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

遵义市播州区第五小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

姓名

班级

励志警句

01.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按时完成,而且要有质量的完成,切记,认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马观花的完成十套卷要有有效得多。

——现在偷的懒,都是给将来挖的坑

02.就是到了最疲惫的时候都不要放弃,否则前功尽弃。

——不要轻易放过自己

06.不要熬夜熬到太晚,上课的40 分钟利用好,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09.停下休息时,不要忘了别人还在奔跑。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2、3页例1、2及相关内容。练习一1、2、3题。

助学题

1.试一试,我能行。

(1)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列竖式计算)

(2)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列竖式计算)

2.用计算器计算,看看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4.76×12= 2.8×53= 103×0.25=

我的发现:

3.想一想,小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看谁总结的最简洁)

家长签字:

评价:

2.小数乘小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5、6页例3、4及相关内容。练习二1、2题。

助学题

1.下面是小明房间和外面阳台的平面图。

(1) 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竖式计算。

(2) 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竖式计算)

2、我会总结

想一想,小数乘小数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家长签字:

评价:

3.解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预习内容

课本第7页例5及相关内容。练习二4、5题。

助学题

1.列出算式计算。

(1)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时,羚羊的速度是它的2倍,羚羊的速度是多少?

(2)鸵鸟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速度是多少?

(3)野牛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0.7倍,野牛的速度是多少?

2.我会思考

(1)4.4×3= (2) 1.6×1.7=

4.4×0.5= 1.6×0.7=

分别比较1、2题中的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写下来。

家长签字:

评价:

4.积的近似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11页例6及相关内容。练习三1、2、3题。

助学题

1.举两个不同的例子说明,怎样求积的近似值?

2.在“求积的近似值”的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3.解决实际问题。

绳子每米是8.23元,买4.6米应付多少元?(提醒: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适?)

家长签字:

评价: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12页例7及相关内容。练习三4、5、6题。

助学题

1.回顾与总结

回忆一下,乘法运算定律都有哪些?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24×77×5= 102×45= 138×99+138=

3.尝试并挑战

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是不是同样能应用于小数呢?试一试吧!

2.5×0.73×0.4=

3.3×1.4+3.3×0.6= 0.72×101=

家长签字:

评价:

6.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内容

课本第15、16页例8、例9及相关内容。练习四2、3、4题。

助学题

1.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明天与同学们交流。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妈妈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

还买了0.8kg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

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2. 仔细思考,尝试计算。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元(不足一吨按1吨计算)。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4.5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家长签字:

评价:

7.整理与复习助学单

预习内容

课本练习四及相关题目

助学题

1.用你喜欢的方式,将我们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清楚地表示出来。

2. 4.9×1.01= 5.8×1.2=

4.9×1=

5.8×1=

4.9×0.99=

5.8×0.8=

先计算,再比较积和第一个乘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3.奖励一题:

有三组人都到相同地方去郊游,甲组去时坐车,回来步行,共用了1.5小时;乙组往返都坐车,只用了0.5小时;丙组来回都步行,需多少小时?

家长签字:

评价:

8.小数乘法单元检测助学单

预习内容

小数乘法单元检测试卷。

助学题

1.改正,是一种习惯。

请在试卷上订正自己的错题,并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

2.提问,是一种学习。

在订正时,你发现还有什么不懂得或是有疑问的,写下来准备与同伴交流。如果全对了,说说你答题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分享。

3.评价,是一种学习。

你觉得试卷中哪些题做得好,为什么?哪些题做的不好,为什么?

家长签字:

评价:

第二单元位置

1.位置(一)

预习内容

课本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练习一1、2题。

助学题

1.我会思考

举例说明我们学过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自学课本21页,思考什么是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有什么好处?

2.我会总结

张亮的位置用数对(2,3)表示,其中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和(3,2)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说说看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3. 我会分享

用数对表示出你好朋友班级中的座位,明天和大家交流。

家长签字:

评价:

2.位置(二)

预习内容

课本第20页例2及相关内容,练习五4、5题。

助学题

1. 看表格,你知道表格中的两排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2. 把你自己的位置在图中标出来,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再分别写一个和你同组和同排同学的数对。

3.比较处于同一横排的点、同一竖排的点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

家长签字:

评价:

3.整理与复习助学单

预习内容

课本练习五及相关题目。

助学题

1.我会整理

用你喜欢的方式,将我们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清楚地表示出来。

2.我会分享

结合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出两道“精彩题”,并加以说明为什么很精彩?

3.会当老师

做好明天当“小老师”的准备,向同学们介绍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和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如果不当“小老师”,也别忘了提出几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哦!

家长签字:

评价:

4.位置单元检测助学单

预习内容

位置单元练习试卷。

助学题

1.改正,是一种习惯。

请在试卷上订正自己的错题,并检查一下错误的原因。

2.提问,是一种学习。

在订正时,你发现还有什么不懂得或是有疑问的,写下来准备与同伴交流。如果全对了,说说你答题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分享。

3.评价,是一种学习。

你觉得试卷中哪些题做得好,为什么?哪些题做的不好,为什么?

家长签字:

评价: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预习内容

课本第24页例1及相关内容。

助学题

1.试一试,相信能行!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列竖式计算。

(1)每千克苹果多少元?(2)每千克香蕉多少元?(3)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2.我会提醒: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以怎样计算?

家长签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预习内容

课本第25页例2、3及相关内容。

助学题

1.试一试,相信能行!

(1) 28÷16 = (2) 79.8÷42=

2.说一说:(1)、(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

3.我会计算:

竖式计算7.98÷4.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转化的?它的依据是什么?并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明天在全班交流。

家长签字:

评价:

3.一个数除以小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28、29页例4、5及相关内容。

助学题

1.

(1)妈妈买了多少千克萝卜?(2)妈妈买了多少千克番茄?

2、怎么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家长签字:

评价:

4.商的近似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32页例6及相关内容。

助学题

1.

动物名称海狮海豚飞鱼

速度千米/时40.5 50.2598 64.305

(1)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多少千米/时?(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是多少千米/时?(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3)海豚的最高游速大约是多少千米/时?(得数省略千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商的近似值,咱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竖式计算时,有什么要提醒注意的?

家长签字:

评价:

5.循环小数

预习内容

课本第33页例7、例8及相关内容。

助学题

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0.3333333333333333333……

7.56565656565656565656……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

2.试一试,相信能行!

试着计算10÷3,你发现了什么?

3.循环小数的定义:

1.5555555555555………可以简记为

2.3567567567567567567567567……可以简记为

4.仔细想想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那么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吗?举例说明。

家长签字:

评价:

6.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预习内容

课本第35页例9及相关内容。

助学题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11=

3÷11=

4÷11=

5÷11=

2.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6÷11=

7÷11=

8÷11=

9÷11=

3.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试一试吧。

(1)6.25 2.5 1 0.064

(2)7 3.5 1.75 0.21875

家长签字:

评价:

【知识学习】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知识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

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呈现这个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猜测——验证”这种数学思维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以及三角形的特性等这些基础的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从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2.已有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结论的来历,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测量及其它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方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项_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一、填空 1.如果△+△+△=○,那么○+○+○=()个△,△+△+△+○相当于()个△或者()个○。 2.如果1只兔的重量相当于2只鸡的重量,那么6只鸡相当于()只兔的重量,8只兔的重量相当于()只鸡的重量。10只鸡和10只兔的总重量相当于()只鸡或()只兔的重量。 3.如果1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一只小狗的,那么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只小兔的重量;8只 小兔和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只小狗的重量或者相当于()只小兔的重量。 4.如果1个梨比1个苹果重30克,那么5个梨比5个苹果重()克;如果把一堆水果中的4个苹果看作4个梨,总重要会()(填“增加”或“减少”)()克。 5.某味精厂11月份上旬生产的味精包装成400克一袋,共生产1200袋。如果包装成100克一袋,那么可生产()袋。 6.一个玻璃杯的价格是一个保温杯的,王叔叔买了10个玻璃杯和3个保温杯,所花的钱相当于() 个玻璃杯的钱,或()个保温杯的钱。 7.如果4袋味精的质量=2袋盐的质量,1袋盐的质量=袋面粉的质量,那么一袋面粉的质量等于() 袋味精的质量。 8.2本笔记本的价钱与8本数学本的价钱相等,5本笔记本的价钱等于()本数学本的价钱。 9.商店里一文具组合包括一副尺子和一把圆规,售价 3.9元。其中圆规的价格比尺子贵 1.1元,圆规售价()元,尺子售价()元。 10.快餐店里一个汉堡、一杯饮料和两个蛋黄派,一共25元。汉堡的单价是饮料的3倍,饮料的单价是蛋黄派的2倍,那么,汉堡的单价是()元,蛋黄派的单价是()元。 11.张大爷家养了4头牛和12头猪,如果1头牛的重量相当于3头猪的重,那么这些牛和猪的总重 量相当于()头牛的重量,或者相当于()头猪的重量。 12.小明和小华出同样多的钱买一箱苹果,结果小明拿了8千克,小华拿了12千克,这样,小华就要给小明12元,苹果的单价是()元。 13,小汤身上的钱可以买12支铅笔或 4 块橡皮,她先买了3支铅笔,剩下的钱可以买橡皮()块。 1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5.甲乙丙三个同学称体重,甲乙合称是84千克,乙丙合称是82千克,甲丙合称是78千克,甲的体重是()千克,乙的体重是()千克。 16.甲乙两仓共有粮108吨,如果甲仓运出粮食的一半,乙仓运进18吨,则两仓存粮相等。原来甲仓存粮()吨,乙仓存粮()吨。 17.甲乙两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买练习本,买了以后,甲比乙多拿10本,因此甲需给乙26元钱,每本练习本()元。 18.小周把750毫升倒入4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则大杯容量是()毫升,小杯容量是()毫升。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应用这一知识解 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知识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种特

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呈现这个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猜测——验证”这种数学思维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 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以及三角形的特性等这些基础的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 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从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⒈ 据216×32=691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⒉ 口算。 0.8×7= 1.5×7= 1.32×8=0.7×8=10.3×2=5×0.6= ⒊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2×80.312×1 1.08×25.92×15 7.83×1.2×2.11.82×0.4. 1×0.45 21.6×32=2160×32=0.216×32=.16×32=16×320= 、十个边长为1.5分米的正方形铁圈,需要多少米的铁丝? 5、“a×30的积一定大于30”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6、水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⒈ 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算式是,用乘法表示版式是,结果是。⒉ 0.486×7的积末尾有位小数。 ★⒉ 按一定的规律填数 3.125、_______、12.5、________、________、100。

★★⒊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在积里标上小数点。 小数乘、除法练习——小数乘法 一、用竖式计算。 2.52× 3.41.08×0.12×0.44 0.042×0.5 0.76×0.3 0.25×0.046 三、学校平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多少度?如果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多少元? 四、无锡灵山大佛高88米,是四川乐山大佛的1.15倍还多0.6米,四川乐山大佛的高度是多少米? 五、水果店每一天卖出苹果32.5千克,每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0.9倍。⒈ 第二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⒉ 哪天卖得多?多多少千克? ⒈ 15名同学要过河,每位同学要过渡费0.6元,10元钱够不够? ★里填上“>”或“<”。 0.73×× ★★⒊ AB两数的和是12.1,如果A数缩小10倍,就与B数相等,B数是多少? ⒈ 根据108×145=1566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10.8×1.45= 1.08×1450=0.108×14.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这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是WTT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口算。(6分)见卷末。 二、知识迷宫我来闯。(每空1分,共19分) 1、把一个正方形的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2、一个足球放在桌子上从左面看到的是()。 3、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可能是()。 4、下面的图形分别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5、数一数,下面的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三、我当小判官。(5分) 1、18.0544444……的循环节是“054”。()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比1小。() 3、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比原数小。() 4、看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5、0.9除以8.1的商是9。() 四、众说纷纷我来选。(5分) 1、3.5÷0.01与3.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 A、商较大 B、积较大 C、一样大 2、下面物体都是由5个正方体摆成的。 ①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②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③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五、我是计算能手( 27分) 1、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分) 8.796×0.25 10.5÷0.75 7÷19

2、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7.6×5.3+3.7×7.6 (3.7+17×0.4)÷3.5 75.36÷12—4.32×0.5 8.8×0.125 24.1×1.5+7.59×15 6.6÷(0.68+0.42) 3、文字题(只列式不计算)(3分) 1)7.3与2.7的和,去乘0.3除6.9的商,结果是多少?(1分) 2)3.6与2.5的积,加上7.2所得的和的一半是多少?(1分) 六、下面三个同学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你能试着画一画吗?(6分) 小芳(上面) 小强 小亮(正面) 小芳看到的小亮看到的小强看到的 七、生活中的小学数学。(每题5分,共30分) 1、这辆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几小时可到达乙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一块地有2.5公顷,用2台同样的抽水机浇水,需要5小时,平均每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完整)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9小时到达。因天气变化,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4千米,实际多少小时到达乙地?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2小时两车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个彩带长4.2米,对折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甲站同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2倍,行了3.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一只蝴蝶每小时飞行6.2千米,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多少倍? 7、建筑工地需要黄沙47吨,用一辆载重4.5吨的汽车运6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2.5汽车运,还要运多少次? 8、大车每次运1.3吨,小车每次运1.2吨,运多少次后,大车比小车多运 2.4吨? 9、甲、乙两地相距247.5千米,已行驶了4.5小时,这里距乙地还有67.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需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保留两位小数)10、一副乒乓球拍的价钱比一副羽毛球拍贵19元。乒乓球拍的价钱是羽毛球拍的1.5倍,一副乒乓球拍多少钱? 11、学校买了221台电脑,比大屏幕电视的3倍少19台。学校里有大屏幕电脑多少台? 12、李老师用103元买30枝铅笔,25枝钢笔,每枝钢笔3.4元,铅笔每枝多少元? 13、给全班同学买面包和矿泉水共花了192元,每人发2个面包,2瓶矿泉水。每个面包2.5元,每瓶水1.5元,全班共多少人?

14、某超市的苹果每千克7.20元,香蕉每千克5.40元,妈妈买苹果和香蕉各2.4千克,付出50。应找回多少元? 15、一种毛线每千克48.36元,买0.5千克就付多少元?买5千克250元够不够? 16、农民王叔叔新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每平方米产西红柿 11.4千克,每千克可卖3.80元,王叔叔一共可收入多少元钱?17、妈妈买了1.5千克苹果和0.5千克梨,共花了6.2元。已知苹果每千克3.2元,梨每千克多少元? 18、妈妈拿了30元钱为刘宁买文具,她先买了每本1.5元的练习本10本,再用剩下的钱买2.5元一支的碳素笔,妈妈还可以买几支碳素笔?19、五年级同学做了80个中国结,比四年级同学做的个数的2倍多6个, 四、五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个中国结?(列方程解答) 20、某校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共有83人。其中音乐小组有25人,微机小组人数是音乐小组的1.2倍,其余是绘画小组,绘画小组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1、柏树的松树一共有7500棵。析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答) 22、果园里有桃树和棵树一共有1700棵,桃树的棵数是棵树的4倍。桃树和棵树各有多少棵?(用方程解) 23、实验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图书角有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84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用方程解答)24、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运来土豆和黄瓜一共多少吨? 25、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595千克,其中大米是面粉的2.5倍,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五年级数学上--三角形

三角形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小学数学_年级五年级 教师姓名_ 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类比,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回顾旧知识 探索新知识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预设4: 总结概括: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充分论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拓展提升:只用一个三角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老师写出新知识)

1、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充分论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15分钟) 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例2: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提示: 通过公示计算。 提示: 通过公示计算。 1.2分4.8分

1.2 厘 米 2厘米 例3: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例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底和高都是0.2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0.2平方米。()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4.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 例5:根据三角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填表。 例6:应用题。 底(厘米) 6 4 高(厘米) 5 3 面积(平方厘米) 6 12.6 (1)一块三角形地,底长38米,高是27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0.7千克,这块地可以收小麦多少千克?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0.75÷1.2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1.8÷0.25=( )÷25 1.25÷0.25=( )÷1 3.根据68×123=8364,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商。 8.364÷6.8=( ) 836.4÷1.23=( ) 4.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0.5=72 360.5=18 36 2.5=14.4 36 2.5=33.5 5.32.8连续减去( )个4.1得0。 6.在3.8484,3.8484…,3.8444…,0.1?42857?中,有限小数有( ); 无限小数有( )。 7.1.05959…是( )小数,它的循环节是( ),可以简写为(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8.在里填上“>”“<”或“=”。 1.26÷1.01 1.26 3.66÷3.7 1 4.32÷0.1243.2÷1.2 0.75÷0.890.75×0.89 9.一瓶牛奶有1.5千克,把它分装在大小一样的杯子里,每个杯子

最多盛0.24千克,至少需要( )个杯子才能盛完。 10.4本《军事天地》共43.2元,每本《军事天地》( )元。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 2.90.9090是循环小数。( ) 3.一个不为0的数乘100与这个数除以0.01的结果相同。 ( ) 4.除数小于1,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5.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算式的商与0.45÷1.5的商相等的是( )。 A.4.5÷1.5 B.4.5÷15 C.0.45÷15 D.45÷15 2.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 A.14.96 B.14.96? C.14.9?6?D.14.9696 3.6.8÷0.25与6.8×4的结果相比( )。 A.6.8÷0.25大B.6.8×4大 C.一样大D.无法比较 4.右边的竖式是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请观察,商应该是( )。 A.1.26 B.1.2626...

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2.5×4 = 20×0.5= 7.2÷1.2 = 3.86÷100= 3.9×0.01= 98,4×100= 9.1÷1.3= 8.2÷10= 1-0.45= 36+2.45= 0.48×0= 0.42÷7= 73×4×25= 0.69÷1= 1.21÷0.6= 0,5÷0.2= 8.4÷2.1= 76÷1000= 8.7-5= 1.28×8= 40×25= 0.51×100= 0.58×99= 0.6×0.9= 0.1×0.5= 0.5×2÷0.5×2= 12.4-(2.4+3.25)= 12.5÷0.5÷0.4= 1.5÷1.5+1.5= 1084÷18×4= 2.6+3.1-2.6+3.1= 5.7a+a= 10÷2.5= 2.5×1.95×0.4= x-0.3x= 4a×7= 7.2÷0.9= 0.27÷0.03= 0×0.995×1000= 1.25×8×0.625= 7.5×4= 0.9×0.3= 6.8÷68= 0÷4.61÷4.61= m×m= m+m= m×1= 0.5×8= 3.6×0.4= 39.68×0= 47.6×1= 6.45×0.01= 4÷0.5= 12÷0.06= 12÷1.2= 3÷30= 50×0.04= 80×0.3= 0.15×7= 3.2×6+3.2×4= 2.5×4×0.36= 3.6×0.4 12.5×8= 1.1×9 0.2+0.8×0.5= 6.03×1000= 10×0.6= 3×0.9= 0.1×0.1= 0.24×0.5= 5.4+3.6= 1.25-0.25= 0.6×0.8= 10.2×4.5= 2.5×6= 9×0.25= 0.125×4= 4.7×6+4×4.7= 1.25×8×0.5= 16×0.01= 1.78÷0.3= 0.27÷0.003= 2.5×2.3×4= 0.01÷0.1= 1.8×20= x-0.4x= 5d-2d= 38.5×0×0.38= 3.6÷0.4= 0.6×0.8= 2.4×3= 0.12×0.7= 0.5×4÷0.5×4= 4÷5= 2.5×0.4= 1.6÷0.5= 0.2÷0.05= 3.6-1.2÷2.4=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7÷0.32= 35÷56= 0.36×6.9= 15.36÷12= 11.2÷0.14= 2.34×1.5= 11.7÷2.6= 25.2÷42= 3.74÷34 2.73÷2.6= 1.72× 2.6=0.23× 3.8=0.85× 4.5= 4.14÷23= 2.7÷7.= 629÷6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8÷2.3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49×0.58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0.27÷1.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7×1.3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0.96×1.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8÷ 4.5≈(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5.72×0.18≈(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1.55÷3.8≈(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81÷7≈(得数精确到十分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100道计算题

五年级100道计算题 27+456+73 8×(2.5+0.25)(1.5+0.25)×4 2.5×7.1×4 1.612×990+16.12 5.2×0.9+0.9 4.3×50×0.2 64—2.64×0.5 26×15.7+1.57×240 (1.25—0.125)×8 4.8×9.6÷1.2 4.8×100.1 56.5×99 + 56.5 7.9×10.8—0.8×7.9 9.5×101 12.5×0.4×2.5×8 0.25×185×40 3.8×10.1 2.37×6.3+2.37× 3.7 2.5×1.25×0.32 2.5×(3.8×0.04)0.25×39+0.25 0.125×96 46×0.33+5.4×3.3(8×5.27)×1.25 0.25×185×40 12.5×8.8 9.5×99 54×2.4 + 5.4×76 4.8×0.5 + 1.2×8 5.2×12 + 4×10.4 0.94×3.5 + 0.094×65 98.4×98 + 984×0.2 1.25×32 9.28×13—92.8×0.4 + 9.28 4.8+8.63+5.2+0.37(2.5—0.25)×0.4 0.35×1.25×2×0.8 2.22×9.9+6.66×6.7 0.79×199 8.9×1.01 7.2×0.2+2.4×1.4

3.14×0.68 +31.4×0.032 7.85+2.34—0.85+ 4.66 3.82+2.9+0.18+9.1 73.8—1.64—13.8— 5.36 0.25×1 6.2×8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9×6.8+68×0.51 56.7×9.9+5.67 4.2×99+4.2 1.25×25×6.4 146.5—(23+46.5)1 2.9×9.9+1.29 15.02—6.8—1.02 6.7×11-67×0.1 2.5×16+2.5×23+2.5 4.6×5.7+2.3×8.6 101×0.87—0.91×87 7.09×10.9—0.9×7.09 18.76×9.9+1.876 3.65×10.1 3.82+12.9+7.1+6.18 4.56×12.5×8 0.25×16.8×16 13.9-4.1+6.1- 5.9 5.3×100.2 3.4× 4.2+34×0.58 25×32×125 0.4×0.7×0.25 1 5.39×4.62+5.38×15.39 0.12×4.8÷0.12×2 12.25-3.1+0.75- 6.9 3.67×10.1 64×0.125 23.5—2.8— 7.2 55×9.9 4.5×2.5+7.5×4.5 9.3×125×0.8 0.134+2.66+0.866 0.45×199 1.28×8.6+8.72×8.6 0.316+3.16×9.9 28.4×103—284×0.3 (1 2.5—0.25)×0.8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测评方案 一、填空。 1.6.48÷0.54,除数是()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移动()位,转化成()÷()。 2.6瓶饮料装一箱,共有50瓶饮料,需要()个箱子才能装完。 3.一辆汽车0.8小时行驶了65 km,平均每小时行驶()km,平均行驶1 km 需要()小时。(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16÷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5.把5.23,5.24,5.25,5.32,5.3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6.做一套西装用布1.28 m,照这样计算,100 m布最多可以做()套这样的西装。 7.一辆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0.75 km,照这样计算,12分钟行驶()km,这辆摩托车行驶4.5 km需要()分钟。 二、判断。 1.0.5353是循环小数。() 2.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不变。() 3.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都是循环小数。() 4.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0.1,这个自然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因为10÷3=3……1,所以1÷0.3=3……1。() 三、选择。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5,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商是()。 A.1B.5C.25 2.因为56×24=1344,所以1.344÷0.56=()。 A.0.24 B.2.4 C.24 3.如果甲÷0.1=乙×0.1(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 4.下面各数中,()保留两位小数约是1.20。 A.1.195B.1.299 C.1.188 5.17.7÷2.5的商是7,余数是()。 A.2 B.0.2 C.0.02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 2.简算。 83.6÷0.25÷4 73.8÷1.25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专项复习题

五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我是填空能手。 20分 1、5.4里面有()个0.1;60.6里面有()个0.6;6个0.27是()。 2、0.6公顷=()平方米 40800平方米=()公顷 3.6平方千米=()公顷 8745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3、根据125×43 = 5375,在下面算式后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5×4.3 =() 1.25×4.3 =() 5375÷43 =() 537.5÷0.43 =() 5.375=()×() 0.5375=()×() 4、把2.794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把2.54、2.545和2.5454……四个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 6、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 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8,那么这个小数的最大是( ),最小是( )。 二、我是判断巧手。 5分 1、5.050505是循环小数………………………………………………………………() 2、4米比36平方米小得多。…………………………………………………………()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变成原来数的100倍。……………………() 4、甲乙两数的商是18,把甲乙两数都扩大10倍,它们的商还是18。……………() 5、4.84÷0.7的商是6.9余数是1。…………………………………………………() 三、我是选择行家。5分 1、75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一定()。 A、大于75 B、等于75 C、小于或等于75 D、无法确定 2、 1.995按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A、 2.0 B、 2.00 C、 1.99 D、2 3、两个因数的积是3.2,两个因数同时乘10后积是()。 A、 3.2 B、 320 C、 64 D、32 4、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10 =()。 A、 189.3 B、 18.93 C、 10.893 D、8.93 5、大于2.6而小于2.9的两位小数有( )。 A、 2个 B、 30个 C、 29个 D、39 四、我是计算神童。 1、直接写出得数。 6分 3.2÷0.08 = 1-0.806= 0.8×0.3 = 0.34×0.5= 7.8+0.02 = 0.96÷12 = 7.3+0.27= 1.8×0.9= 5.2-5.2÷4 = 125×0.08 = 0.84÷0.3= 5.3×0.1+0.1×5.7 = 2、列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9分 2.35×1.2 945÷0.45 3.14÷0.6 (保留一位小数) 3、简便计算。 14分 4.9+4.57+ 5.1 18.3―5.7―3.3 4.8×18.4+4.8×1.6 12.76÷0.4÷2.5 0.25×1.25×32 (7.7+1.54)÷7 0.24×201 4、脱式计算。 15分 0.28×15×0.18 1.72+0.81×1.2 0.063÷(1.45-0.55)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 面积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面积91—92例2 【课程标准描述】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小游戏,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2.在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求三角形面积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适当的工具,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一组实际问题,能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用相对应的底和高相乘再除以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学习重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小游戏,结合学生汇报交流,关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以评价目标1。 2.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关注学生是否会用转化的方法,找出新旧图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公式。展示交流时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评价目标2。 3.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汇报交流,关注学生表达的正确性,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新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PPT课件演示) 2.创设情境。(PPT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裁剪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红布吗求所需红布的大小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什么 3.回顾引新。 (1)回顾: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1练习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1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计算并验算)0.86×1.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2×1.4(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 (30)2.41÷0.7≈ 命题人:王童童 审核人: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2 一、填空题。 1、根据46×5=690,1575÷15=10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6×15=0.46×0.15=1 5.75÷0.15=15.75÷1.5= 2、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 7.5×0.8()7.5 7.5÷7.5()1 7.5÷0.8()7.5 7.5÷1.8()7.5 4、3.7÷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李师傅4小时做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需要( )小时。 6、3.47÷0.62,商是5.5 时,余数是( )。 7、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1.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 )。 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少2.52,这个小数是()。 9、不计算,在下面各式的□里填上">"、"<"或"=". 34×0.98□34 0.6×1.01□0.6 0.02×1□0.02 789×1.001□789 3.5×5.3□5.3×3.5 4.8×0.999□4.8×1.01 二、选择题。 1、如果两个数相乘的积小于被乘数,那么乘数()。 (1)大于1 (2)小于1 (3)等于1 2、30分=( )时 (1)0.3 (2)3 (3)0.5 3、2.5÷0.01与 2.5×100 的结果比较( )。 (1)商较大(2)积较大(3)相等 4、24.6× 4.6+246× 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1)24.6×(4.6+0.44+1)(2)24.6×(4.6+4.4+1) (3)24.6×(4.6+4.4) 5、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1)21.6 (2)3.6 (3)2.4 三、计算。 1、用竖式计算。 (1)5.08×0.65(2)9.62÷0.158(3)14.2÷1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专项练习题 正数负数 1、如果把潜水艇在水下20 米处记作-20 米,那么它上浮8 米后,这时它的位置可记作()米;如果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小明走“-250 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2、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100 C,乙冷库的温度是-120 C。()冷库的温度高一些。 3、某日白天的温度是14℃,夜间的温度是—14℃,则当日的温差是()。 4、甲的海拔高度320 米,乙的海拔高度—120米,则甲比乙高(甲乙的高差)是)()米。 5、一奶粉袋上标有净重(500±5)克,这种奶粉的标准重是()克,最重不超过()克,最轻不低于()克。 6、某一天测得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10℃, 兴化的最低气温是5℃,那么这一天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相差了() 面积: 1、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面积少20 平方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后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16 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 长方形相比(),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6、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A 形状相同 B 面积相等 C 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 完全相同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0 平方米,高是5 米,底是(),和它等底等高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5时=( )分1260m=( )m 2.3.6÷0.25=36÷( ) 13.7÷0.58=( )÷58 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5.在0.23、0.3、0.2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m,每行驶1m需要( )小时。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34545……不是( )。 A.有限小数 B.循环小数 C.无限无数 D. 小数 2.9.8除以2.9的商是3,余数是( )。 A.11 B.0.11 C.1.1 D.1 3.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m,照这样计算,行驶652m要多少小时?下面正确的算式是( )。 A.652÷90÷1.5 B.652÷(90÷1.5) C.652÷(90×1.5) D.90÷1.5×652

4.按规律填数18,9,4.5,2.25,1.125,( ),0.28125。 A.0.5625 B.0.125 C.0.65 D.5635 四、在○里填上“>”“<”或“=”。 3.5÷0.9○3.5 5.3÷5.3○1 4.6÷0.02○4.6÷0.2 3.6÷1.2○3.6 3.2÷0.1○3.2×10 6.56÷ 4.2○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7÷3.5= 0.07÷0.35= 0.7÷35= 0.7÷0.35= 4.8÷12= 480÷12= 48÷1.2= 0.48÷1.2= 2.列竖式计算。(带*的保留两位小数) 0.285÷0.38= 9.12÷3.8= 91.2÷57= 80.5÷23= *16.787÷0.28≈*7.8÷3.5≈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 一、竖式运算 30.9×2.7 5.95÷27.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45÷3.8 (商保留2位小数)1.44×0.25 5.61÷6.1(保留两位小数) 14.2÷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9×0.45 (保留两位小数) 51.5÷86(保留两位小数)400÷75(保留两位小数) 二、下面各题如何样算简便就如何样算。(每题3分) 72.8÷5.6+14.9 5.4×12.3+5.4×7.7 42×101-42 0.25×3.2×12.5 3.6÷1.5÷2 33.4+0.12×50 22.7×1.25×0.8 3.91×2.8+6.09×2.8 5.5×17.3+6.7×5.5 1.5×105 9.07—2 2.78÷ 3.4 3.8+ 4.29+2.1+4.2 0.25×0.79×4 5.6×3.9+4.4×3.9 48×10.2

13.5÷0.13×9.1 5.7÷0.19+15.6 3.65×2.4-6.36 70.3-17.48÷7.6 3.64÷52×23.3 1.25×(6.2-5.9)×80 (9-4.1)÷(4.4+2.6) 7.35×3.6+6.4×7.35 65.7×0.35-0.15 三、解下列方程(每题3分) 6χ+15×7=141 2χ÷2.8=8.2 1.4χ-0.7χ=56 5x+28=71 8.7-1.2x=3.9 8x-2.6x=37.8 0.75x-0.95×4=8.554÷2+3x=728x-2.6=37.8 18.7-χ=7.83×0.5+6χ=3.3X+4.8=7.2 12X-9X=8.7 6X+18=48 3(X+2.1)=10.5 15+5X=25 5X-1.8X=24 2X÷5.2=2.5 79×3+3X=357 2.4+3.4X=43.2 0.6(X-9)=12.6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三角形

年 级: 小五 辅导科目: 数学 课时数:3 课 题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的 1、 理解和认识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例1、判断 1、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它的两条高……………………………( ) 3、在一个三角形中,一条高只对应一条底边……………………………( ) 4、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 =ah ÷2 ……………………………………( )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 2、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花坛,三角形的一条腰长5米,面积是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2米、4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2.4米,底边上的高是1.5米,它的面积是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它的一条直角边为8分米,另一条直角边是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一条底边是3厘米,其对应的高是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它对边的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条边的高。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例2、画出下列图形BC边上的高 例3、计算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单位:cm) 1、选择适当的数据,求出下面各个三角形的面积(单位:cm) 2、先画后算 下面两个三角形,先画出高并度量底和高,再计算面积(单位:毫米)

例4、学校三角形花坛,它的底是16分米,高是5分米,这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一块三角形菜地,底是30米,高是14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三角形麦地,底长22米,高13米,这块麦地的面积是多少? 不要忘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