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在大学生中间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的就是要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使大学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共同信仰,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理想追求,始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神支柱,始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动

指针。简而言之,就要要筑牢和巩固大学生共同的思想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一系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问题的应答。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不同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理论,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理论资源1。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现实资源,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增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意识形态建设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缺乏有效性和向心力,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社会有时难以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意志,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提出自己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2。

有学者认为是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多样化发展趋势,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价值观,成为核心价值观确立的理论和逻辑前提3。也有学者

1高扬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理论资源》《福建论坛》2010年第2期

2李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论析》《学界》2010年第4期

3刘宝立、刘淑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月刊》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背景,一是由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决定的,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决定的;二是由我们所处的内外环境决定的;三是与认真总结我们党在价值及价值观建设方面形成的优秀思想传统,积极吸取国外思想建设的有益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徐州师范大学的石海兵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它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导向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目标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情感性和动力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性内容5。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内容,包括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的内容6。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看,国内普遍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7。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解决中国人缺乏信仰的问题,应对西方文化的扩

4许志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

5石海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伦理学研究》2007年7月第4期

6许志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

7任建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

张8。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根本内容,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价值9。北京大学的赵存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系统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0。

从实践价值上看,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上的共同进步,更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根本。加强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促进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凝聚力11。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12。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有利于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进而确立其基本价值;二是避免因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思潮而产生的模糊认识、思想分化,进而为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精神纽带,为人们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方向引导;三

8张艳芬、孙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信仰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3期

9刘苍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10赵存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期

11蒙秋明、陈真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12

是有助于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价值取向;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五是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的影响,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和价值观渗透1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界定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还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这种价值观念要具有统摄性。其次,这种价值观念要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再次,这种价值观念要具有理想性。最后,这种价值观念要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总是一定阶级和集团的价值思想体系15。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16。有学者分别从价值观(首先,对资本主义社

13韩庆祥:《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0期

14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中央党政干部论坛》2007

年第2期

15刘宝立、刘淑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月刊》2010年第1期

16

会价值观的扬弃。其次,对绵延数千年传统价值观的扬弃。再次,对革命价值观的进一步升华。)价值理念(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魂魄”。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层次内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我国最重要最基本价值关系的集中反映。)上层建筑(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文化(首先,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其次,营造积极健康思想舆论氛围的理论依托。再次,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四个方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理性的定位17。中国人民大学的焦国成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三个核心价值理念,这就是“人本”、“奋忠”、“和谐”18。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依次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和前提性内容”、“实质性内容”、“民族性内容和时代性内容”、“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的切入点”19。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分析,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内核和最高抽象说,以戴木才的观点为代表;其二是整体部分说,以张利华的观点为代表。戴木才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撰文认为:“社会主义

17耿相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的理性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18焦国成:《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

19李斌雄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建设路径》《学习与实践》2006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20。与之不同,张利华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意识层次的切分原理,作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的判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逻辑递升顺序排列为:社会生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21。还有学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之间关系的澄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对应的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体系22。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特征与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上海大学的杨雪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就是既把人作为价值关系的中心又把人作为价值评

20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2期

21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22

价的主体和客体,将每个人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立足点和价值目标,并不断满足人作为价值主体日益增长的需求价值和发展价值23。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三特征说,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具有时代性、发展性24。也有学者认为,它的特征是普遍性与民族性、单元性与复合性、保护性与扩展性25。还有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突出特征是:地位上的统摄性和根本性;结构上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内容上的普适性和开放性26。“四特征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主导性、广泛的包容性、强烈的时代性、独特的民族性的特征27。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有先进性、导向性、建设性、批判性、继承性、创新性28。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功能、秩序功能和动力功能29。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文化软实力功能和形成整个社会主流思想和共识的功能30。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

23杨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消费导刊》2008年第11期

24廖小明、冯颜利:《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三个向度》《哲学动态》2009年第11期

25李建华、孙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2期

26金显跃:《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特征》《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7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第6期

28韩振峰:《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征》《前进》2007年第4期

29刘宝立、刘淑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理论月刊》2010年第1期

30周太山、石云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影响力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

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指导功能、引领功能、整合功能、创新功能31。当然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社会思潮、提供道德规范、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功能32。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文化的关系

任建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统领,也是和谐文化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建设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贺善侃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心骨,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深层次影响着全国人民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极大的凝聚力33。学术界围绕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众文化和高校文化建设以及领导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通过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34。还有学者从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与共同规定性得出,社会

31乔法容、赵增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32张民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第3期

33贺善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灵魂》《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9期

34陆树程、王继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5。

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建设的原则

有学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引领整合原则、教育合力原则和交融互补原则36。也有学者认为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中,要着重认识和把握如下几个辩证关系:现实性和长期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实效性的关系,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也有学者认为要重点处理好三大关系:“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阶级性与普世性的关系;批判性与整合性的关系37。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原则;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原则38。

2、建设的方法

胡锦涛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教育方法,改进引导方式,切实做到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注重实效。因此有学者认为,应采取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网络引领与制度保障相结合等方法。同时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过程要建立以下机制:价值体系通俗化机制,教育宣传

35陈章亮:《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内在一致及其共同规定性》《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6董朝霞:《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方法》《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23期37王文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若干辩证关系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7

年第9期

38

机制,制度政策转化机制,内化机制39。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内在依据。价值自觉,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断克服价值自发状态,提高价值自觉水平,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从价值关系自觉、价值规范自觉、价值实践自觉三个维度展开诠释,以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40。有些学者认为,执政党是关键,执政党首先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示范者,然而另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其中的先进部分和青少年一代。也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41。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应为:先决条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与意义;第一要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利益基石: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制度保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制、制度、机制;终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和谐发展42。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导

39刘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过程、机制与动力》《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1期

40高惠珠:《价值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3期

41李慎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前沿》2007年第21期

42

价值观引导和控制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当前价值观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必须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43。也有学者认为我们需要不断形成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相统一的理念、价值观教育中的体系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理念、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协调的理念以及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相协调的理念,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思想前提44。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融,文化濡化与场域作为一种文化的传递方式对个体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愈加强烈,并对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有学者认为文化儒化与场域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包括五个方面:完善的制度建设;求真的理论建设;务实的平公建设;至诚的情感建设;长效的机制建设45。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具体化为政治信念、国家意识、人道情怀、社会良知、文化底蕴、科学精神、美好情操、善良意志、人格养成,这些

43张惠选:《社会主义核心价伪体系与大学生价伪观构建》《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5月

44徐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

45孙芳:《文化濡化与场域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道德与文明》

价值观可以成为奠立大学精神的指针4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及其实践建设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创新内涵,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于是有学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理论、内容、目标、方法等多个层面的创新47。还有学者认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接受的结构是一个多维反应、持续作用的循环系统。其接受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主体性与联动性、渐进性与反复性、感性与理性。其接受过程的作用机制包括:价值需要是动力机制,认知的经验结构是加工机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是调节机制,学校教育是导向机制48。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还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理论建构和价值实践等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上述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

46王健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47黄蓉生、白显良、张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5期

48李忠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机制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

果49。

5、另有学者认为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即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渗透到大学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其核心要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50。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学校必须在尊重学习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作为学习争教育的主体,注重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培养和锻炼。在高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全员参与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51。还有学者认为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对四个关键载体的融入,首先,要融入课堂教学,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其次,要融入校园文化,构建“一元主导、和谐共生”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再次,融入管理服务,在管理制度设计实施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最后,融入新兴媒介,注重其在主导思想文化传播中“喉舌”与“耳目”双重功能的发挥52。

6、还有学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

49王荣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发挥》《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9期

50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51黄少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思路探讨》《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52高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9

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53。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要遵循四项原则,还要从教学的话语方式,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媒体等三个方面进行合理安排54。还有学者认为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在“知”、“信”、“行”三个环节狠下工夫,同时要坚持正确理论指导、党委统一领导和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55。

7、有学者认为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理念,可从生活、传播、理解与社会整合等四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其中,生活是教化的根基,传播是教化的手段,理解是教化的实质,社会整合是教化的目标。从这四个维度入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大学生现实生活56。

8、有学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指针和根本目标,通过宣传、教育和研究。使师生党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并落实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上。高校党组织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实效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57。

53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54裴正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7期

55金筱萍:《关于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7期

56丁晓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化的四个维度》《学术论坛》2009年第1期

57王晓荣,杨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社会科学家》2010年

第二节我校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回顾

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福州大学扎扎实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我校学生整体的思想状况、精神面貌呈现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下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线索,对我校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一、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核心。在大学生中间扎实开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是为了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是为了解决青年学生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的问题。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重中之重。几年来,我校在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工作重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一)深入推进理论学习和宣传,着力营造活跃的理论学习氛围。我们坚持并不断完善系统的理论学习制度,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活动作出系统的安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不断创新理论学习形式,举办理论报告、讲座、研讨、参观考察等

方式,以增强学习效果。几年来,我们注重及时抓住大学生的兴趣和一个时期所关注的理论热点,灵活开展理念宣传活动,营造活跃的校园理论学习氛围。理论宣传内容尽可能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例如,《福州大学校》报结合学校的先进性教育工作,专门增设了“为党旗增辉”、“心得大家谈”等栏目;配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各项活动,专门开设了“十七大报告解读”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栏目,帮助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校内各主要宣传橱窗也及时推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聚焦全国两会(总理答记者问)》、《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等专题宣传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理论,帮助学生学习理论,了解国情、省情。

(二)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三进”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校通过全面实施“05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力度,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大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努力把学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除课程建设取得一系列的优异成绩之外,学生的满意度最能直接说明问题。2007年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问卷》在我校的调查统计显示,对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80.5%;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满意或

基本满意的达93.1%。2008年我们在校内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55.7%的学生对授课教师感到很满意,37.9%的学生感到比较满意。在近年公共课教师中评选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都有2到3名当选。

(三)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龙头,在青年团员中培养学习理论的骨干力量。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筑当代学生的精神支柱,几年来,我校利用庆祝建国、建党、建校,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重要契机,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福大同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组织指导学生社团的运作,构建了从校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团校、理论社团到院级团委、社团到班级团支部、双学小组(学理论、学党章小组)的三级组织网络,采用主题班团会、宣讲、报告、演讲、辩论、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理论武装、理论调研、三爱教育、服务海西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灵活运用理论的积极性。制定和实施《福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把福州大学优秀人才培训班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相结合,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开展理论宣讲、结对子培养、开展理论研究、开展挂职锻炼等内容,扎实开展学生骨干和青

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重点培养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忠实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强化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的理想信念教育。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培养和造就一批坚定的马

克思主义者,不断为党输送可靠的优秀的接班人。几年来,我校始终把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截至2009年6月,全校大学生党员的比例达到15.02%,其中研究生党员比例达59.88%,本科生党员(含独立学院)比例达12.91%。2006年来,我校共发展学生党员8941人。在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同时,我校注重加强对学生中入党积极份子和学生党员的系统教育,特别是加强党的奋斗历程教育,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奠定学生爱党的思想基础。我们采取以党校为主阵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系统培训、专题培训、专题讲座、主题研讨和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培养教育模式,结合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的纪念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确定一名发展对象,就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榜样;发展一个预备党员,就在学生中树立一个标杆;转正一个预备党员,

就在学生中树立一面旗帜;建立一个支部,就在学生中设立一个堡垒。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品质,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要求,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近几年来,我校把爱国主义教育融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三者统一起来,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结合重要节日和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每年都抓住清明、“五四”、“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九”等重要时间节点,特别是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等大周年节庆,挖掘蕴藏在这些活动中的深刻爱国主义内涵,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潮。比如:每年清明节举办“缅怀先烈、重温入党(团)誓词”等活动;每年5月举办“五四青春歌会”、“五四文化广场”、“五四百米画卷”、“永远的五四,不变的激情”文化艺术节等“红五月”系列活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胸怀强国梦·行以奋斗路”演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