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

沥青路面施

工方

指导老师:贾海艳学

院:建筑学院组

员:夏国峻、汪烁刘

龙、彭朗

日期:201368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 (3)

2. 沿线地质情况. (3)

3. 交通、通讯. (3)

4. 路面工程技术标准. (3)

5. 主要工程量. (3)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编制依据. (3)

2. 编制原则. (3)

(三)总体施工组织计划

1. 施工原则. (4)

2.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4)

3. 工程进度目标. (4)

4. 施工总体安排. (4)

5. 施工准备工作5

6. 目标实现的保证. (5)

7. 工程进度图7

(四)水泥石灰砂砾土底基层施工

1. 材料. (7)

2. 土及白灰拌的摊铺. (8)

3. 摊铺水泥. (8)

4. 灰土拌和碾压. (8)

(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1.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及配合比 (9)

2. 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碾压 (9)

(六)沥青砼路面施工

1. 材料. (10)

2. 混合料的拌和. (11)

3. 混合料的运送. (11)

4. 混合料的摊铺. (18)

5. 压实. (13)

6. 接缝. (15)

(七)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1)

2. 保障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22)

(一)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武汉绕城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起点位于湖北省中意乡湖南村南,接已建成的郑武高速,设“互通式立交”,终点接已建立的另一条高速公路,设枢纽型“互通式立交”。该项目建设里程为52.052km。

1. 沿线地质情况

该路段路堤填料为黏质土,预计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状态。

2. 交通、通讯

路线相距较近的公路有两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还有一些县乡道乡村道

路,公路交通方便。铁路运输也很方便。附近城市通信设施完备齐全,通信便利。

3. 路面工程技术标准

路面宽度:主线路面宽度为26m,车道宽度2X 7.5m,中间带宽度3.5m,右侧硬路肩宽度3m 路堤边坡度1:1.5。

主线路面结构形式: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为上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为中

面层,10c m的粗粒式的沥青混凝土为下面层,20c m水泥碎石作为基层材料,40c m水泥石灰砂砾土作为底基层材料。

4. 主要工程量

上面层:4cm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10c m 的粗粒式的沥青混凝土

基层:20cm水泥碎石

底基层:40cm水泥石灰砂砾土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1. 编制依据

1) 本标段的施工设计文件及图纸资料和设计技术交底。

2) 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公路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技术规程等。

3) 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有关资料。

4) 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5) 本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

6) 本标段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2. 编制原则

1 ) 科学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2) 科学安排施工计划,保证各项施工连续、均衡。

3) 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业主满意。

(三)总体施工组织计划

1 ) 施工原则

该合同施工贯穿夏季和冬季,在夏季雨水较多,在冬季有结冰现象,鉴于该合同段的整体分布及施工的艰巨性,要保证质量按期完成该合同工程,在施工总体安排上,项目部采用全面展开、平行推进、集中突破的原则,采用大流水作业方式的施工布局。

2)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公司接到中标通知后,于2013年5 月1 日即派遣人员到达工地,着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于2013年5月5日成立了以为项目经理,包括总工程师、各项目部在内的武麻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项目部。

根据该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及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为了优质、高效的按合同工期完成该合同段的全部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集中全公司的优良设备和参加过路面施工、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骨干力量,设置了包括工程部、质检部、合同部、财务部、机料部、实验室、办公室七个职能部门。3)工程进度目标

确保合同工期,2014年5 月1 日前完成全部路面工程。

4)施工总体安排

(1)施工顺序。把该合同段分为两段,两段同时施工。总体施工按先主线、后互通匝道的的要顺序安排。

(2)主要控制工期及阶段性目标。合同工期为2013年5 月1日至2014年5 月1 日。

阶段目标如下:

在2013 年5 月25 日前,完成项目部的建设工作,征地及架设电线和通讯线也

全部完成。同时广泛调查了地方材料的来源地,安装碎石加工设备并组织当地材料的生产,签

订供应合同

2013年6月1 日至6 月10 日,组织完成项目的临建施工、场地平整硬化、沥青拌合楼的

基础浇筑及实验室的建设。

从2013 年6 月15 日起,组织地方材料进场,争取在中旬之前储备20%勺沥青混凝土地

方材料。

项目部在组织临建施工时,组织两台沥青拌合设备的安装工作并调试完毕。

2014年7月1 日开始组织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并做好正式开工前的所有准备工

作。

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提前完成透层、下封层的施工,保证面层得到连续施工。2014年5月

1 日之前完成全线面层的施工。

5)施工准备工作

(一)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并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

(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二)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三)路缘石、路沟、检查井和其他结构物的接触面上应均匀地涂上一薄层沥青。

(四)要检查两侧路缘石完好情况,位置高程不符要求应纠正,如有扰动或损坏须及时更换,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实情况,保证在摊铺碾压时,不被挤压、移动。

(五)施工测量放样:

恢复中线:在直线每10m设一钢筋桩,平曲线每5m设一桩,桩的位置在中央隔离带

所摊铺结构层的宽度外20cm处。

水平测量:对设立好的钢筋桩进行水平测量,并标出摊铺层的设计标高,挂好钢筋,作为摊铺机的自动找平基线。

(六)沥青材料的准备

沥青材料应先加热,避免局部

热过头,并保证按均匀温度把

沥青材料源源不断地从

贮料罐送到拌合设备内,不应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热超过160 C的沥青胶结料。

(七)集料准备

集料应加热到不超过170C,集料在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烘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坏和熏黑集料,干燥滚筒拌合设备出料时混合料含水量不应超过0.5%。

(8 )工期及阶段目标实现的保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