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闲旅游区建设工作方案

休闲旅游区建设工作方案

休闲旅游区建设工作方案
休闲旅游区建设工作方案

休闲旅游区建设工作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更好地完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我县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制定实施方案如下: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多措并举,合力攻坚,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构筑新的支撑点,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工作思路:把县作为一个整体,按国内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行打造。即:以南部滨海休闲旅游为龙头,以北部长城山水生

态休闲旅游为补充,以“重点项目、重点活动、重点工作”为抓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休闲旅游功能,提升休闲旅游形象,精心打造一批高端休闲项目,策划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总体目标与工作要求总体目标:立足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加速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建成一个休闲旅游功能区(南戴河休闲旅游功能区),两个休闲旅游产业带(南部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北部长城山水休闲旅游产业带),并通过“一区两带”产业集群建设,逐步把建设成国内一流,京、津、冀、辽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目地的,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工作要求一是强化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地位。在以观光为主导的旅游产业基础上,着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扩大休闲旅游产业规模,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将旅游业建设成引领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二是致力于

休闲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善。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抓休闲旅游产业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重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共识,为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继续完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按照建设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旅游产品的提升改造与上档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增加休闲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发展瓶颈。通过鼓励扶持旅行社的发展,整合旅游宣传促销方式,理顺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旅游规划,畅通融资渠道等措施,解决休闲旅游功能和设施不完善、休闲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旅游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及产品设计不合理、旅游规划落实不到位等瓶颈问题。五是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环京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形成,将促进省内休闲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整合,有利于休闲旅游资源的集约型利用和经营,

将产生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将为县旅游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全县旅游行业要找准切入点,自觉融入环京津大旅游圈,与周边市县联合营销,形成区域联动旅游市场营销格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机遇,形成合力,加快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使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发展、赶追发展的引擎。重点项目与工作任务(一)建设一批休闲旅游龙头骨干项目未来几年,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依托海滨、温泉、长城、森林等特色资源,围绕县域休闲旅游“一区两带”产业集群建设,谋划建设一批高端时尚的休闲旅游产品,以点带面,使其成为引领县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骨干与龙头。围绕南戴河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区和南部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着力建设、谋划以下5个重点项目:一是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12年—2013年,投资3150万元,完成岸线浴场整治、荷花湖公园改造、区内光明路

林园路人行道硬化、旅游购物市场、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街道绿化和亮化提升等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南戴河水厂、垃圾中转站、天然气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二是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提升改造项目。2012年,投资4470万元建会务中心、海上嘉年华、槐花湖大剧院提升完善、《海誓·南戴河》风情剧表演、输电双回路改造、星级厕所、景区污水处理设施、景观提升、绿化美化等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南戴河旅游发展集团公司。三是林海逸舍·房车俱乐部项目。2012年开工,2013年建成。项目实施单位:海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责任部门:渤海林场。四是旅游购物休闲广场项目。由北京盛杰凯达旅游管理集团投资建设,2012年建成开业。责任部门:旅游局。五是仙螺岛二期开发项目。2013年前完成规划设计并启动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单位:南戴河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围绕北部长城山

水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抓好以下七个重点项目:一是金舍·如意山水温泉小镇项目。2012年,争取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项目审批。2013年,争取启动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德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责任部门:杜庄镇政府。二是背牛顶佛教文化景区项目。2012年,争取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及项目审批。2013年,启动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悟缘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责任部门:县渤海林场。三是隆盛旅游度假观光园建设项目。争取于2012年底完成全部在建项目,2013年正式开业。项目实施单位:骊城隆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调责任部门:坟坨管理区管委。四是傍水涯古战场景区在建项目,争取于2012年暑期前建成开业。项目实施单位:天易龙行广告公司。责任部门:石门寨政府、文体局。五是温泉旅游度假山庄一期项目。2012年正式启动开发,一期投资500万元,完成山庄步游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利彬房地产有限公司。

协调责任部门:水务局、杜庄镇政府。六是县城休闲文化体育中心项目。项目责任部门:县文体局。七是板厂峪长城旅游景区、象山景区二期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板厂峪景区、象山景区。(二)策划一系列重大的旅游形象宣传活动未来几年,要强化县域休闲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宣传、广电、旅游及各旅游企业要相互配合,加强合作,通过整合营销的模式,聚资聚力,一体化宣传,一体化促销,营造市场亮点,放大旅游形象。一是继续办好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板厂峪梨花节、天马山“三月三”庙会等节庆活动。二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适时开展重大的形象宣传活动。三是积极参加国内各种类型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三)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加强要素产业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建一流旅游服务环境。利用2—3年的时间,对县域内旅游基础设施及要素产业进行提升完善。旅游住宿:对现有旅游住宿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同时积

极谋划建设高档度假及商务接待酒店。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负责督导南戴河区域内饭店、旅游宾馆、休疗养院设施功能的提升改造。旅游局负责指导北部乡村旅游接待户落实接待标准。旅游餐饮: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餐饮业。南戴河旅游度假区至少要建成两个高档次的海鲜广场;天马山、天马湖一带借助天马湖鱼鲜宴优势,精细制作,原汁原味,争取打造天马湖特色鱼鲜宴品牌。旅游交通:交通局要把景区连接线纳入村村通工程,加快对通往隆盛旅游观光园、天马山等景区连接线的规划设计与勘测。争取2013年前,所有景区连接线实现道路畅通。同时,加强与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争取重点旅游景区全部开通客运专线。旅游厕所:用2—3年时间,完成旅游厕所提升改造工程。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及其景区厕所要达到三星以上标准;北部重点旅游景区厕所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其它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全部达到水冲要求,消灭旱厕。

责任部门:分别是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各景区、各乡村旅游创建村。旅游标识:用2—3年时间,全部完成旅游标识牌的改造与更新。2013年暑期前,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及其景区完成中英俄三种文字对照国际标准化的旅游标识牌建设;北部重点景区及景区通道完善中英两种文字对照标识牌建设;乡村旅游点因地制宜,合理设置标识牌。责任部门:分别是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各景区、各乡村旅游创建村。旅游咨询及信息服务系统:在2011年前,重点景区至少要建一座规模相当的游客中心;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建设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013年前完成旅游信息网建设。责任部门:各景区、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旅游局。二是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县域休闲服务水平。积极启动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创建工作。2012年6月完成申报,争取年内创建成功;推进景区A级管理与创建工作。已形成规模的旅游景区要

加快景区的升级与改造,争取用2-3年的时间,全部纳入A级管理序列。新开发建设的景区严格按照A级景区标准开发建设。加快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5A景区创建工作进度,争取在年内通过验收;加快推进旅游宾馆争星创星工作。争取在3-5年内县域内星级宾馆数量上升2-3倍。责任部门: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旅游局三是推进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与改造力度,2012年重点抓好董家口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北未庄、英武山、樊各南等12个乡村旅游点的创建。到2013年,乡村旅游创建村数量不少于17个,乡村旅游示范户不不少于101个。责任部门:各创建村所在乡镇政府、旅游局责任落实与措施保障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旅游、文化、建设等多个部门,涵盖服务、管理、建设等多个工作层面,各单位、各部门必须积极作为,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领

导,形成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旅游发展形势,统一调度,协调解决在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围绕县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和优惠政策。二是全面落实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保产业发展按照规划有效实施。《县休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并已颁布实施,各部门各单位旅游产业建设中必须要严格执行规划。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和规划要求,对涉旅项目进行前置把关。三是加大力度,融通资金,确保休闲旅游产业建设资金充裕。财政部门要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整体宣传上,加大资金补贴与支付力度,要与上级财政部门搞好对接,适时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旅游部门

要加强与上级旅游行政部门的沟通与联络,争取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上得到国家、省、市旅游发展资金或旅游专项资金的支持;农、林、水、建设、交通等部门也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对旅游项目的支持;旅游企业要加强与银行、金融投资机构沟通与联络,争取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得到更多的信贷支持;旅游、发改、招商及各企业要加大项目招商推介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四是优化发展环境,确保休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县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环保、旅游等部门要提高效率,加快涉旅项目审核和论证,减少中间工作环节,确保重点项目按期落地实施,创建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务环境;行政执法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创建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旅游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的综合整治,创建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总之,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

为县域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休闲旅游区建设工作方案责任编辑:陈老师阅读:人次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旅游规划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和旅游业健康发展而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一般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其中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主要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经营和管理旅游区,使其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 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教材通过对旅游要素和资源条件的大量分析、评价、讲解基础上,强调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并进而提出旅游规划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景区案例分析,而未对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提出比较具体的、明晰的原则,但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又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要求,反映了新课程强化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整理信息,从而明确景区规划的原则,对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旅游与景区建设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提出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考察了学生的 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明 确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强调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人类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但同时这些资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坏,破坏后无法恢复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源的保护措施,保证在不影响其长存性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会遭到破坏应坚决的停止开发。199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在参观九寨沟之后,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景区最严重的挑战,游人增加就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 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第二:景区规划设计要突出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旅游景区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响大小直接决定于旅游资源(景观)的非凡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就是景观是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景观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例如曾经席卷全国的“西游幻宫”,因其可创造性和雷同而昙花一现,而深圳的“世界公园”和“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等由其与众不同而长久的独领风骚。所以,景区规划中应大力强化、提高景观中有特色、有个性的景点,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者所有景点都是重点,要的是绿叶衬托红花。 第三:景区规划设计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和谐生美应该是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单一的组合会使景观景点显得单调、无生气,产生审美疲劳。在景观设计中应做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

居住区规划实例分析(期末考试试题)

1、某房地产开发商拟在滨河地段规划建设一居住小区,用地规模50hm2,提出了一个用地布局初步设想,如图所示。试指出该用地设想中主要用地功能及布局存在得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不必作图)。 (1)低层、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得位置不合适。低层、多层住宅布置在用地东侧、南侧滨河地段,高层住宅应布置在用地西侧、北侧。 (2)高层住宅布置在用地南侧对低层住宅有日照遮挡,应布置在次干道以北。 (3)小区商服位置不合适,应调整用地西侧得城市次干道两侧。 (4)小学设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安全性不好,同时位置偏西北,服务半径过大,应布置在城市次干道以南中心位置。 (5)托幼位置不好,服务半径过大,应布置2处托幼,城市次干道南北各一处,位置居中。 (6)小区出入口过多,不便管理,应集中于支路上设置。 (7)缺少集中绿地。 2、图为我国南方近郊得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hm2,周边为已建成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得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万人左右,分设为3个居住小区得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得分布,小区公建与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得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得居住区与小区主路得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得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得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与转弯半径。) 1.居住区道路与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得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3个小区,联系方便。 3.Ⅱ号小区得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近端式道路, 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沿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3、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详见现状示意图)。 请您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得主要问题。 1、小学在城市主干道另一侧,学生上学不方便 2、组团出入口开在主干道上,影响交通与安全 3、组团出入口距两侧道路交叉口太近且仅有一个出入口 4、变电所位置不合理,对环境有影响 5、没有停车场地 6、商业及公司得机动车出入口不应开在宅前小路上(或小区路) 4、图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购得一宗商住开发建设用地得土地使用权。总用地面积4、5hm2,规划条件为:建筑密度0、3,限高18m,北侧退道路30m,绿地率大于30%,容积率2、0。请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问题。 1、建设密度为0、35,不符合规划条件; 2、方案在用地北部设计18层得高层住宅,不符合规划条件中关于建筑限高为18m得规定。 3、北侧退红线最小距离为5M,不符合规划条件。 4、绿地率为29%,不满足规划条件。 5、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小区出入口过近。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依法取得一块商品住宅建设用地得土地使用权,并组织编制了规划方案。其中,土地出让合同中规定得规划条件如下: (1)土地用途为居住(2)建设用地面积5hm2(3)容积率不大于2(4)建筑密度不大于20%(5)绿地率不低于30% (6)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得住宅建筑面积不少于住宅总建筑面积得70%(7)建筑间距系数按1、5控制(8)沿城市次干道设10m宽得城市绿化带,沿城市主干道设30M宽得城市绿化带,用地边界至绿线(9)住宅层高3M,室内外高差0、6M,女儿墙高1M、商业层高4M,室内外高差0、3M,女儿墙高1M 经初步审查,规划方案得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位数、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指标等均符合规划条件。 试问:按着建设单位提供得规划方案与技术指标,指出不符合规划条件或相关规定得地方。 1、容积率超过规划条件不大于2得 要求 2、90m2以下住宅套型所占建筑面 积未达到住宅总面积得70% 3、地下室超过了用地边界

归纳版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方案院笔试题(卷)

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入院考试试题 (交通专业) (考试时间6小时,请仔细阅读试题和答题要求,按照答题要求回答) 一、问答题(5题选4题,20分,每题5分) 1、目前国内进行的居民出行交通调查设计中,调查表一般由哪几方面的信息构成? 2、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大型站、中型站和小型站对应的配车总数(标准车)为多少? 3、各国交通当量的定义各不相同,通常选取占交通量比例最大的车种作为标准车种。城市交通中,通常以小汽车作为标准车种,理论上根据什么确定车辆的换算系数? 4、wardrop原理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原理之一,是交通平衡分配模型的基础,请简述wardrop第一和第二原理的内容。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要从哪几方面进行公共交通运营结构优化? 二、(简答题20分) 1、许多城市在交通模型的建立中,大量使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请简述目前我国城市使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未来进行预测时,应注意什么?(8分) 2、“道路红线”用于确定规划的道路用地范围,近年来,国内城市道路规划中,都要求在距离交叉口一定范围内,必须适当加宽干路的红线,

你认为此规定的原因是什么?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红线加宽的宽度 和加宽段的长度?(6分) 3、规范规定公共交通线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公里,那么过长的公 共交通线路会给公共交通运营带来那些问题?(6分) 三、(交通规划实务,总分30分) 下面的数据来自南京2008年交通年度报告。“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受道路拥挤的影响,主城公交出行时耗增加1.9分钟,自行车出行时耗减少1.6分钟。据统计,公交出行平均时耗54.2分钟,比去年增加1.9分钟,为8年来之最;公交平均候车时间为7.09分钟,比去年增加了1.1分钟,创下9年来最高值;主城居民公交平均换乘次数为1.33次,比去年有所上升。不过,公交两端到站、到目的地时间比2007年有所下降” 1、试分析这些数据产生的原因? 其中一条经过城市中心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发车频率为每3分钟一辆,平峰期间正常行驶时,公交车单向行程时间为25分钟,在高峰时段交通拥挤状态下,公交车单向行程时间为40分钟。 2、请分别计算正常和拥挤运行状态下该线路配车数(假设在两端车辆的最小调头时间均为10分钟)? 3、分析交通拥挤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

居住区规划原理试题

居住区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 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是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3.容积率 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平方米/Ha)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与居住区用地(万平方米)的比值表示。 4.建筑密度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 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 6.配建设施 与人口规模相或与住宅规模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56分) 1.居住区的用地分类有哪些?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答:居住区的用地四类: (1)住宅用地(R01)。是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室前小路等)的总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3)道路用地(R03)。是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用地,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4)公共绿地(R04)。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其中包括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活动和休息场地。 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1)住宅用地的划分一般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于住宅用地。(2)住宅用地与公共绿地相邻,如果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线时,通常在住宅的长边,以住宅高度的1/2计算,在住宅的两侧,一般按3~6米计算。(3)住宅用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相邻的,以公共服务设施为界。 2.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答:居住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可分为三种: (1)人车交通分流的道路系统,车行和步行二套独立,交叉处设立交。 特点:保持居住区内安全和安静,保证社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避免居住区内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居住区内汽车和行人分开,车行道分级明确,常设在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团周围,且以枝状或环状尽端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团内,在尽端路的尽端处设有机动车停车场或回车场。步行道常贯穿于居民区或居住小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起居宅、卧室联系起来。这种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要点

随着近年来国内旅游热的流行,每到国庆黄金周这种国民假期全国各地的景区都是游客爆满,但是人潮过后,在旅游淡季许多景区都是门可罗雀。在这种背景下,不少景区期望通过改造自身软硬件设施来提升淡季时人流量。旅游景区规划则是改造项目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做好景区的改造规划呢? 一、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应强调“以人为本” (一)一切为游客着想 1.在前往和离开景点的路线上设标志系统,方便游客找到景点。 2.游客进入景点后,有初步了解景点的需要,有导游图或示意图,以及摆放游客可以自取的宣传品,游客还可以自己选择讲解员或电子导游系统。 3.景点的路线能够引导游客在节省时间和精力的状态下全面地 游览景点; 4.要有人性化的辅助设施,如饮水处、卫生间和餐饮店要合理分布。

5.交通要畅通,没有通达的交通,就不能保证游客空间移动的顺利进行,要有方便的停车场和入口、出口,能够“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否则,游速缓慢,影响游客的兴致与心境,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 5.要设有明显的环保标志和投诉电话等监督标志。 6.不仅要设计出有形的建筑物和场地,而且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从更细微的方面考虑游客的感受,为提高游客的舒适度,提供贴心的服务。如在多雨的地方设计避雨场所等。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面对游客等待动物表演的焦急心态,启发他们投资300多万元安装了LED大屏幕,使提前入场的观众在观看互动游戏过程中快乐等候;自驾游的增多,大连“的哥”礼让外地车辆的感人故事,启发他们改建了2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让爱车停在一片绿荫下。 7.设计应该有一个吸引人的“立意”,立意就是设计师和游客的感情寄托之处。不含感情的景点几乎没有存在的价值,通过对风景的立意来宣扬旅游的健康和吸引旅游者的情感。 (二)应考虑到有特殊需求的游客

旅游景观设计

旅游景观设计 (一)旅游景观设计关注的核心问题 旅游景观是旅游景区的主体内容,是体现旅游景区特色、亮点和灵魂的主要载体。旅游景观设计核心关注:如何针对环境资源构建景区生态化和情趣化的游玩氛围和场景;如何塑造或提升景区的主题品牌,打造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如何通过人工建造物体,形成旅游吸引物;如何创造安全、高效、健康、舒适和美丽的旅游环境。 (二)林科院旅游景观设计特色 我院旅游景观设计注重体现“景观主题化、景观情景化、景观生态化、景观游乐化、景观动感艺术化”五化要求,通过旅游景观的独到设计,凸显景区卖点,打造主题品牌;制造景区情境,打造体验旅游;注重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提高景区环境标准;融入游乐化的趣味,增强景区吸引力;将游憩方式和景观设计动感艺术化,提高景区科技含量和艺术品位。同时更加注重解决景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旅游项目的卖点及景观吸引力薄弱、主题品牌的统一性和特色化杂乱、游憩方式单调、景区的再次提升空间小等系列问题。 (三)旅游景观设计服务范围及内容 我院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对旅游景观进行分类。我院旅游景观设计服务主要涉及森林公园、人文风景名胜区、度假村等,各层次设计核心内容如下: 1、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运用景观营造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按照森林公园主要功能、用途及在景区中所处的位置分类,可分为景区入口、游客中心、休憩节点、标识系统等。

2、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 人文风景名胜区是历史、文化的古迹,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文生态环境多样性、为游人提供休闲、游览以及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是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按人文风景名胜区的分类,可分为:历史遗迹类、民族(俗)人文风情类、宗教类等。 3、旅游度假村景观设计 旅游度假村是人们为接待以各种度假休闲为目的的游客的旅游开发形式。它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向旅游者提供成功配套的全部旅游产品,并获得经济效益,度假村景观是塑造特色环境和氛围。度假村一般分类:旅游胜地度假村、娱乐场度假村、小型豪华度假村、别墅式度假村、主题度假村等。 (四)旅游景观设计深度要求 根据景观设计技术规范体系及开发实际需要,景观设计一般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1、方案设计阶段 以旅游总体规划为依据,提出场景设计构思、风格定位、创意性文化场景设计,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 确立景区主题思想后,确定场地布局、节点尺度、建设要求等,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据以编制工程概算。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是景区景点施工前的关键程序,必须满足旅游景观尺度、节点、细节的规范性,必须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据以编制工程预算。 (五)旅游景观设计阶段及成果内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公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年硕士 研究生招生公告 一、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在27岁以下,经所在学校推荐或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考: 1.教育部直属高校或地方高校重点院系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 2.通过城乡规划专业评估,且有免试推荐权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二、报名办法 1.考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后,到单位所在省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地点报名、照像; 2.北京地区考生网报后,到我院委托的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确认报名、照像。 3.报名时间为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可到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 三、入学考试 1.北京地区考生在北京建筑大学进行初试; 2.外埠考生初试在当地进行,地点由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 3.初试时间以准考证通知的时间为准; 4.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制定的考试大纲进行;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 5.规划专业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 ①城乡规划基础 ②城乡规划设计(6小时作图) 6.交通、市政工程业务课考试科目以当年招生目录为准; 7.初试分数及我院复试标准分数线在3—4月份公布; 8.复试一律在我院进行,时间为4月份,以我院复试通知书为准。 四、复试、录取 1.根据初试成绩,按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要求及我院复试标准分数线择优进行复试; 2.对复试合格考生按复试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3.录取通知书一般在6月中旬发出; 4.入学报到时间为8月下旬。 五、有关事项 1.考生在报名时无需填写导师姓名,待正式录取且开学报到后,采取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和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导师; 2.考生入学后应与我院签订研究生培养协议书; 3.初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等参考书,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发行, 4.我院不提供历年初试业务课考试试题;

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卷A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6分*5=30) 1.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了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 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的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 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改变城市传统居住区的缺陷。 2.千人指标:是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3.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设施服务范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4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 5 雷德朋系统:即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这种系统由车行与步行两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 首次在美国的雷德朋小区规划中采用并实施。 二、选择题(2分*5=10分) 1.问卷调查最有效的关键是_B__ A 提问方式 B问卷设计 C问卷数量 D字体大小和颜色 2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_C__ A R B C2 C R2 D R3 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_B__ A 30-40分贝 B 35-45分贝 C 35-40分贝 D 40-55分贝 4 哪一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大功能_A__ A 美观功能 B 使用功能 C 生态功能 D 景观功能 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但坡长不能超过()米。 B A.8.0%;50B.8.0%;20 C.3.0%;20 D.3.0%;50 三、简答题(8分*5=40分) 1.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点。 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照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线形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高效分布,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产生视线干扰和阴影遮蔽的问题。 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特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具有内向集中的空间,有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缺点:对地形的适应性差 3、点群式:围绕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的布置,形成丰富的群体空间。特点:日照、通风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缺点: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较大,视线干扰大,识别性较差。 4、院落式: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的或版封闭的院落空间。特点: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提高容积率。缺点:转角部分易产生阴影。 5、混合式: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或院落式,其中二种或数种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特点:空间丰富,适应性广,组成空间多变的住宅组群。 6、自由式:在群体布置时,形成似围非围的相互流动的院落空间效果,在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适于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 2 住宅区的路网布局规划的特点 1)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绪论:认识风景名胜区 一、风景名胜区概述 (一)一般意义 1、风景名胜区感知 2、定义,是一个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环境优美,肯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径县能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围,可供人们浏览、休憩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是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是有别于城市和乡村的人类第三生活游憩空间。 (二)主要涵 1、是以富有美感的自然风景作基础的地域 2、是自然景观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域 3、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地域 4、是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域 5、是一种特殊用地 6、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地域 二、风景名胜区与其他相关概念 (一)风景名胜区与风景区 资源:风景名胜区包含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风景区可指纯自然风光功能。 围界限:风景名胜区有规模要求,风景区无明显围界定 功能:风景名胜区,审美,科考,游憩,风景,不一定能游憩。

(二)相关术语 1、国家公园 2、自然公园 3、自然保护区(①核心区②缓冲区③保护性经营区) 4、森林公园 5、游览区(点) 6、园林 三、风景名胜区功能 自然因素决定着它的基本地域特征,社会因素决定着它的发展趋势和人文精神特征,经济因素影响着它的物质和空间形态特征,并可以转化成构景要素。 (一)生态功能 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显示其保育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 (二)游憩功能 发展旅游业,丰富文化生活,显示其游憩与启智功能。 (三)景观功能 风景名胜区有树立国家和地区形象,美化景观,创建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的景观形象功能。 (四)科教功能 开发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显示其教育与科研功能。(五)经济功能 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示其生产与民政功能。四、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 突出地区特征,调控动态发展,重在综合协调,贵在整体优化。

旅游区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范式(ppt 39页)

旅游区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范式(ppt 39页)

旅游区详细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旅游景区规划是驾驭整个规划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发展的基础依据和手段。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规划要素的系统分析和统筹安排,这种综合与协调职能,设计所在地的资源、环境、历史、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势态等广泛领域,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取并把握主要矛盾和对策,充分考虑风景、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因地制宜地突出本旅游区的特征。正由于上述原因,因而要求: 1、旅游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的突出本旅游区的特征 2、旅游区规划必须严格遵照2003年国家颁布的《旅游规划通则》 3、旅游区规划应严格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4、旅游区规划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5、旅游区规划应充分发挥景观资源的综合潜力,展现旅游产品主题,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旅游区的运营管理机能,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旅游游憩地。 6、旅游区规划应合理权衡景区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旅游区自身健全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旅游区有度、有序、有节奏的持续发展。

1、

2、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3、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s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4、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 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 5、旅游容量: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规划设计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规划设计自学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居住组团人口适合规模为( A ) A.1000~3000人 B.3000~5000人 C.4000~6000人 D.5000~7000人 2.形成社区的基础是(D) A.血缘关系 B.工作关系 C.亲戚关系 D.邻里关系 3.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是指(D) 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 总用地面积 C.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D.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 /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4.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C) A.90~120米 B.100~150米 C.150~250米 D.300~600 5.在居住小区的用地配置中,道路用地所占比例为(A) A.7%~13% B.9%~16% C.11%~18% D.12%~20% 6.让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是(A) A.1 B.2 C.3 D.4 7.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音标准为(B)页 A.15~25分贝 B.35~45分贝 C.55~65分贝 D.75~95分贝 8.住宅区尽端式道路超过120米时应设置尽端回车场,其尺寸不小于(C) A.5米×5米 B.8米×8米 C.12米×12米 D.15米×15米 9.沿街超过160米长的建筑物应该设置的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小于(A)

A.4米 B.5米 C.6米 D.7米 10.住宅区内公用电话亭服务半径为(B)页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11由于物业管理机构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布局上与社区活动中心结合便于联系与运作,一般服务半径不宜超过(D)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12.根据地形坡度分级的标准,地面坡度在10%~25%的地形称为(C) A.平坡 B.缓坡 C.中坡 D.陡坡 13.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分为(B) A.住宅用地、建筑用地、绿化用地、规划用地 B.住宅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住宅用地、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D.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14.住宅区人口净密度计算式是(B) A.住宅区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 B.居住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 C.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基地总面积 D.住宅区总人口/规划区总面积 15.居住区的带状公共绿地,其宽度和面积不应小于(C ) A.6米、300平方米 B.6米、400平方米 C.8米、400平方米 D.8米、500平方米 16.适宜的住宅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A) A.300~800人/公顷 B.400~ 600人/公顷 C.500~ 800人/公顷 D.600 ~900人/公顷 17.问卷调查回答问题的答案设计中不含有(C) A.定名变数 B.定序变数 C.定距量表 D.分类变数

最新版休闲度假区规划方案

休闲度假区规划方案

一、概况 (一)自然社会情况 1、自然状况 本区位于**市北部,规划面积46 平方公里,莱明公路穿越景区,交通区位优越。本区属泰山余脉、泰山与鲁山过渡地带,出露地层为20亿年前形成的徂徕山花岗岩,分布广泛。区内地貌以中低山为主,西部大舟山海拔823.1米,东部马鞍山海拔671.9米,中间为雪野湖(雪野水库)。 本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旱少雨,秋季多晴好天气,四季分明。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30.9℃,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8.1℃。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左右。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暴雨、冰雪等。 本区植被条件较好,郁闭度约0.5,部分地区可达0.8左右,以暖温阔叶落叶林为主,木本植物有油松、赤松、华山松、侧柏、刺槐、毛白杨、杂交杨、枫杨等30余种。草本植物有金针、沙蓬等数百种,其中以黄花菜个大肉肥而闻名。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狼、狐狸、刺猬、水鸭、啄木鸟、斑鸠、喜鹊及鲤鱼、鲫鱼、鲢鱼、黑鱼、鳝鱼、草鱼等多种鱼类。 2、社会状况 该区内主要包括华山林场及雪野镇、大王庄镇、羊里镇的南双王、北双王、南白座峪、北白座峪、邢家峪、西站里、大小罗圈、龙亭峪等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生姜、苹果、渔产品等物产。 (二)旅游开发情况 1、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1)山势陡峻,水面宽阔 区内大舟山海拔823.1米,是游览区内最高峰,马鞍山海拔671.9米。区内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十余座。山体陡险、雄伟,并有多处高度在70-80米的陡崖,如马鞍山湖山亭所处崖头呈凌空之势,奇险无比。 区内雪野湖建于1958年,主坝长1200米,最大坝高30.3米。

风景区规划案例分析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 长寿湖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域中部、主城区东北方向,长寿区、垫江县和涪陵区交界处。长寿湖水域主体位于长寿区境内东北部,水域北部位于垫江县境内,在行政区划上分别跨长寿区长寿湖镇、临封场镇、双龙镇、云集镇和垫江县兴隆镇。长寿湖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区130千米,距离长寿区政府所在地凤城镇28千米。1992年元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长寿湖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命名为重庆市新巴蜀十二景之一“长湖浪屿”,已纳入“魅力重庆一日游”旅游线路,是休闲娱乐、度假避暑及水上运动的理想去处。长寿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被称为“西南内海”,形成于1954年动工兴建的狮子滩水力发电站。该电站1957年全部建成发电,为我国“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长寿湖水库总容量10.27亿立方米,水面面积65平方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020平方千米,调节库容7.48亿立方米。资源及建设条件评价 自然条件:长寿区地质构造属于压应构造形迹,具有闭斜紧闭、向斜开阔和陡倾纵横张裂隙发育的特征。风景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以丘陵、河谷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为主。 长寿湖风景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由河流型生态系统演变为湖泊型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局部气候,主要表现为水体和地形热源效应、谷地效应、冷暖效应和缓冲效应。区内常年平均气温为17.7摄氏度;月平均气温以八月份最高,累年平均气温为28.4摄氏度;以一月份最冷,累计平均气温6.7摄氏度。 长寿湖是龙溪河梯级发电的调节水库。龙溪河分别发源于梁平县境内的东明月山和铁凤山,两个源头会合后,流经垫江县境后在高洞与发源于忠县的沙河合流后始名为龙溪河,流经长寿区十多个镇区后,在长寿区凤城镇注入长江。龙溪河全长170千米,流域面积为3348千米,水面积为5.9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2.47立方米,天然落差为267米,已建成水利发电站6座。长寿区境内为72.8千米,流域面积为580平方千米,河床随着山丘蜿蜒曲折,上游宽阔,下

居住区试题及答案(1)

1.1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特点 里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有坊墙、坊门,每晚实行宵禁,坊门关闭,禁止出入。 街巷:一般不通机动车,日照采光通风条件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邻里单位: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邻里单位内设有小学,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保证充分绿化,各住宅都有充分日照、通风和庭院。 居住小区:有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其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 综合居住区:以居住区用地为主体,附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地段,以节约上下班的时耗,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生活,利于工作和生产 1.2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异同 1.3 什么是社区?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四个条件是什么? 社区: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交往的社会群体。 条件:1、有一定的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2.1 概念: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人们日常生活、居住、游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区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2 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我国学者关于旅游度假区理论模式的探讨很少,但还是有人对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进行一定的总结,如张天问(2000)按功能将旅游度假区分为入口区、度假中心区、康体健身区、户外活动区、文娱活动区、度假别墅区、维修区(各区功能见表5-7)。他关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是上述国外几种功能分区理论模式的具体化,其中入口区和维修区可以统属于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是度假核心地区,康体健身区、度假中心区、户外活动区和文娱活动区属于吸引物集聚区。在实践中,度假别墅区、度假中心区一般紧紧相邻,甚至完全合并成一个组团。从张天问的旅游度假功能分区中也可看出,康体休闲活动功能在旅游度假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5-7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张天问,2000) 分区活动功能 入口区接待、管理、停车、行李搬运、安全检查 度假中心区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 康体健身区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 户外活动区通常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 文娱活动区舞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夜间娱乐场所 度假别墅区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维修区储藏、机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住房 对于岛屿这种特殊的滨水旅游度假区,李向明(2001)提出,岛屿规划中一般可以将功能区分五大块:游览观光区、生态保育区、娱乐区、休闲度假区、服务区(图5-3)。 图5-3 岛屿规划功能分区结构图(李向明,2001)

李蕾蕾(1998)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情况,并分析归纳了其中共性。指出: 1、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综合服务区,可以对应上冈恩模式中的服务社区; 2、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度假别墅区,这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特点是相一致的。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者的短期居住地,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他们在城市中难以得到的居住环境,因此度假别墅是度假区中较为理想的住宿设施。尽管旅游度假区内有广泛的服务和娱乐设施,但是若没有旅游者居住,很多设施就会闲置起来,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国外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住宿设施的收入; 3、除综合服务区和度假别墅区之外,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分区,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必须具有多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吸引超过经营保本门槛人数的旅游者来度假; 4、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都规划有高尔夫球场。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多种高档的住宿设施,来度假的旅游者也多为中产阶级及富豪和准富豪阶层,他们需要有高档的康体休闲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康体设施。国外的大型旅游度假区都设有1个高尔夫球场,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学者在探讨旅游度假区的概念时,提出高尔夫球场是判别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表5-8 我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简表(李蕾蕾,1998,有改动) 度假区名称面积 (km2) 数量功能分区名称 大连金石滩13.6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地质景观游览区、国际 游艇俱乐部、游乐运动场、森林狩猎区、海上活动游览区 青岛石老人10.8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洋公园及海上游览区、 啤酒文化城、休闲健身区 苏州太湖1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吴文化城、水上风情园、 桥岛风光区 无锡太 湖 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水上活动区、康复中心 上海佘山20.5 19 综合服务区、大众别墅区、乡野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佘山主景 区、农田观光区、水上漂流区、果林采摘区、环保教育区、生态 核心区、休闲垂钓区、植物赏析区、爱心动物园区、野营烧烤区、 主要入口区、快乐嘉年华、体育公园区、竞技比赛区、训练基地、 攀岩蹦极区 杭州之江9.88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游乐购物区、大型淡水 沙滩浴场 福建武夷山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水上活动区、游览娱乐区、休闲区、 武夷文化区 福建湄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妈祖文化城、贸易中心

旅游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

旅游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昌黎县葡萄沟景区文化、自然生态园 李春雨 摘要:通过对生态园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生态园区的项目定位以及建设规划的主导思想,为进行旅游区概念规划定位、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一种较为现实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区资源评价景观规划 Studies on Resources Assessment and Positioning of Tourist Areas’Concept Planning Abstract: It propos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ecological park's project and guiding philosophy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which would provide more realistic ideas for positioning tourist areas’concept planning and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through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park's tourism resources . Key Words: tourist areas,resources assessment,landscape planning 旅游资源是旅游生命力的根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发掘人文资源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价值,成为旅游区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葡萄酒之乡“河北昌黎葡萄沟景区”的旅游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劣评价与概念规划定位分析,推循出同类旅游区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依据和方法。 1、项目概况 昌黎县葡萄沟景区文化、自然生态园工程,位于昌黎县十里铺乡湾里村,前身是“十里葡萄长廊”而得名的碣石山“葡萄沟”景区,国家级3A景区。景区在2005年10月顺利通过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2006年4月被列为全省三十家乡村旅游景点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总体规划,“葡萄沟”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始终处于粗放型的发展状态: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的宣传促销,到产业的经营管理都还停留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严重制约了葡萄沟景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资源评价 2.1以葡萄沟为主体的景观、文化资源具有区域垄断性 本旅游区三面环山,当地居民世代依狭窄的河岸居住,利用房前屋后等空地栽植葡萄秧苗,形成了一条长达4公里的葡萄长廊。沟峪中栽植有上千架葡萄秧,葡萄一穗挨一穗,几乎伸手可摘,为提供大面积的旅游采摘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形成了与葡萄有关的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目前葡萄沟的葡萄栽植面积约2000亩,年产鲜食葡萄约100余万公斤,规模大,景观奇,形成了中国东部地区难得的“葡萄沟”,其葡萄生产在华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居住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享受性。 2、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 卫生:空气环境,日照条件,水环境 安全包含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防火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 方便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具体可表现在:居住区用地布局的合理、道路顺捷、车行人行互不干扰、充足方便的停车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布点合理、使用方便;为居民人际交往、户外活动提供场所;同时考虑为残疾人、老任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方便条件。规划需充分考虑居民生活行为模式与特征、地方习俗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舒适舒适指健康的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 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六项基本原则 ①邻里单位走位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 ④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 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 ⑥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4、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 ①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②小区内应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③小区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5、居住组团的基本特征为: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地块不为小区道路穿越,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绿地。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hm2。 6、将四五个或更多小区组织起来,居住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加完善的公共中心,这种住宅区被称为居住区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户,用地50-100 hm2。 7、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 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 8、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9、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10、社区与住区: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①有一定的社会关系②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③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④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11、居住区与社区 城市居住区:一般简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定义为“一般称为小区,是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第二章不同类型的居住区 第一节不同区位的居住区(农村型城市型郊区型) 居住区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 一、农村型居住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