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植物营养素与疾病

【精品】植物营养素与疾病

【精品】植物营养素与疾病
【精品】植物营养素与疾病

植物营养素与疾病

生活中,人们总被告诫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实现均衡的营养,维持人体健康。最近科学研究证实,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除含有人体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糖类等营养成分外,更重要的是内含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物质——-植物化学物质,即纽崔莱所称的植物营养素.科学家认为,植物化学物质是人类健康的新宝库,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营养素是植物中所含的非营养素类生物活性物质,学术界也称之为植物化学物质。植物营养素是最近几年科学的新发现,但对于植物营养素的探索和研究却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纽崔莱创始人卡尔·宏邦先生受到中医药理念的影响,坚信天然植物的浓缩提取物中蕴含人类所需的营养,他称之为植物营养素。

目前科学家发现,植物营养素大约有一万二千种的不同形态,分别存在于大豆、蔬菜、水果、胡桃、大蒜、小麦胚芽及茶等植物中。如紫花苜蓿中含有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和酚型酸,菠菜中含有类黄酮素和芸香素.与化学合成品相比,植物营养素以其来源天然、安全并兼具某种或某些生理功能而日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被誉为“植物给予人类的礼物”,含有植物营养素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已成为当今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有专家认为,植物营养素的重要意义可与抗生素和维生素相媲美.

科学家们认为,植物营养素是人类新的健康宝库,可能成为许多疑难病症的克星。研究证实,植物营养素如类黄酮、酚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显著的防癌抑癌、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白内障等作用.

◆增强抗氧化能力

近来科学研究证明,自由基和人类多种疾病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科学家认为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而抗氧化剂能够帮助人体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植物营养素是膳食抗氧化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清除自由基,或者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或者消除其前体。植物营养素中的多酚类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强度上抗氧化作用都是最高的,类黄酮是其中的代表;类胡萝卜素能有效抑制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的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损害,从而避免细胞发生突变。

◆调节人体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各种外界病毒和有害细菌入侵的关键防线,如果免疫力低下,人就容易受感染并得病.植物营养素中的多糖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广泛的免疫调节剂。此外,多项实验证明,类胡萝卜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增加免疫细胞数目,刺激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众多的研究显示,植物营养素中的类黄酮等多酚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均有好处;此外,皂苷和植物甾醇同时具有降胆固醇和调节血压的功效。

◆防癌抗癌新明星

癌症是让人闻之色变的一种疾病。目前许多植物科学研究显示,类黄酮、异黄酮、类胡萝卜素、有机硫化物及多糖等许多植物营养素可以在癌症形成的各阶段中产生遏阻作用,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如异硫氰酸盐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对妇女具有抗乳腺癌的作用,对男性则可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

◆降低骨质疏松率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植物营养素中的异黄酮由于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可减少骨质流失,促进机体对钙的利用和吸收,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而且没有雌激素的副作用。

科学家们对于植物营养素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地进行,也许有一天植物营养素也会出现像现在维生素“每日建议量”一样的推荐摄入量。但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每日摄取充足的植物营养素,因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健康的恩赐.

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变迁中,肉类吃得越来越多,蔬菜水果越来越少,这种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容易导致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中国营养学会2004年公布的一项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居民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维生素A、B2和钙普遍严重缺乏,维生素B1、B6、C和锌、铁、硒普遍缺乏。儿童青少年缺锌、妇女缺铁、中老年缺钙尤为严重。

营养失衡会引起许多慢性疾病。美国医药协会的报告显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平偏低,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生缺陷、结肠癌、乳腺癌、骨质疏松症,并可能增加罹患其他几种慢性疾病的几率。在我国,营养不均衡已导致许多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卫生部2004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约有1。6亿中国人患有高血压,此外还有1。6亿人血脂异常,2000多万人受糖尿病困扰,2亿人体重超重,慢性疾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要疾病。

控制慢性疾病,治疗只是补救措施,预防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而预防慢性疾病的关键在于树立起日常保健意识,如合理安排膳食,积极参加运动以及每天适当地食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

在发达国家,每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改善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但在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建立起补充多种营养素的保健意识。不少人以为:“我缺维生素、矿物质吗?缺了也不会怎么样吧,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事实上,人类的生老病死大多与营养素息息相关。营养专家也指出,在我国,70%的死亡都全与营养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充多种

第九章 植物营养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2

第九章植物营养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2 第一节植物营养与病虫害关系概述 作物的抗病性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抗病能力。它是作物抗病的主要贡献者,但由于真菌和细菌都存在着很大的变异性,可能会使品种的抗病性在种植若干年后衰退甚至消失。另一含义是环境因素引起作物的抗性变化。其中植物营养与施肥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较易控制的因素。植物营养通过影响作物生长方式、形态、结构,特别是化学组成来改变其抗病能力。品种抗病能力不同,营养状况影响的程度也不一。通常对高抗及高感品种影响较小,对中抗和中感品种影响较大。合理施肥,创造作物生长的适宜营养条件,可减轻甚至消除很多植物病害。现代农业由于化肥的施用量大大增加,而有机肥施用量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就相当严重。因此,在施肥时充分考虑其对作物抗病能力的影响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意义很大。 有关矿质营养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般都通过这些元素在植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来阐明。然而,矿质营养还往往对植物生长和产量产生难以预测的间接作用。由于它们使植物生长方式、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别是化学成份发生变化,能增加或减少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目前,在选育抗病虫害作物品种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改变解剖学(如加厚表皮细胞,高度木质化或硅质化),生态学或生物化学特性(如产生大量抑制性成抗性物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特别是通过促进机械障碍的形成〔本质化〕和毒素<植物抗毒素的合成来改变植物对寄生病虫侵害的反应以提高其抵抗力、将奋主植物易感染病虫害的生长时期与寄生病虫活动高峰时期错开(称为“躲避侵害”句也能获得明显的抵抗力。 这种抵抗力虽然要遗传控制,但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当大。通常,具有高度感病性或抗御性的品种受影响较小,而感病性适中或具有部分抗性的品种受影响较大,其中矿质营养是一种比较容易控制的环境因子。要想通过调节矿质营养(用施肥)来补充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如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就必须具有关于矿质营养增加或减少植物抗性的丰富知识 影响植物病虫害的氮肥用量范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三种大麦的叶斑病发病率都在增加,但感染病班的旗叶百分数所表示的感染绝对水平却各不相同。增加发病率对Proctor品种的大麦没有什么生理或经济意义,但对另外两种大麦的光合作用和标位产量却产生了可以预料到的毒害作用。 施氮量和叶斑病之间的密切相关不能概括所有真菌和寄生病菌。一般来说,所谓“养分平衡”既要保证作物最佳生长,又要考虑到使作物获得最佳抗性。施氮量和植物生长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由此结论,具有最佳营养状态的植物具有最大的抗病力,并且植物的感病性随养分浓度偏离最适水平的程度增加而提高。 高等植物与寄生物、病虫害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为把要说明矿质有养在其中的作用需要将问题作大量简化。然而,一在害主和寄生物相互作用的一些主要方面,矿质营养的作用不仅明确,而且可以预料并易于得到证实。本章其目的在于用少数典型例子进一步强调这些作用,以论证矿质养分和施肥控制病虫害的潜在可能性和限度。

【农技】植物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之氮

【农技】植物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之氮 【农技】植物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之氮 2016-07-26 掌上农事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而氮素尤为重要。在所有必须营养元素中,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它对改善作物品质也有明显的作用。氮的营养功能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氮是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中的基本物质,也是植物内每个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氮还是制造叶绿素的重要物质,它能够促进植物叶片浓绿,使植物生长的更茂盛。还参与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促进植物细胞不断的分裂和增长,使植物枝叶的叶面积逐渐增大。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内生命物质的基础,其平均含氮量为16%~18%,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长和分裂及新细胞的形成都必须有蛋白质参与。缺氮时因新细胞形成受阻而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甚至出现生长停滞。所以氮素是一切有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也被称为生命元素。核酸和核蛋白的重要成分核酸和核蛋白在植物生活和遗传变异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一方面它是蛋白质的合成的模板,另一方面决定作物遗传信息

的传递者。而氮在核酸中的含量为15%左右,当作物缺氮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会受到严重阻碍。叶绿素的组分元素众所周知,绿色植物有耐于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的含量能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光合产物的形成。当植物缺氮时,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黄化,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从而使作物产量明显降低。绿色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没有氮素参与是不可想象的。植物氮的来源空气中含有近80%的氮气(N2),然而,植物无法直接利用这些分子态氮。只有某些微生物(包括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大气中的氮气,而植物所利用的氮源,主要来自土壤。根瘤菌土壤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躯体的腐烂分解,然而这些含氮化合物的大多是不溶性的,通常不能直接为植物所利用,大部分需要经过一定的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氨化作用有机态氮经微生物作用并分解产生NH3的过程,称为氨化作用,也是氮元素的矿化过程。参与氨化作用的微生物很广泛,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这一作用都能进行。氨化作用是促进氮元素有效化的作用,氨溶于水生成NH4+易被作物吸收。当土壤持水量在60%左右,土温保持30℃~35℃,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条件时,氨化作用顺利进行。如尿素是有机态氮肥,是酰胺态氮。尿素要经过土壤微生物(尿酶)的作用,转化生成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硝化作用氨或铵盐在土壤硝化细菌的作

植物必须元素及其缺素症状

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素 一、营养元素种类 植物营养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有益营养元素。 (一)、必需营养元素: 1、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 2、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具有不可替代性,惟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 3、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的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十六种: 大量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 中量营养元素:钙(Ca)、镁(Mg)、硫(S); 微量营养元素: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此外,有人认为,镍(Ni)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有益营养元素: 有益营养元素是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非所有植物所必需的元素。如硅(Si)、钠(Na)、钴(Co),它们可代替某种营养元素的部分生理功能,或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如: 甜菜是喜钠植物,它可在渗透调节等方面代替钾的作用,并促进细胞伸长,

增大叶面积;硅是稻、麦等禾本科植物所必需,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使茎叶坚韧,又能防止倒伏;钴是豆科植物固氮及根瘤生长所必需。固植物所必需,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使茎叶坚韧,又能防止倒伏, (三)、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周期表中镧系的15个元素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钪与钇。镧系:镧La* 铈Ce* 镨Pr 铷Nd * 钷Pm 钐Sm* 铕Eu 钆Gd 铽Tb 镝Dy 钬Ho 铒Er 铥Tm 镱Yb 镥Lu* 和钪Sc 钇Y 。 其中的镧、铈、钕、钐和镥等有放射性,但放射性较弱,造成污染可能性很小。土壤中普遍含有稀有元素,但溶解度很低,有效性低。磷肥及石灰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在植物生理上的作用还不够清楚,现在只知道在某些作物或果树上施用稀土元素后,有增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重、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含糖量、降低含酸量的效果。由于它的生理作用和有效施用条件还不很清楚,所以施用稀土元素不是总是有效的。 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状 (一)、一般不需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碳、氢、氧 1、碳、氢、氧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 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糖是由碳、氢、氧构成的,而糖是植物呼吸作用和体内一系列代谢作用的基础物质,同时也是代谢作用所需能量的原料; 3、氢和氧在植物体内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 1.氮(N):

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1.必需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 (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2)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 (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入植物代谢作用. 2.目前已发现16种必需营养元素: (1)大量营养元素: C、H、O、N、P、K; (2)中量营养元素Ca、Mg、S; (3)微量营养元素: Fe Mn Cu Zn B Mo Cl(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 3.有益元素: 在16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其中主要包括: Si Na Co Se Ni Al等. 4.为什么大量施肥并不能获得高产? (1)各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 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有最缺乏的营养元素决定的,要想节约肥料的投入成本又能获得高产,必须做的平衡施肥。 (2)常见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状况表 土壤类型土壤pH<6.0 土壤pH 6.0-7. 0 土壤pH>7.0 沙土、氮、磷、钾、钙、镁、铜、氮、镁、锰、硼、铜、锌氮、镁、锰、硼、铜、锌、铁 锌、钼 轻壤土氮、磷、钾、钙、镁、铜、钼氮、镁、锰、硼、铜氮、镁、锰、硼、铜、锌 壤土磷、钾、钼锰、硼锰、硼、铜、铁 粘壤土磷、钾、钼锰硼、锰 粘土磷、钼硼、锰硼、锰 髙有机质土磷、锌、铜锰、锌、铜锰、锌、铜

植物营养素对人体的免疫作用

植物营养素对人体的免疫作用 摘要:植物营养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来源中,早在20 世纪50 年代 Winter 等人就提出植物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人类有药理学作用, 然而直到近年人们才发现并开始系统研究植物中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健康促进的作用,如具有抗癌或抗心脑血管病等特性。迄今为止, 估计天然的植物营养素约有6~10万种。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每人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摄入植物营养素,就混合膳食者而言, 每天摄入的植物营养素大致为1.5 g; 而对素食者而言可能会更高一些。本文谨就植物营养素的研究与发展作一简介。 关键词:植物营养素、生物学作用、免疫作用 营养免疫学是主要研究营养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密切关系。食用健康的食物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而良好的免疫系统能保护人体远离大多数疾病。营养免疫学强调食用天然的完整性食物来达到健康,并不提倡任何经过化学提炼的食品。这门科学的研究范围已超越了维生素、蛋白质等基本生存营养,而是研究如抗氧化剂、植物营养素、多醣体等提高免疫能力的营养。营养免疫学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因为等到生病以后再来治疗,可能已经为时太晚。如果日常生活中为免疫系统提供适当的营养,就能更好发预防疾病。

植物营养素”这一名词出自“植物化学物”,它的本意是指;在植物性食物中除了已经确认的营养素成分以外,一些具有调节人体代谢功能的,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但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考虑到社会大众对该名词的可以接受性,笔者认为将其理解成为植物营养素可能更为适宜。 一、植物营养素的分类 1、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物营养素,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赋植物于红色或黄色。自然界存在的700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但对人体有营养价值的约为40~50种。人血清中含有不同比例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有α-和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等。而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隐黄素等也有少量存在【1】。在人血清中β-胡萝卜素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15%~30%。类胡萝卜素中的无氧型和有氧型的差别主要为其对热的稳定性不同,如类胡萝卜素中的β-胡萝卜素是热稳定型的,而叶黄素(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中)则对热敏感。人体每天摄入的类胡萝卜素约为6mg。 2、皂甙 皂甙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它们可与蛋白质和脂类(如胆固醇)形成复合物,在豆科植物中皂甙特别丰富(如大豆、黄豆等)。中国居民平均每日膳食摄入的皂甙差异很大,约为10mg~200mg,甚至更高。由于皂甙具有溶血的特性,所以曾一度被认为对健康有害,但人群试验却未能证实其危害。目前有些国家已将某些种类的皂甙作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死亡情况。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三是关于慢性病危险因素情况。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

营养素与疾病

营养素与疾病 随着经济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地提高,营养这个东西对我们人体越来越需要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居民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引起的疾病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 如何预防营养性疾病及开展临床治疗已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些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饮食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的人们应该注意的饮食问题。 人体的健康需要健康的饮食来维持。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源泉。合理的膳食调养,不仅能补充营养,更能祛病延年,而不当的饮食则会引起疾病。饮食在疾病的防治与养生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饮食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多或不合理均会引起营养性疾病。 营养的含义是什么呢?“营”就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谋求养生。所谓营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取得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质,即营养是人类摄入、消化、吸收、利用实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营养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目前所知有42种,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膳食纤维也是一类营养素。它们既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供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等。在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参与生命活动。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素,人每天必须进食多种食物,才能摄入数量充足,比例适当的营养素。如果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过量,就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导致疾病的发生。 当今世界上与营养有关的人类疾病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营养素摄入不足或利用不良所致的营养缺乏,其中主要是微量营养素缺乏。其次是与营养素摄入过剩或不平衡有关的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国际权威专家认为约1/3的癌症的发生与膳食有关。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与膳食营养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说要想有个健康的身体 就不能忽视对自身的保养。 先是肥胖为例。肥胖的发生率如今在全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尤以城市居民为多,肥胖主要原因是长期摄入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即所谓的美味佳肴,造成过多的脂肪存储体内,引起肥胖。肥胖不仅使人体态臃肿,运动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肥胖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者的发病率。为了预防肥胖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养素的摄入要合理 做到营养平衡。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应适量 并控制动、植物油的摄入量。 2、饮食习惯应做到一日三餐 定时定量 进食二餐更易出现饥饿感 其结果反而造成饮食过量 得到相反的结果。 3、少吃零食 许多零食含热量高 如巧克力、糖果、炸土豆条。如吃零食应吃含热量较少的零食 如酸奶、水果等。 4、加强锻炼 多参加体育运动 促进体内的能量消耗。还有高血压也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全国包括临界高血压在内约有5000万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与食盐的摄入量成正相关,即食盐量越大。高血压的发病率越高。我国居民盐的摄入量较高,每天达13~15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盐的摄入应低于6克。?因此,应限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另有结果表明钙可以拮抗钠的升血压作用。因此,增加钙的摄入有辅助降压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调控饮食?

营养素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营养主要来自于每天的饮食,没有食物就没有营养。食物,作为营养的物质载体,在维系生命和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身体需要平衡的营养,选择食物要首先要考虑平衡身体的营养需要。即使某种食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也要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但。主食与副食、荤食与素食、粗粮与细粮、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等食物搭配,是保证我们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营养大致可以分成“7+40+3”模式来记, 食物中含有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 “7大类”——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7大类。 40小类”——如果进一步分解,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种。任何一种缺乏即可导致疾病。 “3大产热营养素”——在上述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可以在体内“燃烧”产热,提供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能量。 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依托营养掌控养生 如果人体是一台机器,食物就是保证这台精密机器正常运转的动力。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情绪和精力。 医学专家们认为,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平衡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科学地安排饮食,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肌体抵抗力,减少和战胜疾病、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

营养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 关系到大脑功能 成年人如营养不良,会易感疲劳,耐力差,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影响到体力和脑力劳动效率。营养不良对婴幼儿大脑发育也能产生灾难性影响,造成智力和体格发育不良,并且在成年后也无法弥补,同时还会把缺陷传给下一代。 关系到疾病发生和发展 营养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缺铁会患贫血,缺碘会患甲状腺肿,缺维生素D和钙质会患佝偻病等。营养不良,肌体免疫力降低,就会增加传染病的患病率。营养不平衡则往往成为肥胖、心血管疾病及某些肿瘤的诱因,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影响内分泌功能 营养不良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妇女营养不良会出现闭经,孕妇营养不良很容易引起早产,胎儿容易发生先天性营养缺乏、先天性畸形或死胎,男子营养不良会发生性功能减退,影响生育。 保健防病的重要方面 合理营养是保健防病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合理营养能促进组织新生,增强肌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智力,并减少患病率和降低死亡率,病人也可以通过饮食调配,缩短病程,加速康复。

植物食品与动物食品被普遍关注的几种营养素含量对比表_

走不出吃肉蛋奶的误区归根到底是无知或者是愚痴? 人们普遍的观念是,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或者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平时应当多吃“有营养的”、“营养高的”、“营养好的”食物。毫无疑问,这种观念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这第一步是理性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什么是有营养的、营养高的、营养好的食物,人们的认识却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截然相反。有人认为,肉类、蛋类、奶类属于这样的食物。至于为什么这样认为,可能很多人说不上来,可能另有很多人说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而蛋白质和钙是重要营养素,对身体好,是不可缺少的。也有很多人几乎什么都说不上来,只是历代以来大家都这么说,因而自己也想当然地这样认为。 多数人深陷误区而难以走出 “营养学专家”们讲了多年,喊了多年,让人们多吃肉、蛋、奶,信誓旦旦地宣称动物蛋白是比植物蛋白更好的“优质蛋白”,是人体所必需的。这些所谓的专家,把越来越多的人喊进了饮食的误区。结果,人们的钱不自觉地流进了生产商的账户,又被迫流进了药商、医院的账户和医生的腰包。这些进入误区的可怜的人们,不但无端地消耗了大量的金钱,还把自己吃成了病人、废人、短命人。也许,在这个贪婪、浊恶、群魔乱舞的市场经济社会里,识别真假专家是需要个人的理性、智慧和福报的。一旦缺乏了理性、智慧和福报,走出误区是很难的,虽然整个事情容易得就如同把手掌翻转一下——易如反

掌。 历来就有很多人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而吃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说得清楚、吃得理性(尊重自然规律而吃)、健康少病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不大。他们清楚地知道自然界中什么食物是真正对健康有益的,什么食物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他们就按照这自然规律安排自己的饮食,不乱吃、不瞎吃。正因为他们会吃,所以生活成本低,身体安然自在,少病苦,少拖累,健康长寿,快乐无比。他们是有福报、有智慧的人。那么,这样的人群到底是怎样吃的呢?说来却很简单,他们少吃动物食品,多吃植物食品,甚至有的人,有很多人,只吃植物食品,不吃动物食品,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素食者。千百年来,这类人在理性饮食方面为人类做出了良好的榜样,自然也积累了不少的福报。这样的信息其实很多,也很容易查找到。 吃肉蛋奶越多的国家也是健康状况越糟糕的国家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探究为什么吃动物食品使人不健康、生病、短命和吃植物食品使人健康、少病、长寿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眼睁睁地看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近几十年来因为大量吃进肉、蛋、奶后的令人痛心的健康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摄入肉、蛋、奶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健康状况也是最糟糕的几个国家之一。日本原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排名最靠前的国

营养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 饮食营养与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要全面,饮食要均衡,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使人特别是学生时代的注意力,学习力和免预力下降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很重要的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概括六大营养素:水、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因此,健康的继续是营养,营养的继续是生命,不论男女老幼,皆为生而食,为了延续生命现象,必须摄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 六大营养素 水 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活动均离不开水的参与,也是输送养料和排泄物的媒介,没有水,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被排出,严重的话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成人水分大约为体重的70%,婴儿体重的80%,老年人体重的55%,因此,一般来说,除了吃饭中食物应有的水分,一个人一天还需要800—1000ml水,也就是两大杯左右。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因为口渴时脱水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可能的话,应培养每日经常饮水以及在锻炼间歇饮水的习惯。 除此之外,水与健康的关系已知有以下三点: 1.适度饮水可减缓衰老的人体肌肉。如果肌肉失去3%的水分就会损失10%的力量和8%的速度,饮水适度,则皮肤圆润光泽,显得精神饱满,代谢加快,衰老过程相对就会变得慢些。 2.饮用适当硬度的水可以预防心血管病人。因为硬水(含有钙、镁离子高),

可以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促进血液循环,并能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3.多饮水可防泌尿系结石体内结石的形成。在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水排出量的急剧增加,使尿液减少或浓缩,常使原有结石的病人或潜在结石病人诱发肾绞痛,使原来小的结石体积增大,梗阻尿道而发生绞痛,所以多喝水对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糖类(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的主要营养素,它广泛存在于米、面、薯类、豆类、各种杂粮中,是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食物。任何碳水化合物到体内经生化反应最终均分解为糖,因此亦称之为糖类,除供能外,它还促进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蛋白质、脂肪结合成糖蛋白、糖脂,组成抗体、酶、激素、细胞膜、神经组织、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 若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而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脂肪 脂肪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热能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倍,脂肪起保暖隔热;支持保护内脏、关节、各种组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脂肪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食物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会导致肥胖症,还将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以植物油作为食用油的人,一般不会出现脂肪缺乏症,只要在膳食中补充一定量的

植物营养

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用以维持其 生命活动的过程。 2.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 3.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 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4.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 善产品品质的物质 5.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 6.中量元素:钙、镁、硫 7.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氯 8.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 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 9.最小养分律: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 10.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无机物)而不是 腐殖质(有机质),因为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后才出现的。 11.腐殖质营养学说:土壤肥力取决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 的植物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即它是加速腐殖质的转化和溶解,使其变成易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12.必须营养元素:是指所有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缺乏它植物就不能完 成其生命史。 13.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是某种植物种类,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 14.有害元素:这些元素进入植物体内,不仅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植物 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同时由于其在植物体内的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内,危害他们的健康。 15.环境五毒:即五种有害元素汞(Hg) 镉(Cd) 铅(Pb) 铬(Cr) 砷(As) 16.重金属:一般泛指能够引起环境污染的金属元素 17.根际: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不同的那 部分根区土壤。 18.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机养分的溶解度, 也影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而构成“根际效应”。 19.根分泌物: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质的总称。 20.菌根:是高等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分布很广,分外生菌根,内生 菌根。 21.截获: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2.质流: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影响因素 23.扩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 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24.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25.协助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相关疾病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失衡不仅造成身体功能的改变,而且逐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如营养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症。 一、营养缺乏病 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称为营养缺乏病。 生长发育不良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缺碘引起; 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D和钙; 异食症或生长发育不良,缺锌; 贫血,缺铁或铜; 夜盲症,缺维生素A; 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缺维生素B1; 口腔阴囊炎症,缺维生素B2; 癞皮病,缺烟酸或维生素PP; 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缺维生素C。 二、营养与肥胖 我国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WHO则为(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体重(kg)/身高(m)2 1、肥胖的危险因素 肥胖的发生来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形成作用仅占20%~40%。 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 中遗传子女有70~80%发生肥胖。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和暴饮暴食、 偏食、喜食油腻和甜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3)体力活动过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4)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在家就餐日益减 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增多。 2、肥胖防治的营养知道原则 (1)严格限制总能量的摄入:建议糖类占总能量的60%,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提倡高蛋白质、低糖类和低脂肪的膳食结构。 (2)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质可占总蛋白质的50%左右。 (3)控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每日烹调用油应低于15g。 (4)多吃蔬菜和水果:每日膳食中蔬菜摄入应不少于500g。 (5)保证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6)禁止饮酒。 (7)烹调方式:以煮、炖、拌、烩、蒸为主,尽量少用油煎炸。 (8)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进食量,做到“早吃好,午吃饱,完吃少”;改掉暴饮暴食、好吃零食和甜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六大营养素的功能与作用

六大营养素的功能与作 用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六大营养素的功能与作用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不能由其他营养素代替,必须保证供给。如果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体重减轻、贫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生长迟缓,严重时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由此可见,蛋白质在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的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奶、蛋、肉、鱼和豆类制品,其他植物性食物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因此,同学们在吃饭时,应该做到荤素搭配,不同的食物所含氨基酸不同,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二)脂肪 脂肪是油和脂的总称,就是我们常说的油脂。凡是室温下成液体状态的称为油,如菜子油等植物油;在室外温下成固体状态的称为脂,如猪油等动物油。 脂肪的生理功能,首先是供给人体热量和贮存能量。脂肪在各种营养素中产生的热量最高,20~25%由我们从膳食中摄取的脂肪供给。脂肪中含有磷脂和胆固醇,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等的吸

收。脂肪酸能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皮肤、毛细管的正常功能,因此,要供给足量的必需脂肪酸。 在动物性食物中,禽肉、兔肉、鱼肉、瘦肉含脂肪相对少些,但瘦肉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因此,同学们在选择膳食脂肪时,除了植物油外,还应注意选择禽蛋类、鱼类、猪、牛的瘦肉等含动物性脂肪的食物。(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广泛存在于谷类和根茎食物中。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A.供给能量。人体热能消耗的60%以上来自碳水化合物。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运输形式。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必需的营养物质,脑中血糖浓度下降,可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及饥饿感。严重可出现低血糖昏迷。 B.参与人体组织构成。人体细胞、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的构成都有碳水化合物。 C.协助脂肪代谢。脂肪在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必须有碳水化合物起协同作用。 D.保肝解毒。只有在肝糖原储备较充足时,肝脏对砷、铅、酒精等有毒物质才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 姓名:何仕丹学号:1324310035 专业:药物制剂年级:2013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营养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许多疾病的营养因素更加明确,如何防制营养性疾病就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多症(或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和以营养为主要病因的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等。这些疾病有的与营养有直接因果关系;有的虽与营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有明显的相关性,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及某些肿瘤等。 一、营养与疾病 (一)营养缺乏或不足 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病,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引起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 原发性营养缺乏,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常见的原因,一是战争、灾荒、贫困等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食物短缺;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忌食或挑食等使某些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而引起营养缺乏;三是不合理的烹调加工,造成食物中营养素破坏和损失,虽摄入食物数量不少,但某些营养素却不足。。 2. 继发性营养缺乏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营养缺乏或不足,主要是疾病、药物、生理变比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或需要量增加等。 (二)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 维生素A、D及某些必需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可致中毒;热能、脂肪等摄入过多可致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高盐和低纤维素膳食可引起高血压等。大量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不仅是人群中某些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的因素,而且还和某些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有明显关系。造成营养过剩或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1. 膳食结构不合理膳; 2.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 二、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不良常见疾病 1.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常见于儿童和婴幼儿,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病儿由于抵抗力低下,易受感染,死亡率高。 原发性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长期蛋白质、热能摄入不足,常见于缺乏喂养知识,喂食过少,不添加辅助食品,母乳不足,早产儿先天不足。 继发性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多由于慢性胃炎、肠炎、消化不良、腹泻等原因使营养素消化吸收障碍;或由于长期发烧、慢性消耗性疾病而营养素未能及时补充;或长期患有妨碍进食或食欲不振的疾病等。 2. 维生素A缺乏症临床表现主要是夜盲症与干眼病。由于视黄醇供给不足,体内视紫红质合成不足,早期出现暗适应时间延长,严重时出现夜盲症。 3. 维生素C缺乏症冬、春季节由于蔬菜水果供应不足,食物品种单调,维生素C缺乏症常可发生。人体由于缺乏L—古乐糖酸氧化酶,不能合成维生素C,而人体内贮存量又很少,食品在加工、贮运和烹调中丢失维生素C严重,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瘀斑,或鼻、月经过多、牙龈出血,严重时可有内脏出血等。此外还表现有牙龈肿胀、牙齿松动、骨骼发育不良、骨骼疼痛、毛囊角化过度等。 4. 维生素B1缺乏症长期发烧、慢性消耗性疾病、代谢旺盛性疾病、烧伤病人也可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典型临床表现叫脚气病,可分为湿性脚气病和干性脚气病两型,前者以心功能不全表现为主,后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状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状 四川智慧农业产业联盟郑熙晋整理 一、营养元素种类 植物营养元素可分为必需营养元素和有益营养元素。 一)、必需营养元素: 1、判定某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这种元素是完成作物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 2、缺少时呈现专一的缺素症,具有不可替代性,惟有补充后才能恢复或预防; 3、在作物营养上具有直接作用的效果,并非由于它改善了作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效果,也不是依照它在作物体内的含量的多少,而是以它对作物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来决定。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十七种: 大量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 中量营养元素:钙(Ca)、硅(Si)、镁(Mg)、硫(S); 微量营养元素: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此外,有人认为,镍(Ni)等十几种有益元素和稀有元素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二)、有益营养元素: 有益营养元素是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非所有植物所必需的元素。如硅(Si)、钠(Na)、钴(Co),它们可代替某种营养元素的部分生理功能,或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如:甜菜是喜钠植物,它可在渗透调节等方面代替钾的作用,并促进细胞伸长,增大叶面积;硅是稻、麦等禾本科植物所必需,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使茎叶坚韧,又能防止倒伏;钴是豆科植物固氮及根瘤生长所必需。固植物所必需,可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使茎叶坚韧,又能防止倒伏,三)、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周期表中镧系的15个元素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钪与钇。镧系:镧La*铈Ce*镨Pr铷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和钪Sc钇Y。 其中的镧、铈、钕、钐和镥等有放射性,但放射性较弱,造成污染可能性很小。土壤中普遍含有稀有元素,但溶解度很低,有效性低。磷肥及石灰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在植物生理上的作用还不够清楚,现在只知道在某些作物或果树上施用稀土元素后,有增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重、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含糖量、降低含酸量的效果。由于它的生理作用和有效施用条件还不很清楚,所以施用稀土元素不是总是有效的。 二、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素症状 一)、一般不需通过施肥补充的营养元素:碳、氢、氧 1、碳、氢、氧是植物体内各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有机

20种疾病如何进行营养素调理

20种疾病如何进行营养素调理 营养不是药。营养在疾病调理中3个作用: 1.1.修理“土地”改善“土壤”;即全面修复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 1.2.修复组织 1.3.药物控制延缓抑制病情发展,给身体修复的时间。但是吃药一定需要代谢,代谢过程要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素。因此,有病的人比健康的人需要更多的营养素。 目前纽崔莱包装瓶上的建议量是针对没病的人。病人的用量要根据其具体身体状况和经济接受能力来调整,就好比盐碱地要大量的营养素和水,需要更长时间来渗透和复苏。 首先,核心营养素:蛋白质粉+倍立健 生病的人就好比是干涸的土地,核心营养素是改善土壤的基本。在此基础上,再加强缺失的方面。 所以以下所写调理方案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再补充,根据其重要性排列。 先讲心脑血管病。因为去年的国家排行榜中这个死亡率占第一位

一.动脉硬化 1.1.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血液里脂肪过多,血糖过高,脂类渗透到了血管内皮,这时自由基氧化了这些脂肪形成斑块。 症状:胖,虚, 1.2.动脉钙样硬化 病因:长期慢性缺钙。 人体血钙是相对稳定的,血钙不稳定会导致心脏骤然停跳。如果长期慢性缺钙会导致甲状腺溶钙过多,沉积在骨头上变成骨刺,或者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硬化。这样的硬化比粥样硬化更严重。 如何判断改样硬化:面诊时看鼻子,额头,耳朵等部位又否典型的褶皱,如果有则表示血管堵塞。患者走路气喘。但是动脉硬化堵塞到75%才会有明显症状。症状:瘦 动脉硬化容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中风,脑血栓,脑溢血,外周血管病。 关于外周血管病举个例子:有位女白领出差从中国飞美国,下飞机骤发急性疾病猝死。其实她长期有外周血管病,坐飞机长时间不动,下飞机后一运动血栓下来了,堵塞,引发猝死。

植物营养九问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植物营养九问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 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16种,其中碳、氢、氧主要通过土壤、农家肥 获得,尤其是有机碳素,现在越来越需要了,可用嘉美红利进行补充。矿质营养学说理论中,氮、磷、钾需求量最大,称为大量元素;钙、镁、硫需求量适中,称为中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元素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2、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 ①最小养分律。德国化学家、现代农业化学的倡导者李比希提出最小养分律——木桶效应, 最小养分是随时间、地点和作物生长期而变化的最小养分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是平均的,不是含量最高的养分影响产量,而是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制约着作物的产量。 ②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 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劳动和资本所获取的报酬却在减少。 报酬递减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肥料不是施越多越好,肥料施多了不仅成本高,还可能产生肥害,影响产量或绝收。 ③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这些产物连续不断地拿走,这就必然会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从而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 养分归还学说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为了获得连续的丰产稳产,必需及时补充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 ④同等重要定律。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即 使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同等重要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各种养分对作物都是同等重要的,微量元素、稀有元素和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 ⑤植物有机营养理论。矿物营养理论,植物为完成生命过程和繁衍后代合成多种有机物,形成组织构成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储藏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生命活动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