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其相关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25T16:11:43.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许红亮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也使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电梯正在蔓延在许多高层建筑当中。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行业的兴起,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也使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电梯正在蔓延在许多高层建筑当中。为了上下的方便,高层建筑垂直运输设备安装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电梯的机械结构及其相关问题,旨在保证电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人们的生命财产才会有保障,才能够为广大人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出行环境。

关键词:电梯;机械结构;相关问题;分析

现阶段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电梯结构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我国的各类大型商场和居民建筑物中,电梯为广大城镇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样因电梯结构不稳定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秩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针对电梯机械结构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的改进并且完善电梯系统的机械结构。

1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主要装置分析

1.1门系统

对于电梯而言,其门系统主要包括了轿门、厅门、开关门系统以及门保护装置。门系统是防止候梯人员有坠落井道等事故的发生,并避免厢内人员同井道之间有碰撞出现。为了确保电梯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在电梯起动之前应确保轿门与厅门为关闭状态,要求厅门上必须进行门锁的安装,以便将厅门锁住,只有钥匙方可将门打开;对于控制电路而言,借助于门锁上的微动开关可对电梯回路的接通及断开进行控制,以便对电梯的起动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整。对于门系统而言,应确保如下几个方面:在轿厢未升到层门并停稳前,层门应自动进行闭锁;轿厢在运动时轿厢门应处于自动闭锁状态。

1.2曳引系统

对于曳引系统而言,其作用即对轿厢的上下运行进行牵引,以到达乘梯人员所指定的楼层。此系统主要包括了限速轮、曳引机、导向轮以及曳引钢索等。其中,曳引机即所谓的电梯主机,是电梯的动力装置,主机按照其电机的不同可分为直流与交流曳引机;按照减速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有齿轮与无齿轮曳引机;按照速度快慢可分为低、中、高及超高速曳引机;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则可分为立式与卧式曳引机。电梯轿厢与对重借助于相同曳引绳悬挂于相同的曳引轮上,轿厢重量同对重重量使得曳引轮同曳引绳间出现摩擦力,通过曳引机对曳引轮的驱动实现轿厢的上下运行。

1.3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主要包括了导轨、导靴以及导轨支架,负责确保轿厢在井道中按正确路线运行,并防止出现过多的振动。一旦有紧急情况出现时,可将轿厢卡死于导轨上,并防止其发生坠落。导轨可对电梯的升降进行控制,因此,有效控制了水平方向轿厢及对重的移动,确保井道中轿厢与对重能够处于一个合理的位置,并防止其出现倾斜。电梯井道中共进行了4根导轨的设置,其中,两根为轿厢导向,另外两根为对重架导向,导轨主要借助于螺栓、螺母以及压道板进行固定的。

1.4重量平衡系统

此系统主要包括了对重及补偿装置。对重用的钢丝绳经曳引轮与导向轮同轿厢相连,并负责在运行过程中对轿厢及电梯的负载进行平衡。对于对重重量值而言应严格依据电梯的额定载重量相关要求进行配置,以尽可能确保电梯处于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若电梯的曳引高度大于30m时,曳引钢丝绳的差重将会对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及其平衡状态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进行补偿装置的增设,例如,补偿链等等。

1.5机械装置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必须进行缓冲器、限速器、安全钳以及终端超越保护装置等的设置。限速器可在运行速度超过极限值时停止运转,并通过绳轮摩擦力将连杆机构提拉起来,并发出信号将控制电路切断,迫使安全钳发生动作,确保轿厢强行性停留在导轨上,待所有安全开关复位后,安全钳才可以释放;缓冲器是在所有保护措施均失效时的最后一道保护装置,其通过吸收并消耗轿厢的能量,而防止轿厢迅速降落;终端超越保护装置主要防止电气系统失效而导致轿厢持续运行继而冲顶及撞底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 电梯整体机械结构以及相关隐患问题克制策略分析

2.1.曳引系统调试

涉及轿厢上下运作的曳引系统以及人员行进动指令顺应工作处理上,此类系统将曳引装置与导向轮等部件进行有力整合,根据必要主机衔接技巧进行原始动力补充。主机整体动力制备范围主要依靠电机直流、交流电运转调节,按照既定减速模式的划分标准角度观察,分为齿轮与无齿轮主机,为适应不同空间过渡改造需求创设优先掌控条件。电梯轿厢根据曳引轮以及衔接绳的动作转换趋势进行适当调整,透过内部摩擦力的科学、精准校验,稳定轿厢上下运行速率与安全质量效应。对于轿厢实体装置来讲,除了需要做好悬吊与固定工作之外,也要联同承载构件实际刚度以及载荷模式进行细致探讨,必要时增设拉条,实现立柱与梁架构的有机衔接。所以,在轿厢壁板背面需要进行加强筋敷设工作,并以此稳固材质表面的机械强度。

2.2.导向终端管理

对导轨、相关支架进行轿厢运行路线的合理校正,将过程中后不必要的振动隐患消除。根据客观紧急情况研究,必要环节下的轿厢导轨卡死应对措施已经制备完毕,为人员安全诉求提供优先保障。导轨设施就是为了全面稳定电梯升降效率而存在,将水平方向轿厢重力效用克制,并以此稳定结构布局样式,杜绝倾斜危机的蔓延。一般电梯井道设计环节中共增设4根导轨设置,分别负责轿厢与重架导向工作,对于大载重货梯,轿厢会增设多组导轨;导轨则凭借螺栓、以及压道板进行节点科学稳固在导轨支架上。

2.3.重量调节机制

为了稳定重物运动延展及节能效应,涉及联动装置下的钢丝以及导向论的搭接工作必须做出细致规划,确保电梯运作过程中对轿厢的负载平衡调试功能。电梯架构的实际重量与系统机理之间要做出有机平衡处理,最终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一般电梯提升高度超出30米界定范围或高速电梯及大载重货梯在提升高度小于30米时,钢丝绳自身产生的差重效用会制约整体机理的平衡状态。所以,技术人员完全有必

电梯机械部分相关系统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电梯机械部分相关系统 的原理及结构设计

前言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采用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研制出带有安全制动装置的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本次设计的电梯主要是为家庭使用的货梯,具有载重量大,速度慢的特点。 目录 一、总体设计方案 (4)

浅谈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浅谈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摘要:我国的高层建筑历史发展比较短暂,在解放前期自行设计、施工的高层 建筑几乎是空白。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尤其南 方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今年在武汉开工建设将超过迪拜的高层建筑再一次 证明了我国在高层建筑方面已经进入了世界建筑的先进水平。同时我国在电梯方 面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经验、达到了能够满 足自身发展的水平。现在的高层建筑已经是城市建筑的主要组成者,电梯也伴随 着高层建筑成为了高层建筑配套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关键词:电梯;机械装置;安全设计 一、电梯的机械装置 1.1 限速器装置 电梯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限速器装置是电梯当 中较为重要的装置之一,如果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超出规定范围,限速器装置则 会启动限速系统。例如,当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在规定速度的115%以上,限速 器则会迅速开启危险防控系统,并在安全钳的辅助之下,对电梯当中的齿轮进行 控制,依靠滑动摩擦力,对齿轮实施夹紧,使齿轮能够保证对电梯的轿厢进行锁紧。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连杆机构的设置,使限速器装置可以及时发出指示信号,并对电梯控制系统当中的电路进行切断处理,使电路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钳的有 效控制,提升轿厢管控质量。另外,限速器装置的使用还配备了相关的安全复位 系统,使得后续的轿厢运行可以在安全开关的控制下保持均匀的速度。安全钳的 控制时间较长,并且可以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操作。安全钳的安全性能防控 机制较为健全,在安全钳并没有收到外部控制因素调节的情况下,电梯的轿厢不 可以恢复使用,使电梯的安全防控机制可以在人为因素的操纵下进行安全保护。 1.2 缓冲器装置 缓冲器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施,也能在电梯的安全防 控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如果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防控机制失灵等问题,则要结合现阶段的缓冲器装置运行速度情况对轿厢实施控制,使轿厢不会在 出现安全问题的状态下受到轿厢周边物质的影响。另外,缓冲器装置还能对不可 避免的轿厢安全事故实施控制,将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另外,缓冲器装置的 使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使用效率,当电梯可以在正常模式中运行的情况下, 缓冲器装置不会对电梯轿厢构成安全威胁,当缓冲器装置只能根据弹簧的状况进 行调节的过程中,缓冲器可以通过液压机制的应用实现电梯轿厢安全性的保证, 使电梯能够在缓冲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弹性性能的控制。缓冲器装置的运行效率具 备较强的控制性,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量的释放,而轿厢装置在使用 的过程中,不太容易产生回弹问题。另外,缓冲器装置的使用还能很大程度上降 低电梯轿厢的噪音,使电梯的速度调节不会造成电梯的质量问题。 1.3 终端保护装置 当前很多电梯装置的系统对安全防控的要求较高,因此,终端保护装置比较 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要按照现阶段的轿厢运行规律特点,对轿厢能 否实施连贯性运行进行控制,使轿厢可以避免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击性因素的影响。另外,要结合现阶段的终端运行技术要求,对保护装置的支架系统实施设置,使 终端保护装置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好地受到开关装置的控制[4]。一般情况下, 在终端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开关装置的属性分析十分重要。另外开关装置不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电梯常识之曳引式电梯基本结构

电梯常识之曳引式电梯基本结构 文章类型:电梯常识文章加入时间:2006年9月15日8:55 曳引式电梯是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电梯,现将其基本结构介绍如下。 1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由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曳引轮等组成,它是电梯的动力源。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的作用是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 当钢丝绳的绕绳比大于1时,在轿厢顶和对重架上应增设反绳轮。反绳轮的个数可以是1个、2个甚至3个,这与曳引比有关。 2 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等组成。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导轨固定在导轨架上,导轨架是承重导轨的组件,与井道壁联接。 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直立方向。 3 门系统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锁等组成。 轿厢门设在轿厢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门靴、门锁装置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 开门机设在轿厢上,是轿厢门和层门启闭的动力源。 4 轿厢 轿厢用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梯组件。它是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轿厢体空间的大小由额定载重量或额定载客人数决定。 5 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对重将平衡轿厢自重和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

兰州2017年7月4日于家属院复习资料 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称为机器。 3.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4.运动副元素是指。 5.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6.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个自由度。 7.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8.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_____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9.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0.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1.计算机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 12.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4.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约束是指。 15.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16.图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题16图题17图 17.在图示机构中,若以构件1为主动件,试: (1)计算自由度,说明是否有确定运动。

(2)如要使构件6有确定运动,并作连续转动,则可如何修改说明修改的要点,并用简图表示。18.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将高副用低副代替,并选择原动件。 19.试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对图示机构作出仅含低副的替代机 构,进行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题19图 题20图 20.画出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21. 画出图示机构简图,并计算该机构的自由 度。构件3为在机器的导轨中作滑移的整体构件,构件2在构件3的导轨中滑移,圆盘1的固定轴位于偏心处。 题21图 题22图 22.对图示机构进行高副低代,并作结构分析,确定机构级别。点21,P P 为在图示位置时,凸轮廓线在接触点处的曲率中心。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图示机构中尺寸已知(μL =mm ,机构1沿构件4作纯滚动,其上S 点的速度为v S (μV =S/mm)。 (1)在图上作出所有瞬心; (2)用瞬心法求出K 点的速度v K 。

电梯的机械装置及机械结构 程海洋

电梯的机械装置及机械结构程海洋 摘要:垂直空间依赖于电梯,随着各地区对于空间的不断开拓,高层建筑建设 的不断加快,电梯越来越受到的关注,我国电梯的生产量和使用量现已跃居世界 榜首,电梯的机械装置是保证电梯运行质量的重要装置,由于电梯需求量在不断 增加,对电梯机械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该文深入地分析了电梯当中的一系列机械 装置和机械的结构情况,并对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电梯机械装置机械结构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普及使得很多电梯装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因此,对电梯的机械装置和机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成为了很多城市建筑领域工 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分析电梯的机械装置和机械结构,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 电梯的运行质量。 1电梯的机械装置 1.1限速器装置 电梯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限速器装置是电梯当 中较为重要的装置之一,如果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超出规定范围,限速器装置则 会启动限速系统[1]。例如,当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在规定速度的115%以上,限 速器则会迅速开启危险防控系统,并在安全钳的辅助之下,对电梯当中的齿轮进 行控制,依靠滑动摩擦力,对齿轮实施夹紧,使齿轮能够保证对电梯的轿厢进行 锁紧。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连杆机构的设置,使限速器装置可以及时发出指示信号,并对电梯控制系统当中的电路进行切断处理,使电路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钳 的有效控制,提升轿厢管控质量。另外,限速器装置的使用还配备了相关的安全 复位系统,使得后续的轿厢运行可以在安全开关的控制下保持均匀的速度。安全 钳的控制时间较长,并且可以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操作。安全钳的安全性能 防控机制较为健全,在安全钳并没有收到外部控制因素调节的情况下,电梯的轿 厢不可以恢复使用,使电梯的安全防控机制可以在人为因素的操纵下进行安全保护。 1.2缓冲器装置 缓冲器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施,也能在电梯的安全防 控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如果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防控机制失灵等问题,则要结合现阶段的缓冲器装置运行速度情况对轿厢实施控制,使轿厢不会在 出现安全问题的状态下受到轿厢周边物质的影响。另外,缓冲器装置还能对不可 避免的轿厢安全事故实施控制,将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3]。另外,缓冲器装置 的使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使用效率,当电梯可以在正常模式中运行的情况下,缓冲器装置不会对电梯轿厢构成安全威胁,当缓冲器装置只能根据弹簧的状况进 行调节的过程中,缓冲器可以通过液压机制的应用实现电梯轿厢安全性的保证, 使电梯能够在缓冲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弹性性能的控制。缓冲器装置的运行效率具 备较强的控制性,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量的释放,而轿厢装置在使用 的过程中,不太容易产生回弹问题。另外,缓冲器装置的使用还能很大程度上降 低电梯轿厢的噪音,使电梯的速度调节不会造成电梯的质量问题。 1.3终端保护装置 当前很多电梯装置的系统对安全防控的要求较高,因此,终端保护装置比较 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要按照现阶段的轿厢运行规律特点,对轿厢能 否实施连贯性运行进行控制,使轿厢可以避免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击性因素的影响。

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 杨凯杰

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杨凯杰 发表时间:2017-11-16T18:19:33.1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杨凯杰 [导读]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梯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多,也越来越重视电梯的安全。特别是电梯的动态特性,对电梯整体运行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梯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多,也越来越重视电梯的安全。特别是电梯的动态特性,对电梯整体运行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剖析电梯机械系统,为电梯动态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文章对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模态分析;动态响应;灵敏度分析;优化设计 前言 电梯的组成十分复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对电梯机械系统进行了分析,将其详细分为了5个部分,分别为轿厢和对重装置、导向系统、层轿门和开关门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以及驱动系统。正是由这5部分组成了电梯机械系统。在实际研究时,需要对这5部分进行研究和设计,并分别对其进行质量控制。轿厢和对重装置中的轿厢是人们乘坐的空间,对重可保证轿厢的平衡,提高人们在轿厢内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导向系统主要是确保电梯在轨道上的稳定行走;层轿门和开关门系统利用机电控制电梯门;机械安全系统可保证电梯内部人的安全;驱动系统可为电梯提供动力,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转。 1 电梯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 1.1 曳引机的升降原理 曳引机在电梯工作时,需要对轿厢拉拽,从而确保整个轿厢的上下移动。在实际工作时,对整个曳引机的要求较高,我们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曳引机包括钢丝绳滑轮等部分,整个机械对钢丝绳的要求较高,我们需要对钢丝绳的松紧度和滑轮的光滑程度等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质量不合格,则会严重影响整个电梯的运行质量。 1.2 曳引能力的设计 曳引能力是对电梯托运能力的体现,曳引能力越强,每次运输的人数就越多。对于高层建筑,人流密度较大,需要设计运输人数较多的电梯,进而对电梯的曳引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确保电梯的正常施工和设计目标的实现。 1.3 电梯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可起到人员保护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门相关的部分进行研究,确保其整体质量。门系统可对电梯的门进行机械化控制,确保门的正常运行。门系统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对电梯进行控制,需要我们加大对门系统相关的机械设备研究。 2 曳引电梯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及参数优化 机械动态优化设计主要是指系统参数的数值优化,其研究内容是将数学规划理论、机械振动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结合起来,以计算机为工具,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可靠而又高效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有:(1)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动力学模型。(2)选择有效的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本质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将系统的动态特性问题考虑进去,从而取代传统设计中所使用的先依据静态设计规范及理论设计出样品或样机,再不断进行修改的设计方法,即进行动态优化设计。其目的是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就对产品的动态性能进行优化,这是一项正在迅速发展的技术,它涉及到现代动态分析、计算机技术、产品结构动力学理论、设计方法等许多学科,由于其涉及问题的复杂性,迄今为止还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动态优化设计理论、方法和体系。 2.1 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约束优化设计问题的方法称为约束优化方法。目前,已有很多的方法来解决这类约束优化设计问题。如:随机方向法、复合形法、惩罚函数法、增广矩阵法等等。由于复合形法在设计初始复合形的形状时不必保持规则的图形,并且对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性状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此种方法的适用性较强,在机械优化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采用复合形法。 复合形法的基本思路是在可行域内构造一个具有k个顶点的初始复合形。对该复合形各顶点的目标函数值进行比较,找到目标函数值最大的顶点(最坏点),然后按一定的法则求出目标函数值有所下降的可行的新点,并用此点代替最坏点,构成新的复合形,复合形的形状每改变一次,就向最优点移动一步,直至逼近最优点。 2.2 电梯机械系统垂直方向动态特性优化设计 高速电梯机械系统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对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较大,本文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以电梯轿厢加速度响应作为优化对象,以其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的大小来近似模拟厢体质心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在各个时间段上的有效值的大小,电梯机械系统垂直方向的动态特性优化设计目标函数表达为: 电梯水平方向的动力学模型为两刚体10自由度模型,轿厢的振动加速度简化为轿厢质心的振动加速度,轿厢质心的加速度分为前后x

机械原理1-3章答案

<机械原理>第八版 第2章 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参考教材5~7页。 2-2 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而且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参考教材12~13页。 2-4 何谓最小阻力定律?试举出在机械工程中应用最小阻力定律的1、2个实例。 2-5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参考教材15~17页。 2-6 在图2-20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7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谓基本杆组?它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参考教材18~19页。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考教材20~21页。 2-9 任选三个你身边已有的或能观察到的下列常用装置(或其他装置),试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1)折叠桌或折叠椅;2)酒瓶软木塞开盖器;3)衣柜上的弹簧合页;4)可调臂台灯机构;5)剥线钳;6)磁带式录放音机功能键操纵机构;7)洗衣机定时器机构;8)轿车挡风玻璃雨刷机构;9)公共汽车自动开闭门机构;10)挖掘机机械臂机构;…。 2-10 请说出你自己身上腿部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分别可视为何种运动副?试画出仿腿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2-11图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j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电梯机械部分系统结构设计说明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电梯机械部分系统结构设计

摘要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较高层建筑的乘客电梯,其轿厢由电力拖动,运行在两根垂直度小于 15°的刚性导轨上,在规定楼层间输送人或货物。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圆柱斜齿轮传动装置和曳引机采用 2:1 绕法。相比蜗轮蜗杆传动,采用齿轮传动传动效率更高,这一点在电动机的选择部分有所体现。曳引机采用 2:1 绕法,相当于一级减速比为 2:1 的减速装置,有利于降低减速器的减速比,从而有利于减速器的设计。 结合课程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容包括:总体方案设计、传动装置计算、装配草图绘制、正式装配图绘制、零件图绘制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其中,传动装置的计算主要包括: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和校核,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和校核,高速轴、中间轴和低速轴的设计和校核,轴承的选择和校核,键的设计和校核,箱体及其他部件的设计等。 本次课程设计,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减速器这一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部件设计过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制造工程基础、工程制图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解决设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最终完成的容包括Solidworks三维模型、Autocad二维装配图以及零件图以及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总体方案设计 (3) 三、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14) 四、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23) 五、高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32) 六、中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41) 七、低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52) 八、高速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61) 九、中速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64) 十、低速轴的轴承选择与校核 (67) 十一、高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联轴器) (70) 十二、中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齿轮2) (71) 十三、中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齿轮3) (73) 十四、低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齿轮4) (74) 十五、低速轴键的选择与校核(联轴器) (75) 十六、箱体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77) 十七、润滑与密封 (81) 十八、技术要求 (81) 十九、课程设计总结 (83) 参考文献 (83)

现代化曳引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探讨

现代化曳引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电梯行业的梦幻增长期,因此整个行业对电梯的设计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的建筑物都使用曳引方式的电梯,而曳引式电梯的确定包括曳引机安放位置的确定、曳引比及曳引绳缠绕方式的选取三方面内容,其确定对曳引机的结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曳引电梯机械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曳引式;电梯;机械结构;设计 前言 目前,曳引式电梯主要由八大系统组成:曳引系统、轿厢系统、电力拖动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导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曳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系统,曳引能力是曳引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传统的曳引能力校核计算存在设计效率低,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等弊端。随之而来的智能化虚拟设计方法,因其高效、低成本的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制造业的设计进程中。 1 曳引式电梯的结构设计 1.1 结构设计 1、1.1、1. 2、1. 3、1.4.位置传感器 2.平衡配重 3.导轨 4.涨紧轮 5.电缆 6.发电电动机7.控制器8.离合器9.卷扬式提升机构10.联轴器11.自动变速器12.曳引机13.定对重14.轿厢15.重量传感器 其中,曳引电机(12)、平衡重(13)、轿厢(14)等组成了独立的传统曳引式电梯模块;而位置传感器(1)、平衡配重(2)、导轨(3)、电机(6)、离合器(8)、卷扬机构(9)、换挡机构(11)等构成平衡配重模块。两个模块是相对独立的,通过联轴器(10)进行连接,并都接受控制器(7)的控制。 1.2 工作原理 传统电梯模块与传统电梯相似,其工作原理是:轿厢和定对重通过曳引钢丝绳悬挂在曳引机上,由于重力作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存在较大的静摩擦力,当曳引机转动时,依靠这种静摩擦力使得轿厢和定对重作相对运动,从而完成轿厢的上、下运行。当传统曳引式电梯模块与平衡配重模块连接构成本文所述的电梯时,其工作原理是:称重装置实时获取负载的重量,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装置对轿厢侧总重量进行计算,并与平衡重侧的重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换挡机构的变速比,使得曳引机输出端的外负载总扭矩接近零;这样,曳引机在输出功率较小的情况下,就能带动轿厢上、下运行,其运行系统图如图1、2。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24T12:32:29.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班少卿 [导读] 摘要:电梯作为建筑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其自身具有的实用性与高效性,在各种大型商场与居民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以此同时因电梯不稳定而引起的安全问题,也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为确保电梯机械结构的安全,必须详细分析影响电梯稳定运行的相关问题,不断完善电梯的机械结构。 佛山市正轩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电梯作为建筑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其自身具有的实用性与高效性,在各种大型商场与居民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以此同时因电梯不稳定而引起的安全问题,也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为确保电梯机械结构的安全,必须详细分析影响电梯稳定运行的相关问题,不断完善电梯的机械结构。文章主要分析了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希望能为电梯的安装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梯;机械结构;相关问题 电梯的机械结构主要是借助自动化技术来运转,对机电一体化要求极高,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为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合理改善电梯的机械结构,提高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以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1、电梯结构的概述 从电梯运行速度的快慢来看,电梯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低速电梯、快速电梯、高速电梯与超高速电梯等。其中超高速常用于超高层大厦与楼房,运用速度达4m/s,能够减少人们等待电梯的时间,方便出行。高速电梯常用于高层写字楼与大型公司,运行速度达 2~4m/s。快速电梯以人员上下班为主,常用于空间较大的民用建筑,运行速度为1~2m/s。而低速电梯以运送货物为主,称为货梯,运行速度缓慢,在1m/s内。工作原理:借助电动机来带动曳引系统进行作业,然后牵引曳引钢,将电梯厢与对重连接到曳引绳的两端,一旦电动机系统变速运行,就会通过减速器触动曳引轮,让电梯轿厢与对重相互摩擦,产生牵引力,最终实现电梯升降运输[1]。 2、电梯的机械结构及相关问题的分析 2.1电梯机械门 电梯机械门不仅包括厅门、轿门,还包括开关门系统和门保护装置。其中门系统对电梯的安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防止电梯运行的过程中,电梯中的人员和电梯运行轨道发生碰撞,引起人员坠落,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为保证电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将轿门和厅门设置成关闭状态,然后在厅门安装门锁,保证厅门除了使用钥匙打开外,其他时间始终处在关闭状态。例如为了避免在关门过程中发生人与物被撞击、夹住的事故,需要将电梯门设计成中分式,然后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将门速设定在10J,平均关闭速度为0.3m/s。在轿门上安装光电保护装置,设置两排隐形的“栏杆”,当有人或者是物在门的行程中遮住任一光线时,门便会重新开启。此外,还需做好门扇朝向人员的一面光滑、平整,不能出现有可能钩挂人员与衣服的凹凸,且关门的力不能超过150N,避免对被夹持人员造成伤害。 2.2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不仅包括补偿缆、对重,还包括补偿绳与补偿装置。其中对重中的钢丝绳将曳引轮和导向轮连接到轿厢中,负责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和电梯的负责平衡,因此在设定对重的重量值时,需要按照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有关要求来设定,保证电梯运行处在平衡状态。如果电梯的曳引高度超过30m时,曳引钢丝绳的差重便会影响到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平衡状态,因此必须适当增加补偿链与补偿缆,以维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2.3机械装置 为了提升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需要在电梯机械结构中安装安全钳、缓冲器、终端超越保护装置以及限速器,如果电梯系统的运行速度超出允许值时,限速器便会停止运行,然后通过绳轮的摩擦力将拉杆机构提拉回来,同时发出警报信息与切断控制电路,待到全部的安全开关恢复稳定状态后,安全钳才会自动释放,然后利用缓冲器吸收轿厢的能力,并消耗掉,以免轿厢出现坠落,引发安全事故。而终端超越保护装置的目的是确保电气系统稳定运行,以控制轿厢的运行状态,防止撞底与冲顶的稳定发生[2]。 2.4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相当于动力系统,负责牵引轿厢上下运行,确保人员能够顺利到达指定楼层,主要由曳引机、限速轮、导向轮与曳引钢索组成。其中曳引机时电梯主机与电梯动力装备,依据电机使用的性能,可分为直流与交流曳引机等2种类型;依据减速形式,可分为无齿轮与齿轮曳引机;依据速度的快慢,可分为超高速、高速、中速与低速曳引机;依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立式与卧式曳引机。但是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曳引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均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电梯所处的环境,选择相应的曳引机,保证曳引系统能够在曳引轮驱动的情况下,支撑电梯轿厢上下运行。 2.5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主要由三个部位组成:导轨、导轨架和导靴,其中在电梯下行的过程中,导轨与导靴对电梯振动地影响较大,一旦导轨的表面润滑度不均匀,或者是导靴损坏,都会造成电梯在下行的过程中发生振动。因此在电梯日常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在导轨的表面,或者是更换新的导轨,以确保导轨与导靴稳定运行。此外,在安装导轨的过程中,还需检查导轨的垂直度与平行度,确保导轨的平行度符合T字型的要求,以免电梯轿厢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抖动、振动,威胁到人员的人身安全。例如对于导向系统中导轨的设计,由于导轨负责轿厢与对重的活动自由度,让轿厢与对重沿着各自的导轨升降,以免出现偏移而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机械加工,或者是冷轧加工的方式将钢导轨制作形成“T”形导轨;对于货梯对重导轨与速度在1m/s内的客梯对重导轨,需采用规格为L75cm×75cm×8~10cm的“L”形导轨,而用于速度小于0.63m/s的电梯,不需要对导轨表面进行机械加工。 2.6轿厢系统 轿厢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厢体与厢架;其中厢体由轿壁、轿底、轿顶与轿门形成。轿底用于支撑轿体,前端设有轿门地坎、挡板与称重装置,如果电梯发生超重,就会触动报警器。桥顶安装了照明、操作设备以及安全窗,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借助安全窗进入轿厢。轿壁作为轿底和轿顶连接的关键,通常会在背面安装加强筋,以提高机械结构的强度[3]。例如对于轿厢体的安装,由于在安装、检修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结构分析习题3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由和组成的。 (2)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个转动副。 (3)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4)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5)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6)一种相同的机构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可以 (7)Ⅲ级杆组应由组成。 A.三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B.四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C.二个构件和三个低副。(8)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机器 B.机构 C.构件 (9)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这时自由度等于。 A .0 B.1 C.2 (10)图1.10所示的四个分图中,图所示构件系统是不能运动的。 2.画出图1.11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3.图1.12所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求: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4.计算图1.1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判断是否有确定运动;若不能,试绘出改进后的机构简图。修改的原动件仍为AC杆(图中有箭头的构件)。 5.计算图1.14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6.计算图1.15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7.计算图1.16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8.判断图1.17所示各图是否为机构。 9.计算图1.18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10.计算图1.1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设计、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机械

毕业设计(论文) 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设计、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摘要 电梯的曳引机主要是由曳引绳、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制动器和联轴器组成。其中对曳引机的设计重点是减速器的选择和箱体零件的设计根据电梯运行的速度和载荷来选用电动机和制动器。减速器选择的是蜗杆减速器,轴承是调心滚子轴承,联轴器选择的是弹性柱销联轴器。 减速器是设计的主体部分,要根据电动机的转速、电梯的运行速度、曳引轮的直径等参数设计减速器。电梯是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所以必须设计表面摩擦系数大且耐磨的曳引轮。选用刚性联轴器,保证传递的动力,但要求

两轴的对中度较高。本设计运用机械设计中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原理,完成电梯曳引机的传动方案的设计,完成减速箱结构的设计,并利用三维建模仿真软件对减速箱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分析。 关键词:电梯;曳引机;组成;设计;减速器

Abstract Elevator tractor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traction rope, motor, reducer, a traction wheel, brake and coupling.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the traction machine is the design of speed reducer selection and body parts to use motor and brake according to the speed and load of elevator running. Reducer is the choice of worm reducer, bearing is spherical roller bearings, couplings of choice is elastic pin coupling. The speed reduc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iameter parameter design of motor speed, speed, elevator traction wheel reducer. The elevator is the use of wire rope traction and the traction wheel friction rope slot to transmit power, so we must design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traction wheel. The rigid coupling, ensure power transfer, but requires two to moderately higher. This design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chanical design device, complet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scheme of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complete the design of the reducer box structure, and 3D modeling of gear box parts and the analysis of virtual assembly and motion simulation with 3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software. Key Words: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composition; design; reducer;

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

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 * 解 伟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摘 要:文章针对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介绍了科学设计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的重要性,例如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与可靠性能,有效减少电梯出现运行故障的次数等,提出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要点,以期为电梯专业学生或电梯维修人员进行拆装电梯模型实训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可拆装;电梯;机械结构;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0-0003-01 ——————————————基金项目: 基于PLC 控制的实训电梯模型设计与制造(HDFHX170109)作者简介: 解伟(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工程师, 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工程数量的逐年增多,电梯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保证电梯更加稳定地运行,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加强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为此,应通过可拆装实物电梯模型的模拟设计、制造、装配、维修等,对机电类学生或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之尽快上岗。 1 科学设计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的重要性 合理设计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能帮助电梯维修人员更好地了解电梯故障原因,结合电梯结构特点,主动完成电梯的拆装。在进行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合理编写PLC 运行程序,并将该运行程序下载到电梯内部,开展一系列测试,保证电梯结构更为安全、可靠。 可拆装电梯结构专业模型能帮助学生或电梯故障维修人员设计人员在进行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时,做好井道机架设计工作至关重要。井道机架是电梯机械零件的核心框架,能保证该模型的可靠运行,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也可以为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便利。设计者在设计电梯井道机架时,要结合其功能特点和电梯的具体运行条件,合理设计井道机架截面尺寸,并利用紧固装置,保证机架的各个连接部位更加安全。2.2 导向系统设计要点 电梯内部的导向系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为保证该系统的导向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针对电梯运行中的轿厢移动实施科学控制,保证轿厢能在设定的导轨支撑下进行升降运动,使电梯可靠运行。 设计人员在进行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导向系统设计时,要根据导向系统的各项功能特征将其设计成可以调节的形式,在满足结构安装精度的条件下,结合具体的安装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尤其是支架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要合理。2.3 曳引系统设计要点 曳引系统不但能为电梯提供充足的动力,而且能保证电梯安全、可靠地运行。在设计电梯曳引系统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了解系统的功能,尽可能选择各性能较好的曳引机,选择强度与韧性较好的钢丝绳索,并结合曳引电机与钢丝绳之间的联系,做好相应的设置工作。 在可拆装模型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机的额定载重要合理,以满足有关技术指标要求。对设计人员来讲,要对钢丝绳的各项性能进行科学评估,做好钢板焊接工作,保证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更为科学[1]。2.4 轿厢系统设计要点 在进行轿厢系统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关注以下几点:1)明确轿厢与轿壁的特点,做好相应的设置工作,合理使用立柱与拉条。 2)结合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具体的移动方向,进行科学调整,让轿厢在井道内部保持水平、稳定运行。 3)加强轿厢系统安全钳设置,保持安全钳的可靠运行。2.5 门系统设计要点 在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中,门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层门、轿门与开关门。电梯门主要由厚度2mm 的不锈钢板制作而成,为了保证门具备良好的强度与刚度,设计人员需要在门背面设置强度较好的钢筋。为了减小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噪音,门板背面需要涂一层防震材料。 在进行门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明确门滑块的各项性能,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机作为核心电动机,并合理控制直流电机的运行速率。根据电梯的安全运行需求,合理设置层门与轿门的尺寸。 2.6 安全保护系统设计要点 在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安全保护系统中,设计人员要明确系统运行特点。该系统中的组件比较多,例如缓冲器与限速器等,设计者要结合安全保护系统的运行状况,加强限速器设计,进一步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2-4]。 3 结束语 对可拆装模型电梯机械结构井道机架、导向系统、曳引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进行科学设计,不仅能保证可拆装专业模型电梯机械结构更为稳定,而且使机电类专业学生或维修服务人员得到了有效锻炼,提高了实践技术水平。参考文献: [1]卫小兵,陈剑锋,王敏星,等.电梯制动器机械装置提起(或释放) 验证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2):187-192.[2]毕陈帅,戴光宇,周蕊.对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空白的思考:以准 电梯、准起重机械和准游乐设施为例[J].中国电梯,2019(2):21-25.[3]张书,夏龙军.可拆装专业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4,27(6):159-161.[4]姚胜昶.可拆装专业模型电梯机械结构设计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 程,2017(22):147-149. (收稿日期:2019-5-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