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技术标准反馈意见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技术标准反馈意见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技术标准反馈意见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技术标准反馈意见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技术标准反馈意见

前言

4.1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答复:一种保证通信生产及计算机机房内温度、湿度、洁净度的空调机,和由其它辅助装置共同组成的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一、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设备技术标准

2、技术要求

2.3空气过滤能力

设备标配的空气过滤器符合美国ASHRAE52-76或Eurovent4-5标准。空气过滤器便于更换。

答复:作为国内的标准规范,还应该参考国内的设备等级标准,以及国内关于洁净度等级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另外,机房空调的技术要求,需要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机组开机时,满足《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温度变化率5℃/h。

2.7风压

上送风风帽送风空调机的机外静压为0Pa,下送风型空调机最小机外静压为20Pa;接风管的空调机最小机外静压规定:设备标配风压应能在20~200Pa 内可调,能够提供风压在250Pa以上的选件。

答复:风压要求,所有类型的的空调设备标配风压应能在20~200Pa内可调,能够提供风压在250Pa以上的选件。

2.8最大运行噪音

答复:室内机和室外机噪音运行要求,需要满足国家相关噪音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中的最低的工业区的噪音标准,选配件应

该满足商业区域或者混合区域中所要求的噪音标准,不能仅满足工业制造标准。

一类区域:….

二类区域:……

三类区域:…….

2.14关键器件

2.14.1控制器:

2.14.2显示器:LCD、带背光、

2.14.3压缩机:能效比大于4.0,(在基本工况下,,采用R22制冷剂)

2.14.4室外风机:可调速、(提供故障报警信号)

答复:2.14.3,压缩机应该分涡旋压缩机,活塞压缩机等、宜采用不同的标准。

另外,考虑HFC的限制使用,以及国家节能减排的考虑,应该考虑替代工质或者其他环保绿色工质。使用替代工质后,机组的效率不能降低太多。

二、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设计和应用标准

1.应用机房分类和技术要求

按照机房设备的电功率密度分为(200~400W/m2,400~600 W/m2,600 W/m2以上)A、B、C类

答复:与传统的数据、交换、传输等机房是否统一概念,或者交叉融合,否则概念和分类标准太多,太杂。

2.系统选型

机房所需总冷量的计算应分两部分:

答复:机房也是公共建筑的一部分,需要按照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进行逐时负荷计算(包括围护结构负荷以及设备负荷,人员负荷,照明等),而不是简单的估算。

2.3设备选取原则:

2.3.1交换传输等传统机房制冷量设计时,建议留有备用量20%以上。

2.3.2以路由器、计算机、工作站等设备为主的数据机房制冷量设计时,建议留有备用量20%以上。

2.3.3对于TS、MS、GW、交换端局、数据核心机房等,空调采用N+1方式配置,N≤5。

2.3.4机房空调配置以“制冷量优先”的原则,在满足总需求制冷量的基础上,按机房级别冗余配置。

A类机房选择

单机组制冷量不宜超过60kw

B类机房选择

单机组制冷量不宜超过超过80KW

C类机房选择

单机组制冷量不宜超过100kw

答复:以上选择配置标准与前面划分的功率标准交叉,建议更改统一为功率密度划分,因为现在的包括传输交换机房的功耗密度也在增加,配置原则也在提高。功率密度原则可能更合适。

对于不同的机房单机制冷量限制不妥,该标准需要不同厂家相关数据和实验支撑来统一。

2.3.7送风方式选择:

宜采用上走线、下送风方式,A类机房:地板下净高度大于300mm;B类机房:地板下净高度大于400mm;C类机房:地板下净高度大于500mm;空调设备下应设置导风设施。

答复:送风方式需要和工艺专业配合,特别是在移动集团公司机房装修标准不允许做下送风地板的情况下。下送风送风效果较好,但是工艺设备的要求,以及其他不需要下送风地板的地方可能需要上送风的更多。这一块建议分类叙述,功耗密度大的机房优先考虑下送风方式,工艺有要求的根据工艺要求定。

2.3.8冷却方式选择:

空调的设计应优先选择风冷型式。风冷方式的室外冷凝器距离在合理的范围内(建议值为总距离不超过60米,其中正高差不超过20米,负高差不超过5米,建议尽量避免负高差。

答复:增加:等效管路超过30米。气管上需要增加止回阀。考虑到有些机房的建筑条件限制,建议增加管路在不符合安装高度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水冷冷却方式一般适用于冬季大气温度高于0度的地区,或能够全年提供冷却水的机房场地。

乙二醇冷却方式一般适用于冬季大气温度低于0度的地区。

冷冻水冷却方式适用于全年具备提供冷冻水条件的机房。

答复: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实施方案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条件,结合各地区气象参数(比如冬季大气温度低于0度的小时数或者天数),计算出性价比合理后方可采用。应该提供可参考的范围或者更详细的可应用标准。

3.2.1.2.根据机房功能规划和设备摆放位置,设计合理风口和回风位置.送风口应密集布置,避免采用长条型风口代替数个分立送风口方式,保证过道上的冷热气流分布均匀。每个送风口应能输出满足对应机柜设备制冷所需最大风量要求,且有能完全调节风量大小的装置;送风口还应有能灵活改变气流下射角度的导风装置,末端风口应可调节风量和气流角度。。

答复:送风气流组织宜均匀有效,满足机房设备散热的要求;末端风口应可调节风量和气流角度。

b.设计静压箱.静压箱箱体截面面积需要足够大,截面空气流速低于3m/s.

答复:哪个截面?该部分设计宜参考国家相关规范和行业标准。

3.2.2.4架空层以下空间必须采取严格的消防保障措施:架空地板下只准通风,严禁它用;严禁布放线缆(消防用线缆除外)。

答复:空调的铜管以及水管均需走地板下,还有空调配电接入端也需要经地板下。本条建议调整,分情况描述。

综述:建立标准化的设备标准的目的是正确的,具有前瞻眼光的,但标准或者是规范的制定,需要规范的语言描述和措辞(“宜,应、不应、不许、建议“等词的使用需要斟酌)、统一明确的概念和延伸意义、数据的来源必须是可靠有据可查或者权威的、或者是相当的设备在相同条件下实验得出的数据。还有一些是和其他规范重合的地方,是提出自己的标准还是参考其他规范的标准都需要核实确认。建议对本文本中的相关数据以及描述参考相关的规范以及权威数据核实。

机房精密空调与普通舒适性空调之间的区别

机房精密空调与普通舒适性空调之间的区别 (一)舒适性空调存在的问题 目前机房应用舒适性空调发生和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由温度异常引起的设备故障较多。 2、因湿度及洁净度引起的设备故障较多。 3、维护量大。 原因在于舒适性空调的设计及其能达到的标准不适合机房对温湿度的要求。机房对温湿度要求较高,具体内容如下: 1、保持温度恒定(控制在温差 1-2o C之内)。 2、保持湿度恒定(控制在3%~ 5% RH之内)。 3、空气洁净度0.5微米/升<18,000。 4、换气次数/小时>30。 5、机房正压>10Pa。 6、空调设备具备远程监控及来电自启动功能。 因为舒适性空调无法彻底实现以上6个功能。故障的原因及结果如下: 1.机房温度无法保持恒定 - 会造成电子元气件的寿命大大降低。 2.局部环境过热–导致设备突然关机。 3.机房湿度过高 - 会产生冷凝水,导致微电路局部短路。 4.机房湿度过低 - 会产生有破坏性的静电,导致设备运行失常。 5.洁净度不够 - 交换数据错误,导致机组部件过热。(二)、解决办法 只有应用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才能通过环境调节上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保证不留任何隐患

从原理上看,舒适性空调在设计上与精密空调的差异如下表: (三)、精密空调的优势 其具体体现的问题如下: 1、舒适性空调出风温度过低 舒适性空调的设计为小风量、大焓差。出风温度设计在6-8o C ,换气次数设计在10-15次。精密空调的设计为大风量、小焓差。出风温度设计在10-14o C ,换气次数设计在30-60次。舒适性空调出风温度为6-8o C ,而在湿度大于等于50%的时候,8o C 为露点,就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此温度下会凝结成水滴。尤其对靠近空调出风处的设备局部极其不利,会导致微电路短路。舒适性空调在不考虑湿度对设备影响的前提下,对近端设备可以有效降温,但由于换气能力及风量不足,导致换气次数不够,即对距离出风口较远的设备无法起到降温作用。精密空

通信机房设备安装通用标准规范

通信机房设备安装通用标准规范 第1章设备机房 1.机房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门窗完好,过线孔密封良好,干燥无积水并能防止水从孔洞浸入室内。无明显的灰尘。机房屋顶严格要求不漏水、不掉灰,装饰材料应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理想的条件是外窗加双层玻璃并密封,门加防尘密封条,天窗密封机房,加尘埃过滤装置。 2. 机房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3. 室内无直射阳光,建议采用有色玻璃窗,或深色窗帘遮光。 4. 机房内配备日常照明。 5. 机房内部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 6.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7. 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 8. 机房配有感烟、感温等告警装置,性能应良好。 9. 机房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低于700Ω?m 时,机房地阻应小于10Ω。

第2章设备安装工艺 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时必须预留一定的安装空间、维护空间和有可能的扩容空间。 2.设备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等于机架高度的1‰。 3.同一排机架的设备正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偏差不大于5mm;每列设备的列头柜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mm。 4.室内安装相邻机架时,要求相邻机架紧密靠拢,机架间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5.同类机架相邻,高低一致,偏差小于2 mm。 6.抗震加固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要求做抗震加固处理的机架(设备)应有抗震加固处理,抗震地脚附件齐全,安装正确。 7.机架和底座连接牢固可靠,机架安装后稳固不动。 8.机柜或底座(支架)与地面固定膨胀螺栓安装正确牢固,各种绝缘垫、平垫、弹垫和螺栓螺母安装顺序正确,无垫反现象。 9.绝缘地脚安装时,必须保证膨胀螺栓与机架之间绝缘。 10.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安装设备,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做防腐防锈处理。 11.同类螺栓露出螺帽长度应基本一致。 12.拧紧螺母时应该进行防松处理,如采用弹垫或双螺母方式。13.设备安装完毕,设备周边防静电地板安装平整、牢固,底座应与地板紧密相贴。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通风与空间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也低于本规的规定. 1.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且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 术语 2.0.l 风管 air duct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0.2 风道 air channel 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2.0.3 通风工程 ventilation worb 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燃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2.0.4 空调工程 air conditioning works 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总称. 2.0.5 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2.0.6 风管部件 duct accessory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门和测定孔等. 2.0.7 咬口seam 金用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2.0.8 漏风量 air leakage。i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 时间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2.0.9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airsystempermlsslbleleakag。rate 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2.0.10 漏风率 air system leakage rat;。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 2.0.11 净化空调系统 air cleaning system 用于洁净空间的空气调节、空气净化系统。 2.0.12 漏光检测 air leak check with lighting 用强光源对风管的咬口、接缝、法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穿渗漏部位及数量的方法. 2.0.13 整体式制冷设备 packaged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系统辅助部件组装在同一机座上,而构成整体形式的制冷设备.2.0.14 组装式制冷设备 assembling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采用部分集中、部分分开安装形式的制冷设备. 2.0.I5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design working pressure 指系统风管总风管处设计的最大的工作压力。 2.0.16 空气洁净度等级 air cleanliness class 洁净空间单位体积空气中,以大于或等于被考虑出径的粒子最度限值进行划分的等级标准。 2.0.17 角件 corner pieces 用于金用薄用权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2.0.18 风机过压器单元(FFU、FMU)fan filter(m。dule)u。it 由风机箱和高效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洁净空间的单元式送风机组. 2.0.19空态as-built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在场.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编:技术方案 第一章、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交换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计算机机房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枢纽,各行各业都想运用这一技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短短数年之中,机房建设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整个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都在围绕着信息这个中心资源在转动、改造和演化。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建立起一套安全,有效、高速的信息化网络,以适应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保证及时准确地处理信息。 机房数目和机房设备愈来愈多,由于各类设备各自独立,如果没有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的定时巡检来进行系统监控,由于值班人员知识面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值班人员不可能详细地检查每套系统,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建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数码化技术,对机房环境动力设备、保安报警、门禁、闭路电视监控等进行管理,以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根据这一要求,并综合考虑机房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学院干杉校区机房监控系统工程采用《CSS3000机房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该系统集传统的动力环境设备监控、数码门禁智能系统、安防报警系统、数码综合影像处理系统于一体,通过智能网络,将上述各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ACTIVEX、DCOM、ODBC等先进的软件技术,达到所有子系统无缝集成、数据共享、一体化运作的应用目的。 《CSS3000机房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安防报警、供配电、UPS、空调、柴油机、漏水、新风、温湿度监测等子系统的统一监控,不但减轻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系统可靠性,而且丰富的事件历史记录对系统设备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该系统对机房的科学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机房运行维护部门的好帮手。 第二章、简述甲方机房监控系统状态 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现需要全面监控***学院干杉校区计算机机房动力环境设备的运行情

机房精密空调故障源分析和解决方案报告

前言: 机房精密空调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运行,一般机房精密空调的可能出现的故障可以分为五大体:加热故障,加湿故障、高压警报,低压警报和压缩机超载,下面本文总结机房精密空调故障源及解决方法。 1 机房精密空调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系统中的制冷剂有泄漏; 解决方法:对系统重新检漏抽空及灌注氟里昂制冷剂。 2、低压保护器失灵造成控制精度不够; 解决方法:修理、更换低压压力控制器。 3、低压延时继电器调定不正确,或低压启动延时太短。

解决方法:重新调定低压延时时间 4、热力膨胀阀失灵或开启度小,引起供液不足; 解决方法:加大热力膨胀阀的开启度或更换膨胀阀。 5、风道系统发生故障,或风量不足,引起蒸发器冷量不能充分蒸发; 解决方法:检视风道系统情况,将风量调节到正常范围。 6、氟里昂制冷剂灌注量太少。 解决方法:向系统补充氟里昂制冷剂,使压力控制在60psig-70psig之间 7、ZR11M型涡旋压缩机热保护装置故障 解决方法:维修,更换压缩机热保护装置。 8、系统内处理不净,有脏或水份在某处引起堵塞或节流; 解决方法:对阻塞处进行清理,如干燥过滤器堵塞,应更换。 9、低压设定值不正确; 解决方法:重设低压保护值在60psig,30psig系列VI型在50psig,25psig系列V型在43psig,25psig并检查实际开停值;

2 机房精密空调故障综合问题 对于使用膨胀阀的制冷系统,回液与膨胀阀选型和使用不当密切相关。膨胀阀选型过大、过热度设定太小、感温包安装方法不正确或绝热包扎破损、膨胀阀失灵都可能造成回液,对于使用毛细管的小制冷系统而言,加液量过大会引起回液,蒸发器结霜严重或风扇故障时传热变差,未蒸发的液体会引起回液,冷库温度频繁波动也会引起膨胀阀反应失灵而引起回液。 对于回液较难避免的制冷系统,安装气液分离器和采用抽空停机(即停机前让压缩机抽干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控制可以有效阻止或降低回液的危害。 (1)液击 1、为了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转,防止产生液击现象,要求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一点,即应具有一定的过热度。过热度的大小可通过调节膨胀阀开启度来实现。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设计方案.docx

机房精密空调项目 方案书 海瑞弗空调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机房精密空调TADR0261方案 一、项目描述 中心机房空调项目:现有机房面积约为70m2,机房内机架柜现有8台,备用电源UPS 功率20KVA。 二、选型描述 本空调项目是为了满足贵公司所提供的机房环境控制的技术要求,使机房环境温度稳定在夏季23℃±1℃,冬季20℃±1℃,变化率<5℃/h,相对湿度在45%~65%不结露,净化度≤100万级。 我们就根据机房制冷量360Kcal/h/m2进行制冷选型,60㎡的机房所需要的制冷量约为21600Kcal/h,即是25.1KW。考虑到机房重要性及制冷冗余性,因此我们推荐使用1台海瑞弗TADR0261(制冷量为:26.8KW)型下送风上回风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下送风空调利用架空地板下面的空间进行送风,形成点对点的制冷方式,不容易形成送风死角。海瑞弗系列恒温恒湿机房精密空调能为贵单位机房提供恒温恒湿的机房环境。 海瑞弗机房精密空调有多种送回风形式空调可选择,我们会根据贵公司的具体要求及机房现场的实际条件,提供最合适的送、回风形式。 三、机房工程设计概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质量验收标准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质量验收标准-----------------------作者:

-----------------------日期: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43—2002

说明 080601 主控项目 1、设备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 告。安装位置、标高、管口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地脚螺栓垫铁位置正确、接触紧密,螺栓拧紧,有防松措施。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对照图纸核对设备型号、规格。 2、设备的硷基础必须进行质量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3、表冷器外表清洁完整,空气与制冷剂呈逆向流动,堵严外壳四周缝隙,冷凝 水排放畅通。观察检查。 4、燃油系统设备与管道等位置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与消防要求。燃气系统设 备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消防要求。调压装置、过滤器安装和调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且应可靠接地。按图纸核对、观察、查阅接地测试记录。 5、制冷设备严密性试验和试运行的技术数据,均应符合规定。对组装式制冷机 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观察检查和检查试运行记录。 6、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法兰、螺纹等处的密封材料应与管内的介质性能相适应;制冷剂液体管不得

向上装成“Ω”形。气体管道不得向下装成“U”形;液体支管必须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气体支管必须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有两根以上的支管从干管引出时,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应小于2倍,支管直径,且≥200mm。制冷机与附属设备之间制冷剂管道坡度与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表8.2.5规定检查。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对安全阀进行调试校核,其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核查合格证明文件、观察、水平仪测量、查阅调校记录。 7、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法兰应有导体跨接,且接合 良好。观察检查,检查试验记录。 8、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燃气管道吹扫和压力试验应 为压缩空气或氮气,严禁用水。当燃气供气管道压力大于0.005Mpa时,超声彼探伤不低于Ⅱ级为合格。观察检查,检查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9、氨制冷剂系统管道、附件、阀门及填料不得采用铜或铜合金材料(磷青铜除 外),管内不得镀锌。氨系统管道焊缝应进行射线照相检验,不低于Ⅲ级为合格。超声波检验不低于Ⅱ级为合格。观察检查、检查探伤报告和试验记录。 10、输送乙二醇溶液的管道系统,不得使用内铰锌管道及配件。观察检查、检 查安装记录。 11、制冷管道系统应进行强度、气密性试验及真空试验,且必须合格。观察检 查和检查试验记录。 一般项目 1、整体制冷机组,其机身纵横向水平度及附属设备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和普通空调及区别

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和普通空调的区别 ⑴、舒适性空调的显热比低 1Kg的水从30℃加热到80℃,水吸热了209.38kj(50kal) 物体吸热或放热后,只改变物体的温度,而不改变物体的相态,这种热量称显热。是物质分子运动的能量,它可以通过温度计进行测量。 对某个房间来说,显热比即该房间的热负荷中显热负荷占总热负荷的大小。 1Kg的水从100℃改变成100℃的水蒸气需吸热了2257.3kj 物体吸热或放热时,只改变物体的状态,而不改变物体的温度,这种热量称潜热。是物质分子分离或重组放出(吸收)的能量,它不能通过温度计进行测量。 电子计算机房均属高发热机房,一般发热量约在230-350W/m2(200-300Kcal/ m2/h),在这类机房中几乎无潜热源,所以产生潜热量很小,显热比相当高,这就需要及时地、大量地排出显热,精密空调大风量、小焓差的设计思想正是顺应了这种特殊要求,由于风量大、焓差小,它的主要能量被用来制冷,排除显热,而不是去湿,它的显热能量约占总能量的90%以上,而一般舒适性空调的显热能量只占总能量的60-70%,由此可见,舒适性空调去除显热的能力只是精密空调的70%左右,如果要去除同等能量的显热,就必须配用更大能量档次的空调设备,才能满足要求,但随着制冷能力的加大,湿度的下降也在所难免,为维持恒温恒湿要求,还必须另外补充加湿

装置,这样对节约能源是非常不利的。

⑵、普通空调不能满足机房对风量及换气次数的要求 电子计算机房的单位容积发热量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精密电子设备愈来愈趋于小型化,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紧密排布,对散热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子元件的及时排出显热及整个机房的温度梯度变化率≤1℃/10分钟,这就对空调机的风量及换气循环次数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目前使用较多的3万大卡左右能量的空调为例,作为精密空调它的风量应该≥10000m3/h,换气次数≥30次/h,而一般舒适性空调的风量只有6000-6500 m3/h,换气次数只能达到10次/h,远远不能满足机房的要求。 ⑶、普通空调不能满足机房对湿度的要求 相对湿度对机房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湿度可使设备的表面结露而出现凝结水,影响电器元件的绝缘性能,以及设备的正常使用,低湿度会产生不同电位元件之间放静电,这种静电压可达几万伏,足以使电器元件受到致命伤害。精密空调的湿度控制系统由分辨率极高的微处理控制器来控制,控制方式已由过去的P(比例)+I(积分)控制升级到P(比例)+I(积分)+D(微分)控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的电极式锅炉加湿器和远红外加湿器,为精密控制机房的湿度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一般舒适性空无法进行湿度控制。既没有加湿设备,也无法有效除湿。。 ⑷、精密空调满足机房不允停机的特点

通信机房全方位安防监控系统设计

通信机房全方位安防监控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21T14:23:18.0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李良1 李天卓2 [导读] 摘要: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小的几十平米,一般放置二三十个机柜,大的上万平米放置上千个机柜,甚至更多,机房里面通常放置各种服务器和小型机,例如IBM小型机,HP小型机,SUN小型机,等等,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防静电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非专业项目人员一般不能进入,机房里的服务器运行着很多业务,例如移动的彩信、短消 (1.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信通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2.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小的几十平米,一般放置二三十个机柜,大的上万平米放置上千个机柜,甚至更多,机房里面通常放置各种服务器和小型机,例如IBM小型机,HP小型机,SUN小型机,等等,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防静电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非专业项目人员一般不能进入,机房里的服务器运行着很多业务,例如移动的彩信、短消息,通话业务等。机房很重要,没有了机房,工作、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每个机房都要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业务正常运行。正因为机房的重要性,所以需要设置监控设备对整个机房进行监控,现有的监控设备主要是监控机房内温度,当内部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服务器的工作状态,监控设备即发送警报到远端的监控中心,但是还是有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服务器瘫痪的情况,如机房漏水,隔壁发生火灾等情况,时现有的监控设备不可解决的问题,而且现有监控设备需要工作人员随时呆在办公室,当工作人员出去有事,如方便等,很有可能会错过报警,使得排除故障速度非常慢。 关键词:通信机房;全方位;安防监控系统设计 随着公司网管集中化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将逐渐取消通信机房的有人值守,如何做好机房设备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防范是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机房内部和外围环境入手,提出了通信机房全方位无盲区智能安防系统解决方案,确保机房安全。 1机房内部安防解决方案 机房内部安防系统主要用来监控动力设备和机房环境。其中:动力设备主要包括高频开关电源、非智能空调、蓄电池组、交流市电引入。机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水禁、烟感、门禁、红外等。该方案主要是在计算机监控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通信设备和环境的远程监控,实现集中的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等功能,在监控计算机上实现灵活的设备配置管理、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告警管理等功能,及时发现、诊断和排除设备故障,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检查和统计设备的运行数据,保障设备的完好和设备运行环境的安全性。现场监控单元与监控中心之间采用全IP接入通信方式。各被监控的机房通过以太网接口或者机房提供互联网端口,将所有的被监控设备数据接入计算机数据网,监控系统建立IPVPN专用网络,保证监控系统的安全性。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对所有机房监控信息进行存储、浏览、操作,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中心,实时采集环境参数和动力参数。同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告警。监控现场站点的智能设备、非智能电源空调、蓄电池组、交流市电、环境由智能监控单元、空调控制器和相关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智能监控单元是为各类采集设备提供一个嵌入式微处理器平台,实现多点分布式联网监控功能,同时本身可采集通信机房的环境量和多路开关量、模拟量。其自身具有通信及管理功能,可进行以太网、485口及串口通讯,完成对各智能设备的数据自动采集与协议解析、数据集中暂存、协议转换,实现与监控中心的通信,与监控中心构成强大的实时监控系统,并能主动告警、与中心监控计算机完成通信。 2机房外围安防系统 机房外围安防系统包括外围视频监控和周界报警系统。1、外围监控系统:主要对通信机房重点区域:大门入口、楼梯通道口机房入口、室外周边通道进行全天候图像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等)、传输介质(光缆、75-5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连接件等)和中心控制显示设备(数字式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组成。电视监控通过摄像机把信号传到数字式硬盘录像机,监控中心可对监控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并实时录像,监视、记录以及报警联动两不误,同时通过LAN、WAN、ADSL、PSTN等网络对监视目标远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充分满足多级管理、调度等科学化管理的需求。该系统可以直接观看机房重要部位的情况,做到看得见、看得全,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内容传送到监控中心,使被监控机房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可以把监视场所的图像清楚的记录并保存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及重要依据。因设置在室外,该系统传输线路须隐蔽布放,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系统须充分考虑防雷设计,避免雷击对系统造成损害。2、周界红外线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对周边进行防范,利用接口与总线相连,实现通信机房周边安全防范,一旦防范区域有非法侵入,监控中心的通讯主机就会发出报警,指出报警的编码、时间、区域等,以保障整个机房的安全。整个周界报警系统主要沿机房围墙布放,是外围监控系统的补充,这样就做到了防范无死角,无盲点,充分达到安全防范的要求,保障机房财产的安全。 3设计内容 1)环境监控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都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服务器上,环境监控设备包括监控主机以及连接在监控主机上的信号采集器、PLC控制器,信号采集器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水浸传感器,PLC控制器上连接有电源切断开关、防火隔离门、智能空调和报警电话机,视频监控设备包括视频服务器,以及连接到视频服务器上的多个摄像机。(2)温度传感器监控机房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监控湿度,烟雾传感器是机房中有烟雾时发出警报,即使隔壁失火时会发送警报,水浸传感器是机房内漏水会发出警报,PLC控制器是在出现警报时用于控制关闭电源,或是隔壁失火时关闭防火隔离门,这样使得服务器得到全方位的保护,而且警报都会经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使得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能够快速知晓机房内环境数据,而视频监控设备室对机房内直接视频监控,使得值班人员对机房有直观上的监控,智能空调对机房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机房监控系统中还设置报警电话机,该电话机在出现警报时,还会自动拨打工作人员的移动电话,使得工作人员随时能够知道出现了故障。(3)信号采集器上还连接有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检测市政供电电压,PLC控制器上还连接有UPS备用电源,主要是防止市政供电电压不稳定能够及时开启UPS备用电源,而检测负载电流也是。信号采集器上还连接有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检测负载电流,在负载出现问题时,能够发送警报到监控中心,让工作人员来进行排查故障,使得机房内的服务器快速恢复工作。(4)监控服务器上还连接有打印机,自动打印故障地点和具情况,方便工作人员速度赶到现场,并排除故障。 4结论 本方案结合公司通信机房维护管理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从既有设备中采集信息,辅以机房及外围环境信息采集点的建立,

机房精密空调的日常维护与主要故障管理方案计划

精密空调 日常维护管理与主要故障处理 一、前言 机房精密空调机广泛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程控交换机机房、卫星移动通讯站、大型医疗设备室、实验室、测试室、精密电子仪器生产车间等高精密环境,这样的环境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分布等各项指标有很高的要求,必须由每年365天、每天24 小时安全可靠运行的专用机房精密空调设备来保障。 二、精密空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精密空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 一般来说空调机的制冷过程为:压缩机将经过蒸发器后吸收了热能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送到室外机的冷凝器;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的热能通过风扇向周围空气中释放,使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重新凝结成液体,然后送到膨胀阀;膨胀阀将冷凝器管道送来的液体制冷剂降温后变成液、气混合态的制冷剂,然后送到蒸发器回路中去;蒸发器将液、气混合态的制冷剂通过吸收机房环境中的热量重新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然后又送回到压缩机,重复前面的过程。 精密空调的构成除了上面介绍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外,还包括:风机、空气过滤器、干燥过滤器、加湿器、加热器、视液镜、储油罐、电磁阀等,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机房管理工作中对精密空调的管理和维护,主要是针对以上部件去维护的。 三、精密空调的日常维护管理 1、控制系统的维护 对空调系统的维护人员而言,在巡视时第一步就是看空调系统是否在正常运行,因此我们首先要做以下的一些工作。 1)从空调系统的显示屏上检查空调系统的各项功能及参数是否正常; 2)如有报警的情况要检查报警记录,并分析报警原因; 3)检查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4)对压缩机和加湿器的运行参数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每天早上的第一次巡检时,要把前一天晚上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和以前的同一时段的参数进行对比,看是否有大的变化,

机房精密空调概述

机房精密空调概述目录 一、空调基本原理 二、机房精密空调特点 三、机房精密空调基本系统构成 四、机房精密空调的类型 五、机房精密空调送风方式 六、机房精密空调的主要指标 七、机房热负荷的估算 八、常用单位换算表

一、空调基本原理 1.热力学基本定律 1.1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即不能消灭,也不能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这是大家熟知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这个定律应用在热和功之间的转换时,就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空调的制冷并不是真正制造出了冷量,只是把热量进行了转移。 1.2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说明热量传递规律的一条定律。即热量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而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所谓热量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其含意是不能直接传递,必顺借助某种循环动作的机器,消耗一定的电能或机械能,使热量间接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制冷设备就是在消耗一定外功的条件下,利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而将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中去,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2. 蒸发、沸腾和冷凝 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气化。气化有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 2.1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叫蒸发。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越大,蒸发进行得越快。 2.2沸腾 对液体加热,当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例如水烧开时),液体内部便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而放出大量蒸气,这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气化的现象叫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相同压力下,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制冷剂R22的沸点为-40℃。对同一液体来说,压力减小,沸点降低。 2.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⑴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⑵蒸发是液体表面的气化,?而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气化。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后,由液态气化为蒸气,这个过程是沸腾。当蒸发器内压力一定时,制冷剂的气化温度就是其对应的沸点。在制冷技术中,习惯上称为蒸发温度。 2.4冷凝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冷凝或液化。气体的冷凝或液化过程,一般为放热

通信机房设计规范

1、通信机房室内基础建设1.1、通信机房室内装修材料要求 (1)通信机房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 (2)通信机房内各类装修材料宜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严禁使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不宜使用强吸湿性材料。(3)选用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1.2、通信机房内墙壁和顶棚的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2)墙壁和顶棚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避免眩光、便于除尘,并应减少凹凸面。 (3)墙面处理可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或墙面砖,宜采用白色环保乳胶漆。墙面砖为浅色、抛光型砖,材料应平整、耐磨,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1.3、通信机房地面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参照以下要求执行:

(1)参照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执行。(2)应满足通信机房使用要求。地面必须平整,若不平整,需先对地面找平并需进行防潮处理。 (3)地面面层可采用地砖或防静电漆,宜采用地砖。地砖为浅色、抛光型的防滑玻化地砖,材料应平整、耐磨。对空调送风方式为下送风、上回风的通信机房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 (4)踢脚线:宜采用黑色陶瓷踢脚砖并与周边平滑衔接,连接紧密,平直。 (5)地砖、踢脚砖应符合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1.4、通信机房隔断要求 A、B、C级通信机房和有条件的D级设备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隔断。隔断要求如下: (1)参照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GB 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执行。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3-2002)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通风与空间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也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且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l 风管 air duct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0.2 风道 air channel 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2.0.3 通风工程 ventilation worb 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燃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2.0.4 空调工程 air conditioning works 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总称. 2.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2.0.6 风管部件 duct accessory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门和测定孔等.2.0.7 咬口seam 金用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2.0.8 漏风量 air leakage。i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 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2.0.9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airsystempermlsslbleleakag。rate 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2.0.10 漏风率 air system leakage rat;。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2.0.11 净化空调系统 air cleaning system 用于洁净空间的空气调节、空气净化系统。 2.0.12 漏光检测 air leak check with lighting 用强光源对风管的咬口、接缝、法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穿渗漏部位及数量的方法. 2.0.13 整体式制冷设备 packaged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系统辅助部件组装在同一机座上,而构成整体形式的制冷设备.2.0.14 组装式制冷设备 assembling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采用部分集中、部分分开安装形式的制冷设备.2.0.I5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design working pressure 指系统风管总风管处设计的最大的工作压力。 2.0.16 空气洁净度等级 air cleanliness class 洁净空间单位体积空气中,以大于或等于被考虑出径的粒子最大地度限值进行划分的等级标准。 2.0.17 角件 corner pieces 用于金用薄用权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2.风机过压器单元(FFU、FMU)fan filter(m。dule)u。it

精密空调的介绍

编辑本段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特点 精密空调机,通常具有如下一些性能特点: 大风量、小焓差 与相同制冷量的舒适性空调机相比,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的循环风量约大一倍,相应的焓差只有一半,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运行时通常不需要除湿,循环风量较大将使得机组在空气露点以上运行,不必要像舒适性空调机那样为应付湿负荷而不得不使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故机组可以通过提高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的热效率,从而提高运行的经济性。根据经验,显热比为1.0的机组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是显热比为0.6的机组的60%左右。同样,机房要求温湿度指标相对稳定,较大的循环风量将有利于稳定机房的温湿度指标,显然,在制冷量一定的情况下,风量的增大将导致焓差的减少,因而通常机组只能在显热比相当高的工况下运行,这恰恰与机房的负荷特点相适应。通常舒适性空调冷负荷中有30%是为了消除潜热负荷,有70%是为了消除显热负荷。对机房来讲,其情况却大不相同,机房主要是设备散出的显热,室内工作人员散出的热负荷及夏季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的热湿负荷(仅占总负荷的5%)。并且冬季是需要加湿而不是减湿,即使在冬季机房仍需要消除热负荷,特别是程控机房更是如此。鉴于以上特点,如将一般舒适性空调机组用于机房,则会造成能量浪费。例如一个热负荷为7056kcal/h的机房,若使用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则总耗电量为2.7kw,而舒适性空调机组则需耗电8.1kw,即多耗电两倍。同样制冷量的空调机其风量各异,舒适性空调机的风量与冷量比为1:5,而恒温恒湿机风量与冷量比为1:3.5,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具有大风量、小焓差、高显热比的特点,通常焓差为2kcal/kg左右。也就是说,机房的热负荷90%~95%是显热负荷,同样的热负荷显热比越高要求送风量越大。这就要求机房的空调系统能够提供较大的送风量,所以一般机房送风量要比通常舒适性空调房间所需的送风量大1.6~2倍。 机房的热负荷变化幅度较大 通常要在10%~20%之间变动,这是由于主机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不同,消耗的功耗不同所造成的。因此,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负荷的变化,以使电子元器件工作在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之中,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 送回风方式多样 由于要与电子通信设备的冷却方式相适应,机房的空调系统的送风回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上送风、下送风,有上回风、下回风、侧回风等,生产企业一般是利用标准化手段开发一系列机型,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送风形式多为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式。机房中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采用下送上回式送风,使冷气直接进入活动地板下,这样使地板下形成静压箱,然后通过地板送风口,把冷气均匀地送入机房内,送入设备机柜内。为此,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应有足够的风量把机房中的热量带走。采用这种送风形式可大大提高空调效率,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方案()

机房动环综合监控系统 解决方案 北京纳米德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6-6-14

一、系统概述 1.1概述 机房是整个信息网络工程的中枢,是数据传输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因此机房的环现场境设备必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以及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若事故严重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尤其对需要实时交换数据的单位的机房,机房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建立远程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人员维护成本和人员投入,为企业带来巨额汇报。 1.2项目需求 机房需要建立环境、动力、消防联网监控系统,统一接入中心控制中心。前端系统可以接入网络温湿度监测系统,实现对机房温湿度信息的采集。中心控制室具备前端所有监控网点集中管控功能,并通过中心大屏轮巡显示各网点监控信息,做出报警预警统计、联动等功能。 1、动环监控系统需提供机房温湿度监控、配电柜电量监控、配电柜开关监控、UPS监控、漏水监控、消防监控、空调监控、蓄电池、烟感监控、发电机监控等功能; 2、全部监控在信息中心集中监控,要求具备手机短信、电话、声光等报警功能; 二、建设目标 机房建立包括环境温湿度的监测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机房全覆盖温湿度监测,实现全面集中监控和管理,保障机房环境及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以实现最高的机房可用率,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机房监控管理平台要能实现四个目标: 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 节省机房运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 确保提高机房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适应发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扩展性、可变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

精密空调与普通空调的六大别特点

精密空调与普通空调的六大别特点 精密空调是针对电子设备需要的精密温度控制而设计的,民用空调以房间内人员舒适性为设计理念。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设计理念,精密空调与民用空调相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特点: 1.精密空调能实现长期可靠运行 民用空调为间歇性运行,一般每天运行不超过8小时,每年运行1~3个季度,连续运行1~2年后就会故障频现,需要经常停机维修,这不仅给基站设备带来安全隐患,又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而精密空调按照365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全天候运行设计,采用工业标准的关键组件,完善的系统内部自检和保护功能,以零停机为设计目标。在各地大量使用中的精密空调稳定可靠性能已经得到用户肯定。 2.精密空调具有更宽泛的电网适应能力 民用空调大多只有±10%的输入电压允许范围,而当前很多地方电网波动很大,特别在农村地区尤为凸出。而精密空调具有±15%以上的输入电压允许范围,系统还具备相序容错、宽电压波动、防雷、抗浪涌等电气性能,断电后可实现来电自启动和延时启动等功能,确保系统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3.精密空调具有更高的显热比 人体散热有显热和潜热两部分,而机器散热几乎全部为显热。显热体现在温度的变化,潜热表现为湿度的变化。舒适性空调的显热比为0.65~0.7,意味着只有65%~70%的制冷量用于降温,过多的潜热冷量不断的从空气中去除水分,而基站或小型机房均与外界隔绝,少有人员进入,不断的除湿将给设备湿度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增加能源消耗。为实现高效制冷,精密空调高于0.9的显热比设计,即90%以上的制冷输出都用来降温。因此,在选用相同制冷能力的民用空调和精密空调时,精密空调维持温度稳定的效果更好,同时将更加省电。 4.精密空调能有效防止凝露现象 民用空调基于小风量和大焓差的设计,出风温度设计较低(7~9℃),容易在机架上出现“结露”现象,给通信设备的可靠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精密空调基于大风量、小焓差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通信机房建设标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机房建设标准 中心机房包括: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一、中心机房的组成 1.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一般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2.机房管理员办公室、维修室必须与主机房分离。 二、机房的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B级主机房要求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的物理环境;机房功能区域分隔要清晰明了、便于识别和维护。 三、机房的供电系统: 1.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B级机房市电停电时,不间断电源系统主机电源实际输出功率宜大于后端负载倍,满负荷运转时间不得小于120分钟)。 2.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B级机房供电系统要求:频率,50Hz;电压,380V/220V;相数,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稳态电压偏移范围220v(-10~+10%);稳态频率偏移范围,50Hz( ~+%)。 3.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四、机房的接地、防雷系统: 1.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2.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B级机房系统交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直流地,防静电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实际接地要求按照计算机设备具体要求确定)。 3.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五、机房的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B级机房空调系统要求:全年温度,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