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反应报告单

输血反应报告单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

填报说明:凡输血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由经管医师(值班医生)填写报告单一

观察血袋剩余血液的物理性状;进行输血常规项目的复查;血袋剩余血液及患者血液均作细菌学检验

将本表填写完善后,经输血科主任签名,输血科备案,并将信息转往市中心血站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一)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及时报告上级医生,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三)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诊断。 (四)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送检;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五)临床用血科室认真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后的处理及各项送检试验结果,输血反应反馈卡完整填写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调查程序 1、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疑义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2、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本》并保留《输血反应反馈单》,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3、对于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科应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到临床进行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通常包括免疫反应和非免疫反应两类。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输血中及其后续过程中进行反应报告是很重要的。 反应报告的目的是帮助医护人员以及相关机构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以便于改进诊疗方案、完善监测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 目前,反应报告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反应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输血日期、输血 量等基本信息。 2. 输血反应类型:将输血反应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免疫反应、非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等。 3. 反应症状:详细描述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和 体征,如发热、呼吸急促、皮疹等。 4. 采取措施:介绍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如 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5. 结果评估:对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包括顺利恢复还是需要持续治疗等。

6. 后续处理:将不良反应的信息传递给安全监测部门及相关机构,以便于及时处理和完善监测机制。 在编写反应报告时,应该重视文案的明确性和规范性,同时需尽可能详细,阐述患者反应的全部过程,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更好的分析和处理。 由于输血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反应报告不仅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推进输血安全的不断提升。 总之,输血反应的诊断和报告是确保患者用血安全的重要环节,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报告机制,分析和总结反应原因,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报告分析 引言: 输血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为患者提供补充血液、改善输血者的血流动力学、纠正贫血等作用。然而,输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不良事件和输血反应。这些事件和反应的发生可能导致患者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1.不良事件的种类 输血不良事件包括输血血型不合、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的细菌感染、输血相关的无免疫反应输血相关的溶血反应等。 2.发生率及特点 根据临床报道和统计数据显示,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但不容忽视。其中,输血血型不合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可能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输血资料记录错误导致。而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和无免疫反应也较为常见,多是由于输血者的免疫系统异常造成。 3.不良事件原因的分析 输血不良事件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医务人员的疏忽大意、操作错误、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其它不可控因素等。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完善输血流程和监控系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选择适宜的输血产品,都是预防输血不良事件的关键措施。

二、输血反应报告分析 1.输血反应的分类 输血反应主要包括急性输血反应和慢性输血反应。急性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面色苍白、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显著。慢性输血反应主要与输血所致的慢性铁过载有关,可能导致多脏器受损。 2.发生率及特点 不同类型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差异。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一般为0.5%到1%,而慢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易被忽视。慢性输血反应不易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注意,但对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3.输血反应原因的分析 引起输血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影响最大的包括输血者的免疫系统反应、输血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和过敏反应和感染等。此外,输血时注射的药物、输血者的基础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输血反应的发生。 结论: 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及输血反应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对不良事件和反应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提高输血质量,保护患者安全。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完善临床监测和评估系统,减少输血不良事件和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也需要提高患者的知情权,加强对输血不良事件和输血反应的宣传教育,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并了解自身的输血过程,促进医患合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 介绍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是用于记录和报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的文档。该表格用于及时汇总和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改进输血程序。本文档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和填写要求。 内容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患者信息:填写输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2. 输血信息:填写输血过程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日期、输血血型、输血成分、输血单位等。 3. 不良反应类型:选择适当的选项,说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例如过敏反应、输血反应、感染等。

4. 不良反应症状:具体描述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如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5. 处理措施:填写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例如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6. 结果和建议:填写不良反应处理后的结果以及进一步建议,如是否继续输血、注意事项等。 填写要求 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时需遵循以下要求: 1. 准确性:填写信息时要确保准确无误,特别是患者信息和输血信息。 2. 详细性:在描述不良反应症状时,要尽量详细描述,提供详尽的信息。 3. 即时性:不论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都应及时记录并填写报告表。

4. 私密性: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查看报告表。 总结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对于记录和报告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非常重要。通过正确填写和使用该表格,可以及时了解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效果。填写报告表时需准确、详细、即时,并保护患者隐私。以上是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的相关介绍和填写要求。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内容和格式可能因不同机构和场景的要求而有所不同。请在使用前与相关医疗机构核实并做适当调整。*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报告处理

输血反应反馈和不良反应调查处理与报告管理制度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与预防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病人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出现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症。 一)红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 1.分类可分为免疫性的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的输血反应。 2.预防 (1)输血前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不完全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并保证检验结果无误。 (2)必须保证临床血液的质量,防止人为造成血液的体外破坏。 (3)输血科与临床输血护士应该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人为差错。 (4)临床输血护士应当严格遵守输血有关规定,严密观察受血者输血后的反应并做相应记录,做好应对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 二)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 1.分类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等。 2.预防 (1)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血液进行输注,如果输注的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制品应当进行HLA抗体检测。 (2)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预防:用一定剂量的γ射线如出一60Co、137Ce或直线加速器X射线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照射,以灭活其中有免疫增殖活性的淋巴细胞。 (3)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预防:对献血员进行HLA抗体检测或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洗涤处理,减少受血者外源血浆的输入量,不要进行全血输注。 三)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 1.分类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等。 2.预防 (1)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对患者和献血者(必要时)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或对供、受血者进行血小板交叉

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模版)

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模版) 第一篇: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模版)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 一、经治医师/护士发现输血反应,必须及时处理、记录,报告主治医师,通知检验科。 二、主治医师组织治疗和抢救,核对临床输血各项质量记录,查找原因。 三、检验科报告科主任并核对检验各项质量记录,查找原因。 四、检验科主任组织复检、诊断试验,作好记录。报告临床,共同分析,确定诊断,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报告医教部。 五、临床与检验科主任根据记录回顾分析原因,得出结论,采取预防措施。并报告质量管理科。 六、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分清技术责任与差错责任,得出处理意见,报院长批准执行。 七、输血导致感染疾病按《医院控制感染管理规定》处理、上报。第二篇:输血反应与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 输血反应与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 一、临床发现输血反应及疑似输血感染的病历,主管医师应详细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中心血库。 二、中心血库、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反馈意见进行登记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告知有关科室,重大问题报医务科及主管院长。 三、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疑似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的病历进行讨论,就事实的认定、性质及处理拿出意见。有关专家应积极参加。 四、中心血库应积极协助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输血管理及输血反应、输血感染的登记、调查工作。 第三篇: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当出现输血后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立即填写输血后感染报

告单,上报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血库。 2、检验科血库接到报告后应深入临床科室,记录发生输血后感染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感染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对疑为输血后感染病人进行评估,并详细做好记录,必要时请市中心血站专家会诊评估。 3、因输血发生感染性疾病,经治医生必须认真按照要求填写感染疾病报告卡,24 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因输血所发生的感染性疾病,血库必须将受供血者血样重新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及时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5、医务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查找感染源及追踪感染原因,做好相应登记,写出调查报告,同时要及时上报市中心血站处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6、经治医师、护士应配合职能部门查找、追踪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7、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8、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一段时期内出现输血传染病症状,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除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外,应向供血机构书面报告。 第四篇:输血后感染的追踪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 文件类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CXRMYY-JY-006-2009 文件名称:输血后感染的追踪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 输血后感染的追踪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精神开展工作,严 格遵守《输血管理制度》、《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反馈制度》等规章制度。 2、、输血科在每次发血后必须将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标本密封或将试管盖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报告、处理制度与流程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报告、处理制度与流程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处理预案(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及病房护士长,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3)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相应处理。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6)保存输血袋及余血送输血科,发生溶血时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并上报护理部、输血科。 2、输血反应的报告 (1)临床输注血液过程中应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护士负责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完整填写临床输血反应回报单,且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反应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并报输血科保存。 (2)输血过程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立即启动《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检查、治疗、抢救,并通知输血科、医务科及护理部,查找原因,认真如实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医务科。 3、输血反应的处理 (1)输血科接到临床输血科室反映有输血不良反应时,输血科负责人应及时深入临床科室,协同临床医生作好相关处理与记录,提出输血指导意见,收回和

保存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并向市血液中心报告。 (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并及时反馈给临床输血科室以利临床医师对症治疗: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③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④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⑤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⑥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⑦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输血科应如实记录并保存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反馈、调查与处理记录表,并每月分类统计上报医务科与供血机构。 (4)临床输血完毕后,临床科室应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连同回收血袋一并送输血科,经核对无误后保存。 (5)回收血袋应在2-6℃条件下放置24小时,且临床输血无输血反应的情况下方可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置, 由清洁工进行感染性垃圾出科登记,并双签后出科交医院统一处理。 4、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理流程(另附)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2篇)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范文 输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____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一、过敏性反应和荨麻疹 输血后可发生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的荨麻疹;中型为过敏性反应;重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这些反应属于血浆蛋白免疫性反应,即抗原抗体反应。 1、原因: (1)iga抗体:有些受血者缺乏iga,当输血或其他刺激后产生抗iga抗体(可不一定有输血或妊娠史),当输入相应iga时便发生iga的抗原抗体反应。 (2)过敏体质。对普通变应原(如花粉、尘埃等)敏感的人,易发生中度至严重荨麻疹,这可能由于ige抗特应性变应原所致。 (3)被动获得性抗体。献血者的抗体(如青霉素)通过输血传给受血者,当受血者接触相应抗原时可发生过敏反应。 (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此种患者当注射免疫球蛋白时易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和体征 (1)轻度。痛痒、局部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关节痛。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 (2)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喘鸣、脉快、低血压、胸骨下痛、胸部压迫感、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二、发热反应状者。 1、原因(1)热原:热原是由细菌和不洁物产生的,如蛋白质、死细菌及 在输血期间或输后____小时内体温升高1摄氏度以上并有发热症细菌产物。 (2)免疫反应。多次输血或妊娠后受血者产生白细胞抗体(也可以是血小板或血浆蛋白抗体),当再次输入血细胞(也可是全血)时可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而释放热原。 2、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摄氏度。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在输血开始后____分钟内发生,当患者白细胞凝集素效价高时,可在开始输血____分钟就出现面潮红、热感,输血后____小时出现高热。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心动过速和头痛,反应持续____分钟至数小时后完全消退。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之分。 1、原因(1)免疫性溶血反应: 一、abo血型不合。抗体为igm抗体,为天然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内溶血。 二、rh血型不合。抗体为igg抗体,为免疫性不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外溶血。 三、其他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如mnss、lewis、kell、di等等,发生的溶血有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四、献血者间血型不合。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多个献血员的血。 (2)非免疫性溶血反应:此类反应较少见,包括低渗液体输注;冰冻、过热或机械操作作破坏红细胞;某些药物的混入;献血或受血者红细胞有缺损(如某些红细胞缺陷性疾病)

输血全套报告单

输血全套报告单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通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到患者的体内, 来达到治疗疾病或者补充失血的目的。输血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其中包括输血全套报告单。这份报告单记录了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对于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过程中的监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输血全套报告单包括了患者的血型和Rh因子。血型分为A、B、AB、 O四种,Rh因子则分为阳性和阴性。在进行输血前,医生需要明确患者的血型和 Rh因子,以避免输血不合适导致的输血反应。因此,患者的血型和Rh因子是决定输血适应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报告单中还包括了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是血液 中携氧的主要蛋白质,红细胞则是携氧的主要细胞。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评估输血的必要性。对于贫血患者来说,输血可以有效地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报告单中还包括了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于评估输血的安全性和预防输血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需要大量输血或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评估更加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减少输血风险。 最后,报告单中还包括了患者的传染病筛查结果,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 免疫缺陷病毒等。输血是一种直接将外源性物质输入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因此传染病的筛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患者进行传染病的筛查,可以有效地预防输血传播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输血全套报告单是评估输血适应症、制定输血方案和监测输血效果 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患者血型、血红蛋白浓度、凝血功能和传染病筛查等指标的评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但在一时原因尚未查清时,不能等待诊断,耽误病情,临床医生应视病情变化,暂停输血,保留静脉通路,由临床医生为主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并应完整地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全部输血器材待查。 3、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详细记录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术人员协助会诊,并应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通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单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4、怀疑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实单;

2)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 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新测ABO血型、Rh(D) 血型、不划定规矩抗体挑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刻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窥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血浆 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 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 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5、怀疑血液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 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2)取血袋残剩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

输血反应处理报告制度(8篇)

输血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及时报告上级医生,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②尽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将血袋连输血器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 ④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输血反应处理报告制度(二) nc____myzyyys____k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1.输血不良反应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血液输注无效等。为能及早发现输血不良反应,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 2.经治医师应详细了解受血者的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便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请输血科技人员协助诊断。

3.处理输血不良反应应首先查明原因,明确诊断。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通路,并完整的保存未输完的血液和输血器材待查。 4.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4.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 4.2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静。 4.3医护人员要亲密观察病情变化,每____min测体温、血压一次。 4.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 215宁城县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 nc____myzyyys____k 5.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应执行以下程序: 5.1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 5.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____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6.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6.1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和《交叉配血申请单》6.2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rhd血型。用于保存于冰箱中中的受血者于献血者血标本及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剩余血标本,重测abo、rhd血型,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6.3采集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并进行血常规测定。

输血记录单[整理版]

附件1: 自体输血(或放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科室:住院号: 一、病情诊断及拟实施医疗方案 1.患者基本情况: (1)诊断:、(2)血型:(3)输血史: 2.拟实施的自体输血方案: □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放血治疗 3.自体输血(放血)的原因和目的: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可避免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4.拟实施输血方案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在采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献血反应,如晕针、晕血、晕厥;(2)急性肺水肿;(3)血压下降;(4)心律失常等。 二、医师声明 1.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自体输血。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上述医疗风险的概率。因此,一旦发生上述风险或其他意外情况,医师将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我以用患者所能了解的方式,解释了输血治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下列事项: ①拟实施输血方案的原因、目的、风险;②并发症及处理方式;③不实施输血方案可能 发生的后果及其它可替代诊疗方式。 3.自体输血采血前注意事项: (1)采血者5天内没有口服阿斯匹林类药物。

(2)妇女不是月经前或后三天。 (3)非空腹采血,采血后多饮糖水,休息十分钟,24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4)其它 医师签名:年月日 三、患方声明 1.医师已向我解释输血相关利弊事项,我已经了解实施该医疗措施的必要性、步骤、风险、成功率之相关信息和不实施该医疗措施的风险。 2.医师已向我解释,并且我已经了解选择其它医疗措施之风险。 3.针对我的情况,我向医师提出问题和疑虑,并已获得说明。 4.我了解该医疗措施可能是目前最适当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风险且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5.我已经向医师如实介绍了病史,尤其是与本医疗措施有关的病史。 6.紧急情况处置授权。本人明白除了医生告知的危险以外,医疗方案实施中有可能出现其他危险或者预想不到的情况,在此我也授权医师,在遇到预料之外的紧急、危险情况时,从考虑本人利益角度出发,按照医学常规予以处置。 基于上述声明,我(填同意或不同意)对我实施该项医疗措施。 患者本人签字: 患者家属签字: 家属与患者关系: 年月日 附件2: 临床输血1600ml以上审批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