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篇)(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篇)(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篇)(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半径为R 的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滑轮到球面B 的距离为h ,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如图所示,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由A 到B 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 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 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小

B .N 不变,T 先变大后变小

C .N 变小,T 先变小后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矢量三角形和力的图示的特点可知

mg N T

h R R L

==+ 小球由A 到B 的过程,只有定滑轮左侧的绳子L 变短,h 和R 均不变,所以N 不变,T 变小,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在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乒乓球内注入质量为M 的水,但未将乒乓球注满,用水平“U ”形槽将其支撑住,保持静止状态,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U ”形槽的间距d =R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乒乓球与槽间的摩擦力,则“U ”形槽侧壁顶端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

A .()M m g +

B .

()3

3

M m g + C .3()M m g +

D .2()M m g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乒乓球和水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有

()2sin 2sin60F F M m g θ=?=+

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3

F M m g =

+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3.如图,倾角θ=30楔形物块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 。A 、B 间动摩擦因数μ=0.75;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B ,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改变力F 的方向(图示)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 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 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 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拉力F 大小一定减小且当F 与斜面夹角为37?斜向上时有最小值

B .A 对B 的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C .物体B 对斜面的作用力可能不变

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拉力F 平行斜面向上时,先对物体B 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平行斜面方向

334

sin30cos30sin30F f mg mg mg mg μ+=+?=?+?=

拉力改变方向后,设其与斜面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 平行斜面方向

cos sin30F f mg α'='+?

垂直斜面方向

sin cos30N F mg α'+'=?

其中

f N μ'='

解得

()sin30cos30(334)cos sin 10sin(53)

mg mg

F μαμαα?+?+'=

?+=

+ cos sin f mg F μθα'=-'()

当F 与斜面夹角为37?斜向上时有最小值,拉力F 大小一定减小,A 对B 的滑动摩擦力减小,故A 正确,B 错误;

CD .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B 对A 的压力、B 对A 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A 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有

sin30cos30f N f =?+?静

结合前面A 、B 选项分析可知,当拉力改变方向后,N 和f 都减小,故N 和f 的合力一定减小(物体B 对斜面的作用力就是N 和f 的合力),静摩擦力也一定减小,故C 、D 错误; 故选A 。

4.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以另一端O 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β,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β<θ,且β+θ<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平面上缓慢向右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 的大小、轻杆受力T 和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 逐渐增大,T 逐渐减小,N 逐渐减小

B .F 逐渐减小,T 逐渐减小,N 逐渐增大

C .F 逐渐增大,T 先减小后增大,N 逐渐增大

D .F 逐渐减小,T 先减小后增大,N 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 、支持力N 和杆的支持力T ,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sin sin sin()

N T mg

βααβ==+ 解得

sin sin()sin cot cos mg N mg βαβββα=

=+?+,sin sin()

T mg α

αβ=

+ 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受到推力F 、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压力N ,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 sin α=F Mg +N cos α=F N

解得

sin sin sin cot cos cot cot mg mg

F N mg αααβαβα

?==

=?++

N cos tan cot 1

mg

F Mg N Mg ααβ=+=+

?+

故随着β的增大,T 减小,F 增大,F N 增大;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5.如图所示,固定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 )

A .小球对斜劈的压力逐渐减小

B .斜劈对地面压力保持不变

C .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 .轻绳对滑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的拉力T 增加,故轻绳对滑块的拉力增大,小球受到的斜劈的支持力N 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也减小,故A 正确,D 错误; BC .对球和滑块整体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N ,杆的支持力N ′,拉力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

sin N N θ'=

竖直方向

cos F N G θ+=

由于N 减小,故N ′减小,F 增加; 对小球、滑块和斜劈整体分析,在竖直方向

F N

G +=地总

N G F =-地总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劈对地面压力减小。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始终为零,故BC 错误。 故选A 。

6.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P ,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 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 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 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劈P 所受合外力增大

B .斜劈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不变

C .墙面对斜劈P 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D .球Q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于系统仍保持静止,斜劈P 所受合外力仍为零,保持不变,A 错误;

B .将斜劈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当F 增大时,斜劈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也增大,B 错误;

C .如果斜劈原来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增大F 时,球对斜劈斜面的压力变大,斜劈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减小,而如果斜劈原来受到的摩擦力向下,增大F 时,球对斜劈的压力变大,斜所受摩擦力变大,C 正确;

D .将斜劈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如果斜劈与墙壁间的摩擦力变化,球对地面的压力也会变化,D 错误。 故选C 。

7.20世纪末,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境治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沙尘天气明显减少。现把沙尘上扬后的情况简化为沙尘颗粒悬浮在空中不动。已知风对沙尘的作用力表达式为F =αρAv 2,其中α为常数,ρ为空气密度,A 为沙尘颗粒的截面积,v 为风速。设沙尘颗粒为球形,密度为ρ0,半径为r ,风速竖直向上,重力加速度为g ,则v 的表达式为( ) A 0

43gr

ραρ B 043gr

ραρ

C 0gr

ραρ

D 43gr

α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沙尘悬浮时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mg F

=

其中

3

00

4

3

m V r

ρρπ

?

==

由题意知

2

2

F Av

A r

αρ

π

=

=,

联立以上四式得

4

3

gr

v

ρ

αρ

=

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在一竖直平面内有一高速逆时针旋转的飞轮,内壁粗糙,当把一物体静止放在圆心正下方A点,随着飞轮旋转,物体也会运动,运动最高点C后又滑下来,最后静止在B点。若∠AOB=α,∠COB=β,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因素为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

B.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因素μ=tanα

C.若增大转速,则物体停留的位置在B点左上方

D.若仅增大物体的质量,物体最后静止的位置在B点左上方。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摩擦力对于物体是运动的动力还是阻力,可很快分析出摩擦力的方向,由于虽物体静止于B点但受到的仍为滑动摩擦力,与飞轮转动速度大小无关,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求解。

【详解】

A.物体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物体上升的动力,与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B.当静止在B点时,受力平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sin cos mg mg αμα=

因此,可以推出

tan μα=

B 正确;

C .由于物体力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与运动速度无关,因此增大转速后,物体仍停留在B 点,C 错误;

D .当物体停留在B 点时,满足

sin cos mg mg αμα=

两边质量消去,因此停留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无关,D 错误。 故选B 。

9.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 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和半圆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力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拉力F 的值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示意力图,如图所示

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当F 顺时针转动至竖直向上之前,支持力逐渐减小,F 先减小后增大,故A 错误,D 正确;

BC .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

以及力F 的作用;设F 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小球质量为m ,框架质量为M ,根据平衡有

cos f N α=

()sin N F M m g α'+=+

当F 转动过程中α增大,故可知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始终在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始终减小,故B 错误,C 错误。 故选D 。

10.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半圆容器静止于水平面上,带电量为q A 的小球a 固定于圆心O 的正下方A 点,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b 静止于B 点,∠AOB =30°,由于小球a 电量的变化,现发现小球b 沿容器内壁缓慢向上移动,最终静止于C 点(未标出),∠AOC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

B .容器对小球b 的弹力始终与小球b 的重力大小相等

C .出现上述变化时,小球a 的电荷量可能减小

D .出现上述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小球a 的电荷量逐渐增大为3

223A q --()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A 正确;

B .小球b 在向上缓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的合力始终为0,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不变,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无论小球a 对b 的力如何变化,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B 正确;

C .若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则小球a 和小球b 之间的力减小,小球b 会沿半圆向下运动,与题意矛盾,C 错误;

D .小球a 的电荷量未改变时,对b 受力分析可得矢量三角形为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此时静电力为2

2sin15A

qq mg k

L ?=,a ,b 的距离为2sin15L R =?,当a 的电荷量改变后,静电力为2A qq mg k L '=',a ,b 之间的距离为L R '=,由静电力122q q

F k L =,可得

3

2

23A A q q -'=

-(),D 正确。

1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边长为a 、质量为M 的正方体,在竖直墙壁和正方体之间放置半径为R (R

3

μ=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球和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且球没有掉落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方体对球的支持力的大小为mg tan θ

B .若θ=45°,球的半径不变,只增大球的质量,为了不让正方体滑动,球的质量最大为

31

2

M C .若球的质量m =

12M 32R + D .当正方体的右侧面到墙壁的距离小于3

2

R 时,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正方体都不会滑动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以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知

1cos F mg θ=

则正方体对球的支持力的大小

1cos mg

F θ

=

故A 错误;

B .以正方体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重力()m M g +和地面的支持力N F ,水平方向受墙壁的弹力2F 和地面的摩擦力f F ,根据平衡条件,有

()N F m M g =+

2f tan45F mg F =?≤

f N F F μ=

联立解得球的质量

31

m M +≤

故B 正确; C .若球的质量m =

1

2

M ,对整体分析,有 ()N F m M g =+

2f tan F mg F θ=≤

f N F F μ=

联立解得

60θ≤?

则正方体的右侧面到墙壁的最大距离是

32

sin 60L R R R +=+?=

故C 正确;

D .由上述分析知,正方体不滑动的条件

tan ()mg m M g θμ≤+

3tan (1)M m

θ≤

+ 当30θ≤?时,上述式子必定成立,此时正方体的右侧面到墙壁的距离

3

sin sin 302

L R R R R R θ=+≤+?=

所以当正方体的右侧面到墙壁的距离小于3

2

R 时,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正方体都不会滑动,故D 正确。 故选BCD 。

12.如图所示,M 、N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恒力F 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M 一定受到4个力

B .物体N 可能受到4个力

C .物体M 与墙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 .物体M 与N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M 、N 两物体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力向上,对MN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F ,墙对M 没有弹力,否则合力不能向上,也就不可能有摩擦力;对N 进行受力分析,得:N 受到重力,M 对N 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不能向上,所以还受到M 对N 向上的静摩擦力,则N 也给M 一个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再对M 进行受力分析,得:M 受到重力、推力F 、N 对M 的压力以及N 给M 沿斜面向下的静动摩擦力,一共4个力,故AD 正确,BC 错误; 故选AD .

13.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 和水平轻绳b 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 的拉力为F 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 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绳b 的拉力为F 2,再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 的拉力为F 3,则( )

A .123F F F <<

B .132F F F =>

C .绳a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绳a 的拉力一直减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及动态平衡 【详解】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法则有

由几何关系,可知F 2与轻绳a 垂直时,此时拉力最小,故有132F F F =>,即B 选项正确,在轻绳b 逐渐向上转动过程中可以看出轻绳b 中的拉力逐渐变小,故D 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D 。

14.如图,重为8N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且沿水平方向、大小为3N 的力F 推物块时,物块刚好被推动.现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力F 0推物块,使物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此时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 )

A .F 0可能为0.5N

B .F 0可能为5N

C .f 可能为3N

D .f 可能为9N 【答案】BC 【解析】 【详解】

对滑块受力分析,受推力F 、重力G 、支持力N 和静摩擦力f ,如图

将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F 1=mg sin θ=4N

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分力

F 2=mg cos θ=43N

在与斜面平行的平面内有

2222134N 5N f F F =+=+=

当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力F 0推物块时,在斜面上,相当于物块受到F 0、F 1(4N )、f (5N )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三力平衡的特点可知,选项BC 正确,AD 错误。 故选BC 。

15.粗糙水平面上a 、b 、c 、d 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ab 之间、ac 之间以及bd 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cd 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若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 )

A .ab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

B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 .c 3

D .d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力的平衡和弹簧的弹力。 【详解】

A .设弹簧的原长为0L ,ab 之间弹簧的长度为L ,则cd 之间弹簧长度为2L ,因为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所以有

0022k L L k L L -=-

即有

02L L L <<

ab 之间、ac 之间以及bd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选项A 正确;

B .由对称性可知b 受到的摩擦力和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等于f ,选项B 正确;

CD.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其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ab间弹簧和ac间弹簧的合力大小,由于ab之间、ac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都是压缩的,所以两个弹簧对a的弹力大小相等,又因夹角为120°,所以两个弹簧对a的弹力大小都为f。d受到两个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2f,夹角为120°,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与几何知识可知二者的合力等于

,由三力平衡条件可知d,同理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为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 无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Word 版 无答案) 德州一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地 理 试 题 2018 年 7 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10 页,第Ⅱ卷 11-1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7 个小题,每个小题都有 4 个选项,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 的题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 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E 段 D. EF 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 BC 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 FG 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 CD 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 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液化天然气(简称 LNG)是指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 储 存罐内。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冰原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2017 年中俄在亚马尔半岛合作兴建 了全球最大的 LNG 项目。该项目全部采用模块化建造,即在其他地方加工完项目所需的大型设备并 组成标准单元,然后运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组装。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3.某日在萨别塔港施工的中国工人拍摄到“漫长黑夜后的第一缕阳光”。该日可能是 A .11 月 15 日 B .1 月 27 日 C .3 月 15 日 D .4 月 27 日 2016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 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题。 A.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D.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7 月 1 日某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 ,101.6°E),到达时恰逢日落。考察发现:巴丹 湖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图 a),两湖水体性质受西北风影响有明显差异。地质时期,该湖所在地 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图 b)。据此完成 5~7 题。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1. 设集合{}1|(),|12x M y y N y y ??===≥??? ?,则集合M ,N 的关系为 A.M N = B.M N ? C.N M ≠? D.N M ≠? 2.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 330.80.7> B . 0..50..5log 0.4log 0.6> C . 0.10.10.750.75-< D . lg1.6lg1.4> 3.已知向量=(1,2)-,=(,2)x ,若⊥,则||b = A B . C .5 D .20 4.若点),4(a 在21 x y =的图像上,则π6 tan a 的值为 A. 0 B. 3 3 C. 1 D. 3 5."6"πα=是"212cos "=α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x x x f 2log 12-=定义域为 A. ()+∞,0 B. ()+∞,1 C. ()1,0 D. ()()+∞,11,0 7.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三内角A B C 、、的对边, ?=?=45,75C A ,2b =,则此三角形的最小边长为( ) A .46 B .322 C .362 D . 4 2 8. 命题“∈?x R ,0123=+-x x ”的否定是 A .,x R ?∈0123≠+-x x B .不存在,x R ∈0123≠+-x x C .,x R ?∈ 0123=+-x x D .,x R ?∈ 0123≠+-x x

9.要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将函数的图像 A.向左平移 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10. 函数的一个零点落在下列哪个区;间 A. (0,1) B. (1,2) C. (2,3) D. (3,4) 11.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12a =-,130S =,使得0n a >的最小正整数n 为 A .7 B .8 C .9 D .10 12.函数?? ? ??-??? ??+=x x y 4cos 4sin 2ππ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A .8π=x B. 4π=x C. 2π =x D. π=x 13. 已知{}n a 等比数列,2512,,4a a ==则12231n n a a a a a a ++++= A .()1614n -- B . ()1612n -- C . ()32143n -- D .()32123 n -- 14.若实数,a b 满足2,a b +=则33a b +的最小值是 A. 18 B.6 C.15. 在数列{}n a 中,13a =, 11ln(1)n n a a n +=++,则n a = A .3ln n + B .3(1)ln n n +- C .3ln n n + D .1ln n n ++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复数高考重点题型及易错点提醒doc

一、复数选择题 1.已知复数2z i =-,若i 为虚数单位,则 1i z +=( ) A . 3155i + B . 1355 i + C .113 i + D . 13 i + 2.若20212zi i =+,则z =(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已知复数()2m m m i z i --=为纯虚数,则实数m =( ) A .-1 B .0 C .1 D .0或1 4.欧拉是瑞士著名数学家,他首先发现:e cos isin i θθθ=+(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 为虚数单位),此结论被称为“欧拉公式”,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根据欧拉公式可知,i e π=( ) A .1 B .0 C .-1 D .1+i 5.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2z i =-,则()12z i ?+的模长为( ) A .6 B .6 C .5 D .5 6.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点A ,B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z ,2z ,则12z z -=( ) A 2 B .2 C .2 D .8 7. )) 5 5 2121i i -- +=( ) A .1 B .-1 C .2 D .-2 8.设()2 211z i i =+++,则||z =( ) A 3B .1 C .2 D 2 9.已知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 z ?+=( ) A 2B .2 C .10 D 10 10.若( )()3 24z i i =+-,则在复平面内,复数z 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一中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3分)直线l1:ax+2y+a=0与直线l2:2x+ay﹣a=0互相平行,则实数a=()A.﹣4B.4C.﹣2D.2 2.(3分)如图,已知三棱锥O﹣ABC,点M,N分别是OA,BC的中点,点G为线段MN 上一点,且MG=2GN,若记,则=() A.B. C.D. 3.(3分)若圆C1:x2+y2=1与圆C2:x2+y2﹣6x﹣8y+m=0外切,则m=()A.21B.19C.9D.﹣11 4.(3分)已知=(2,﹣1,2),=(﹣1,3,﹣3),=(13,6,λ),若向量,,共面,则λ=() A.2B.3C.4D.6 5.(3分)对抛物线y=4x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开口向上,焦点为(0,1) B.开口向上,焦点为 C.开口向右,焦点为(1,0) D.开口向右,焦点为 6.(3分)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一“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为x2+y2≤2,若将军从点A(3,0)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

方程为x+y=4,并假定将军只要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A.B.C.D. 7.(3分)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C:(a>0,b>0)的左、右焦点,点A 在双曲线上,且∠F1AF2=60°,若∠F1AF2的角平分线经过线段OF2(O为坐标原点)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8.(3分)椭圆+=1(a>b>0)上一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F为其右焦点,若AF⊥BF,设∠ABF=α,且α∈[,],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A.[,1]B.[,]C.[,1)D.[,] 二、多选题(共4小题) 9.(3分)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分别为CC1、BC、CD、BB1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1G⊥BC B.平面AEF∩平面AA1D1D=AD1 C.A1H∥面AEF D.二面角E﹣AF﹣C的大小为 10.(3分)已知直线x sinα+y cosα+1=0(α∈R),给出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直线的倾斜角是π﹣α B.无论α如何变化,直线不过原点 C.无论α如何变化,直线总和一个定圆相切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 2020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题为单项选择题,~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1 不答的 3 分,有选错或9~12 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0 分)得 2022 年冬奥会。如图所示为部分冬奥会项目,下列关于这些冬奥会1.北京已成功申办 ( ) 项目的研究中,可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的是 )

( 2.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哪些是不可能的..小汽 BA.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小汽车在 C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小汽车 D某一段时间,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根据地图上的相,车上里程表的示数增加了 400 km3.某人驾车从济南到青岛用时 4 h ,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的位移大小和平均关数据得到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 312km) 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100 km/h .312 km .312 km 78km/h BA100 km/h 400 km C.400 km 78 km/h D.t v)(-图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1 s 的时间内,质点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0~A. 3 s 的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0B.在~ 6 s C.第末,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4 m/s 6 s 第D. 内质点速度变化量为-1 2ttx,则当物体速度为5.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0.5+(m 3 m/s 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D.6 s A.1.25 s B.2.5 s C.3 s A、B 悬于水平天花板6.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 )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一数学练习题

1、已知集合{} 12 ==x x A ,{}1==ax x B ,若A B ?,求实数a 的 值. 解:由题意知,集合{}1,1-=A ,则 (1) 当a 0=时,Φ=B ,显然A B ?; (2) 当0≠a 时,? ?????=a B 1,要使A B ?,必须A a ∈1,从而 11 -=a 或11 =a ,即1-=a 或1=a ,综上可知,若A B ?,a 的值为0,—1, 1. 2、求不等式147 2-->x x a a )1,0(≠>a a 且中x 的取值范围. 解:对于147 2-->x x a a , 当1>a 时,有 1472->-x x 解得3-x 所以,当1>a 时,x 的取值范围为{} 3-x x . 3、已知31 =+-x x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1 2 1- +x x (2)2 2-+x x (3)22--x x 解:(1)设=y 2 12 1 - +x x ,那么=2 y 2 212 1 )(- +x x = 21 ++-x x 由于 31 =+-x x ,所以=y 5

(2)设=y 2 2-+x x ,那么 =y 221-+-)(x x 由于31 =+-x x ,所以 =y 7. (3)设=y 2 2--x x ,那么=y ))(11(---+x x x x 而 2 1)(--x x 5222=+-=-x x ,所以=y 53± 4.若14log 3=x ,求x x -+44 的值. 解:由14log 3 =x 得3 14,34==-x x ,于是 x x -+443 10= 5.若143 log a 时,14 3 log <<1,43 0a a a 或 6.已知函数=)(x f )1(log +x a ,=)(x g )1(log x a -)1,0(≠>a a 且(1)求函数)(x f +)(x g 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x f +)(x g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解:要使函数)(x f +)(x g 有意义,只需? ??>->+010 1x x ,解之得 11<<-x ,所以,函数)(x f +)(x g 的定义域为)1,1(-. (2)对任意的∈x )1,1(-,∈x )1,1(-有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度高中《化学电源》学案无答案

课题: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描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新型化学电源及其原理。 2.准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原电池的应用。 【知识要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计成原电池反应的类型原电池定义构成条件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例1.以原电池(-)Fe H2SO4 C (+)为例,在下方空白处画出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的示意图,并标出电子、电流流向,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离子移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方程式。例2.铜锌原电池(如右图)工作时,(盐桥:通常装有含琼脂的KCl的饱和溶液)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2)盐桥的作用 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相比,有哪些优点? 【互动探究1】 1.将Mg片、Al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NaOH溶液中,能否构成原电池?如能,请写出正负极的电 极反应式。 2.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判断依据。 ①任何反应都可用来设计成原电池()②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一定比正极材料活泼() ③原电池中负极本身不一定参加反应()④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二、原电池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3. 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如果用纯Zn,可以在稀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也同样会加快产生H2的速率,原因是。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例4. 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设计化学电源 例5.《世纪金榜》P124 【典例2】及【互动探究】 (4)用于金属的防腐举例说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三、常见的化学电源 1. 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 2. 铅蓄电池(二次电池)3.燃料电池 完成《世纪金榜》P122—123 基础回扣 例6.常用的钮扣式银锌电池的中反应方程式为:Zn + Ag2O +H2O =Zn(OH)2 + 2Ag , (1)写出放电时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C OH-不变 B、Zn为负极而Ag2O为正极 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D、电子从Ag2O流出经用电器流入Zn极 例7.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1)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正极:负极: (2)甲烷燃料电池(碱性电解液) 正极:负极: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石墨电极 (稀硫酸为电解质)正极:负极: (NaOH为电解质)正极:负极: 【互动探究2】总结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步骤和规律 【自我检测】 1.下列装置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的是()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标准状况下,消耗5.6LO2时,有1mole-发生了转移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4.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有质量的很小的物体 B.一段时间内,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则位移也一定相同 C.在不同参考系中,同一物体的运动可能不同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为零,该段时间内物体必定处于静止状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C.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存在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3.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不变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C.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不断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之间有摩擦力时,不一定有弹力 B.同一接触面上,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 C.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 D.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5.如图所示,物体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分别为13N和7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考虑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读数是() A.6N B.7N C.13N D.20N 6.如图是物体A、B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期末考前模拟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发现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B.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但并没有测出静电力常量 C. 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D.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发现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选项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但是他并没有测出静电力常量,选项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选项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2. 一物体在以xOy 为直角坐标系的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规律为x =-2t 2-4t ,y =3t 2+6t (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x 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C. 物体在y 轴方向上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 012 x v t at =+ 可知x 方向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m/s x v =-4

22 22m/s 4m/s x a =-?=- 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在x 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错误; B .y 方向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6m/s y v = 2232m/s 6m/s y a =?= 则初始时刻 63tan 42 y y x x v a v a θ= = = =-- 可知初速度与加速度共线,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B 正确,D 错误; C .物体在y 轴方向上加速度恒定且与速度同向,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错误。 故选B 。 3. 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 A. 三个等势面中,c 等势面电势最高 B. 电场中Q 点的电势能大于P 点 C. 该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动能较大 D. 该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加速度较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电荷带负电,因此电场线指向左上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c 等势线的电势最高,故A 正确; BC .因为从Q 到P 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变大,动能减小,则Q 点的电势能小于P 点的电势能,带电质点通过Q 点时动能较大,选项BC 错误; D .由于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密场强大,故P 点位置电场强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三级第四次月考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21-2021学年度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洲际导弹飞行时,弹头与空气剧烈摩擦能产生5000—10000℃的高温,导弹很有可能没有击中目标就会被烧毁在大气层中。科学家将石英纤维制成布,并用塑料层层粘结,做成玻璃钢“头盔”罩在弹头上。当摩擦产生高温时,“头盔”被烧光了,导弹却已着陆击中目标。这种“头盔”材料叫“烧失材料”,它做的“头盔”能保护导弹不被烧毁的主要原因是() A.塑料被烧光使导弹温度急剧降低 B.制导弹的材料本身耐高温 C.SiO2熔点高,沸点更高,当它熔化并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了导弹的温度D.SiO2硬度大,导热能力强,能将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为了实现“绿色奥运”,使首都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目前我国禁止没有申领到“绿色” 通行证的高污染车进京。高污染车排出的尾气中所含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A.二氧化碳B.氮氧化合物C.硫化氢D.氮气 3.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的作用时,归纳了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 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下列 表示不正确 ...的是() A.a——紫色B.b——蓝色C.c——红色D.d——无色 4.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的三维线度中的任一维在1nm~100nm范围内的材料。纳米技术所带 动的技术革命对人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A.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制得胶体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 1.在不同光强下,某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 B.当CO2浓度为b时,图示光强下该植株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产生ATP C.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 D.据图判断,在温室中可通过适当提高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来提高产量 2.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4.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5.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可以阻止一切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进人细胞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不同细胞的细胞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都是相同的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 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 8.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9.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山东省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眼力是一种“定力” 鉴定是一门“眼学”,靠的主要是“眼力”,这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人会把眼力理解为“依靠眼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这从字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既是“眼力”,自然全部依赖一双眼睛了。然而,眼力之“力”,却未必根植于你的眼睛。 这要怎么解释呢?打个比方吧,拿一条宽20厘米的长木板放在平地上让你行走,你一定不会走到木板外面去,如果把木板升到100米的高空,你原来的“能力”还在吗?再比如,站在一定的距离,把篮球投进篮框里,是一种与准确有关的“能力”,但是象乔丹那样,在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的最后一秒,从对方的激烈围抢中高高跃起,空中绕过阻碍,投进压哨逆袭的一球,所需要的能力,却不是“准确”所能概括的。 闲聊中拿起一本画册或图录,随手翻翻,说这张是真的,那张是假的,凭借已有的知识,大 有句乡谚说:“当官靠提携,撑船真才子”。撑船的知识和技巧并不复杂,但要想从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中全身而退,却需要一种日积月累的,既与外境周旋,又与“我”周旋的真功夫。鉴定一事,实与撑船相近。 晚明书画鉴藏家张丑在其《清河书画舫》一书中指出:“ 是故善鉴者,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欺,毋为拓本所误,则于此道称庶几矣。”这里所谓的“骇”、“惑”、“欺”、“误”,都与“眼”无关,而与“心”有关。

山东省十大重点初中排名

山东省十大重点初中排名 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省实验中学建校于1948年,是首批省级重点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以聪明才智和卓越贡献为母校和泉城增光添彩,教育部领导多次高度评价学校的育人举措和办学成果,很多做法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典型和齐鲁素质教育的领跑者。 近年来,学校一直努力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的办学特色,鲜明地提出“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以“高远、大气、宽松、求新”的学校文化作根基,以创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作保障,努力创办“高境界、高品质,能够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位于青岛高科园,背依崂山,南临黄海,风景秀丽。校园绿树掩映,芳草如茵,好鸟相鸣,锦鳞游泳,奇石错落相叠,名花应时绽放。晨昏交替,演奏优美旋律,四季更迭,上演动人交响。学校建于1925年,195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绿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称号。发展到今天,学校十易校名,六迁校址,无论是在汇泉湾畔,还是在崂山脚下,二中人萃取了高山的宽厚与仁爱,汲取了大海的灵动与智慧,形成了以深厚的“仁智”文化。 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全校师生在继承优良的校风、学风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着力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深化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凸显办学特色、创建国际名校”的办学目标和“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目标,逐步形成了“开放·自主”的办学特色。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她处在蜿蜒奔腾的黄河岸边、碧水盈盈的大明湖畔、巍巍屹立的千佛山下、喷涌不息的趵突泉沿。学校占地5万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春季樱花满枝,夏季荷香飘溢,秋季百菊争艳,冬季松柏青翠。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壁雕石栏巧夺天工,是济南市花园式庭院学校的优秀典范。 学校始建于1950年10月,其前身是山东省工农速成中学,之后曾分别改名为山东省第一工农速成中学、山东师范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山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卫东中学、济南柴油机厂附中、济南三十中、山东师范学院附中等,于1981年改名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沧海桑田一甲子,岁月峥嵘六十年。伴随着共和国蒸蒸日上的矫健步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文化之乡、礼仪之邦的齐鲁大地上傲然走过了六十余载的漫漫征程。如今,在几代人筚路褴褛以启山林的拼搏之下,山东师大附中已经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从一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发展成为一所省内拔尖、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府。 烟台第二中学 烟台二中,是一所百年名校、省级重点中学。1959年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3年被山东省教委评为首批规范化学校。2007年光荣入选“中国百年名校”。追溯历史,我校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由美国传教士郭显德博士在烟台创建,是烟台1861年开埠后的第一所新式学校,距今已有143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共有8万多学子走出校门,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校运会400 m 比赛,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同赛道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该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同学的比赛成绩1分08秒指的是时刻 B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路程相同,且平均速率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C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位移大小相同,且平均速度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D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32 mg 和3 2mg μ B .12mg 和3 2mg C . 12mg 和1 2 mg μ D 3 和12mg 3.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305x t t =-,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4s 内的位移是40m B .汽车的加速度是﹣5m/s 2 C .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 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是10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情况中,能将某同学看成质点的是( ) A .研究某同学上课时的坐姿 B .研究某同学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 C .研究某同学军训时踢正步的动作 D .研究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进行3000m 跑比赛时所用的时间 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 、N 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 点是轻质细绳OA 、OB 和OC 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 点和C 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 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 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泰安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 ) A.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 C.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2.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 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 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 3.北宋建立以后,“令诸州自今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朝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这说明宋代( ) A.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 4.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治腐败B.宦官专政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 5.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试题鲁科版

菏泽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2,C:12,O:1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A.氧化,还原 B.还原,氧化 C.氧化,氧化 D.还原,还原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过程 D、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4、实验室中欲制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5.下列有关电解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一般用铁作阳极,碳作阴极 B.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 C.对于冶炼像钠、钙、镁、铝等这样活泼的金属,电解法几乎是唯一可行的工业方法 D.电解精炼铜时,用纯铜板作阴极,粗铜板作阳极 6、用纯净的CaCO3与100m 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 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济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出题人:宋旭审题人:张立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⑥ 2.下列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3.下图是某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abc B.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d

A a B B C. a 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这个动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 4.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B .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 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 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5.如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维持恒定 C.受精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C. 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时,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8. 牛的毛色遗传黑色对棕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头黑母牛是否为纯合子,选用和它交配的牛最好是 A. 棕色公牛 B. 纯种黑公牛 C. 杂种黑公牛 D. 杂色花公牛 9.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下列杂交结果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山东泰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泰安一中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2020.4.16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 90分钟。 第 I 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1~2题。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2.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开发历史的长短 C.政治经济因素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2019·宜昌一中月考)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3~5题。 3.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家庭因素 4.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女性人口组和0~4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5.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 486.76万人(2018年末),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据此完成6~7题。 6.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草场资源 7.为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读某城镇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该城镇功能区布局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A.居住区占地面积太大B.预留工业用地在城市郊外 C.城市建设呈现多核心模式D.部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 9.该城镇有一所百年中学,其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019·江苏省扬州中学期末)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影响下,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服饰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场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11.该民族聚居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