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教案)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历史教案)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历史教案)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历史教案)对外友好往来

对外友好往来

七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及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处理办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再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归纳、概括出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是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将《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坐像》《玄奘》等图片和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资料。

学生的准备: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旅游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在国内旅游可以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国外可以领略异国风情。下面请大家跟我到世界各地去,看看这些是什么地方。

出示课件1:唐人街图片

这都是哪里?

对,这是世界一些大城市的“唐人街”。为什么在现代化大城市中,还称华人聚居的地方为“唐人街”呢?大家想一想。

【学习新课】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唐朝政府采取开放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并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所以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同时唐朝的经济文化也很发达,所以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所以各国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个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那么,唐朝与哪些国家和地区往来密切呢?

我们来看唐朝时期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出示课件2: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唐朝的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陆路交通主要沿用了哪一条道路呢?对,是丝绸之路。你能从图上找出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这些国家就是今天的日本、朝鲜半岛、印度半岛和中亚、西亚的国家。想到这些国家去看一看吗?好,现在我们就乘坐时空快车,穿越时空隧道,重回唐朝,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循着古人的足迹,去领略异国风情,去探访它们和中国的文化渊源。今天我们先去三个地方:日本、朝鲜半岛和印度半岛。

我们第一站要去的是日本。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出示课件3:日本风光、人文(配乐)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岛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日本有名的富士山和樱花,走在日本的街市,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日本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就与我国正式交往,隋唐时期的友好交往更为密切。隋朝时,已向中国派遣使团,称为“遣隋使”。

出示课件4:日本遣唐使船

唐朝时期的前后200多年间,日本天皇先后18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遣唐使团先后2500多人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大家看书,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要源源不断地到唐朝去呢?

我们可以从《日本书纪》中找到答案。

出示课件5:《日本书纪》

也就是说唐朝是一个制度规范全面,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

日本现在虽然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但在古代,中国隋唐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当时的日本把向中国学习、吸取隋唐文明作为基本国策,经常派遣唐使到唐朝来。

那这些遣唐使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

遣唐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人,多则五百人,成员中有大使、副使、录事、翻译、医师、画师、工匠、音乐师等,很齐全,他们的素质较高,以便更好、更广泛地吸取唐朝文化。使团还向唐朝赠送珍贵的礼品,唐朝也往往以厚礼回赠,这实际上就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那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都做些什么呢?唐朝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呢?大家先看看书来了解了解吧。

出示课件6:政治制度、文字、钱币、平城京平面图、古建筑、和服、茶道、围棋等

从刚才的资料中,大家能概括出这么多方面,真是不简单。日本在建筑、城市建设、政治经济制度、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受到唐朝文化的深刻影响。

其实,在中日交往中,不只是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唐朝赴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唐玄宗时期的着名高僧鉴真。

出示课件7:鉴真像

想了解鉴真大和尚,我们就要到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这跟鉴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唐招提寺。

出示课件8:唐招提寺系列

有谁知道鉴真东渡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应日本僧人的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先后历经12年,六次起程,五次失败,出生入死,甚至双目失明,但他从未放弃东渡,终于在他66岁高龄时,搭乘日本“遣唐使”回国的船只,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到达日本,受到天皇和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

那么,鉴真到日本后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呢?请看录像。

出示课件9:录像《鉴真对日本文化的贡献》

鉴真向日本传达了当时高度发达的中国文明,推进了日本的文化发展,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鉴真被称为日本文化大恩人。

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你有什么感想?

是的,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且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实行大化改新,在近代,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进行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两个转折点,终于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和敢于改革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了解了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渊源,我们在日本的探访就告一段落,下面大家就跟随我到朝鲜半岛去看一看。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出示课件10:朝鲜风光、人文(配乐)

朝鲜与我国唇齿相依,山水相连,息息相通,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淳朴的民风。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有高丽、百济和新罗,它们和我国往来频繁。新罗后来强盛起来,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它始终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

那么,新罗与唐朝的文化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在频繁的交往中,双方各自得到哪些好处呢?请大家看书,自己找一找。

好,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很全面。新罗与唐朝的交流市双方面的,新罗从唐朝吸收了哪些先进文化呢?

新罗来中国的留学生很多,他们学习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新罗都城平壤也是依照长安、洛阳建筑的。

那么新罗又对唐朝文化有哪些影响呢?

朝鲜音乐很受我国人民欢迎,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就是高丽乐。除此之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由此可见,中朝文化相互影响,渊源也是非常深厚呀。

结束了东亚之行,我们再去拜访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印度。

●三、玄奘西游

出示课件11:印度风光、人文(配乐)

印度同中国一样,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是佛教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佛教氛围。中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唐朝时,称印度半岛各国为天竺。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频繁,唐朝吸收了天竺的许多优秀成果,如唐太宗曾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唐朝与天竺的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就要数高僧玄奘了。现在我们就沿着玄奘的足迹来寻找历史。

说到玄奘,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西游记》。看过《西游记》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其中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刚才大家谈到的是在《西游记》中的故事,但在中国历史上,唐僧玄奘确有其人,到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

出示课件12:玄奘像

这就是玄奘的画像。

那玄奘西游取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知道在课前大家查阅了许多有关玄奘西游的资料,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大家搜集的资料,讲讲你所知道的有关玄奘的故事。

玄奘取经与小说电视中的情节有何不同呢?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但是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大多都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不同,历史人物是真实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以有虚构的情节。我们应该学会辨别文学作品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玄奘历尽艰辛,前往天竺,遍访佛教寺院,追求佛经真谛,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

出示课件13:那烂陀寺遗址

这就是当年天竺最大的寺院那烂陀寺遗址,从遗址还可以看出当年那烂陀寺的盛大规模。玄奘就曾在这里学习佛经,成为着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经过长达18年的西游,跋涉5万多里,他终于回到长安,当时正在洛阳的唐太宗立即派宰相房玄龄出城迎接,长安百姓也倾城而出,来欢迎玄奘取经归来,表现了唐朝对外来先进文化的欢迎。

出示课件14:房玄龄迎接玄奘归来

他带回了大量的经书,又花了19年的时间来翻译这些经书,今天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就是玄奘当年译经的地方。

出示课件15:玄奘译经的大雁塔

玄奘不仅是一位大翻译家,同时还是一位大旅行家、大作家。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出示课件16:《大唐西域记》

详细记载了当时西域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物种、气候、地理、历史、语言、宗教等情况,大大丰富了唐朝对西域和天竺的了解,成为现在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在世界上影响巨大,是一部不朽的着作。

刚才我们讲了关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故事,游历了他们曾经到达的地方,我们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对,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事应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小结】: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重回唐朝,探寻了当时的日本、新罗和天竺与我国唐朝的友好交往和文化渊源,那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呢?

出示课件17: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

大家说得都很好。其实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双边的、全方位的对外交往。

唐朝时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唐政府采取开明政策,鼓励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所以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达到70多个,这一时期唐朝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各国来华的使节和商人络绎不绝。

出示课件18:《职贡图》

这反映的就是外国使节来唐朝,向中国皇帝进贡的情景。

由此可见,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从汉朝开始,直到明朝,我国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开放政策。汉代的丝绸之路联通了欧亚大陆,唐朝的频繁交往远扬了中华国威,明朝的郑和远航缩短了世界距离。尤其是唐朝,它海纳百川,吸收各国文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又更加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同时它又无私奉献,把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与世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带大家去游览别的地方,谢谢大家,下课。

学生活动

答:喜欢。

答:国外、国内。

答:“唐人街”。

答: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声望很高;对外交往活跃。

答:从陆路向东可以到达新罗,向西可以到达波斯、大食、拂菻、天竺;从水路向东可以到达新罗、日本,向西可以到达天竺、波斯、大食、拂菻等国。

答:因为日本当时比较落后,唐朝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他们要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看书后,答:由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组成。

答: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根据唐都长安城建造了平城京;根据唐朝铜钱铸造了日本钱币;根据唐朝服装做成和服;根据中国饮茶之风形成茶道,等等。

学生讲鉴真东渡的故事。

发言:日本很善于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来发展自己。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新罗与唐交往的史实。

答: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机构,又依照唐朝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答:朝鲜音乐传入我国。

踊跃回答对唐僧的印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所搜集的资料,讲有关玄奘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思考回答:唐朝经济文化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各国来华贸易;有发达的对外交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