根据语调和中银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川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要求考生能够听懂熟悉的tl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适中的句子、对话(短、t对话)及短文。

2.听力试题中常考查的技能:

★细节理解能力

★简单推理能力

推断判断既有细节推理题,也有根据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说话人语气进行判断的试题。

★记录简单信息能力

3.主要题型

听句子选图片

听对话(短、长)选择答案

听短文/对话填填表格

4.设问形式:

1)大部分听力选择题题干是以特殊疑问句的形式设置的,如:what-* where-* who-* when-* how—(how Iong\ how far\ how many\ how old) which— why 等等

2)少部分听力题题干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

3)表格填词。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听力部分的题干与选项一般都比较简明扼要,听力设题为最大程度地考查“听力“,不涉及与听力无关的内容,减少其他干扰。听力测试材料基本没有超纲词汇,但会出现陌生人名或地名,注重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5.不足问题的原因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忽视听力策略的培养,如,根据标题或插图预测所要听的内容。

★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女口,听前浏览题干和选项的习惯,听中记笔记的习惯。

★忽视解题技巧的训练,女口,数字题常常要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关注but, however, or 等连词后面的句子所要传达的信息。

★忽视语音知识与听力能力的关系。

6.要培养学生纯正、地道的语音语调:

听力试题中在英语连贯发咅过程中会出现同化、连读、弱读、略读、失去爆破等情况。听音过程屮要注意区别易混音素,提高辨音能力,搞清楚单词的正确读音,如thirty/thirteen, fourteen/forty。

此外,在对话中还可以通过声音的轻重和语调的变化帮助传达信息。

二、单项选择

1.单选题的分值为15分,选择数的设置为三选一。

2.大多数试题难度中等偏易。

3.单项选择题内容涵盖了词汇、语法和日常交际用语等语言知识。

考点通常涉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带刺,介词,连词,冠词,数词,情态动词, 时态语态,比较级与最高级,词义辨析,固定搭配,交际用语,宾语从句,定语从句,感叹句,非谓语等。

4.单项选择题设题吋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丰富的语境,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辨别使用词汇和灵活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2)题干:

所选语言素材真实、简洁、地道;

第一个词最好不要挖空;

语言的难度应当适中。

3)选项:

不宜过长;

词汇测试题各选项的形式、长度、词性应基本一致;

干扰项应有干扰性,且本身在语法和形式上基本是正确的。

4)考点设计科学、合理,一般只考查一个语言点。

三、完形填空

分值15分。

主要考查了学生在语篇整体理解基础上的词汇搭配、惯用法以及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所选语篇应该语言地道,趣味性强,富有教育意义。

1.完形设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首尾句应保持完整,不宜挖空考查,以便使考生能顺利进入语境。

2)考点覆盖面要广,设空以实词为主,主要考查动词(短语)、名词、形容词,兼顾其他词类,而且应均衡分布。

3)应尽力避免相互依存的试题。

4)干扰项要起干扰作用,与前后词语形成某种搭配关系,造成一定的干扰和迷惑。(避免以错误的语法形式作为干扰项,或则干扰项是拼凑的)

5)设置选项时应注意正选项与干扰项在形式上要一致。

6)选择的考点要在文段中有上下文线索,以便考生能依据这些线索进行推断作答。尽量避免孤立地考查语法形式和固定搭配。

7)设空I'可距要均衡、合理,设空一般以10-18个词为宜。

2.完形填空选材应避免以下问题:

1)语篇材料偏难或者偏易,都会使试题不能真实反映考生的实际情况,而且没有区分度。一般来说,用于完形填空的文字材料难度应略低于阅读理解材料。

2)所选语篇材料、是否对各类考生均公平合理,不存在性别城乡偏倚。

3)所选语篇材料缺乏丰富的语言形式和紧凑的篇章结构,不利于挖空设题。

四、阅读理解

1.从选材上:

1)多样性:

阅读材料题材新颖广泛,内容包括故事、文化习俗、科普知识、娱乐运动、各类图文或图表结合的广告等方面。

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运用文体等。

2)吋代性:

聚焦社会热点、焦点,充满吋代气息,考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能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真实性,体现了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3)教育性:

阅读材料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这些材料能让学生在阅读和答题的过程屮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趣味性: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

5)地道性:阅读材料“原汁原味”、语言地道。

6)文化意识:语篇材料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适当渗透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内容。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两年,个別地市尝试着选用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语篇。

2.从版面设计上:图文并茂

很多阅读语篇附有图片,其目的是:

让考生缓解紧张的心理,轻松应对考试;

让考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从设题上:

1)新课标上关于读的技能的描述(五级)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2)阅读选择设题:

阅读选择(四选一)题型主要考查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大意、词义猜测等能力,所以设题时主要围绕这几个能力来设。

★细节理解题

事实细节是用来职称、阐述和解释主题的具体信息,这种题在阅读理解考查中所占比例较大,此类题型一般分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理解试题,答案与原意直接挂钩,在原文屮可以直接找到,考生读懂文章,就能得分,属于低层次题。第二种是词义转换题,正确选项是原文中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要求考生能理解原文中某个短语或句子的含义,找到与之相应的词语和句子,属于屮档题。

细节理解题儿乎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与答案有关的信息或是其变体,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再对相关部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答案。

通常通过以下设问:

What/When/Where/Who/Why/Which/How-?

★推理判断题

答案无法直接找出,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做出选择。

真正的推理判断题:

?理解文字背后的信息:

通过文字描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场景、狙围、情绪、人物形象等。根据表面的事实或情节,理解深层次的意义。

根据已提取的信息,归纳、总结、推断,或根据事实推断出结论。

?理解作者暗含的意思:

从作者的写作角度、手法和选用的材料等分析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目的等。根据作者使用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进行推断。

★主旨大意题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屮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

主旨大意题考查考生对语篇或段落的概括能力。可能是问文章或其中某一段落的中心,也有可能问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文章的标题。

常见的主旨大意题目设问方式: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might be..?

主旨大意解题解题技巧:

第一:从文首、文尾找主题句。

第二:首尾呼应展现主题句,瞻前顾后归纳大意。

第三:整合每一段的主题句,归纳大意。

第四:从段落中归纳要点抓大意。有些文章或段落无明显的主题句,只是暗示性地体现主题,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中所叙述的事实或提供的线索来概括总结主旨大意。

第五:作者有意识地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反复出现的词语,一般为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

第六:特别关注结论性或者转折性的语言。

这些表达方式有: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so, most important of all, but, however, yet 等等。

第七:在选择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尽量要避免选择过于绝对的选项。例如:选项中包含有all, completely, only, absolutely, definitely等。通常正确的答案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结论性,过于细节的选项往往不是正确答案,而过于笼统的选项则往往缺乏准确性,或者过于片面,需要我们在选择时注意。

★词义猜测体

阅读文章吋,常常会遇到个别生词,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

词义猜测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上下文根据已知的信息和常识来猜测某个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及代词的指代对象。

常见的猜测词义题目设问方式:

The word in paragraph ... can best be replaced by ...

The underlined word most probably means/ refers to ...

The expressi on "..."is closest to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take the place of the wor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closest meaning to the word

猜测词义的解题技巧:

①根据常识和经验猜词(列举法)

②根据上下文暗示、上下文指代关系猜词(推理法)

③根据转折或对比关系(对比法):

表示对比的词有but, yet, while, however, otherwise, although 等。

④根据事例或解释猜词(定义法):

有些文章作者会用解释性词语引出生词含义,如that is, mean, stand for, namely, in other words 等,有时用破折号或括号來表示,还有的是用同位语、定语从句的形式。

⑤利用同义词或上下文解释猜词(相似法)

⑥根据构词法猜词(构词法)

★阅读选择主要考查的技能分布如下:

?事实细节理解题是最基本的阅读技能,是中考考查比重较大的一种技能。相对简单的推理判断技能的考查逐渐加大力度,以便与高中阅读教学、考查连接。

3)阅读选句填空(句子还原或“五选五“)设题

一篇文章挖出五个句子,阅读后,将五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空缺处,使内容完整、正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框架结构和对语篇逻辑关系把握的能力,具体包括理解全篇主旨大意,识别主题句,以及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题时关注以下儿个方面:

逻辑上: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语法上:照应手段、平行手段等。

词汇方面:同词或近义关系、反义词关系、同一范畴词关系等。

五、书面表达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H年版)对书面表达的能力要求

写的技能描述(五级)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主要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谋篇布局能力及书写能力。

要求:语言流畅,语法正确,逻辑合理,能达到交际目的。

(二)近儿年各地市英语试卷的书面表达题型特点:

1)话题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渗透,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

2)涉及的话题与考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是考生尽力过的或能观察到的事情。

3)所选的话题能激发考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具有真实、自然的写作目的。

4)经常有屮文提示,英文提示,图片提示,表格提示等。

5)试题关注开放性和灵活性,做到控制与开放相结合。

6)据实描述+适当发挥

(三)书面表达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写什么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语法基础薄弱等

★怎么写

?如何审题

?如何列出要点

?如何谋篇布局等

?缺乏基本的写作技巧

教师方面

?没有系统的梳理各个话题的语言素材,即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缺乏对学生进行写作策略的指导。

?没有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如,对于基础薄弱生和对于优秀生的不同要求。

?不了解中考书面表达命题方向和命题原则等。

(四)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

1)内容的完整性

根据内容药店确定档次,不能丢药店。

2)用词的准确性

要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语法和上下文语境。

特别注意避免“不能容忍“的低级错误,如动词时态,不规则动词的变化(telled),丢动词(Don't afraid),把形容词当动词用(I felt I didn't very well. I thought my voice didn't nice)等等。

3)表达的多样性

要学会变通。不要“一棵树上吊死“。

在不影响基本意思的前提下,追求语言的丰富性。

4)语言的得体性

所用语言要合乎一定的语言环境,遣词造句要恰当。

例如给朋友写信,在信的结尾通常写上: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5)语篇的连贯性

衔接与连贯在评分标准中不可忽视,因为连贯性是构成语篇的最基本条件。构成语篇链接成分的过渡词语,是整个文章的“纽带“。

(五)在屮考复习屮,如何指导学生学握写作策略:

Writing articles is just like building houses.

Basic framework

r Beginning Topic sentence主题句

$ Body Supporting sentence支持句(细节、例子、数据或引文)

< Ending Concluding sentence结论句

写作策略(步骤):

1.审题:体裁、人称、时态、据实描写和适当发挥。

2.策略(Tips):

★在增加细节和美化语言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和多种句型,避免行文单调和重复,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采。

★有时可以引用谚语,增加说服力。常见的谚语:

1)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2)Think twice before you do.三思而后行

3)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4)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5)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6)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Z母

7)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8)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3.常见的连接词(connection words)

1)表示并列:

and, as well as, not only ... but also, both ... and, neither... nor.

2)表示递进:

besides, what's more

3)表7K转折:

but, however, although\though, after all, anyway

4)表不因果:

because, since, for,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5)表示条件:

if, unless

6)表示对比:

in stead, no t...but, while, on the one han d... on the other hand

7)表示解释: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to tell the truth

8)表示顺序:

to begin with, first(of all), firstly, sec on d(ly), finally, in the end, n ext, later, since then, from then on

9)表示强调:

also, besides, especially, actually, in fact

10)表示结论:

all in all, in a word, gen erally speaki ng

4.过渡句/过渡词

1)It's said/ believed/ reported/ thought that...

2)As we all know/ As is known to all,...

3)It's true/ possible/ important/ necessary that...

4)Some people think/ believe/ insist that...

5)Differe 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 ns./ hold different views.

6)There is no doubt that...

7)Each coin has two sides?

5.通读全文,仔细检查

★ spelling (拼写) ★ grammar (语法)

? 名词的单复数问题 ? 主谓一致的问题 ? 时态和语态的问题 ? Chinglish 现象 ? 行文的逻辑性问题 ?

词类错用

★ handwriting (书写)

★ punctuation marks (标点符号)

r

审审题

列列要点 加加首尾段

美美化语言及增加细节 连加连接词

I 查检查

(六)建议

1. 以单元话题为主线,与词汇复习相结合。

2. 夯实语言基本功

S + V + IO + DO

2)较为髙级句子1

I S + V + 0 + 0C

3. 多种途径操练句子 1) 连词成句 2) 造句

3 )翻译(尽量一句多译) 4)美化句子 4. 分层要求 对于基础薄弱生 1) 写对

句式积累,帮助训练孩子们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简单句。

2) 切题(進确)-内容(朴实)-句式(简单)-词汇(朴素)-细节(正确) 对于优秀生 1) 写好

2) 切题(准确)-内容(朴实但有新意)-句式(多样并流畅)-词汇(丰富并准确) -细节(完

全正确)

福建初中英语教师群,qq 号:498682397

写 作 策 略 f S + V

1)基本句子< S + V + P

、S + V + O

(主+谓) (主+系+表) (主+谓+宾)

(主+谓+间宾+直宾) (主+谓+宾+宾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