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

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

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
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

文言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

例句:范增数目项王。

左右欲刃相如。

二月草已芽。

非能水也。

判别:

(二)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比喻)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方式)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

卒廷见相如。(处所)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时间)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趋向)

判别:

三)

例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汗牛充栋

判别:

(四)

译法:

例句:鱼肉百姓

粪土当年万户侯

稍稍宾客其父

判别:

二、动词活用

(一)

例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判别:

(二)

例:项伯杀人,臣活之。

卒廷见项如,毕礼而归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判别:

三、形容词活用

(一)

例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将军披坚执锐。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判别:

(二)

例句:素善留侯张良。

秋毫不敢有所近。

山多石,少土。

判别:

(三)

译法:

例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足以荣汝身。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判别:

(四)

译法:

例句:登泰山而小天下。

邑人奇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判别:

四、数词活用

数作动

例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判别:

五、动词名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名词带宾语,表示为宾语怎样。

译法:

例句:等死,死国可乎?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名我固当。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

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规律:

实例: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刽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规律: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规律:

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规律:

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5.规律: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

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且焉置土石?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规律: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规律:

例如: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规律:

例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规律: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5.规律: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 )谋。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

出入()乱尸中。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

有以下几种。

1.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2.

古之人不余欺也。

沛公安在? (在安)

不然,籍何以至此?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规律: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

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得双石于潭上。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六、固定句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

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

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

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

为......所。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山峦为晴雪所洗。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

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

如太行、王屋何?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

(怎么......这样啊)等。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虽然有国君的命令,干嘛那么飞快啊!)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

那样凄苦!)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

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

为(为什么……呢)。如: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日饮食得无衰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