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州温泉与重庆地热开发管理的差异化研究

福州温泉与重庆地热开发管理的差异化研究

福州温泉与重庆地热开发管理的差异化研究
福州温泉与重庆地热开发管理的差异化研究

福州温泉与重庆地热开发管理差异化的研究

重庆市地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何樱刘玉洪纪晓峰胡慧

摘要:为了研究温泉行业开发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应用实地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研究法、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福州温泉与重庆温泉在资源管理和开发形态上作出差异化比较,提出关于重庆温泉开发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温泉开发管理差异化

1 福州温泉发展情况

1.1 概述

福州温泉的开发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末五代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利用温泉。人们把涌出地表的温泉称为“汤”,并将地名称为“汤后街”“金汤境”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州市区区仍有澡堂34家,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机关、单位和城郊乡、村纷纷建内部浴室,供职工洗浴,部分亦对外开放,满足了广大市民沐浴需要。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福州市温泉供应公司成立,用管网集中供应温泉,温泉被大量供于宾馆、招待所及居民住宅洗浴所用。

1.2 开发利用现状

1986年经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核定福州地热田地下热水允许开采量为9800m3/d,平均取水温度72℃,取水深度500m,地热田范围5km2,这是福州地下热水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福州温泉早期开发主要是用于洗浴、洗涤、宰牲畜禽类脱毛及一些简单的皮肤病治疗。至1970年以来,温泉开始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后来福州温泉已被广泛用于洗浴、医疗保健、农业栽培、工业、体育冬训及地震测报等行业。洗浴行业在福州已有千年的历史,目前福州市自开自采温泉单位56个,开采地热井68口,主要用于洗浴,年洗浴人数达1100万人次。主要供给开发住宅区、单位宿舍、酒店、宾馆等。由于福州温泉含有防病治病的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先后成立了多家温泉疗养院。福州温泉的农业利用从1979年开始,主要用于温泉培养花卉、食用菌培植、花卉栽培等。改革开放前,全市开放的温泉澡堂和宾馆不到十五家,且开采温泉的规模很小;改革开放30年以来,温泉开发已增至300多家,众多以温泉为卖点的房地产楼盘也纷纷加入了开采行列,如未来五年三万户入居,每户耗地热水2t/d,每家桑拿耗100t/d计,全市年耗地热水近3400万吨/年。

地下水资源是十分珍贵和有限,年复一年地开采,势必会造成地表的下沉。如今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加,高层建筑也随之林立,也加速了地表的下沉速度,再加上地表板块来自建筑物的受力极不均匀,更加大其破坏程度。

1.3 福州市地下热水管理、保护与对策

1.3.1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地热资源,早在1980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保护地热资源加强温泉井开采管理的暂行办法》。1982年将地热开发及保护地热资源列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温泉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1991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州市地下热水(温泉)管理办法》。2000年福州市建设委员会编制实施了《福州市中心城市地下热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业规划》(2000-2020年)。2008年福州市地热处编制了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3-103-2008),并在同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1987年起,福州市开始编纂《福州温泉志》,数易其稿,通过大量收集史料,终于2001年在福州出版。

1.3.2保护对策。按照《福州市地水(温泉)管理办法》规定,加强监管力度。每三年对

市区温泉用户实行用热性质、用热规模、用热量逐户深入调查和审核,并核发《温泉取用证》,对超量开采地下热水的用户实行宣传教育为主,必要时配合经济手段和行政执法加以制止。严格控制自采规模淘汰无使用价值的温泉井,发展城市集中供热。

1.3.3制定温泉供应技术标准。2006年建设局完成《福州温泉供应技术标准》和《福州温泉供应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现继续修改完善,报有关部门审批后,作为温泉开发利用地方性规章加以认真贯彻实施。

1.3.4树立保护地下水意识。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市中心地块倍受开发商的亲睐。特别温泉地价寸土寸金,房价节节攀升,开发商用地见缝插针。在高楼林立的同时,地下桩基的深入直接影响了市区地下水的迳流排泄,也不利于地表水的补给渗透。此后应结合保护温泉资源加以规划审批,少用地多占天,多一点绿化,多几处公园。建设施工部门应考虑一些环保建材,一方面有利于地下水的自然补给,另一方面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市民居住环境。

1.3.5适当调整温泉资源费。目前征收的温泉资源费和开采费是1995年省物价部门和省财政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其资源费为0.2—0.8元/吨。由于低廉的资源,存在着不利于保护和管理的因素,许多保护性措施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应呼吁相关部门适当调整温泉资源费和开采费,让宝贵温泉资源永远造福于人类。

1.3.6实施地下热水人工补给回灌工作。福州市地下热水曾进行过4次人工补给回灌试验工作。经地热专家认为:福州市地下热水回灌技术是可行的。2003年,福建省地热专业委员会进行福州地热田北段人工补给回灌方案的论证和设计,该方案通过国内地热权威专家评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回灌项目前期工作。

1.3.7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在温泉保护区内严禁施工对地下水有污染的设施,继续配合监测部门掌握市区地下热水动态数据,应用地下水监测数据科学管理。

2 重庆地热资源发展情况

2.1 概述

重庆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温泉文化底蕴深厚,温泉旅游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五方十泉”(都市温泉按东、南、西、北、中划分为“五方”,在每方温泉中规划2个温泉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进行管理,简称“五方十泉”)为代表的都市经济圈蓬勃发展、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逐步兴起的局面,温泉产业初具规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加强地热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大力提升“五方十泉”、加快建设“一圈百泉”(市政府决定在都市经济圈范围内规划建设100个温泉旅游项目,简称“一圈百泉”)、全面构建“温泉之都”,促进温泉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温泉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地热水资源状况等,编制《重庆—中国温泉之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2.2 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重庆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宋代有北温泉,明代有南温泉,东、西、南、北四泉声名远扬。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开发了统景、海棠晓月、中华龙、天赐、海兰云天、融侨等温泉,形成了以东、南、西、北、中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温泉旅游产业集群,温泉产业规模非常显现。

重庆主城区现有温泉共计72处,开发利用33处,地热资源可开采总量45.74万m3/d(表2-2)。总利用量2.88×104m3/d,其中正在开发利用的天然温泉10处,利用3处,利用量0.45万m3/d,用于休闲、洗浴和养殖;硐中温泉11处,利用3处,利用量0.22万m3/d,主要用于养殖和农业灌溉;浅钻井23眼,利用15眼,利用量1.11万m3/d;深钻井30眼个,利用12眼个,利用量1.10万m3/d;钻井温泉主要用于沐浴、休闲、养殖、种植等(表2-3)。温泉从业人员4.8万人,温泉业产值19.1亿元[2]。

重庆地区地热水资源中微量元素及有益矿物丰富,特别适宜洗浴,且保健医疗效果好,起初的开发利用以康乐保健和旅游度假为主。近年来,随着开发利用研究的深入,开发利用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从温泉产品及功能角度来看,重庆温泉开发利用存在温泉+旅游地产(保利小泉、海棠晓月)、温泉+景区旅游(北温泉柏联SPA、统景温泉、南温泉)、温泉+运动游乐(上邦高尔夫、融汇温泉、海兰云天)、温泉+康乐疗养休闲(东温泉)、温泉+生态庄园(贝迪温泉)、温泉+会展(桥口坝温泉、天赐温泉)、温泉+养殖(长冲温泉)、温泉+种植(贝迪)等八种模式(表1-1)

2.3 管理、保护措施与对策

重庆市地热资源管理机构由市政府引导,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下属的地质环境处,负责全市温泉水的规划、开发、管理和监督工作,并对全市热水井长期动态监测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区内地热水资源的勘探、开发、取水行为必须按《重庆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重庆市地热资源管理暂行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热资源管理的意见》等执行。

2.3.1加强了统一管理。地热水开发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探矿权、采矿权审查制度,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加强在开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杜绝私采、滥采的行为。

2.3.2开发用户自觉服从管理,按时缴纳有关税费。各开发企业应树立整体观念、着眼于未来,严格按照批准的开采范围、允许开采量进行开发,不进行过量开采,共同维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和市政府有关规定收取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和登记费,同时,按有关政策规定及时缴纳了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有关税费,对不按时缴纳有关税费或故意拖欠有关税费的企业将采取停业整顿或不供应地热水和不予通过年检等措施。

2.3.3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减少浪费和损失,根据温泉的水温、水量及水质,对地热资源实施多功能、多梯级循环利用,发展多种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并加大地热水尾水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的研究。

2.3.4加强了动态监测。实时掌握资源量变化,及时进行调控,确保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划定地热资源保护区,禁止可能破坏地热资源的工程建设行为,对地热资源进行保护。督促开发企业安装计量监测装置,制定节能节水措施,按核定开采量限量开采,并对地热水的化学成分、水量、水温、水位等进行动态监测。卫生主管部门定期对地热水的相关卫生指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地热尾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热储层和周边生态环境。

在天然温泉区其泉域范围内建立了温泉保护区;以井采方式开发利用的开采总量不大于可采热流体量。禁止可能破坏地热资源的工程建设行为。

2.3.5尾水回灌处理。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开发利用资源量目前仅占可开采量的6.31%,水头(或水位)多年变化小。

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地热尾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热储层和周边生态环境。申报区内地热尾水在城市污水管网辐射范围内的直接进入污水管网,经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在城市污水管网辐射范围外的,大部分是开发企业经工艺流程处理后达标用于水上乐园用水或种植,进行循环利用等,极少部分直接排放。排放温度达到常温标准。开展地源热泵的研究,加强对地热水及其尾水综合利用,作为冬季供暖、种养殖等。

3 两地的地热资源发展模式比较

3.1.资源分布模式不同

福州地热田的普查工作从50年代开始。福州地热田主要位于市中心,北起思儿亭,南至象园,西到五一路,东达六一路,呈条带状分布,热异常分布面积9km2。福州地热田可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含水层,一为花岗岩构造裂隙热水。另一类为第四系孔隙层状热水,热田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由大气降水补给,经深部循环加热形成的。

重庆地区地热田的普查工作从70年代开始。平面上主要分布有沥鼻峡、南温泉、桃子荡等高隆起背斜8个独立的地热田,每个地热田围绕背斜核部成“环带”分布,“环带”的中心部分为热储裸露区(浅埋区);“环带”的外围则是向斜热储深埋区;“环带”中心与外围之间,则是热储中埋区(即“地热田”)。

重庆地区基底为弱—无磁性的元古界变质岩系,基底古老,沉积盖层厚,晚近期无岩浆活动。因此本区地热水主要由地热增温所致。即热储温度受埋深控制。另外,化学热(矿物分解)、机械热(构造运动)、放射热(放射性物质蜕变)等也是地下水水温增高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来自地壳深部的岩浆岩体或地幔中的高温高压热流(包括热气、热液),呈“蒸汽蒸馏”状沿断裂带上升,不断与汇入断裂带的浅层地下水混合,形成了区内的高温热水。进行热交换、离子交换、溶滤、吸附等复杂的热物理、化学作用,生成了区内特定水化学特征的高温地热水,受断裂阻隔,沿断裂破碎带或者裂隙系统上涌在适宜的构造、地貌部位溢出,形成温泉。

3.2管理模式不同

3.2.1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结合热田储热构造和地下热水补给径流条件,将福州地热田划分为两级温泉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带。在一级保护区内要严格控制征地、填池、兴建建筑物。自2000年起,除规划布置新井外,禁止计划外打井。在温泉特别保护带内,自2000年起,属旧城改造需要拆除的建筑物,拆除后尽可能作为绿化用地;不宜再建导致改变地下水储存条件和影响开发利用的建筑物;需要保留的现有温泉设施及预留的温泉开发用地应严格的加以保护。在二级温泉保护区内,禁止进行破坏地下热水赋存条件的工程活动,自2000年起,禁止另外规划外打新井。禁止在温泉保护区内建设对地下水或地表水有污染的设施,现有污染地下水或地表水的,必须限期治理或搬迁。

为了保护地热资源,早在1980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保护地热资源加强温泉井开采管理的暂行办法》。1982年将地热开发及保护地热资源列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温泉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1991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州市地下热水(温泉)管理办法》。2000年福州市建设委员会编制实施了《福州市中心城市地下热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业规划》(2000-2020年)。2008年福州市地热处编制了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3-103-2008),并在同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从1987年起,福州市开始编纂《福州温泉志》,数易其稿,通过大量收集史料,终于2001年在福州出版。

1991年9月,原福州市地热管理处实行政企分开,福州市温泉供应公司成立,负责对福州城区温泉供应实行专营,促使福州温泉使用管理步人集中供热、统筹统供的科学管理轨道。通过13年来改革和建设,现福州市温泉供应公司发展集中供热已取得显著成效,集中供热能力大大增强,公司现有温泉井18口,最高水温达103度,出水量每小时超过30吨的有10口井,最深井达1003.57m,温泉调节池5座计2900m3容量,供热干管约35km,用户达330多家,每年服务人数约5000万人次,覆盖面积约25km2。集中供热设施正逐步实现按规划建设,供热经营管理按标准核定用水量,按用户类别不同合理收取温泉水费。

3.2.2重庆地热资源管理主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针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采、统一供应、有偿使用”的原则。200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热资源管理的意见》(渝办发〔2007〕99号),2010年发布了《重庆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渝府

发〔2010〕101号)、《重庆市地热资源管理暂行规定》(渝办发〔2010〕228号), 将地热资源作为重庆的优势矿产严格管理。并在“五方十泉”的基础上,市政府进一步推出了“一圈百泉”计划,即从2008年起,在“一小时经济圈”内打造百个温泉,同年,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制定了《重庆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2007~2020),将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面向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进地热(温泉)产品的开发建设,形成产业体系,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建议

通过本次考察调研后,对重庆温泉开发有以下几点建议:

4.1加强重庆温泉历史文化研究,形成重庆特色的温泉文化。

早在1600年前(魏晋时代公元400年)古人在缙云山创建了温泉寺。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0年),南温泉开始被当地居民开发利用。1926年,南温泉公园开园;1927年,卢作孚先生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温泉旅游主题公园--北泉公园;上世纪80和90年代,统景温泉、东温泉和桥口坝温泉等先后得到开发。

从上述的记载显示,重庆温泉历史悠久,但历史记载近千年存在缺失或不完整。建议在市国土房管局领导下,由市地勘局牵头组织有关专业机构对重庆温泉历史文化进行研究,编纂《重庆温泉志》,提炼出地方特色的温泉文化,引导重庆温泉产品提档升级。

4.2研究重庆地热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利用的可行性,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相比北京和福州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历史和水平,重庆地热资源的利用水平落后近20年。对比地热资源特性,重庆地热资源与北京地热资源地质属性比较相近(地热井深度2000-3000米,储热层为石灰岩),与福州外部环境相近(气候温度较高)。在北京、天津地热作为清洁能源利用相当成功,福州因地热水水质矿化度低,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且温度在70度以上,可以在处理成本较低情况下直接输送到千家万户。但是,重庆地区地热资源具有高矿化度,不处理不能直接入户,若处理其经济性如何现无研究和论证。为此,能否按清洁能源利用,关键取决于经济的可行性。

经与华北市政设计研究院初步探讨,认为重庆地热资源优势在于量大(估算相当于11亿吨标准煤,占重庆探明煤储量一半以上),且主城四山被城区包围可享受的人群量大(近1000万人口),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开展该项工作十分值得。目前,重庆的经济和财力还不能支撑起地热资源进户,但5-10年后将具备条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4.3遵从地质学科工作规律,系统科学地查明重庆主城地热资源储量,提升重庆地热勘探技术水平。目前,重庆地热勘探技术还处于点对点无系统性勘探阶段,缺乏按地质规律系统性工作,相应缺乏全局性的对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地热地质基础性成果图件。建议,开展重庆深部地下水(地热资源)水文地质基础性地质工作,提请国家级专家委员会审查核定资源量,为重庆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4.4建设重庆温泉博物馆,持续宣传温泉文化知识,让温泉产品走入百姓生活。借助市政府打造温泉之都契机,将温泉作为健康重庆产品之一,让全市人民知晓温泉养生价值,提升市民科学泡温泉知识水平,逐渐让温泉走入百姓生活之中。要实现该目标,需要持续宣传温泉科普知识。温泉博物馆具有该功能,为此,建设温泉博物馆是实现温泉走入百姓生活的重要宣传手段,也是见证重庆温泉历史文化发展标志性建筑。建议,同意市地勘局在北碚选址建设重庆温泉博物馆,并每年举办重庆温泉文化节。

4.5实施示范工程,区别化管理,科学利用地热资源。从福州对地热资源管理的演变过程表明,其对地热资源管理方法主要取决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对于分布主城区域,对广大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的,实行政府主导控制;对于边远区域,可带来旅游经济价值的,实行市场主导。

建议在北碚水土至金刀峡实施地热资源片区勘探开发示范工程,探索重庆地热资源勘

探、开发、管理模式。选择该区域理由:一是该区域跨越两江新区城市组团(水土组团)和新农村、旅游景区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试点的对象;二是该区域在现有法规下矿权不存在纠纷;三是该区域具有地热资源地质条件。

4.6研究温泉行业产业标准和相关规定,促进重庆温泉产业健康发展。要实现温泉产业化,必须拥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协会等政府牵头的组织机构。建议成立温泉行业协会,研究温泉产业标准和相关规定,提升重庆温泉产业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莉.福州温泉旅游产品组合开发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08

[2] 谭希伟.重庆·中国温泉之都[M].重庆出版社,2011.04

[3]杨英.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

[4]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 2006.03

[5]陈钦.福州温泉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0.09

[6] 罗云菊,刘东燕.重庆打造“温泉之都”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7]郑利.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探析[J].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02

[8]连彬,张杰.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探析——以重庆温泉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况及问题分析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况及问题分析 北京、河北、山西等地采访发现,面对丰富的地热资源,众多开发商一拥而上,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开采、粗放利用,对资源和环境造成诸多破坏。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若不及时落实跟进,地热过度开发趋势将会加剧。有关部门应坚决制止乱采滥用、粗放利用地热资源,把地热资源利用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地热违规开发破坏地质环境 “个别县开发地热资源毫无科学规划可言,本来只适合打三五眼热水井,却一下子就打了二三十口,开发现状令人瞠目结舌。”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据调查,这些地热开发许多属于“未批先建、先建后批”,甚至偷偷开发的现象也不稀罕。 河北深州、安平、深泽、故城等地热供暖比较集中的县了解到,很多地热井都是近两年补办的手续。由于回灌井技术工艺复杂、投资成本高,大部分地热井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都不建回灌井。“先打井后上报”、“只开采不回灌”在一些地方成为普遍现象,地热管理部门对地热水资源的情况掌握不够,对取水量难以监测。 目前,国内地热资源主要用于洗浴、医疗保健、温泉度假、供暖以及养殖等低附加值的产业,开发形式粗放,缺乏

梯级开发的先进工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的地热水温每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有的地热游泳馆开始用烧锅炉的办法给水升温,有的打着地热的牌子却用自来水。由于各地各自为政,有的存在盲目打井,井位密度过大,超采地热导致一些地热田出现热田面积缩小,甚至出凉水的情形;有的由于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如果开发地热不采取回灌措施,不仅会造成地热资源枯竭,还会带来环境危害。有专家说,如果没有回灌,地热水被大量开采后,会引起含水层压力、温度下降。地热水直接在地表排放,还会对生态造成热污染、化学污染等危害。 法律法规落实难制约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落实难,是当前地热资源保护中的普遍现象。”据了解,将地热资源按矿产资源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按照法律规定,抽取深层地热水至少需要两证:一是县级以上水务部门颁发的取水许可证,二是向省级国土部门申请采矿权。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已经出台了“地热管理条例”,对地热的勘探、开发、利用、回灌、环保等环节都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这些“条例”落实并不如人意。 “多龙管水”局面在地热资源开发上同样存在。山西省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水利部门一直与地矿部门争地热管理权,致使地热开发企业无所适从。有的地热开采办理了取水

(完整版)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提纲

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编制要求 一、地热水、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 1.矿区概述 1.1矿区位置及交通 矿区行政区划,距(区)县城方位及距离,矿区中央地理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区面积,开采标高,矿区交通情况(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1.2自然地理 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经济概况。 1.3矿业权单位概况 矿业权单位性质,简述矿业权单位的基本情况。 1.4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已利用的地热井,简述地热井开发利用情况(开采井、泉位置、成井时间、批准取水量、现状开采量、取水用途等),地热尾水处理及排放情况,水质、水温及水位变化情况。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 1.5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1.5.1编制依据 (1)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及行业规范、规程、技术标准; (2)《矿区地热水或矿泉水资源评价报告》及其评审意见书、备案证明; (3)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基础性资料。 1.5.2设计原则

(1)遵循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利用的原则; (2)发挥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人力优势的原则; (3)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达到高效、节约的原则; (4)坚持依法幵采、安全环保的原则; (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市场需求 简述市场供需概况,适当预测近期市场需求态势。 2.2产品价格 简述产品价格及市场前景。 3.地热水或矿泉水资源概况 3.1地层 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分布及岩浆活动情况。 3.2地质构造 介绍工作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附近及区内的断裂、褶皱发育情况、断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地热田形成的影响等。区内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其对地热田形成的影响。 3.3区域水文地质 包括区域地下水类型、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等分析以及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动态变化等内容。 3.4地热水或矿泉水形成条件 3.4.1地热水 (1)地热田(带)基本特征

2017中考物理计算题汇总

1、小亮家有一个容积为2L的水壶,水壶里装有初温为25 C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亮用天然气炉具对水进行加热.[已知天然气的热值q = 8.4 x 10 7J/ m3,水的比热容c水 3 =4.2 X 10 J / ( kg「C )]求: (1 )烧开1 L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 )若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30 %,则烧开1L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2、)某工厂利用地热温泉水辅助冬季供暖。地热温泉每天出水量为2.5 X 104kg,温泉水的初温是80 C ,供暖后温度降低到40 C。温泉水的比热容是4.2 X 103J/ ( kg ?C )。试求: 1 )这些温泉水每天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这些热量由热值为3.0 X 107J/kg的焦炭提供,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 3、(辽阳)如图是某品牌韩式电火锅,其额定电压为220V,将它单独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向锅内加入初温为25 C 的水2 kg,加热到35 C用时1 mi n ,此过程中观察到标有3000revs/( kW- h)的电能表的转盘转过了 1 10revs[c 水=4. 2 x 10 j/ (kg - C )]求;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此过程中电火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电火锅加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4、(本溪)如图所示是翊童家新买的一款多功能电热锅,该电热锅有加热、定时、测温 等多种功能,下表是该锅的部分参数.翊童想了解该锅的性能,于是他在锅里装了 1kg 温度为20 C 的水,接入家庭电路,闭合开关,将这些水加热到100 C 用了 500 s [ c 水=4.2 X 103J / ( kg ?C )].求: (1 )电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水吸收的热量.(3)电热锅烧水时的热效率. 5、(丹东)“吃火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食方法.火锅里装有2L 、60 C 的水,要把这 些水加热到100 C ,求: (1 )水吸收了多少焦的热量? [c 水=4.2 X 103J / ( kg ?C )] (2)若由阻值为24.2 Q 的电热丝接入家庭电路来加热,使锅内的水由60 C 加热到100 C , 且电热丝产生热量的80 %被水吸收,则电热丝需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6、(盘锦)储水式电热水器具有安全、热效率高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是其铭牌,当热水 器中按额定容量储满15C 的水时,请计算: ⑴ 将水加热到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⑵ 热水器正常工作,将水加热到设定的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 3 [水的比热容 c = 4.2 X 10 J/(Kg ?C )] 7、(鞍山)某电水壶的铭牌如表所示,装水达到额定容量,此时水温为20 C ,如果加热 3 7 3 5min 之后,水温达到 100 C ,贝U : [ c 水=4.2 X 10 J / ( kg ?C ) , q 煤气=4.0 X 10 J / m ] 储水武电熬水器 5 歼 UW * JVMV 4UUV GB4T0? 产品虫号:CD-50JPS05C ass ■: SOL sort ; F 类 型号 XX X 额定电 压 220V 额定功 率 800W 额定容 量 1.2L

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_郭森

第48卷第4期2015年(总198期) 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Vol.48 No.4 2015(Sum198 ) 收稿日期:2015-04-20;修回日期:2015-07- 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沉积盆地深层孔隙型地下热水回灌堵塞机理研究”(41472221) 作者简介:郭森(1990-),男,山东菏泽人,硕士,主要从事地热、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E-mail:1101941239@qq .com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 郭森,马致远, 李劲彬,裴蓓,郑磊,李修成,张雪莲(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 0054)摘 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治污降霾、改变能源结构、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利用化石燃料供暖,污染较严重,供暖形势严峻。而利用地热能供暖是地热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方式。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天津、咸阳等地利用地热供暖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受限于技术、成本等条件制约,地热供暖在我国总供暖面积中占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在利用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利用地热供暖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北方地区地热供暖以地热流体供暖为主,地源热泵供暖发展迅速,干热岩供暖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前景广阔。笔者在对地热流体、地源热泵、干热岩供暖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利用地热供暖思考及建议。关键词:地热能;供暖;水热型地热;地源热泵;干热岩 中图分类号:P64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248(2015)04-0204- 06Status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Heating  in ChinaGUO Sen,MA Zhiyuan,LI Jinbin,PEI Bei,ZHENG Lei,LI Xiucheng ,ZHANG Xuelia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Shaanxi,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kind of clean energy,the applic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China,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heating.Using geothermal re-sources to heating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and help to change the energy structure.Most areas inChina mainly use of fossil fuels for heating,but the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heating situationis grim.But,the geothermal heating is the most direct using way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Thehistory of using geothermal heating is more than 30years in China,and the using of geothermalheating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in Tianjin and Xianyang.But it is limited by technical and costconstraints,the geothermal heating accounts for China's total heating area is still small.And thewaste is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so there is big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using of geo-thermal heating in ourcountry.At present,the geothermal fluid heating(hot water heating)isthe main heating way in China,the heating method of using ground-source heat pump is becomingpopular.Although the hot dry rock heating is still in experimental stage,but it has a great spreadfuture.After analyzing  the 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fluid heating,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三】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资源状况

地热开发与利用

关于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

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 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一、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 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7)。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

地热发电技术介绍

一、什么叫地热发电技术 (1) 二、地热发电技术中相关技术研究及现状 (2) 1、地热发电技术及中国地热发电现状简介 (2) 2、地热能利用中的防腐防垢研究 (5) 3、西门子推出新型地热发电用蒸汽轮机 (6) 4、欧盟地热能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7) 三、地热发电技术相关应用及新闻 (7) 1、全国首个“十二五”地热专项规划获批 (7) 2、山西省将在太原朔州等市建深层地热发电项目 (9) 3、共和打造地热产业链 (9) 4、肯尼亚开工建设非洲最大地热发电站 (9) 5、世界首座太阳能地热混合发电厂美国诞生 (10) 6、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开发CCS地热发电技术 (11) 7、美国能源部批准9680万美元地热发电项目贷款 (11) 8、日本:福岛将在土汤温泉利用地热发电 (12) 9、日本将建设国内最大地热发电站 (12) 低碳世界网(https://www.doczj.com/doc/b813762185.html,)由IDG中国和科技部中信所联合主办,是中国首家大型低碳技术应

一、什么叫地热发电技术 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或称为地热发电。目前开发的地热资源主要是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类,因此,地热发电也分为两大类。 地热蒸汽发电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两种。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地下的干饱和(或稍具过热度)蒸汽,或者利用从汽、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蒸汽发电。二 次蒸汽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不直接利用比较脏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让它通过换热器汽化洁净水,再利用洁净蒸汽(二次蒸汽)发电。第二种含义是,将 从第一次汽水分离出来的高温热水进行减压扩容生产二次蒸汽,压力仍高于当地大气压力,和一次蒸汽分别进入汽轮机发电。 地热水中的水,按常规发电方法是不能直接送入汽轮机去做功的,必须以蒸汽状态输入汽轮机做功。目前对温度低于100℃的非饱和态地下热水发电,有两种 方法:一是减压扩容法。利用抽真空装置,使进入扩容器的地下热水减压汽化,产生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扩容蒸汽然后将汽和水分离、排水、输汽充入汽轮机做功, 这种系统称“闪蒸系统”。低压蒸汽的比容很大,因而使气轮机的单机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但运行过程中比较安全。另一种是利用低沸点物质,如氯乙烷、正丁 烷、异丁烷和氟里昂等作为发电的中间工质,地下热水通过换热器加热,使低沸点物质迅速气化,利用所产生气体进入发电机做功,做功后的工质从汽轮机排入凝汽 器,并在其中经冷却系统降温,又重新凝结成液态工质后再循环使用。这种方法称“中间工质法”,这种系统称“双流系统”或“双工质发电系统”。这种发电方式 安全性较差,如果发电系统的封闭稍有泄漏,工质逸出后很容易发生事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色列奥玛特(Ormat)公司把上述地热蒸汽发电和地热水发电两种系统合二为一,设计出一个新的被命名为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该机组已经在世界一些国家安装运行,效果很好。 联合循环地热发电系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适用于大于150℃的高温地热流体(包括热卤水)发电,经过一次发电后的流体,在并不低于120℃的工况下, 再进入双工质发电系统,进行二次做功,这就是充分利用了地热流体的热能,既提高发电的效率,又能将以往经过一次发电后的排放尾水进行再利用,大大地节约了 资源。 地热技术:高温地热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式是地热发电。200~400℃的地热可以直接用来发电。 蒸汽型地热发电 是把蒸汽田中的干蒸汽直接引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但在引入发电机组前应把蒸汽中所含的岩屑和水滴分离出去。这种发电方式最为简单,但干蒸汽地热资源十分有限,且多存在于较深的地层中,开采难度大,故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主要有背压式和凝气式两种发电系统。 热水型地热发电 1)闪蒸系统 当高压热水从热水井中抽至地面,由于压力降低部分热水沸腾并“闪蒸”成蒸气,蒸气送至汽轮机做功;而分离后的热水可继续利用后排出,当然最好是再回注入地层。 2)双循环系统 地热水首先流经热交换器,将地热能传给另一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沸腾而产生蒸气。蒸气进入汽轮机做功后进入凝汽器,再通过热交换器从而完成发电循 环,地热水则从热交换器回流注入地下。这种系统特别适合于含盐量大、腐蚀性强和不凝结气体含量高的地热资源。发展双循环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开发高效的热交换器。 低碳世界网(https://www.doczj.com/doc/b813762185.html,)由IDG中国和科技部中信所联合主办,是中国首家大型低碳技术应

地热井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地热井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关于切实加强地热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地热资源管理秩序,杜绝无序开采,确保可持续利用,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热资源管理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并重的原则,以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执法整治为手段,以科学利用为目的,维护地热资源国家所有权益,维护良好的勘查开采秩序,促进地热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地热资源服务经济、惠及民生。 二、整治措施 (一)切实做好排查摸底。针对我县当前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国土、水务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内地热资源勘查开采企业(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查清辖区内现有地热井井口位置、开采主体、水温水量、开采时限、尾水排放、回灌措施是否落实等情况。排查情况要逐一登记造册,切实摸清辖区内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实情况。 (二)扎实开展清理整治活动。一是整顿规范一批。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于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且有整改意愿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整改。由被整改企业和单位持有质资单位出具的地

热井回灌方案,向县国土部门提出整改申请,待县水务部门出具经过专家评审通过的水资源论证报告,县环保部门出具环评报告审批意见后,报县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打回灌井。在打井过程中,需由有质资单位编写地热井开发利用方案和储量核实报告,回灌井打成后,经县国土、水务部门验收合格,并报县政府同意,方允许限期办理相关手续。二是淘汰关闭一批。对未申请整改和通过整改达不到取水许可或采矿权设立条件的,一律依法予以关闭,集中供暖企业要及时与相关地热供暖小区进行对接,对供暖设施进行改造,确保地热井关停后,群众的取暖需求不受影响。 (三)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全面规范新开采地热资源。县国土、水务部门要加大联合巡查力度,建立巡查台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证取水、无证勘查开采地热资源等行为,对县政府确定关闭取缔的地热井,要撤出设备,封闭井口。对达到立案标准的,一律立案查处,需要移交司法机关的一律移交。对执法单位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强化属地监管。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发挥属地监管优势,组织专门队伍加强巡查执法,切实防止新的非法钻打地热井的行为发生,乡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今后凡是出现新的非法开采地热资源的,一律追究辖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关于我国温泉的法制问题杂谈

前言 温泉资源是一切温泉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也是未来温泉产业走上差异化竞争道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是,温泉水这种珍贵的、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的开发过程中屡遭破坏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与其管理中的法制缺陷不无关联。在中国,业界期盼已久的“温泉法”迟迟没能提上议事日程,温泉水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同时受到《矿产资源法》和《水法》两部法规的约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矿产部门和水政部门依此都将温泉资源作为自身的管理对象,但由于矿法与水法两部大法都没有出台针对温泉水资源的管理细则,政府部门的管理只是流于依法办证等行政审批的程序,实际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开采和价格问题实则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也是导致温泉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过度开采等破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针对中国温泉资源管理的法制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温泉资源管理的法制化缺失导致的危害性 1、温泉水资源面临威胁,缺乏法规保护 据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在最近10年的温泉开发中都陆续出现资源危机。如,广东某著名温泉风景区因长期超量采水已经使地热田面积萎缩,温泉水温下降,原先自涌出水的温泉井现在的降深已达30m以下;江苏某温泉景区由于近年来用水单位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供水不足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显,温泉水温10年来下降幅度达10℃。据调查,这些出现温泉危机的地区,温泉资源的使用既得不到属地政府的控制,又没有经合法手段进入市场。各种人情、关系都可以影响温泉水的去向,现有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此作出相关的规定,使得温泉资源使用无序,浪费严重的问题日益显现。 2、地方政府在操作层面急需法规依据 https://www.doczj.com/doc/b813762185.html,/温泉资源属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水法》是管理温泉资源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温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其特殊性,对于一般矿产企业的法律规定对于温泉资源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加上国内众多温泉的开采开始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颁布之前(1986年首次颁布)。而经过修订和出台细则之后的《矿产资源法》和《水法》对于历史上形成的开采权问题没有提及,尤其对于温泉牵涉的部门较多、层级较高、情况较复杂,仅靠县市一级地方政府更是难以操作。这是导致目前众多温泉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管理与执法中有法难依、无法可依的困境。 3、现有法规对温泉开发的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性弱 中国越是历史悠久的温泉胜地,温泉水井的产权问题就越是突出。因为这些温泉水井的产权多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当时的财政体制背景下,地方和居民没有财力与动力投入建设,因此,这些热水井的开凿多由当时省部甚至中央单位投资开挖,并委托其直属机关管理、使用。虽然时代变迁,这些单位多数已完成了企业改制,与中央、省政府的关系日益独立开来,但这些直属机关对于温泉资源的控制与使用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民众对温泉需求的增加,温泉价值的提升,各供水单位竞争性采水、卖水的情况就不可避免。虽然这样的竞争性采水对温泉资源的破坏显而易见,但要规范这些单位各自为政行为的协商成本却太高。其结果导致,实现温泉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开发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在很多地方却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温泉资源管理权责的错位 目前众多温泉旅游开发都由投资者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进行。但是,在温泉开发中举足轻重的地方政府,在温泉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权力的缺位。一方面,按照矿法的规定,温泉资源的探矿权证与采矿权证只能由省级地质矿产部门审批,地方政府只能作为地方主管部门向省级主管部门提供建议,而没有温泉资源的直接管理权。另一方面,省级主管部门只管审批,却把监督的责任交给地方政府执行。这种分裂的权责关系导致,投资者在温泉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同时和地方政府和省政府部门同时打交道,增加了项目开发的行政成本;地方政府的谈判能力因此受损,影响温泉开发的效率。正是管理体制上的错位,导致地方政府在温泉资源开采出现问题时显得束手束脚。这一体制的症结不解,全国各地温泉资源治理之路仍将十分艰难。

温泉水供热水处理方案

如皋长寿城温泉水预处理及供水方案 及报价清单 南京新日兴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04月24日

目录 一、温泉水预处理方案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原则 (1) 1.4温泉水预处理工艺 (2) 1.5温泉水预处理主要设备 (3) 1.6 工艺设备选择 (3) 二、温泉水供水方案 (7) 2.1 设计依据 (7) 2.2设计原则 (7) 2.3 温泉水机房内加热方案 (8) 2.4 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分析 (9) 三、设备报价清单 (10) 四、公司资质 (11)

一、温泉水预处理方案 1.1工程概况 如皋温泉井出水量960t/d,水温15℃,水质较为浑浊,呈浅黄色, 经检测地下温泉水铁、锰离子超标,需要进行温泉水除锰除铁处理。另需要为92幢别墅提供温泉水,每户用量按定额1500L计算(浴缸平均存水量按500L计),共需要约138吨50℃热水,故每天供水量按150m3/d设计。 温泉井距离最远供水点约280m。 1.2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6; 《简明建筑设备手册》; 《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建筑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84; 1.3设计原则 1.3.1 依据业主的要求及场地的考量,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范及设计要求,合理进行本工程的设计与投资规模预算。 1.3.2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基本建设法规,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 1.3.3 采用成熟可靠、高效的预处理工艺。力求工艺合理规范、设备运行稳定、操作管理方便、投资成本合理、使用安全可靠。

高地热金属矿山井巷通风降温数值模拟研究

目次 目次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 1.1.1研究背景 (2) 1.1.2研究意义 (3) 1.2矿井高温热害状况和危害 (3) 1.2.1国外矿井高温热害状况 (3) 1.2.2国内研究成果 (4) 1.2.3国内外研究动态 (5) 1.2.4矿井高温的危害 (6) 1.3矿井热源分析 (7) 1.3.1矿内热环境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因素 (7) 1.3.2高温热害矿井的热源分析 (8) 1.4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1.4.1研究目标 (13) 1.4.2研究内容 (13) 1.4.3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14) 第2章热害成因 (15) 2.1铁矿概况 (15) 2.2地面大气环境对热害的影响 (16) 2.3地质地热环境 (17) 2.4机电设备工作时的散热 (19) 2.5矿石散热 (20) 2.5.1运输中的矿石散热 (20) 2.5.2矿石氧化放热 (20) 2.6风流压缩热 (20) 2.7人体散热 (21) 2.8本章小结 (21)

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巷道通风数值模拟研究 (22) 3.1风速与风流温度变化关系 (22) 3.1.1FLUENT数值模拟 (22) 3.1.2模型建立 (23) 3.1.3FLUENT求解 (24) 3.1.4结果后处理、数据分析 (24) 3.2不同入口风流温度下风流出口温度分布情况 (33) 3.2.1模型建立 (33) 3.2.2FLUENT求解 (33) 3.2.3模拟结果分析 (33) 3.3一定风速下辅助降温时间 (40) 3.3.1每年需辅助降温措施的时间 (40) 3.3.2每月辅助降温时间 (41) 3.3.3特定节气辅助降温时间 (42) 3.4风速对辅助降温时间的影响 (43) 3.5本章小结 (46) 第4章保温层对通风降温效果的影响 (48) 4.1保温隔热材料的选取 (48) 4.2不同入口风流温度下加保温层的出口风流温度 (49) 4.3本章小结 (57) 结论 (58) 参考文献 (59) 致谢 (62) 导师简介 (63) 作者简介 (64) 学位论文数据集 (65)

热量计算组卷含答案

热量计算组卷 1.一个成年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8.4×106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0.7kg的干木柴才能得到.将这些干木材放在煤炉中用来烧水,可以使8kg的水温度升高5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l 03 J/(kg.℃).求: (1)干木材的热值. (2)8kg的水温度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 (3)此煤炉烧水时的效率. 2.将质量为4千克的水加热,水温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 3.质量为1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2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铝=0.9×103焦/(千克?℃)]. 4.邻水县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在我县广阔的农村,人们普遍采用烧煤的方式来烧水与做饭.问: (1)煤炭是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小康用烧煤的方式给一锅装有初温为20℃的水加热,水吸收1.68×106J热量,温度升 =4.2×103J/(kg?℃)]. 高了40℃,则水的质量为多少kg?[c 水 5.质量为5kg的水,温度从30℃升高到5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6.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多少的热量. 7.质量为2kg的金属,温度从25℃升高到105℃,吸收的热量是7.52×I04J.求这种金属的比热容. 8.一辆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已知:所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7×103kg/m3,求: (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这辆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温泉供暖项目案例

工程案例 居住小区地热采暖 工程设计方案 编制方:天津世纪天源地热环保设计有限公司 2012-04

目录一.工程简介·3 二.方案设计依据·3 三.方案设计技术原则·3 (一) 设计指导思想·3 (二) 主要技术原则·4 四.方案设计相关参数·4 五.系统设计·5 (一) 地热介绍·5 (二) 工艺流程·5 (三) 针对招标文件说明,我司有一下几点意见·10 (1)招标文件部分设计要求·10 (2)我司针对上述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建议·10 (四) 泵站供热自控系统设计系统优点·11 六.供热泵站设计·13 (一) 地热站设备布置图·13 (二) 地热站管道简单布置图·14 (三)地热站布置原则·15 (四)泵站主要设备·16 (五)设备运行费用分析·17 (六)设备介绍·18 七.外管网管材推荐·20 (一)管材选型·20 (二)玻璃钢管材特点·21 (三)推荐结论·21 (四)工艺措施·21

(五)玻璃钢保温管道报价·22 一.工程简介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为小区建筑的采暖及生活热水处理提供方案,拟以地热水结合水源热泵为建筑冬季采暖,方案包括地热水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提供换热站内系统工艺和设备的选型;根据工艺要求,相关工艺配电系统的设计,并能达到全程自动化运行、监控、管理;地热水加热、恒温系统工艺设计;地热水系统设备。 小区建筑采暖面积约为15万㎡,住户数为1288,供热负荷60W/㎡,末端均为地板采暖;地热井热源出水量80m3/h,温度70℃。 二.方案设计依据 建设方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50015-2003)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T88-200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泵站电器设计规范》(GB/T50265-9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范》(GJJ138—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 其它国家有关规定及规范 三.方案设计技术原则 (一)设计指导思想

沧州肃宁县地热开发利用及其环境保护问题

前言 地热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尤其在冬季供暖方面有着锅炉无法拟的优越性,地热又属于洁净能源,不污染环境,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发利用地热能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肃宁县是河北省皮毛加工地,是朔黄、京九铁路的交汇处,随着朔黄、京九铁路的相继开通,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当地皮毛企业及朔黄铁路公司等相继建设与发展,将对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活力。同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加快,对地热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本区地处冀中拗陷区,地热地质条件良好,地热资源丰富,然而肃宁地热田的地热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地热开发利用层次较低,管理粗放,影响了肃宁县县城地热资源的科学、经济、合理、有序的开发与保护。 为避免盲目开采造成的失误和浪费,为科学合理开发肃宁县城区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小组在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与肃宁县华硕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的帮助下,开展了对肃宁县城区地热资源研究工作。 (一)所做的工作: 1.收集了肃宁地区地热资源方面资料,取得河北省地勘局水文四队及当地有关单位的支持,并提供技术指导。 2.到肃宁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对肃宁地区地质构造和地热层进行了解,到现有地热井处提取水样进行化验,并作不同用途的水质评价,为地热资源评价,合理开发肃宁县县城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了解了肃宁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对已有地热开发井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地热发展与利用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4.搜集到各地区地热开发与利用的经验,并结合肃宁地区实地情况提

出地热利用可行性方案。 5.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对现存地热开发对环境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统计,并提出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 为此,我们课题组全面收集了该区的物探、石油探井、水文地质、地热等相关资料,进行了实地勘查,,在综合研究基础上编写了肃宁县地热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报告。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河北省地勘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与肃宁县华硕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以往地热资源研究程度 本区以往地热资源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与本区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78-1982年,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远景区划组完成了《河北省地下热水开采利用水文地质远景区划报告》,该报告较细致地论述了区域地质、深部构造、平原区基岩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热地质,圈定了平原区地热异常区范围。 198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陈墨香等人编写的《华北地热》一书,该书对包括本区在内的区域地温场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地下热水形成、性质、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圈画了浅部可开发的地热区,并将深部地热作为开发利用远景区。 1988-1989年,沧州地区新能源办公室提交了《沧州地区地热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对策报告》,该报告给出了全区的地热水资源量,并对全区地热水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石油勘探井资料265眼。 2001年,河北省地勘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提交了《河北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包括该区在内的全省地热地质条件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