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学的知识大全

自然科学的知识大全

自然科学的知识大全
自然科学的知识大全

自然百科知识

1 百科知识:什么树被称为“活化石”?

回答: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它亦称白果树、公树,属银杏科。树木高达40米。

3 百科知识: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什么?回答: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用糖粘住灶神的牙。中国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要是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5 百科知识:非洲象的耳朵比亚洲象大还是小?

回答:非洲象与亚洲象的差别除栖地不同外,外形亦有差别。如:非洲象耳朵较大,亚洲象耳朵较小。非洲象象牙雌雄均明显外露,亚洲象只有雄象外露

7 百科知识:欧洲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

回答:大不列颠岛是欧洲最大岛屿。它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面积22万平方千米。是英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9 百科知识:校园歌曲《童年》的词曲作者是谁?

回答:校园歌曲《童年》的词曲作者是罗大佑,这首歌曲至今仍为很多学子所喜爱。

11 百科知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谁?

回答: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4 回答:唐代大诗人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风景。

15 百科知识:葡萄牙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吗?

16 回答:欧洲因其海上活动发达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使得南北美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但葡萄牙不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

17 百科知识:“龟纹”在哪种工艺品中出现?

18 回答:龟纹指的是在打样或印刷中由于阳图版的角度搭配不当所出现的一种不悦目的网纹图形。这种图形常常出现在蜡染中。

19 百科知识: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是哪里?

20 回答:荷兰濒临,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荷兰的海岸线曲折绵延,全长1075千米,但海堤竟两倍于海岸长度,总长达2414千米。

21 百科知识: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

22 回答:发烧喝浓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降温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

23 百科知识:“蒙太奇”一词源于哪国语言?

24 回答:“蒙太奇”源自法语,原为建筑术语,意指组接、构成的意思。用于电影是“剪接和组合”之意。

25 百科知识:人的心脏共有几个心房和心室?

26 回答:心脏有四个空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27 百科知识:欧洲最大的半岛在南欧还是北欧?

28 回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半岛。它位于北欧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波罗的海之间,面积80万平方公里。

29 百科知识:我国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

30 回答: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70%分布在西南地区。

31 百科知识:《玩偶之家》是哪位剧作家的作品?

32 回答:《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

33 百科知识:先秦时,龙的形象和图案被普遍比喻为什么?

34 回答:先秦时,龙的形象和图案被普遍比喻为君子。龙的图案从上古至明清,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造型也极丰富。

35 百科知识:许多动物都拥有带电或发光的器官,“可以用来照明”对这些器官用途来说正确吗?

36 回答:许多动物都拥有带电或发光的器官,但这些器官并不是用来照明的。

37 百科知识:婴儿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比成人多一种,是吗?

38 回答:有八种氨基酸必须从外界蛋白质食物中得到,这八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的第九种,而成年人却不需要。

39 百科知识:《悲怆交响曲》是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吗?

40 回答:《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在生命的最后一年(1893年)写成的。

41 百科知识: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

42 回答:普洱茶的产地在等边疆地区,而是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产地,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43 百科知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什么?

44 回答:狄东神甫曾经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口号,便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

45 百科知识:毕加索在1950年前后曾发表一幅画作获国际和平奖,这幅画作是什么?

46 回答:毕加索在1950年前后曾发表一幅画作获国际和平奖,这幅画作是《和平鸽》,也是由于此画的缘故,“鸽子”从此成为和平的代名词。

47 百科知识:汇入大西洋最长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吗?

48 回答:是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河流,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8个国家,最后汇入大西洋。

49 百科知识:发生“日食”是什么原因?

50 回答:发生日食是因为月亮挡在地球与太阳之间,使白天只能看到未被挡住的一部分。同理,月食就是由于地球挡在月亮与太阳之间。

51 百科知识:黄酒名品“加饭酒”的产地在哪?

52 回答:加饭酒是土特产之一。黄酒可谓是我国黄酒中的佼佼者,其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在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

53 百科知识:眉毛的生长周期有多久?

54 回答:眉毛、睫毛的生长期为2个月,休止期可长达9个月。毛发生长的速度受性别、年龄、部位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55 百科知识:快攻型乒乓球运动员一般都选用什么胶皮结合海绵的球拍?

56 回答:正胶海绵拍。它弹力集中、击球速度快、击球力大,能使用多种击球技术,制造多种旋转,以速度为主,适合快攻型的球员。

57 百科知识: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是哪国人留下的?

58 回答:中国人。我国《春秋》一书中记有“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学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59 百科知识:我国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什么?

60 回答:《黄帝经》简称《经》,它是我国最早阐述中医学的名著,是医药学中的第一奇书,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必读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

61 百科知识:“泾渭分明”指的是什么?

62 回答:“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的界限很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63 百科知识:涮羊肉起源于我国什么朝代?

64 回答:涮羊肉起源于元代。当年忽必烈统帅南征,一次敌军逼近,他饥饿难忍,厨师将羊肉切片放入沸水中,肉色一变捞起撒盐,他吃后率军迎敌并取胜

65 百科知识: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66 回答: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它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硫、磷等元素的含量很低。如果平常多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多用品都是钢制作的。

67 百科知识: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什么?

68 回答: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滑石,它味甘、淡,性寒,有清热利水、通淋渗湿、清解暑热的功能。

69 百科知识:人体中最先衰老的器官是哪里?

70 回答:人体中最先衰老的器官是胸腺,而多吃水果和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A、C、E、硒、

锌等,可以起到保养胸腺的作用。

71 百科知识:最耐日晒的织品是哪一种?

72 回答:在所有织品中,腈纶织物最耐晒;蚕丝最经不起日晒,故丝织品洗后宜阴干。平常要根据织品的规律来晾晒衣物,否则衣物会不耐穿的。

73 百科知识:“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74 回答:晴雯。《红楼梦》中对晴雯的判词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75 百科知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谁之口?

76 回答:“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的名句。现代人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来相互勉励对方。

77 百科知识:生铁又硬又脆是因为它含碳多还是少?

78 回答:生铁又硬又脆是因为它含碳多,生铁中的含碳量超过2%,而熟铁含碳量低于0.05%,钢的含碳量在0.05%-2%之间。

79 百科知识: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级需要是什么?

80 回答: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级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81 百科知识:玛瑙上的一圈圈花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82 回答:玛瑙是一种带有精美花纹的玉髓石英变种,它上面的一圈圈花纹是由于时期不同而形成的。玛瑙种类繁多,有条纹玛瑙、苔藓玛瑙、水胆玛瑙等。

83 百科知识:给折枝山茶花保鲜应该用什么?

84 回答:先在瓶中加少许食盐搅拌均匀后,再把鲜花插进去,这是保养瓶插鲜花的一种方法,即浸盐水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喜碱性的山茶花、水仙花等。

科学知识大全

科学知识大全(审精)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这是经典宇宙学中的一个著名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种种猜测.古代的人们曾经认为星星是镶嵌在一个透明球面上的.中国最古老的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的基本观点是天圆地方.托勒政的地心宇宙体系和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宇宙体系中都包括恒星天球的内容.中世纪的思想家尼古拉认为宇宙是无限的.牛顿把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作为他的理论的基本原理.他还推断:星星的数目必定是无限的,而且相当均匀地分布在空间.观测上,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和约翰·赫歇耳父子宣布至少某些可观测星云是与银河系具有相同尺度和结构的由分立的恒星组成的系统.这些星系居于整个宇宙之中.19世纪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可观测宇宙必须是静态、无限的和均匀的.而对静态、无限、均匀的宇宙的一个著名反对意见即夜黑问题,也称奥伯斯佯谬.这个样谬是说,若恒星发出的光不变且都相同,而空间又是欧几里得的(平直的),则在此种宇宙中整个天空的亮度看起来是均匀的,且与太阳一般亮.因为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观看天空,视线都会碰到一个星星.这一点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几何论证说明:现考虑进入人眼的一束细长的锥形光线.虽然恒星表面的视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锥体的截面积(或恒星的数目)随距离平方而增加,则集中在锥体内的光与它从什么地方发出没有关系,因而整个天空就要亮得像太阳一样,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如何才能消除观测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呢? 奥伯斯的推导基于以下的宇宙学观点: 1.宇宙物质是均匀分布的. 2.宇宙是静态的. 3.宇宙是无限的. 4.宇宙存在的时间已经无限长.为了避免夜晚的天空像太阳那么亮的结论,我们必须重新考察上述观点.一个平均密度随观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以零为极限的等级式宇宙模型可以消除佯谬,但要付出失去均匀性的代价.但迄今为止的观测结果是:宇宙物质在大尺度空间内的分布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这个观点称为宇宙学原理,是现代宇宙学理论所必须依据的公理.上述第一点符合宇宙学原理,应予保留.这样等级式宇宙模型应该放弃.由于奥伯斯假定恒星发光不变,这一点今天看来最成问题.如果假定恒星并不是永远那么亮,而是在有限的过去才开始发光,由于远处恒星的光线尚未到达我们这儿,这也可以避免整个天空像太阳那么亮的结论.这使我们面临着是什么首次使恒星发光的问题.如此看来一个具有有限过去的宇宙可避免奥伯斯样谬.此时宇宙在时间上有个开端.另外一个有足够大膨胀速率的宇宙也能避免奥伯斯佯谬,即使它具有无限的过去.因为根据量子理论的观点,光子的能量正比于其频率.远距离高速追行光源的光线将产生非常大的红移,因而其能量将相应减小,使其总和保持有限,甚至可忽略不计.由于观测上尚无放弃宇宙学原理的理由,第一条观点应该 接受,而第二、第四条应该重新考虑.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就为研究宇宙的整体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宇宙的整体性质由引力场方程决定.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首先获得了引力场方程的一个宇宙解,但它是动态的而不可能是静态的:宇宙要么是膨胀的,要么是收缩的.观测上,哈勃发

百科知识竞赛自然科学类试题

自然科学类 001.“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微量物质是? A 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盐的食盐 C.漂白粉等消毒剂D.小打 002.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CO2逐年增加,对此最担心的是? B A.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供人类呼吸 B.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C.会使人体吸进大量CO2损害健康 D.会使石灰岩大量溶解,破坏自然风光 003.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氟氯烃(“氟利昂”等)。科学家呼吁人类要重视对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中,臭氧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是? D A.吸收CO2 B.补充O2 C.吸收红外线D.吸收紫外线OO4.绿色食品是指? D A.绿颜色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在加工和包装上干净、卫生的食品 D.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005.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设计有利于人类健康和使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C.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006.炸油条用的膨松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它是? A A.铝 B.铜 C.铁 D.铅 007.下列哪一个是发酵粉的正确组成? C A.硝酸和碳酸钠 B.酒石酸和碳酸铜 C.柠檬酸和碳酸钠 D. 柠檬酸和碳酸氢铵 008.下列哪一种属于碳酸饮料? B A.矿泉水 B.汽水 C.白酒 D.菊花茶 009.用淀粉酿制白酒的过程产物是? A A.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精 B. 淀粉→葡萄糖→麦芽糖→酒精 C. 淀粉→蔗糖→葡萄糖→酒精 D. 淀粉→果糖→葡萄糖→酒精 010.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物质是? B A.含有Fe2O3的硅胶 B. 含有CrO3的硅胶 C. 含有CuSO4的硅胶 D. 含有Ca(OH)2的硅胶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一碱 1.定义: 2.常见的碱 3.碱的通性 二酸 1.定义 2.常见的酸 3.酸的通性 三.盐 1.定义 2.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四.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五、氟 剧毒最活泼的非金属 + 2 + Q 2 + 2 = 4 + 六、溴、碘 溴液态与氯气相似化学性质 碘紫黑色固体 升华:这种固体不经加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现 七、硫 1.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浅黄色,黑火药主要成分,密度 2.078g/cm3 非金属性比较活 2.化学性质 (1)、硫与非金属反应 + (无色刺激性气味) 2+ 2 +=(酸雨) +(毒臭鸡蛋气味) (2)、硫与金属反应

+ 2+ +=(硫粉处理散落贡滴) 八、氮气 1.物理物性 气态占空气78% 无色无味气体 降温---液体、固体 2、氮气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3 +(灰色) (2)、与氧气反应 +2(无色) +2=2(空气中很容易) 2+=2+ (3)、与氢气反应 +32 九、氨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气----氨水---铵肥 2、氨气易液化 -33.35℃,常压---液态+大量热 十、金属通性 80%金属元素,常温下汞为液态,其余为固态,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只有金为

黄色,铜紫红色。电、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1、铝 比较活泼显+3价 (1)、与氧成致密氧化膜(常温) 4+3=2 (2)、与水受热 2+62+3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铝盐 水解 净水,灭火器原料 2、铁 分布最广元素之一,合金性质优良,光亮银白色金属,7.8 g/cm3熔点153℃,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坚韧性 比较活泼,常显+3价或+2价 (1)、铁与非金属反应 3 +2 2 +32 + (2)、铁与水反应 3+4+4 (3)、炼钢、炼铁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知识大全

自然百科知识1 百科知识:什么树被称为“活化石”? 回答: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它亦称白果树、公孙树,属银杏科。树木高达40米。 3 百科知识: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什么? 回答: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用糖粘住灶神的牙。中国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要是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5 百科知识:非洲象的耳朵比亚洲象大还是小? 回答:非洲象与亚洲象的差别除栖地不同外,外形亦有差别。如:非洲象耳朵较大,亚洲象耳朵较小。非洲象象牙雌雄均明显外露,亚洲象只有雄象外露 7 百科知识:欧洲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 回答:大不列颠岛是欧洲最大岛屿。它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面积22万平方千米。是英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9 百科知识:校园歌曲《童年》的词曲作者是谁? 回答:校园歌曲《童年》的词曲作者是罗大佑,这首歌曲至今仍为很多学子所喜爱。 11 百科知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谁? 回答: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4 回答: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风景。 15 百科知识:葡萄牙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吗? 16 回答:欧洲因其海上活动发达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使得南北美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但葡萄牙不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 17 百科知识:“龟纹”在哪种工艺品中出现? 18 回答:龟纹指的是在打样或印刷中由于阳图版的角度搭配不当所出现的一种不悦目的网纹图形。这种图形常常出现在蜡染中。 19 百科知识: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是哪里? 20 回答:荷兰濒临北海,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荷兰的海岸线曲折绵延,全长1075千米,但海堤竟两倍于海岸长度,总长达2414千米。 21 百科知识: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 22 回答:发烧喝浓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降温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 23 百科知识:“蒙太奇”一词源于哪国语言? 24 回答:“蒙太奇”源自法语,原为建筑术语,意指组接、构成的意思。用于电影是“剪接和组合”之意。 25 百科知识:人的心脏共有几个心房和心室? 26 回答:心脏内有四个空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27 百科知识:欧洲最大的半岛在南欧还是北欧? 28 回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半岛。它位于北欧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面积80万平方公里。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起源 1、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 答: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一、石器使用;二、使用天然火;三、弓箭; 四、陶器制造技术;五、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 意义: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 2、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答: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只有在人类的智力有所进步并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后,才会有原始宗教观念的出现。 实质:它毕竟是原始人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它既是自然知识不足的表现,又是自然知识的一种补充,甚至是自然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原始人对自然事物属性的某些认识,也是通过当时的宗教自然来表达的。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科学技术 1、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 答:古代埃及人对后世有影响的科学成就有:一、发明了文字;二、纸草的使用; 三、太阳历的确定;四、几何成就很大;五、医学成就(木乃伊);六、建筑艺术(金字塔)。 2、古代西亚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在天文学方面,有天象观测和历法编制,以月亮盈亏规律编制太阳历,给行星命名,能预测日蚀、月蚀。以7天为一周等。在数学方面,用十进制计数法及时间的六十进制计数法。能计算出∏的近似值。能解含有10个未知数的多元方程组,会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示月亮的亮度。 第三章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在自然哲学方面取得了哪些对后来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成果?答:重要成果有:一、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质问题——元素论;二、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原子论;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宇宙论。 2、古希腊的理论自然知识有哪些成果?它与自然哲学有何不同? 答:一是把提供自然哲学与经验的结合,其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二是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把数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结合起来,杰出代表是阿基米德; 三是科学形态的重要变化,即合理化体系的建立。这一工作是由欧几里得完成的; 四是医学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强调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疾病,对许多疾病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指出了适当的治病方法。希波克拉底是代表人物,称为“医学之父”。 不同之处:理论自然知识是科学与经验结合的成果,而自然哲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是一种科学思想。 3、古希腊与古罗马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上各有何特点? 答:如果说,古希腊人对自然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古罗马人则在实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4、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5、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6、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7、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8、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9、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10、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11、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刘宾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感触颇深。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法很多,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要求。但探究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充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 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己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家庭科技活动等。 四、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因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负责、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善于思考、乐于合作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中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中测试题

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__运动。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8、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10、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定理。 11、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地面 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 m/s2 B、8.9 m/s2 C、10 m/s2 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 C、完全失重 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 C、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自然科学知识大全

自然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什么树被称为“活化石”? 回答: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它亦称白果树、公孙树,属银杏科.树木高达米. 百科知识: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地甜食,这是为了什么?回答: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地甜食,这是为了用糖粘住灶神地牙.中国地民间习俗还有很多,要是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有趣地事情. 百科知识:非洲象地耳朵比亚洲象大还是小? 回答:非洲象与亚洲象地差别除栖地不同外,外形亦有差别.如:非洲象耳朵较大,亚洲象耳朵较小.非洲象象牙雌雄均明显外露,亚洲象只有雄象外露 百科知识:欧洲最大地岛屿是什么岛? 回答:大不列颠岛是欧洲最大岛屿.它位于欧洲西部地大西洋中,面积万平方千米.是英国领土地主要组成部分. 百科知识:校园歌曲《童年》地词曲作者是谁? 回答:校园歌曲《童年》地词曲作者是罗大佑,这首歌曲至今仍为很多学子所喜爱. 百科知识:《黄河大合唱》地作曲者是谁? 回答: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地《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地苦难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地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地力量

回答:唐代大诗人李白地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地是庐山风景. 百科知识:葡萄牙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吗? 回答:欧洲因其海上活动发达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使得南北美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地殖民地,但葡萄牙不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 百科知识:“龟纹”在哪种工艺品中出现? 回答:龟纹指地是在打样或印刷中由于阳图版地角度搭配不当所出现地一种不悦目地网纹图形.这种图形常常出现在蜡染中. 百科知识:世界上地势最低地国家是哪里? 回答:荷兰濒临北海,是世界上地势最低地国家.荷兰地海岸线曲折绵延,全长千米,但海堤竟两倍于海岸长度,总长达千米. 百科知识: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 回答:发烧喝浓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地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降温药物地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 百科知识:“蒙太奇”一词源于哪国语言? 回答:“蒙太奇”源自法语,原为建筑术语,意指组接、构成地意思.用于电影是“剪接和组合”之意. 百科知识:人地心脏共有几个心房和心室? 回答:心脏内有四个空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百科知识:欧洲最大地半岛在南欧还是北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完整版)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完整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规律被称为()。 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五、简答题(共30分) 1.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呢(8分) 2.两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的汽车,他们的距离保持不变,是说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两辆汽车都是静止的以什么物体作照物,两辆汽车都是运动的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参照物,一辆汽车对它是静止的,另一辆汽车对它是运动的(3分) 3.下列各种摩擦各属哪一种摩擦( 4分) (1)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小朋友与滑板之间的摩擦; (2)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3)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手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

2019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1

xx 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哪一颗? A、金星 B、火星C 土星D、木星 2、发现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的科学家是 A、安特生 B、贾兰坡C裴文中D杨钟健 3、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是 A 攀枝花BxxxxCxxxxDxxxx 4 靠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不包括 A、xxB xxC、xxD 海棠 5、我们日常看到的杆秤,什么时期出现的?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C明清时期D、宋元时期 6、鱼、鸟和哺乳动物三类动物中,视力好坏的关系是 A、鱼>鸟>哺乳动物 B、鸟>哺乳动物>鱼 C哺乳动物>鱼>鸟D鸟>鱼>哺乳动物 7、以下哪两种生物存在共生关系? A、虫黄藻,大砗磲 B、鲨鱼,印鱼C海葵,寄居蟹D石斑,鱼医生8 防毒面具是根据什么动物研究出来的? A、猕猴 B、棕熊C野猪 9、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 A、磷酸钙 B、硫酸钙C碳酸钙D 硅酸钙

1 0 、今年我国发生了一次非常壮观的日环食天象,请问这次日环食发生的日期是 A、1月1日 B、1月15日 C、2月20日 D、3月13日 11、山顶洞人在人类进化中属于下列哪个阶段? A、早期智人阶段 B、晚期智人阶段 C、直立人阶段 12 、下列哪些不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 A、老茎生花 B、有气生根 C、植株高大 D、叶子有滴水叶尖 13 、我国自行研制的人力水稻插秧机每日可插秧多少亩? A、10 亩 B、8 亩 C、6 亩 D、3-5 亩 14 、被称为“恐龙蛋之乡”的是我国的 A、xxxx B、xxxx C、xxxx 15 、宝石的三个基本属性不包括 A、XXB不需加工C、稀有D、耐久 16 、肺鱼除用鳃呼吸外还可以用呼吸。 A、肺 B、鳔 C、口腔 D、胸鳍 17、哪种动物嘴巴小,里面有个大皮囊,可以储存食物,是鸟类中非常有名的捕鱼能手?A、白鹳B、鹈鹕C、丹顶鹤 18、太阳黑子通常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对流层 19 、一克拉等于()克。 A、0.2 克 B、0.4 克 C、0.8 克 D、1 克 20、链球运动是根据下列哪种石器研究出来的

F1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13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各种发现与发明、科技革命与重大进展、科学家的贡献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等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它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启迪学生在了解中外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前人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概况,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史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和火、原始农牧业、原始手工业、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 2、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甲骨文、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自然科学、自然观。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冶铁采矿技术的早期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水利工程的兴建、《考工记》与《墨经》、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理论的奠基、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4、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与水利、冶金、造纸与漆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纺织与机械制造、天文历法与张衡、物理学与化学、中外交通、贸易与科学文化交流、自然观。 5、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和农学著作、天文学、数学、地学、医药学和医学教育、炼丹术、化学、瓷器和冶金、佛教建筑、机械制造、自然观和宇宙论。 6、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茶和农业生产技术、雕版印刷术和造

2019年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化学常识 1.“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微量物质是: 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盐的食盐C.漂白粉等消毒剂D.小苏打 2.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CO2逐年增加,对此最担心的是: A.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供人类呼吸 B.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C.会使人体吸进大量CO2损害健康D.会使石灰岩大量溶解,破坏自然风光 3.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氟氯烃(“氟利昂”等)。科学家呼吁人类要重视对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中,臭氧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是: A.吸收CO2 B.补充O2 C.吸收红外线D.吸收紫外线 4.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指的是: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 5.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食品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在加工和包装上干净、卫生的食品 D.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6.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A.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设计有利于人类健康和使环境更安全的化合物

C.防患于未然,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D.研究变换基本原料和起始化合物 6.炸油条用的膨松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它是() A.铝; B.铜; C.铁; D.铅。 7.下列哪一个是发酵粉的正确组成() A.硝酸和碳酸钠;B.酒石酸和碳酸铜;C.柠檬酸和碳酸钠;D. 柠檬酸和碳酸氢铵。 8.下列哪一种属于碳酸饮料() A.矿泉水; B.汽水; C.白酒; D.菊花茶。 9.啤酒的度数是指() A.100克啤酒中含酒精的克数; B.100克麦芽汁中含麦芽糖的克数; C.100体积啤酒中含酒精的体积数; D.100克麦芽汁中含糖类的克数。 10.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是() A.酒精→乙酸→乙醛→二氧化碳和水; B.酒精→糖类→二氧化碳和水; C.酒精→脂肪→二氧化碳和水; D. 酒精→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 11.用淀粉酿制白酒的过程产物是() A.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精; B. 淀粉→葡萄糖→麦芽糖→酒精; C. 淀粉→蔗糖→葡萄糖→酒精; D. 淀粉→果糖→葡萄糖→酒精。 12.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物质是() A.含有Fe2O3的硅胶; B. 含有CrO3的硅胶; C. 含有CuSO4的硅胶; D. 含有Ca(OH)2的硅胶。 13.白酒存放时间越长,香气越淳。原因是() A.醛类物质减少了,酯类物质增多了; B. 酯类物质减少了,醛类物质增多了; C.酒中生成了氨基酸; D.酒精有香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