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知识竞赛试题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100问

专题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性别:民族:)

(学院:专业班级:联系电话:)

一、填空题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于

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

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

会议。

2.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涵盖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

作的所有重大方面,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映照、国内和国际的对比、方向和道路

的把握、制度和法律的原则、政策和实践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深刻阐述

4.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了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和操作性。李克强总理指出:

5.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10月12日印发了

。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围绕改善

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提出

25条意见,旨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

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是这个

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我国的少数民族,第一是人数多,加起来有1

亿多人口;

在中国,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领土的完整,实现人民的团结,都离不开各民族

的共同努力。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

描述和分析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历史特

点提供了一个把握全局的总思路。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共同创造历史、、

、区位独特而又重要。

9.解决民族问题,核心是。

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

10.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具体要求是

11.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八

个坚持”

12.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

13.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关乎大局:

14.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15.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是

16.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17.“三个离不开”本质要求

18.什么是“四个认同”

19.民族工作的主题就是坚持

20.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什么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3.怎样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4.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5.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王正伟同志在学校更名大学揭牌期间讲话中,对各民族同学提出的四点希望是?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带答案)

机电工程系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A、藏族 B、蒙古族 C、壮族 2、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A)。 A、藏文、蒙文、维文、壮文; B、藏文、哈萨克文、满文、壮文; C、苗文、回文、彝文、蒙文; 3、(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4、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5、我国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6 B、57 C、55 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B)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区域、共同生产生活 B、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C、共同的文化底蕴、共同的生活习惯 7、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A)。 A、西域 B、楼兰 C、西洋 8、在我国公民个人的民族成份依据(C)来划定。 A、父亲的民族 B、母亲的民族 C、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A)民族。 A、水族 B、瑶族 C、傣族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B) A、占68% B、占64% C、占69% 11、(A)族有着“游牧民族”之称。 A、蒙古族 B、藏族 C、羌族 12、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B)个人口较少民族。 A、20 B、22 C、23

13、我省哪几个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A) A、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B、藏族、回族、撒拉族 C、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满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15、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B)个世居民族。 A.14 B.12 C.16 D.10 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A、赫哲族 B、高山 C、珞巴族D.黎族 17、(B)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A、壮族 B、回族 C、满族D.瑶族 18、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A)个自治州、21个自治县。 A、6 B、7 C、8 D.9 19、代表56个民族欢乐祥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在(B)年隆重发行。 A、1996 B、1999 C、2001 D、2002 20、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B A.普米族 B.德昂族 C.基诺族 D.保安族 21、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C A.门巴族 B.珞巴族 C.基诺族 D.仫佬族 22、中国近现代“民族”一词的来源B A.中国自古固有的 B.从国外引进的 C.中国近代自造的 D.从外文中译造的 23、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 24、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B 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朝时期 25、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索伦族”更改为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畲族 26、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纲

《公共体育(Ⅲ)》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认识,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习惯与文化内涵,将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之中,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规则与实践。 三、基本内容与要求 理论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1.2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 (一)教学目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教育价值,掌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的挖掘整理。 (二)重点与难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基本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等。 实践部分

第1章珍珠球 1.1 珍珠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1.2 珍珠球基本技术:水区队员的技术、封锁区队员的技术、得分区队员技术。 1.3 珍珠球基本战术:水区队员与抄网队员的战术配合、水区队员与持拍队员的基础配合、珍珠球的防守。 1.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珍珠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珍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传投球技术;抄网技术;挡板技术;进攻与防守战术配合。 第2章蹴球 2.1 蹴球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2.2 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2.3 蹴球的基本战术:失分战术、走球战术、借力战术、开局发球战术、5分球战术、8分球战术、抢分战术、1米战术、回避球战术 2.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蹴球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蹴球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蹴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回旋球技术;定位球技术;双蹴球技术;推球技术。 第3章花炮 3.1 花炮运动的概况、运动特点 3.2 花炮的基本技术:握炮技术、传接炮技术 3.3 花炮的基本战术:快攻战术、阵地突破 3.4 教学比赛 (一)教学目的:了解花炮的起源、发展、运动特点,掌握花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花炮的基本技术动作与技战术运用。 (三)基本内容:跑动与掩护技术;抢空中炮、交手、传接炮技术;抢跑和冲炮台技术;防守配合技术。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陶渊明的() A、《归园田居》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岳阳楼记》 2、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4、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 ) 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8、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10、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 ) A、60岁 B、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 11、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 ) A、西湖龙井B太湖碧螺春C庐山云雾D铁观音 1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5、《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 A、吴 B、贾 C、王 D、史 16、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 A、崔驷 B、崔瑗 C、崔醒 D、崔寰 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实施方案

. . . . 关于创建民族团结 进步模机关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按照《盐池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机关、模乡镇、模学校、模村、模企业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盐池县乡企中心创建工作实际,现制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机关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构建和谐盐池为目标,全面落实县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为全县乡镇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创建活动基础,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努力争创县级模机关。 三、创建模机关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立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 2、结合机关工作职能,把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程。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创建活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制定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创建活动有记录,相关文件、图片音像资料齐全,每年报送创建活动信息5条以上。 4、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带头作用,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好班子”。 5、单位部和谐,各族干部职工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相互包容、互相帮助,相互合作、互相促进。 (二)创建教育扎实有效,团结意识深入人心 1、领导班子每年至少两次以上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观,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 2、在干部职工中经常性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创建教育,使各族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干部职工对创建活动知晓率达到100%。干部职工没有参与民族矛盾纠纷。 3、深入开展9月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月”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创建版面、悬挂横幅、开展文体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20年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 1.以下城市中哪个是陆地边境城市() A.普洱市 B.同江市 C.三亚 D.天水 2.下面哪个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A.呼和浩特市 B.西昌市 C.临夏市 D.湘西市 3.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社会生活和交往和睦、友好、协调和()A.联合 B.结帮 C.联姻 D.互助 4.()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 A.民族乡 B.自治区 C.自治乡 D.民族区 5.全国内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壮族 6.下列哪个节日是湖南、贵州、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热闹的传同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的正月初三、二月初二、三月初三() A.开斋节 B.吃端节 C.花炮节 D.花盆节 7.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 A.蒙古族 B.珞巴族 C.高山族 D.门巴族 8.哪个民族用“三道茶”的方式迎接贵宾? A.土族 B.毛南族 C.白族 D.京族 9套马是哪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A鄂温克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10.藏族人死后让鸟来啄食其尸体的行为属于()

A.鸟葬 B.回归自然 C.天葬 D.升天 11.赫哲族人喜欢吃的“拉拉饭”是什么做成的?( ) A.大米 B.小米 C.黑米 D.糯米 12.哪个民族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 ) A.满族 B.蒙古族 C.朝鲜族 D.傈僳族 13.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 A.哈萨克族 B.东乡族 C.维吾尔族 D.侗族 14.在历史上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的是() A.拉祜族 B.土家族 C.傣族 D.哈尼族 15.仡佬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 A.甘肃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宁夏省 16.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7.“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其意思是() A.日光之城 B.瓜果之城 C.优美的牧场 D.青色的城 18.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是() A.鄂温克族 B.郝哲族 C.满族 D.珞巴族 19.居住在我国海南省的少数民族是() A.彝族 B.黎族 C.壮族 D.回族 20.琵琶、胡琴、牛腿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课件.doc

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试题 学校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满族C:壮族D:回族 2、我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 A:青海B:宁夏C:新疆D:河北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个少数民族。(A)55 (B)56 (C)45 4、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个。 (A)4 (B)5 (C)6 5、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A)1954 年(B)1958年(C)1959年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小集中、大分散 7、在我国,除了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 (A)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B)一律使用汉语 (C)只能使用本民族语言

8、()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9、()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10、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寓 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1 1、12、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通车。 A、2008 年8 月1 日 B、2007 年7 月1 日 C、2007 年8 月1 日 12、《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C)民族团结 13、每年的()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 (A)1 月(B)3 (C)5 月(D)6 月 14、()是回族的主要节日。 (A) 春节(B)开斋节(C)火把节(D)泼水节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方案(最新)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方案(最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民族运动会)组织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民族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承办,每4年举办一届。 第三条全国民族运动会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特色鲜明、务实节俭”的办会原则。 第四条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应当全面落实全国民族运动会组织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完善廉洁办赛的制度和机制,严格执行党纪党规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确保筹办工作廉洁高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全国民族运动会设置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工作机构应设竞赛表演部、接待保障部、新闻宣传部、大型活动部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其他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与运动会筹备工作机构设置基本衔接。

第六条组委会及其工作机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人员共同组成。 第七条各比赛项目应成立仲裁委员会。 第三章主办单位权利和职责 第八条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权利拥有者,拥有与运动会相关的一切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运动会的组织、利用、转播、录制、申述、复制、获取和散发的全部权利,不论是以何种形式、现存的或将来发展的所有权利。 第九条赛事组织管理。 (一)制定总规程和单项规程。 (二)制定比赛项目规则和裁判法。 (三)制定比赛器材清单。 (四)制定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和竞赛表演纪律规定并组织实施。 (五)确定比赛项目裁判长、副裁判长,选调执裁裁判员,指导承办单位培训裁判员。 (六)确定比赛项目仲裁委员会成员。 (七)组织运动员登记、报名、交流工作,审定运动员参赛资格。 (八)组织比赛项目抽签工作。 (九)组织比赛场地、器材和相关设施设备验收工作。 (十)审定奖杯、奖牌、证书设计方案。 (十一)审定裁判员、仲裁服装设计方案。

(答案版)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据地区《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要求,现就单位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精神为主线,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树立卫生执法队伍新的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大团结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通过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不断探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使各族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力争在年内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创建目标,并鼓励全体干部职工争创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活动安排

(一)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地区工作要求,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宣传本系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各族干部群众。三是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和“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月、纪念建党9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等重大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科室、进家庭。 (二)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每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各民族大团结氛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条件》,在单位工作中广泛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培养一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单位共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开展对口帮扶活动,抓好结对帮扶各项措施落实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与贫困群众“结对子”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民族贫困家庭结对子、认亲戚,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D)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 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D)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民族团结 进步模范机关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全面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按照《盐池县创建民族 团结进步模范机关、模范乡镇、模范学校、模范村、模范企业 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盐池县乡企中心创建工作实际, 现制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机关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构建和谐盐池为目标,全面落实县委的总体工作思路,广泛深入地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有利于民族 团结、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为全县 乡镇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创建活动基础,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努力争创县级模范机关。 三、创建模范机关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立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 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 2、结合机关工作职能,把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程。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创建活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及时解决 创建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制定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创建活动有记录,相关文件、图片音像资料齐全,每年报送创建 活动信息5条以上。 4、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强,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好班子”。 5、单位内部和谐,各族干部职工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相互包容、互相帮助,相互合作、互相促进。 (二)创建教育扎实有效,团结意识深入人心 1、领导班子每年至少两次以上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 2、在干部职工中经常性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的创建教育,使各族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 个离不开”的思想。干部职工对创建活动知晓率达到100%。干 部职工没有参与民族宗教矛盾纠纷。 3、深入开展9月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月”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创建版面、悬挂横幅、开展文体活动等形式, 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含复习资料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B)个。 A、55 B、56 C、57 2、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 A、多、长、大、广、穷 B、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C、大聚居,小分散 3、(C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进步 C、共同团结奋斗 4、“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 (A )同志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5、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C )、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 B、互敬 C、平等 6、“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B )。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7、民族是(C )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 B、国家出现后 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8、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9、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个,上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俄罗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C)人。 A、西班牙 B、法兰西 C、巴西 10、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民族特征和(A )。 A、民族意愿 B、国家规定 C、历史推定 11、把我国各民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一是(A );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A、国家的长期统一 B、长期的历史交往 C、民族的大融合

最新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答案)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得分: 1、“三个离不开”指:(C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离不开藏族 B、各民族件离不开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2、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C )。 A、对民族的认同 B、对制度的认同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C )。 A、维护民族自治 B、维护民族区域制度 C、维护民族团结 4、三热爱一坚定是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D )和坚定理想信念。 A、热爱中华民族 B、热爱华夏儿女 C、热爱民族政策 D、热爱中国共产党 5、我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三年强基础、(b )创先进 A、九年 B、八年 C、六年 D、五年 6、我省“三区”建设指的是: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C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A、建设文化文明先行区 B、建设华夏文明先行区 C、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D、建设政治文明先行区

7、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指的是大汉族主义和(B ) A、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B、狭隘民族主义 C、地方民族主义 8、截止目前,我国共召开了(D )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A、二次 B、五次 C、六次 D、四次 9、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世居少数民族(C)个? A、6 B、7 C、5 D、9 10、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A )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8%。 A、7, B、2, C、6, D、5 11、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截止目前,全省民族乡总数为(A )个。 A、28, B、27, C、26, D、25 12、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A )两类。 A、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 B、拱北 C、嘛呢康 1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14、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 (B )个自治县(旗)。 A、119 B、120 C、155 15、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峰,“珠穆”的藏语意思是(B )。 A、顶峰 B、女神 C、雪山 16、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B )年7月1日通车。 A、2005 B、2006 C、2007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展示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展示 独竹漂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选手表演时赤着脚选择的竹子大头直径约20厘米,无扭曲,手执一根细竹竿为“桨”,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标准化器材竹漂由3节总长7米、0.16米直径的玻璃钢圆管组合而成,它具有比天然竹子浮力大、速度快、不变形、可拆解、运输方便的优点;划竿为直径0.04米,2节总长4.5米的玻璃钢圆管组成。

摔跤 摔跤运动历史悠久.开展广泛,深受各民族喜爱。每逢年,节及重大喜庆日都要举行摔跤比赛。民族运动会设置五种民族式摔跤项目:

博克(蒙古族式摔跤)比赛设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采用三人轮褰制.个人赛为单淘汰制。运动员均不分体重级别,俩人相遇以跤定胜负。胜负的标准:在比赛中,先倒地或膝关节及其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为负。 运动员一般穿着有金属铆钉镶边皮制的“卓得戈”(跤衣),“班泽勒”(跤裤),“策日布格”(彩带),“淘术”(套裤),“果特勒”(蒙古靴或马靴)和“布苏勒”(皮制腰带)。 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比赛方法是:双方运动员必须先抓好对方腰带,裁判员发令后,比赛即开始。在比赛中,运动员双手均不得离开对方的腰带去抓握对方的其他部位。运动员可以用扛,勾,绊脚等动作将对方摔倒(肩胛骨着地,侧身着地或臀着地)为胜。比赛不分年龄,按体重分为52公斤,57公斤,62公斤,74公斤,90公斤五个级别。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 格(彝族式摔跤)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腰,腿,脚(勾,掰,翘,挑)等技术动作应用,将对方摔倒为胜。赛前一天称量体重,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比赛采用三跤两胜制。 北嘎(藏族式摔跤)双方运动员必须双手抓好对方腰带(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双手在对方背后握抱)。运动员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倒,禁用脚绊或蹬踹对方。运动员肩,背,腰,臀,髋,头,体侧,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比赛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 绊跤绊跤是满族,回族式摔跤。运动员按体重分为五个级别(标准同前)。两人身着摔跤衣,在10*10米的比赛场地上互摔,以巴对手摔倒为胜,并根据动作质量得1分,2分或3分,每场比赛三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申请报告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申请报告 篇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申请报告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关于申报 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申请报告大泉乡民模创建办:我校于2011年顺利通过地区文明单位复验。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开展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树新风等活动。近年来我校荣获“乡先进基层党组织”、“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乡教书育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未发生一通过全校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全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方针,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落实文明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增强职工的团结意识。经过努力,近年来我单位未发生任何有关民族不团结的事情。积极开展教育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真正创建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单位。 一、加强教育,广泛宣传,增强全体职工“讲团结、创文明”的意识。近年来,我们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常年讲、

常年抓的一件大事。为了树立教育单位 的良好形象,我校内抓素质,外树形象,要求全体教职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态度和蔼,严防生硬,做到文明教书,使全体职工树立“团结是和谐的基石”的思想。另外,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到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二、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浓厚氛围。构建和谐家园,我们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书记亲自抓,负全责。由副校长具体负责民族团结争创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责任连带。我们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创建、文明保持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民族团结活动深入每位师生内心。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每个人,严格执行文明建设指导规则,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经自查,我单位符合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条件,现申请予以检查!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 2013年1月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关于申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范单位的报告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西泉分校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 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下面是有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我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和鄂民宗发[2015]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广泛组织各族群众,凝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沔城回族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沔城,创建旅游名镇。 二、创建范围与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

村、示范经营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基层民族工作网络,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经营户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单位、社区、村、经营户),并实现示范基地组织机构健全、服务和管理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和人文环境良好、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目标。 三、考核验收与奖励 年内,对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的确定,采取各单位、村委会、居委会申报,镇政府审核推荐,省民宗委考核验收的办法进行。 考核验收每年一次,凡通过考核验收的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和示范经营户,由省民宗委授牌并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时,可优先申报模范集体。省民宗委还将以适当方式,对组织实施创建活动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带答案)

机电工程系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C)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壮族 2、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 (A) A 、 藏文、蒙文、维文、壮文; B 、 藏文、哈萨克文、满文、壮文; C 苗文、回文、彝文、蒙文; 3、 (A) 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 A 、 1983年 B 、 1982 年 C 、 1985 年 A 、广西 B 、西藏 C 、云南 5、我国共有 (A) 个少数民族。 A 、 56 B 、 57 C 、 55 6、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 (B)以及表现于共同文 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 、 共同区域、共同生产生活 B 、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C 共同的文化底蕴、共同的生活习惯 7、 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 (A) 。 A 、西域 B 、楼兰 C 、西洋 8在我国公民个人的民族成份依据(C)来划定。 A 、父亲的民族 B 、母亲的民族 C 、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 9、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A)民族。 A 、水族 B 、瑶族 C 、傣族 10、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 (B) A 、占 68% B 、占 64% C 、占 69% 11、 (A) 族有着“游牧民族”之称 A 、家古族 B 、臧族 C 、羌族 4、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族。 (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

12、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B) 个人口较少民族。 A、20 B 、22 C 、23 13、我省哪几个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A) A、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B、藏族、回族、撒拉族 C 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满族 B 、壮族C 、维吾尔族 15、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 B ) 个世居民族。 A. 14 B.12 C. 16 D.10 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 。 A、赫哲族 B 、高山 C 、珞巴族 D. 黎族 17、(B)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A、壮族 B 、回族 C 、满族 D. 瑶族 18、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A) 个自治州、21 个自治县。 A、6 B、7 C 、8 D.9 19、代表56个民族欢乐祥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在( B )年隆重发行。 A、1996 B 、1999 C 、2001 D 、2002 20、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 ) B A. 普米族 B. 德昂族 C. 基诺族 D. 保安族 21、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C A.门巴族 B.珞巴族 C.基诺族 D.仫佬族 22、中国近现代“民族”一词的来源B A.中国自古固有的 B.从国外引进的 C.中国近代自造的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查报告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查报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 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X市老干局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少数民族3人。内设一个综合办公室~下挂XXX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全市离退休干部33人~县处级退休干部25人~离休干部遗孀63人~并对全市各单位退休干部进行宏观管理。近年来~我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学习~求团结~思稳定”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使民族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自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制定民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对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活动融入老干部整体工作中~做到同老干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 美好家园”、“创先争优”、关工委“关爱宣讲团”宣讲教育等主题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以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 1、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共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一是利用机关党支部学习日~抓好老干局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宣传与教育。二是利用老干部每月两次

学习日和局支部每周五学习日~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和干部职工学习自治区及XXX 地、市有关民族团结月有关文件精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同时~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电教片、举办《形势报告会》、等专题讲座等活动~通过学习听讲座~使干部职工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方针政策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三是全面落实自治区稳定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关于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扎实有效开展好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宣传教育工作~老干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开展了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专项学习~并发放了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的学习资料。 2、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坚持为给少数民族老干部学习提供方便~每年为民族老干部订阅一份维文《今日新疆》和《老年康乐报》。同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一次民族团结和民模创建方面知识测试~充分利用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民族团结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在老干部和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和老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全面正确的认识党的宗教政策法规~认清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 3、开展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我局把节日慰问工作做好做实~让老干部满意~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家中~充分体现组织的关怀。每年在春节、古尔邦节前夕~我们专门召开了会议~对节日期间的慰问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每年的古尔邦节、春节前~老干局班子领导直接管理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送慰问金及慰问品。老干局领导对生病住院的各族老干部都亲自到医院看望,送去慰问品~加强了民族团结,增进了民族感情。 4、开展帮扶困难家庭活动活动。老干局以联乡驻村入户为契机。在XXX恰特卡勒乡XXX克尔村开展联乡驻村工作时~与少数民族困难家庭结对子进行帮扶。2012年老干局组织干部职工在采摘葡萄农忙的时节帮助贫困户买尼克〃阿不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