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中的渗透

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中的渗透

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中的渗透
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中的渗透

行为经济学的新发展及其在保险中的作用

摘要

保险行业是中国的朝阳行业,保险需求日趋旺盛,行业规范日臻完善,发展潜力极大。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也是发展迅速,成果瞩目,成为经济学领域最富生机的流派之一。当代保险经济学家,如H. Kunruether、A. Muermann、P. Brockett、L. Tzeng等,都曾借鉴行为经济学的成果对保险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过独到见解,行为经济学也逐渐渗透到了保险经济学的研究中。本文简要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论题及其在保险经济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保险学

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

当代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 C.F. Camerer是这样介绍行为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分析中强化心理学基础,并使之更符合现实”。这一界定强调了行为经济学并不是要否定以效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为基石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逻辑;相反,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增强了传统研究范式对现实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现代行为经济学所做的工作看似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实由来已久。经济学的鼻祖A. Smith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早已论述过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特征及其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如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利他主义等,其它学者也考察过决策的心理学特性。只是因为在当时――当经济学最初被确认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时,心理学还没有形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导致了希望把经济学当作自然科学来研究的经济学家对科学根基尚不牢固的心理学有些反感和抵

触,于是引发了把心理学从经济学中排除出去的运动。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与多样化,各种“异象”的存在构成了对主流经济理论进行质疑的最初标靶。大约从1960年起,认知心理学开始关注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开拓了如记忆、学习、决策等曾被早期的心理学家所忽视的研究领域,这些新进展与新古典效用最大化概念关系密切,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行为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找出被经济学家普遍使用的规范假设,如期望效用、指数贴现、贝叶斯学习等;第二,发现和确立现实经济生活中违反一般模型结论或假设的异常现象,不遗余力地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找准问题所在;第三,基于之前的观察,激发新理论的创造,总结和提炼行为规律;第四,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将行为规律纳入经济学模型,提炼新的意义、做出新的预测,并进行实证检验。现在,诸如“损失厌恶”、“抛物折现”、“框架效应”、“情境效应”、“心智账户”、“利他与公平”等概念已经获得了大量市场证据、行为实验、现场实验等的支持,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这些进展加快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使行为经济学不只是停留在解释异象方面,而是被纳入了均衡和效率的分析框架,在分析和预测市场、形成政策建议等实务方面能够有所作为。

行为经济学基本论题

行为经济学发展迅猛,所触及领域极为广阔,无法全面的涉及,这里选择性地介绍一些,为说明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领域的应用做

准备。

(一)参照依赖和损失厌恶

按照传统消费理论的假定,人们对选择的偏好不受其个人现有禀赋或消费的影响。但与这一假设相反,大量证据表明:偏好是依赖于参照点的。具体来说,人们对在已有消费基础上承受损失的厌恶,远远胜过从增加的消费中获得的快感。

Kahneman和Frederick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对“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做了说明。他们让一半的被试者每人先得到一个咖啡杯,然后回答他们愿意出售所得杯子的最低价格,并让事先没有得到杯子的人回答愿意为购买这个杯子支付的最高价格。结果发现,卖价的中值是5.79美元,买价的中值是2.25美元,几乎成2:1的比例,这一结果已被反复得到验证。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或有估价”研究调查证据的支持。该研究试图确定一些不常用来交易的物品的价格。“或有估价”常被用于政府成本效益分析或确立对环境破坏行为应采取的法律惩罚等。这类调查一般显示的结果是:买价(如为清理海滩的油污而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卖价(如允许自己的海滩被污染而索要的价格)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损失厌恶这一现象也能帮助人们理解一些市场现象。例如,需求弹性在价格增加和降低之后所表现出的非对称性;股票和债券之间存在的很大收益差,即“股权溢价”等。

(二)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偏好

期望效用理论通常假定经济人从风险活动中获得的效用等于各个

结果效用的概率加权平均。这个假设从规范性上来讲,具有严格的公理逻辑,它依赖于独立性公理。独立性公理强调了风险的“可消除性”,即如果你比较两场赌局,应该消除那些以同样概率出现同样结果的事件,你的选择应该独立于那些具有相等可能性的结果。然而,很多记录显示了期望效用理论的失败。最著名的例子当属Allais悖论,在这个例子中,被试者从“A 以100%概率得到100万美金”和“B 以89%的概率得到100万美金,以10%的概率得到500万美金,以1%的概率什么都得不到”中做出选择。多数被试者选择了A。我们再要求被试者从“C 以11%的概率得到100万美金,以89%的概率什么都得不到”和“D 以10%的概率得到500万美金,以90%的概率什么都不到”中做出选择。大部分受试者会挑选D。注意从A和B中消除一个共同因素,即“以89%的概率得到100万美金”,即可得到C和D。按照期望效用理论,经济人选择A就意味着经济人应该选择C,显然这一预测与真实的实验观察相悖。

Allais悖论催生了一系列非期望效用理论,这些理论考察了损失厌恶、主观概率的非线性扭曲等对行为决策的解释力。这类理论通常都是传统效用的理论的扩展,在特定参数下,新的效用函数会退化到标准的期望效用函数。然而,这类扩展绝不仅仅是个数学游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较好预测经济人的决策行为。

(三)时间贴现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人们如何权衡不同时点上的成本和收益。在传统的研究中,为了解析上的方便,通常用模仿现金流的折算,

用一个指数递减贴现函数来衡量未来的效用。实际生活中,首先以人做被试对贴现率进行经验测试的是Thaler。他让被试者想象他们在一些抽奖中赢得一些钱,钱存放在银行里,他们可以现在取出或等到以后取出并获得利息。要求被试者回答的是对他们来说多高的利息才能使等待与立刻得到这笔钱具有同等的吸引力。在线性效用函数的假设下,Thaler估计了在不同的现金数额和延迟时间条件下的隐含贴现率,结果显示贴现率随延迟的时间线性下降。下降的贴现率在用真实货币和其它物品所做的实验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

这种随延迟时间下降的折现率,也被称为双曲折现率。双曲折现率意味着人们做事情时,如果成本和收益发生在未来,会做出相对有远见的决策;而如果成本和收益发生在眼前,会做出相对短视的决策。由这一偏好变化导致的冲突会使得人们在跨期决策中体现出时间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在指数折现中是观察不到的。

当考察长期偏好与短期偏好之间的冲突时,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当事人能够意识到他们的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吗?学者们从概念上做了区分:能够意识到自我控制问题并能对未来采取深谋远虑的一致性行动的经济人被称为是“老练”的(sophisticated),而不能意识到自我控制问题并只根据短期冲动性偏好采取行动的经济人被称为“天真”的(naive)。据Wong对大学生就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的安排做的实证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具有双曲折现率,亦即其长期计划与短期行动之间存在冲突。在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人又是“天真”的,即很难采取前后一致的行动。

由于人们的大多数重要决定,如储蓄、教育投资、劳动供给、健康和饮食、犯罪和成瘾等,都涉及到在不同时期的成本和收益,所以双曲折现模型已经日益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其应用也涉及到健康、税收、养老等一系列重要研究领域。

(四)行为博弈

博弈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基石,其在价格形成机制、契约设计、组织结构、公司博弈、投票选举与议会行为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但略显遗憾的是,由于其对均衡的预测通常是基于完美的理性推理,因而与现实的观察相去甚远。Camerer et al总结了人们关于选美博弈的大量反复的实验结果。这个实验请参与者在[0,100]上选择数字,如果哪位参与者所选数字最接近所有参与者所选数字的2/3,那么他将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在这个博弈中,如果参与者认为其他人会选择50,那么他将选择33;如果认为其他人选择33,那么他将选择22。据此类推,唯一的纳什均衡是信念与选择吻合的数值――零。但实验中,大部分被试者都似乎只使用了一到两步的重复推理,因为他们相信其他人会随机选择,或者认为其他人会进行一步推理。

这类实验表明,纳什均衡中的一致性假定――参与者能正确预期到其它人的行为――在参与者首次面临一个博弈时是不合理的。Camerer et al提出了一个单参数认知层级模型,也被通俗地称作Level-k理论,其中参与者使用更高推理步数的频率服从一个单参数的泊松分布。后续研究证实,该理论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比纳什均衡要好很多。另一个保留了纳什均衡中一致性假设的行为博弈模型是“随

机最优反应均衡”。该理论假定参与人对其他人的行为形成信念后采取一种统计学规则来选择策略,同时参与人认为其对手也会根据一个统计学规则选择策略。这样,统计学规则下有较好表现的对策就会被赋予更多权重。这一理论的优势在于,它对纳什均衡做了最小程度的改进,这种改进既能回避纳什均衡中许多技术难题,又能很好地拟合实证数据。

针对动态博弈中的学习过程,行为经济学也在逐渐改造传统的完全理性下的信念修正过程,使之更加符合现实生活与实验数据。

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其研究工具与成果日益成熟,当代有远见卓识的保险经济学家也开始尝试借鉴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或成果,考察保险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由于行为经济学在保险研究中的应用远比其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应用起步晚,目前尚没有看到具有系统性的成果。但这也恰恰说明,借鉴行为经济学的成果研究保险问题,是一个尚待发展的方向,充满了挑战也预示着机遇。

(一)信念、损失厌恶、风险态度

现代决策理论已经开始重视参照信念以及相对于参照信念所表现的损失厌恶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近年来有不少经济学家开始用模型描述“信念依赖”的选择偏好。

首先,信念对风险态度的影响,取决于信念的分散程度。信念分

布越均匀,风险态度越冒进;反之,信念分布越集中,风险态度越保守。从保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决定投保人保险购买数量、免赔额、赔偿上限等的不仅是传统的风险厌恶和禀赋,还取决于投保人事先对风险分布形成的主观预期。事先对风险分布形成的主观预期越明朗,投保人越能体现出较强的保险购买意愿,事先对风险分布形成的主观预期越杂乱,投保人对保险购买的动机就会减弱。虽然这一判断还没有得到严格的实证检验,但其对我们理解投保人的保险意愿提供了传统理论所无法替代的线索。

其次,信念对风险态度的影响,还取决于信念是否被投资者预料到,也即投资者是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信念,使之与当前的决策相匹配。如果投资者能够及时调整信念,使之反映即将面对的真实风险分布,投资者则会对风险采取更多的防范措施;反之,如果投资者不能及时调整信念,把即将发生的风险看作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即信念与即将面对的风险分布相差很远,则投资者会倾向于冒险。这也为巨灾保险的需求不足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解释:巨灾保险之所以需求不足,是因为人们知道当前人类科技无法对地震、火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人们很难为应对这类风险做出事前准备,于是在心理上会倾向于将此类风险看作意外,而不会像对待财产损失风险那样看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加以防范,这便导致了人们对巨灾保险的购买意愿不强。

最后,“信念依赖”效用函数能够很好地拟合实证中发现的“低免赔额”现象。“低免赔额”现象指的消费者在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时,通

常会选择免赔额很低的保单。这一现象之所以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是因为家庭财产损失作为一种中等程度的风险,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推算,消费者对其态度趋于风险中性,进而会选择有一定免赔额的保单。但市场中消费者对免赔额的真实选择比理论估算值要低很多。损失厌恶能够很好地解释消费者对免赔额的选择,并做出较好的预测。

(二)不明确厌恶与保险人定价

与打赌从一个装有50个白球和50个黑球的盒子中抽出一个黑球的事件相比,保险公司开展的业务更像是从一个不知道装有多少只黑球的盒子里猜测抽出黑球的概率,因为它在采用大数法则分摊风险之前,必须要预测未来风险发生的概率分布,就想要预测未来黑球出现的概率一样。尽管保险公司有着一批训练有素的精算师为其预测未来的赔付分布,但任何一个可用于操作的预测模型都不可能全面抓住影响未来的方方面面的要素,必然会有所取舍。这导致即便是最优秀的精算师也会对其所开发的风险预测模型持谨慎态度,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偏离预测结论所带来的后果,这体现了保险人对风险建模所持有的不明确厌恶。保险合同涉及的期限越长,如年金保险,或保险合同涉及的赔付金额越大,如农业保险,或标的风险由于技术原因越难于估算,如地震,投保人的不明确厌恶对定价的影响就会越显著。这也为年金保险、农业保险、地震保险之所以有很高的风险溢价给出了心理层面的解释。近年来保险业界与学术界普遍重视的长寿风险――即享受年金的老年人的实际寿命可能会远远超过他们购买年金时基于当时的历史数据所做的预测――正是这样一种模型偏离现实的实例。

(三)主观概率与投保人决策

在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行为中,一个重要的而又切合实际的特点是:消费者是根据自己对风险的主观认知而不是客观概率来做出保险决策的。传统的理论简单地认为主观认知等于客观概率,也即投保人与精算师都按照一个相同的客观概率对保单进行估价,这显然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借鉴行为经济学关于主观概率的研究成果,不少学者针对保险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给出了独到的分析。有学者借鉴前景理论,人们对概率认识会有一个主观扭曲,指出人们面对巨灾这种小概率、大损失的事件时,会倾向于冒险。

Ciccheti和Dubin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调查,研究人们是否愿意为电话线的损坏进行保险。在这项研究中,电话公司要么要求消费者为电话线维修支付大约60美元,要么要求消费者每月购买0.45美元的保险。假设电话公司估计了电话线损坏的概率,其期望成本仅仅是0.26美元。通过考察不同地理区域电话线损坏的概率与电话线保险购买的联系,Ciccheti和Dubin证实人们赋予电话线损坏的概率是非线性的,同时还检验出了现状偏差现象,即那些先前没有购买保险的人,在有新的险种推出时也很少购买。这支持了前景理论对保险购买行为的解释力。

在政策分析方面,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的不一致也引起了保险研究者的关注。Sandroni和Squintani分析了当有一部分高风险(即出险概率较高)投保人因为乐观而低估了出险概率时,在具有不对称信息的保险市场上,传统的Rothchild和Stiglitz市场均衡不再存在。

特别地,基于“主观概率等于客观概率”的假设而做出的“强制保险因其能够促进交叉补贴而同时提高‘高风险’与‘低风险’两类投保人的福利”论断不再成立。这项研究显示,行为经济学的引入,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解释异象方面,还能结合规范的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政策建议。

(四)后悔厌恶与保险市场

在个人的行为决策中,我们常常会考虑一个决策带来的机会成本。面对各种机会成本的权衡,一个自然的想法是个人会避免“预期性后悔”。所谓的预期性后悔厌恶,指的是经济人要避免做出一些将来有可能引发后悔的决策。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我们考虑利用一笔财富进行股票投资或者购买年金时,我们会首先对未来可获得的收益做一个判断。如果全额投资股票,当股票价格走势低迷时我们可能会后悔当时没有选择将一部分财富用来购买年金;类似地,如果全额购买年金,当股票未来出现较高回报率时,我们可能会后悔当时没有选择购买一些股票。具有预期性后悔厌恶的个体,通常的表现是会努力避免极端的方案,倾向于选择能够多方面兼顾的、温和的投资策略。权益指数化年金就是一种能够满足投资者股票与年金兼顾的理财产品。其市场比单独的年金市场运作要更加成功,一个方面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它更能迎合投资者预期性后悔厌恶的心理。

在对具有不对称信息保险市场的政策研究中,Huang et al首次研究了不可观察的消费者预期性后悔厌恶对保险市场均衡和福利的影响。该模型假定投保人分为两类,一类具有预期性后悔厌恶,另一类

则是标准的效用最大化者,这两类投保人的其它方面如风险厌恶、初始禀赋等相同,并且两类投保人都自行决定付出多少防损努力来降低出险概率。由于消费者的预期性后悔不能被保险公司直接观察到,保险人采取分离合同来甄别投保人的类型。作者指出,这种不可观察的预期性后悔厌恶可以导致保险市场出现“优选择”:有预期性后悔厌恶的投保人会呈现出更加谨慎的态度,他们愿意购买更多保险,同时采取更多防损努力,从而表现为较低的出险概率。这里我们明确一下“优选择”的概念。在保险研究中,“逆选择”指的是有较高风险(较大的出险概率)的投保人会购买高额保险,而有较低风险的投保人由于其不能被保险人识别而被迫购买较小额度的保险。不对称信息可导致保险市场出现逆选择这一论断最早由Nash均衡的方式严格地推导出。但某些保险市场的实证文献却恰恰给出了相反的结论,在汽车保险和医疗保险中,市场呈现出的却是高风险人购买小额保险,而低风险人购买高额保险。学术界就把这种现象称为“优选择”。优选择的起因引起了保险经济学家的浓厚兴趣,他们从风险态度的异质性方面给出了解释和从消费者折现率的异质性方面给出了解释。当然,基于不同的假定,最后得出的为消除不对称信息不良影响的政策建议也是各不相同的。

(五)冲动性消费与保费评级

最近,车险市场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被调查者中,相对于出车祸频率低的群体,出车祸频率高的群体其银行贷款的信用记录也较差。这种理赔次数和银行贷款信用记录之间的相关

性不仅激发业界试图借助消费者银行贷款信用记录信息来对其进行车险费率评级,也引发了保险经济学家去探索这种相关性背后的成因。在研究的综述中,作者指出,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实证文献表明,车祸频率较高的群体通常更容易寻求刺激、贪图冲动的快感、对他人或社会缺乏责任感。不过目前为止还未能找到直接的实验或市场证据能够证实高风险与冲动性消费间的联系。

(六)保险公司竞争

行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进展是,组织管理学家能够借鉴其成果来考察商家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来制定营销策略。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假定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在做决定时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受到商家策略的影响,而商家被认为是理性的,他们依然像传统的研究所认为的那样,进行着完全理性的博弈。现在的文献之所以选取这种设定,是因为我们普遍认为商家的决策更像一个集体行动,会比单独的消费者更加理性。比如说,在金融服务中,消费者常常感到金融合同条款晦涩难懂,特别地,在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出售的同类型保险产品其条款和赔付也形态各异,让消费者无从比较。有学者对这一现象作了分析,指出金融条款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商家为了避免信息过度披露而引发激励竞争的一种销售策略,这种策略会降低消费者剩余。

结束语

这篇文章对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及基本主题、在保险研究中的应用做了一个简要的综述。可以看出,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借

鉴到保险经济学的研究中来,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研究潮流。有些主题,比如非期望效用理论、主观概率、不明确厌恶等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较多结果;但另外一些主题,比如消费冲动性行为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保险公司针对消费者行为特性而采取的竞争策略等,尚缺乏有效的实证分析和严密的理论论证。还有些课题,例如消费者行为对年金购买的影响等,更是处在探索阶段,正式发表的成果尚未出现。总之,行为经济学与保险研究的融合,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新的研究领域,值得关注和思考。我相信,不远的未来一定会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丰富保险业研究成果,更好的指导保险行业的发展。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31章行为经济学 1.假设要求被实验者摇奖买票。告诉一组被实验者,他们有55%的可能性买到票,而告诉另一组被实验者,他们有45%的可能性买不到票。哪个小组更愿意摇奖买票?这种效应的名称是什么? 答:第一组被实验者更愿意摇奖买票。这种效应的名称是框架效应。实际上,两组被实验者买到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但是针对第一组的表述属于正面信息框架,针对第二组的表述属于负面信息框架,根据框架效应,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人们会厌恶损失。 2.玛丽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了整周的膳食计划,而弗雷德负责每天购物。谁更愿意使得膳食多样化?这种效应的名称是什么? 答:玛丽更愿意使得膳食多样化,这种效应的名称是选择分类效应。人们在面临一次性选择时,一般会明显地愿意选择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 3.设想一个中等规模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正试图决定为自己公司雇员的年金计划提供几种共同基金。提供10种共同基金好还是提供50种共同基金好? 答:根据经典消费者理论,人们偏好多样化,因此选择越多越好。但是更多的选择可能会误导雇员,以致雇员无所适从;此外,过多的选择也存在决策成本问题。因此,对于人力资源主管而言,提供10种共同基金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如果人力资源主管决定提供50种共同基金,则最好是将它们归并为相对更少的几类基金。

4.在正常的硬币投掷中,连续出现三次硬币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答:在一次正常的抛掷硬币实验中,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0.5。由于每次抛掷硬币都是独立事件,所以连续三次抛掷硬币都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0.5×0.5=0.125。 5.约翰决定本周和下周各节省5美元和10美元的开支。然而,在下周来临时,约翰决定只节省8美元的开支。可以用哪种专业术语描述这类不一致性行为? 答:约翰的这类不一致性行为称为“时间的不一致性”。“时间的不一致性”是指在t 期为t+i期计划的行动方案,在t+i期到来时,实施该行动方案不再是最优的。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 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 莱布森(David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 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 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 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莫斯 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第一文库网德 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 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 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现模型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 现模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简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最后,利用行为经济学通过分析经济人心理来描述经济人经济活动行为的思路,对传统投资贴现模型作了一点改进。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有限理性展望理论价值函数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及兴起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又称为“心理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认为,人类行为是有限理的,并且,经济人偏好不总是稳定的。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 1.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的偏差 一个基本偏差是:小数法则。例如,当一位投资者观察到一位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中的投资业绩好于

平均情况,就会得出这位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优秀的结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展望理论 莫里斯.阿莱最先提出实际情况中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并由此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阿莱悖论。如,给定一组选择,a:以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收益;b:以8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20%的概率没有收益。此时,被实验者往往会选择a选项。给出第二组选择,a:以25%的概率获得3000元的收益,75%的概率没有收益;b:以2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80%的概率没有收益。与第一组选择相比,两个选项获得收益的概率同时减为四分之一,但此时被实验者往往放弃a而选择b。 卡尼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展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即展望理论。 在展望理论中,相对于各种选择下效用的绝对水平,决策者重视各种选择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 丁建峰 一、超越“经济人”:人类的公平诉求 社会科学理论通常都以对人性的某种描述或者假设作为基本出发点,理性自利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是主流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人性假设。所谓的“理性”.是指行为主体在给定的决策范围内进行最优选择的能力;“自利”,则是指行为主体在决策时只关心自己而非关心他人的利益。当代的经济理论已经由新古典经济学的“优化时代”转入以博弈论为核心的“策略时代”“策略”虽然也可被看作是面对他人的优化选择,但“博弈”这一交互决策的过程,却使经济学家不得不注意决策的社会与心理背景。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日益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场“方法论革命”中,“经济人假设的两根最有力的“支柱”——“理性”和“自利”.均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人既不是能够精确计算损益得失的“机器”.也不是唯利是图的“自私基因的表现型”。大量实验显示.人类具有强烈的公平诉求。 主流经济学家会辩护.他们之所以采用自利假设.是因为这一假设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人类行为。采用其他假设会导致更多的偏离和错误。然而,大量实验和社会调查显示,即使在经济领域.典型的人类决策也是既考虑“利”.又考虑“义”的:在经济活动中.决策主体常常宁肯牺牲巨大的个人利益也不放弃心中的“公平原则”(Babcock and Loewenstein,1997)。大量研究表明,对公平的诉求带来了非自愿失业、短期的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同时,管理学的调查发现.分配是否公平.对于人们的工作满足感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并进而极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学家还将分配正义与市民社会的兴衰联系起来(Persell,1997)。在最新的文献里.演化经济学家Bowles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说明:“为恶棍设计出的制度会制造恶棍”,如果经济制度的设计仅仅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那么,为了“适应社会”,人们不得不压抑内心高尚的道德情感,这导致了普遍的不信任、压抑感以及不公平感(Bowles,2008)。假如“经济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幸福的学问”(萧伯纳语),那么,它便不能回避公平问题 二、描述性的分配正义理论 对于公平问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个角度是规范的.它研究的主题实际是“公平应当是怎样的”或者“在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看来。何为真正的公平”。这方面最典型的研究。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它通过“反思性平衡”的范式,把关于公平分配的“一种正义理论”建立在康德式思辨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出“平等原则”(每个人对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之完全充分的图式都有一种平等的要求)和“差异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满足如下条件:a.从属于地位和职务(positions and offices)的不平等,应当遵循机会平等原则.向每个人开放。b.这种不平等必须对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有利。通俗地说,差异原则是一种最有利于社会不利群体的分配原则。)《正义论》发表之后,政治哲学家和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例如诺齐克基于自由至上主义的“资格理论”,德沃金关于“资源平等”的理论,都是典型的规范学说。 另一类研究与此不同,它主要关注“真实世界的人们的公平观念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它要研究的是“体验到的正义”而不是根据逻辑思辨和“思想实验”得出的“概念化的正义”。其中最具系统性的开创之作,应属Frohlinch和0p.penheimer合作的一系列研究(Frol —inch et a1.,1987;Frolineh and Oppen—heimer,1992)。他们试图在实验室里检验人们是否遵循罗尔斯提出的“差异原则”。实验显示,参加实验的145个被试中.没有一组人

日常经济现象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日常经济现象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周卫东 内容提要:通过木讲学习,使学员了解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产生和主要理论,并学会用行为经济学主要理论简单分析日常经济现象,同时接触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授课提纲: 一、主流(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和局限 1、经济人假设:理性(Rationality)和自利(Self-Interested)。 2、人的偏好是:独立的、客观的、稳定的、前后一致。 3、人的选择是:自利的,完全理性的。尽可能利用所有的信息追求效用极大化(理性预期)。 4、经济人理性、自利的行为会导致个人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 二、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日常经济现象 有限理性:人的思维能力并非无穷无尽;人具有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是有限理性,所以人们在行为上并不总是追求效用极大,实际上,人会根据对环境的认知和自己有限的思维,然后作出让自己满意即可的选择。这就是更接近血肉之躯的人的“有限理性”的观点。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 行为经济学采用实验方法收集数据。 行为经济学发现人们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进行修改和挑战,并提岀新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参与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以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一门现代经济学学科。 1、前景理论 规律之一:在得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的。 规律之二:在失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偏好的。 规律之三:人们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改变参照点,就可以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规律之四:人们通常都是损失规避的。 2、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评估、追溯经济活动时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即: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中。 3、参照系 损失厌恶「'等量的损失要比等量的获得,对人们的感觉产生更大的影响。” 4、幸福 1)当有好消息的时候,要分开告诉大家。 2)当有坏消息的时候,要一起告诉大家。

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哈喽,诶瑞巴蒂!今天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些与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知识。 行为经济学产生了4个重要的理论或者说4个结论: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1 前景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2 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

行为经济学测试-A

A卷问卷部分: 共四题,选择题局为单项选择,划线部分为必答。 1.你在地上捡到1000块钱,但是被另一个陌生人看见(是你先看见并捡起),不管什么原因, 你必须和他一起分这笔钱,才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否则你们两个人都将得不到任何钱; 然而如果你的分配被他拒绝,那么你们将得不到任何钱。 那么你会分_______元给这个人。因为你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家庭生活中,丈夫的工资每月是2500元。那么你认为妻子的工资应该是月( ). A. 1000– 1500元 B.1500– 2000元 C.2000– 3000元 D.3000– 5000元 E.妻子的工资不应受丈夫工资的约束 F.以上答案都不对,我的答案是________元 您选择该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 3.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假设公司员工的工资是每月1500元,现有两个人的工作量,但 是公司只雇用了你一个人,你认为公司每月应付给你_______元,你才不会拒绝这份工作; 但是如果你所需求的工资没有被公司所接受,你也将不会被录取。如果将你对这份工作的 投入工作额度用1分-10分来表示(注;投入额度的意思即工作投入热情),则你的工作投入度将是______分。因为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 社会对穷人不收税,对富人收25% - 45%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有社会福利; B 社会对穷人和富人都收8%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无社会福利; 你愿意生活在( )的社会制度。(备注:穷人和富人依照你自己的定义和理解) A. A 社会 B. B 社会 您选择该项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倾向文献综述

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描述Bowman悖论以及对国内外关于风险倾向的研究进行梳理,从管理层自身、企业业绩、企业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探讨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影响。最后发现现有文献和研究的不足,指出国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Bowman悖论;风险倾向;战略风险管理 一、引言 基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企业风险-回报的相关关系呈正相关,即高风险带来高收益,低风险带来低收益。1994年,Bowman对美国85家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的风险-回报呈负相关,一些产业内则呈非相关关系,这就是著名的“Bowman悖论”。这一悖论的提出冲击了人们关于企业风险-回报正相关的传统观念,引起了学者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二是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从Bowman 悖论提出以来的研究来看,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后者。循着Bowman的结论:某些管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战略能力,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回报。Miller和Leiblein运用企业行为理论证实了这个观点,正确的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高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风险-回报的负相关;管理层可能不是风险厌恶型而是风险寻求型,风险态度影响了风险-回报的关系。本文通过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思想脉络并提出研究假设。 二、风险倾向的探讨 风险倾向是指人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的态度或行为(保守或激进,风险寻求或风险规避等)。从20世纪中期开始,有关风险态度和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对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区别,以及对风险决策下的各种模型的研究。它是战略风险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受决策个体、企业业绩及竞争优势的影响,个体对决策和收益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战略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战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能规避风险。战略的制定与管理层的风险态度密切相关。因此,管理层受自身、企业业绩及企业竞争优势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的风险倾向会影响风险和回报的相关关系。 (一)管理层自身因素与风险倾向 Porter指出,风险是在“错误”情景发生的情况下执行某种战略所导致的糟糕结果。Miller 和Leiblein对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可以通过战略调整来改变风险-回报的关系。Robert和Gmoez-MeJia建立了一个行为代理模型,主要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来解释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行为。许多研究发现,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糟糕的情景下会有强烈的冒险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源于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形成的契约关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代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何 大 安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行为经济学可谓是继新制度经济学之后进一步将经济理论分析由讲台推向现实蹬一个经济学流派。2001、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2001年美国Clark 奖均授予行为经济学家的这一事实,反映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分 析方法的认可。本文拟结合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难题对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架构作出解析,在对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述该学派之于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鉴于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 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本文的分析会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到实验经济学;但本文的重点是介绍行为经济学,只是 在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作出评论的某些场合阐述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不确定性;偏差;非理性决策;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4)12-0004-07 收稿日期:2004-10-26 作者简介:何大安(1957-),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①理性假设分为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理性假设为分析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是以有限理性为分析前提。就人的抉择行为研究而论,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分析是不考虑非理性抉择的,而行为经济学则主要是以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 一、引言 在经济学说史上,自从出现了“瓦尔拉斯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明显存在着一条力图证明“经济系统在何种状态下达到均衡以及人的决策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最优”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经济学家们曾通过各种假设和实验以说明经济系统在某些条件配置下的供求均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均衡价格的存在。客观地说,近两百年来经济学说的发展大体上是围绕这一主线进行的。 现代经济学在重视逻辑和数学推理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不确定因素的研究。19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曾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从个体的一系列十分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的假设出发,创立了著名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嗣后,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 eu )将这一理论纳入瓦尔拉斯均衡的分析框架,进而对不确定决策提出了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分析范式。于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被构筑于较严密的公理体系之上,经济学家越来越偏好于运用先进的数学工具来建立经济学模型,并由此展开对包括宏观、金融、计量乃至于对政治、法律、家庭、婚姻、犯罪等问题的研究。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Gary S .Becker )就曾将经济分析拓宽到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使经济学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显学”。 但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① ,以理性假设建构的期望效用理论不能全面而 第12期总第158期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No .12Vol .158 2004年12月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Dec .2004

经济学与幸福.doc

经济学与幸福 作者:王鑫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人们的幸福水平并未像财富的增长那样显著提高。实现幸福的基础在于对个人自由的充分保证,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幸福;收入;适应力;社会比较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56-01 一、引言 自1776年《原富》首次出版以来,主流经济学家们一直沿承着斯密的传统,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原因上。然而,马尔萨斯(1798)很早就开始提醒经济学家们:“亚当斯密博士公开表明的研究对象是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原因。但或许还存在着他更感兴趣的研究,依我看,就是影响国民幸福的原因。只是他通常把这两者混杂在一起”。现代经济学家们关注经济增长是基于这样一个看似正确的假定:财富、收入或者说商品的增加通常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在此假定条件下,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就是,富人肯定比穷人幸福。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对幸福的许多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经明确无误的表明:更好的客观生活条件(收入或者财富)对于个人福利没有显著影响。 二、“幸福悖论”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在19世纪的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常把幸福或满足程度等同于“效用”来看待。当时的“效用”概念是基于幸福体验的,具有伦理学意义。但20世纪初,在帕累托(1909)发起的经济学科学革命中,情感因素已被从经济理论中驱逐出去。经济学家明显或隐含的接受了功利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欲望或幸福感觉都可以测量折算成价格,简单加减之后,变成一个统一的效用函数,然后把这个函数最大化。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幸福的伦理学精神就被转化成了经济学精神,这时的幸福就只具有边沁意义上的量的差别,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不同质的幸福是不存在的。经济学中,我们最关心的是效用或者说是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在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下所推导出的“显示偏好理论”一个主要观点便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来提高其幸福程度。但是,许多关于幸福的经验数据却揭示出收入与幸福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里,笔者尝试运用Gulboa和Schmeidler(1994)提出的认知效用函数对这种“幸福悖论”给予解释。 (一)效应函数形式及说明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行为经济学 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把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放在了学科研究中心地位的经济学,它通过可重复、可证伪的实验等方法,确认经济主体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行为对现有的经济学假定及分析逻辑进行质疑,并试图对这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1)行为经济学对标准经济学的一些假定提出质疑,这些假定包括:决策者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理性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策者具有不变的时间偏好,在涉及跨时期决策的情况下,决策者依据效用贴现理论进行决策;各种收入和资产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等等。行为经济学认为在这些假定下所得出的理论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2)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同时也借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的决策行为。 (3)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区别:行为经济学运用实验方法对人类决策行为进行研究,而标准经济学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 2.请给出偏好反转的例子。 答:偏好反转表现为选择颠倒。例如在赌博行为中,假定有两个不同的赌局A和B,赌局A可以提供概率较高的小额收益,而赌局B可以提供一个概率较低的大额收益。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更愿意参与风险低的赌局A而不是风险高的赌局B。但是,当要求受试者

对这两个赌局定价时,人们却通常愿意为赌局B而不是赌局A支付更高的价格。 3.什么是框架效应?给出框架效应的例子。 答:框架效应是指人们的评价、态度、偏好等这类反应依赖于引致这类反应的情境和过程。当一个问题以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会偏爱选项A,而当同一个问题被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却偏爱选项B。 例如,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做的有关“亚洲病”的实验。受试者被告知,有一种疾病威胁到600个公民的生命。受试者需要在两个选项里作选择。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受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一种表述方式是:若采用A方案,可以保证救活200人;若采用B方案,有l/3的概率救活600人。大部分人偏爱A方案而不是B方案。如果改变上述选项的表述方式,改为:若采用C方案,必然有400人死亡;若采用D方案,死亡600人的概率有2/3,无人死亡的概率有1/3。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受试者偏爱D而不是C。事实上A与C 是等价的结果,B与D是等价的结果。 4.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看法的不同之处有: (1)期望效用理论隐含着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独立性、单调性等若干公理,但经济学家在现实生活或实验中观察到人们的许多决策行为违背这些公理,前景理论是对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众多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前景理论的重要假定是:参考点为原点,损失厌恶,边际灵敏度递减。 (2)前景理论认为期望效用理论在判断风险作出决策时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其一,假定人们会根据概率决策,而概率太复杂,经济活动当事人往往不会计算概率;其二,用期望

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论文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8001510001 课程名称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高考志愿博弈 转眼又一年高考了,然而各地高考和报志愿的顺序并不相同,2014年以前北京为先报志愿再高考,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为先出成绩再报志愿,还有个别地区为高考完后估分报志愿。然而高考过后总有一部分人过高估算自己的成绩而没有被大学录取,当然也有不少的考生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大学,却因他们的保守估算而失去更好的机会,所以大学开学后,总有一些学生放弃入学资格未报到,或者入学后对学校各方面的不满意,学习兴趣大减,沉迷游戏或半路辍学重新高考。 而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改进高考报志愿的方式呢,这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填报志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同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实质上考生填志愿时都在进行一场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在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 由图中可知考生报考志愿时,不考虑大家集中式填报某一学校的情况下,填超出自己水平的院校只有在自己超水平发挥时才能被录取,报适合自己自己水平的志愿时,超水平发挥和正常发挥都可以被录取,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志愿时,无论怎样发挥都可被录取。填报超出自己水平的志愿虽然有可能被高于自己水平的院校录取,但落榜的风险很大,很可能得不偿失,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院校时,虽然肯定能考上大学,但过于保守,失去了很多更好的机会,所以填报适合自己水平的志愿更合适,虽然失去了拼搏更好的院校的机会,但保障了适合自己水平的院校。所以最终因志愿目标过高未被录取和填报低于自己水平志愿被录取的考生都是博弈中的失败者。 而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劣于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因先填报志愿再高考比先出成绩再填志愿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考生无法预知高考时的发挥水平,增大了考生目标过高落榜和因保守不能上更好的院校的机率。假设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而确定其能被录取的机率为X,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中,考生能被录取的机率就是X,而在先填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首先高校根据考生的成 第1页共3页

行为经济学答案

六.举例分析锚定心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1.人类一个微妙的天性——倾向于把一件事情,无论它是否与决策有关,作为自己作决定的一个参照依据。这是锚定心理特点之一,我们前面所谈的“瓜步之战”的问题正说明了这一特点,在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当然没法知道这场战争三什么时候开始的。2。另一特点在于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于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也就是说人们容易把这些证据当作参照系,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出歪曲认识。例如,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在估计病人因极度失望导致自杀的可能性时,常常易于想起戒毒者无法忍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的偶然事件,这时如果进行代表性的经验判断,则可能夸大病人自杀的概率。3。锚定心理还会影响人们的偏好。例如,在一家时装精品店每款1500元和1000元的衣服间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后者,而在另一家店中,大部分的衣服都在500元以下,那么大家便不再考虑对1000元衣服的购买。这时因为前者人们把参照锚定在1500元衣服上,而后者则锚定在500元衣服上。3.锚定心理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了"心理账户"或"心理间隔".即相同的人对于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区别对待.彩票中奖得来的钱花起来可能会大手大脚,而对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用起来则能省则省。锚定心理使人类基于表面特性,将特定事件区别对待,没有看到宽泛的大场景,只看到个体的,分别的小范围。 作用: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上,揭示了人类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的一般趋势,为参照系理论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锚定心理确定的参照系改变了传统价值的判定标准.锚定心理则采用将抽象价值锚定在具体价值这个不确定的参照系上,并由参照点和取值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差异,通过价值函数作用得出价值的判断,这种创新价值确定方法解决了个性化价值的确定问题. 八.前景理论产生的原因:期望效用理论描绘了理性行为的特征,而前景理论则描述了实际行为,虽然期望效用理论为某些简单和透明的决策问题的现实选择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更丰富的行为模型,因此,情景理论诞生了,它可以解释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案例。它指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主要内容: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2。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倾向于冒险赌博(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实现确定性盈利(风险规避)。3。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4。前期决策等实际结果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 意义:前景理论让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加精确,更加贴近实际,更为准确地描述风险条件下的个人行为。它与我们的很多经济事实相符,解释了很多在期望效用理论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环境暗示的含义:指的是影响消费者心理和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场合,声音,图像,气味,装饰等。 主要特征;1,暗示模型提供了新框架来理解边际效用中的高频率变动。2,暗示模型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能通过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恶习。3,暗示可以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七.举例分析积累性预期理论的5个主要选择现象: 框架效应:选择理论假设表述的不变性,即一个选择问题的等价表述应该产生相同的偏好顺序,.和这个假设相反,很多证据表明,在框架中的选择不同导致了偏好的不同. 非线性偏好:根据期望原理,风险预期的效用在结果可能性中是线性的.Allais认为,0.99和1.00可能性的不同要比0,10和0.11可能性的不同在偏好上起更大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选择的非线性偏好的不确定性。 禀赋效应:人们是否愿意在不确定的事情上下赌注不仅仅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资源,。Ellsberg发现人们更愿意在一个装有相同数目红球和绿球容器上下赌注,而不愿选择红球和绿球的比例不确定的容器。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愿意选择自己有

幸福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幸福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关于幸福,其研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西方古典哲学家们就不断地探索着幸福的含义和本质,各宗教也有关于幸福相应的探讨,随着时间的发展其讨论主体逐渐涉及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尽管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像哲学家、经济学家等一样有意识地思考幸福,但也在无意识地追求着更好的生活状态和幸福的生活。《美国独立宣言》也称“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由此可见,幸福是人类基本问题之一,研究幸福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从字源学上考察,“幸”“福”在东汉许慎《说文》中解释是:“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而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现代汉语中,两者连用,应是兼取二者之意,有避免消极经历,获得让人产生满足感的物质精神等状态的意思。英文中,happiness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happ,而happ意味着luck(运气)和chance(机会),而无论luck还是chance其潜在的结果都是积极的,即能给人带来更好的结果。由此可见,无论中西方,对幸福的理解都可以归纳为“运气+福气”。运气的成分似乎意味着对幸福主动追求的无效性,但或许也可理解为古人能力所限而对自然充满敬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的环境中对于更好生活状态的追求更加寄希望于偶然因素。而福气的成分则表明了人们追求所想要达到的结果,也即幸福的来源,如财富的拥有、社会地位的显达和长寿等。对于幸福的现代解释,汉语词典里说: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维基百科英文版则说:Happiness is a mental or emotional state of well-being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or pleasant emotions ranging from contentment to intense joy。由此可见,在现代幸福被解释为一种心理的或者情绪的主观状态,这样一来幸福也可以看作是幸福感。这样的定义显然只是一个模糊的观念而已,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幸福,这样的概念显然是不可操作化的,只能局限于哲学探讨和文字游戏。可操作化的研究,必须赋予幸福以明确的结构,并且应该有可以量化的标准。 休谟关于幸福的研究认为,幸福有三个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知识一一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心 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特 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 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 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产的所 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 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 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 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产 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达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于过度的问题。 13、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行为经济学_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393《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月(下旬刊)总第525期 教学时数的缩减已成趋势。与此同时,必须更充分地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教学的分量,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利用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综合实践训练”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选做实验或自行设计实验。“开放式综合实践训练”克服了过去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照搬书本知识,教师设定实验内容、学生照着做等弊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由学生自己来选择。老师可开出多个实验项目,由教师定出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要求的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这样就真正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地。 (2)对于一些因学时所限而未能设置课程设计环节的课程,可 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具有课程设计性质的大型作业,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这样做可以加强学用结合,也有利 于实行个性化教育。 (3)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选派有经验、有能力的 教师加以指导和管理;或安排学生参与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培 养其科研能力。 (4)产学研相结合。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应用目的,尤其是对于专业课实践、模拟训练和毕业设计,应提倡选用来自于实践第一线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实习中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由学生在案例准备材料的 基础上,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 思考,站在一个财务分析师的超然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 对策,撰写分析报告,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6.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工作的难点是 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财务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企业财务管理的实 务。在这方面,我校经济管理系已尝试与有关企业单位的财务 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财务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在承诺为委员 会成员提供咨询、培训和毕业生优选等服务的基础上,与其签 署构建实践平台的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 的企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践活动,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财务主管针对特定的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这一 做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 革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熊小平: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鄂州大学学报,2003 年1月,第10卷第1期[2]李艳梅等: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J],2003年第8期 一、传统经济学的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有四个重要的假设,即:信息对称、偏好一 致、完全自利和完全理性。但市场中发生的经济现象却几乎完全违背了这四个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要完全达到这四个假设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1.信息对称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信息对称”,即在商业 活动中买卖双方都可以无偿的获得市场中的全部信息,在交易的 过程中对信息的了解是全面透明的。但事实上,信息是一种无形的但能给经济人带来效用或价值的资源,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有价的,信息的获取也是需要成本的,人们不可能在信息世界中 完全收集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忽略了信息不对称性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根本无法用原有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传统经济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 2.偏好一致性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前后一致的偏好,这种 偏好不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改变,同时,经济人能理性地使其偏好效用最大化。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 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的面向,人们在认知判断上可能会随时因收入状况、社会潮流、以众现象、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还有许多的发现都使人们更加怀疑选择是否能够反映稳定、明确的偏好。而偏好一致性假设也违背了自然界动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使 得这一假设本身就有自己的局限性。 3.完全自利假设局限 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自利的,这一自利的行为还会导致个人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但人们发现,纯粹的自利无法解释慈善事业、自愿捐献、干旱时的自愿节水、储 蓄能源以解决能源危机,以及牺牲金钱从而对不公平的待遇进行报复等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动机”和“非经济动机”。因为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不仅仅只是“自利”,也有情感、观念导引和“社会目标”引致的成分。社 会中的各种千丝万缕的制约关系也使得我们完全自利的假设有 很大的局限性。 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及优势 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3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阿克 洛夫、斯宾塞、卡尼曼,这说明非理性经济学由于其对新经济现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摘 要] 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行为经济学家沿着心理现实化的方向对传统的经济学进行了修正,使得经济学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随着近年来对行为经济学的不断修补与完善,行为经济学势必会成为今后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字] 行为经济学 局限 发展 舒 强 重庆邮电大学陈 静 重庆教育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