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_朱良峰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_朱良峰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_朱良峰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_朱良峰

100429665/2002/10(04)20428206 Journal of Engi neeri 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Ξ

朱良峰①殷坤龙①张 梁②李 闽②

(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4)

(②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1149)

摘要 地质灾害的社会经济属性决定了对其规律的研究应有别于传统的工程地质学研究,从社会属性方面来分析地质灾害具有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受威胁对象的易损性是控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条件,对这两者的分析评价称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GIS技术支持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代表着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研究,作者开发出了基于商业GIS软件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RiskAnl y)。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并利用此系统对我国全国范围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和最终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风险分析滑坡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RISK ANALYSIS SYSTEM OF GEO2HAZAR DS BY USING GIS TECHNIQUE

ZHU Liangfeng① YIN Kunlong① ZHAN G Liang② L I Min②

(①Engineering Faculty,Chi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 uhan 430074)

(②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L and Resources and Economy,Beijing101149)

Abstract The social2economic attribute of geo2hazards made the study on them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2 tional engineering2geological study.Analysis of the geo2hazards from their social2economic attribute will yields more social2economic benefits.The hazard risk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objects are basic elements of the re2 gional geo2hazard evaluation.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analyses is the GIS2aided geo2hazard study.Based on the author′s studies in the last years,a risk analysis system for regional geo2hazards(RiskAnly)has been de2 veloped on the basis of software MAP GIS.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rain of system design,structures and workflow of the RiskAnly.As a case study,the paper also deals with the risk zonation of a landslide hazard re2 gion of China.

K ey w ords G eo2hazard,GIS,Risk analysis,Landslide

1引 言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地质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地质灾害乃是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的综合体现。与之相对应,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也应从这两个基本属性入手来寻找其活动的基本规律,这显然有别于传统的工程地质学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主要是考虑其自然属性,预测评价也多从内外影响因素入手,着重考察其形成机制与诱发条件,度量的指标多为稳定性系数、

Ξ收稿日期:2001-12-20;收到修改稿日期:2002-04-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072084),国土资源部环境司资助项目“我国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朱良峰(1978-),男,硕士,环境工程专业.Email:zhuliangfeng@https://www.doczj.com/doc/b313833354.html,

稳定性程度〔1〕。诚然,对单体地质灾害而言,这种研究必不可少,但如果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看,这显然没有考虑到地质灾害的社会经济属性,忽视了地质灾害的区域性预测评估研究。人类防治地质灾害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杜绝引起地质灾害的地质现象或地质事件的发生(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而是确保这些地质现象或地质事件不对人类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所以从社会减灾防灾意义上讲,从社会属性方面来分析地质灾害具有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探索一条从区域地质灾害预测、中长期时间预报直至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系统理论与方法,从而为更为有效的减少各类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2 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与组成部分

早期的灾害风险研究是以保险业为服务对象的,是在保险风险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减灾需求不断扩大,不仅保险业需要掌握灾害风险,其他企业与政府为了制定减灾规划、实施防治工程也需要掌握灾害风险,在

这种情况下,灾害风险研究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

对地质灾害风险这一概念,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计划中,Varnes (1984年)提出了自然灾害及风险的术语定义,随后得到了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普遍认同,成为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的基本

模式〔2〕

。地质灾害的风险可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时间限度内,特定的地质灾害现象对生命财产、经济活动等可能造成的损失。它可表示为:

R =f (H ,E ,V )

(1)不失一般性,式(1)可进一步表示为:

R =H ×E ×V

(2)

其中:R (Risk ):地质灾害的风险,指特定的地质灾

害现象可能造成的损失;H (Hazard ):一定地区范围内某种潜在的地质灾害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的概率,即地质灾害的危险性;E (Element ):给定区域内受特定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包括人口、财产、基础设施、经济活动等;V (Vulnerability ):特定的地质灾害以一定的强度发生而对受威胁对象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即受威胁对象的易损性,它用0~1来表示(0表示无损失,1表示完全损失)

图1 地质灾害风险的构成

Fig.1 The constitution of geo 2hazard risk

9

24朱良峰等:基于GIS 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

可以看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H)和受威胁对象(E)的易损性(V)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损失大小,是控制地质灾害风险(R)的基本条件,对这两者的分析评价称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对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国内外研究的较多,理论上也比较成熟,形成了许多被广泛应用的专业分析模型,如信息量模型、模糊评判模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的模型。而对于受威胁对象的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则因其涉及的因素众多,实际信息资料的提取难度较大,至今大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实际应用模型较少。

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很难对H、E、V等进行精确的定量表示(有时候这样做也是不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等级”的概念,先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社会经济易损性进行分级,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最终的风险评估。

3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系统

作为数字地球的核心技术之一,GIS技术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地学信息的新方式,它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区域规划设计、公共设施管理等方面。在地质灾害研究领域,GIS 技术的应用已从最初的数据管理、多源数据采集数字化输入和绘图输出,到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型的使用、GIS结合灾害评价模型的扩展分析、GIS 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GIS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等,并逐步发展与深入应用〔3〕。

各种地质灾害都是在地球表层一定空间范围和一定时间限度内发生的,尽管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之间、同一种类的地质灾害的不同个体之间大都形态各异,形成机理也是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是灾害孕育环境与触发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都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利用GIS技术不仅可以对各种地质灾害及其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而且可以从不同空间和时间的尺度上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评价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灾害后果。

GIS不仅可以像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那样管理数字和文字(属性)信息,而且还可以管理空间(图形)信息;它可以使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处理一定区域内分布的现象和过程。当代地理信息系统正向能够提供丰富、全面的空间分析功能的智能化GIS的方向发展〔4〕。智能化的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建模功能,能够构建各种具有专业性、综合性、集成性的地学分析模型来完成具体的实际工作,解决以前只有靠地学专家才能解决的问题。

一般的GIS软件平台都提供一些基本的空间分析工具,如区域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矢量栅格数据转换、属性数据查询检索、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拟分析等,但仅仅直接利用这些基本的工具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在基本的GIS平台上开发出与各种专业地学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模块,如可以将信息量模型、专家打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与基础GIS平台结合,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中。

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基于商业GIS软件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RiskAnly。该系统以优秀的国产GIS软件MAP GIS6.0为基础平台进行开发,结合多种专业地学分析模型,可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和最终的风险评估。系统以实际工作分析需要为导向进行设计,根据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结合GIS软件的特点,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RiskAnly)较好的实现了GIS技术与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模型的结合,能够充分利用GIS的图形编辑、属性管理、空间分析、数字高程分析等功能优势,快捷方便的实现一般分析方法与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它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与资料,现势性的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进一步缩减风险分析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准确性与客观性—而这正是常规的分析手段所难以比拟的。

4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4.1 中国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

4.1.1 中国滑坡灾害历史危险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滑坡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几十年来重大滑坡事件屡屡发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滑坡灾

034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10(4)

害资料。根据收集到的历史记录资料,结合滑坡灾害的活动频次、活动规模等对滑坡的历史危险性进行分析,作出历史滑坡分布密度图(图3)。图中依据历史上滑坡分布密度的不同划分为五个等级的区

域((1)特高密度区;(2)高密度区;(3)中等密度区;(4)低密度区;(5)基本无活动区),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历史滑坡在区域分布上的特征

图2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RiskAnly )工作流程图

Fig.2 The flow chart of

RiskAnly

图3 中国历史滑坡分布密度图

Fig.3 Density distribution historic

landslide hazards in China

4.1.2 滑坡灾害的主影响因素分析

滑坡灾害的产生受制于工程地质岩土体组合、

地形地貌、地质断裂构造、大气降水分布、地震烈度等级、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等诸多因素,对滑坡灾害进行危险性分析也应从这几个因素入手,根据各因素对滑坡灾害产生影响的特点及后续分析的需要,分别作出各个因素的分区图(各因素分区标准见表1),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等级分布图如图4。4.1.3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及区划成图

信息量模型是进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

有效方法〔5〕

,我们对中国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就是建立在信息量模型基础上的。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历史滑坡分布密度图(图3)与各主影响因素分布图进行叠加,然后计算出其信息量,最后根据信息量的大小进行危险性分级并作出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区划图(图5)。图中将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4个等级的划分:(1)极高危险性;(2)高危险性;(3)中等危险性;(4)低危险性。

1

34朱良峰等:基于GIS 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

表1 滑坡灾害主影响因素分区标准

Table1 Landslide affecting factors as the

main criteria for zonation

因素类别因素分区标准备注

背景因素工程地质

岩组

(1)侵入岩类;(2)喷出岩类;(3)碎屑

岩类;(4)碳酸岩盐类;(5)片状、板状

变质岩类;(6)块状变质岩类;(7)湿

陷性黄土类;(8)松散土类

地形起

伏程度

(1)缓起伏地区;(2)低起伏地区;(3)

中起伏地区;(4)山地起伏地区;(5)

高山起伏地区

山地类型

(1

)平原;(1)丘陵;(3)低山;(4)

低中

山;(5)高中山;(6)高山;

(7)最高山

地震烈度

(1)≥9度区;(2)8度区;(3)7度区;

(4)6度区;(5)<6度区

地质断

裂构造

(1)断裂构造影响区;(2)非断裂构造

影响区

先对断裂

构造分级,

然后按不

同半径作

其影响缓

冲区

诱发因素

大气

降水

(1)〈100mm;(2)100~400mm;(3)

400~800mm;(4)800~1200mm;

(5)1200~1600mm;(6)1600~

2000mm;(7)>2000mm

大气降水

为地区多

年平均降

水量

人类工程

活动影响

(1)强度影响;(2)较强度影响;(3)中

度影响;(4)轻度影响;(5)微度影响;

(6)平原、内陆盆地、沙漠或戈壁

4.2 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

相对于描述地质灾害的自然属性的危险性来说,描述受威胁对象的社会属性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变化要大的多,描述起来也困难的多,因为“区域易损性不仅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既是空间的函数,又是时间的函数”〔6〕。在进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时,我们以历史上滑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各地区人口、基础设施、建筑物、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等的分布与发展变化情况及抗灾能力,进行区域人口易损性和土地易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全国易损性等级分布区划图(图6)。图中将易损性分为4个等级:(1)极高易损性;(2)高易损性;(3)中等易损性;(4)低易损性。

图4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分布图

Fig.4 Distribution of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in China

图5 中国滑坡危险性等级分布区划图

Fig.5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hazards

of different grade in China

4.3 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直接利用公式②进行全国范围的灾害风险计算显然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根据“等级”的概念进行风险分级。采用表2的分级标准进行最终的滑坡灾害风险区划,根据各区的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易损性等级的组合特征,将滑坡灾害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 (1)高风险区;(2)中风险区;(3)低风险区;(4)极低风险区。各区具体分布情况如图7。

234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10(4)

图6 中国滑坡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等级分布区划图

Fig.6 Distribution of social 2economic vulnerability

of different grades in

China

图7 中国滑坡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区划图

Fig.7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 risks of

different grades in China

表2 滑坡灾害风险分级标准

Table 2 Criteria for gradation of landslide risks 危险性等级

1

2

3

4

极高易损性高易损性中等易损性低易损性

1极高危险性11232高危险性12233中等危险性22334

低危险性

3

3

3

4

 注:风险等级含义:1:高风险;2:中风险;3:低风险;4:极低风险

5 结 语

GIS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正在不断的

拓展,GIS 技术为地质灾害在不同模型条件下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都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课题,其中所蕴涵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会逐渐得到社会认同。随着新一轮国土资源规划的展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大范围区域性的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势在必行。基于GIS 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不仅方法上可行,而且技术上先进,代表着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发展方向。当然,无论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模型,还是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分析模型,都有待于实践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这显然是应该随着人类对地质灾害本质属性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1]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 ].地质灾害

与环境保护,2000,11(1):38.

Xiang Xiqiong ,Huang Runqiu.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 2ment for slope geohazards.Journal of G eological Hazards and En 2vironment Preservation ,2000,11(1):38.

[2\] 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与GIS 应用研究[J ].地

学前缘,2001,8(2):280.

Y in Kunlong ,Zhu https://www.doczj.com/doc/b313833354.html,ndslide hazard zo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IS.EarthScienceFrontiers ,2001,8(2):280.

[3\] 沈芳,黄润秋,苗放等.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J ].地

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1):7.

Shen Fang ,Huang Runqiu ,Miao Fang ,et al.G eographic in 2formationsystem and ge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Journal of G 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2000,11(1):7.

[4\] 郭仁忠.空间分析(第2版)[M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0,8~9.

Guo Renzhong.Spatial analysis (version 2).Wuhan :The press of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0.8~9.

[5] 朱良峰,殷坤龙.基于GIS 技术的区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系统

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3):81.

Zhu Liangfeng ,Y in https://www.doczj.com/doc/b313833354.html,rmation analysis system of geo 2hazard supported by GIS.The ChineseJournal of G eologicalHaz 2ardand Control ,2001,12(3):81.

下接(348页)

3

34朱良峰等:基于GIS 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

J.beer write.Hydrodynamics of porous medium.Translated by

Zhang Chaochen,BeiJing.Building Industry of china Press.

1983.

[11] 毛昶熙、段祥宝、李祖贻.渗流数值计算与程序应用[M].南

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Mao Changxi,Duan Xiangbao,LiZuyi.Numerical computation

in seepage flow and programs application.Hohai University

Press.1999.

[12] D.G弗雷德隆德,H.拉哈尔佐.合著.陈仲颐等译.非饱和土

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Fredlund D G and Raharjo H write.Translated by Chen

Zhongji.Soil mechanics for Unsaturated soils.Building Industry

of china Press.1997.

[13] 沈珠江.广义吸力和非饱和土的统一变形理论[J].岩土工程

学报,1996,,18(2):1~9.

Shen Zhujiang.G eneralized suction and unified deformation the2 ory for unsaturated soils.Chinese Journal of G eotechnical Engi2

neering.1996,,18(2):1~9

[14] Fredlund D G Xing A.Equations for the soil-water character2

istic curve[J].Can.G eotech.J.1994,31:521~532.

[15] 蒋刚,林鲁生,刘祖德,王钊。考虑非饱和土强度的边坡稳定

分析方法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增1):

1070~1074.

Jiang G ang,Lin Lushen,Liu Zude,etc.Analysis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considering unsaturatedsoil strength and its applica2

tion.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1,

,20(Suppl1):1070~1074.

[16] 钱家欢,殷宗泽.主编.土工原理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

水电出版社,1996.

Qian Jiahuan,Y in Z ongze.Fundamentals and computation of

geotechnique.Water conservancyand electric power of china

Press.1996.

[17] E.Hock,J.w.Bray著.卢世宗等译.岩石边坡工程[M].北

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E.Hock,J.w.Bray write.Translated by Lu Shizong.Rock

slope engineer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1983.

[18]陈正汉,黄海,卢再华。非饱和土的非线性固结模型和弹塑性

固结模型及其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1,,22(1):93~

103

Chen Zhenghan,Huang Hai,Lu Zaihua.Non-linear and elasto

-plasticity consoledation models of unsaturatedsoil and applica2

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2001,,22(1):93~

10.

上接(433页)

[6\] 刘希林,莫多闻,王小丹.区域泥石流易损性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11.

Liu Xilin,Mo Duowen,Wang Xiaodan.Regional vulnerabil2

ityassessment of debris flows.The ChineseJournal of G eological2

Hazardand Control,2001,12(2):11.

[7\] 张梁,张建军.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理论与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4):323.

Zhang Liang,Zhang Jianjun.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risk

zonation of G eo-hazard.Journal of G eological Hazards and En2

vironment Preservation,2000,11(4):323.

[8\] 金晓媚,刘金韬.四川万县滑坡群灾害灾情评估[J].工程地质

学报,1999,7(1):25~29.

Jin Xiaomei,Liu Jintao.Hazard condition evaluation of land slide

in Wanxian City.Journal of Engineering G eology,1999,7(1):25

~29.

[9\] 李先华,林珲,陈晓清等.GIS支持下降雨滑坡的启动机制研究与仿真.工程地质学报,2000,9(2):133~140.

Li Xianhua,Lin Hui,Chen Xiaoqing,et al.GIS-aided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landslide due to

precipitation.Journal of Engineering G eology,2000,9(2):133~

140.

843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工程地质学报 2002 10(4)

(完整word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河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领导签字(章):预算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主管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 河北省财政厅制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填报说明 1、本建议书由项目单位或预算单位负责填写,送隶属的财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财政厅(对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分别由省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先报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三个部门经审核立项后通知各有关部门,部门再按确定的项目内容报财政部门)。 2、需附相应的部门审核、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等有关资料。 3、项目情况填报说明 1)项目性质:(1)维持性资金项目。(2)发展性资金项目。 2)项目类型及编号:01、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购建;02、专项购置;03、大型修缮;04、专项业务;05、科技研究与开发;06、信息网络购建;07、信息网络维护;08、大型活动;09、企事业单位补贴;10、个人家庭补助;11、偿债支出;12、产权参股;99、其他专项。 3)项目级次:本级、对下补助(按级次分别单列项目)。 4)项目地点:项目实施地点。 5)单位代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填写预算单位编码;非省级预算单位的承担单位是行政、事业、社会团体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填写工商注册码为统一标识。 6)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其他。 7)单位规格:厅级、副厅级、处级、科级、其他。 8)立项部门:批准立项的主管部门 9)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 10)主管处室:财政厅各部门预算主管处。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并对空间图形库、地质灾害数据库的结构、数据格式、图层、视图工程文件的命名及图元编号的结构等做了规定。 该要求适用于1:50000~1:250000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及空间数据库建设。也可供其它比例尺地质灾害数字化图件编制参考。 2.引用标准及规定 为保证数字化成果的共享,本技术要求的编写引用了部分标准和技术规定构成为本要求的条文,引用标准及规定为: GB/T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GB12328-90 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 DZ/T0197-19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3.基本术语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3.1 图元 图面上表示空间信息特征的基本单位,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 3.2 图素 空间信息中的各种实体类型,由代表各类实体的若干图元构成。

3.3 图层 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空间数据,将一类图素或性质相近的一组图素的空间数据放在一个要素层(图层)中,同一图层具有相同的属性结构。每个不同的要素层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一幅地图往往由若干个图层组成。 为便于区分,我们将具有相同属性结构的一个图形文件要素层称为‘图层’(或称‘物理图层’);将在同一要素层中细分的层称为‘内部图层’(或称‘逻辑图层’)。 3.4 图类 地质灾害图内信息的专业分类。 3.5 数据项 属性数据和数据库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单元。 3.6 数据类型 定义数据项所表现的数据属性,如:字符型C,数值型N等。 3.7 属性表 描述空间实体基本属性的数据集合。 3.8 空间图形库 由描述不同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数据(点、线、面),以不同的数据结构,构成空间图形库。 3.9 地质灾害数据库 由描述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及斜坡变形体特征的关系数据表构成。 3.10 多媒体文档 由描述地质灾害特征的图片、录象、说明文档、电子表格等多种媒体资料组成。 4.空间图形库技术要求 4.1 基本技术要求 图幅组织形式: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是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因此,其图幅组织将以县(市)行政区划范围为基本单位。 坐标系类型:投影平面直角 投影类型:高斯-克吕格(横切椭圆柱等角)投影 坐标单位:米 比例尺:1:100000 为保证数据库中存放的灾害点大地坐标X,Y值与图形库的对应和方便GPS所采集数据的入图,统一规定图幅的水平线与大地坐标X平行。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物理是否安全;二是网络平台是否安全;三是系统是否安全;四是信息数据是否安全;五是管理是否安全。 一、安全简介: (一)网络物理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免遭水灾、火 灾等以及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等导致的损坏,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 (二)网络平台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是整 个网络安全的基础和。安全的网络结构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便于维护管理和安全控制及功能拓展,并应设置冗余链路及防火墙、等设备;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涉及及内外网的有效隔离、内网不同区域的隔离及、网络安全检测、审计与监控(记录用户使用的活动过程)、网络防病毒和等方面内容。 二、安全风险分析与措施: 1、物理安全:公司机房设在4楼,可以免受水灾的隐患;机 房安装有烟感报警平台,发生火灾时可以自动灭火;机房 安装有UPS不间断电源、发电机,当市电出现故障后, 可以自动切换至UPS供电;机房进出实行严格的出入登 记流程,机房大门安装有门禁装置,只有授权了的管理员 才有出入机房的权限,机房安装了视频监控,可以对计算 机管理员的日常维护操作进行记录。

2、网络平台安全:公司网络采用分层架构(核心层、接入层), 出口配备有电信、联通双运营商冗余链路,主干链路上安 装有H3C防火墙、H3C入侵防御设备,防火墙实现内外 网边界,互联网区、DMZ区、内网区的访问控制及逻辑 隔离,入侵防御设备可以有效抵御外来的非法攻击;在内 网办公区与服务器区之间,部署防火墙,实现办公区与服 务器区的访问控制及隔离,内网部署了堡垒机、数据库审 计与日志审计系统,可以有效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 统的活动过程。 3、系统安全:公司各系统及时安装并升级补丁,可以及时的 修复系统漏洞,同时在关键应用系统前部署WAF,防护 来自对网站源站的动态数据攻击,电脑终端与服务器系统 安装杀毒软件,可以对病毒进行查杀。 4、信息数据安全:公司通过防火墙实现了内外网的逻辑隔离, 内网无法访问外网;同时部署了IP-guard加解密系统,借 助IP-guard,能够有效地防范信息外泄,保护信息资产安 全;对重要数据提供数据的本地备份机制,每天备份至本 地。 5、管理安全:公司严格按照等级保护之三级等保技术要求和 管理要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管 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要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对地勘单位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评估程序 《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评估范围 《技术要求》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则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米~1000米为限。 《技术要求》规定,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评估的三个级别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为三级,分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明确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具体分级和分类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2 地震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初论

收稿日期:2009-05-20;修订日期:2009-06-02 地调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编号:2006BAC04B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8CB425803)和中国地质调 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640401)资助 作者简介:吴树仁(1956-),男,博士,研究员,从事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研究。E-mail:shrwu@https://www.doczj.com/doc/b313833354.html, 地质通报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第28卷第8期2009年8月Vol.28,No.8Aug.,2009 地质灾害(这里主要指崩塌、滑坡、泥石流,相当于国际上广义的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在国际上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国际减灾防灾战略的重要成分[1-2],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滑坡风险管理的推广应用成为热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相关的国际专题讨论会和推广培训会议,积极宣传讨论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成熟经验、技术方法和热点问题[3-6]。尽管在实施地质灾害风险 评估与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难点问题和困惑,但是世界上许多学者都在努力研究探索,不断改进完善这个过程[2,7-14],其中不断改进完善滑坡风险评估指南是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际上滑坡风险评估指南已经出版了3~4版(代)[11,14-15],国内相关研究也早有开展,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的系统研究方面也有大量探索研究[16-21],但是至今国内没有正式出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因此,本文在分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初论 吴树仁,石菊松,张春山,王 涛 WU Shu-ren,SHI Ju-song,ZHANG Chun-shan,WANG Tao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Key Laboratory of Neotectonic Movement &Geohazard,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摘要:为了分析阐明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在概要地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编写的目的、基本原则和结构层次、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和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初步提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应该遵循的6条基本原则、结构层次及核心内容;初步提出定性分析-定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提倡实用性技术方法和GIS 技术的推广应用;初步提出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评估区划的基本工作流程。最后,简要地讨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一些主要难点和易于混淆的问题,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的编制和修改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风险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9)08-0995-11 Wu S R,Shi J S,Zhang C S,Wang T.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Geologi -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28(8):995-1005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and clarify some key issues in the field of sudden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on the basis of general analysis of purposes,basic principles,structure and core contents of the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this paper has focu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risk,probability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 assessment.Six basic principles,structure and core contents which should be followed are put forward;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 -niques are achieved with emphasis on practical techniques and GIS application;basic working process of risk,probability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 geo-hazard assessment are put https://www.doczj.com/doc/b313833354.html,stly,there are some brief discussions on som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which are easy to be confused in terms of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which can be referred to for the technical guideline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Key words:geo-hazard;probability;fatalness;risk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方法·

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中国农业气象(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12,33(4):623-62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2.04.022 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张洪玲,宋丽华,刘赫男,徐永清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哈尔滨150030) 摘要:以黑龙江省81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逐日降水数据、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灾情数据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对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等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加权综合分析法以及GIS中自然断点分级法,构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将黑龙江省划分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5个等级风险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呈“东西高-南北低”的分布,松嫩平原大部、三江平原北部和南部地区处于高-次高风险区,哈尔滨西北部、大庆东南部、绥化北部和西部以及鹤岗中部地区,属于高风险区;而大兴安岭地区和东南半山区处于低-次低风险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几率较低。灾情验证结果表明,实际灾情的高值-次高值分布与风险区划结果基本符合,风险区划模型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暴雨洪涝;GIS;风险区划;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 Risk Zoning of Flood and Waterlo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Hong-ling,SONG Li-hua,LIU He-nan,XU Yong-qing (Climate Cente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erbin150030,China) Abstract: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e,socio-economic data,GIS data and historical disaster data,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fatalness of disaster-inducing factors,sensitivity of disaster-forming environments and vulnerability of disaster-bearing bodies by using GIS method.Then the model of risking valuation was built with the method of weighted synthesis evaluation and natural breakpoint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GIS.Risk zoning charts of flood and waterlo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painted and was divided into five hierarchies:high,less high,medium,less low and low.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isk of flood and waterlog presented high in the east and west areas but low in the north and south.Most area of Songnen plain,north and south of Sanjiang plain and the central of Hegang belonged to high risking zone,especially north-west of Haerbin,south-east of Daqing,north and west of Suihua,the central of Hegang.Daxinganling area and southeast semi mountainous belonged to low-less low risking zone and wher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lso low.Actual disaster results were matched with risking zone,especi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 low high areas. Key words:Flood and waterlog;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Risk zoning;Fatalness of disaster-inducing factors;Sensitivity of disaster-forming environments;Vulnerability of disaster-bearing bodies 暴雨洪涝灾害是黑龙江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易灾暴雨也频繁发生,1998年松嫩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受灾农田483万hm2,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600亿 800亿元;2004年5月,东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大暴雨,土壤偏涝面积达近10a 来的最大值;2005年6月,暴雨致沙兰镇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2006年7月,黑河发生大暴雨,导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2008年7 *收稿日期:2012-02-29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2009年业务建设项目“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作者简介:张洪玲(1979-),女,黑龙江人,硕士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及GIS技术应用。 E-mail:zhanghongling0469@163.com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 (修订稿) 国土资源部 二○○六年四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 目的 (1) (二) 名词解释 (1) (三) 任务 (1) (四) 基本要求 (2) (五) 组织形式 (3) (六) 质量监控 (3) 二、设计编制 (3) (一) 基本要求 (3) (二) 设计书提纲 (4) 三、野外调查 (5) (一) 调查要点 (5) (二) 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14) (三) 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6) (四)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 (17) 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18) (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18) (二)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20) 五、室内资料分析整理 (20) (一) 基本要求 (20) (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20) (三) 重点防治区的确定 (23) (四) 成果图件编制 (23) (五) 成果报告编制 (24) (六) 报告附件 (26) 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7) 附件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二)名词解释 1、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 (三)任务 1、“以人为本”,对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区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程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 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 2」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 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6) 4」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 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7) 5」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第一章引言

本方案为某大型局域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原有网络系统分析、 安全需求分析、安全LI标的确立、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等。本安全解 决方案的LI标是在不影响某大型企业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 对他们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 1 ?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入侵检测等方式实现实时安全监控,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同时具备很好的安全取证措施。 4.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在工作站、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由中央控制台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全网统一防病毒。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1网络概况 这个企业的局域网是一个信息点较为密集的千兆局域网络系统,它所联接的现有上千个信息点为在整个企业内办公的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如此,通过专线与Internet的连接,打通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各个部门可以直接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查询资料等。通过公开服务器,企业可以直接对外发布信息或者发送电子邮件。高速交换技术的采用、灵活的网络互连方案设汁为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灵活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实施一套完整、可操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尹博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尹博 发表时间:2019-09-03T10:35:52.8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尹博侯赤金[导读]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除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人们的财产、环境及各项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风险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需要加强地质灾害发生分析,然后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防治措施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rtificial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 and the risk of geological hazard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In order to prev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better,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n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risk zoning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hazard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risk zo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除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人们的财产、环境及各项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因地质灾害无法提前准确预测,且发生规模较大,所以一旦发生,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甚至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区划,并制定有效综合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1.我国地质灾害现状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间突发性以及空间规律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调查统计,在近20 年的时间内,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死亡百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仅在1998 年,我国共计有18 万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发生,包括了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其中447 处规模较大,共造成270 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从我国最近十多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总体的特点如下:在我国受到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有1 万多个,县级城镇有400 多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受到地质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灾害的理论研究以及防治水平,但是地质灾害依然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有效的防治我国的地质灾害,需要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风险性进行区划,并对此进行预防性的研究,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高风险区域进行圈定划分,以便于国土规划、灾害管理以及减灾防灾工作的展开,从而达到综合的防灾减灾的目的。从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但是我国西部地区恰恰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势必会加重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2.地质灾害风险区划2.1易发性分区:所谓的易发生区就是依照相关的规定,对容易出现灾害的地区进行区分。通常来说,地质灾害易发生性主要是依据其特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的,其中包括:地形地貌、底层岩性以及降雨量等。这些规则及影响,可将易发生分区划为:高发区、中级易发区、低发区、非易发区。 2.2危险性分区: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主要是依据当地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从危险性方面对地质灾害进行分区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地质灾害的规模、密度及频次、自然条件、地质条件、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根据以上方法及影响因素从危险性方面分区可将地质灾害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及无危险区四个区域。 3.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3.1切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在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监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预警设备,保证每个监测预警环节的正常运行。从总体上来看,在各种危险或者隐患还存在的时候,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都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在进行相关的监测和预警的时候,要注意这三个方面:1) 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我国现在基本已经建设起了全面的气象和水利方面的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所以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从而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在滑坡和泥石流频发的地区,以及容易出现山洪的地方,如果这里的人口有非常的密集,其城镇高多建立在峡谷地带。这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通过要加强其设备监测的专业性,从而做到全面的监测和预防。2) 在进行监测和预警的时候,要把传统和现代科技进行有效的结合合。比如随着现代信息网路技术的不但发展,可以采用电视、网络和手机信息等方式进行预警,并且要做到全面的覆盖。而对于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则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方式比如采用广播、鸣锣和有线电话等传统方式进行灾害预警,从而保证人们可以及时接受到预警消息。3) 在进行灾难检测和预警的时候,要加强群众和人民的联动工作。在现代我国所采用的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的方法就是群防群策,在很多落后的地区,他们的监测预警任务主要就是靠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来完成的。因此,在现代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县乡两级的人民政府部门在对灾难进行防御和预警不太重视,要利用好群防群测的这样的方法。所以政府要百姓进行群防群测技能的培训,对于那些自发参与到这样活动中的老百姓,进行适当的经费补贴,而且在这样的发展中,可以发放给他们一些简便有效的设备。 3.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1) 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将公安消防、武警官兵以及解放军的力量充分运用到地质灾害的救援中去,同时要加强对交通、通信以及专业设备的配备,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以便加强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基层防范地质灾害的能力,将乡村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不断建设提高,在汛期的时候,要加强监察检查,同时安排专人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察巡视。除此之外,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至少每年在汛期之前组织一次应急避险的演练。 4.总结

全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 2009 年 2 月

目录 总则 (1) 一、定义 (1) 二、数据资料 (2) 三、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流程 (3) 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 附录1 规范化方法 (13) 附录2 加权综合评价法 (13) 附录3 百分位数法 (13) 附录4 自然断点分级法 (13) 附录5 区划等级命名 (14) 附录6 山洪灾害孕灾环境指标及防灾减灾能力指标说明 (15) 附录7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说明 (15) 附录8 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与评估 (17)

总则 气象灾害是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的特殊性、复杂性,属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经济总损失的 70%以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各种气象灾害出现频率也将会增加。因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气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工作是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通过对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借助 GIS 绘制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系,并加以评述,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本项工作是防灾减灾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减灾规划与预案制定、国土规划利用、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决策、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定义 气象灾害风险:指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孕灾环境:指气象危险性因子、承灾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水系、植被分布等。 致灾因子:指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直接因子,如暴雨、干旱、台风等。 承灾体:气象灾害作用的对象,是人类活动及其所在社会中各种资源的集合孕灾环境敏感性:指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在地区外部环境对灾害或损害的敏感程度。在同等强度的灾害情况下,敏感程度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某公司信息系统风险评估项目案例介绍 介绍内容:项目相关信息、项目实施、项目结论及安全建议。 一、项目相关信息 项目背景:随着某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面向全国、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业务系统陆续投入使用,对该公司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上述安全需求,需对该公司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评估,以便更加有效保护该公司各项目业务应用的安全。 项目目标:第一通过对该公司的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找出系统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提供风险评估报告。并依据该报告,实现对信息系统进行新的安全建设规划。构建安全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提高企业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第二通过本次风险评估,找出公司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陷,并需协助该公司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事件处置流程、应急服务机制等。提高核心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保障能力。 项目评估范围:总部数据中心、分公司、灾备中心。项目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销售管理统计系统、内部信息门户、外部信息门户、邮件系统、辅助办公系统等。灾备中心,应急响应体系,应急演练核查。

评估对象:网络系统:17个设备,抽样率40%。主机系统:9台,抽样率50%。数据库系统:4个业务数据库,抽样率100%。 应用系统:3个(核心业务、财务、内部信息门户)安全管理:11个安全管理目标。 二、评估项目实施 评估实施流程图:

项目实施团队:(分工) 现场工作内容: 项目启动会、系统与业务介绍、系统与业务现场调查、信息资产调查统计、威胁调查统计、安全管理问卷的发放回收、网络与信息系统评估信息获取、机房物理环境现场勘察、系统漏洞扫描、系统运行状况核查。 评估工作内容: 资产统计赋值、威胁统计分析并赋值、各系统脆弱性分析、系统漏洞扫描结果分析、已有安全措施分析、业务资产安全风险的计算与分析、编写评估报告。 资产统计样例(图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划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几个等级?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见表12)与建设项目重要性(见表1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3级,见表14。 表12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1条符合较复杂条件者即划为较复杂类型。 表1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表1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是什么? 一级评估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应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因治理地质灾害增大的项目建设成本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其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滑坡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的构成要素及变形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其规模、类型、主要诱发因素、对工程的危害。对斜坡地区的工程建设必须评价工程施工诱发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对变形迹象明显的,应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2)泥石流评价必须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流条件、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确定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规模、活动特征、侵蚀方式、破坏方式,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3)崩塌的评价应查明斜坡的岩性组合、坡体结构、高陡临空面发育状况、降雨情况、地震、植被发育情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确定崩塌的类型、规模、运动机制、危害等,预测崩塌的发展趋势、危害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4)地面塌陷的评价必须查明形成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确定塌陷成因类型、分布、危害特征,分析重力和荷载作用、地震与地震频率、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对塌陷形成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范围、危害。 (5)地裂缝的评价必须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地裂缝的分布、组合特征、成因类型及动态变化。对多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判明控制性因素及诱发因素。评价地裂缝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除地震成因的地裂缝外,对其他诱发因素产生的地裂缝应分析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采矿活动、人工蓄水以及不良土体地区农灌地表水入渗、松散土类分布区潜蚀、冲刷作用、地面沉降、滑坡等作用的影响。 (6)地面沉降的评价必须查明评估区所处区域地面沉降区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如抽汲地下水、采掘固体矿产、开采石油、天然气、抽汲卤水、构造沉降等)、沉降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以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技术资料 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河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领导签字(章):预算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主管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 河北省财政厅制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填报说明 1、本建议书由项目单位或预算单位负责填写,送隶属的财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财政厅(对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分别由省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先报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三个部门经审核立项后通知各有关部门,部门再按确定的项目内容报财政部门)。 2、需附相应的部门审核、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等有关资料。 3、项目情况填报说明 1)项目性质:(1)维持性资金项目。(2)发展性资金项目。 2)项目类型及编号:01、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购建;02、专项购置; 03、大型修缮;04、专项业务;05、科技研究与开发;06、信息网络购建;07、信息网络维护;08、大型活动;09、企事业单位补贴;10、个人家庭补助;11、偿债支出;12、产权参股;99、其他专项。 3)项目级次:本级、对下补助(按级次分别单列项目)。 4)项目地点:项目实施地点。 5)单位代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填写预算单位编码;非省级预算单位的承担单位是行政、事业、社会团体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填写工商注册码为统一标识。 6)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其他。 7)单位规格:厅级、副厅级、处级、科级、其他。 8)立项部门:批准立项的主管部门

9)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 10)主管处室:财政厅各部门预算主管处。 11)支出功能:类、款按最近规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写。12)项目执行周期:项目执行的年度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

第18卷第4期灾 害 学V o l.18N o.4 2003年12月JOU RNAL O F CA TA STRO PHOLO GY D ec.200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 卢全中,彭建兵,赵法锁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回顾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讨论了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评价 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分析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64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11X(2003)0420059205 地质灾害是在地质作用下,地质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的过程或现象,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损毁的地质事件[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直接为科学而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服务;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也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灾情、制定防灾政策、规划防治区域、实施防治措施以及优选防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在一些领域进行的灾害评估,已经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区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等,不但为国家经济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直接指导了减灾工作[1]。 我国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价)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各专业灾害评估(价)仍处于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过程。 1 风险及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 关于风险的定义,不同部门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至今尚未统一,它的定量表达仍在探索之中。韦伯字典将风险定义为“面临的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在保险业中则定义为“灾害或可能的损失”。在金融投资风险的概念中,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风险就是实现预 收稿日期:2002_05_20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 作者简介:卢全中(1971-),男,湖北鄂州人,讲师,博士生,现从事地质工程和岩石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