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的砼量及模板计算

名词解释: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

施工做法:

按规范规定,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马牙槎凹入深度宜为50-60mm。目前砌体砌块普遍使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加气砼砌块模数高度为250mm高,刚好作为一个马牙。砌筑时第一块砖应为凹入,谓之咬脚,然后按顺序同进同退砌筑马牙槎(若底部采用灰砂砖砌筑,也应视为一个马牙槎凹入咬脚)。不论马牙槎凹入凸出,同时都要用线坠吊垂直,马牙槎砌体界面应放整砖面,砌块切割面应放在里侧,确保马牙槎美观。

按规范规定,砌体与混凝土构造柱之间应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沿砌筑全高设置,拉结筋间隔不应超过600mm。蒸压加气砼砌体的拉结筋埋入深度宜为700mm,且拉结筋末端应加弯勾,放置拉结钢筋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应比拉结钢筋直径大4mm。

砼工程量计算:

计算公式是:0.24*0.37X3+0.24*0.06*3/2*2[面](如果有梁时应扣减梁的高度)

解释:该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部分就是0.24*0.37*3,然后再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因此首先把槎口的面积(0.24*0.06)表示出来,然后乘以柱高3m,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一字形墙和90度直角墙,边数为2;T形墙边数取3;十字形墙边数取4)。

特殊情况说明:

1.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会比较厚才会出现情况,遇到时按实计算即可。

2.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mm的门垛, 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靠门边的槎口是无法施工的。门垛120mm,砌砖时每300mm高退60mm,砖柱就剩下60mm宽了,砌上3m高会倒掉。所以实际施工时虽然图纸上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支模板时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方量就会比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m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m3。看似数量不大,但是门的数量较多也是不可忽视的,还要看是站在施工或者是业主的立场,计算是否有利。

模板计算: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注: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

钢筋做法:

按砌体结构规范的来设计即可。

纵向钢筋通常是:4根Ф12的,加Ф6的箍筋,间距150。断面按砌体的厚度:如240x240

关于模板工程量如何按与混凝土实际接触面积计算的探讨

关于模板工程量如何按与混凝土实际接触面积计算的探讨 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了木板工程量按其与混凝土的实际接触面积计算。但在 实际计价工作中,具体如何计算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框架结构为例,详细介 绍了柱、梁、板模板的计算方法,对广大工程计价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模板接触面积计算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自贯彻施行以来,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地方已按国标要求实行了清单计价的招投标活动。其中,钢筋混凝土分部将钢筋、混凝土和模板相分离,模板项目列入措施项目清单。关于模板工程量的具体计算方法,清单计价规范中仅规定了按其与混凝土的实际接触面积计算。计算规则虽然简单,但具体计算的时候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例如图1中的框架结构图纸,柱子的表面积中和梁交接,如何扣除?梁的两侧板厚度不同,如何处理?次梁和主梁相交模板如何扣除? 对于该问题,尽管目前关于清单计价的辅导资料和参考书多不胜数,但真正能以实例的形式具体加以说明的,却是难觅踪影。如何快速、准确计算模板的实际工程量,对于广大初学者和不使用算量软件的计价从业人员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计算方法,在这里且作为抛砖引玉,供广大读者探讨。受篇幅限制,本文仅就最常见的框架结构中柱、梁、板的模板工程量计算做一说明。 例:图1为某框架结构建筑物三层楼板结构图,其中1~3轴线B1板厚120mm,未注明板厚为100mm。试计算该层柱、梁、板的模板工程量。(其中柱模板工程量计算+2.950m~5.950m区域部分) 图 1

计算本题前,首先需搞清楚各类构件间的模板扣减关系: 柱模板工程量=∑(柱表面积-梁和柱相交面积) 梁模板工程量=∑((梁高×2+梁宽)×梁净长)-板和梁相交面积 其中:板和梁相交面积=∑(板厚×板周长) 板模板工程量=∑板的面积 在搞清楚这些扣减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来计算各类构件模板的工程量了。 解:(一)柱的模板工程量,如表1所示(未扣除梁和柱相交面积): 表-1 (二)梁的模板工程量,如表2所示(未扣除板和梁相交面积): 表-2 表中:梁模板面积S=n×(h×2+b)×l 柱模板扣除面积S1=n×n1×h×b 主梁模板扣除面积S2=n×n2×h×b 其中,主梁模板扣除面积指次梁和主梁相交时,应扣除的主梁模板面积。 (三)板的模板工程量,如表3所示:由于A~B轴和B~C轴为对称形式,故可仅计算A~B轴间工程量最后乘以2即可。根据从左到右的顺序,我们对各块板进行编号,如图2所示: 图2

模板工程量计算

模板工程量计算 1、基础构件种类 分为独立基础、杯形基础、满堂基础(无梁式满堂基础、有梁式满堂基础) 条形基础(无梁式条形基础、有梁式条形基础)、箱形基础 2、基础模板的计算 S=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积计算 S=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基础支模长度×支模高度 【解】 1.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本基础为有梁式条形基础,其支模位置在基础底板(厚200mm)的两侧和梁(高300mm)的两侧。所以,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应计算的是:基础底板的两侧面积和梁两侧面积。 2.计算工程量 外墙下: 基础底板S=(3.6×2+0.6×2)×2×0.2+(4.8+0.6×2)×2×0.2+(3.6-0.6×2)×4×0.2+(4.8-0.6×2)×2×0.2=9.12m2 基础梁S=(3.6×2+0.2×2)×2×0.3+(4.8+0.2 ×2)×2×0.3+(3.6-0.2×2)×4×0.3+(4.8-0.2×2)×2×0.3=14.16m2 内墙下 基础底板S=(4.8-0.6×2)×2×0.2=1.44 m2 基础梁S=(4.8-0.2×2)×2×0.3=2.64m2 基础模板工程=9.12+14.16+1.44+2.64=27.36m2 用L 计算要减去内墙所占面积 中 24×0.2×2 -1.2×0.2×2=9.12m2 24×0.3×2 -0.4×0.3×2=14.16m2 外侧柱和内部柱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或楼板的上表面至上层楼板底面计算

构造柱模板计算 一字形S=(d1+0.12)×2 ×h L形S=[(d1+0.06)+(d2+0.06)+ (0.06 ×2)] ×h T字形S=[(d1+0.12)+(0.06 ×4)] ×h 十字形S=0.06× 2 ×4×h 3、现浇混凝土梁模板 梁的种类:基础梁、地圈梁、圈梁、过梁、悬挑梁、单梁、连续梁、矩形梁、异形梁 梁长,梁高的取值 主梁取至柱边 次梁取至主梁边 梁长:外墙圈梁——外侧L外、内侧外墙内边线 内墙圈梁——L内 支撑在混凝土墙上的梁——墙间净距 支撑在砖墙上的梁——梁实际长度 梁高:内侧梁底至板底、外侧梁底至板顶 注意:外侧梁和内部梁模板计算的不同 梁和柱或梁和梁相交时模板的扣减关系 支模高度的问题同柱 4、现浇混凝土板模板 有梁板:带有主、次梁的板 板构件种类无梁板:直接用柱支撑的板 平板:无柱无梁直接搁置在圈梁或墙上的板 有梁板模板=S板S=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积计算 板S模板=全长×全宽 无梁板、平板 现浇混凝土板的模板,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伸入梁、墙内的板头,不计算模板面积。 (2)周边带翻檐的板(如卫生间混凝土防水带等),底板的板厚部分不计算模板面积; 翻檐两侧的模板,按翻檐净高度,并入板的模板工程量内计算。 (3)板与柱相交时,不扣除柱所占板的模板面积。但柱与墙相连时,柱与墙等厚

构造柱 、马牙槎

设置规范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

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不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6m以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 ?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 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计算。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工程量计算。 5. 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 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 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 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 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 ?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

模板面积。 11 ?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 2 ?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 3 ?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 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 ?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 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 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3. 液压滑升钢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塔身、贮仓等,均按砼体积以m3计算。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模板按砼体积以m3计算。 4. 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组装、提升、就位,按不同容积以座计算。 四、混凝土模板项目工程量计算举例 1、如图所示,求100块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模板工程量。

建筑模板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建筑模板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1 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应区分不同材质,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1 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外杯口大边长度的,套用高杯基础定额; 1.2 有肋式带形基础,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肋式带形基础计算;肋高与肋宽之比超过4:1的,其底板按板式带形基础计算,以上部分按墙计算。 1.3 桩承台按独立式桩承台编制,带形桩承台按带形基础定额执行。 1.4 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满堂基础、柱、墙、梁、地下室顶板有关规定计算。 1.5 柱模板: 1.5.1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或楼板的上表面至上层楼板底面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或楼板的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计算; 1.5.2 暗柱、暗梁及墙凸出部分的模板并入墙模板工程量内计算。附墙柱凸出墙面部分小于墙厚1.5倍时,并入墙计算;超过墙厚1.5倍时,按柱计算。 1.5.3 计算柱模板时,不扣除梁与柱交接处的模板面积。 1.5.4 构造柱按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留马牙槎的按最宽面计算模板宽度。 1.6 梁模板: 1.6.1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1.6.2 计算梁模板时,不扣除梁与梁交接处的模板面积。 1.7 墙、板模板: 1.7.1 墙高应自墙基或楼板的上表面至上层楼板底面计算。 1.7.2 墙、板上单孔面积在0.3㎡以内的孔洞不扣除,洞侧模板也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以上应扣除,洞侧模板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计算。 1.7.3 计算墙模板时,不扣除梁与墙交接处的模板面积。 1.7.4 计算板模板时,不扣除柱、墙所占的面积。 1.8 梁、板、墙模板均不扣除后浇带所占的面积。 1.9 现浇悬挑板按外挑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出墙外的牛腿、挑梁及板边的模板不另计算。 1.10 薄壳板由平层和拱层两部分组成,按平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工程量。 1.11 板式转换层楼板模板按楼板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侧面面积不增加,不扣除柱、墙接触面所占面积;楼层顶撑按转换层楼板模板乘以实际支撑层数计算。 1.12 屋顶水池,分别按柱、梁、墙、板项目计算。 1.13 楼梯包括休息平台、梁、斜梁及楼梯与楼板的连接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计算。 1.14 混凝土压顶、扶手按延长米计算。 1.15 小型池槽模板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计算。 1.16 台阶模板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台阶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7 现浇混凝土散水按散水坡设计图示面积以平方米计算,现浇混凝土明沟按延长米计算。 1.18 小立柱、装饰线条及二次浇灌模板套用小型构件定额子目,按模板接触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1.19 梁、墙、板后浇带模板工程量按后浇部分混凝土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2 构筑物混凝土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工程量计算模板,超好用!

工程量计算模板,超好用! 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概述本部分以 工程量清单模式的计量与计价过程为主线,从整体上介绍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的过程和主要依据。房屋建筑与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6-2013和工程设计的要求编制工程量清单,第二部分为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依据计价 依据和市场价格及工程造价的计算要求进行工程计价文件 的编制。 本部分主要介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13)中关于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和计价文件的基本要求,初步完成理论要求的铺垫。>>>> 目标1.了解计价模式的选择,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相关术语2.依据建设项目划分的基本知识对具体工程进行 建设项目的划分3.依据工程量清单编制要求列出工程量清 单的基本组成内容4.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的类型5.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编制要求6.了解单项工程投标报价文 件的一般组成内容7. 了解招标工程量清单文件的一般组成

任务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适用要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选择与要求1.全部使用国有资 金投资或国有资金为主(二者简称“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2.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3.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4.措施项目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必须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5.规费和税金必须按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任务2:基本建设与建设项目的划分基本建设是指投资建造固定资产和形成物 质基础的经济活动。建设项目的概念建设项目一般是指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地上,按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的各个工程项目的总和,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 建设项目的划分(1)单项工程(2)单位工程(3)分部工程(4)分项工程例如北京市怀柔某中学项目的基本建设与建设项 目的划分任务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求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工程量清单的作用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应作为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计算工程量、支付工程款、调整合同价款、办理竣工结算以及工程索赔等的依据之一。工程量清单的概念工程量清单是指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

模板工程量怎么算

模板工程量一般是按实际接触面计算,现在列举楼主说的垫层、梁、柱模板计算: 例:两个基础独立基础,跨距4000,独立基础截面尺寸800*800*450(h),垫层为 1000*1000*100(h),基础柱截面为400*400*600(h),中间基础梁截面为300*400(h)。(说明:垫层的尺寸在设计时一般比上部基础的尺寸每边各多100,基础梁在独立基础的上面,和柱交接,以上单位均为mm)。 计算公式: 1、垫层模板:S=1*4*0.1*2=0.8m2(周长 X 高X 个数) 2、基础模板:S=0.8*4*0.45*2=2.89m2(周长X 高X 个数) 3、基础柱模板:S=(0.4*4*0.6-0.4*0.3*2)*2=1.44m2((周长X 高- 梁头接触部位面积)X 个数) 4、梁模板:S=(0.3+0.4*2)*(4-0.2*2)=3.96m2((底面+ 侧面X 2) X 梁净长) 另外举例个板底肋梁的计算法: 例:一块4000*4000见方的现浇板,现浇板厚度120mm,梁截面300*400(h),计算梁、板模板: 计算公式: 板模板:S=4*4=16m2(长X 宽), 梁模板:S=0.4*4*4+0.28*(4-0.15*2)*4=10.544m2 说明:在计算板底肋梁的时候,板底肋梁的模板计算高度为:梁截面高度--现浇板高度,故而出现楼主所说的同学在计算梁的模板的时候,扣除120(这个扣除的高度要看现浇板的厚度),着重一点:在现浇板外围的梁模板要计算全高,比如我上面的,外围梁模板高度为0.4m,靠梁内侧高度为0.4-0.12=0.28m。 另外:在计算板底肋梁的时候,一般把梁的底部模板并入到现浇板的模板中,故在计算板底肋梁模板的时候,底模不能重复计算。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您解决问题。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9.1 现浇建筑物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9.1.1 现浇混凝土建筑物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以面积计算9.1.2 现浇混凝土框架模板分别按柱、梁、板、墙模板的有关规定计算。 9.1.3 梁与梁、梁与墙、梁与柱交接时,按净空长度计算,不扣减接合处的模板面积。 9.1.4 墙板上单孔面积在l ㎡以内的孔洞不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1 ㎡以外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另行计算。 9.1.5 附墙柱、暗柱、暗梁及墙突出部分的模板并入墙模板计算。 9.1.6 梁、板、墙模板均不扣除后浇带所占的面积。 9.1.7 构造柱按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 9.1.8 计算板的模板时,应扣除混凝土柱、梁、墙所占的面积。 9.1.9 悬挑板、挑板(挑檐、雨蓬、阳台)模板按外挑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出墙外的牛腿、 挑梁及板边的模板不另计算。 9.1.10楼梯模板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宽度的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板、平台梁等的侧面模板不另计算。 9.1.11 台阶模板,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台阶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9.1.12 压顶、扶手模板按其长度以米计算。 9.1.13 小型池槽模板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计算。 9.1.14 柱、梁、墙所出的弧线或二级以上的直角线,以及体积在0.05m3以内的构件,其模板按小型构件模板计算。 9,2 预制混凝土的模板(除漏花÷刀花外)按构件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9,3 预制混凝土漏花、刀花的模板制作工程量,按构件外围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9,4 现浇构筑物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

构造柱设置要求

构造柱设置要求 一、基本介绍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二、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三、设置规范 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 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马牙槎

马牙槎(chá)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细分可以分为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 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 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当墙体长度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的2倍)时,要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X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 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 在我们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门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虽然说个体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 间的高度)以3.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 5. 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 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 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 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 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 2 ?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 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1.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 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3. 液压滑升钢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塔身、贮仓等,均按砼体积以m3计算。预制倒 圆锥形水塔罐壳模板按砼体积以m3计算。 4. 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组装、提升、就位,按不同容积以座计算。 四、混凝土模板项目工程量计算举例 1 、如图所示,求100 块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模板工程量。

模板支撑超过工程量计算

模板支撑超过工程量计算 现浇混凝土柱、梁、墙、板的模板支撑超高: (1)现浇混凝土柱、梁、墙、板的模板支撑,定额按支模高度3.60m编制。支模高度超过3.60m时,执行相应"每增3m"子目(不足3m,按3m计算),计算模板支撑超高。 (2)构造柱、圈梁、大钢模板墙,不计算模板支撑超高。 (3)支模高度,柱、墙:地(楼)面支撑点至构件顶坪;梁:地(楼)面支撑点至梁底;板:地(楼)面支撑点至板底坪。(注意综合解释:有梁扳的板下梁的模板支撑高度,自地(楼)面支撑点计算至板底,执行板的支撑高度超高子目。) (4)梁、板(水平构件)模板支撑超高的工程量计算如下式:超高次数=(支模高度-3.6)÷3(遇小数进为1)超高工程量(m2)=超高构件的全部模板面积×超高次数 (5)柱、墙(竖直构件)模板支撑超高的工程量计算如下式:超高次数分段计算:自3.60m以上,第一个3m为超高1次,第二个3m为超高2次,依次类推;不足3m,按3m计算。超高工程量(m2)=∑(相应模板面积×超高次数)注意:梁板水平构件和柱墙竖直构件的模板超高计算方法不一样) (6)墙、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超高,并入墙、板支撑超高工程量内计算。(7)轻体框架柱(壁式柱)的模板支撑超高,执行10-4-148、10-4-149子目。案例:柱超高模板面积计算:(10m高,断面500*500)第一次超高=3*0.5*4*1=6*1 第二次超高=3*0.5*4*2=6*2 第三次超

高=(不足3m按3m计算:)=3*0.5*4*3=6*3 第四次超高 =0.8*4=0.8*4 合计=6*1+6*2+6*3+0.8*4 超高工程量(m2)=∑(相应模板面积×超高次数)梁板按全部超高模板计算。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 5.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 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2.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 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 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3.液压滑升钢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塔身、贮仓等,均按砼体积以m3计算。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模板按砼体积以m3计算。 4.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组装、提升、就位,按不同容积以座计算。 四、混凝土模板项目工程量计算举例 1、如图所示,求100块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模板工程量。

构造柱马牙槎讲解

马牙槎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皮砖伸出1/4砖长,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

的砌筑方法,砌墙时构造柱处每隔五皮砖伸出1/4砖长,伸出的皮数也是五皮,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马牙槎的计算 首先我们假设构造柱是240×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 那么计算公式是:0.24×0.37×3+0.24×0.06×3/2×2[面] 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

混凝土及模板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模板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包括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三个主要工序,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应分为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三部分。 4.3.1 项目划分及相关知识 1.混凝土的种类 混凝土按生产方法分为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 (1)现场搅拌混凝土就是在施工现场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将各种原材料用混凝土搅拌机均匀拌和,成为符合相应技术要求的混凝土。 (2)预拌混凝土,也称商品混凝土,就是指由专门企业按技术标准集中搅拌好混凝土再以商品形式供应给用户。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 3.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按施工方法和程序的不同分为:现浇混凝土构件和预制混凝土构件两大类。 现浇混凝土构件指在现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构件。 预制混凝土构件指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在工厂浇注生产,然后运至工程现场组装。 4.构件的种类 房屋建筑方面主要的混凝土构件有垫层、基础、柱、梁、板、墙、楼梯、其他构件。 定额说明:定额中未列出项目的构件以及单件体积≤0.1m3时,执行小型构件相应定额子目;单件体积>0.1m3的构件,执行其他构件相应定额子目。 4.3.2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螺栓及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每吨型钢应扣减0.1m3混凝土体积。 1.现浇混凝土基础垫层 混凝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1)满堂基础垫层如遇基础局部加深,其加深部分的垫层体积并入垫层工程量内。 (2)带形基础垫层长度的确定:外墙垫层长按垫层中心线长计算,内墙垫层长按垫层净长线计算。 2.现浇混凝土基础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和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1)带型基础:外墙基础长按中心线长计算,内墙基础长按内墙基础净长线乘以基础断面面积以体积计算;带型基础肋的高度自基础上表面算至肋的上表面。 (2)满堂基础:局部加深部分并入满堂基础体积内。 (3)杯形基础:应扣除杯口所占体积。 3.现浇混凝土柱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型钢混凝土柱扣除构件内型钢所占体积。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计算。 (1)柱高的规定: ①有梁板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②无梁板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③框架柱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作者:————————————————————————————————日期:

构造柱的模板面积计算公式:如图 (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K指墙体宽度;H为柱高度为):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 S=(K×3+D×2)×H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S=(K×2+D×4)×H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S=(K×1+D×6)×H 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S=D×8×H。 1、构造柱中马牙槎一边咬口两边咬口的意思: 当构造柱位于单片墙最前端时,就是马牙槎一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L或一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两边咬口;

当构造柱位于T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三边咬口;当构造柱位于十形墙体相交处时,就是马牙槎四边咬口。 2、砖墙嵌接部分指的是哪一块: 指的就是构造柱的马牙槎咬口,一般是5进5退。 3、是马牙槎部分浇砼时都浇柱吗: 是的,马牙槎和柱是同时一次性浇筑的。 4、模板是不是只支两面呢: 当构造柱位于“一”字形墙体中部时,只支两面。 5、构造柱中拉结筋要空过构造柱吗: 必须进入构造柱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公式: V = (B+b)*A*H + K V--构造柱砼体积 B--构造柱宽度 b---马牙搓宽度(注意:马牙搓是两边有时计算一边的宽度马牙搓是一边有时计算一边的一半宽度 ) A---构造柱长度 H---构造柱高度(自基础上表面至构造柱顶面之间的距离) K---构造柱基础工程量 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 首先,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1.混凝土工程量:

构造柱-、马牙槎

构造柱-、马牙槎

设置规范 1 .当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大于3米时,开洞宽度大于2.4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大于4m,开洞宽度大于3.5m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 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 梁凤月17:22分享 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 5.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

500mm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 2.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 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 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3.液压滑升钢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塔身、贮仓等,均按砼体积以m3计算。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模板按砼体积以m3计算。 4.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组装、提升、就位,按不同容积以座计算。 四、混凝土模板项目工程量计算举例 1、如图所示,求100块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模板工程量。

山东消耗量定额 梁、柱及模板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套用实例(附图例)

例计算框架砼模板框架柱,10榀,C25,柱和矩形梁采用钢模板钢支撑,异性梁采用木模板木支撑,柱截面均为0.4*0.6 解:1、框架柱 砼工程量0.4×0.6×12.6×4×10=120.96m3 模板量(0.4+0.6)×2×12.60×4×10=1008m2 超第一个3m (0.4+0.6)×2×(0.9×7+3)×10=186m2 超第二个3m (0.4+0.6)×2×1.5×10=30m2 应用定额 砼量4-2-17 12.096×2115.77=25592.35元 模板 10-4-84 100.8×279.95=28218.96元 超高模板1次 10-4-102 18.6×41.92=779.71元 超高模板2次 10-4-102 3.0×41.92×2=251.52元 小计 =54842.54元 2、矩形框架梁 砼工程量 4-4断面 0.25×0.5×(5.6×2+1.76)×10=15.80m3 5-5断面 0.25×0.275×(1.8-0.12)×2×10=2.31m3 模板量4-4断面(0.5×2+0.25)×(5.6×2+1.76)×10=162m2 5-5断面【(0.15+0.4)/2×(1.8-0.12)×2+0.25×spr(0.25×0.25+1.68×1.68)】×20=26.98m2 超高一次按选跳梁5-5 断面模板1/2计算 26.98/2=13.49m2 超高二次 4-4断面(0.5*2+0.25)×(6.16-0.28×2)×10=70m2

5-5断面按模板量1/2计算 26.98/2=13.49m2 应用定额 砼量 4-2-24 1.811×1995.05=3613.04元 模板 10-4-110 (162+26.98)/10×298.39=5638.97元 超高一次 10-4-130 1.394×36.85=49.71元 超高二次 10-4-130 8.349×36.85=615.32元 3、异形梁 砼工程量: 1-1断面(0.25×0.60+0.23×0.12)×(5.6+1.76)×10=13.07m3 2-2断面(0.25×0.50+0.46×0.12)×(5.6+1.76)×10=13.26m3 3-3断面(0.25×0.50+0.23/2×0.12)×5.6×10=7.27m3 6-6断面(0.25×0.38+0.23×0.12)×(1.8-0.12)×3×10=6.24m3砼小计=40.34m3 模板: 1-1断面梁【(0.12+0.08+0.14+0.33)×2+0.25】×(5.6+1.76)×10=117.02m2 2-2断面梁【(0.12+0.08+0.32×2+0.25)】×(5.6+1.76)×10=94.94m2 3-3断面梁(0.5+0.25+0.12+0.08+0.14+0.23)×5.6×10=73.9m2 6-6断面梁【(0.12+0.08+0.14+0.23/2)×2×(1.8-0.12)+0.25×spr(0.25×0.25+0.68×0.68)】×3×10=58.80m2 模板合计=344.68m2 超高一次 117.02+94.94+73.92+1.96×20=325.08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