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姓名:田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胡家祥

20070412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2000年网络文学界诞生了一个“今本”《西游记》——长篇小说《悟空传》,它由作者今何在(真名曾雨)最先在新浪网发表,很快赢得广大网民读者的青睐。迄今为止,国内对此文本的研究不多。笔者尝试从两个角度解读《悟空传》:在文本方面,除了分析中国文化传统对《悟空传》的影响之外,还将着重剖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相关观念的渗透,这是本文与其它研究《悟空传》论文的不同之处,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创新点。其中涉及到弗洛伊德描述的心理活动中的三层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以及人格理论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在接受者方面,同样是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网络小说的主要接受群体——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进行分析。为什么他们会喜欢阅读这样的另类小说?喜欢这个小说的什么方面?他们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是什么?以及这一文化心理反映出来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这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悟空传》,才能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的理解网络通俗文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及其前景,对当前中国文学的理论研究或是创作实践,或许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新时期大众审美的通俗化和生活化,把人性从长期呆板枯燥的生活中解放出来,新的社会文化转型已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审美的神秘色彩,由此唤发出人的无限的生命活力。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人们不需要再压抑和克制自己的感情,不需要用伦理道德外衣来伪装自己,而是把自己潜在的灵性、激情、无意识等显现出来,把欲望、追求、本能和生命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说、人格结构理论为崇尚个体自由与独立、渴望冲破既定社会秩序且由于极大压抑而处于精神危机状态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件有力的武器。《悟空传》正是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

《悟空传》以《西游记》为蓝本,通过节取、改编,较原著更注重个体内心冲突的描写。它对传统的《西游记》的主题和价值世界进行了颠覆。作者站在现代大众的立场,面对今天人类的存在处境,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重新进行了的诠释和追问,在小说叙事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完全有别于《西游记》的语言叙事传统,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均有创新。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潜意识现象和内容是精神分析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悟空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潜意识心理的描写。孙悟空的言语和行为体现了他过去的记忆未完全被压抑,试图通过前意识的检查而进入意识层,被压抑的内容随着梦和各种言误、语误、读误和行为失误等行为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常常压抑本我的冲动。《悟空传》从立意上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肯定本我出现的必要性,反对自我,尤其是超我对本我的过多干预性。这种要求自我向本我回归的呼吁,主要是建立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性和人格结构失衡的背景下。在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才能很好的分析文中的人格冲突。通过对孙悟空的人格分析,我们发现两种力量的激烈冲突和斗争:本我(id,代表着以人的自然的生命力状态)为一方,带有超我(superego的成分:社会道德和良知)成分的自我(ego,代表着理智)为另一方,二者势均力敌;当本我占上风时,他就对天庭反抗;而一旦自我压倒本我时,占据他心灵的便是“犯罪情结”,因此他总想找出杀人真凶Un孙悟空,试图打败它来向天庭表明顺从心迹。

爱情在《悟空传》中大放光彩,小说中的人物在爱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更加世俗化的表现。《西游记》中道德圣徒不谈爱情,对情欲过度压制,而在《悟空传》中,爱情成为永不变心的生死恋。爱情是人的正常本能需求,对爱情的追求是人的正当欲望,两性间忠贞纯洁的爱是美的,为了追求爱的自由而同阻挠压抑他们的环境进行抗争,则更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悟空传》中人物的宿命和七十年代人的心路历程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形成了同构,这一代人要求独立,有叛逆倾向,不过,即使反叛也只是一种姿态,传统和理想的重负不是说卸下就可轻松卸下的。确切地说,这里面更多包含着迷茫和无奈,有不满,有愤怒,有自嘲,也有独自神伤。要获得完满和谐的人生,必须在实体社会和虚拟世界之间保持一种生态平衡,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其它活动要处于和谐相容的状态。

关键词:悟空传;网络通俗文学;精神分析;潜意识;人格结构;悟空情结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novel"Wukong Biography", which is similar to another "this "Pilgrimage to the West", has come into being in the circle of network literary in 2000.It was written by Jin Hezai (real name Zeng Yu ) who first announced it in the website of Sina Net, winning very quickly extensive cyber citizen readers. So far till, the research to this version is not enough to go deep into all around in the homeland. The author is to be analyzed the version from two aspect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work, besides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it, the psychology of Freud Sigmund's referred in the novel will be attaced more importance, which i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unlike other theses studying the novel, and also is a point being innovative mainly of the thesis. The ideas of three arrangem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y: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foreconsciousness and consciousness and the theory of three arrangements of personality are referred id, ego and superego. In the field of the recipient, it is the same to analyze the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youth,the main accepting body, with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ory. Why are they able to like to read such another kind novel? What aspect of the novel are they fond of? What is the culture mentality of such the group? And how 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reflected by this culture psychology? All above is about to be discussed by the thesis. Only when we have resolved these problems, we can understand Wukong Biography for the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network popular literature in the present China, which will have deep drawing lessons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theory study and writting practice.

The new period The mass's popularization and life-r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have liberated human beings from the long monotonous life. New transforms of society culture have already eliminated traditional esthetics’ mystification so as to call boundlessness vitalities of human beings, who does not need to constrain and restrain self , does not need to use ethics to pretend to clothe self under such a loose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but to manifest oneself with latent intelligence , intense emotion and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besides desire, pursuit, instinct and life profundity. Freud’s un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theory has provided the present youth who advocate individual liberty and long to break through established social orders. "Wukong Biography" is exactly come into being in such cultural environment.

"Wukong Biography"originates from classical fiction "Pilgrimage to the West",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classics personage and the classical circumstances and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space. The author standing in position of today's human beings, facing today's the existence of today's human beings, has carried out brand-new annotation on the world again and has cross-examined to life, and applies the innovation to the narration and language in writting novels.

The phenomenon and content of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are the main object that psychoanalysis studies. In"Wukong Biography", we can see some depictions of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Sun Wu Kong's speeches and behaviors have embodied that his past memory hadn’t been felt constrained completely, trying to pass preconscious examination and entering consciouness. The facts will appear with the dream, various word missing, behavior missing.

Freud considered that the theory of three arrangements of personality is composed of id, ego and superego. "Wukong Biography" breaks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l, admitting the necessity of id, opposing ego, especially the interference of superego with id. This requires that ego moves towards id in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multi-culture and personality unbalance. We can understand the conflict of personality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above.Two kinds of conflict strengths are fighting: id and ego with superego. Sun Wukong resists supremacy while id is favored. He tries to find and defeat the murderer Un Sun Wukong to indicate to the supremacy while ego beats id.

Love affection becomes the main part in the novel. Love ,No in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 but love are all in the "Wukong Biography". Love affection is the necessity for human beings’ instincts so that it is the right way to fight with all obstructing love pursuit.

The fates of characters in "Wukong Biography" are similar to the minds of people born in 1970’s.The latter demands to be independent , had rebelling inclination, but the heavy burden of tradition and ideal can’t be unloaded as they wish. To be exact, there are full of perplexity, discontentment, annoyance, self-derision as well as sentimentality. We must keep one kind of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entity society and the suppositional world if gaining a harmonious life.

Key Words:Wukong Biography; network popular literature; psychology theory;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personality structure; complex of Wukong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通俗文学作品,很少为批评家问津,网络通俗文学的论述在当代文学大家庭中,更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扩张,90年代的网络通俗文学正逐步成为一种壮丽的景观,它以另类的文本特点、传播方式给了大家全新的感觉。《第一次亲密接触》带给我们无数感动的同时,也带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相继建立,各种各样的网络写手竞展风采,发表在各种网站上的文章是当之无愧的“浩如烟海”。要想完全了解当代文学,只是读那么一点陈旧的文学课本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应了解和研究网络通俗文学,或可期待从中发现当今文学的一些走向。

网络文学日益繁盛,优秀的网络小说相继诞生,艺术形式多姿多彩。为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网络写手还借助戏说和大话手段建构故事情节的离奇性,如慕容雪村的《唐僧情史》,众人写的《事关江湖》等,用虚拟的“世界”延伸、补充和拓展人们的生活世界。这些网络小说在写作手法上有意无意的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特别是戏仿和颠覆,但其所传达的价值意识、文化精神包涵着特殊的本土特色。今何在的《悟空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产生,并受到大批网民的热捧。

2000年网络文学界诞生了一个“今本”《西游记》――长篇小说《悟空传》,它是由作者今何在(真名曾雨)最先在新浪网发表,很快赢得广大网民读者的青睐,2000年圣诞夜,今何在获得榕树下原创文学大奖赛的最佳人气奖,2001年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立即引起图书市场的轰动,不久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作者今何在正式签约,重金购买了《悟空传》的影视及动画的全部改编权,中影公司决定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三至四年时间将《悟空传》搬上银幕,将陆续推出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及真人电影三个版本。自《西游记》问世以来,续本或改写本不计其数,迄今为止,象《悟空传》这样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西游”文本实不多见,更何况《悟空传》最初的文本生长地是在网络文学的汪洋大海里,这里,一部作品的出生往往即意味着死亡。在无数网络写手弄潮儿中间,作者今何在也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四岁的毛头小伙。是什么原因使得《悟空传》赢得如此令人咋舌的热烈喝彩?作品本身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含量究竟如何?作为网络文学它的存在表征了什么样的文化意义?事实上,比起此前流行于网络空间的蔡智恒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无论在思想的深度、广度还是艺术的试验探索上都表现出更高的层次,即使拿它与许多所谓的“纯文学”比较,《悟空传》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它一定程度上是网络通俗文学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发展后的自然结晶,因此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探析。

《悟空传》是全国第二届网络大赛获奖作品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对此文本研究不多,更谈不上全面、深入。人们往往忽视了它产生的复杂社会、文化背景,没有能够多方位的去解读,只是从某个角度分析它某一方面的特性,而忽视了另一些方面。如杨新敏的论文《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今何在〈悟空传〉的一种解读》只讨论了文中的悲剧性意义,而忽视了文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詹姗的论文《网络原创文学的创作对策》、陈卉《网络时代的〈西游记〉》仅从网络文学特性方面来分析《悟空传》。林华瑜的论文《英雄的悲剧,戏仿的经典》虽然从悲剧性和后现代主义这两方面来剖析文本,但他没有注意到文中的后现代性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以及《悟空传》生成的社会意义。宁荣生的《〈西游记〉:精神分析之旅》是笔者到目前为止,看到的第一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西游记的论文。至于运用此理论分析《悟空传》的文章则未曾见过。

更有甚者,有些学者因为《悟空传》是一本通俗网络小说而轻视它、否定它,斥之为“快餐文化”,这样的论断有失公允。一种文化的存在有它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社会意义,更何况它曾受到大批网民的追捧,它在当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产生自然有其独特的意义。不可否认,《悟空传》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很明显,但不能因此而把它完全界定在后现代主义框架内,忽视了小说中存在的其它理论价值和思想观念。

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在国内至今仍有争论,在陈晓明主编的《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收集了我国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种种评论。大多数学者都对“后现代主义”这个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在中国还未形成完全的后现代主义。就连此书的编者陈晓明都未硬性对后现代主义给出明确的定义。由此可见,虽然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复杂的社会状况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特别是经过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和文学观念的过滤以及作家带有主体意识的创造性接受之后,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以变体的形式出现。由于这种文化变异的界限的模糊性,再加上大多数研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究《悟空传》的学者是以有待斟酌的“中国后现代主义”这个角度来分析《悟空传》,相关评论未必中肯。

因此,本文另辟蹊径,试图跳出后现代主义的框架,从文本、接受者两个方面来解读《悟空传》。在文本方面,除了分析中国文化传统对它的影响之外,还将努力尝试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悟空传》予以剖析,这也是本文与其它研究《悟空传》论文的不同之处,也是本文的一个主要创新点。其中涉及到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心理动力系统中的三个层次: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以及人格理论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简而言之,《悟空传》是新时代作家在学习中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相似之处,对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另类创作的产物,像格非的《锦瑟》对李商隐同题诗歌的改写、毕宇对《诗经》、《水浒》的唯美主义和魔幻化理解一样,这些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之间结合。本文将立足于文本细读,探讨这种新文学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对当代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是以西方精神分析学理论作为阅读和批评的理论视角,试图对《悟空传》的文本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另一方面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比较,把握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从接受者角度解读《悟空传》,同样是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来对小说的主要接受群体——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进行分析。《悟空传》作为一部通俗网络小说,在文化蕴涵上远不如古典名著《西游记》,却能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尤其是青年读者的高度评价,为什么他们会喜欢阅读这样的另类小说?喜欢这部小说的什么方面?他们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是什么?以及这一文化心理反映出来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状况是怎样的?这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悟空传》,才能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的理解网络通俗文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及其前景,对当前中国文学的理论研究或是创作实践,或许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同时,通过批评性阅读,证明网络通俗文学本身也不乏一定的文学价值。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第一章《悟空传》:师承与变异

一、从《西游记》到《悟空传》

《悟空传》是网络小说的杰出文本,它之所以在网上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大陆另类写作——“大话西游体”小说的代表作,是因为这本小说在经典小说《西游记》的底本上和今天的中国和人类文化背景下进行了一种创造性的写作(转换),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道路。要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一个作品或作家的创作实践,必须先将其放到它产生的历史时期中,结合具体历史条件来进行分析。

中国自汉代以来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儒家从初期倡导以理节欲、以理制欲发展到后来的存天理灭人欲。明代前期,统治阶级为加强礼乐文化建设,提倡程朱理学,禁锢人的思想,压抑人的本性,思想文化界呈现了一派沉闷压抑的气氛。到了明中后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界也空前活跃起来,心学与禅宗相结合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变革,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有力挑战,导致了明中后期出现了以情反理的思潮,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在文学领域,公安派举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旗帜;汤显祖“以情反理”,甚至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1。冯梦龙倡导通俗文学作品“借男女这真情,发名教之伪药”2。金圣叹指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3个性、自我、人情,成了人们关注的主题,呼唤着一个以个性解放为标志的近代社会的到来。《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作者领略到新的时代气息,以特有的敏感和胆略,借孙悟空之口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价值要求。《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而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在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甚至发出了心灵的呐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希望凭借个人的能力去自由地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正是明代个性思潮涌动、人生价值观念转向的生

1《汤显祖诗文集?寄达观》

2冯梦龙:《叙山歌》

3《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圣叹外书》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动反映。

尽管作者主观上也存有通过塑造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来宣扬“明心见性”,维护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的想法,但受到明代个性思潮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在具体描写孙悟空的不受任何管束、追求自由自在的所作所为时,并没有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多少贬意,留给读者的印象只是他为追求自由的敢作敢为。明代叶昼评悟空在阴司的除名之举时赞道:“爽利,的是妙人!”1可惜的是,作者吴承恩在思想意识上受到局限,没有把孙悟空的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坚持到底,孙悟空最后终未能跳出代表整个宗法等级制度的如来的手掌心。虽然孙悟空的反抗行为被镇压在五行山下而告失败,但是,它的张扬自我的个性和反抗精神预示着旧的价值观念的必然消歇,展露出新的价值取向的勃勃生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巨变极大地触动了我国的文化精神,对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模式形成新的震动与冲击。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性的变化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我国新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大转型,一种以大众文化意识不断提高的文化—心理格局逐步形成。大众审美活动的普遍高涨,孕育着人性的内在要求,展示着一种新型文化状态下人性的成长、变化和发展,全面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性的变化。关于人自身的探索倍受重视,并且日益延伸到人性、人的心理和精神深层领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的困境与前景亦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关注。在注重启蒙理想与价值追问的80年代,《西游记》中孙悟空勇于指天笑骂、不向权威低头的英雄侠客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唐僧更是成为追寻真理、锲而不舍的典型。央视曾推出以《西游记》为蓝本的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与原著相比,依赖技术优势使人物形象变得更直观丰满以外,其余均本着“忠实原著”的精神未敢对原始文本有太多疏离,甚而出现了“合谋”的倾向。

1995年香港电影《大话西游》横空问世,它突破了对《西游记》改编的传统模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观念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进行游戏式的改造,用无聊、琐碎和无知无畏冲击着传统文化苦心孤诣所创造的大道/正义/真理等等乌托邦的观念整体,将庄严的佛及其圣徒唐僧等都一起推下圣坛。它的出现在中国内地的大学校园中演绎了一出近乎颠狂的电影话语图景:“需要吗?不需要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年2000版,第154页。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吗?需要吗?不需要吗?”“打雷啦!下雨啦!快收衣服啊!”……这部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一时间风靡中国大陆。直至6年之后,主演电影《大话西游》的演员周星驰在北京大学礼堂依然受到青年学生英雄般的欢迎。《大话西游》在人物原型上对《西游记》进行了全面模仿,片中也有唐僧、猪八戒、沙僧,也有观音菩萨、菩提老祖、牛魔王、白骨精,但却把庄重的佛学“神曲”改造成了面目全非的搞笑爱情话本。这个混合着言情、灰色幽默、潜意识与前意识、理性与非理性以及新生代、下层市民趣味的大杂烩,呈现给我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话语汇集并具有满足现代汉语修辞结构的大量元素,浪漫与低吟,夸张与反讽,荒谬绝伦与经典戏拟,沉沦与颠覆,痞子蔡似的小资情调……象征无暴力话语颠覆所能达到的非凡高度。所有这一切正借助技术时代强大的互联网虚拟技术从小众传播以几何速度向大众文化急进,塑造大话时代的面貌特征。它无规则,无目的,反传统甚至是反美学,它消解了权威,解构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使存在本身成为虚无,虚无敞开了存在的真相,并成为一个时代经典的符号和特征,构成大话时代虚无主义的独特表现。

90年代的网络通俗小说《悟空传》以《大话西游》为改编范本。如果说《大话西游》的受众主要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年轻人,《悟空传》的受众则逐层覆盖了不同年龄段的文化消费者。虽然《悟空传》从思想内容上是直接承袭《大话西游》,但是,《大话西游》作为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在叙事上有一定限制。由于《大话西游》与《悟空传》和创作都是以古典小说《西游记》为底本,且《西游记》和《悟空传》都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笔者在此主要是用《西游记》和《悟空传》来作为比较。

《悟空传》充分利用了《西游记》的经典人物和经典的场景和空间,但作者站在现代大众的立场,面对今天人类的存在处境,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重新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追问,在小说叙事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完全有别于《西游记》的语言叙事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悟空传》和《西游记》有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它们都是在大众文化意识不断提高,人的情感和欲望得到释放,个性在觉醒、人性在复苏、感性在解放、心理在变革的时期创作的,人们已不屑于追求具有乌托邦性质的理想信仰,而是开始关注自己。在吴承恩的小说里,孙悟空的形象一开始体现了桀骜不驯的个性,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璋鹿为友,狐猿为亲”,到大闹天宫、龙宫和阎罗殿,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游离于正统文化之外的个人主义,只是在第十四回后,“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后来的孙悟空一路伏妖降魔,排除万难,实际上所表征的也不过是正统文化的叛逆者们仍然逃逸不出名教文化的深层内容——理想价值、圣人境界等的束缚,因此孙悟空的反抗意志在《西游记》中并没有得到自始至终的展现。

《悟空传》的叙事从五百年后唐僧师徒四人走在取经路上开始,但延续了孙悟空身上曾拥有的强者桀骜不驯的自由意志,“我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生我者天地,谁也没资格管俺老孙生死,管他是阎王老子还是玉皇大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没能跳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被如来佛祖轻轻一翻手掌,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翻身。五百年后,在观音的指引下,表示知悔,愿护取经人西天取经。孙悟空五百年后的思想与昔日“大闹天宫”时的思想迥然不同,他不再要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也不高喊“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而是悔过自新,皈依佛门,与唐僧做了徒弟。其思想发生显著变化:一,承认“大闹天宫”是犯了“诳上之罪”,表示悔改;二,愿意接受师父管束,“再不行凶”;三,自愿皈依神佛,上西天取经,盼望“功成后自有好处。”《悟空传》中这个孙悟空的悔过是和《西游记》所描写的完全相反,是因为他被神仙洗脑,忘记了前事,在他人的教导下,认为自己因为做错事而受到惩罚,一心一意赎罪。因此,作者又设计出另一个孙悟空,这个悟空是前者的内心欲望,他是大闹天宫时恣意妄为的孙悟空的翻版,他的所做所为其实就是表面上愿意悔改的孙悟空的真实想法。整个小说围绕这两个悟空的对立来展开故事叙述。在知道事情缘由和自己身份后,孙悟空先是打死了所谓的师父唐僧,然后又是大闹冥王地府,继而棒杀东海龙王,及至为复活精灵的他一棒捅破天顶,引发天庭大火,终于连自己也在这焚毁一切的天火中化归石头。这里孙悟空高扬着生命的自由意志,孤军奋战于等级森严、秩序稳固的“神”的世界。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对孙悟空的反抗性格在同情和颂扬时,又持有保留态度,从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刻画出一个强烈追求自我价值具有反抗精神的孙悟空,后来,又让如来将其收伏,压在五行山下。正如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里所描述的:“总之,从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作品通过刻画一个恣意‘放心’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的‘大圣’,有限度而不自觉

.......地赞颂了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相合拍的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1这表明,作者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思想的局限,对肯定自我价值、

追求个性的这种精神持有保留态度,他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的统一,并没有成心地把孙悟空作为“反理的斗士”去塑造,作者并不希望否定整个宗法等级制度,维护这个社会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而《悟空传》的作者则有意识的延续了《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反抗精神,并运用现代的思想和写作手法把这种反抗精神最大化地进行到底。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思想观念上的分歧,导致了两部小说在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上存在重大差异。

《悟空传》站在伟大经典《西游记》的肩膀上,它对《西游记》不是一种简单的抄袭和改写,而是一种新的创造。将经典《西游记》节取、改编成浪漫型的悟空传,较原著更注重个体内心冲突的描写。它的主题与《西游记》那种师徒四人团结一致历尽艰难到西天取经的道德理想主题已经完全不同,它对传统的《西游记》的主题和价值世界进行了颠覆。小说中的人物的人生价值和精神情感及其矛盾冲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原创小说《西游记》相比,《悟空传》中的师徒四人不再是简单的以取经行为来进行赎罪的人物形象(原著除唐僧外),而是成了因为反抗而受到处罚的对象,而这种反抗正是作者所认可和肯定的。因此,两部书的意义也大相径庭。取经这项神圣的任务在《悟空传》中被淡化,它不再是一项事业,它的动机已经内化为个人的情性甚至是情爱,用来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唐僧被孙悟空打死后,猪八戒埋怨道:“只有和尚才能开启西天之门,当初观音是这么说的吧,现在好了,他死了,我们身上的诅咒永远解除不了。”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取经这项任务在《悟空传》中不再神圣,目的不再单纯,师徒四人不再是到西天去取经的圣徒,而完全变成现实世界为俗物,成为现实的功利主义者。他们也完全失去了师徒的道德伦理,他们之间已经平起平坐,相互开涮,互揭老底,你调侃我我调侃你,而且相互恶毒攻击,你拿我不当人我拿你不当人,一点正经都没有。孙悟空还一气之下一棒打死了师父唐僧,几乎毫无愧心,这可以说对传统彻底否定。

另一方面,由于这两本小说年代相隔久远,二者在语言的表达和思想观念上也有诸多不同。《悟空传》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子,它在当今全球文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年2000年版,第155页。

2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化的影响下,还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尤其是文本中的戏仿、颠覆和民间狂欢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在文本中极其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研究《悟空传》的学者把它归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原因之一。当然,后现代性不只是《悟空传》中唯一存在的西方文化成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对它不无影响。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现代派作家的审美观念、主题意识、叙事思维模式都出现了一种反叛传统的意向。诸如,现代派作家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把形象思维的重心投向探寻人的心理、情感领域的深层,挖掘人的本能意识,揭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动机,由此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现象。《悟空传》在心灵活动的描写上要比《西游记》丰富的多,本文将尝试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文本中人物作心理结构的分析。着力表现人物的本能冲动是《悟空传》与《西游记》最大的不同之处,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悟空传》与大众审美文化

中国文化所孕育的人格范型在历史上形成源远流长的传统。与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文化相适应,中华民族理想人格中的价值取向更侧重于“求善、尚德、修身”,因而,最有权威性的人格思想,是以“仁”为中心范畴的儒家伦理体系。中国古代人学观念的一大特征就是要求从道德理性方面达到人性的完善与自觉,促使人的感性欲望向理性和精神层面升华。例如,孔子重视诗教的作用,主张以审美的方式净化人的心灵,同时,孔子又主张情感意趣应该受到节制,即受“仁”与“礼”的规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孟子提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中国儒家文化释“礼”为“仁”,把一整套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并使之成为人的族类自觉即自我意识,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以对情感和生命欲望的克制、引导及自我调节为条件,“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大学》,这一意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淀,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结构模式,成为生存和生活必须依赖的重要准则。

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表现了民族的凝聚精神与和谐思想,但与西方文化的尊个性、重理智、强调自由和个体价值的人格范型相比,我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带有明显的弱点和缺陷:它所设计是人格模式主要是一种群体本位的人格,要求用群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体利益来规范和制约个体的价值和利益。这在生产力低下的生存状态下固然有历史的合理性,人们面对自然威胁,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依赖这种群体的社会的力量。但儒家群体主义的人格模式客观上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最终造成个人主体意识的丧失,造成中国文化中主体生存价值和自我位置的“空场”;传统人格模式中“内圣外王”的观念和“重道轻器”的价值导向,在客观上造成生存状态的分离,过分推崇内在的心性修养、泛道德主义,忽略了价值实践与人生实践的重要性,造成个体人格只是一种空洞的理想人格与抽象人格,缺乏真实的生命基础和根基;由此形成了完全否定个人欲望的禁欲主义,从而也导致古代人格理想缺乏鲜明、多样性的个体价值形态。

传统文化中的入世精神和实用理性,不同程度地造就了华夏民族情感世界的单一和盲从,其性质是政治性或伦理性的情感,其价值趋向是高度自觉的服从型或受制型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时会翻腾出几个浪花来打破河流的平静。中国人性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反理性,张扬个性的时期。自魏晋时期开始,就有大规模的感性心灵的苏醒,一直到明清之际,个体情感对传统理性的挑战、对古典规范的抗争、乃至对人性枷锁的突破,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屡屡展现。但终因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坚固,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仍然被牢固地束缚在理性的大圈子中。所以,情与理的冲突,始终是中国人性启蒙和人性解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在经历了近代和现代历史上人的种种灾难,特别是“文革十年”对人性的践踏和蹂躏之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体价值观念的真正确立成为一种趋势,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它与时代精神的主潮和世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班主任》、《伤痕》、《三生石》等作品,就在于它是新时期劫后复苏关于人性回归的第一声呐喊。从伤痕文学开始,对人性的重新思考和审视已进入作家的心灵视界,文学开始去接触心灵深处的困惑与矛盾。

随着我国新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大转型,一种以大众文化意识不断提高的文化—心理格局逐步形成。大众审美活动的普遍高涨,孕育着人性的内在要求,展示着一种新型文化状态下人性的变化和发展。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的困境与前景亦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关注。新时期的文化转型唤醒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大众审美需求的普遍增长,本身就是对传统审美和艺术规范的挑战,它要求从单一的精神规范和思想灌输中摆脱出来,要求呼吸自由的空气,以获得心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解放。它也真正地动摇和改变了作家的审美文化心理系统,使艺术家明确意识到,传统的艺术规范由于过分强调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的地位,客观地造成了作家心灵世界的萎缩和枯竭。作家观念的转换,促使作家的心灵呈现出一种无限开放的发展趋向,传统的单一模式的突破与超越,“意识流”、“荒诞派”、“黑色幽默”等各显异彩,充分显示了艺术自我的真正确立带给作家心灵世界的巨大震荡。

大众审美意识的崛起是一种进步,因为它触动了传统的理想人格的价值模式,强化了当代人生存的自觉性与主体意识,增强了人之为人的真实性和自由度。它不仅带来了中国社会传统审美风尚及其心理的巨大变革,改变了那种忧患的文化情结、“大同”的理想远景和启蒙与拯救的历史责任,也改变了那种以政治—伦理教化为核心的审美价值观和崇高的审美心态。

《悟空传》以现代意识来阐释人类生存的苦难,用历史故事来传达现实的精神状态。在经典原著《西游记》中,作者前半部分有限度而不自觉地赞颂了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和自由精神的“齐天大圣”,把孙悟空塑造成具有强烈反抗束缚、张扬个性的造反英雄,只是由于作者思想意识具有局限性,导致后半部借如来之手,易如反掌地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让他悔过自新,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过程中进行道德的完善。一个反天诳上的猴王就这样变成了一个老实平庸的臣属。《悟空传》将《西游记》的前半部分思想发挥到极致,反抗的程度达到顶点,最后以死来结束全篇,展现出一种凄美的浪漫风格。另外,吴承恩的凝重的行文也是一种古典的风尚,但作为一个当代人,更喜欢的是今何在那种迸发的激情,以及他赋予人物的那种无畏的勇气,那种对强权的叛逆,这是一部直面心灵的写作,心灵是一切语境中最应该书写的东西。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第二章《悟空传》:心理结构维度的分析

在反帝反封建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前后,弗洛伊德主义伴随着其他西方思潮进入了中国文化界和心理学界,并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封建思想及道德观念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弗洛伊德的理论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似乎格格不入,他的文学思想与传统的中国文学观念也大相径庭。但他的理论为什么会在中国产生共鸣呢?任何一种文化或文艺思潮(包括弗洛伊德主义)要想在另一民族或另一地区(与之有着迥然不同的传统的地区)流传、扩散乃至扎根,它就必须与那种文化至少在某一些方面相契合,通过与那种文化的碰撞、交汇,最后以变体的形式为那种文化所接受,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等在当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作家)实在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去接受或利用它了。而他的泛性论却能够为致力于反抗封建传统的禁锢、主张人性的解放的“五四”时期的中国作家提供了一件强有力的武器,有力地反抗封建道德观念对人性的压抑甚至扼杀,在这一契合点上,弗洛伊德进入了中国。刚开始,弗洛伊德是被当作一位“性心理学家”受到了中国文化界和文学界的接纳。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在大陆文化界曾一度处于“冷却”状态,但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弗洛伊德热”再度升温。此时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关注不再仅仅是“性”,更多的是集中在心理的潜意识层面上。体现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上,就是创作者大量描写本能冲动,批评者关注文本中人物的潜意识。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灵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动力系统和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为作家和批评家从事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新时期大众审美的通俗化和生活化,把人性从长期呆板枯燥的生活中解放出来,新的社会文化转型已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审美的神秘色彩,由此唤发出人的无限的生命活力。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人们不需要再压抑和克制自己的感情,不需要用政治道德外衣来伪装自己。而是把自己潜在的灵性、激情、潜意识等冲动显现出来,把欲望、追求、本能和生命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方式首先是人的感觉方式的复苏和回归,它从单一、贫乏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回归到合乎自然本性的方面来,回归到属于人那种感性的结构状态中。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历史上,由于深重的禁忌及礼教的超高压,中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人的心理结构中有许多障碍和情结,诸如个人主义的心理障碍和情结,自由的心理障碍和情结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人格结构理论为崇尚个体自由与独立、渴望冲破既定社会秩序且由于极大压抑而处于精神危机状态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件强有力的武器。《悟空传》正是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

一、悟空的“失忆”与“回忆”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意识代表整个精神系统的外表方面;在意识背后的潜意识,包含着种种力量,即本能冲动,它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介于这两个方面之间的是前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人们的精神过程,它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作一座漂浮在大海中的冰山。意识是露出表面的部分,但它只是这座冰山的一小部分;前意识是介于表面和水中的部分,随着海水起落时而露出,时而埋入水中;潜意识才是这座冰山的主体,它埋藏在水中,表面上是看不到的,实际上却主宰着整个冰山。潜意识里面充满各种本能的冲动和由此而来的各种欲望。真正的潜意识由于根本不能为我们的意识所接受而被我们压抑于心理的深层。潜意识本质上是能动的,它随时可以冲出意识的围墙,主动地挑起冲突。潜意识虽然受到压制,但它们不断地为得到自我满足而努力。乘意识不备时,冲破“潜抑”的普遍途径是借助意识中出现的有关联的因素,把自己“化装”成类似的因素,然后把自己的“潜能”转移出去,从而达到潜意识自我表现的目的和愿望。

在《悟空传》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潜意识心理的描写。出场的师徒四人都显示出极强的个性,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相互不买账,通过他们的对话,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极奇古怪的嗜好:

“你不觉得这晚霞很美吗”孙悟空说,眼睛还望着天边,“我只有看看这个,才能每天坚持向西走下去。”1

小白龙看着猪八戒,她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明白了猪八戒每天夜晚在别人入睡后仰望星空时的心情,明白了为什么一旦没有星光的夜晚,猪八戒就那样的易怒和脆弱。2

沙悟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了那个满是裂纹的琉璃盏。“当年为救王母娘娘,情

1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5页。

2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170页。

《悟空传》:精神分析学角度的解读

急之下丢了琉璃盏,被罚下天庭,我日日夜夜地搜寻洒落在世间各处的琉璃碎片,终于将其补好,只……只差一片了。”1

“悟空,我饿了,给我找些吃的来。”唐僧往石头上大模大样一坐,命令道。2一个晚饭要对着西边吃,一个半夜不睡觉看星星,那个沙和尚也不是很正常,整天拼着些破碗片唉声叹气,做为师傅的唐僧也没有威严。

四个取经人都有自己的前尘往事,不同的是,只有孙悟空记忆力出现问题,他从山下出来时对往事已全忘却,阿遥说:“你难道已忘了从前的一切。”堪为此时悟空的写照。他忘记真正的自我,记忆只停留在他人对自已的定义上,这个他人即是神仙,他们告诉他,他曾是花果山的一妖猴,因不敬天帝而被如来镇压在五狱山下,关了五百年,后来蒙玉帝开恩,说只要他能在取经路上,多杀几个妖怪,积点功德,并且再完成三件事,就赎了他的前罪。这些听上去是多么天经地义,黑白分明,但事实上,孙悟空的前世是做了什么呢?他的前世是一只本领非凡的花果山猴王,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带领妖族和天宫打了多年的仗,杀了无数天兵神将。他的威武战绩令妖族敬畏,他的名字、事迹令天庭神仙闻风丧胆,无论是天上的玉帝、神仙还是地府的冥王、众鬼卒,当他们五百年后面对失去记忆的孙悟空时,仍心有余悸,战战兢兢。

孙悟空一进殿,玉帝不由有些紧张。“不要怕,镇定点,我已在殿后安排了十万天兵,各路高手。再说,他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太上老君凑到他耳边说。3他(孙悟空)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好像使地府隐隐地震动。……每个鬼卒都把嘴捂得紧紧的,生怕一不小心出了声。4

孙悟空在猴子的眼中却是拯救他们的英雄领袖,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当他们若干年后看到重回花果山的孙悟空时激动不已,漫山遍野,成千上万的妖精从地里爬了出来。“孙悟空,美猴王,他又回来了,我们有救了!……孙悟空,孙悟空,孙悟空……”5成百万的妖精望不到边际,喊声直冲云霄。五百年后当孙悟空再次抚摸齐天大圣旗杆时,众妖们都屏住了呼吸,许多老妖想起当年誓师向天庭那一幕不由身子颤抖。新生的妖族们睁大了眼睛看这个被前辈用敬畏与感叹提了无

1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172页。

2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5页。

3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66页。

4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37页。

5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2001年版,第`106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