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产业理论对我国

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20世纪下半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民众物质生活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于是精神性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很高,产品制造能力极为强大,产品普遍过剩,许多国家为了减轻失业压力,大大压缩劳动时间。比如工作时最长的英国其工作时占全年时间22.2%,德国的工作时只占19.2% ,各国平均大约在1/5。我国目前每年休息日为114天,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年劳动时间2008小时,休息时间已经相当充裕。于是,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闲暇普及到了社会大众身上。过去被贵族垄断的文化欣赏普及到社会大众,转变为规模巨大的大众文化消费。由此出现了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一是文化的“经济化”,文化产业开始诞生与壮大,二是文化渗透到工业生产过程与产品中,物质生产开始“文化化”。现代经济不仅向“知识经济”迈进,也向“文化经济”发展。如同知识经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事件一样,“文化经济”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具有深刻影响的历史进程,理所当然地成为哲学家们思考与争论的对象。

从20世纪中叶起,敏感的思想家们已经预感到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1944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逃亡到美国的德国哲学家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发表了《文工产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被推举为“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的开山之作。他们认为现代文化“完全掉进了商品世界中,是为市场生产的,目标也在市场上”。“文化工业”一词刻画的便是这一事实。它首先表现为“文化工业资本”的出现。在传统社会,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活动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诉求。而当资本渗透到文化领域之后,文化活动的目的发生根本转移:从满足精神诉求转向追求最大利润。为此资本家大量采用先进的科技设备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使文化成为以最大利润为目的、以巨额资本为手段、用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方法进行文化生产活动的行业。它是现代资本运作模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向文化业渗透的结果,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向文化领域扩张的必然产物。文化工业资本的诞生和发展,电影、电视、广告、卡拉OK等等的出现,对个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对当代人的心理结构与社会结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的分析,是从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开始的。启蒙的目的是“使世界清醒”,让人们从虚幻的思维和对神秘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成为主人。因此,启蒙试图“取消神话,以知识来代替想象”,但正是在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过分虔信,作为启蒙的理性,特别是在它抽象为综合化、实质化和工具化的理性时,它就又走向了自身的对立面,使人类被它所控制和束缚。而技术正是启蒙理性抽象化的表征,是作为支配和统治的最为强有力的工具,“技术就是这种知识的实质”。技术力量的强大是作为工具化意义上的理性得以膨胀的原因。阿多诺认为,在机械复制时代,技术对艺术的介入和侵越,使艺术失去了它一贯的个人的技巧化的痕迹,从而遭遇到了灭顶之灾的命运。

与阿多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本雅明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种自然力量,它是历史地形成的,它的出现具有不可遏止的强大威力。这样就应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为既定社会的“客观存在”加以对待。在本雅明看来这种客观存在是必须加以承认的,它是任何方式的威吓和批判也无法取消的。对于这一事实的承认是对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出本体论分

析的前提和绪论。

本雅明认为一切的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以复制的,因为艺术品具有被更多人所欣赏的内在要求,于是复制便成为它必然的发展趋势,机械复制如同雕版印刷和石印术的出现一样必然而且合理;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它带来的是人类对艺术的感知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受制于自然的物质的条件,也受制于社会的历史的条件,本雅明举例说,民族大迁徙的时代背景,带来了晚期罗马的美术工业和维也纳风格的出现,这种新艺术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但是它所带来的不同的感知方式是不应该被漠视的,这与它身后的社会历史变迁密切相关。本雅明以艺术生产的社会性和物质性为出发点,揭示了任何艺术类型都不是永恒的,都具有被历史地决定的特点。机械复制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自然条件之下,现有艺术中出现了一种已不再能象以前那样去观赏和对待的物质成分,这种物质成分进入到人类感性认识的组织方式之中,它将必然改变着我们对现存艺术的感知方式。因此,这种物质成分是我们必须加以正视和严肃对待的。

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重点分析了由于技术力量的全面渗透,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形式。技术作为媒介,它在艺术内部发挥了它特有的功能和效力,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后果,便是对于古典时代的艺术“韵味”的摧毁—这是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中,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揭示。本雅明将“韵味”解释为“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一的显现。”这种独一无二性与艺术发展的传统相联系。艺术最早起源于巫术,其后服务于宗教和神学,这就奠定了有韵味的艺术与它的礼仪功能的密切联系。“原真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根植于神学,艺术作品在礼仪中获得了其原始的,最初的使用价值。有韵味的艺术在完全的“原真性”“独一无二性”“即时即地性”中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而使之产生礼仪化的膜拜功能。但在机械复制时代,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加以复制,例如用一张照片的底片,便可复制大量的相片,要鉴别哪一张是真作,就根本没有了意义。艺术的“原真性”的标准失灵了,那么它也就不再服务于膜拜性的礼仪功能。韵味消失了,而代之以同样的无区别的复制品,这样它的神圣的可崇拜的权威便在众多的复制品中瓦解掉—在这个意义上,本雅明的观点颇具后现代主义的精神。

尽管二者观点都各有不足,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技术对艺术的侵越已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可本雅明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阿多诺的批判理论中所具有的警示性的因素,二者之间须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二者的理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理论先导价值和重大的启示意义。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产业生产的大众文化,成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文化。正像市场经济在短短几百年时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此前全部历史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一样,大众文化在其兴起的短短时间内,创造的文化产品比人类文化史上文化产品的总和还要多:它创造了繁多的新文化门类,如电影、广告、激光视盘、MTV和迪斯科;无数广播电视台,每天24小时向千家万户播放五花八门的节目;街头大报小报成为人们必读的精神早餐;电脑和游戏片上的节目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如此等等。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的人民,享有如此多的文化产品;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文化产品的创造与消费占有如此之高的比重。

当然,文化产业是只是先进的文化生产方式,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它也有可能被不良文化所利用。作为最贴近人的原始本性的文化,大众文化喜欢感官性的刺激和欢愉,厌恶灰色的抽象思辨;喜欢有立竿见影效用价值的文化产品,不喜欢暂时看不见效用价值的文化与思想。这是种即时消费、即时行乐的文化。每一件大众文化商品,像物质商品一样,大都是昙花一现—一句话,大众文化是感性的、注重眼前利益的、商业气息浓厚的文化,是短命的时髦文化。如不加控制,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效应。例如,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会导致

那些迎合人们低级趣味的庸俗文化泛滥成灾,色情和暴力充斥文化市场,产品质量不高、内容千篇一律。某些艺术家为了“迎合大众,媚悦大众”,导致了目前文化领域的低俗风、粗俗风。某些出版商或演艺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大量出版或上演质量低劣、内容重复却无积极意义的艺术作品。而对这些现象,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督和引导,使之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因此,如果我们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克服它可能带来的缺点,文化产业就会成为促进历史进步的工具。

文化产业开辟了国民经济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能力的极大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正趋向于基本满足。如果我们把社会经济发展定位于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上,必将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经济萧条和危机。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越来越依赖于文化产业的蓬勃扩张。文化产业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的文化娱乐产业,如影视、音乐、文化旅游、电子游戏等等,它不仅包含高科技产业化,也包括文化知识的产业化。二是新教育产业,它是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武装起来的、以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为中心任务的产业。三是企业策划、广告创意、规划、咨询等活动组成的“脑业产业”,这类产业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以各类社会科学为知识基础,对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各种文化设计等活动。当然,文化产业不是封闭的。随着知识经济化趋势的发展,意想不到的新的文化产业会不断涌现。

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开辟了新的规模巨大的文化产业群,而且会带动一系列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例如,优秀的电视节目会带来电视机的旺销,优秀的软件会带动电脑制造业的发展,信息资源丰富的网站会带动网络产业生意兴隆。优秀的旅游文化产品,则会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建设等等。

文化产业还会通过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而提高社会长远发展的潜力。文化消费的发展,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如果不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不仅不能成为合格的生产者,甚至不能成为合格的消费者。这样的人难以在全社会性的较高水平文化环境中生存下去。由此而产生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巨大需要,从而带动教育事业和教育产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与教育产业的发展,导致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积累越来越丰富,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条件。

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作用,是能够大幅度提高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单位资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同等产值的文化产品所消耗的物质资源,要比物质产品消耗的资源小得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小得多。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克服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的矛盾的具有远大前途的出路。

中国文化产业30强企业名单

中国文化产业30强企业名单 一、文化艺术类 1.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2.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3.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4.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5.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6.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7.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 8.云南丽江市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 9.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 10.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广播影视类 1.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广东南方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 3.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6.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7.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8.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9.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0.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三、出版发行类 1.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2.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3.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5.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6.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7.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8.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10.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近两个交易日,文化传媒板块又开始集体异动,华闻传媒(000793)昨日强势涨停。记者昨日从财政部网站获悉,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财政部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将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落实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根据2012年预算,中央财政今年将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3.84亿元,增长18.7%.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还表示,鼓励发展新媒体和新的文化业态,鼓励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上市。 北京影视动画协会 北京悦龙数字广播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艺华美国际创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国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精典空间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北京艺有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 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他的同伴和学生列昂节夫和鲁里亚等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参与这个学派的成员的一切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活动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活动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就形成了与西方心理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于游戏的活动理论。活动游戏理论反对西方的游戏生物学理论,否定游戏本能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有着极大的区别,JL童游戏的产生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资料讲解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及分析 文化产业融资是指经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经营发展目标而采取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过程。文化产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以下简称IPO)和私募股权融资(PE,以下简称PE)。 自2010年3月中宣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中的各项金融扶持与创新举措明显加快。2012年,为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各项利好政策,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金融体系,积极引导、鼓励投资者对文化企业的资金投入。众多投资机构纷纷涌入文化产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长高6.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已经达到3.48%,按照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而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 201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比2012年增加41.18%。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传媒的财政拨款为636,828.28万元,占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额的92.7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类型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扩展,资金不断充裕,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投融资体系建设也迎来新的机遇。全国各大银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所投资规模涵盖了互联网、文化旅游、影视制作、网络游戏等各类型文化行业领域。其中,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对其投资金额高达1442亿元,比上一年度新增约330亿元,增幅达30%,是全行业中融资增长最快的领域。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也表示出对文化企业的青睐。在第二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峰会上,民生银行分别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业传媒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一)维果茨基(1987,转引自Mitchell and Myles,2004)指出,正像人类作用与物质世界一样,人类通过符号工具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些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调节工具,是连接社会和个体的桥梁。 (二)调节论早期主要用于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在社会环境中和他人交流,学会知识与技能,其中语言是他们的交流工具,起到了调节语言交际和调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1、儿童认知阶段 客体调控(完全被环境左右)→他人调控(别人协助)→自我调控(能够控制自己的高级认知功能:记忆、注意、高级思维) →人类的高级认知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

对于社会文化理论来说,学习过程也是在语言的调解下实现自我调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与目的语者交流,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直到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二、最近发展区 (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水平有两个层面: 1、实际发展水平:儿童已经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潜在发展水平:还没形成,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最近发展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二)维果茨基的观点,这些处在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容易被习得,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水平的前面,激活位于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 激活方法:社会互动(语言为调节工具) (三)维果茨基认为,通过社会互动,学习者不断接触到知识,并在指引下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社会层面内化为为自己的知识。 “支架”学习法:合作学习逐步达到独立学习的过程 核心: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等有经验的人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完整版)文化产业的定义_百度文库.

文化产业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臵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 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 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

西方文化思潮论文

授课教师:时间:

从现代社会看宗教 摘要:宗教和科学彼此需要对方,而不是相互敌对的关系。科学可以帮助宗教拜托迷信,去伪存真,让我们更正确的认识世界,从而使宗教更纯粹,更有效的提升我们的灵魂去接近真理。而科学,也同样需要宗教的指导。否则,我们将永远不能摆脱野蛮进入文明的社会。 关键词:宗教科学现代社会 一、选题: 弗洛依德说“宗教是社会的精神病”,而弗洛姆则称“精神病乃个人的特殊宗教”。 二十世纪人类观念世界的最大改变,或许正如尼采所言“上帝死了”,无独有偶,值此千年岁末,《经济学家》周刊所发表的系列纪念文集中,也以《讣告上帝》为题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另一方面,在科技昌明的今天,种种邪教、迷信,仍然不乏信徒,而在物质主义充斥的当今世界,人类精神生活的混乱与信念世界的危机,也有目共睹,试问,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时空,我们人类是否始终还是一种“信念的动物”。 二、引言: 身在一个佛教与基督教相结合的家庭中,与宗教相关的矛盾我也是见过不少的了。 我外婆以及她的子女们都是信奉佛教的,包括我母亲也是,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等等都是他们旅游的集中地,而我奶奶这边则是虔诚的基督徒,她本人就是沪西礼拜堂唱诗班的钢琴手,每个周末和圣诞期间,她都要去做礼拜,唱颂歌。 我本人目前还没有宗教信仰,可以说我比较倾向于无神论,但这恰好有利于我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矛盾与联系。 三、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时空: “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①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而是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只能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方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那么他究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正如材料一开始所引述的佛洛依德的那段话②,似乎宗教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难以得到发展。近几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尽管也伴随着对自然的破坏。但我们依靠科学认清了许多从前所不了解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被我们归为神的超能力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宗教,并且用科学来挑战宗教的理论。 ①摘自《宗教百科全书》——宗教的定义。 ②弗洛伊德,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家,在开始时,他把个人宗教活动和礼仪,看作为一种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症。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不仅看到了宗教与神经症的外在相似,而且看到了它们内在的相似。

6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人才,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 3、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原因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法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名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名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及其意义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1.试比较中西文化中的宗教精神。 宗教精神西方的理论,中国人没有一个本质上的神,这是儒家思想代表的皇权所决定了的,中国历来是皇权大于神权,不象西方中世纪就出现神权大于王权的,所以你所谓的宗教精神中国就不曾发生过。只有每一个教的教理,教义。 东方的宗教,比如佛教和中国的道教,这类宗教带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因为东方人喜欢求人办事先送礼,所以佛道教的寺院香火比较旺盛,求神保佑的信众都购买大量的香烛元宝以及各类贡品,先上贡,然后磕头拜神,进而提要求。 西方的宗教没有送礼一说,一般就是像西方的交往一样,去了先认错,然后请求谅解,再提出庇佑。 西方人信宗教那是心的归依,而中国人总要的点实际的好处,不管是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也可以说中国人根本不信神。 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选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摘要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强调神对人的拯救, 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体现, 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第二, 在对人生的关注上,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 注重实际; 基督教追求彼岸的幸福, 强 调对于现世苦难的忍受、顺从。第三, 中国宗教具有一种宽容精神; 基督教则具有强烈的独断性、排他性。 2.为什么当代西方会出现“基督教复兴”。 一在转型时期,基督教为信仰者提供终极关怀模式

文化产业概念优选稿

文化产业概念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文化产业概念:工业化的生产,机器大生产的标准。 2、文化投资概念:一定的经营主体为获取社会,经济的效益而投入的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产业的经济活动。 3、炫耀性消费概念: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4、文化产业链:从某种文化资源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产业化运作,形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使之最终到达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间的所有价值关联。 5、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文化产业群。 6、“4P”营销组合:营销组合4P指的是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 7、文化企业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一般指企业,如果企业间的某些部门达成联盟关系,也适用此定义)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 8、意义的解说者:并不是一般的的生产合作者,因为他们的解说本身也是一种原作基础上的在创作。 9、文化产业是从何词而来:文化工业 10、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①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相互转化②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对立即统一

的。③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推动,不可排斥。④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⑤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繁荣的保障。 11、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①产品的精神性—文化的核心②消费的娱乐性—文化的大众转向③产业的依附性—物质生产水平,政策制度环境。 12、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利用的方法 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资源的保护,应坚持三原则,一是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二是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三是资源保护优先的原则。 13、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现状,怎样发展中国文化产业 现状:⑴散、粗、泛⑵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滞后于西方⑶规范,竞争、有序。统一的文化市场系统的建立⑷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体制改革不彻底,指责不明确。 政策:⑴推进文化体制改革⑵培育龙头企业⑶打造品牌⑷建设文化产业集群⑸建设文化产业服务独资体系 14、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打造城市名片(文化产业方式) 一是要把已经存在的归纳,提升,展示出来 二是根据现有基础,将可以做的做优,做强。 15、文化产业四大基本运作规律:⑴商品价值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规律⑵社会价值规律⑶柔性化运作规律⑷超越性运作规律 16、企业如何遵循运作规律提升竞争力 ⑴分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⑵分析市场状况 ⑶产品的调整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来源:作者:时间:2009-10-30 点击: 对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西方思想理论界如何进行文化的研究,以及自然分化出的种种流派;二是当代西方社会在新的背景下所呈现的诸种文化现象。但在具体的分析研究中,这两者又无法完全分离。在此,不妨作个模糊处理,将两种情况揉在一起,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和阐释。 一、表现与特征 1·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兴起———回归日常生活的努力 在西方,狭义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是指二十世纪50年代诞生、在60年代以后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学者的研究取向与研究成果。广义的“文化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是指包含了许多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有关文化的种种研究。英国之外,法国、德国、美国都有基于本国传统且蔚为大观的文化研究。在研究的范围上,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的领域:婚姻、时尚、玩具、身体、身份认同、公民性、全球经济力量、城市贫民、消费、广告、肥皂剧、寡妇殉葬、性别歧视、黑人政治、同性恋、地理政治等无数对象或领域;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各种主义和理论;文学、社会学、媒体与传播研究、语言学和历史学等若干学科和专业。 这里,我们会问为什么要研究文化,或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意义的研究?著名学者T·伊格尔顿的观点可以算作一种回答:在战后的西方,文化首次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被明确地纳入了它在高度现代主义时期所极为蔑视的商品生产领域。而且,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象征性的宗教领域、艺术等全都渐渐地从政治机构和经济机构中分离出来,艺术被转入了市场。也就是说,在战后的西方,文化已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在经历了现代性的分裂和陌生化之后,文化生产重新加入到一般生产的行列,如今更是完全受制于商品形式。艺术品成为控制力量的载体,这与其说是因为它以前现代的形式与官方的意识形态机构联系起来,不如说是因为艺术品模仿了商品形式的命运,正如特奥多·阿多诺曾指出的,商品形式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以研究的取向和目的而言,此时许多的西方学者敏锐观察到整个社会在阶级结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企图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色透视人们的政治意愿、价值选择和信仰态度。换句话说,文化研究之所以被高度重视,伊格尔顿认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文化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包含着就

文化产业的工作总结

文化产业的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始终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XX建设的重头戏,突出“规划引领、园区建设、机制保障”,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3个,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个,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2个,培育形成了一批龙头型、特色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全市共拥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37家,其中20XX年培植新增规上文化产业单位21家;企业总产值或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的20家,其中过亿元的12家;文化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1、3万人。 市委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集聚集约、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一主、三带、八区”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重点打造以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地和杨根思烈士陵园为龙头的红色旅游产业带、以天星洲湿地生态资源为基础的沿江湿地文化产业带、以宝塔湾佛教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宗教观光产业带,以及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黄桥古镇文化旅游、百城数码产业基地、虹桥大数据产业园、宣堡银杏群落森林风景区、城东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园、凤凰文化广场、远大家俬“藤艺编织之乡”等,将各种产业要素在园区、基地内有

效集中,形成明显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高起点、全方位推动文化与互联网、城市建设、金融、科技、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的增长空间。 市文广新局积极做好政策咨询、联络协调、联系上争等服务工作,组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国家、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组织骨干文化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配合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按要求统计上报。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梳理总结如下: 1、大力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泰州市下达的文化产业工作目标任务,市文广新局组成工作班子,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梳理分析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情况,对各园区、乡镇摸底调查、科学分析,出台了20XX年XX市文化产业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首次纳入全市年度工作考核体系。根据我市文化产业工作发展状况,牵头组织召开XX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并组织人员分头深入园区、乡镇督查和指导,确保各园区、乡镇能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配合做好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组织各园区、乡镇落实分管负责人、文化产业专职人员和统计人员,明确职责,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人员网络。20XX年,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0多亿元,约占GDP比重4、%以上。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尹洪山编辑:studa110711 [摘要]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关键词]语言习得;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学转向 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图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 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78-1985年,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文化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录音机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与革命歌曲不同,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后人们对港台歌星的迷恋,引发了录音磁带的热卖,使得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音像出版得到率先和快速发展。这一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刺激和引领了社会的文化消费。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二)1985-1992年,文化产业的自发培育和成长阶段。以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三)1992-2001年,文化产业走向自觉阶段。1992年“十四大”之后,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文化企业的自由度也逐步加大。社会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导向大众市场。199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形成了多种媒体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舆论宣传体系;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并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征和包含行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3、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包含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九大行业。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建造模式 (一)“推土机”式。即完全褪去历史痕迹,建立新的城市功能。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是过去几十年里最常见的改建方式,它彻底摆脱了旧有格局的束缚,激活新生的创意能量。但是这种方式适合在大型商务聚集区、金融区推行,比如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不能一概简单照搬。 (二)“整旧如旧”式。即保留原有的区域特色,保护性地修缮翻新。比如上海的文庙老街,完全保留了旧日的建筑风貌,老城的喧闹格局让人仿佛感受到昔日的海派风情;上海新天地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了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改造成为国际化水平的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步行街。 (三)“旧瓶装新酒”式。即在旧壳里放入全新的内容,往往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由于开发过程中土地供给有限,房子无法拆迁,在传统历史文化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元素进行改造,使旧区重生。如上海泰康路的田子坊,完全在旧日石库门建筑格局中,开发出各式创意小店、设计工作室、艺术画廊。 (四)“就旧建新”式。即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质,建造与其人文内蕴相匹配的新建筑。比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整个建筑与古城风貌、城市肌理相融合。行走在博物馆内,令人有在苏州园林般的移步怡情之美。 部分发达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 北京昌平区: — 2 —

迪士尼公司文化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迪士尼公司 文化产业概论结课作业 4 戏剧影视文学馥源 简介 迪士尼,全称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 发展历程 华特·迪斯尼在他22岁时,只身从老家堪萨斯来到好莱坞闯天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会因此造就一个娱乐王国的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迪斯尼的动画电影一直带给全世界观众欢乐,尽管娱乐的本质不变,但在拍摄技巧、內容取材、音乐等方面,迪斯尼的动画作品也有颇多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时期: 开创时期(1937-1942) 1927年,华特·迪斯尼被下属背叛,萌发一个卡通主角的灵感---"Mickey Mouse" 1928年,米奇卡通《汽船威利号》----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影片! 1932年,迪斯尼又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与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减产。 二战间调整时期(1943-1949) 美国国务院派华特·迪斯尼代表国家到中南美亲善访问。两部纪录片性质的动画电影, 《致候吾友》和《三骑士》。 迪斯尼把一些短篇組合起来,成为一部动画长片,以维持日常员工开支。 黄金时期(1950-1966) 迪斯尼拍摄了许多真人主演的电影,及许多关于野生动植物的纪录片。 迪斯尼的娱乐王国进行扩,1955年,加州迪斯尼乐园正式开幕。 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ABC)买下一时段,每周播出名为《Disneyland》的节目。 蛰伏摸索时期(1967-1988) 华特迪斯尼于1966年去世后, 公司面临失去创意的窘局。

80年代迪斯尼部的派系之争。 美国娱乐界80年代中期被一股购并热趋势横扫,专业企业管理人艾斯纳接管公司,朝多元化经营迈进。 迪斯尼又成立了好莱坞和正金石两家子电影公司,以拍摄更多角度的电影。 第二黄金时期(1989以后) 1989年以后,迪斯尼公司创下了连续14年20%的年增长率和每年18.5%的资产回报率的成绩。到1999年,迪斯尼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从原来的30亿美元激增到700亿美元。 艾斯纳领队的迪斯尼做了以下这些事: “让动画片复活” “更新和扩展主题公园” “增加配套产品”“增设迪斯尼频道” “兼并美国广播公司(ABC)”,及旗下ESPN电视频道” “成立迪斯尼网上公司” 1992年, 巴黎迪士尼乐园开业 成功跨入各娱乐领域,从乐园到游轮、从电视到、从冰上表演到音乐剧,其它还有专卖店、互动式游乐场、运动球队等 领军人物 华特·迪士尼 华特·伊利亚斯·迪士尼,他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与其哥哥罗伊·迪士尼创办迪士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华特·迪士尼的诸多事迹使他成为全球著名的人,包括他创造的《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很多知名的电影,还有米老鼠等动画角色,也是他让迪士尼乐园成为可能,开创了主题乐园这种形式。 迈克尔艾斯纳 迈克尔艾斯纳为前一任华特迪士尼公司CEO,并曾经兼任公司董事长。迪士尼王国在他的领导之下,从一个市值只有20亿的公司发展成为市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娱乐帝国。 罗伯特·伊格尔 现任迪士尼公司CEO,伊格尔长期涉足迪斯尼重要的网络和有线电视业务,这部分业务占据迪斯尼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自2000年担任迪斯尼的总裁兼首席营运长以来,伊格尔便密切关注迪斯尼的消费品子公司-一个规模较小、却是收入重要推动力的部门。但他对主题公园和电影业务则不那么精通。而消费品、主题公园和电影业务这三个子公司共占迪斯尼收入的一半以上。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发展

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发展(转载)分享到: ? ?发帖者1983 ? 1楼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特征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最初作为一种文化政策出现在70年代以来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以后逐渐遍及美国和其他一些移民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以及民族主义浪潮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越出了政策领域,而成为一种政治思潮,在西方移民国家发展起来。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并没有统一的派别,内部有激进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保守的多元文化主义、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等。从国别上说,多元文化主义也应各国的情况不同而各有不同,如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和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就存在很大差别等。由于不同思想家身处不同国家,所处语境各异,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就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因此,对于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也就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定义。不过,总体上看,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有下列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少数民族和边缘群体的独立价值,主张文化认同和民族个性,要求主流文化或国家对其文化认同给予公共的承认。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人是深受其所生长的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的,在他们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独特的文化认同对他来讲是生存之本。文化少数民族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认同,所以不应忽视或泯灭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其次,主张少数民族的权利维护,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主张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以及同质化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及对好生活的不同理解,所以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把自己的认同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把任何

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范文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组织相关单位对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进行了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六大重点文化产业基本现状 1、演艺接影视业(动漫产业)。目前只有3家,分别是影城有限公司、县娱乐有限公司和县娱乐有限公司。影城有限公司为20XX年新增企业,1-9月主营收入300万元。娱乐有限公司1-9月主营收入4200万元,县娱乐有限公司1-9月主营收入4500万元。演艺接影视业总的主营收入为9000万元。 2、传媒业。传媒业共有企业12家。基本是经营文化传媒、广告装饰的企业。20XX年主营收入为39200万元,20XX 年1-9月主营收入为31664万元。 3、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只有1家企业。即实业有限公司,20XX年主营收入为5331万元,20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4310万元。 4、印刷复制业。印刷复制业共有企业11家,其中县印刷有限公司为规上企业,20XX年主营收入为145197万元,20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117282万元。印刷复制业20XX 年总的主营收入为221000,20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178512万元。

5、文化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共有9家企业,基本上是文体用品制造和铅笔制造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家,为省县文化用品有限分司,20XX年主营收入为193770万元,20XX 年1-9月主营收入为149058万元。文化制造业20XX年总的主营收入为260179万元,20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20XX43万元。 6、工艺美术业。工艺美术业企业共有10家,基本上是工艺品制造和经营企业。工艺美术业20XX年主营收入为32289万元,20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24839万元。 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产业在我县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六大重点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仍然偏小,技术含量仍然不高,全县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 二、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 1、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还不够强。目前,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尚处于自发探索、各自为战的状况,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统一协调、统一指导。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尚没有上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还未形成,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全县有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或被拆除、被破坏,或遭遗弃,或处于待保护、开发利用状态,分散在各地单个的文化旅游景点没有连成线,形成片,串成链,导致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产业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至今国际上仍未形成对文化产业的统一定义。“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可以区分为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10] 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主要关注观念形态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研究,侧重于从哲学政治观念的意识形态角度得出文化产业的定义。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法兰克福学派。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出版了《启蒙的辩证法》,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的概念。这里的“industry”是作为单数来使用的,指的是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大众文化活动。不过,法兰克福学派对与“文化工业”相联系的大众文化却是持批评态度的。阿多诺和奥克海默认为,文化产品在工厂中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产出来,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消费者,最终使文化不再扮演否定意识的角色,反而成为统治者营造满足现状的社会的控制工具。虽然法兰克福学派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但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元素一旦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工业体系,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的力量”这一现象的揭示,不仅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而且也预示着一个巨大的新产业的诞生。目前,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一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有前景的两大产业之一[11]。 社会经济实践操作者和研究者更关注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联的应用文化产业的探索,侧重于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角度得出文化产业的定义。由此出发,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从自身优势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等实用功能方面来理解“文化产业”的定义,在总体上通用的文化产业总称之后,又有版权产业、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等主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日下公人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文化产业做出定义和阐释:“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这个定义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体现了哲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用“版权产业”来说明文化产业的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其“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分销版权产业、版权相关产业等。1997年,芬兰在《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基于意义内容的生产活动”。它强调内容生产,而不再提工业标准,称“内容产业”,包括建筑、艺术、书报刊、广电、摄影、音像制作分销、游戏及康乐服务等。英国政府将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是指“那些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2]它强调创造者个人的创造力,同时又倾向于各国政策性的设计、规划和推动。其范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及古玩市场、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性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实践操作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总括性、包容性的综合概念。在英语中变成了复数(Cultural Industries),它是以产业或产品对象的总的“文化”的性质作出的分类。“从当代应用文化产业来看,文化产业具有一般产业所必备的某些属性。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界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