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英语教学论文【三篇】

二年级英语教学论文【三篇】

二年级英语教学论文【三篇】
二年级英语教学论文【三篇】

二年级英语教学论文【三篇】

【篇一】

一、准确把握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其学习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只有充分了

解并准确把握低中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实际设

计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如小学生喜欢

游戏和娱乐。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设计歌曲、比赛、角色表演、游

戏等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动力会更足,教学效果会更

为有效。小学生好奇心及观察力较强,教学中充分使用卡片、图片、

简笔画、头饰、实物以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学生会在轻松、愉

悦的氛围中主动诵读并记忆掌握丰富的单词。对于教材中与学生生活

实际相距较远的陌生内容,可组织学生网络搜集图片、音乐、视频等

资料,使枯燥艰涩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拓宽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二、注重情感态度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更具实效性。因而,教师理应充分注重

并有意巩固和保护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学生初学英语时,好奇心强,

积极性高,教师理应善表扬多鼓励,充分树立并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阶段后,学习遇到困难或学生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充分理解宽容,适时给予协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刻苦用功,有疑惑即时解决,当天的

任务要当天完成,不留漏洞。尤其对于学困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指导要耐心细致,多加肯定与鼓励,不歧视放弃,协助其消除自卑,

如此这般,才能带给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才能让他们爱上英

语这门学科。

三、创设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用英语语言工具交际,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培养

使用英语的水平上。教师要积极创设学习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提供

听觉、视觉等感性理解的机会,利用游戏或情境表演,让学生有表达

语言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发散思维及分析水平,提升使用交际水平。教学中创造条件让课堂练习情景化,鼓励学生口

语表达时有表情,并伴以手势动作模仿、问答和复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文中语句表述思想、体会及自由作文等实际操练,引导学生仔细

听倾,认真观察,把握语言交际的时地、内容、方式和情感,模仿说、写,灵活地使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真正地掌握使用

英语实行交际的水平。

四、培养听说水平

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开口说话水平的培养,这对于努力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

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对他们实行大量、反复的语言训练。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把培养听说水平摆在首位,坚持对学生

实行经常的持久的足量的听说训练。(1)采用对话表演。模拟教材中

的对话材料,分角色表演对话。(2)积极展开情景会话。结合教材内

容创设情景,由学生自编对话,或在小组内自由对话。(3)定期实行

专题说话。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确定会话专题,如

介绍人物、班级、学校、家庭、房间等。(4)自由会话。学生具备了

一定的语言基础后,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自选话题说话或会话,逐

步养成日常听说英语的习惯。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尽量采用

英语组织教学,以增加听说机会,努力创设英语会话语言环境,既能

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又可发展所学语言材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境,提升所学知识的复现率,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采用上述方法让学生

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克服了小学生怕说英语

的怯场心态,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五、重视学法指导

小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依此学习,便能形成技巧。一是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所学

知识掌握和使用得如何;学生如何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他们的困惑

需求是什么……教师要了然于心,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对应措施实行

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学习进程中,要分步骤、分层次展开学法指导。

课前要明确预习目的,借助辞典扫清障碍,跟读录音模仿朗读,标注

重点疑点。课中通过对语言的感知、体会、分析、理解和训练,逐步

掌握语言知识。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抓住要点和重点思考,积极发言

展示、参与课堂活动。课后梳理复习,即时消化巩固所学内容;并积

极展开课外阅读,提升实际应用水平。除此以外,还要实行个别指导,矫正指导协助寻求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只要立足于学生发展,

处处为学生着想,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六、展开合作学习

英语学科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将会大大提升互动练习

机会,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学习成绩的提升

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欢乐和谐的合作学习气氛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

与同伴交流会话,展示自己的成果,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比,

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自信、团队的力量与荣誉感,同时也发展了互助

协作精神。为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就要注意建立完善的、活

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常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精神,这

样才能使合作真正达到实效。

七、课内外充分结合

《英语课程标准》极力倡导“自主性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十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水平的培养,明确指出课外学习活动

对学习英语的促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内训练的内容延伸至课外,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如鼓励学生收看英语电视

节目,为家庭生活用品粘贴标签,编写英语小报等,鼓励学生在课内

外用英语交流等。

八、结语

总来说之,要想实现高效英语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思想,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用不同手段与措施让学生乐学

英语、善学英语、会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篇二】

课程的改革,教材的改变。为使小学英语教师适合《新标准英语》教材,提升低年级课堂授课水平,我市组织听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

次《潍坊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评选》听课活动。经过这次听课不但有

效地提升了课堂口头交际水平,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新的授课艺

术和独特的组织课堂气氛,捕捉到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上的最新信息,

对我的英语课堂教学触动很大。

启示一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 " 互动 " 的教学模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 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

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 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师都是提前踏进

课堂,忙着为上课设计板书,或抓紧时间和学生练口语,或唱几首英

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懂了并能对答如流,就会由衷

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功感。这是的课前热身。这比我们常用的"Standup, please." 这类千篇一律,陈旧呆板的开场白更能激发起学

生的内在热情,投入课堂。当上课铃响起时,教师走上讲台说:" Is it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课前这样的过渡,既吸引

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

启示二利用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

气氛。

课堂上,英语教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

生热情而有耐心。学生答对时,教师常说:" Good. Yes. Ok. Well-done. Thankyou. You're great. Wonderful." 学生说错了,教师会说:" Try again. Don't worry." 学生觉得很难表达而想放弃时,

教师会鼓励说:" Try your best." 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无后顾

之忧,课堂发言会积极踊跃。

启示三使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堂课都有一定量的课堂交际活动。其表现方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大量的交际活动,就象 play a game 。其中主要以学生

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协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从中学

到了很多有趣精彩的活动。

例如: 1. 英语课上合作伙伴时常不同,需要用英语去问、去找。如你是 big, 那 small 这个组反义词就是你们这个 family 的成员;

如你是 Beijing ,那你就要找 China ;如你是 London, 那你就要找England; 如你是 ----an ice teacher, 那你就是 Jobs 的组员。

2. 为了讨论几组问题,也可通过小组活动。如有两个小组,其

一组不动,另一组则依次移动。每个问题三分钟。这是一种快速交换partners 的极好方法。

3. 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每人一句英语,一分钟记忆,然后小

组成员将自己的句子说出,并排列顺序。看哪组速度最快,最后按顺

序排好队,给全班演示,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从而使Chant 这个部分作用推倒高峰。

4. 教师制作大转盘,上面写上供学生讨论的题目。把每组小题

目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体现了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和实践

使用。这种活动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

负担,重点而又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

耳闻目睹潍坊市优秀英语教师的教学,我感到收益匪浅,但同时

也引起我对当今英语教学状况的深深思索。

思考一交际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高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

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个特点决定了英语课要改知识传

授型为水平训练型。教师减少讲解内容,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参与语

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实行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

新教材的编者在对话课中设计了很多供学生操练的情景、话题和交际

用语,但是很多教师却把操练当作配对练习来做,只要求学生知道别

人说了什么和如何应答,完全将操练过程省去,使操练成了典型的走

过场。这种 " 穿着新鞋走老路 " 在很多教师身上有不同水准的表现。其实这些由编者精心设计的情景和关键语句正是课堂活动操练的很好

模式。只要教师充分意识到交际法的价值,就一定能上活、上好 " 对

话课 " 、 " 练习课 " 。

思考二充分准备,注意技巧,提升课堂活动效率。

组织好课堂交际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 monitor communication tasks, give feed back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deal sensitively with students' mistakes. 这些来自教师的积极

反馈就像 intrinsic rewards 一样激励着学生,使他们得以进步,看

到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教师不去倾听、不去鼓励、不去指导,那么学

生就会怀疑交流的价值而对活动失去兴趣。

思考三教师要经常 " 充电 " ,持续 " 扩容 " ,提升自身素质。

现在的小学教师大多是在以语法教学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下培养

出来的。所以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准确与否或使用是否

流畅,而轻视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水平。

随着教材及其考试内容的方式,手段改革,教师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

文学作品、英美杂志、看英美原版*和录像或参加各种培训班等方式尽

可能多地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提升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

【篇三】

一、准确把握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其学习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只有充分了

解并准确把握低中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实际设

计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如小学生喜欢

游戏和娱乐。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设计歌曲、比赛、角色表演、游

戏等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动力会更足,教学效果会更

为有效。小学生好奇心及观察力较强,教学中充分使用卡片、图片、

简笔画、头饰、实物以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学生会在轻松、愉

悦的氛围中主动诵读并记忆掌握丰富的单词。对于教材中与学生生活

实际相距较远的陌生内容,可组织学生网络搜集图片、音乐、视频等

资料,使枯燥艰涩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拓宽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二、注重情感态度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更具实效性。因而,教师理应充分注重

并有意巩固和保护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学生初学英语时,好奇心强,

积极性高,教师理应善表扬多鼓励,充分树立并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阶段后,学习遇到困难或学生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充分理解宽容,适时给予协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刻苦用功,有疑惑即时解决,当天的

任务要当天完成,不留漏洞。尤其对于学困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指导要耐心细致,多加肯定与鼓励,不歧视放弃,协助其消除自卑,

如此这般,才能带给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才能让他们爱上英

语这门学科。

三、创设语言环境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用英语语言工具交际,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培养

使用英语的水平上。教师要积极创设学习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提供

听觉、视觉等感性理解的机会,利用游戏或情境表演,让学生有表达

语言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发散思维及分析水平,提升使用交际水平。教学中创造条件让课堂练习情景化,鼓励学生口

语表达时有表情,并伴以手势动作模仿、问答和复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文中语句表述思想、体会及自由作文等实际操练,引导学生仔细

听倾,认真观察,把握语言交际的时地、内容、方式和情感,模仿说、写,灵活地使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真正地掌握使用

英语实行交际的水平。

四、培养听说水平

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开口说话水平的培养,这对于努力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

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对他们实行大量、反复的语言训练。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把培养听说水平摆在首位,坚持对学生

实行经常的持久的足量的听说训练。(1)采用对话表演。模拟教材中

的对话材料,分角色表演对话。(2)积极展开情景会话。结合教材内

容创设情景,由学生自编对话,或在小组内自由对话。(3)定期实行

专题说话。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确定会话专题,如

介绍人物、班级、学校、家庭、房间等。(4)自由会话。学生具备了

一定的语言基础后,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自选话题说话或会话,逐

步养成日常听说英语的习惯。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尽量采用

英语组织教学,以增加听说机会,努力创设英语会话语言环境,既能

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又可发展所学语言材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境,提升所学知识的复现率,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采用上述方法让学生

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克服了小学生怕说英语

的怯场心态,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五、重视学法指导

小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依此学习,便能形成技巧。一是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所学

知识掌握和使用得如何;学生如何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他们的困惑

需求是什么……教师要了然于心,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对应措施实行

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学习进程中,要分步骤、分层次展开学法指导。

课前要明确预习目的,借助辞典扫清障碍,跟读录音模仿朗读,标注

重点疑点。课中通过对语言的感知、体会、分析、理解和训练,逐步

掌握语言知识。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抓住要点和重点思考,积极发言

展示、参与课堂活动。课后梳理复习,即时消化巩固所学内容;并积

极展开课外阅读,提升实际应用水平。除此以外,还要实行个别指导,

矫正指导协助寻求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只要立足于学生发展,

处处为学生着想,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六、展开合作学习

英语学科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将会大大提升互动练习

机会,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对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学习成绩的提升

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欢乐和谐的合作学习气氛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

与同伴交流会话,展示自己的成果,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比,

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自信、团队的力量与荣誉感,同时也发展了互助

协作精神。为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就要注意建立完善的、活

而有序的合作学习常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精神,这

样才能使合作真正达到实效。

七、课内外充分结合

《英语课程标准》极力倡导“自主性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十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水平的培养,明确指出课外学习活动

对学习英语的促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内训练的内容延伸至课外,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如鼓励学生收看英语电视

节目,为家庭生活用品粘贴标签,编写英语小报等,鼓励学生在课内

外用英语交流等。

八、结语

总来说之,要想实现高效英语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思想,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用不同手段与措施让学生乐学

英语、善学英语、会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浅谈高校英语口语教学

浅谈高校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重要的英语应用能力之一。培养英语实用型人才是未来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几点方法。 高校英语英语口语教学学习兴趣 21世纪,中国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能力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应试教育所促成的“哑巴英语”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部分高校学生也看到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尽管这样,当今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还是令人担忧。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仍然是一个艰巨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一、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我们在英语教学上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学生不仅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有时甚至缺乏足够而合适的听力和口语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提高不了听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也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口语训练和交际实践。许多学生从初中开始学英语,一直到大学毕业,十多年的英语学下来,但是真正要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谈的时候,却结结巴巴一句话也说不完整。为了避免“哑巴英语”的再次出现,中国英语教育者必须把好口语教学这一关。随

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怎样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已经成为现今英语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因素 (一)基础和态度因素 在中学学习英语阶段,口语训练不多且不完善,学校又没有充分的条件给学生们放英文原声电影,很多学生平时很少听到完整和正宗的语言交际内容,他们缺乏很好的口语学习资源。大部分学生讲口语时语速较慢,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说,一旦语速加快或出现生词时便无所适从。再者,学生们在生活中利用英语口头交流或做事的机会相对较少,没有机会实践其所学的语言,况且,现在的中考高考都没有口语专项考试,客观上给人一种“口语能力不是十分重要的感觉”,以至于学生们认为口语不太重要。 (二)心理因素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没有信心。不敢大胆地开口说英语,怕说错了被其他人笑话,因此,英语口语提高不快。英语口语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言辞一定要诚恳亲切,语气要温和委婉,多用肯定性评价及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信心。 (三)环境因素 受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特点的影响,英语口语教学和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_结课环节设计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有效教学设计及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黄小颖 【容摘要】 教学环节在整节课中具有多元教学功能,但多数教师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为增强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意识,提高教师结课设计能力,本文以教学实例为载体,以教学环节承载的主要任务即活动设计、作业布置、情感教育和整体构思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部分”的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并基于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和教学实践,从而提升英语课堂“结束” 环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逆向设计重心下移无痕渗透整体构思 看过《阿甘正传》影片的人都会对这样的画面记忆犹新: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片头,飘飘悠悠的羽毛落在主人公阿甘的脚边,被他拾起夹入书本,随后将人们带入阿甘的传奇故事中;片尾,从书里飘落草地的白色羽毛又飞了起来,旋转着升上天空,逐渐隐没……剧终但意未尽:阿甘的一生像羽毛一样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蕴涵着对生活生命的一种新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片尾,更令人遐想联翩,回味无穷,为整部影片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课堂教学,尚不是如此?临近下课,学生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疲劳,精力困乏,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作为教师,我们常见于这种现象:一节课结束之后,有的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唉,一节课终于结束了;有的学生听到铃声一响,还未等老师下课,就迫不及待的“呼”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学生困乏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注意力集中在“下课”,并不在思考所学的容上。当学生打呵欠,或者在做其他的事情,你讲得多么用力也是白费(启功,2005)。在这些看似平淡、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课的结束”包含了学生多少的无奈与渴望。作为教师,这些现象也应该足够引起反思和探讨的。这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更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束活动。 一、结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认识偏差 我们在听课、调研和教师说课评比等活动中发现结课环节成了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盲区。结束环节所占整节课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多数教师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有的认为结课环节可有可无,结束环节的缺失造成了课堂教学环节的不完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缺乏设计 市英语特级教师朱浦老师在《教学问题思考》一书中讲到“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时指出:有些教师由于只重导入,忽视了结课,结课时有的平平淡淡、扫人兴味;有的匆匆忙忙、虎头蛇尾;有的拖泥带水、松垮脱节;有的废话连篇、令人腻烦,使一堂课可上成功的课出现了缺憾。更有多数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程序化的固定不变的结课模式。教师缺乏结束环节活动所需要的具体的、微观层面的设计技能导致操作上的误区,妨碍了课堂教学中“结”的功效。 二、结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教学过程是由各环节的容、顺序、时间分配及相互的联系组成。结课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节课中处于一节课的末尾,是教师在整节课教学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其承载的主要任务即巩固运

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摘要 针对大纲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营造、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根据语文教材,加强交际训练;培养小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突出交际主体;创设机会,让孩子乐于说。从阻碍小学生英语口语发展的因素、英语口语能力在整个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的地位等各方面来论述使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下面我讲就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能力阻碍原因提高方法交际能力 引言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如果失去了交流的功能,那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没有太大的意义。由于中国人思想比较保守和传统的缘故,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一定的“恐讲心理”,从而产生了不少的“哑巴英语”——只会写不会说。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大都是以下原因:教师不重视口语的培养,学生羞于表达,以至于学习氛围不融洽,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就形成的这样的学习现象,到以后的学段就不容乐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的。 一、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必须要有练习说的机会,这是学好口语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之余,还要努力挖掘课后的一大片练习空间,为了能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的提高。另外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练习。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非一日之功,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让学生大胆开口说,把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口头表达能力不佳的人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将遇到许多不便。新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发展”。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1、教师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开口说话”。一开始学生不习惯教师用英语讲课,这时,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说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复,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感受。渐渐地,学生熟悉了教师的语言,就能融入英语的氛围。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图片、模型和实物等,是极好的非条件刺激,其教学效果之佳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教颜色单词一课时,让学生跟读理解意思,学生能够迅速回答其中文意思,教完后,通过速记、快速浏览所学的颜色的单词,然后很自然地说出。在教英语单词时,让学生眼看图片和词形,口读耳听词音,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都参与了学习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Game撑起小学英语教学一片天 海南省定安县第三小学杨颖 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是天性活泼,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儿童,只有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才能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有趣,使学生乐学。 一,以game复习旧知。 以game复习旧知,既让学生在玩中复习英语单词,使复习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境界,又能很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复习“sheep、horse、hen、lamb、cow、goat”有关动物的英语单词时,我就玩“bo mb(炸弹)”游戏。游戏是这样展开的:两张空白卡片上各画一个大黑圆点,表示“炸弹”,这两张卡片夹在这些演复习的英语卡片中,老师出示卡片,看到单词,学生快速读出该单词,看到“炸弹”,学生就埋头趴在桌子上,表示藏起来不让“炸弹”炸“死”。 又如复习已学的字母(O o P p Q q R r S s T t ),我引导学生用字母(O o P p Q q R r S s T t )进行“报数“游戏。我是这样设计:以组为单位,每组有两列,每次每一组只叫两列中的一列参赛。能按字母顺序报数人数最多的列,为胜利者,第一名的组得3分,第二名的组得2分,第三名的组得1分。 二,以game导入新知 以game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授eraser这新单词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T :Let’s play a game.Ok? Ss: OK! T: Now please guess whats in my hand? S1: Is it an apple?

T: No,it isn’t. S2::Is this ball? T: No,it isn’t. S3: Is this a toy car? T: No, guess again. S4: I think it’s an eraser. T: Now ,Let’s have a look.Oh, it’s an eraser, You’re very clever. S4: Thank you . 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比以往那种教师交代该节的任务的做法来得自然和轻松。 三,以game传授新知。 以game传授新知,让学生在玩中轻松、愉快、主动地学新知。 如教“What’s he like?”句子时,就用“悄悄话”游戏教:先课件出示模糊的人物图,引导学生用“What’s he like?”来问,老师就在问的学生耳边悄悄回答他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很想知道答案,就纷纷举手来用“What’s he like?”来问。学生就在这好奇的问中学会“What’s he like?”句子。 又如教“Are they ? Yes, they are . / No, they aren’t.”句型时,就用 “ Guess what’s in my bag?(猜一猜什么在我的包里?”游戏教:我先拿出课前收集4本英语课本、4本数学课本和4本语文课本给学生看一眼,然后把这些课本放在讲台的抽屉里,接着悄悄地把一种课本放到书包里,最后问学生:what’s in my bag?,学生用 Are they ? 来猜,猜对老师就用Yes, they are .来回答,猜不对,老师就摇头用No, they aren’t.来回答。 四,以game巩固新知。 游戏能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巩固新知。

小学英语优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获奖等级 让学的活动“增起值来”——从“学习增值”角度例谈小学英语合作 性学的活动设计 1 立足学本学会放手 1 重视合情预测,发展学生思维——浅谈重视合情预测对学生思维发展 的积极作用 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本再构策略 1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作业中的运用策略 1 让“鱼儿”畅游在“水”里 2 图文说说学生的“学” 2 经典英语绘本促进小学低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外语音作业的设计与实践 2 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运用适切输入促语言运用能力的探究 2 千里之行始于文本——浅谈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的思路与方法 2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低效现象浅析与改进策略 2 巧用思维导图,渗透词汇学习策略 2 图式理论在小学英语听前阶段学习活动开展的应用研究 2 解读PEP教材,尽显phonics精彩 3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智慧石 3 生本理念下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 3 借“作业”之东风,扬英语之风帆——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 策略 3 多维运用绘本提升教学活力 3 Learning By Telling Stories 3 随“心”所“阅”——关注学生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心”体验 3 让学,让出一片天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让学于生”的实施策略 3 绘本为小学英语课堂绽放异彩 3 “意”为先“趣”为径“效”为本 3

小学英语中段语音课导学单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3 以导学单为径让预习更“给力”——谈利用导学单培养学生的英语 预习习惯 3 Phonics在新版PEP语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借思维导图,丰富学生的英语语 言表达 3 生本视野下小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3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 3 论文题目获奖等级 谈谈标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巧用 1 乘电梯上上下下用手电玩连连看——故事类完型填空题说题方法与 技巧例谈 1 给思维“四度”空间让精彩洋溢课堂——由名师课堂引发的教学 思考 1 让阅读课堂在“翻转”中绽放异彩——浅谈在阅读课中构建自主合作 型“生本课堂” 1 农村初中英语试卷讲评教学的有效设计初探 1 互助小组——提升“后20%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 2 问学——关于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学生提问能力欠缺的几点思考 2 优化听力教学设计,提高听力课堂有效性——从新目标七年级听力教 学谈起 2 如何活用谚语润色英语课堂?——浅析谚语在新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 中的运用 2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2 复述,主动学习的因——谈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复述策略的运用 2 探讨利用教师反馈和同伴互改,提高学生作文识错能力 2 以“学习共同体”成就有效阅读——浅谈“学习共同体”在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 立足学情,追求有效 2 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的探究 2 运用整体感知方法提高学生主旨归纳能力 3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3

小学英语精品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_通用版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长沈路学校杨春月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激发兴趣形成语感培养交际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学习社會——小学开设英语,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的背景要求 (一)、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国际上,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学习英语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我们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的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就首先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 但是,由于之前农村小学的英语刚刚启动,底子薄,不少学校师资緊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拿自己來說吧,除了教2个班的英语课程之外,还兼教7个班的音乐课。太过忙碌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再加教学设备条件有限,又缺乏较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特别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因此,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多数学生在经过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以后,他们学到的英语仍只能算是“聋哑”英语,词汇量極少。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需要,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制订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有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因此,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通过对外语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素质。外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

浅谈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

浅谈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 发表时间:2009-08-18T09:56:45.403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云(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 [导读]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比较薄弱的原因及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全球化国际化的进程较快,对英语“说”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比较薄弱的原因及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他们学以致用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就业和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大学生来说,具有较高口语水平无疑会为求职、升学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但许多人对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停留在“哑巴”英语这一模式上。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之关键。本文将会分析现今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一、影响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因素: (一)语音不标准 很多大学生刚进校时语音都非常不标准,其原因要归结于我们的中学教育只注重分数,大多数基础教育老师都忽略了口语能力的教育,才造成了这么多的“哑巴”英语;此外,大学生都来自于全国各地,英语口语受本地方言的影响也比较大。 (二)“大脑与嘴巴脱节”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表达自己,空有满腹的想法,但是无法表示出来。这个问题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口语能力的提高。究其“脱节”根本,乃是学生之前训练口语的场合和机会很少,没有培养起一种自发的转换功能,没有建立正确的“大脑”和“嘴巴”链接 (三)表达不地道 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中式英语”,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用英语说话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听到英语——翻译成汉语进行理解——用汉语思考要说的话——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很明显,这样的思维过程,一定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如果始终以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讲英语,说出来的英文永远不会是地道的英文,而是中国式英语,即使学习英语多年,在口语表达上也难以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二、提高英语口语方法 虽然大学生的口语能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不佳,大学教学要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却不能急躁冒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口语能力的基本素质体现。语音是语言的载体,只有正确的发音,才能有效传递信息,以备交流。在语音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尽可能扫除这些错误。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初应安排一些课时进行专门的语音语调训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原声材料模仿练习并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例如,电影对白,演说词,诗歌朗诵等。学生通过模仿不仅可以纠正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也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纯正英文中的语调及地道的表道方法,从而增加对英语的语感。长此以往,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则指对单词、词组的运用要恰当,不能用中文的思维去编造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多看些纯正的英语阅读材料,地道的英语影片,并有意识地积累这样的句子。在这一良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他们在英语口语交际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好而说不好等矛盾心理,给他们提供一些贴近生活或他们熟悉的趣味性话题,让他们就此进行短剧表演、访问或辩论。通过此类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也有利于他们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把握好评价尺度 作为教师,要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给大家发挥的空间;强化学生的独立意识,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习惯。当学生发生表达障碍时,不是“相救”,而是给与引导。同时,评价学生口语表达的好坏也不能以某一标准答案来衡量。教师评价应对学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养成良好的语言实践习惯。 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正确策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程序要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等。只有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参考文献: [1]王瑜生.试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 [2]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4英语口语考试文章

Topic 1: A Logical Fallacy I Have Committed What is a logical fallacy? A logical fallacy is, roughly speaking, an error of reasoning. When people speak of logical fallacies they often mean to refer to this collection of well-known errors of reasoning, rather than to fallacies in the broader, more technical sense given above.Look at a seemingly fallacious example: "if I fail my exams, I can't graduate. If I don't graduate, I won't get a good job, so I'll probably do odd jobs after graduation."This is a common fallacy, and some are taking it for gospel truth,just like I used to be.But in fact,some people can’t graduated from college or poor students not get goods grades also achieve great success in their future.We can't judge others by their present performances .Maybe they just can’t adapt their current study or lifestyle.I think the reason for this fallacy is that most people think mark is the main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future,so they always put the mark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gnore other factors to our future. Topic 2: The Pursuit of Beauty Some people spend their whole lives to look for beauty,Some people spare no effort to keep young face,Some people are indifferent to the end of his life but comprehend the true meaning of beauty.So,What is beauty? In my eyes,beauty is a young man who gives his seat to the old,beauty is the police man who serves the people every day,as well as a children who take stray animals.The beauty in my heart is something invisible but can be feeling.In fact,We divide beauty into physical beauty and inner beauty.Physical beauty more focused on people, mainly refers to the body, appearance,its attention i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Inner beauty refers to the beauty of the inner world of human beings, and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human’s thoughts, morality, sentiment, character and so on. Therefore, inner beauty is also called spiritual beauty.As for me ,I would like to pursue inner beauty.I think ,inner beauty is a manifestation of people’s thought altitude.Through it,we can recognize a real person.There is a saying goes: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s.So,inner beauty is willing to pursue.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说”的比重远远大于“写”,所以,在新理念下的课堂,如何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成为了我们众多英语老师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始至终将这个要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传统“哑巴英语”教学转化为一种“新理念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新课堂中用英语“畅所欲言”。 首先、采用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练说兴趣 我们要教学生说英语,更要让学生说标准的英语,这么一来适当的口语练习不可避免,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但是,单一枯燥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而难度不当的练习更是会打压学生参与口语练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分类分阶设计练习方法。 1、分角色演读 在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中,大多的口语内容都是以问答形式出现的,特别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E(Read and act)部分专门是设计来让学生表演的,一般都会出现2-3个人物,有时甚至多到4个人物。因此,在学生个人练习外,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到对话的情境中来,扮演其中的角色,这也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之一。在演读的训练上,一开始注重的可能是配合的默契性,而最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但要读准读顺,更要读出感情,演出故事来,因为分角色演读的关键不但是要让学生读出角色的对白,更要投入到角色情感中去。 2、小小演说家 低年级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学过的英语日常交际用语,另一方面,将学过的单词穿插到中文里去说,这不但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也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单词,避免遗忘。比如我有一次在低年级上口语课时一个学生这样说道:“今天我早晨从bed起来,然后去穿好clothes,因为天气很cold,所以my mother让我多穿件clothes。我刷完teeth洗完face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谢佳利摘要: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进行的阅读教学是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开展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渠道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单的短文,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尝试采用了“直接拼音法”。这是一种按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拼读和拼写单词的方法,它既可以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可以培养学生看见词能读出来和听音能写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五六年级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不容易了。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教师可以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已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了,还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习惯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先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再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 摘要:本文从大学口语教学现状入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师素质、创设语言环境是提高口语教学质量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教师素质;语言环境 一、大学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为满足社会对英语尤其是口语人才的需求,近几年,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家教委及应用型大学的重视。专家们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陈冬纯2006:3)、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孙倚娜2003:3)、课外监督机制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祝询2005:4)、运用仿真情景对话培养英语口头交际能力(曾路,李超2005:4)、SBI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的应用设计(高晓芳,袁禹2004:6)等。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中根深蒂固,且新的口语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仍会发挥着主导作用(胡俊杰2007,2)。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概念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口语技能的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并且,一些大学英语教学体制中仍存在一些严重损害着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现象:强调英语口语教学,往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手段落后,很难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与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素质。由此可见,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英语教师的素质包括流利、地道、规范、顺畅的英文;宽泛的知识面;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具备科研能力;具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润清,戴曼纯2003:16)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不高,学院往往对新教师只考核外语知识,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也只侧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口语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整体优良性。口语授课教师除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规则、规范的英语、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除掌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以外,同时应具备教研、科研能力。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方能“名师出高徒”。2007年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年。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水平提高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提高将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夏纪梅2007:02)。对此,口语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一方面要坚持收听、收看英语广播,英语节目、阅读最新外语报刊、书籍以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包括来自学生、教材、课堂、同事、专家、社会的资源,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2.了解学生文化 巴西著名的教育学家保罗.弗莱曾说过:教育者要比以往更具有一种科学能力来让他们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对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和言语包括口音以及并非一定能被教师的个人世界轻易接受的某些习惯、爱好、信仰、恐惧和欲望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的了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口语教师如何了解学生心智并怎样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积极主动开口说英语,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朋友、喜好等各方面的情况。特林.芬瑟着的《学校是一段旅程》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努力成为孩子早期阶段敏感性的保护者;成为童年中期深度感觉生活和道德方向的引领者;成为青年期观念和理想发现的陪伴者。我认为口语教师应成为学生倾诉心声的聆听者;成为学生口语意识提升的促成者。 3.创设语言环境

b5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结课环节设计及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小学英语结课环节设计及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 结束环节在整节课中具有多元教学功能,但多数教师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为增强教师对教学结课环节的设计意识,提高教师结课设计能力,本文以教学实例为载体,以结束环节承载的主要任务即活动设计、作业布置、情感教育和整体构思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小学英语课堂“结束部分”的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并基于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和教学实践,从而提升英语课堂“结束” 环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逆向设计重心下移无痕渗透整体构思 看过《阿甘正传》影片的人都会对这样的画面记忆犹新: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片头,飘飘悠悠的羽毛落在主人公阿甘的脚边,被他拾起夹入书本,随后将人们带入阿甘的传奇故事中;片尾,从书里飘落草地的白色羽毛又飞了起来,旋转着升上天空,逐渐隐没……剧终但意未尽:阿甘的一生像羽毛一样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蕴涵着对生活生命的一种新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片尾,更令人遐想联翩,回味无穷,为整部影片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课堂教学,尚不是如此?临近下课,学生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疲劳,精力困乏,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作为教师,我们常见于这种现象:一节课结束之后,有的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唉,一节课终于结束了;有的学生听到铃声一响,还未等老师下课,就迫不及待的“呼”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学生困乏时所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注意力集中在“下课”,并不在思考所学的内容上。当学生打呵欠,或者在做其他的事情,你讲得多么用力也是白费(启功,2005)。在这些看似平淡、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课的结束”包含了学生多少的无奈与渴望。作为教师,这些现象也应该足够引起反思和探讨的。这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更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束活动。 一、结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认识偏差 我们在听课、调研和教师说课评比等活动中发现结课环节成了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盲区。结束环节所占整节课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多数教师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有的认为结课环节可有可无,结束环节的缺失造成了课堂教学环节的不完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缺乏设计 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朱浦老师在《教学问题思考》一书中讲到“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时指出:有些教师由于只重导入,忽视了结课,结课时有的平平淡淡、扫人兴味;有的匆匆忙忙、虎头蛇尾;有的拖泥带水、松垮脱节;有的废话连篇、令人腻烦,使一堂课可上成功的课出现了缺憾。更有多数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程序化的固定不变的结课模式。教师缺乏结束环节活动所需要的具体的、微观层面的设计技能导致操作上的误区,妨碍了课堂教学中“结”的功效。 二、结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教学过程是由各环节的内容、顺序、时间分配及相互的联系组成。结课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节课中处于一节课的末尾,是教师在整节课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其承载的主要任务即巩固运用、作业布置、情感教育、拓展延伸等活动适时“强化”,进一步内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形成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过渡、铺垫。 课堂教学不仅应该在导入时引人入胜,而且结课时也要精彩,才能让人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高质量的结课不仅可以系统地概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

小学英语口语论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浅析

小学英语口语论文: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浅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如何科学、全面地测试、评价学生“说”的实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既有一定可行性,便于教师操作,又能发挥测试应有的功能,体现培养素质人才的口语测试方法。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做法: 一、明确小学英语口试的目的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功能、话题、语法),建立初步的语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并且小学英语教学是以听说为主要的训练项目。而小学英语口试的目的就是检查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就某些交际性主题进行正确的表述,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诊断,以利于他们后继学习。 二、遵循小学英语口试的原则 1、同步性原则。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性的教学,学生所学的词汇、句型、功能是有限的,他们的语言输出的范围不可能超越他们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口语命题时一定要注意口试试题要与学生所学教材内容相关,这样我们才能如实客观的评价学生。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第三册有Mr King自述“My Family”一文。在口语测试题中就可设计一题自述“My Family”。这类试题源于教材,体现了同步性,又高于教材,体现了创造性,并且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趣味性。 2、交际性原则。口头交际是人类最直接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设计口试试题时要尽可能围绕教材所体现的语言交际功能,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英语知识和英语表达能力迅速地迁移到实际生活环境中去,以求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类口试试题如:让学生在所给的情景中自编自演一段对话。 3、趣味性原则。口语测试要避免枯燥、单调、机械化,尤其是小学英语口试更应该富有趣味性。首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制不同类型的试题,使口试试题内容多样化,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此外口语的组织形式也应多样化,如小组活动、对话表演、师生对话、个别讲述等,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采用平时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形式。这样学生既熟悉,又乐于参与,消除了口试的紧张心理。 4、激励性原则。英语口试与笔试、听力测试不同,它在评分标准上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教师可以把口试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结合进行评价。在口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每一步努力、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鼓励,这样使得口试不理想的学生能主动向教师提出让他们重考,而不至于让学生对口试望而生畏。我认为,口试只是一种手段,如何通过口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是口试真正的收获,我们所寻求的合理的、相对客观的评分标准也会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得到解决。 三、小学英语口试的主要题型 (一)机械性学习型。这类口试题主要是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的。对于这类学生,应着眼于培养开口与养成好的口语学习习惯,如朗读课文、回答教师简单的问题等等。 (二)练习性输出型。这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主要是提供一些活动思路,如展示一些图片、话题、角色,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三)交际性输出型。这是针对部分口语好的学生所设置的。例如提供一个情景,让他们(2-3人小组)自己主动地承担角色,组织活动。 四、小学英语口试的类型及操作方法 1、形成性口语测试操作方法。形成性口语测试通过平时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对学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生活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问题展开论证,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与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学源于生活,让生活服务于教学,并对切实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提出实效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Study on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Submitted by Cai Qiuling Abstract:The article that instructed by the and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is to demonstrate the life education of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from five aspects,which ar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environment,teaching process,homework and extralcurricular activities,to put forward that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connect to daily life,from life to teaching,from teaching to life,and to discuss the topic that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Elementary Enghlish , Classroom Teaching , Education of Life 一、引言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