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咏月之作。有材料说,唐诗中有近1/5为咏月诗,且不少成为千古绝唱。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也选有很多写月亮的名作,下面从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中撷取几首唐人绝句并按月相分成九类。

第一类:写月而无月的。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诗中“月黑”其实是说无月。

第二类:写月初娥眉月的。

例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诗中“九月初三”是写诗的日子,“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即上娥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

例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掉歌)----诗中“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凉月如眉”指月初的域眉月(如上),上下紧扣。

第三类:写上弦月的。

例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夜半”而“月落”即写“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

例二:“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诗中“月落”时,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也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第四类:写满月(望月)的。

例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此诗写春日傍晚、江水平堤,众女踏歌。诗中“月出”即“傍晚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

例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诗中“明月”即满月,“举头”暗含明月高悬之意。满月时,只有在半底前后月亮才高悬天空。夜深而愁思不寐,写出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无尽的乡思。

第五类:写下弦月的。

例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乌鸣涧)----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时。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

例二:“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此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才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第六类,写月末的娥眉月即下娥眉月的。

例一:“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

例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诗中“月似钩”即残月(如上),前二句看似写景,实际写壮志未酬、彻夜难眠;后二句抒发豪情壮志。

第七类:写月相变化的。

例一:“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满月”指“圆月”即“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娥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

例二:“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诗中“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作者离家已有一、二个月了。

第八类:不写具体月相的。例:“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此诗前二句写青年男女相约水上,但因月暗、潮大、风急,一时不能会晤。诗中“月暗”即月光暗淡(不是无月)。相约一般在上半夜,上半夜有月(尽管月光暗淡),说明时间在农历上半月。

第九类:所写月相名不符实的。例:“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钱起·江行无题)----诗中“晓渡”指清晨江渡,“残月”一般理解为月末的娥眉月(即农历廿五、六的月相,黎明时出现于东方低空),但这里的“残月”应是月相满月或下凸月,用“残”字只是写“劫后荒凉”,而非写缺月。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浓墨淡彩的一笔,很多经典名句流传于世。下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10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诗词名句,并且给它排了个名次,指标主要有两个: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 第一位、《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这首叙事体长诗《长恨歌》让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见绌。乐天居士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很多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体会该诗的深情之处一定要全诗从头到尾阅读,尤其是结尾几句唐明皇在七夕神游月宫时与杨贵妃相会时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场面感人至深。无论经典指数还是深情指数,该诗都是满分,成为冠军当之无愧。 第二位、《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第三位、《摸鱼儿》--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古诗词中的月相

谈古诗词中的月相 铁加福 (云南省永胜县一中云南省永胜县 674200) 摘要:对有关描写月相的古诗词进行分析,结合有关理论,归纳出古诗词中比较多见的六种月相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以及推断月相出现的时间,准确把握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古诗词月相 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的作品描绘了月相,古代文人虽没有掌握天体理论,但对月相的描绘却是非常精彩。多数有关月相描绘的诗词是婉约派作者借月抒情。如果我们把握不好古 清作者所看到的月相形状,就很难理解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天文上讲,一个朔望月为 29.5306日,中国农历就是用这一周期 编订的,所以农历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 月相(见右图),下页表中是古诗词中描 绘得较多的六种月相出现的日期、月出 月落时间、亮面朝向、在天空中的位置 以及对应的古诗词举例。 一、农历初三、四的蛾眉月 月出时间为上午9∶00左右,月落 时间为21∶00左右,日落以后的黄昏时刻(19∶00--20∶00),一枚弯弯的月牙挂在西边的天边(亮面朝西),这一“黄昏缺月”的动人画面引发了多少文人的相思之情(如图)。因此,对于 这一月相的描绘较为多见。古诗词中常把这一月相称为“新月”。下列诗词就是对农历初2-

初4傍晚挂在西边天空的蛾眉月的描绘: 1、“翠幕沈沈天净,挂一钩新月。”(宋·管鉴《好事近》) “翠幕沈沈”表明是傍晚时分, “一钩新月”即蛾眉月,只有农历月初 的蛾眉月才能在傍晚时看到,所以这一 词句中的月相应该是农历初二--初四 的蛾眉月。 2、“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宋·李曾伯《水调歌头》) “一眉新月西挂”,即西边天边挂 着一弯蛾眉月,词中虽没交代时间,但 从表中不难看到,这一月相也是出现在 农历初二--初四。 3、“闻道家燕团栾,月傍西楼落。” (宋·范成大《念奴娇》) “家燕团栾”是在傍晚时分,“月傍西楼落”即月亮正在西边天空下落。词中虽未表明月相,但傍晚时分在西边天边下落的应该是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4、“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宋·程垓《南歌子》) 词中“晚凉”明显交代了时间为傍晚,傍晚“一钩新月”,即为农历月初的蛾眉月。 5、“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宋·晏几道《南乡子》) “新月又如眉”表明月相为蛾眉月,“楼倚暮云”和“漫道行人雁后归”表明了时间为傍晚,这句词中描绘的月相是傍晚时的蛾眉月,即农历月初的蛾眉月。 6、“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宋·苏轼《菩萨蛮》) 黄昏时刻,一轮“缺月”挂在西边天边,引发了作者的无限相思之情,也是农历月初的蛾眉月。 7、“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宋·欧阳澈《虞美人》) “黄昏”时刻的“一钩新月”即为农历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8、“恰似晚霞零乱,衬一钩新月。”(宋·向子諲《好事近》) 此句与上句的描绘基本一致。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九月初三夜”交代了农历日期为初3日,时刻为傍晚,“月似弓”即蛾眉月。 1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从诗中的意景,可推测时刻为傍晚太阳刚落山时,“凉月如眉”即蛾眉月,所以,诗中描绘的月相也是农历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二、农历初七、八的上弦月 月出时间为中午(12∶00左右),月落时间为半夜(24∶00左右),黄昏时刻在中天。如下列诗词就是对上弦月的描绘: 11、“三更月落,斗横西北。”(宋·朱敦儒《忆秦娥》) 古代的“三更”即半夜,半夜月落的只有初七、八上弦月。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这首诗也描绘了半夜月落的景色,诗中已明确了时刻,“夜半”即半夜,所以也是有关上

精选100句有关爱情的经典诗句

精选100句有关爱情的经典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2、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之二》 3、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5、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8、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9、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1、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3、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1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5、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16、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7、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0、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21、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李白《秦女卷衣》 22、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其一》 23、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24、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6、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

关于爱情的古诗词 1、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4、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5、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6、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7、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8、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9、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1、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12、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13、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14、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15、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1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7、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18、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 19、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21、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22、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23、落花已作风前舞,流水依旧只东去。 24、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6、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2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8、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2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0、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3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32、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33、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3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35、相思尝尽半辈水苦,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36、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3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8、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9、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4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41、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42、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43、春心莫共花争放,一寸相思一寸灰。 44、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45、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46、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4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4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题目: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日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人生就是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古往今来一切恩恩怨怨到最后,最为人民割舍不下、难以抉择的就是那千古不朽的“情”字。爱情是绝对的,又是自私的。它具有很强的排斥性,专一,执着,不能三心二意。“爱”总是对每个人的考验,有着永恒的意义。温柔爱抚是人生飞扬的反面,是人的神性,也是人性。可以说,男女一旦真心相爱,至死迷恋,那么必将是刻骨铭心。 曾经有幸诵读过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诗词,现回忆起来仍嗟叹不已:“问世界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何等的执着;“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又是那般真挚爱恋;又何人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曾经的山盟海誓、天长地久已经空老了红颜,唯有亘古不变的是响彻心扉的思念;古佛青灯之下的约定已不知去向,弥留的只是千古空余恨;只是因为没有你的早晨,加了糖的咖啡依旧是苦的…… 古典爱情诗词的滋味,就像一杯醇酒,芳香四溢、历久弥新,愈老愈显得香醇。因而品味爱情诗词便让人有悲有喜,喜者“有情人终成眷属”,悲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过往的天地为鉴,海枯石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已然随风而逝,一如李商隐所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念如今唯有独守空房,凭栏望天涯,肠断白蘋洲,莫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然爱情诗词抒发情感之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未嫁时,谈情说爱,热切奔放。“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与子之情,清如水般纯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温馨浪漫的心境不禁充斥左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道述了从诗人本身的所观所感来看待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的事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不经意间邂逅的美好只能停驻片刻,但当刻意往复寻之之时便再也不可复得。相知但相惜,相离莫相忘。 已婚时,婚姻爱情,忠贞不渝,矢志不坠。“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只要你心有我,我便同君相守。更有问情何物,生死不离。人生别离,相思相惜,此间愁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美好春江花月夜下,不知几人乘月而归,唯独落月余晖摇动满树月影,牵动着那无着无落的离情。别离情意,缠绵悱恻。“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对花兴叹,怜花自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两对照,情又苦极。不禁感叹:载不动许

古诗中的月相

关于月相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天是朔。朔之后一二天,在傍晚西部天空露出弯弯的蛾眉月,凸面向着落日的方向。以后,月球的位置相对于太阳逐渐向东移动,明亮的部分也日益扩展,五六天后,成了明暗各半(西半边亮)的“上弦月”,日落时在观测者的正南。再过七天(农历十五前后),便到了满月,日落时,太阳在西,满月在东,隔着地球遥遥相望。满月从傍晚东升,在次日晨曦中西落,通宵照耀。满月以后,月面西部日益亏缺,过了七天,又变成了明暗各半(东半边亮)的“下弦月”。下弦月于半夜升起。下弦月后,月亮继续亏缺,成为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残月。残月在天空中的位置愈来愈接近太阳,明亮部分也愈来愈少,终于转到和太阳相同的方向,月亮也就全部变黑了,朔又来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这个周期叫做朔望周期,农历就是根据朔望周期定为一个月的,这种月又叫做朔望月。 (一) (1)、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2 (3)、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 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填“之前”或“之后”)的月

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 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填“之前”或“之后”)的月相。 (4)、下列古诗中,所描绘的情境,分别对应什么月相。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中午月出、半夜月落 B.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满月)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六,满月从傍晚东升到次日晨曦中西落,通宵照耀。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残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日出前出现于东方、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新月)所谓新月是指农历初一的月相,此时月球与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与太阳同升同落,故而不可见。 E.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月)“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日落时出现在 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 F.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满月) 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 G.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下弦月) 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

爱情古诗词大全

爱情古诗词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4、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5、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6、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史清《溪佚题》 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9、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1、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2、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13、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1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5、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6、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7、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18、蛮姜豆蔻相思味。——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19、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2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2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3、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2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中考古诗词画面用典题整理

古诗词阅读描绘画面、用典、比较阅读 (一)描绘画面:放飞梦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下面诗句呈现的画面.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在层峦叠嶂之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缓缓落下的夕阳下,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镶嵌其中,禁闭的城门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2、杨花落尽子规啼 答:南国的暮春三月,诗人举目四望,侧耳倾听,杨花纷纷飘坠,杜鹃声声悲啼,眼前是一派飘零孤苦的景色啊!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诗人在清脆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柳树成阴,繁花似锦,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喜形于色,兴奋异常。 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答:诗人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一副茫然无助的神态。 5、天街小雨瑞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答: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答:辽阔无边的三秦之地,用它宽广的胸怀拱护着都城长安的城垣宫阙,风烟滚滚中,诗人站在高处,举目远望,希望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茫茫大漠,一眼望不到边际,满眼都是不尽的黄沙,远处一束烟雾直升云霄,还有横亘天际的黄河逶迤而来,那一轮红日正缓缓地落到长河的那边。 8、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答:夏天,在田野上,农民顶着炎炎的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阵阵往上冲,弯下的赤裸脊背,被灼热的太阳光烘烤的得油黑闪亮。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五颜六色的野花慢慢的多了起来,渐渐地迷乱了游人的眼睛,花丛中浅浅的野草才能淹没马匹的蹄子。游人们信马由缰,自由自在的游山逛景,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古诗词中爱情的句子

古诗词中爱情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4、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6、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7、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8、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9、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0、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1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2、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13、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1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5、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6、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17、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18、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9、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20、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21、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2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23、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24、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25、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26、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27、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29、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30、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31、小松岗,月如霜,人如飘絮花亦伤。十数载,三千年,但愿相别不相忘。 32、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3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3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缺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居。

古诗词中的月相

古诗词中的月相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宋·苏轼,水调歌头)。除了日出日落昼夜更替之外,在所有天象中最频繁出现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圆缺变化的月 相了。在我国优秀的诗词歌赋里,有许多吟诵月亮的优美篇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 这一组诗写出了月相的月变化情况。诗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变化。在农历一个月中,月相由新月依次变为上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满月、下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新月。从初一到十五,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大,月球的亮面朝西;十五那天亮面最大,为满月;从十五到月末,亮面逐渐变小,月球的亮面朝东。第二首诗中的“满月”指“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蛾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

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第三首诗中的“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缪氏子《赋新月》)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辛弃疾《西江月》) 这一组诗句描述的都是上蛾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月亮出现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 时就落到地平线以下,月亮的亮面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将以上各诗描写的月相判定为上蛾眉月的依据分别是“日暮”、“月近人”;“初三夜”、“月似弓”;“初月如弓未上弦”、“蛾眉小”;“凉月如眉”、“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关于爱情古诗词

1《咏苎萝山》 年代:唐作者: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作品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李白的这首《西施》显得寂寂无名,连同时代诗人王维的《西施咏》也知名于它。但我还是要讲它,由它我们可以知道大诗人李白对人生的一些态度。照例列诗如下: 西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本是越国乡村平凡农家人的女儿,但她天生丽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从古到今,所有的美丽女子和她比起来都要逊色,她的美貌令清艳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鱼之容”是谓西施也。 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古人以“语不露齿、笑不露齿”为美,哪怕牙再皓白细碎整齐,这种“皓齿信难开”是一种含蓄之美。“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比上句更美,因为它情韵更动人。西施为什么“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呢?其实,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场景同一,还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于是以水为镜,浅窝含笑,对着水中的“碧云”“沉吟”,自我陶醉起来,一定要注意“碧云”,说明云在水里。这样,一幅少女浣纱弄水,后来顾“镜”自怜的图景便飘在眼前了。一个“吟”说尽了“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无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悦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绪飘着,叫人又爱又怜了。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西施从一个“越溪女”成为“吴宫妃”的过程一笔带过,“绝艳”“扬蛾”再次表现了西施之美。这两句比较平庸。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隐约透露出诗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诗人才华卓绝,建功立业理所当然,“杳渺讵可攀”说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绩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为,是超出一般的“讵可攀”的作为。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初中古诗词用典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到乡翻似烂柯人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古诗词中爱情的句子

xx中爱情的句子 1、可怜xx边骨,犹是春闺梦人。 2、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 3、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6、秀色掩今古,荷花羞xx。 7、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消得人憔悴。 9、xx此去无多路,xx为探看。 10、断无蜂蝶xx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11、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12、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1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14、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1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6、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17、相思处、青年如梦,乘xx仙xx。 18、绿xx芳草xx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19、青春的羽翼,划破伤痛的记忆;昨日的泪水,激起心中的涟漪。20、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21、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 22、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23、写不了相思,又蘸凉xx飞去。 2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5、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26、旋开旋落旋成空,xx多情人更惜。 27、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9、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须我友。 30、小松岗,月如霜,人如飘絮花亦伤。十数载,三千年,但愿相别不相忘。 31、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32、凝恨对残晖,xx不知。 33、车遥遥兮xxxx,追思君兮不可忘。 34、自与xx作别,刬地无聊。 35、xx一入深似海,从此xx是路人。 3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xxxx。

古诗经典爱情诗句精选1001

古诗经典爱情诗句精选100句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10、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1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15、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1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7、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8、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9、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0、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2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2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古诗文中的月文化

古诗文中的月文化 中国历来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可见月亮在我们中国古文化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在我们课本中,我们也学习了很多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它们共同带出了一个词——“月意象”,为什么月亮这么备受文人的青睐,添加上“月意象”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们从小就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应该是我们最早与古诗文中月亮的接触,小时候只知道诗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见月亮就想起了故乡。后来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与阅读能力的增强逐渐知道了这个月亮只是一种寄托。逐渐也知道了月亮在我们古代中国的地位之高,它蕴含了许多的内容,这些意象也在我们赏诗是提供了一些方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这些作者都在诗中中写出了月亮此时的残缺与不完整,这样就很婉转的写出了自己这时的心情如何,一轮残月挂在空中,心中思念着某个人或者某个地方,但是却不能相见,坐着把这样的一种心情寄托在月亮上,只是在心中的思念与痛苦只能望着月亮为自己与月亮一样不能团圆的情形而独自伤心。总之对残月只有一句话,“这些诗句月恐怕是残月唤起了他的孤独意识所致。” 不仅残月能给人们以如此感受,即便是完整的月亮也是会使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吧。月光清冷,与人们的凄凉心情颇为相似,作者也就是陶醉在其中,“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这句诗就很形象的以寒水里的月影来衬托离人的孤寂情怀。从而很好的体现了坐着此时内心的一种悲哀凄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争艳,秋月高悬,本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具有季节特征的美景,然而在词人的眼中,这些却成了打开他记忆和感情闸门的导火线,花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盛开凋零,月儿无情地一次又一次地升起落下,让他的亡国噩梦一次又一次地浮现,让他的美好憧憬一次又一次地破灭,让他的脆弱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打击,让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崩溃,其苦之深,其愁之重,让人不禁掩卷而泣。 “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些古诗都渗透了离别伤感孤独痛苦的情感,可见月亮对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虽然月亮带给了人们凄凉,使人们想起自己是孤独一人,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月亮也是一些旅人的伴侣,月亮与人能共存于同一时空,为旅人解闷消愁。面对着它心中应该会涌起一种亲切的感觉,在这个世界中,还有月亮在陪着自己,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夜行峡中闻猿清啼,免不了要起羁旅之思,但幸有山月相照相随,总算给人一点慰藉。 月亮可以作为传达感情的媒介,在心中愁苦时,望向明月,此时分隔两地之人都能见到天上明月,所以寄情于月。“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月中有诗人寄寓的情意在,友人一旦见月,便感知到了诗人的情意,从而激发起对诗人的思念。或许这首诗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但是有谁能不知道《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那句经典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简单的诗句却写出了许多的情感,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诗人李白惊悉好友王畅龄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是很荒凉,诗人很担忧,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这句诗是寄情于景,对诗友

古诗词中的用典

鉴赏古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是诗词曲赋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一:常见的古代诗词用典有四个种类 1.明用。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 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 再如:李白在《塞下曲(其一)》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句子。《汉书·傅介子传》中提到楼兰王为匈奴所反间,多次杀害汉朝使者,大将军霍光利用楼兰王贪财的弱点,派遣傅介子带去金帛,在酒席间埋伏勇士取其首级。李白这二句,便是化用这个典实,直接点出边塞将士激昂的报国壮怀。 2.暗用。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所以暗用又叫化用。 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 再如: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也是暗用典故的名句。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帝王生活。隋炀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萤火虫,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萤光。他为到江都(今扬州)行乐,又下令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李商隐借用这两个故事,说明豪华生活都会烟消云散,只能在身后留下凄凉的景象,寓讽于景,手法巧妙。前人论及诗中用典时强调以“不隔”为佳。暗用(化用)典故,便是一种高明的手法。 3.侧用。是指从典故侧面意义取用典实,即故意避开典实的正面与反面意义,而另外选取典实的某一个侧面,借事起兴,旁敲侧击,显现作者自己的用意。能起到切中肯綮、言简意赅之效。 例如:宋梅尧臣《田家》诗是这样写的:“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诗歌借用曹植《七步诗》之典:“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

古诗词中的爱情名句

古诗词中的爱情名句 导读:古诗词中的爱情名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无1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月相和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

考古与文物 2002年第3期 月相和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 叶正渤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 ? 7 7

图一 月相生成变化图 月相的变化,经历四个较为明显的位置点(同时也是时点),形成四种显著的状态。当月的运行偏离与日的交会点时,月亮现出小的光亮部分,这就是新月。新月初现时,人虽然看不到,但能够根据观察和经验推算出哪天合朔,出现新月,因为合朔前后总共只有三天时间看不到月亮。新月逐渐变大到半月,即上弦月时,此时月光也已完全生辉,能照见地上的人影。 当月运行到与黄经接近成180度时,也即月球运行到接近日的正对面位置时,地球上的人于太阴月的十四日的傍晚就能看到月与日在地平线上东西天空遥遥相望的月相,这就叫“既望”。“既”是已经到了的意思。清代梅文鼎指出:“望策,一十四日七六五二九六五,小余十八时二十二分一秒三十七微有奇。”十五日傍晚地球上的人是不能同时看到天上的月和日的。 当月的运行偏离与日相望的位置时,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由圆到缺,呈另一半圆形,即下弦月。月色渐至暗淡无光,已照不见地上的人影,就象死了一样没有生气。这样,四种月相在空间(天球上)的位置点,几乎是四等分圆周。与之相对应的时间概念,则几乎是圆周上等分的四个时点(见月相生成变化图)。清代梅文鼎《历学答问》曰:“按月法者即朔策也,亦曰朔实。其法自太阳、太阴同度之刻,算至第二次同度,为两朔相距之中积分。平分之则为望策,四分之则为弦策。望者,日月相望,距半周天。弦者,近一远三。上弦月在日东,下弦月在日西,皆相距天周四之一。《授时》朔策二十九万五千三百零五分九十三秒,即二十九日五十三刻零六分弱也。《大统》同。”梅文鼎所说的就是这样的既是位置的也是时间的四个点。 当月亮在天空上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运行,又要赶上太阳时,也即又返回到与日和地球将近形成一直线时,地球上的人又一点也看不到月亮,这叫晦,紧接着又形成合朔。由上一次合朔到望,到下一次合朔,或由望到朔再到望,这一周期就是一个月,古代叫朔望月。它的平均天数,汉代人称之 为朔实,现代叫平朔月(Synodic M on th )。平朔月的时间,现代测为29153059日。月亮绕天球一周实际需要二十七又三分之一日,但月亮的运行不是匀速的,且轨道也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上下移动的,所以,月绕地的周期(朔实)平均约是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即29天12小时44分钟。以上,就是月相和月相生成变化的原因及几处重要阶段的特征。 二、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词语 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词语常见的有四个,这是王国维首先注意到的。他在《生霸死霸考》一文 ? 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