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樟斗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西樟斗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收稿日期:2017-02-24作者简介:赖小赟(1981-),男,福建长汀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及赣南钨矿新类型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9-0622.2017.04.002

江西樟斗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赖小赟,黄江洪,王颖辉,沈浩,赵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樟斗钨矿床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崇(义)—(上)犹—(大)余矿化集中区西华山—扬眉寺矿带北段,矿

区产出外接触带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化花岗岩脉型两种钨矿化类型。含钨石英脉组有石窝里北组、石窝里、火烧壁和高壁—苧麻园四组,各组矿脉总体走向近东西,在平面呈右侧幕、剖面上呈后侧幕形式产出。云英岩化花岗岩脉钨矿体产于高壁—苧麻园脉组的深部,走向北东东,向北陡倾,呈火焰状侵入寒武系浅变质岩中。含钨云英岩化花岗岩脉属矿区深部找矿新发现,是今后找矿突破主攻方向。

关键词:石英脉;云英岩化花岗岩;上脉下体;钨矿;樟斗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识码:A

第32卷第4期2017年8月

Vol.32,No.4

Aug.2017

ChinaTungstenIndustry樟斗钨矿发现于1918年,经过近百年探采,矿区浅部含黑钨矿石英脉大部分已采空,现矿山已开

拓348、295、240、190、140、90、40、-10、-60、-110共10个中段,190以上中段及-60、-110中段已采空,140、90、40、-10回收边角资源。2012年以后主要在140、90、40中段进行补探采矿,矿山资源储量出现严重危机。近年在组织实施老矿山找矿过程中,发现隐伏花岗岩顶部火焰状云英岩化花岗岩脉有白钨矿化,并圈出工业矿体,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提出了新方向。

1区域成矿背景

樟斗钨矿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

带,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诸广山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带交切复合部位,矿床定位于北东向池江断裂上盘的西华山—扬眉寺断隆带北东段。

区域广泛出露的震旦系、寒武系浅变质岩系富含钨锡等成矿元素,是赣南矿钨锡集区最重要成矿围岩的成矿物质来源[1]。加里东运动奠定该区褶皱基底,中生代以来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诸广山东坡北东向断隆带亦控制成矿花岗岩隆起带的展布[2]。

加里东运动以来,西华山—扬眉寺断隆带经受了多期多阶段岩浆侵入活动,其中以燕山期表现最为强烈,分早晚2期5个阶段侵入,地表多以酸性的中小型复式岩株或岩瘤产出[3]。从南西华山至扬眉

寺,断隆带表露的代表性花岗岩体有西华山、天门山、下垄等岩体,从各岩体空间分布、产状、岩性、岩相、同位素测年、围岩蚀变和大量探采工程揭露等分析,这些侵入体在深部连成一体,构成西华山—扬眉寺花岗岩隆起带(图1)。断隆带花岗岩凸起控制钨矿床定位,花岗岩凸起部位沿断裂带向变质岩中侵入形成火焰状云英岩化花岗岩脉,在少量含矿石英脉延入云英岩化花岗岩脉及隐伏岩体扇状收缩部产出云英岩化花岗岩型钨矿体,“上脉下体”[1,4],呈现“五层楼+地下室”垂向分带规律[5-6]。北东向花岗岩隆起带控制钨锡成矿带展布,由南西向北东,依次产出西华山、荡坪、木梓园、大龙山、新安子、漂塘、棕树坑-石雷、左拔、樟斗、牛岭、下垄、大平山、平案脑、红桃岭、八仙脑、老庵里、长龙、茅坪、张天堂等矿床,是我国地质研究和勘查开发程度最高的钨锡成矿区带之一[3]。

根据现有关资料,西华山、漂塘、大龙山、木梓园、左拔、樟斗、牛岭等矿区地表、深部相继发现燕山期花岗岩。推测其属于一个面积在200km 2以上的隐伏花岗岩基,樟斗隐伏岩体为其一小岩株(图2)。

该矿区特定的沉积建造、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多方面因素造就了矿区钨锡等有色金属矿产的高度聚集,形成我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崇(义)—(上)犹—(大)余钨锡矿化集中区[7]。区域上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