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真的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我国真的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粮食经济问题》课程论文题目:我国真的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我国真的会出现粮食危机吗

摘要

通过整理当今世界粮食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的现状,我希望能够对这个问题给一个初步的解释,那就是虽然国际粮价一直在上涨,但中国暂时还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粮食危机,这归结于中国建国以来一直比较重视粮食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粮食产业以及科技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世界粮食危机现状的论述以及出现这种状况的分析对比中国市场及国家的粮食政策得出中国粮食目前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粮食危机的结论。

关键词

粮食危机;中国政策;粮食安全

前言:自20世纪70年代初粮食大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世界粮食库存达到历史

最低点,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大肆投机,致使国际上小麦、大米、玉米和其他基本粮食作物的价格翻了一番多。那么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而今后中国又将做出那些调整来维护粮食的安全呢?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1世界粮食的危机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目前,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扬,是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至2011年期间,粮食费用上涨使近7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本世纪以来,全球结构性饥饿人口仍在增加,2010年全世界遭受饥饿的人口为9.25亿。从2008年开始,世界银行列出两个贫困线标准:一是每人每日1.25美元的极端贫困线(全球10~20个最贫穷国家的平均贫困线);二是每人每日2美元的中间贫困线(更适用于中等收入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价格将继续不稳定。该组织一项研究显示,未来十年,谷物的价格预计还将上涨20%,肉类价格上涨30%。粮农组织将认真研究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减轻粮价波动对全球社会最弱势成员的影响。根据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2005至2008年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暴涨至30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同期最后18个月中,玉米价格上涨74%,大米价格上涨166%。20多个国家爆发了因粮食问题而引起的骚乱。

2世界粮价上涨的原因

1石油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影响了食物生产的整条价值链,从施肥,收获,储存,到运送。

2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谷类食品的高需求。

3最后是食物和燃料的竞争,生物燃料的采用导致了市场的投机。

3中国粮食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总量已经达13亿,现有耕地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人均耕地大约只有0.1公顷,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的四分之一。中国以相对较少且质量并不高的农业资源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被称为世界农业奇迹。

然而,随着中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下滑,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农产品价格的全线上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经济政策,其目标始终如一,即如何帮助本国人民。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它的农业政策包括许多预防措施,因此受去年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不是很大。现在中国粮食能够自给,而且还少量出口。到目前为止 中国没有给世界粮食市场加重负担。

4中国粮食面临的问题

一是气候变化增加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性极端天气增多,对粮食生产威胁极大,我国亦然。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000亿斤左右,为粮食总产的10%。

二是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方销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也存在缺口。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不足难度加大。随着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消费品供应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升级需要。

三是外资粮商加速渗透增加市场调控难度。外资粮商已经或正在全面进入我国大豆、玉米、小麦、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加工和终端销售领域。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但也在市场调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及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带来影响。

四是耕地减少、水源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1997年至2009年,全国耕地减少和补充增减相抵,净减1.23亿亩。水利部称,我国每年农业缺水仍达300亿立方米以上;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老化失修严重,目前,434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完好率不足50%,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田比重偏低。

五粮食价格上涨问题的悖论。粮食价格长期上涨的背景下,政府对粮食的人为打压何时是头?目前政府维持粮价稳定仍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政府对粮价的打压扭曲了市场价格,使粮价维持在低位的同时,也不能使农民获利。日前,央视的报道显示,成都农民种粮的利润来源只剩下了国家的补贴。在粮价上涨的同时,各种粮食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上涨,包括农村的劳动力的价格也在上涨,如果,这些都不能在粮价中体现出来的话,那么农民最终的选择就是不种粮。

5中国政府的政策

1.强化粮食自给率,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国际高粮价带来的冲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政府的粮食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了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一些粮食出口国在高粮价下的自保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保持粮食的基本自给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于 2008 年 11 月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不仅提出了粮食生产目标和主要任务,而且也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2.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开展临时收储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在 2008 年上半年两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情况下,又于2008 年10 月发布了提高2009 年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决定。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2008 年上半年和 2008 年 10 月以后,我国政府在部分产区对玉米、稻谷和大豆实行了国家临时收储。这些措施使得国内粮价在国际粮价下跌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坚挺。

3.限制粮食出口,保障国内供给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2007 年头 11 个月中国的玉米出口量同比劲增 85.3%至487 万吨,大豆出口量同比增加23.8%至40 万吨,大米出口量微升5.8% 至113 万吨,小麦出口量翻一番至185 万吨。2007 年12 月政府陆续取消了粮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税,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共 57 个产品征收5%~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11 个产品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这一措施不仅保障了国内粮食供应,而且也打破了国内粮价上涨预期,抑制了国内粮食市场的投机行为,避免了国内粮价的大起大落。

4.生物质能源发展政策转型随着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受到限制。财政部于2006 年5 月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就将生物乙醇燃料定位为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2007 年 8 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新的燃料乙醇项目,生物质能源发展转向“非粮”领域。

5.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低保标准为了减少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低保标准,并且实行了各种临时性补贴。四、吸取粮食危机的教训,构建稳定的粮食政策体系全球粮食危机之所以没有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很大冲击,主要归功于我们长期坚持的重视粮食的理念和近些年政府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些政策。尽管粮食危机对许多国家都造成了深刻影响,但是其影响性质和深度有很大不同。应该说,主要粮食出口国在粮食价格飙涨中获利颇多,而粮食安全状况不好的国家则受到了程度不同的破坏性冲击。不同国家在粮食危机中的境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深入了解粮食

市场特性的机会,以便于我们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粮食政策,以保障长久的国家粮食安全。

6结论

基于中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中国连续四年粮食增产,去年粮食产量突破了1万亿斤。尽管国际粮食储备现在是30年来最低的,但中国的粮食储备却连年增加,现在有1.5亿到2亿吨的库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粮食安全系数即粮食库存相当于消费量的比例达到17%-18%就是安全的,而中国达到了30%以上。基于这些事实,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未显现。

注释

(1)何俊《中国未来粮食的走向》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15页

参考文献:

何俊《中国未来粮食的走向》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15页

张平《粮食安全再成话题》环球财经网 2010-09-16

张竞怡中国没有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 2010年08月18日

王超《粮食的拐点》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1年02月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