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陇南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甘肃陇南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甘肃陇南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陇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旅游业被定位为陇南地区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陇南地区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有重视对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实现陇南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本文针对陇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陇南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促进陇南地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甘肃陇南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in Longnan, tourism is positioned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n Longnan. 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rofound regional culture, Longnan has formed a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 landscape, it provides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Longnan tourism.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adhere to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Longnan.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existing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ourism found in Longnan and the practical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out Longnan tourism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Longnan region.

[keyword] Longnan in Gansu provinc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easurement research

目录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1)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1)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2)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二、陇南地区旅游业现状分析 (4)

(一)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4)

(二)“十一五”陇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4)

三、陇南地区旅游业的SWOT分析 (5)

(一)优势 (6)

1、丰富的旅游资源 (6)

2、景区发展潜力大 (7)

(二)劣势 (8)

1、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8)

2、资金和人才匮乏,设施不完备 (8)

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8)

4、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9)

(三)机遇 (9)

1、西部大开发 (9)

2、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9)

3、生态旅游的热潮 (10)

(四)挑战 (10)

1、政府管理体制不成熟 (10)

2、地区间竞争激烈 (11)

3、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11)

4、经济基础薄弱 (11)

四、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12)

(一)坚持政府主导管理体制,强化法制观念 (12)

1、强化法制观念 (12)

2、加强行业规范 (13)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13)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 (14)

(四)加强景区的开发和品牌的营销 (14)

(五)提高资源利用率,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15)

(六)向生态旅游发展 (16)

(七)加强地区间合作 (17)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断索取,盲目征服,自然界也向人类予以无情的报复,如土地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人与自然处在十分紧张的关系中。自然界的报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谋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起人与自然共同生息、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的生态文明关系。

世界旅游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1992年跃升为世界最大的产业。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各种消极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是掠夺性开发,旅游业的粗放式管理和超负荷开放等,不断地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一些欧洲国家首先提出的,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后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系列对话和辩论,终于在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期间达成共识,并发表了《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人类发展要实现社会、经济、科技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保持地球资源、环境状况不遭破坏,从而使人类不但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能不断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发展,是一种“在盈利的同时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发展,是确保长时期发展的现代化积极发展观。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观,它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和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这种认

识包括子孙后代的需要、国家主权、国际义务、自然资源、生态抗压力、环保与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并强调环境与发展不可分割、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展与生态系统内在联系的要求,是人类文明观和发展观的革命性进步。1992年中国政府通过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我国响应国际共识和提出本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在旅游业急剧发展的过程之中,旅游业者开始认识到旅游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的依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以及旅游需求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未来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欣赏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却面领着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的遭到污染和破坏的被动局面,有些旅游区的环境污染、生态和旅游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影响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发展)思潮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兴起。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旅游分会上,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部门的官方和非官方的4O多名代表,不仅拟定了全球“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草案)”,而且将旅游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引导所有资源管理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需求,同时也能维持文化完整,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1993年,《可持续旅游》学术刊物在英国

的问世,标志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会议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及《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这两份文件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并为世界各国推广可持续旅游提供了具体操作程序。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在于要求旅游的发展应实现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在保持和增进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使外来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口号,而且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向传统的旅游方式、价值观念和科学方法发出挑战的一场生态革命。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会三者间的利益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比较全面反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在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由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是要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既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又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概括起来有3个方面的实质含义,即公平性(Fair—NeSS)、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共同性(Common)。经济增长是实现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公平分配、享用有限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不可更新的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旅游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陇南地区旅游业现状分析

(一)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川、陕两省。现辖成县、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康县、武都、文县、宕昌等9县,占地面积2.79万平方公里。陇南地区属于陇东南旅游区,位于“兰州—九寨沟—成都”大旅游线路上。有4A级景区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2处水利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景区1处。如万象洞、西狭颂、秦早期文化、西和仇池故国遗址等,资源品位极高,独具特色。目前,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宏观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旅游发展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产业格局初步确立,基础服务设施也得到逐步改善,旅游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二)“十一五”陇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据统计,2005年陇南地区接待游客14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亿元;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321.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54亿元,较05年分别增长125.73%和280%,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74%增长到2010年的5.85%。2009年全市过夜游人均消费达到469元,一日游人均消费达到120元;2010年过夜游人均消费达到439元,一日游人均消费达到140元。2008年陇南地区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8724人,

间接从业人员14310人。2010年底,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0961人,间接从业人员可达18038人,比2008年分别增长25.6%和26%。

“十一五”期间,陇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陇南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陇南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共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35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建设进程,完成了十大名牌景区和十大重点景区(点)一系列开发建设工程,完善了景区(点)交通、环卫、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服务设施,新建了一批档次较高的宾馆饭店。同时,大力推进行业改革与发展,加强行业质量规范与管理,使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卓有成效的宣传推介工作使陇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旅游文化内涵挖掘、区域合作也进一步加大。

三、陇南地区旅游业的SWOT分析

著名管理学者斯提勒(Steiner)提出将环境中的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组合起来,称为SWOT模型。现今,国际旅游业已将SWOT模型分析用于编制旅游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旅游开发、营销项目的策划与决策。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弱势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遇和挑战代表区域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陇南地区旅游业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分析出符合陇南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使得陇南地区旅游业能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一)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陇南地处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由于受山脉的走向、山势的高度、山坡的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光、热、水、气和生物资源等农业诸要素,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特别是气象条件的垂直差异极为明显,“山上积雪皑皑,山下春暖花开”,“一眼看四季,十里不同天”。全区37.5%的土地上遍布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杂花生树,群禽飞临。1300多种树木,1300多种药物,100多种山珍异果,300多种野生动物隐匿在群山和丛莽之中。红豆杉、银杏、白皮松、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牛等,这些珍奇的生物显示出神话的魅力。这些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陇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武都万象洞,人称北方第一洞。洞内钟乳石万象林列,琳琅多姿,步移景换,如入仙境,是天然造就的地下园林。文县北部的洋汤天池,九曲十八弯,方圆40里,奇峰竞秀,天水一色,终年水面明清如镜,是国内有名的高山明珠。成县鸡峰山,森林茂密,竹秀花奇,奇峰胜景,美不胜收。徽县三滩的原始自然风貌,为九寨沟风光的绝好延伸。宕昌大河坝及官鹅沟森林公园,古木参天,清泉幽谷,有鬼斧神工之妙。康县阳坝茶林碧绿,棕榈当风,成为陇上江南的缩影。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人文资源。除了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陇南地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是当年红军北上的决策地,也是中国革命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地方,现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继承红军精神的革命圣地。成县

县城以西10公里处的《西狭颂》摩崖石刻,以方正、雄浑的汉隶真迹而成为蛮声中外的书法瑰宝。礼县境内的祁山武候祠,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部,为三国遗址的代表景点。大堡子山秦公西垂陵园,出土的大量铸有铭文的青铜器足以证明,我们就生活在“秦皇故里”。位于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国遗址,系华夏人文初祖伏羲的出生地。两当县张果老登真洞,已成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2005年,腊子口战役遗址作为甘肃省8个红色精品旅游区之一,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列入全国3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3)地域文化特色明显。陇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社会文化鲜明的边缘性和多元化特色。既有古代氐、羌、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融合,又有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汇,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深受史学界关注和游人青睐。如文县白马藏族同胞最具特色的婚礼和盛大节日活动“池哥昼”(面具舞),场面庄重热烈,既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色彩,极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宕昌官鹅和新城子乡生活着由宕昌羌和吐蕃长期融合而成的藏族同胞,其宗教活动和敬山神舞蹈热烈、奔放,充满原始宗教的淳朴、神秘,令观者流连忘返。所有这些独特的人文、自然、文化资源,是陇南地区发展旅游业一笔潜在的宝贵财富。

2、景区发展潜力大

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在成都、西安及兰州三大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北邻丝绸之路旅游线,南接黄龙,九寨沟旅游景区,自身又处在三国文化旅游线和长征红色旅游线的交叉地带上。加之毗邻兰州、西安、成都三大省会城市,因此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陇南地区由于

开发景点较少,还保存有未开发的大面积林区及原始森林,因此生态环境良好,景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劣势

1、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陇南地区旅游尚处于观光旅游层面,产品较为单一,推出的旅游产品以自然观光为主,而且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策划与设计,观光产品的粗放型特征较为明显。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独特的民族风情,又有古老的历史遗存,悠久的宗教文化,还有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遗迹。然而,坐拥如此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许多景点仍然“藏在深闺人未识”,还是一幅原生态的山水画。因此,陇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被高效的开发。

2、资金和人才匮乏,设施不完备

陇南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贫困面达23%,所属9个县中就有7个国家贫困县。经费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中尤以交通建设较为突出。陇南地区在旅游业方面存在着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主要表现为旅游接待档次不高,旅游服务质量的低下,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除了旅游客可进入性差以外,相关配套产业( 如餐饮,宾馆等) 也未能给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都导致了陇南地区旅游目前接待服务能力较弱。

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陇南地区旅游业由于在市场宣传、销售等服务方面没有形成体系化管理,因此大部分游客只去一次,“回头率”很低。由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

使得很多景点仍处在“养在闺中人未知”的尴尬境地,从而导致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尽管陇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宜人的气候环境,但与相距不远的同景观类型的四川黄龙和九寨沟景区,以及甘肃境内的麦积山,莫高窟等国家级旅游景点相比较,知名度相差甚远。

4、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宕昌官鹅沟距武都万象洞有60公里、距文县洋场天池又有60多公里,同时武都万象洞距成县西峡和西和仇池古国遗迹都有70多公里的路程,再距礼县祁山武侯祠、徽县三滩、两当张果老真登洞就更远了,在该区广阔的大地上,旅游资源空间布局较为分散,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陇南地区旅游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一个整体。这样的布局,对旅游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对于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三)机遇

1、西部大开发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整个西部服务业市场将会在国家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开放和繁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陇南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

2、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自1998年以来,随着陇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被确定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起,陇南各级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对旅游业进行投入,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期。自2007年来陇南地区全力打造景区品牌优势,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发展理念,

全市共打造10个名牌景点。2012年,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10件民生实事来办,一次性拿出3000万元,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陇南地区颁布了《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全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坚持实施全市旅游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全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实施‘一年起好步,三年迈大步,五年成气候,二十年建成陇上江南旅游文化名市’的发展目标。将发展旅游、完善基础设施的任务下发至各县区,加快旅游城镇建设,要把旅游城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各县县城和主要景区小城镇建设与经营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

3、生态旅游的热潮

近年来,在传统旅游业依然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兴的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观光对象的生态旅游悄然时兴起来,旨在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使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的同时受到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最终使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观。显然,陇南地区具备了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极好自然条件和巨大潜力,应当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加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向往陇南,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够看好陇南,有力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挑战

1、政府管理体制不成熟

资源开发市场化、商业化的动力很大,但是政府的管理缺位,就会使

得公共利益受损。旅游的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诸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多因子、多层次组成的统一体,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可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反过来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计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时必需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使当地政府要不断加强管理制度,加强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念,以保证和创造适宜人类身心修养的、良好的及风景宜人的自然环境和避暑胜地。

2、地区间竞争激烈

随着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对发展旅游业的不断认识和深化,各省市,尤其是西部各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来发展。陇南地区目前自身各方面条件较弱,又面临着周边省份如四川,陕西等各旅游地以及省内天水麦积山,敦煌莫高窟等旅游景点的竞争和挑战。

3、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一直是自然保护区开发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一旦大规模开发旅游,游客大量涌入自然保护区,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如何协调好陇南地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旅游开发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陇南地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大挑战。

4、经济基础薄弱

陇南属于典型的贫困地区,但就其旅游开发方面来说,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如何进行旅游开发,将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当

地的经济优势,是目前这些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应当从发掘这些地区的各种优势入手,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与管理措施来解决和克服制约当地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科学地预算出各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和自然承载力,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最终实现这些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四、陇南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管理体制,强化法制观念

政府主导,就是政府主导产业政策、产业目标、产业方向、产业机制。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是许多国家和省、市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陇南地区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转折点上,机遇很好,矛盾也不少,更要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政府各相关部门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旅游产业开发办实事、做贡献。

1、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旅游

规划审批,严格按规划要求建设旅游项目,进而提高陇南旅游的竞争力。

2、加强行业规范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游客投诉查处回复制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努力打造陇南旅游整体形象。要充分发挥旅游协会的职能作用,促进旅游行业管理服务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要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实现新的突破。一是要继续加强旅游交通建设。316国道经过陇南的东北部,212国道纵贯西部地区,是陇南交通的主干线,位于武都区的钟楼滩车站是区内公路客运的枢纽。重点抓好干线公路的改造建设,提升等级,提高通行能力。同时,要抓好支线公路和景区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接通出口路,努力构建陇南旅游通达网络,使主要景区点之间四通八达,减少游客走回头路。二是要继续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建设旅游信息网络,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要加快景区景点的通讯设施建设,名牌景点和重点景点要全部开通移动电话。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凡向游客开放的景区景点都要努力做到交通便利、标志清楚,达到餐饮、购物、娱乐以及电力、供水、公厕等设施配套齐全,便捷到位。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要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为原则,突出“绿色、生态、健康、环保”主题,尽可能放在景区景点外围,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四是要搞好接待硬件设施建设。在抓好现有宾馆饭店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尽快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宾馆饭店,努力提高旅游接待

能力。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

要推动陇南地区旅游管理服务上台阶,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力度,聘请或调进懂经营、善管理的专家、学者,较成熟的旅游专业人才,吸纳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改善旅游队伍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有关院校联合,以市场为导向,加紧培养陇南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举办旅游定点宾馆、饭店管理与服务人员培训班,抓好在岗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景区的开发和品牌的营销

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吸引物系统的核心部分,景区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个特定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并使之与其他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相区别的名称及其标志, 反映了本景区区别于其他景区的差异性。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切实抓好对景区的保护工作,注重和重视原生态、无污染,还游客一个真真正正的旅游环境,大力挖掘旅游潜在资源,提高旅游质量,将旅游资源成片开发,多元化开发,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针对上文提到的景点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的问题,在对景区的开发过程还应加强各景区的联系, 合作发展观光度假游,在空间上打破地域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形成由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景点带动多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经济圈, 形成规模经济, 产生积聚效应, 进而带动周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景区的品牌营销问题,应该扬长避短,以“山水陇南,休闲胜地”、“洋溢文化的灵山秀水,风情独具的陇原”等为

宣传口号,主要加强陇南地区山水生态旅游及白马人民俗风情旅游的营销和推广,面向市场,推出以茶叶、生态野菜为主打的品牌商品,加大投资在景区的宣传上,致力于对景点的品牌认证。

要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向外推介陇南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广告宣传。在国道212线、天水至兰州高速、兰临高速、周边出境路段以及兰州等地,制作设置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大型旅游宣传广告牌,推介宣传陇南的旅游资源。二是网站宣传。通过网络推介旅游景区(点),及时发布陇南旅游信息动态。三是借以近年来的“红色旅游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出陇南红色旅游的品牌,又可以我国近代革命史上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为媒介,通过一些电影、电视作品捆绑宣传。四是节会宣传。充分利用陇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参加外地各种节会和自己举办节会,如武都万象洞文化旅游节、桃花会,成县西狭文化旅游节,文县白马风情旅游节、采茶节,宕昌官鹅沟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陇南地区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五)提高资源利用率,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大部分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因而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要正确认识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相衔接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的大众旅游形式,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旅游业一时的快速发展。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用“新思路”、“新创意”、“新理念”重新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要挖掘旅游“新产品”,塑造营销“新形象”,全面拓展“新渠道、新地域、新市场”。

陇南地区经济并不发达,工业水平也相对十分落后,然而,工业技术

的落后却成为了保护旅游环境资源,走可持续发张道路的有利条件。要想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首先,法规条令的健全必不可少,充分利用法律的约束力,并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提高旅游相关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想办法引进人才,加强对当地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提高导游的业务素质,适当的向游客灌输保护景区环境的意识,加强对游客的管理。最后,还要重视对当地居民生活问题的安排,杜绝在自然保护区内偷猎、盗伐和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 使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完整性得到保护。陇南旅游必须贯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结合方针,重视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更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开展生态旅游不仅是为了赚得利润,更重要的是使旅游区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功能,不注意后者,经济效益不能持久,因此从长远观点看必须纠正某些旅游区的经营方针,转变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结合的方针。

(六)向生态旅游发展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回归自然、休闲度假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新时尚。近年来,在传统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型的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观光对象的生态旅游也悄然时兴起来。生态旅游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旨在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使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的同时受到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最终使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观。陇南地区境内随处可见清澈到底的小溪、裸根盘地的苍柏。结合陇南地区特色的自然资

源,南北一体的风景区,发挥其优势,同时要保护景区资源,促进该区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才是全面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陇南地区具备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潜力,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城市化问题不断加剧的现如今,更加刺激了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渴望。陇南地区应当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加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能够看好陇南,从而带动陇南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

(七)加强地区间合作

树立大旅游、大协作理念,坚持“区域合作、名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加强与周边四川、陕西两省的广元、巴中、绵阳、阿坝、汉中、宝鸡,以及我省的天水、甘南、定西等市州的旅游区域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互建、客源互送、宣传互动、信息互通。积极构建陕甘川红色旅游经典品牌;以三国文化、先秦文化、藏羌文化为纽带,联合开发一批跨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主动融入大九寨生态旅游开发区,依托九寨沟国际知名品牌,包装景点,打造线路,广辟客源,吸引省内外、国内外游客到九寨沟看水、到陇南看山,使陇南山水“小明珠”与九寨沟风光“大明珠”串连发光,各显风采,相得益彰。加强与广元和阿坝州的协作,尽早促成广元经文县至九寨沟高速公路建设。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产业竞相发展,化竞争为合作,实现共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