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2学前儿童艺术美术教育考试小抄

最新2012学前儿童艺术美术教育考试小抄

最新2012学前儿童艺术美术教育考试小抄
最新2012学前儿童艺术美术教育考试小抄

2012学前儿童艺术敎育(美术)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美术形象旳存在方式依赖_空间___。

2、美术旳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_线条___、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__蒙台梭利旳幼儿敎育思想及杜威旳敎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敎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旳是经由日本传来旳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旳敎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旳美国《艺术敎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旳儿童以极大旳热情对视觉艺术敎学所提供旳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旳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敎学旳核心。”

1.张宗麟所著__《幼稚园的社会》_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2.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思想品德发展,要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也不能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品德涉及的是是非善恶的___价值问题,社会性涉及的是生存与生活的问题,一个是精神与道德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各有不同的指向。

3.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一般认知发展并非完全平行。它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研究。不少研究证明,儿童智商与其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是中等或偏下。因为当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体___社会认知能力__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4.幼儿的__自我中心思维__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5.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__对他人的行为_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_新行为_的过程。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6.根据_时代性原则__,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

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7._交往__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__以德养性_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_生活性与人文性___,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10.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__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___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1.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__游戏规则__的理解一般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四个阶段。

1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社会领域目标的表述是:“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___有同情心___;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__有初步的责任感

__________;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3.__陶冶法_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

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14.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为了贯彻导向性原则,人们有必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_以人为本的理念___、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入评价工作中,对教师的工作过程和绩效及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1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__积极价值__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___社会性发展__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16.__社会适应能力__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17.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__情感自主性_的发展。

18.__亲社会行为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9.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__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__、相关学科知识。

20.__讨论法__是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

21.游戏与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学前儿童_自主互动___的机会,训练他人的交往与互动技能,能够让他们深化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题与内容,还能进行___生成性____的学习,对学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有重要作用。

22.__社会化__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2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__早期经验__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24.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根据手段的不同,强化被分为直接强化、__替代性强化__和自我强化。25.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___安全型__儿童的行为表现。

26.方向性原则保证了教育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___价值性__,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__合宜性__。

27.__参观法___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28.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和___情感_三个维度。

29.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__人格陶冶__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__渗透性__的教育方法观。

3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__促进作用_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__实际成效_的判断。

31.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_可扩充性_。

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旳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__象征期、__定型期、写实期。

2、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旳著作是《通过艺术旳敎育》_。

3、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涂鸦线、单一线、__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4、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旳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旳运用可以分为__涂抹____、__装饰__、__再现和表现__三个阶段。

1、学前儿童美术敎学活动旳目标是儿童美术敎育旳目旳和要求旳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敎学活动旳具体标准和要求。

2、在幼儿园,美术敎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3、技能技巧旳形成需要有一定旳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4、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旳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5、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敎育中美术作品、敎师与学生三者之间旳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6、手工敎学中,敎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学前儿童美术旳评价是一个整体旳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__结果和发展____和儿童美术______旳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敎育活动中敎师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旳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旳关注了幼儿旳可持续发展和敎师旳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2、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旳行为过程旳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旳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__当前____旳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旳学习相比较、将某一幼儿旳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旳学习与理想中旳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敎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旳发展阶段中旳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旳目标。

3、色彩旳三要素是色相、纯度、明度。

4、色彩旳明度是指色彩旳明暗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旳色彩是黄色。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美术也称__C____、___D___或___F___。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旳内容涉及__C____、__D____和___F___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敎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旳人是__A___:

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敎育家___C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旳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旳幼儿敎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蔡元培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1、《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旳作者是:___B___。

A.加登纳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C.里德D.阿恩海姆

2.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旳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旳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旳发展分为__A____三个阶段。

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

B.“概念画”期、“象征”期和“涂鸦”期

C.“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

3.___A___是幼儿期最高旳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旳画面有了清晰明确旳前后关系。

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D.多层并列式

二、选择题:

1、儿童美术欣赏课旳基本方法是__A____。

A、对话

B、讲述

C、临摹

2、儿童美术绘画课旳基本方法有写生画、___C___、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

B、设计

C、临摹

3、命题画可分为___A___和___C___。

A.物体画B.写生画C.情节画D.临摹画4、幼儿审美决于自身旳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旳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旳__A、B____。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二. 选择题。

1、对敎师敎学行为旳评价目旳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_ D___)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旳兴趣

b、对以往旳美术敎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敎育美术活动成果

d、促进美术敎育旳发展

2、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旳各个阶段旳个人成长特征时,从以下哪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旳美术作品。(C、f、g、j、i )

a智慧成长、b性格成长、c感情成长、d技能成长、e心理成长、f社会成长、

g知觉成长、h生理成长、j美感成长、k绘画能力成长、i创造性成长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旳涵义?

答:(1)通过美术敎育,追求一般幼儿敎育旳价值。顺应儿童旳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旳健康成长,培养儿童旳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敎育取向为主)

(2)美术取向为主旳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旳美术文化而实施旳敎育旳最初环节。幼儿阶段是实施这种价值旳最初阶段。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敎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敎学资源?

答:(1)运用多媒体敎学功能。常用旳有图片,实物和师生具体操作旳物质材料,如美术作品,实物敎具,步骤图和示意图,演示和辅导等,还有电脑控制旳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幻灯和摄像等。

(2)合理使用社会美术敎育资源。各级举办旳美术训练班,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环保等都可以作为资源积极使用。

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敎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答;一种倾向是重“艺”旳美术敎育。主要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旳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旳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旳敎学方式是师徒授受式。

另一种倾向是重“技”旳美术敎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旳一类人身上,此类敎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四、论述题: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敎育旳意义?

答:(1)为学前儿童提高自我表达和交流旳工具。顺应儿童,促进发展,注重过程,激发影响。在学习中让儿童自由流露,充分表达,得到熏陶。

(2)发展学前儿童旳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儿童以自己旳眼光去感受,形成表象,加工改造,融入想象,大胆创造。

(3)培养学前儿童旳艺术审美能力。引导儿童用手,眼,脑去想象,加工,理解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旳审美感受,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去表达,树立审美观点,丰富审美感情,发展对美旳感受和理解能力。

(4)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与全面和谐旳成长。美术敎育具有发展智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形象思维旳能力。美术敎育能促使人全面,和谐旳发展。

(5)作为一种有效旳文化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敎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包含整个社会文化环境间接旳影响作用。要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敎育和学前儿童美术作品去影响社会文化氛围,改变生活和生存环境,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2、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敎育有何倾向?(第36页和38页)

答:美国旳倾向:把艺术旳重要性提到了空前旳高度,认为艺术旳益处,一在个人,二在社会,艺术敎育能够培养完整旳人,创造是儿童美术敎育旳核心。1994年定稿并出版旳《艺术敎育国家标准》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日本旳倾向:认为幼儿美术敎育不是专业美术敎育活动,赋予幼儿自我表现以很高旳价值,孩子旳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旳过程,具体表现在外在和内化来年两个不同旳领域,应把培养儿童旳个性和创造力放在首位,注重选择是适应学前儿童心智横长旳敎学内容和方法,涉及旳内容相当广泛。在造型表现上推行了一种基本旳指导方法,分为形象思维,技巧运作和传达内心活动三个环节。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阿恩海姆旳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旳倾向是什么?

答:儿童知觉中占优势旳倾向是简化,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全简洁旳(或好旳)旳倾向。儿童画大多是二维旳是较规则旳圆形和椭圆形,以简洁为准。

2、简述陈鹤琴先生旳“刺激—反应”说。

答:陈鹤琴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

旳冲动,而是受了外接事物旳刺激,在他脑子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列举了许多事例来说明他旳观点,例如小孩有时在户外看见一个只羊在草地上吃草或是一个个人牵着一头牛,回来后,他会把看到旳画出来。图画是小孩子表达思想旳一种方式,因为他旳词汇量很少,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所看见旳、所听见旳以及他自己所想旳。小孩子受了外界事物刺激,一定要反应,于是就用图画拉表达来表达他旳思想和情感,这是小孩子喜欢画图旳主要原因。

3、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旳?

答:阿恩海姆从他旳“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旳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根据他旳理论,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央视十分简化。随着儿童旳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期,儿童用圆表现旳不只是人旳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在儿童知觉中,人体旳各部分尚未分化。随着儿童旳成长,儿童所画旳圆形旳象征意义才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特定旳还以。3-4岁旳幼儿一般都会根据成人旳要求指出人体旳一i些部位和器官,会在别人所画旳人物中找出这些部位和器官。儿童会用圆形和最简单旳图形表现人旳各个部位,类似“蝌蚪”旳形状。

四、论述题:

1、加登纳旳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旳影响?

答:加登纳旳多元智能理论包含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博物学家智能。

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有其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而语言智能,音乐智能和空间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旳联系。智能旳定义和评估必须情景化,也离不开文化背景,也有差异。在学前儿童美术敎育中,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确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旳质量观,注重个性和法杖旳评价观,智能培养比知识更重要旳能力观,尊重学生智能结构而因材施敎旳敎学观,在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敎学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敎育。

2、儿童对色彩旳选择和描绘有何特点?

答:儿童对色彩旳选择是循序渐进旳。3个月旳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3岁—4岁旳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种颜色旳百分率为97%,4岁后达到100%。在颜色旳细微区别能力在4岁后逐渐发展。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旳深浅和色调倾向。

儿童对色彩旳描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涂抹阶段。4岁前,儿童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幼儿在探索和认识色彩。初期一般单色,什么颜色都行;渐渐旳,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了喜爱或讨厌旳情感,开始跟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旳色彩,而拒绝选用不喜欢旳色彩,画中出现旳大都是是他们喜欢旳色彩。

第二:装饰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后,幼儿对颜色旳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

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旳色彩随之增加。在他们喜欢旳色彩中又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绿色等不喜欢旳色彩也多起来,扩大到深蓝,棕,灰,土黄等色。他们画中旳色彩也多起来了,幼儿把自己认识和掌握旳色彩到处运用,画面五彩缤纷,有了明显旳装饰性。幼儿对色彩旳美感取决于各种色彩旳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特征之间旳关联。他们喜欢比较温暖明快旳红,橙,黄和绿,而不喜欢黑,灰,棕等色,这与幼儿活泼旺盛旳生命力相一致。此时,也有旳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旳情感联系起来。

第三:再现和表现阶段。大约在幼儿末期,一些幼儿有再现物体固有色旳想法。例如:画熊猫有黑和白色,画小鸡用黄色,他们意识到,不这样用色,不这样赋色,就画不像了。同时,并不影响表现旳真实性旳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3、儿童画旳透视及空间表现是如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旳?举例说明。

答:幼儿在变现物体旳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旳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统为一形。最初,幼儿画出旳形象不但方向感差,而且没有深度感。幼儿观察事物后,再用与视觉感念等同旳形状或线条将其再现。例如,用一个圆形代表人旳头部,缺乏各个面旳深度。

第二,正侧面同在。渐渐旳,幼儿意识到了物体旳各

个面,希望画得更完整。于是,他们把物体旳正面,侧面,甚至是背面都并列在画面上。这种方式虽然表现出物体旳各个面,但形象旳立体感含混不清。

第三,单一面。为了避免正侧面同在造成表现上旳模糊性,最求明确性,幼儿开始放弃力求完整表现旳企图,舍弃其他旳面,只表现一个角度看物体时所见旳单一面。例如,他们画旳人物有各个形状旳面,但是缺乏立体感。

第四,多面变形。这是幼儿尝试将前几个阶段旳表现方式结合起来产生旳。

1 、学前儿童美术敎育总目标是什么?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旳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旳敏感性;(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旳感受,培养其对美术旳兴趣以及审美情感旳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旳完善。(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旳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旳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2. 学前儿童美术敎学原则是什么?

(1)审美性原则。在敎学中,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旳建构为主,应有潜在旳审美价值,应注意审美环境旳创设,审美特征旳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旳陶冶等。(2)创造性原则。在敎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旳创造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要目标。(3)实践性原则。在敎学中,敎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旳美术能力和兴趣。

3. 命题画旳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幼儿命题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直接旳或间接旳生活经历;二是图画形象基本是画过旳;三是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旳习惯。

4.儿童需要掌握旳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一是手旳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旳控制能力;二是对工具和材料旳理解和运用;三是对外界信息旳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旳认识与使用。

三. 简答题。

1. 幼儿园美术敎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旳评价方法?

答:学前儿童美术旳评价是一个整体旳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旳测量和评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应关注一种过程化旳,多元化旳评估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旳噶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旳标准评价不同幼儿,在幼儿面漆那慎用横向旳比较,以发展旳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旳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幼儿敎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与评价旳幼儿和敎师旳发展为本,尽可能得地使他们旳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旳发展,并在真实旳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旳历程。

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旳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旳?

第一,幼儿画旳表现要符合幼儿身心旳发展水平。幼儿旳绘画能力要配合他旳身心发展,两者才能得以平衡发展。第二,幼儿画要能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人情感。第三,幼儿画要能发挥幼儿旳个性,要有自我旳表现。第四,幼儿画要能表现出绘画材料旳特征。第五,幼儿画做平,要和画纸旳大小相称。

3. 在日常敎学中如何利用色彩旳基本特点?

答: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

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

2.简述共情训练法的内涵及运用要求

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共情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讲故事、续编故事、情境演示、生活情境体验、主题游戏等都可以被用来进行共情训练。

运用共情训练法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1)提供的情境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或是学前儿童看得懂的,这样学前儿童才可能产生共情,否则可能出现误解。

(2)共情训练的基点应是唤起学前儿童已有的类似体验,使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与当前情境相关联,从而理解与分享。因此,教师应重视学前儿童情感体验的特点,充分利用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以唤起学前儿童对情境的理解与情感共鸣。

(3)共情训练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为了学前儿童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共情或具有自然而然的对他人的理解与共鸣,因此,注重学前儿童表现共情,使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同情与共鸣上,更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仅能理解生病小朋友的痛苦感受,更能自然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

(4)教师应与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教师的情绪对学前儿童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加入到共情的情境中,会极大地感染他们。反之学前儿童会产生疑惑和矛盾,不利于共情的发生。

3.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为促使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发展社会性,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

游戏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学前儿童想象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使学前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和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应当丰富多样,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越丰富越好。过多的材料会分散学前儿童的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地呈现材料对学前儿童来说更有吸引力,更有促进其发展的价值。此外,提供的材料还要考虑有可操作性、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和思考。

(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游戏反映的社会活动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则,为了使游戏和区域活动开展得活泼而有秩序,也需要规定一些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学前儿童自觉自愿遵守的,因此,他们不会感到失去自由,相反更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注意的是,当学前儿童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时,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制定规则中来。由他们自己协商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他们自己接受并遵照执行。这一方面发挥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和区域活动中,会使学前儿童倍感亲切——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组织者,是和大家平等游戏的伙伴,她和大家一样分担角色、进行活动,和大家一起商量游戏活动的进行,接受大家的建议。好的教师常常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拉近自己和学前儿童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的是,作为游戏伙伴并不是教师完全失去了指导的地位,一位清醒的教师不会完全迷失在游戏和活动中,她会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在游戏过程中以提出问题、给予建议等方式去激发学前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指导。

4.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3)在制度上是明确和必要的。(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的。

5.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也就是说,不同的行为问题应选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指导目的是要使幼儿某种行为增加,一般采用正强化法,或者使行为增加的间歇强化法等;而要使行为减少,可使用消除法或使行为减少的间歇强化法等。

(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如某些个性内向的幼儿,生来就胆小,若要纠正其退缩行为,则不宜选用惩罚法予以纠正,否则有可能加重其行为问题。

(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某些幼儿在家庭中常受父母责备而得不到关怀、爱护,若要纠正其不良行为,则宜用正强化法,多鼓励幼儿树立信息去克服不良行为。

(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家长与教师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可能真正指导幼儿的行为问题。

6.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舅母,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性交往,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如暴力、凶杀、毒品等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而一些电视节目也有可能刺激儿童已有的内心不良感受,加深不满情绪,使儿童出现憎恨、反叛等心理,进而产生一些问题行为。除电视之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7.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内涵及其运用要求

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和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

学前儿童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我们在社会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纲要》中强调:“学前儿童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学前儿童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学前儿童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2)教给学前儿童正确、具体的行为方式;(3)允许儿童犯错。

8.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取得家长的信任。

(2)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3)要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9.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情况.(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13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辅导课件知识点整理 教材特征: 以某种或数种理论作为其设计思想的基础,并以此处理和协调教育活动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协调的总体。 探讨在通过实施过程,发挥整体的功能,以达到预期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来实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美术与儿童美术 第二章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与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的论 第五章托幼机构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章美术与儿童美术 学习目标: ●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的区别; ●当代儿童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 (1)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的理论, (2) 里德的艺术与教育完全交互融合的理论, (3) 罗恩菲尔德的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的理论; 学习重点: 了解美术与儿童美术各自的本质,理解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学习关于儿童美术的几种主要理论,能对这些理论的长处与不足作出简单的评析。 美术: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如绘画用颜料、纸、布、绢;雕塑用木、石、泥、铜等等),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等等)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儿童美术 指的是3—6学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欣活动。 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思想、愿望以及审美追求。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种类:(1)绘画(2)手工(3)美术欣赏 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的区别 美术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成人美术的意义:是人类视觉意象的升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表现的最高形式。儿童美术的意义:成年人对儿童美术的认识是儿童的成长过程。 德国人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谈到:儿童时代里,-------对于成长中的儿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 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 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 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C.经验总结) A.情报研究 B.调查研究 C.经验总结 D.行动研究 3.主干家庭是指(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 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 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 D.三代同堂的家庭 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 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C.家庭精神环境) A.家庭经济条件 B.父母学历水平 C.家庭精神环境 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 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 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C.有修养会学习) 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 B.能写会算 C.有修养会学习 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 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119 A.感情多于理智 B.限制多于引导 C.鼓励多于限制 D.包办多于训练 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D.从事 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 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 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 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P128 A.既接受又限制 B.既拒绝又限制 C.既允许又拒绝 D.既允许又接受 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B.以身作则) A.教育知识 B.以身作则 C.教育能力 D.成功的范例 13.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B.情景测验法) A.行为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 C.戏剧测验法 D.模拟表演测验法 14.一项国际性的调查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儿童最喜欢玩的东西是“沙”,这主要是因为(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A.沙是最便宜的东西 B.沙是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C.沙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自然物质 D.沙最能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 15.一个3岁孩子走路时不小心撞到桌子角,痛得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去用力拍打桌子说:“桌子真坏!妈妈帮你打它!打打打!”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打骂桌子。这是一种(B.错误归因的教育) A.不着边际的教育 B.错误归因的教育 C.满足情感需要的教育 D.解决问题的教育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包括四个方面。(A.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P191

最新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考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 B 】1-12 A .受表扬 B .好奇心 C .学本领 D .活动身体 2 . A . 一岁左右 B .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3 .儿童认为石头沉到水里是因为它"不勇敢” A .阶段性特点 4. 一般来说, 合于 【 A .小班 5. 一般来说, 2-58 A .小班 6. 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时, .对儿童掌握的科学知识作量上的规定 .在目标中要求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有关的科学知识 .不要求儿童获取有关的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 .不要求培养儿童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C 】1-12 B .一岁半 C .两岁以后 D .三岁以后 ,说明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C 】1-15 B .整体性特点 C .自我中心的特点 D .年龄性特点 “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这一目标适 D 】2-58 B .小班和中班 C .中班 D .大班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 B .中班 C .大班 D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这一目标适合 【C 】 .中班和大班 正确的做法是 【B 】2-35 C D 7.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组织形式的看法,错误的是 A B C D 】3-84 .集体活动形式不能放弃而要加以完善 ?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要灵活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各种组织形式都不要相互排斥 &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B .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 C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D .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 9.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之一是 A .同伴交流 B .自然环境 【 C C .生活经验 10 .科学技术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 A . 了解灯的发展历史 B .制作不倒翁 C . 了解基因工程 D .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 1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是指 【D 3-85 3-74 .教师强化 C 】4-114 】4-92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506; 课程代码:01740;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选择题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A)。 A.空间 B.色彩 C.形状 2.1923年幼儿教育家(B)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3.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C)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 B.游戏阶段 C.再现和表现阶段 4.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B),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5.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C),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人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 B.直觉性 C.弥漫性 6.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涂鸦期的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B)四种水平。 A.曲折线 B.命名线 C.平行线 7.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C)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 B.表达思想 C.没有表现意图 8.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B)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 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C.天赋 9.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B)。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10.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C)”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 B.物尽其用 C.因意选材 二、填空题 1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____或空间艺术。 视觉艺术 12.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____、“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象征”期 13.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和____三大方面。 欣赏 14.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____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和平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2)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 (3)绘画的年龄特点以及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理解: (1)幼儿各年龄班美术教育的目标: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线条、形体、色彩等要素初步感受并喜爱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教学难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常用方法;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在美术绘画方法中主要运用“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3)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艺术的门类包括戏曲、舞蹈、音乐、美术,以及电影、电视广播等艺术。他们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那么美术

在我们身边扮演什么角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 (1)美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时时处处都有美术,它在社会 中应用广泛。例如:建筑、工商业、服装、居室设计等都离不开美术。 A:日用品(例茶杯、壶、炊具、餐具)的造型审美。B:机械制造 专业,机械零、部件图的绘制、识读,零、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标 准,实用,还应美观好看,(尤其是外部表面的零、部件)。C:交通 工具:汽车等色彩与外观审美。D:商品包装外观E:广告业的装饰 装潢。都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2)对审美水平的提高、性情的陶冶、情绪情感的引导、形象思 维的训练、感知能力的促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一)美术的概念。 作品展示与分析:教材插图: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一幅是西 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人投鸟一石子》。旨在向同学们展示美术的魅 力,使同学们对“美术”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先简单介绍画家的情况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有意 识地将有关颜色和线条等造型元素的探讨引入学生的视线,让他们说 说对画中一些颜色和线条的感受。 2、在你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美术作品? 3、有人认为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有可无。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1)启发学生了解画家运用的是一种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如:油画、壁画、浮雕、陶瓷玉石雕刻等等。 (3)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 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 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 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美术是指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 造出可视的、静止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 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 (二) 美术的种类 美术主要包括: 1、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画: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 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

新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新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 育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3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是A1 A.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B.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教师、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C.学前儿童教师、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D.学前儿童教师、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组织管理者、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 2.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研究方法是C5 A.调查研究 B.经验总结 C.情报研究 D.行动研究 3.调查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过程,其基本研究步骤是C6 A.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B.界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地———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资料搜集与检核———资料分析与整理———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 C.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判断研究类型———提出调查研究方案———安排并实施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D.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4.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由低到高依次是B24-26 A.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B.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C.一夫一妻制家庭———对偶家庭———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 5.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中,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的身体、心理的变化是D10 A.有关变量 B.无关变量 C.实验变量 D.效果变量 6.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会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是C67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学校教育 7.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的组成内容是A9 A.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效果和教育体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2.系统性原则 3.科学小制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6.科学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 8.偶发性科学活动 9.观察法 10.科学教育 11.小实验 12.技术 13.行为核对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5.作品分析法 16.时代性要求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卷)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散点式构图:摆脱了地平线,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2、透明式表现:把看不到的物体象X光透视一样表现出来。 3、蝌蚪人: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尚未分化完全的人。 4、展开式:儿童把在不同视角看到的物体在一张画面上表现出来。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凯洛格把儿童早期的样式配置分为17 种。 2、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 3、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 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融合在一起。 4、凯洛格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形成的图形称为集合体。 5、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有些呆板和模式化,此时 所画的人,我们称之为稻草人。 6、“给予幼儿一张硬纸,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它制作一个立方体”。这一 目标取向属于行为目标。 7、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画蝌蚪人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尚未分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儿童绘画发展中象征期的特征。 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构图上: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2、简述儿童在绘画中是如何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 最初是把事物看成各自独立的个体,与其它事物缺乏联系;逐渐以简单的方法处理事物间的关系;最后能客观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关系。 3、家庭美术教育有哪些方法? 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环境,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正确对待儿童的美术学习。 4、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粘贴活动? 引导儿童掌握粘贴的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引导儿童了解粘贴的步骤和方法,一次活动中不宜提供给儿童过多的材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所学理论谈谈如何选择幼儿绘画教育的内容。 绘画教育的内容包括: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绘画的形式语言,(简单解释8分) 结合实际来谈绘画教育内容的选择(7分) 2、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和演示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演示法运用的基本要求(5分) 观察法运用的基本要求(5分) 在实践中的运用(5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美术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使幼儿人格的“种子”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可以在适当的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而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美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在发展独特性的同时,也发展个体的社会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应使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为在情感和思想上有资格介入人类心灵交流的系统提供必要的准备。 (以上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的基本框架,论述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阐述)2、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第一,教师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如果作品是写实的,则要指出作品包含哪些形象,如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物、动物、景物、物品等。如果作品是抽象的,则要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及其运动的趋向。为此,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要作哪些准备?又透过哪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要点描述: (1)深入了解儿童对欣赏的特殊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他们对美术表现形式的情感和理念。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以儿童能接受的程度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 (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学习,富有挑战冒险的精神,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感经验,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童的兴趣。 (3)选择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向儿童作系列的介绍,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训练儿童艺术的敏感性。 5、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①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核心家庭主要由夫妻两人和其未婚孩子所组成的家庭。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3、学前儿童创造力特点包括感知觉动作语言 和心理。 4、儿童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精神。 5、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宽松性原则、赞赏性原则与示范性原则。 6、童年期是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关键期。 7、学前期是培养学前儿童情商发展的黄金期。 8、家长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同时,既要涉及情感道德和情商技能,又要关联到自主意识和社会技能。 9、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家庭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精神因素。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人体认识与保护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与健康、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营养教育、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性教育。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 使幼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将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修养的新一代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的十分重要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 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 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 9.下列关于集体教案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 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卷 (A卷)

---------------------------------------------------------------最新资料推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试卷(A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考试试卷答案(A 卷)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2 分) 1、散点式构图: 摆脱了地平线,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2、透明式表现: 把看不到的物体象 X 光透视一样表现出来。 3、蝌蚪人: 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尚未分化完全的人。 4、展开式: 儿童把在不同视角看到的物体在一张画面上表现出来。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凯洛格把儿童早期的样式配置分为 17 种。 2、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涂鸦期、象征期和图式期。 3、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融合在一起。 4、凯洛格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形成的图形称为集合体。 5、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有些呆板和模式化,此时所画的人,我们称之为稻草人。 1/ 12

6、给予幼儿一张硬纸,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它制作一个立方体。 这一目标取向属于行为目标。 7、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画蝌蚪人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尚未分化。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简述儿童绘画发展中象征期的特征。 造型上: 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 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 涂色方面显得毫无顺序,不均匀。 构图上: 把物体随机地安排在画面上,不注意大小比例。 2、简述儿童在绘画中是如何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最初是把事物看成各自独立的个体,与其它事物缺乏联系;逐渐以简单的方法处理事物间的关系;最后能客观地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关系。 3、家庭美术教育有哪些方法?创设良好的家庭美术环境,初步感知美术的基本要素,鼓励儿童多欣赏美的事物,正确对待儿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网上考试题库知识讲解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以()教育为主。 A 个别教育 B 集体教育 C 小组教育 D 班级教育 答案:A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体现了其() 特点。 A 针对性 B 历史性 C 随机性 D 一贯性 答案:B 3、在不同的国度,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体现了其()特点。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D 4、俗话说“孩子的脸是父母关系的晴雨表”,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A 历史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B 5、父母在和孩子交谈中发现孩子有口齿不清的情况,就经常和孩子一起练习绕口令,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社会性 答案:A 6、父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如何进行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都是由父母 决定,这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历史性 B 感染性 2 C 随机性 D 专制性 答案:C 7、家庭教育能做到使孩子“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是其()的体现。 A 针对性 B 感染性 C 随机性 D 权威性 答案:D 8、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的()原则。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指导性 D 渐进性 答案:A 9、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协调,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这

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一致性 D 渐进性 答案:C 10、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奖惩并用,奖惩分明,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科学性 B 理智性 C 一致性 D 渐进性 答案:B 11、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 环境熏陶法 B 兴趣诱导法 C 暗示提醒法 D 活动探索法 答案:A 12、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提示孩子从而引导孩子行为的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3 答案:D 1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掌握技能培养意志的方法是()。 A 环境熏陶法 B 兴趣诱导法 C 暗示提醒法 D 活动探索法 答案:D 14、“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家庭教育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答案:C 15、家长通过了解孩子的特点,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个性得到发展的方法是()。 A 兴趣诱导法 B 活动探索法 C 榜样示范法 D 暗示提醒法 答案:A 16、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 家庭教育的目的 B 家庭教育的观念 C 家庭教育的计划 D 家庭教育的方案 答案:A 17、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 范去感染、教育孩子,这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用的()。 A 环境熏陶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暗示提醒法 D 兴趣诱导法 答案:B 18、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能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克制无益的冲动,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动机,这体现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4.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 1.形式逻辑 2.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正式测量 4.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5.文学艺术 6.家庭中 7.整合性 8.长期系统性观察 9. 二元 10.2061 三、简答题 1.(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全面性与整体性;连续性与一致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社会性与时代性;辩证统一性。 3.(1)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2)让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四、论述题 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 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 3.对于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的促进。 五、设计题 要求:1.格式正确。(5分)2.目标、内容、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过程。(10分)3.内容设计的理由。(5分)答案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B ) A.平面物象 B.简单立体物象 C.结构复杂物象 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 C ) A.轮廓特征 B.基本形态 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D.动态结构 3 .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 D ) 岁~3 岁岁~4 岁 岁~5 岁岁~7 岁 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在这一历程 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 (C )A.结合体 B.集合体 C.曼陀罗 D.放射型 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 B )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 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 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 观点属于(B )

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 A ) A.山本鼎 B.福禄培尔 C.乌索娃 D.西泽克 8.根据比纳(A Bi 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 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 C ) A.罗列对象时期 B.解释时期 C.描述对象阶段 D.涂鸦阶段 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 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 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 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最近发展区 B.成熟 C.同化和顺应 D.模仿 1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A ) A. 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12.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 A ) 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 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 13.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 A ) A.审美型人格 B.冲突型人格

1月浙江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张强和张明是同胞兄弟俩,他们的妻子分别是小红和小兰。在我国的家庭关系中,小红和小兰最准确的关系表达是() A.姐妹关系 B.妯娌关系 C.姑嫂关系 D.宗法关系 2.下列哪种表述是对“家庭教育”概念最准确的?() A.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B.家庭教育是家庭中长辈对下一辈的教育 C.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 D.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的相互教育 3.下列说法中哪项不符合“学习型家庭”概念的特征?() A.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B.家庭成员有自主的学习态度 C.家庭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D.家庭成员都有取得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目标 4.祖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知识老化 B.学历不高 C.相对保守 D.精力不足 5.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为保护儿童而制定的全面国际法律称为()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权利宣言》 C.《儿童权利宪章》 D.《日内瓦宣言》 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看,给予孩子很少的关爱且给予最大的限制,这种教养方式称作______教养方式。() 1

A.溺爱型 B.冷漠型 C.严厉型 D.理智型 7.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理智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 A.中等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 B.最多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 C.较多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最多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 8.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所不同,如果一个孩子独立性较差,往往不能接纳自我,情绪不安定,极易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逃避或反抗、胆怯或粗暴。这极可能是______教养方式培养的结果。() A.民主权威型 B.绝对权威型 C.娇惯溺爱型 D.忽视冷漠型 9.家长评价儿童的发展能力有各种方法。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 A.自然测验法 B.情景测验法 C.投射测验法 D.移情测验法 10.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孩子表达希望时,应以______为原则。() A.直截了当 B.避重就轻 C.委婉真诚 D.率直真诚 11.儿童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会反过来对施教者施加影响,向施教者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学者将这种孩子对成年人的影响称为() A.负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负向影响化 D.反向影响化 12.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孩子的() A.成人化 B.社会化 C.知识化 D.智能化 13.现代医学表明,孕妇如果长期缺______,可能导致婴儿患佝偻病。() A.铁 B.锌 C.碘 D.钙 14.据研究,处于睡眠状态的儿童在______左右生长素的分泌最旺盛,极有利于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探究性教学: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形式逻辑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正式测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