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云社

德云社

德云社
德云社

保密类别______ 编号________

演出经营管理结课论文

院(系)别文化管理学院

专业导演

班级文化经纪

姓名吴振文

学号 20110418122

指导教师殷亚丽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4年 5 月 22日

摘要

“我徒弟都是于谦的干儿子,于谦的干儿子都是我徒弟;徐德亮、张德武是张文顺的徒弟;高峰是张文顺的干儿子;张文顺给我捧哏这么多年,李菁、高峰也是跟我多年的师兄弟;李菁的徒弟又是我干儿子。”在郭德纲看来,这样一环套一环的人际关系,就相当于德云社的公司架构,而所谓公司,就像是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一样郭德纲是德云社的一家之长。

关键词:创业史转型期管理模式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3)

一、创业史 (1)

(一)李菁和郭德纲共过苦 (1)

二、管理模式 (1)

(一)要入德云社先上“传习班” (1)

(二)给师傅打工的徒弟们....................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无限期合同”曾遭众人反对 (2)

三、转型期 (3)

(一)从相声班子到传播公司 (3)

结语 (4)

一、创业史

李菁和郭德纲共过苦

熟悉德云社的相声爱好者都明白,他们的离开和2008年徐德亮、王文林出走的分量不同。徐、王二人在德云社小剧场演出时,七个节目只能排到第三四个出场,商演也鲜有参加——徐德亮2008年也承认,收入过少是离开的原因。而何云伟、李菁在德云社的分量仅次于郭德纲于谦,在后者不参演的情况下,他俩就是整场演出的大轴。

据相声资深票友东东枪撰写的《谁是郭德纲?》记载,2002年,李菁便和郭德纲、张文顺在北京大栅栏内的广德楼办起了“北京相声大会”。李菁1978年出生,从小师从快板名家梁厚民,当时还在北京工业大学读书。他和郭德纲,以及一些不定期来帮忙的京津同行,撑起了相声大会的演出。和德云社走得很近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郭德纲早期闯荡北京时,无论是在演员比观众还多的华声天桥,还是三个演员顶一整场的相声大会,李菁都是和郭德纲一起共过苦的同事。

何云伟的经历就更有意思了。郭德纲1998年起在中和戏院说相声,当时只有17岁、还叫“何伟”的他便每场必到。2002年郭德纲、李菁、张文顺搬到广德楼演出,何伟依旧捧场,而且每次都坐同一个座位。后来张文顺知道何伟也学过相声,就让他也上台使一段。第一段使下来,张文顺就乐了:这小子学郭德纲学得太像了,活脱儿就是一个小郭德纲。后来,在张文顺的建议下,这个小观众成了郭德纲的徒弟。张文顺很喜欢“云”字,便给他名字中间加了个云字,叫“何云伟”,从此成了“云”字辈的大师兄。

何云伟和李菁2004年开始搭档表演,次年凭借《我要幸福》获得了“2005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专业组一等奖,名气大增,成了德云社演出中的“倒二”。“大轴”之前上台的“倒二”是最考验实力的,接下来的角儿没到,你就得在那儿耗着,观众又不知情,一旦你讲得不好,观众可就不干了。李菁说,这与有的企业看重员工的头衔、文凭、资历不一样,相声圈内都是靠实力说话,谁掌握的段子多,表演得精彩,谁就能挑大梁。

二、管理模式

(一)要入德云社先上“传习班”

据调查,德云社里的演员除了于谦和李菁算郭德纲平辈的朋友,其余几

乎都是郭德纲的徒弟。要想成为郭德纲的徒弟,要先上传习班;新一期传习班招生,学制两年,每年学费1万多元。这个班的面试很严格,如果要入考官法眼,最好先读一个传习社学前辅训班,学费5000元。要当郭德纲的学生起码要三四万,而且上了课,最后也是“择优”聘为德云社演员,并不包分配。按照今年最新的招生简章,传习社的学费已经上升为2万元一学年,学制也从过去的两年升为3年。

徐德亮等宣布离开德云社这件事对很多向往德云社的相声专业毕业生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他们知道,原来德云社内部也不是那么一团和气的。

传习社已招生数届,由于人数众多,郭德纲给每一届学生都取了一个辈分,第一届是“云”字辈,第二届是“鹤”,第三届是“九”,第四届是“霄”。这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就被郭德纲收为徒弟或义子,成为德云社演员。知情人士透露,郭德纲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给德云社原本赤裸裸的老板和雇员的关系,赋予了一层师徒关系。这种类似于解放前传统民间戏班的做法,显然更利于老板对雇员的管理。

(二)给师傅打工的徒弟们

德云社内这种靠师兄弟、师徒关系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意志的贯彻,却也使得老板变得说一不二。最先站出来指责郭德纲的是徐德亮,在离开德云社后,他披露说,现在施行的“郭德纲负责制”,完全使德云社成了郭德纲的“一言堂”,盘剥演员变得非常合理(郭德纲自己也说,给演员多少钱由他定)。比如他和王文林参加德云社演出,每场郭德纲最高只给每人150元,可是票房却有上万元,扣除各项费用,郭德纲一场大概能挣七八千。

(三)“无限期合同”曾遭众人反对

德云社内部有一份“无限期合同”,据了解,这份“无限期合同”在德云社确实存在。按照这份合同的规定,演员终身为德云社服务,不准在外面接活,老板代理演员的一切工作。当年徐德亮就是看到这份卖身契的可怕之处,又见合同“月薪”一栏竟是空的,所以死活没签。几天前刚宣布离开德云社的何云伟,因为是郭德纲的“云”字辈徒弟,不敢违抗师傅而签了合同。“何云伟签终身合同的时候说想看一眼合同,老郭的手下就说'你签不签‘,何云伟一下子就签了。”徐德亮后来回忆说。

由于当时反对的人很多,所以很快德云社又制定了一个条件同样比较苛刻的新合同,徐德亮、何云伟和李菁都没敢签,郭德纲就不给他们缴纳四金。就这样,郭德纲通过和演员签合同,并且聘请好友钟朝晖和王海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请夫人王惠出任董事长的方式,使得“郭德纲负责制”在德云社内部得以巩固。

据分析,任何一个搞“一言堂”的企业都是有隐患的,郭德纲在德云社里推行一家独大,这种管理模式注定不能持续发展。

三、转型期

(一)从相声班子到传播公司

德云社总经理钟朝晖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曾介绍,从2007年德云社进入鼎盛期开始,德云社在天桥、广德楼等剧场与演员采取分账模式;演员拿大头,比例有五五、三七、四六之分;分账的前提是必须保证上座率超过八成。随着德云社队伍的扩大,引入鹤字辈学员后,开销也在增大。小剧场演出只能保证不赔,惟有商演才能真正增加效益。

民营相声团体最初普遍采取“师徒制”的松散管理模式,2007年德云社变身德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过根据郭德纲当时的介绍,演员仍按演出场次计算收入,未设底薪,实际情况和成立公司前差别不大。

郭德纲此前曾向记者介绍,德云社演员的合同期限都在10年以上,但底薪、退休年龄、档案管理和违约条款大多没有明确规定。“大家都自愿签终身合同。我们有更多人性化的管理,很多老先生已经没演出了,我们也给发退休工资的,哪怕有演员中途想退出我也会让他走,不会因为违约罚款。正是因为我们的大度、宽容走到今天,我不会用那些冷冰冰的条款来钳制大家。”

结语

对于民间相声团体江湖气和现代管理之间的矛盾。肯定要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对演员的号召力进行科学化的评估:“以前每场演出收入只有5元,德云社的同仁们可凭借着对相声的热爱共患难,当利益关系渐趋复杂,没有一个能和郭德纲进行制衡的人是很难处理众多角儿的关系的。”

如今德云社的商业版图越画越大,旗下涉及剧场演出、服装售卖、餐饮经营、影视拍摄、艺人经纪多个方面,整个德云社的运作执行,如果全由郭德纲一人拍板完成,越来越多的问题将显现出来,人才的流失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