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精神征集

中国精神征集

中国精神征集
中国精神征集

中国精神征文

中国精神铸就美好未来

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她山川秀美,景色怡人——巍峨磅礴的泰山,美不胜收的桂林,波涛滚滚的长江黄河,都展现着身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飒爽风姿;我的祖国,历史悠久,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铸就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一一续写着属于她的美丽神话。13亿勤劳的中国人民相濡以沫,五十六个民族描绘出东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独特;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东方,是那么的鲜艳,那么夺目。所有中国人都以拥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而骄傲,一辈又一辈的儿女前赴后继的努力向上,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他们共同的母亲风采永驻,更加美丽。

正是这样,才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两弹之父——邓稼先,他与同事们的不懈努力,甚至是用他们的生命作抵押,才换来了中国人挺起胸膛,直起腰杆,不再惧怕别的国家用武力威胁我们。历史的屈辱将会被美好的未来永远掩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用半生的心血研究水稻,一点点,一滴滴的进步在几十年的持之以恒中,累积成巨大的成就。他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人民吃饭问题。袁隆平再一次代表所有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他们这

一件件一桩桩的成功例子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所在。而这仅仅只是中国精神的一小部分。

2014年,5.12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让中国人民陷入悲痛当中,看着一片又一片倒塌的房屋,听着一个又一个失去亲人的噩耗,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学会了面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亿万中国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回到了重建家园的斗志中。这是团结的力量,这是中国精神的力量!

可是命运总是残酷的,灾难又一次降临,2014年4月14日晨,青海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更加偏远的玉树,交通更加困难,救援也更加困难。但中国人民没有放弃,大灾面前有大爱,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只要兄弟姐妹团结起来,其力断金,更何况是困难,再坚硬的顽石也能劈开。这是大爱的力量,这是中国精神的力量!

就在前不久,灾难再一次降临,舟曲发生泥石流,街道房屋,甚至是整座城市都被无情的淹没。放心吧,再大的灾难在中国人面前只有臣服,因为中国人不抛弃不放弃,困难面不畏惧,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的力量!

朋友们,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国精神发扬光大。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美好的未来等待你我,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创新时代!

一个民族的崛起

--中国精神颂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因此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备条件。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1

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请关注)的英雄们?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

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2014年,历史选择了中国,世界注目着北京。经济繁荣、国运昌盛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热情装点了全世界的美丽和梦想。从北京到香港,从主赛场到分赛场,鸟巢、水立方展示了我们办好奥运的决心,奥运火炬手,展示了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情。

这是一次绿色与美丽,文化与传统,公正与友爱的盛会。赛场上的奥运健儿更让我们真正领会了奥林匹克的精神。这精神带来了全世界心灵的净化和全世界的合音。虽然残酷的竞争融入了运动员太多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但我希望圣火永不熄灭,希望全世界人民都处在祥和之中。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见证,我们把理想擦亮;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追逐,奥运见证,中国已展开腾飞的翅膀!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是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的洪亮声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六十一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六十一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六十一个春秋,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六十一个春秋,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六十一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六十一个春秋,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六十一个春秋,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跨越我们的未来,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光荣和自豪焕发出辉煌的容光。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汇入历史的长河,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精彩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历史的巨笔将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

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幽幽中华魂悠悠中国心

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万年如斯。

——题记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着着这片高原,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贯穿中华大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在世界屋脊上,自西向东,俯瞰着浩瀚的太平洋。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国母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今天,当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跨入21世纪时,我们回首,好像走进了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的瑰宝纷然呈现。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植根于光辉的历史,放眼于美好的未来。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风雷激荡,气壮山河。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六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灿烂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回望历史远去的滚滚烟尘,我眼里的中华民族就是就是不屈的民族,奋进的民族,伟大的民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几世纪为了和平幸福的浴血奋战;多少朝代更更迭迭的兴衰进退;多少智慧在时光的长河中起起伏伏,正是这些,成就了文明的中华民族。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了多少岁月年华;当过往的烽烟已经渐渐散去,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已然是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

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祖国历经磨难,饱受沧桑。侵略者的魔爪,将你瓜分;冒险家的肆虐,将你洗净;你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地血痕,你的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曾几何时,可曾听见,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鸣。然而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倒下,一颗颗忠心,一首首悲歌,化作那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为了挽救祖国,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多少英雄豪杰血染疆场。南湖的红船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井冈山的红旗点燃了燎原的星星之火。沉睡的雄狮终于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东方的巨龙终于抖擞精神扬威于世!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和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站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的每个中华儿女,无不热血沸腾、壮志激昂。伴随着毛泽东主席的那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历史至此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延河水边酝酿救国大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终于有了这一刻开国时的庄严宣告。这是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源源不尽的强大动力。

正当中华民族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发展方向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中国指明了道路。那是1979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

的大江南北,也吹进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在“改革开放”伟大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奋进,从那以后,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楼宇大厦拔地而起,代替了柴棚草屋,柏油马路代替了羊肠小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向着小康社会一步步迈进;那南海的碧波,震动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那珠江的潮头,涌起了春天的气息;那扬子江畔的东方之珠,闪烁着神州迷人的色彩;那九曲黄海的浪涛,勾勒出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61年的沧桑巨变,61年的光辉历程,61年的坚强走过,让所有的中华儿女看到了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

改革的春风不仅给中华大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无尽的活力,更为中华儿女重塑了民族的信心!在中华民族的努力下,中国。这个让所有人惊叹的奇迹,正以她的姿态稳步走向世界。

振奋中华的奋进精神,是“两弹一星”上了浩淼的蓝天,“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嫦娥一号”探月成功,“嫦娥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冠军,向世人证明了,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此屹立世界的东方。三十年开的改革开放,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了在世人眼里成为奇迹的中国。

20世纪末以来,仿佛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一般,无数的自然灾害降临在祖国大地上。从1998年夏天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到2014年春

天的“非典”肆虐;从2014年春天的冰雪灾害到同年5月12日汶川里氏8.0级特大地震;从2014年至2014年全国近17省市区遭受百年罕见的旱灾到2014年4月青海玉树的7.0级地震??在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面前,我们并没有被压倒。13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团结互助、自强不息。我们共同经历、共同抗争、共同战胜。灾难考验着我们这个民族和13亿人民,同时灾难让我们历练,让我们更加坚强。

天地轰鸣,房屋倒塌,家园掩埋。只刹那,满目苍夷,满心伤痛,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熟悉的笑容,缩成了一只只在废墟上举起的手。孩子没有了父母,爹娘失去了子女,多少人眼睁睁地看着亲人掩埋在了那没有生命的废墟下。在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13亿人民书写了伟大的抗灾精神——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是压不夸打不倒的;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生命的通道永远畅行。灾难发生时,没有人放弃,地上的人奋力抢救,埋在废墟下人也坚持着最后一份力量永不放弃,诠释了生命的顽强和伟大。不惧余震和塌方的危险,夜以继日地在废墟前抢救,死神一次次的在我们的坚强面前退缩,生命的奇迹一次又一次地在世间降临。温总理的话语无不打动着国人:“在我们还没有能力预防这些具有毁灭性、破坏性的特大自然灾害时,当同胞不幸遇难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抢救每一个生命!决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我依然还记得,

当胡锦涛总书记站在震后的废墟之上,用喇叭向着中国人民说出的那句话:“再大的灾难,也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是啊,灾难可以改变山河的形状,却无法改变中国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摇地动,摧不垮我们钢铁般的意志;桥断路毁,斩不断我们心心相系的骨肉情深!英雄的中国人民,永远不倒!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六十一个年华,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这是亿万炎黄子孙心中凝结的永恒:中华民族之魂。那轮拼搏而出的红日,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指引着万千热血战士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如不灭的灯塔,在漫漫长夜,照亮前进的方向;是力量的象征,激励着无数战士披荆斩棘。英勇斗争;更是希望的源泉,鼓舞着中华儿女在疾风骤雨中顽强拼搏。祖国的每一片云彩都显得那样光辉灿烂,昨天的故事依旧精彩,明天的梦想更加斑斓。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书写者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求。绵延的历史,璀璨的文明,无尽的辉煌。千万条河川是你飘散的头发,绵延的山脉是你绿色的血脉,洞庭湖水是你明亮的眼睛,青藏高原是你不屈的脊梁。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岁月五千年,传承百亿人。腰环万里雄伟之长城,脚跨就去奔腾之黄河。千年国魂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

这是我的祖国,我的母亲。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愿我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赞颂这你的伟大,描绘着你的成长,歌颂着你的辉煌!

中国精神颂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拥有着无数的文明。从夏朝到商汤,再到西东周,一直到腐败的清政府,有多少英雄风范?说不完也道不尽……中国是一本大书,成就了无数志士的丰功伟业,书写了数不尽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起这首《满江红》,不由得记起岳飞的一生坎坷,他为完成民族统一,从20岁参军到39岁赐死,短短的20年,一直为收复河北失地而征战。

当风波亭上的月华失去了光泽,当含泪的双眼不舍面对即将离别的山河,一个失去了士兵的将军,面对一杯毒酒,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吞咽!为了收复失地,他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誓言,谁也不能忘记他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字样!他,一生为民族团结统一而奔走,而征战,就算朝廷容不下他,历史也不能泯灭他的功绩。这才是中国的脊梁,这才是民族的骄傲!岳飞只是漫漫长河中的一滴,为民族团结而努力的人层出不穷,中国精神也由他们一直在发扬。传递至今,我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是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把它传承下去。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的大家庭。目前我国人口有13多亿人,这13多亿人分属56个民族。我们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民族,却能组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团结统一的中国精神。

2014年的5〃12大地震,给中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汶川在流血,中国在流泪。这是一场天灾,举国哀悼!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请看那汶川百姓,请看那十万官兵,请看那万千志愿者,请看那不断创造生命奇迹的幸存者……他们披星戴月、忍饥挨饿、不顾危险地抢救被困同胞。即使是在千里之外的人,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请看

那源源不断送往灾区的物资,请看那献血长龙中凝重焦急的面庞,请看那天安门广场挥动的国旗和拳头,那十三亿中华儿女迸发出的“中国不哭、汶川挺住”的吼声。这场世纪大救援,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的团结统一精神。

历史的画卷,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代代发扬光大。让我们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拳拳青年心,巍巍中华魂

——读《中国精神颂》有感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这首熟悉而沁人心扉的歌时不时的在耳边萦绕,使我们牢记我们祖国,牢记我们的母亲——中国。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不倒,中国何以在当今世界演绎大国崛起的神话,不只是因为我们有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庞大的人口数量,不只是因为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只是因为四大发明对世界近代科技不灭的影响,还因为,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因为这五千年中从未间断的文明,还有这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亘古久远的民族精神——中华魂!

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积淀了灿烂的文化。曾经,这个文明盛极一时,使中国成为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更是影响广泛,对世界乃至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近现代的中国却是饱经沧桑、备受欺辱,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屈辱史。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近现代的中国一蹶不振,但是有很多仁人志士在不懈奋斗,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奔走。林则徐深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且因祸福避趋之”的肺腑之言。为了变法救国,梁启超寄希望于青少年,写下了《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还有后来的鲁迅、孙中山等等,他们肩负起了历史的重任,为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在近现代的不断抗争中,我们形成了民族精神的基调,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在不断延续。

在近现代的抗争中,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党,最终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最真实写照。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了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民族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且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恶劣。石油是工业的粮食,是经济的命脉。为了改变中国石油奇缺的状况,东北诞生了一支“奇兵”——大庆石油工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都要抖三抖”是对石油工人的美赞。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大队,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钻井史上的奇迹。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扬“一不哭,二不怕死”的精神,铸就了一篇石油史诗,“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是对他们的真实概括。

同样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打破国外的核垄断,中国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武器。“两弹一星”成功实现,使中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升,为捍卫国家主权建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两弹一星”的精神也使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有了一种战天斗地的大气概。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不单单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精神。雷锋无私奉献,他践行了自己的信念——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的人民事业中。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有意义,充满价值。他树起了一座丰碑——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第1页,共3页

务。

1978年12月18日,一次会议使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这次会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产生了“三峡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击冰雪

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历史,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三峡工程是一个世纪性的大工程,其中移民工程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三峡人”为了大家舍小家,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毅然离开了故土,奔走于他乡,他们创造了一种精神——三峡精神,这是集体主义的最佳实践。

1998年,当洪水肆虐时,人民解放军站在了第一线,他们肩挑背扛,他们风中走雨里行。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他们甚至用身体作为堤坝,用生命去拦截洪水,洪水拦住了,他们却走了。他们用生命去保护人民,他们是英勇无畏的人民解放军,“抗洪精神“是他们用生命书写的。

2014年,那是一个春天,本是春意盎然、万物勃发,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期而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人民动了起来,铸成了一道无形的“长城”,“白衣天使”是这道城墙的忠诚守护者,此时中华民族握成了一个拳头,拧成了一股绳,共同书写了“抗击非典”的壮美诗篇。

2014年,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在祖国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无情来袭,顿时南方乱成一片。“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全国人民动员了起来,与南方人民一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全国人民用

滚烫的心融化了冰雪,使祖国的南疆度过了难关,谱写了“抗击冰雪”的可歌事迹。

冰雪刚过,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多难兴邦”“汶川不哭,中国坚强”,这时,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这时,中国变得如此坚强;这时,中华民族变得如此团结。“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拿出百倍努力去营救”,这是温总理的重要指示。我们将牢记“抗震救灾”的精神,我们坚信灾区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2014年,是大喜大悲的一年。经历了两次大的灾难,中国又迎来梦寐以求的奥运会,也许是灾难让国人牢牢连在了一起,让民族变得异常团结,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圆满的奥运会,实现了对国际、对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奥运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劈波斩浪、不断前进。

世博之年,到处点燃的世博激情蓬勃着全中国的爱国热情。然而灾难又来了,2014年,中国人刚从干旱的阴影中走出来,孰料又是天灾,玉树又发生7.1级地震。它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那些排队捐赠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献出热血的大学生,那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包括所有那些时刻关注灾情、为灾区祈福的人们,

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最有力的爱国大字。这是大灾难后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天佑中华,天佑灾区。从来大难兴邦,手足同胞之情将我们系于一脉。中国,加油!中

国,挺住!这是面对地震灾害,中国人民发出的呐喊。这呐喊告诉世界: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呐喊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此时,奋进的国歌在我心中腾然升起,不屈的中国,不屈的民族,不屈的亿万同胞,多难的2014,我们抗击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我们平息了金融危机的懂乱,我们使世博顺利开展我们的国家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一路走来,走过了高山,涉过了险滩,也必将能迈过这次地震的灾难,以更加璀灿的光辉立于世界之颠!

细数近现代的历史,看看中国人的气魄,看看中国人的努力。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用双手去创造、用智慧去开拓,铸就了伟大的民族之魂——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不仅要歌颂,更要去发展、创新。当代青年接受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华魂,不是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复写传统,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重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其整和与优化。继承民族精神的精华,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崇尚谦和好礼、见利思义、笃实宽厚、修己慎独、诚信知报的

美德;汲取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人文精神;培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社会责任心。我们不仅要学习高科技,还要培养自我良好的品格、健康的思想和向往真理的科学精神。

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一代,我们要传承中国精神,在中国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拼搏、不断创新,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传唱民族之魂,牢记中国精神。努力吧,年轻人;拼搏吧,年轻人!

《中国精神颂》征文

中国精神颂征文

中国精神颂征文1

复件贺涛—中国精神颂征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征文: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2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 1、人民大会堂 特点: 人民大会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北部有可 容纳5000人坐席的宴会厅,中部是万人大 礼堂,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办公楼。建筑 平面呈山字形,整个建筑庄严雄伟、朴素 大方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 风格特征: 典型古罗马建筑风格。 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特点: 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改扩建完成后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厅 总面积达6.5万平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建筑面积 最大的博物馆。 风格特征: 博物馆的西、南、北三面整体保留,进行加固改 造和维修。新馆部分镶嵌在老馆中间并向东扩建。建筑风格与老馆保持一致,建筑体量比现在老馆略高。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由文物保管区、展陈区、社教区、学术研究区、公共活动区、休闲服务区、行政业务办公区等部分组成,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和现代化。无论从文物藏品、展览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从人员组合上都达到了与其相配的规模和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博物馆。 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特点: 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 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 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楼顶 端的圆塔,托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 徽,它直径达6米,经周恩来总理特批500两

黄金,采用鎏金工艺制成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风格特征: 平面呈山字型,东西两翼各为四层,中央七层。七层顶上有塔座,托着金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自底层至军徽通高94.7米。总建筑面积60557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4、中国农业展览馆 特点: 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整个建筑的工程主体设计将综合馆、南北农作物馆、青年馆和妇女馆组成一个规模宏伟的建筑群体,群体两侧分别布置畜牧馆、畜牧棚、优良品种展览场以及水产馆、气象馆等。总体布局以综合馆为主题,形成较严谨的不对称中轴线,并以中国建筑传统风格为主,琉璃瓦屋顶、重檐、亭阁、柱廊、栏杆等宫殿和庭园处理手法巧妙地结合了展览建筑空间大和体量大的特点,形成融中国建筑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于一体的民族风格新建筑。 风格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展览馆,馆区树木成荫,繁花似锦,湖波荡漾,与回廊亭台、碧瓦黄檐古典建筑群交相辉映,环境十分优美,是北京唯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式大型展览馆。凡来馆办过展览的客商一致认为,全国农业展览馆是举办大型展览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5、北京火车站 特点: 使用方便,功能分区明显 北京火车站的设计,首先考虑广大旅客的使用 方便。对人、货、车的流线组织,采取了进站 人流通过中央大厅上至高架厅而下到各站台 上车。出站通过地道接到出口大厅疏散,同时 由地道直接与规划的地铁连接。此外,北京火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和谐”是“和合”的理想实现,也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

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或“和合”的论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随着“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百家争鸣”,逐渐“和合”形成儒、道两大显学,并且在两汉之际“和合”地接纳了由印度原创的崇尚“因缘和合”“圆融无碍”的佛教文化。因缘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中国十大建筑工程公司排行榜

中国十大建筑工程公司排行榜 转发评论 2011-11-27 17:33 中国十大建筑工程公司排行榜 1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品牌) 2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领导品牌) 3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品牌) 4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5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 .1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品牌) 2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领导品牌) 3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品牌) 4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5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6 湖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7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8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知名品牌) 9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品牌) 10 中国新时代国际工程公司(知名品牌) 排名企业名称总承包营业额1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166108182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1 49368003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26832044中国交jibb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09543585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87492006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50210007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23718298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1425489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1179 1210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6485711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8950012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161730813上海城建(集团)公司146218814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公司146096915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8125416江苏省第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133029217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128712718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12585191 9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25766220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22942521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112351022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111649323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102136024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101389625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100218926大庆油田建设集团91090127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0240428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8623829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88261930青岛建设集团公司84253331浙江宝业建设集团chuwei1有限公司80399432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79308633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7 6800334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76586635证太集团有限公司72733636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68123337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5629538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62167339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627740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60520841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59299942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59102043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5 8961544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8237845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3000046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1129347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0824848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531049金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50391850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8023151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46696052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4655953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44150554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3183855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42363656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630657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5406258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34600059中国水利电力2011wuyifangjia对外公司32582 760上海宝钢工程建设总公司 ?小四之鲁豫有约 ?浙江卫视《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的十大败笔 ?我们的童年回忆视频集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刚健有为”,《周易.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 “崇德利用”,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公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论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1、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 类型上,约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 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 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

【创意版】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文化精神.docx

论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摘要: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每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要学习的必修课之一。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和明白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点,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使之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但更多地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关键词: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1.执著、奉献,传统文化之精华 “中国精神”是勇敢、执著、奉献,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善良、热爱、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自觉自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自信、自觉、自强、自豪的民族性格,继承、追求、弘扬、创造的一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精神家园。“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可以涵盖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勇敢、爱国主义、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以及自由、平等、博爱;是中华民族现代的勇敢、坚强、正义、敢于担当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一马当先、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精神”的本质;任劳任怨、勤恳实干、勇敢自信、刻苦认真是“中国精神”的特征,爱憎分明、自觉自愿、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是“中国精神”的关键。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就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责任、知道自己追求、敢于民族担当的自觉自愿的最伟大精神。中华民族总能焕发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它是中国跨越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精神”的精髓。 2.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国家的灵魂,是凝聚力和生命力。崇高伟大民族精神,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敢于胜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精神的大写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理想、是信仰、是操守、是品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60多年中华民族不断取得进步、发展、成就、荣耀,是亿万人民弘扬和光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中国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精神力量,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传承中国精神的“火炬手”,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有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就是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这就是“中国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使“中国精神”源远流长。“中国精神”是一部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见证。 二、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意义 1.什么是中国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要做到的应该是了解中国精神,身为国家的一份子就应该一爱国为先,据调查显示有百分之60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何为中国精神,这不得不要我们深思,国家辛辛苦苦培育我们,而我们却没有以国家为先,因此当代大学生了解何为中国精神是首要的,我们应该在课后之余多看一些国家政治方面的书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上好政治思想课。 2.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深处校园的我们怎么去弘扬中国精神呢?或许是我们每个人的疑惑,的确,由于身份的限制,我们并不能像员、运动选手为国家直接奉献,然而,梁启超的少年说中曾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雄于地球,中国雄于地球。中国精神对于我们大学生却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学历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学历,有较广泛的知识面,我们了解的要比一般人多,所以我们能够更好的传播和弘扬中国精神。再者,身为大学生,我们是社会的一个楷模,我们的所作所为代表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只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要求自己,在校外帮助他人,不做不文明的事情,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中华民族 专业课件1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

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 2010-05-17 22:28:04 来源: 中国排行榜网 核心提示: 由中国排行榜网(https://www.doczj.com/doc/bb18666224.html,)与中国排行榜研究中心联袂推出“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该榜单是根据各建筑物的建造特质、综合特点(建筑物的历史背景、建筑物的时代文化导向、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建筑物的世界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标志性建筑,也称地标建筑,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就像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天坛祈年殿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标志性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性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性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性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水平下,标志性建筑(群)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环境、文化、教育氛围等各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由中国排行榜网(https://www.doczj.com/doc/bb18666224.html,)与中国排行榜研究中心联袂推出“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该榜单是根据各建筑物的建造特质、综合特点(建筑物的历史背景、建筑物的时代文化导向、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建筑物的世界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网络调查,评定出“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城市标志性建筑”,排行榜单如下: 一、北京天安门城楼 入榜理由: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421年),明北京城正式建成。其规模宏伟而壮丽,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当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后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

中国文化精神与使命

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使命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执行院长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孙熙国课程内容: 文化是一个大话题也是热话题 简述三件大事: 1、2004 农历甲申年《甲申文化宣言》:世纪之交,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是什么样子 王蒙,许嘉璐,杨振宁,季羡林 官方既没表态拥护,冷处理,个人理解:学者民间官方对中国文化是犹豫的举棋不定 2、2011年1月11日天安门广场东北角,竖起孔子像,整整100天,树立与撤退,对中国文化态度不明朗,纠结的态度,与毛主席遥遥相对,分别代表反文化传统的人和拥护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当西方文化遭遇中国文化会如何 3、2011年年底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炙手可热;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精神 一、文化本质与内涵 1)什么是文化, 人文: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刘向《说苑》,圣人之知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 “化”最早见于金文,化生,变革和造化 朱方圃:化像人一正一倒之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家园(十八大) 中国文化,教化,与西方文化不同 黑格尔,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就像一座庞大的庙宇没有神像。 一个人需要精神的家,物质的家 文化是识别码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仁义礼智信 狭义的文化,仅仅指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成果,与西方不同,中国人所讲的文化的内涵,最初只停留在精神生产的层面 2)文化的内容与载体 学界: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程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 文明不等于文化 文明史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文化的本质是思想 思想对象化——器物文明 对象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 制度文明 器物,行为,制度等文明的载体,他们本身不是文化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稳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其中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人的价值观的审视,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等。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内部所蕴涵的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丰富、众体兼备,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形态。综观古代文学的发展全貌和诸文体的演进,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追求人的完善、重视人的理性,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体现在古代文学中,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从屈原、孔子,到曹雪芹,古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种关于道德和人格的传统。他们大多以道自任,以天下为己任,往往具有强烈的济世情怀。在这样的人生观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着个体的生命价值。从孔子开始,中国人已经明确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中,在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中,社会理想和个体人格才能实现与完成,人的心灵才能获得满足和安慰。这种精神使人们执着于此生此世的理想追求和人格塑造,不是到彼岸世界中去寻找无限和快乐,而是让现实(社会和自然)与人得到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以道自任的崇高追求和人格尊严合而为一的思想内核与精神理念。因此,强调个体融入社会的理性精神在中国可谓古已有之。这种精神与西方文化在基督教影响下形成的到彼岸世界去寻找无限快乐的“来世主义”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世致用”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支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建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自先秦以来的古代文学创作。曾子就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墨子云:“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可见,对于要以“兴天下之利”为追求的仁人而言,他们不屈从于包括皇权在内的任何外在的权威秩序,只服从于崇高的道德追求及担负的历史使命。 既然个体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建功立业自然就成为中国古代士人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一个主题。曹植一生追求的就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陈子昂中进士后,上书议政,图谋大业,“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废书畅怀古,负剑许良图”(《答韩使同在边》)[2]。屈原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讴歌理想,《离骚》中的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芰荷芙蓉、芳泽衣裳构成了缤纷、深沉的情感想象世界,但是其立足点仍然是楚国政治生活的黑暗。《离骚》把毫无羁绊和极富多义性的浪漫想象与最为深沉炽热的个体的人格情操和价值追求,最完满地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虽然隐晦之至,但从诗的意境情绪中反映出来的正是他对当时残酷政治斗争和政治迫害的哀伤与慨叹。陶渊明对“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描绘,绝不是安享超然世外的天堂仙境,而是在对自然和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表达他内心对上层社会政治斗争的残酷和虚伪的鄙视。

胡晓明: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胡晓明: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送去主义,元气淋灕、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但是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我常讲诗歌,也常常想起了杭州的西湖边上,花港观鱼的旁边,曾经住着近代的老先生、仙风道骨的诗人马一浮先生。马先生说,诗是什么呢?马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这似乎有点玄了。有没有真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论证的事情。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的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

当代青年要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_贾明建

〔摘要〕中国梦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历史担当和时代要求。 当代青年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的三点理性要求是:科学认识中国梦的特性,科学认识中国梦的统领和主导作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梦相对立,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相对立这两种不良倾向。当代青年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的基本途径是:要增强“三个自觉”;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立足社会实践,提升行动力;发挥网络的正能量。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青年,崇高追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36-03 贾明建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太原 030024) 当代青年要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 怎样使当代青年真正树立起崇高追求,承载起国 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始终应思考和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梦既有着历史发展的一脉相承性,又有着现实发展的不断创新性。当代青年能不能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把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笔者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应成为当代青年的崇高追求。 一、当代青年把中国梦作为崇高追求的必然性其一,中国梦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历史担当。青年历来是国家和民族薪火相传的接力棒。近代以来,无数中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关联。正是包括青年在内的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不懈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书写了无数辉煌,走向今天这样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回顾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无数中华青年把自己的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历史担当。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朝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秋瑾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从孙中山的“努力向学,尉为国用”到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历史一再证明,广大 青年的追求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体现出应有的历史担当。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向全体中华儿女发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召唤,这为当代青年的崇高追求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历史支撑。当代青年只有把实现“中国梦”与自己的追求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所以,当代青年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梦,切实增强对“中国梦”的理论认知、理念认同、行为自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知梦、追梦、圆梦,其追求才有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其二,中国梦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时代要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社会思潮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态势,这给青年思想认识带来了许多冲击和波动,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也因之出现了许多困惑和迷茫。具体来讲,主要有 “三种不良状况” :一是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动摇问题。 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怀疑,或是停 留在认知的模糊上,或是停留在感情的简单认同上,或是停留在行为的迟缓上。据近期某高校针对当代 大学生理想信念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对马克思主 〔收稿日期〕2013-11-16 〔作者简介〕贾明建(1962-),男,山西临汾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山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教授、硕士生 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