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血液样本的采集、编号、运

输、处理、保存

sop 版

本号:第五版

标准操作规程(SOP)

编号:DZJY/ZY450-01

题目:血液样本的采集、编号、运输、处理、保存

版本:第五版

作者:曲文才

日期:2010/05/20

页数:3

联系人:曲文才

SOP 1 版本号:第五版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血液样本的采集、编号、运

输、处理、保存sop

版本号:第五版

一、目的

确保样品的采集、运输、处置、保存得到有效的管理, 保证样品的良好、完整、不被

污染、且不污染环境, 样品在检测前保存完好、完整, 编号清晰。保证分析数据、血样

的准确性和具有可追溯性。

二、范围

适用于 HIV实验室样品的采集、运输、处置、保存。

三、责任

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执行。

四、定义

五、背景

本 SOP 是为配合 HIV实验室检测,现场样品从采集到检测前的工作而制定的, 以确保

检测样品良好、完整、不被污染、且不污染环境。

六、程序

1、采集

(1) 所需材料 : 乳胶手套, 工作服, 帽子, 口罩, 注射器, 止血带, 医用酒精棉球,

无菌棉签, 医用酒精, 碘伏, 采血枕, 一次性纸垫, 试管及试管架。

(2) 采血方法 :

●采血员洗手, 戴手套, 帽子, 口罩。

●70% 酒精清洁采血工作台面, 铺上一次性纸垫。

●在采血枕上铺上一次性纸垫。

●让调查对象坐在凳子上, 露出一只胳膊直至上臂, 袖口不可过紧。

●将胳膊放在采血枕上, 掌心向上, 用止血带在上臂扎紧, 肘部应低于心脏水平线。

●在肘前区寻找鼓起的静脉,并且该静脉与周围组织固定良好,触摸该静脉,确认是静

脉。

●用碘伏成同心圆状向外消毒, 不得用手接触己消毒部位。

●用酒精成同心圆状向外消毒。

●待酒精彻底干燥后, 让调查对象用力握拳。

●沿血流方向, 以与前臂成 150°将针头插入静脉内。

●血液流入采血管, 松开止血带, 让调查对象慢慢松开拳头, 待血液到达采血量要求

后, 将采血针头拔出的同时用无菌棉球按住采血伤口。

●采血管编号后直立、按顺序插入试管架内。

●嘱咐调查对象按住棉球 5 分钟以上, 抬起胳膊使之高于心脏水平 ; 将针头弃入金

属制容器桶, 一次性纸垫等放入垃圾桶。

(3) 血清采集

●取静脉血3ml,室温放置2小时,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3000rpm离心15分钟,

吸出血清备用,编号登记。

●抗凝血样品采集:用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反复

SOP 2 版本号:第五版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血液样本的采集、编号、运输、处理、保存sop 版本号:第五版

轻轻颠倒混匀6~8次,编号登记,备用。

2、样品编号

(1) 编号原则:唯一性原则,简明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2) 方法:样品编号前4位数字为年代号,后4位为样品序号

□□□□-□□□□

年代号:为年代后四位,例如:2010年,年代号为2010

样本序号:按采样或接受样本先后顺序进行的流水编号

3、样品的运送

(1) 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有专人专程护送,运送样品必须有记录。

(2) 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

(3) 采用三层容器对样品进行包装,随样品附有送检单。

(4) 接样第一层为带盖的试管,第二层为带密封口的塑料袋,第三层为保温壶。

(5)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在冻存条件下运送,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

测定的样品应在室温下(18~25℃)或4℃(特殊要求时)运送。用于病毒载量检测的样

品应在-20℃以下运输。

4、样品的接受

(1) 样品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性材料能力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在生物

安全柜中打开,用后的包裹应及时进行消毒。

(2) 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

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3) 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

如果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应将样品安全废弃。并将样品情况立即通知送

样人。

(4) 接受样本编号登记。

5、样品的保存

用于抗体和抗原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2~8℃,一周以上应存放于-20℃以下。

七、参考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程序而文件》(第三版)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SOP 3 版

本号:第五版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实用帖|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在脊椎动物中,外周血一直被认为是侵害性较小、富有价值的检测样本。在许多生物样本库中,由于血液样本的常规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简便、成本低且富含可利用成分和生物分子,因此是进行多种项目分析的理想实验材料。然鹅,科研僧们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发现获得的血液样本RNA降解了。。。。额,这就很惆怅了。 所以呢,在样本采集、处理及储存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从根本上确保获得高质量的RNA。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进行RNA实验时血液样本如何进行收集与保存。 血液的组成 首先来熟悉一下血液的组成。 人类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等的混合物。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是无核的。

血浆和血清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不含游离的Ca2+,若向血浆中加入Ca2+,血浆会发生再凝固。 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但含有游离的Ca2+,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但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采血管的选择 采血管,大家都不陌生,去医院抽个血,一定会用到采血管,那么问题来鸟,这么多颜色的采血管,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帽代表的含义。 1.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 2.黑色头盖管(含有 0.109mol/L 柠檬酸钠) 3.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 4.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 5.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 6.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 7.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

血样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1) CD4+和CD8+ T淋巴细胞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一、血清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一定量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于血清管内备用。 2、如用滤纸片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严格进行消毒,在刺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片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他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二、抗凝血样品采集和处理 1、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 2、应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当的抗凝剂,如CD4+ /CD 8+T淋巴细胞测定可选用K3EDTA或肝素或枸橼酸钠,HIV病毒分离、核酸定性/定量检测可选取K3EDTA或枸橼酸纳。 3、用于核酸定性检测时,采集的抗凝全血应在4~8h内分离PBMC和血浆,否则应在24~48h内分离血浆和血细胞。

三、采集样品注意事项 1、采集样品原则上应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操作(试剂盒说明书有特殊要求除外)。 2、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安全,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有条件者可用持针器),以避免直接接触血液;直接接触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四、样品的保存 1、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一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2、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于-20℃以下,进行病毒RNA检测的样品如需存放3个月以上应置于-80℃。 3、用于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不能长期存放,样品采集时间超过48h则不可检测。 五、样品的运送 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和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 (1) 第一层容器:装样品,要求防渗漏。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破碎。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样品分开放置。 (2) 第二层容器:要求耐受性好,防渗漏,容纳和保护第一层

血液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样本库采集人体血液样本的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人体血液样本的活动过程。 3.定义和术语 3.1知情同意 保证被收集者了解并理解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并自愿同意参加试验的原则。知情同意具有国际性,是对所有进行人体研究或人体取样调查的研究人员的伦理要求。在以人为研究/试验对象的科研领域,收集者必须获得研究对象/参与者的知情同意,保护被收集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保护收集者免于诉讼。 3.2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是每位被收集者表示自愿参加某一项试验而签署的文件。知情同意的具体体现是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收集者和被收集者共同签署,一式两份。正本由收集者保存,被收集者保存副本。 3.3真空采血管采血法 将有头盖胶塞的采血试管预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负压自动定量采集静脉血样。 3.4血清和血凝块 指在凝血过程中,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的血纤维。血纤维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又发生回缩,并释放出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

3.5血浆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3.6白细胞 白细胞人体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有细胞核。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7枸橼酸钠(柠檬酸钠) 枸橼酸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3.8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与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相同,用21.5-2.2mg EDTA·K2可阻止1ml血液凝固。 3.9肝素 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含硫酸基团的黏多糖,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促进其对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的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 4.职责 4.1临床护理人员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采集血液。 4.2样本管理员 协助样本的采集,对样本进行处理和储存,并作相关记录。 5.设备和耗材 5.1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及其它相关防护装备。 5.2设备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

1.R N A实验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使用范围及样品量 类别: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样本量: 样本样本量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悬浮细胞)1*107个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贴壁细胞)15cm2 植物组织样品100mg-1g,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决定组 织需要量,尽可能多些,但不必超过1g 动物组织样品 新鲜组织样品 A. 使用RNAlater试剂 取新鲜组织(注:动物死亡后尽快在10min内取材),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所用组织必须切至厚度在一下,然后放入装有5倍体积RNAlater的离心管(或冻存管)中。 4度孵育过夜,此时样品管需要横置以便组织块充分接触到RNAlater,然后转入-20中保存,样品在-20不会冻结,但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晶体出现,这并不影响后续的RNA抽提。 B. 使用Trizol试剂 取新鲜组织(1min以内),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溶液匀浆裂解组织样品,最好冰上进行操作。

匀浆的裂解液4度短期保存(1month),-20或者-70度长期保存。 冻存组织 生物体死亡后尽快(10min以内)切取新鲜组织,并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 细胞沉淀(1*107个)中加入1ml Trizol裂解液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液完全 -70保存 贴壁细胞 从培养容器中吸出并弃去培养液 培养瓶直接加入Trizol试剂,Trizol用量与细胞贴壁面积有关,15cm2细胞贴壁面积加入1mlTrizol。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解完全。 -70度保存。 植物组织样品 准确取得所需新鲜组织后,如有必要可用PBS清洗干净,将所用组织切碎,装入冻存管中或者用锡箔包裹好。 立即投入液氮中保存。 2.血液类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适用范围及样品量 全血/血细胞: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血清/血浆:Microarray Service;PCR Array& PCR Service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 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 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 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长条或复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用 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 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

实验一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实验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实验目的 掌握苹果、青菜、大米、大排等几种食品原料类型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理解采样的注意事项。 2.实验原理 2.1采样原理 采样是指从整批被检食品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采样是食品分析的首项工作和重要环节。同一类的食品成品由于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其成分及其含量有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不同部位的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掌握科学的采样和保存技术。否则,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确、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以致导出错误的结论。 2.2采样原则 1. 代表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待鉴定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测来推断该食品总体的营养价值或卫生质量。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鉴定食品各方面的特性。若所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无论其后的检测过程和环节多么精确,其结果都难以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可导致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2. 真实性 采样人员应亲临现场采样,以防止在采样过程中的作假或伪造食品。所有采样用具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食品的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样品可能造成污染或影响检验结果的采样工具和采样容器。 3. 准确性 性质不同的样品必须分开包装,并应视为来自不同的总体;采样方法应符合要求,采样的数量应满足检验及留样的需要;可根据感官性状进行分类或分档采样;采样记录务必清楚地填写在采样单上,并紧附于样品。 4. 及时性 采样应及时,采样后也应及时送检。尤其是检测样品中水分、微生物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或样品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分解破坏的物质时,应及时赴现场采样并尽可能缩短从采样到送检的时间。 2.3四分法采样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医院资料)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 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 控制饮食 (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 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 (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 (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1、抽血时针栓只能外抽,不能内推,以免静脉内注入空气形 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2、属于酸性染料的是:伊红属于酸性染料,通常为钠盐,有 色部分为阴离子。 3、疟原虫检查常用的染色方法是:吉姆萨染液对细胞核、 寄生虫(如疟原虫等)找色较好,结构更清晰,但对细胞质的着色能力略差。 4、手工推片法,推片与载玻片的夹角为25°~30°。 5、血液黏度与血细胞比容和血浆黏度有关,其中,血浆黏度 受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的影响,它们的浓度越高,血浆黏度越高。 6、涂片瑞氏染色时,缓冲液常用的pH为6.4~6.8。 7、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又名美 蓝)组成。染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 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

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瑞氏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 8、瑞氏染料亚甲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 (即天青)。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 Ⅱ液磷酸盐缓冲液pH为6.4~6.8。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 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中性颗粒偏粗,呈紫黑色。 9、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或天青结合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所以在瑞氏染色中缓冲液起到恒定pH作用。 10、染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11、血清与血浆的差别是: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 12、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4~5L,占体重的6%~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

《样品采集、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样品采集和保存 一样品采集和保存 ①氨氮: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如需保存,每升样品中应加1ml 浓硫酸,并在4下贮存,用酸保存的样品,测定时用氢氧化钠将PH值调至7左右。 ②溶解氧:样品应采集在细口瓶中,测定就在瓶内进行。试样充满全部细口瓶。不得有气 泡。 ③化学需氧量:水样采集于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如不能立即分析时,应加入硫酸至PH <2,置4℃保存,时间不能多余5天。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 ④悬浮物: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 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 ⑤总磷:采集500ml水样后加入1ml硫酸调节样品的PH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或不加 任何试剂于冷处保存。 ⑥PH值: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内进 行测定。 ⑦水温: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测 定 ⑧氯化物: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保存时不 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 ⑨色度:所用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 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尽快进行测定。 ⑩总氮:将采集好的样品储存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用浓硫酸调节PH值至1~2,常温下可保存7天。储存在聚乙烯瓶中,-20℃冷冻,可保存一个月。 ⑾五日生化需氧量:采集的样品应充满并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样品量不小于1000ml,在0~4℃的暗处运输和保存,并与24小时内尽快分析。24小时不能分析可冷冻保存。 ⑿粪大肠菌群:采样瓶使用500ml已灭菌的磨口玻璃塞广口瓶,采集水样时应避免瓶盖及瓶子颈部受杂菌污染。灭菌后的采样瓶2周内未使用需重新灭菌 采集好的水样需放置约4℃冷藏设备内保存运输,一般要求在采集4小时内测定。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化检验用的血液标本可来自于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标本,静脉穿刺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儿童,血气分析多使用动脉血。 (一)静脉采血法 1.采血步骤 采血前要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编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容器,如空白试管、抗凝管或促凝管等。病人应取坐位或卧位,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若用普通采血法,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 2.注意事项 (1)很多生化成分受膳食影响,因此,采血前要确认病人是否空腹。 (2)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用止血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分钟,否则将使生化结果升高或下降。 (3)若病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若女性病人做了乳腺切除术,应在手术对侧手臂采血。 (4)采血的体位:体位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血液中的许多指标发生改变。一般采取直立位采血,其二标本的测定值比卧位高5%~15%。因此,采血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位或卧位),以及体位的一致性。 (5)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 (6)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淤血时间过长;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体内溶血属合格标本,但应在报告单上注明。 (二)动脉采血法 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以及其它任何部位的动脉都可以作为采血点,但多选择肱动脉和桡动脉。在摸到明显搏动处,按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成60°角刺入,血液将自动进入注射器内。 (三)真空采血法 双向针一端插入真空试管内,另一端在持针器的帮助下刺入静脉,血液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入试管内。由于在完全封闭状态下采血,避免了血液外溢引起的污染,并有利于标本的转运和保存。标准真空采血管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和标签颜色显示采血管内添加剂种类和试验用途。

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实用帖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在脊椎动物中,外周血一直被认为是侵害性较小、富有价值的检测样本。在许多生物样 本库中,由于血液样本的常规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简便、成本低且富含可利用成分和生物分子,因此是进行多种项目分析的理想实验材料。然鹅,科研僧们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发现获 得的血液样本RNA降解了。。。。额,这就很惆怅了。 所以呢,在样本采集、处理及储存过程中必须格外注意,从根本上确保获得高质量的 RNA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在进行RNA实验时血液样本如何进行收集与保存。 血液的组成 首先来熟悉一下血液的组成。 人类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 钾盐和钙盐等的混合物。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哺 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是无核的。

11^ 血浆和血清 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 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不含游离的 Ca 2+ ,若向血浆中加入 ,血浆会发生再凝固。 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 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 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 游离的Ca 2+ ,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但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不加卿赛 mm BW. 血囲 其他有形咸分 但含有 血浆 有形成分

采血管的选择 采血管,大家都不陌生,去医院抽个血,一定会用到采血管,那么问题来鸟,这么多颜 色的采血管,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采血管的分类及不同颜色试管帽代 表的含义。 1. 蓝色头盖管(含有柠檬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 2. 黑色头盖管(含有0.109mol/L 柠檬酸钠) 3. 紫色头盖管(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以及其盐的采血管 ) 4. 绿色头盖管(肝素抗凝管) 5. 灰色头盖管(含有草酸钾/氟化钠) 6. 橘红色头盖管(促凝管) 7. 金黄色头盖管(含有惰性分离胶及促凝剂的采血管) 8.红色头盖管(无添加剂的干燥真空管) f l m ■ M M ■ ■ 机 ■ 忡-M M

食品样品的采样步骤

. 食品样品的采样 现场采样所需的物品准备: 样品种类、采样方法、采样数量、采样标签、送检 一、现场采样所需的物品准备: 1、采样工具:酒精灯、酒精棉球、灭菌棉拭子、消毒纱布、镊子、长柄勺、吸管、吸耳球、捡到、火柴、皮筋、记号笔、标签纸等; 2、样品容器:无菌塑料袋、广口瓶、运送培养基试管、灭菌平皿、一次性小试管、样品冷藏设施等; 3、防护用品:白色工作服或隔离衣、医用手套、口罩、帽子等; 4、取证工具: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采样前需要查看的其他相关专业参考资料。 二、样品的种类:食品样品依包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预包装食品和散包装食品,预包装食品,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散装食品,凉菜(含沙拉、果盘、糕点、热加工、冷加工、裱花蛋糕、生食半生食海产品)、冷冻饮品、鲜榨果蔬汁饮料、盒饭等; 三、采集方法:在食品样品采集的全过程中,应该按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式方法和要求进行,其内容详见: 1、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2、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3、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采样要无菌操作,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和病原菌扩散 无菌采样基本步骤: 1、工作人员采样前应对手进行消毒,然后对采样样品开口处及周围消毒后,方可将容器打开; 2、使用灭菌工具和无菌采样容器采样; 3、盛有样品的采样容器要在火焰下燃烧瓶口,加盖封口。 四、采集的数量:采样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兼顾考虑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个方面,所采样品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查、备查和仲裁使用,每份样品不小于检验需要量的两倍,以供检验、备查之用 五、样品标签:采样后每件样品必须贴上标签,明确表明品名、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及采样时间等内容。 六、样品送检:采样结束,应按规定合理保存和运送样品,样品送到微生物检验室,应越快越好,一般要求4小时内送检到实验室,如果路途遥远,可将不须冷冻样品保持在1-5度环境,如冰壶,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则需保存在泡沫或冷冻箱内,箱内放有干冰,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人员参考,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正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二、内容与原理 学习土壤农化样品的采样布点方法及分样方法。在大田中,采用蛇形取样法采集1kg 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采用四分法分样。土样标签书写内容,样品风干要求。 三、主要用具 小土铲、布袋或塑料袋、标签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土样的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2.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部份,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1)采样点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5—20个,其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2)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用小土铲去掉表层3毫米左右的土壤,然后倾斜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见图1)。将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按需要量装入袋中带回。 3.土壤物理分析样品 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方法修订版

实验样品采集运输保存 方法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1. RNA实验样品采集、保存方法 1.1 使用范围及样品量 类别:Microarray Service;Sequencing Service; PCR Array& PCR Service 样本量: 样本样本量 1*107个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悬浮细 胞) 15cm2 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样品(贴壁细 胞) 植物组织样品100mg-1g,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 决定组织需要量,尽可能多些,但不必超过 1g 1.2 动物组织样品 1.2.1 新鲜组织样品

A. 使用RNAlater试剂 取新鲜组织(注:动物死亡后尽快在10min内取材),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所用组织必须切至厚度在0.5cm一下,然后放入装有5倍体积RNAlater的离心管(或冻存管)中。 4度孵育过夜,此时样品管需要横置以便组织块充分接触到RNAlater,然后转入-20中保存,样品在-20不会冻结,但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晶体出现,这并不影响后续的RNA 抽提。 B. 使用Trizol试剂 取新鲜组织(1min以内),组织块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 Trizol溶液匀浆裂解组织样品,最好冰上进行操作。 匀浆的裂解液4度短期保存(1month),-20或者-70度长期保存。 1.2.2 冻存组织 生物体死亡后尽快(10min以内)切取新鲜组织,并以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沉淀细胞,弃去上清液。 细胞沉淀(1*107个)中加入1ml Trizol裂解液 反复吸打几次后,目视可见细胞层溶液完全 -70保存 1.3 贴壁细胞

水质采样及样品保存资料

水质采样及样品保存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 容器清洗 Ⅰ、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Ⅰ: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对于采集微生物和生物的采样容器,须经160℃干热灭菌2 h。经灭菌的微生物和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两周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 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6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细菌检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2 h后送实验室分析。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Ⅲ: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洗一次。 Ⅳ: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水质采样 水质 pH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好现场测定。最少采集250mL,0~4℃冷藏,可保存6h。 水质色度、浊度、电导率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250mL,可保存12h。尽量现场测定。

水质悬浮物(SS)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4℃暗处冷藏,最长不得超过7d。 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中除去。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水质酸度、碱度 采集容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1~5℃暗处冷藏,酸度样品可保存30d,碱度样品可保存12h。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Cr) 采集容器: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用H2SO4酸化,pH≤2。可保存2d。聚乙烯瓶-20℃冷冻可保存1个月,最长六个月。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COD Mn) 采集容器:硬质玻璃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500mL,1~5℃暗处冷藏,可保存2d。聚乙烯瓶-20℃冷冻可保存1个月。尽快分析。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采集容器:溶解氧瓶。洗涤方法Ⅰ。 采样保存:最少采集250mL, 1~5℃暗处冷藏,可保存12h。聚乙烯瓶-20℃冷冻可保存1个月。 水质溶解氧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习题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血液的有形成分指: A.血液所有成分 B.血清 C.细胞 D.纤维蛋白原 E.血浆 2.血液常规分析所用抗凝剂为: A.枸橼酸钠 B.EDTA-K2 C.肝素 D.草酸盐 E.双草酸盐 3.新生儿做血细胞计数,多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 A.手背 B.耳垂毛细血管 C.足跟毛细血管 D.肘部静脉 E.挠动脉 4.成人静脉采血的最佳部位是 A.手背静脉 B. 颈静脉 C.外踝静脉 D. 腘静脉 E.肘部静脉 5.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正确的是 A.耳垂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比积结果均比静脉血低10%左右 B.耳垂采血时用力挤压出的第一滴血即可用于检查 C.婴幼儿宜用耳垂或手指采血 D.成人要推荐用手指采血,因其检查结果比较恒定 E.不论皮肤哪个位置都可以采血 6.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 B.存在于血管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的颗粒中 C.可阻止血小板聚集 D.可促进凝血活酶及凝 血酶形成 E.可灭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血液凝固 7.关于静脉采血,下列错误的是 A.注射针头在解除止血带后拨出 B.注射针头越细越容易引起溶血,以7号针头为宜 C.血液注入试管时,如产生泡沫则容易溶血 D.肘正中静脉采血时,肘关节应取屈曲位 E.消毒先用碘伏之后用75%医用酒精 8.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最适宜用于血细胞计数 A.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草酸钾 E.肝素 9.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因使用不当而不能起到抗凝作用 A.109mmol/L枸橼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1:9比例混匀 B.0.01moll/L草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l:9比例混匀 C.50U的肝素钠与5ml血液混匀 D.7.5mg EDTA?K2与5ml血液混匀 E.10mg/L双草酸盐与5 ml血液混匀 10.有关静脉采血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穿刺时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B.扎止血带→穿刺→抽血→解除止血带 C.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 D.注射器中最后带有气泡的血不宜注入

临床检验——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习题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习题 1 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A A.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B.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C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D.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 2 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E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小板计数D 白细胞分类计数 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3 成人静脉采血时,通常采血的部位是B A 手背静脉 B肘部静脉 C颈外静脉 D 内踝静脉 E 股静脉 4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D A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B 阻止血小板聚集 C 除去球蛋白 D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E 除去纤维蛋白原 5 关于耳垂采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可获多量血液 B.痛感较轻 C.检查结果恒定 D.适合婴幼儿 E.检测结果与静脉血差异小 6. 对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D A.草酸铵可使血细胞膨胀 B.双草酸盐可用于血细胞比容测定 C.对因子保护差 D.可用于凝血象检查 E.可干扰血浆中钾、钠和氯的测定 7.肝素的抗凝原理是A A、加强AT-Ⅲ灭活效应 B、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螫合物 C、除去球蛋白 D、除去纤维蛋白原 E、除去白蛋白 8. 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抗凝剂是A A.EDTA-K2 B.EDTA-Na2 C.草酸钠 D.肝素 E.枸橼酸钠 9. 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A A EDTA-Na2溶解度大于 EDTA-K2 B 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 C 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 D 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 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10. 下列属于酸性染料的是D A亚甲蓝 B天青 C硫堇 D伊红 E苏木精 11. 对瑞氏染色的介绍,正确的说法是 A A.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蓝 B.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蓝 C.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 D.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 E.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 12.关于双草酸盐抗凝剂错误的说法是 C

血液标本采集要求

洛阳思亲医院 临床血标本采集要求 (1)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 (2)采样准备:采样前,采样人员根据申请的检验项目要求,确认采样后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3)使用前禁拔开真空采血管帽,采血量可参看采血管标签上的黑色刻度线。 (4)检验科、输血科、动脉血气分析、核医学科、风湿免疫实验室的标本分开放置。外科楼平诊标本8:00-8:30将血标本传送至一楼导医台,急诊标本即时电话通知爱心 服务队。 (5)采血完成后按要求及时送检,时间耽搁越少,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 (6)在临床上,除急诊和特殊检验项目有专门规定之外,一般要求病人在清晨、空腹、安静和生活饮食处于平常的状态下进行标本采集或留取。 静脉血采集 (1)核对医嘱及检验申请单,以免医生漏开化验单或医嘱与化验单不符。如有疑问,及时与开单大夫联系。 (2)评估患者状况: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进行的治疗、心理状态、需求、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肢体活动及血管充盈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以及检验项目要求等,确定是否采血、什么时间采血以及采取什么方式采血等。 (3)用物准备:采血前要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及检验项目等,按试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管。使用真空采血管时,要将管签上的数字编码撕下来贴在申请单右上角(另一份号码保留在采血管上),做到一一对应。并将病人姓名、床号、科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写于真空管空白处,用于二次核对。 (4)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建议采血顺序及采血量:①血培养(采血8-10毫升,严格无菌操作,禁止吸入空气测试针头,立即充分混匀)②生化及其它项目,用非抗凝管或促凝管,生化、免疫、化学发光项目各采血1管(每管血3—5毫升),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③凝血四项、D二聚体、FDP(蓝色帽柠檬酸钠真空管,内含柠檬酸钠0.2毫升,采血1.8毫升,比例1/9,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④血沉(黑色帽柠檬酸钠0.4毫升,采血1.6毫升,比例1/4,立即颠倒混匀5-8次)。⑤血流变(绿色帽肝素抗凝)⑥血常规(紫色帽EDTA-K2真空管,采血1-2毫升,立即颠倒混匀5-8次)。抽血量可参看真空采血管标签上的刻度线。 (5)应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采血,病人取坐位或卧位,采血部位通常是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采血处应避免皮肤红肿、溃疡等现象。 (6)采血量要准确,尤其抗凝剂采血管,且需立即颠倒混匀不少于5次,避免剧烈振荡,以免产生气泡。 (7)严禁在输液和输血的肢体或留置针头处抽取血标本,或输液后立即于该侧采血。(8)防止溶血: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淤血时间过长;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 (9)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用止血带压

01血液检测样本管理程序

血液检测样本管理程序 1.目的 对血液样本的采集、标识、运输送检、交接、预处理、检测、保存、销毁全过程的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以上过程符合安全与卫生要求,血液样本符合检测质量要求及提供可追溯的证据,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及时、有效,根据《实验室质量手册》第12条款的要求,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液检测标本管理的所有过程。 3. 职责 3.1 实验室主任 3.1.1血液检测样本目测检查标准的制定。 3.1.2血液检测样本验收、交接、处理、检测、保存、销毁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3.2 采血服务科 3.2.1样本采集前对献血者身份和健康状况的确认。 3.2.2全血标本、单采成份血标本按血液检测样本目测检查标准采集留取血样并正确标识。 3.2.3血液检测样本暂存、运输送检、交接。 3.3检验科 3.3.1样本接收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检查、核对、接收、预处理、

检后样本保存、超过保存期的全血样本和血浆样本的销毁处理。 3.3.2血液检测人员负责血液样本的检测。 4.程序 4.1血液检测样本的采集留取、标识和暂存 标本采集留取前,必须对献血者的身份予以再确认,使标本与献血者惟一对应,确保标本正确留取,具体执行本站《血液标本留取程序》。 4.1.1献血者应知情同意。 4.1.2标本收集管:采用13×100mm的EDTA-K2抗凝真空负压采血管。 4.1.3采血途经:静脉采血。 4.1.4标本采集量:5ml。 4.1.5采取后混匀: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合5~10次。 4.1.6标本的标识: 4.1.6.1性条形码标识且一一对应,同一献血者在同一次献血过程标本的标识(血液条形码),必须与其同源血液及其献血相关档案资料的标识一致。 4.1.6.2不同类型标本应有相互区别的标识,详见《血液检测样本目测质量标准》要求。 4.1.6.3特殊要求血液标本:机采血小板、Rh阴性标本及其它急需检验的标本等应在相应标本试管标签空白处注明“单采”或“急诊”字样,并在《检验血液标本送检记录》中注明。 4.1.7试管的放臵:必须加管塞,管口朝上垂直放臵,减少管内容物的振动、外溅,避免溶血,减少污染,防止打翻以及暴露于光线下。

临床血液采集指南

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质控环节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及疑问;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控制饮食 (1) 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 肝功、血脂、凝血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 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3天以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的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三)避免运动影响 (1) 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份发生改变,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应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然后再抽血。 (2) 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予必要指导。 (五)注意体位要求 (1) 许多血浆生化成份在站、坐、卧三种不同体位时有明显的浓度差异。 (2) 静坐5~10分钟后以坐位(从肘静脉)采血为最佳。 (3) 卧床患者可卧位采血。 三、器材选择 (1) 一般采血可采用质量合格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从动脉采集血气标本,以采用玻璃注射器为佳,可以减少血液中氧气的弥散。 (2) 采用注射器采血时,7号(22G)或8号针(21G)为标准抽血用针,针头过细容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