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工教学大纲

手工教学大纲

手工教学大纲
手工教学大纲

《手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手工

课时:48

适合专业:14幼师春季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

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

文化生活。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

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

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

术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表现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

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

合和实用功能。

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

以及手工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

教学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

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

丰富性。

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

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

艺术的空间。

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

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1.明确手工学习的意义与工具材料的准备

2.手工的大体分类

3、代表作品赏析

(二)纸艺篇(8学时)

1、概述

2、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纸技法

4、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5、纸花的制作

(三)彩泥篇(8学时)

1.简单泥塑

2.复杂泥塑

3.彩泥花朵

4.彩泥场景

(四)头饰面具篇(4学时)

1、白雪公主头饰

2、动物综合头饰面具

(五)变废为宝篇(8学时)

1、饮料瓶的手工制作

2、易拉罐、光盘、一次性餐盘的手工制作

(六)玩教具篇(8学时)

!、正方体无教具

2、三角体玩教具

3、梯形体玩教具

(七)彩绘篇(8学时)

1、简单石头彩绘

2、复杂石头彩绘

3、创意石头彩绘

(八)幼儿手工活动设计及教案书写(2学时)

1、设计幼儿手工活动

2、书写手工活动教案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手工课程实施教学大纲

13级《手工》课程实施性教学大 纲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手工》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手工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培养,提高幼师的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大国和强 国的战略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幼教手工教学人才 内容:平面纸工造型;立体纸工造型;泥工,线材造型;手工编织;乡土材 料造型。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学习,培养,提高幼师的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幼儿美 术教学的创编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手工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就地 取材,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发现材料,会利用材料,让学生手工制作的内容 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如自然角,游戏区,校园的综合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设计 意识的培养,加强空间立体造型的训练。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手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有易到 难,由简到繁, 一步步示范,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 织教学,倡导学生在课堂学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正激励为主, 激发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4. 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手工》第一册,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 编著 人 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课时为74课时。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说

学时分配第一册:学时分配

第二册: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册手工: 第一单元:爱生活学手工 教学要求: 1.掌握手工课程学习的方法; 2.了解纸工基本表现形式和特点; 3.掌握纸工艺术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 1.手工艺术的特征; 2.纸工艺术的魅力, 3.纸工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建议: 从欣赏各种材质的手工艺术出发,了解手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手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手工的兴趣。 第二单元平面纸工造型 教学要求: 1.掌握剪纸制作的基本技法; 2.掌握纸贴画的制作技巧: 3.学习纸编艺术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ch1022 课程名称:专业实训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总学时:45学时 总学分: 1.5 学分 先修课程:混凝土学、建筑功能材料 后续课程:无 课程简介: 专业实训是建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平台上,是一门涵盖建筑材料,现代测试技术,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学的学科,它具有涉及学科范围广,涵盖知识面多,应用能力强的特点。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加强学校的本科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学、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科学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选用教材: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伍洪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 [1]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周永强、吴泽、孙国忠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年2002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曲远方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总目标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安全制度,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学生了解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及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认真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加以分析,写出高水平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 材料基本性质实验(3学时) 通过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可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由于材料构造特征是决定材料强度、吸水率、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导热性及吸声等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对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2水泥特性实验(10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水泥的基本性质,包括水泥的细度检验、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水泥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的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粉体粒度粒形分析(2学时) 3. 混凝土用砂石性能实验(3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砂石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砂石筛分实验方法。 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10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及混凝土的配制,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密度测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 5. 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2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超声波法,回弹法等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 6.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2学时)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备编织和刺绣的基本技能,同时掌握仿作和独立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手工编织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基本针法、设计制造常识,了解编织刺绣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景。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手工编制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棒针、钩针针法,掌握刺绣基础,掌握十字绣、苏绣、中国结的制造方法并形成完整的作品。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和编织材料知识 1.2棒针编织基础知识 1.3钩针编织基础知识 1.4刺绣基础知识 1.5十字绣基础知识 1.6苏绣基础知识 1.7中国结相关基础知识

2.操作技能要求 2.1棒针技法 2.2钩针技法 2.3刺绣基本技法 2.4十字绣基本技法 2.5苏绣基本技法 2.6中国结基本技法 2.7拖鞋的编织方法 2.8女士帽子的编织方法 2.9手提包的编织方法 2.10绣球的编织方法 三、教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手工编织》四、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2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30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2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32课时 操作技能联系:52课时 机动课时:4课时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说明

通过系统培训,使学员掌握手工编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手工编织技术,能够看懂手工编织图示和编织出自己设计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加强基础针法的实际操作,让学员熟练掌握拖鞋、帽子、手提包、绣球等成品的编织方法。 二、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三、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1、概述 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H101064001 2.课程类别 专业课 3.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 4.课程目的 会计属于应用科学,它必须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汇集了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信息的会计其工作,在企业中属于掌握商业秘密的岗位,企业一般都不便接受在校学生的实地参观、实习;即使愿意接纳学生,也不可能容纳多名会计人员实习。这与企业非常欢迎学生参与其销售实践的《市场营销》课程不同。因此,会计学课程的社会实践主要采用在学校以会计模拟的方式进行,通过设计丰富、逼真、系统的企业会计业务的操作系统,使学生达到体验会计信息的确认、分析、归集、编报、输出过程的目的。所以会计模拟实习的目的是: (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业务处理进行对照比较,加深认识,达到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的统一,增强学生毕业后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2)严格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身居实际会计工作环境,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经济业务环节的处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演习,以提高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以及分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政策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不仅培养学生识证、制证、登账、编表能力,还要学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不仅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还要分析“为什么” 。通过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所依据的政策、法规、原则、制度,作出财务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财经应用写作的能力,形成会计责任观念。 5.学时与学分 学分1,学时1周 6.建议先修课程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课程

《合唱表演与实训》课程教学大纲.doc

《合唱表演与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全校性公选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深入了解合唱的基本知识与基本 训练方法。切实提高演唱多声部歌曲及音乐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和音乐思维能 力,使自己有一个音乐的耳朵,通过有感情的歌唱,使同学们真正感受合唱声音的魅力,感受合作的美好,陶冶情操,增进团结,开阔音乐视野,使自己的身心 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这种手段来提升大学生人格的审美情趣和能力,达到塑造 大学生人格美的目的。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合唱艺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合唱知识理论,了解多声音乐演唱的音律、音准、节奏、声部个性的统一平衡,音乐情感表现的律动变 化也基本手法,合唱声音训练、中外合唱发展史等合唱理论知识,使得他们对合唱产生一个真切的认知,对合唱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歌 唱能力及声部协调能力,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歌唱状态去克服不良的发声习惯,提高他们的歌唱兴趣,培养具有一定的合唱表演能力,进而丰富和提高校园文化的 内容与品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合唱理论与表演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表演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单声部、多声部、传统与现代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非音乐专业的一门公选课,学生通过教务系统进行选修,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感觉和嗓音条件的学生。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合唱与指挥》——于捷陈娟娟主编 2、参考书:《中国合唱歌曲选》——胡德风主编 课程进度表 八、 第一学期

教学大纲--幼儿手工制作》课程

成都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草稿) 课程名称:幼儿园儿手工制作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制定时间:2015年8月30日 成都电中教学教务科制 幼儿园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 2.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2.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 2.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传统手工 刺绣、编织、扎染 教学大纲

《传统手工——刺绣、扎染、编织》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64 学分:3 开课对象:艺术设计服装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传统手工》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强调学生在理解多种传统手工技艺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制作,进行实际操作和设计,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 1、了解刺绣的发展历史,熟悉普通刺绣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同时掌握刺绣 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 刺绣表现点、线、面时可以体现设计的需要。同时提高美术修养。 2、了解传统手工扎染的发展历史,熟悉扎染工艺的工具材料及其性能特点;同 时掌握扎染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提高提高美术修养的同 时,能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3、了解传统棒针、钩子编织原理,同时讲解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掌握其基本 技法,为服装设计中需要用于表现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1、刺绣、、、、、发展,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教授花色设计与具体针法,刺绣的基本表现手法和针法的使用;2、扎染的历史发、特点、染料与面料的关系、制作方法;3、钩针、棒针的编织原理、符号识别、编织技法;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都具有较强的实做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 (五)教学方式: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进行实际操

作,运用到服装的装饰设计中。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 1、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动手操纵相结合,整班讲授、 教师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审美,和装饰设计立意,以及的实际运用能力。 3、作业辅导、讨论、讲评与作品的分析、讨论相结合。 二、正文 第一章刺绣工艺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发展等,掌握刺绣的,现代机绣与手工刺绣的区别。 2、针法与制作。了解多种针法和表现特征、掌握主要几种针法,熟悉运用到服装中。 重点:材料与特点、掌握熟悉针法 难点:绣线与面料的匹配、花色设计与服装的有机结合、针法图案于服饰面料的结合教学要点(知识点): 1. 、、、、、发展 2. 3、花色设计 4、多种刺绣针法 类别: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散错针、编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各类针法10种以上,主要有齐针、抡针、套针、施针、乱针、滚针、打子、结子、网绣、挑花、纳锦、穿珠针等 学时:25学时 第二章扎染工艺制作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手工印染种类、国内外手工印染概况,熟悉手工印染的面料与染料的特点和性能,掌握扎染工具与材料基本针法制作工艺。并能思考把扎染的艺术特征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重点:不同面料与各种染料的性能、扎染基本针法、制作工艺及其步骤、效果的呈现。 难点:扎染中不同针法对应不同效果的特点、染料的特性。 教学要点(知识点): 1、手工印染种类 2、国内外手工印染概况 3、手工印染概论 4、手工印染的面料与染料 5、扎染工具与材料基本针法制作工艺 学时:25学时 第三章手工编织技艺 教学要求:了解编织的发展、种类、工具、特点,掌握服装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编织技法符号识别、电脑机织原理与使用,思考将传统编织物运用到服饰设计中。 重点:基本技法、编织技法符号识别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是培养实际施工能力的专业课,与建筑施工工艺课相配套,主要以 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为对象进行相关技能操作训练。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砌筑工、架子工、钢筋工、模板工、抹灰工和裱糊工操作技能训练。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熟悉建筑施工的基本工艺,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及相关规范规定,为学习职业技能和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要求是: (1)掌握各工种实训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2)了解各工种操作的准备工作。 (3)了解各工种操作的工艺流程,熟悉其操作要点。 (4)熟悉各工种操作的质量标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 (5)了解各工种操作成品保护。’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是一门技能课程,应与建筑施工工艺课程配套教学。在教学中还应将职业道 德规范融入其中。 (2)严格遵照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建筑施工工艺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按国家或行业标准施工,保障施工质量及要求的意识。 (3)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注重讲练结合,注重施tilt艺理论与操作技能的 (4)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力度。 (6)要从各个方面强调安全生产,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观念。 二、学时分配表

砌筑工操作技能训练 课程内容与要求 1.了解砖墙砌筑的过程,如准备工作、砂浆拌制、脚手架搭设、抄平、放线、摆砖、盘角的操作要求,砌筑高度的控制,垂直平整度的掌握等。 2.掌握砌筑基本方法。 3.掌握砖墙的组砌形式与摆砖。 教学内容 (一)抄平、放线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立皮数杆及门窗樘 (三)摆砖 (四)砌头角、挂线 (五)砌筑墙壁及转角 (六)墙体砌筑 二架子工操作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 1、了解脚手架搭设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2、会进行脚手架搭设的定位放线。 3、会选择合适的钢管及扣件。 4、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方法。 5、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方法。 教学内容 (一)现场定位 (二)材料选用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四)搭设质量检查 (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拆除

安检实训教学大纲

《安检》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安检课程编 号: 总学时:32课时总学 分: 适用专业:民航服务开设时 间: 第四学期 主撰人:韦宏亮审核 人: 黄吉萍 一、实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安检服务是民航服务专业安检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 2、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检查证件的程序与方法;掌握人身检查的要领和程序和方法;掌握物品检查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安检服务实际操作训练,掌握安检相关技能,提高实践能力,达到安检的岗位工作需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民航安检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2)熟悉有效证件的种类; 3)了解人身检查的岗位设置与职责; 4)明确物品检查的范围和禁止携带的物品种类; 5)了解飞机与隔离区监护知识。 三、实训项目与类型

序号实训 项目 学 时 实训性质备注 验 证 综合设 计 研究探 索 必 做 选 做 1民航安检知 识基础训练 2√√ 2旅客人身检 查训练 6√√ 3旅客物品检 查训练 6√√4飞机与隔离 区的监护训 练 4√√ 5旅客候机区 的安全监护 训练 4√√ 合计22145 四、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安检门、手持探测器、安检通道、模拟行李物品、模拟飞机、对讲机等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 1、考核方法: (1)按时上下实践课,及是否有缺课现象 (2)可根据学生上课提问情况老师自行判断学生掌握本次课程的程度 (3)学生能否在当堂实践课上有创新

(4)实验完成情况 2、成绩评定: (1)按时上下课及不缺席 10分 (2)实践结果评定 70分 (3)学生的掌握程度及领悟能力 20分 六、实验教学指导书和参考书 1. 《民航地勤服务》王建伟主编.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11

手工制作课程纲要

手工课课程纲要 教材来源:儿童手工大王 学科:手工制作 授课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黄琳琳/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一、课程理念 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生活中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1、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折、卷、剪贴、编织、缠、捏等多种手工制作的基本表现方法、技巧。动手能力、探究合作能力不断提高。 2、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与合作,运用各种材料及手工制作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3、在学习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养成工作有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 折纸篇剪纸篇彩泥篇 青蛙苹果麻花 鲸茄子拖鞋 鸣蝉雨伞冰糖葫芦 小鱼帽子手套 燕鱼太阳花松树 小兔子西瓜南瓜 小丑鱼玉米向日葵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坚持情感和趣味性原则。挖掘教材中情感性、趣味性的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绘画与手工的兴趣和积极性。 2、坚持“潜能开发”原则。选择适合的教与学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他们的美术潜质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学生发展和提高”。 3、坚持“有效教学”原则。力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功效,探求尽可能高的教学正效应和尽可能低的教学负效应。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

手工编织教学大纲计划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手工编织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根据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及培训要求,特制定本手工编织专业培训计划。 二、理论知识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了解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以及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种实物的编织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能够熟练手工钩织的各种技法,并能够灵活运动各种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产品。 四、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手工编织》主要研究如何应用新型的纺织材料,创作编织手工工艺品,目的及任务就是让学习者在了解我国灿烂的民间手工工艺品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五、教学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基本知识。 了解手工钩织及其他工具的的区别及基础知识;钩针针法以及钩织编织有生活动的广泛应用。 2.专业知识。 掌握钩织、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尺寸与规格,钩织看图符号、针的拿法和线的绕法、针眼的高度和立针、最初的起针方法、锁针的起针、线圈的起针、编织看图符号。 3.相关知识。 线的分类及特点,手工钩编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计划。 专业知识:20课时

操作技能:160课时 合计:180课时 课时分配 手工编织培训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手工编织材料的分类及性能,钩针手工编织的基本方

法,手工编织的基本方法、花样的形成原理、手工工艺品的创意与编织,最终以能够加工作品结束全课程。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培训,要求学习者在了解各种手工编织材料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基本的手工编织技巧、针数控制、尺寸与规格以及缝合,最终能够自行设计,创造出手工工艺品。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学员的出勤,按照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完成教内容,采用“理论+实践”方式进行培训,确保每位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二、课时分配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员通过学习钩针的针法,会识图,能够灵活运用。 主要内容: 第一章怎样选择合适的钩针 第二章 1.怎样先择钩针编织线 2.编织线的品种以及特点 3.识别不同纺织线的方法 第三章钩针基本针法 1.辫子针钩织法

《项目实训一》教学大纲[1]

教学大纲 数字媒体学院UI专业《项目实训一》 2015版

第五门课程《项目实训一》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讲授天气方向APP应用程序的全部界面专业设计课程,是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的核心课程,通过本教学周期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出一整套的天气方向应用软件界面设计,同时能够了解应用程序的全部界面构成,为不同的方向的APP应用程序设计全套界面。 专业知识:应用程序全部界面设计、动态效果制作。 专业技能:Ps/Ai/AE软件应用。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策划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执行能力。 2.内容及时间安排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分配 1 APP设计方案命题(天气方向) 4 2 APP资料收集 4 3 APP初稿(纸质表现)上 4 4 APP初稿(word方案)下 4 5 设计方案初审 4 6 APP细化方案(纸质表现)上 4 7 APP细化方案(纸质表现)中 4 8 APP细化方案(word报告)下 4 9 设计方案定稿 4 10 天气APP icon图标 4 11 APP 主界面设计(上) 4 12 APP子界面设计(下) 4 13 设计图终审 4 14 城市界面弹出效果 4 15 预报界面切换效果 4 16 设置界面内部动态效果(上) 4 17 指数界面内部动态效果(中) 4 18 警报界面内部动态效果(下) 4 19 合成制作 4 20 天气APP动态效果展示 4 3.重点难点:界面设计风格的把控、界面配色、手稿与设计稿的转变、整体方案的掌控. 4.教学设备:媒体教学设备、电脑、互联网络、Illustrator、photoshop cc、AE 5.考核标准:界面风格、界面配色、手稿的完整程度、方案的整体性.

《手工制作》教学大纲

《手工制作》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它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同一学科的两个部分。同样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胜任幼儿圆日常的美术教育工作,科学、合理地知道幼儿从事美术创作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是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任务:通通过学习和掌握平面纸工、立体纸工和利用废旧物造型等手工教学内容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平面、立体造型能力以及眼、手、脑协调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训练双手动作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在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很好地完成教育事业的工作。 要求: (1)绘画为手工制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要求具备较好的绘画基础功底才能做好手工。 (2)美术欣赏为手工制作提供了审美标准与取向,要求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3)手工制作过程要充分发挥想象,能举一反三,大胆创新,避免一味的模仿。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手工与学前手工 [经典作品赏析]《泥孩儿》 1、了解手工的基本概念 2、了解学前手工及其学习的基本要求 3、对手工作品进行欣赏,掌握对手工作品的评价方法第二章纸造型 [经典作品赏析]《绿人姐姐》、《马》 1、了解纸造型概述 2、掌握纸的平面造型的制作方法 3、掌握纸的立体造型的制作方法 第三章布造型 [经典作品赏析]《送子娘娘》 1、了解布造型概述 2、掌握布的平面造型的制作方法 3、掌握布的半立体造型的制作方法 4、掌握布的立体造型的制作方法 第四章泥造型

手工编织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手工编织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11125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本科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董徐易 指定教材:自编 一、教学目的: 中国结是一种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中国结的常用基本结、变化结的编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基本结法组合,进行结饰品的设计与制作,在制作中重点掌握排线、抽线、整形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对我国独有的手工艺能够进行传承与发扬,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意识、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基本结 第一节纽扣结的编制 1、纽扣结:纽扣结是中国结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结。学习掌握纽扣结的基本编法(一根线 编制方法、两根线编制方法)。 2、纽扣结手链:在掌握纽扣结基本编法的基础上进行纽扣结手链的学习与编制。 第二节蛇结 1、蛇结:蛇结是中国结基本结法之一,常用语项链、手链等由两根线结合编制而成。 2、蛇结手链:在掌握蛇结基本编法的基础上进行蛇结手链的学习与编制。 第三节斜卷结 1、斜卷结:斜卷结和其他基本结如平结、纽扣结组合可以编出精美项链,手链等小饰品。 2、斜卷结手链 3、斜卷结龙虾 4、斜卷结海星 第四节三色球手机链

第二章变化结 第一节双钱结 1、双钱结:双钱结又称“金钱结”,状似两枚古钱相叠。它是中国结的基本绳结之一, 常用于庆典时礼品上的结饰,象征内外一片祥和。 2、双钱结胸花、耳环 3、双钱结项链 第二节吉祥结 1、吉祥结:吉祥结为十字结之延伸,亦是古老装饰结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 2、吉祥结蜻蜓胸花 第三节琵琶扣 1、琵琶扣:琵琶扣中国结变化结的一种,常用做女士流行时装上的配饰。因其形小巧,状 如琵琶而得名。此结的应用较为广泛,即可做为胸饰、领饰,也可以用作围巾、帽子、手包上的装饰。 2、琵琶扣耳环、胸饰品 第四节宝结 1、宝结 2、二宝手机链 3、三宝手机链 4、四宝手机链 第五节盘长结 1、盘长结:结形较大,结构密实,可单独使用,也长搭配其他结式,变化的结式很多。 2、盘长结小鱼 3、盘长结项链 4、盘长结蝴蝶 第三章组合结 第一节复翼盘长结 第二节复翼磬结 第三节盘长心

实训课程教学大纲4.2

《数控编程与实训》实训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专业课程。 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控特别是计算机数控的基本原理及数控机床的体系结构,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数控程序的编制及数控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让学生充分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有关操作,并具备加工中心机床操作、编程的一般知识,学习结束后需通过相关的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证书的考核。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1、了解CNC的基本原理、机床的体系结构、加工零件的一般过程; 2、掌握数控程序的基本格式及数控机床的有关概念; 3、熟悉数控车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 4、熟悉数控铣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 5、具备加工中心机床的有关知识 6、熟悉相关的CAM软件并用于加工的实际。 (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 1、能熟练地用于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的操作调整; 2、对于车、铣床,能根据所给零件图熟练地进行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直至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其操作时间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范围内; 3、能熟练地加工中心机床进行编程和操作; 4、能实现CAM程序与数控系统的顺利连接。 (三)素质结构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初步掌握普通机床的结构设计和加工操作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已进行或正在进行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实训、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与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有:《数控加工实训》和《数控自动编程》,《数控加工实训》是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高级层次,以本课程为基础,通过实训教学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数控自动编程》与本课程联系紧密,本课程重在数控技术基础和手工编程,而《数控自动编程》单纯于计算机自动编程。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手工》教学大纲

《手工》教学大纲 实践总学时:28 周学时: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一、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1、学习、熟悉《美术课程标准(试行)》对手工制作教学的要求,积极贯彻美术教学改革新理念于手工制作教学之中。 2、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实践,充分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合理实施教学。 3、敏锐地发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手工制作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通过学习手工制作知识和技巧,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教学活 动。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管理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技巧,具有较好的手工制作能力,通过学习手工制作知识和技巧,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 3、任务 本课程属于学生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和造型技巧,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教学活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手工与绘画、美术欣赏等课程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绘画为手工制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美术欣赏为手工制作提供了审美标准与取向。这就要求手工课教学要以绘画、美术欣赏为基础,并贯穿于手工教学的全过程。手工教学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相应的加工制作技巧、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及立体造型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这些技能为幼儿制作玩具、教具以及布置幼儿活动的场所。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 实验一平面纸工[实验类型]技能课 [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平面纸工的创作技巧和制作方法. [内容提要](1) 剪纸(2) 剪贴(3)撕纸 (4) 染纸(5)纸条造型 [主要工具材料]纸张、剪刀、刻刀、垫板、颜料、胶水。 实验二立体纸工 [实验类型]技能课 [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掌握立体纸工的创作技巧和制作方法. [内容提要](1)折纸 (2) 纸造型—浮雕(3)纸造型—园雕(4)纸花 [主要工具材料]纸张、剪刀、刻刀、垫板、颜料、胶水、尺子、胶带、订书器。 实验三泥塑 [实验类型]技能课 [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泥塑的造型规律和塑造方法、技巧。 [内容提要](1)泥圆雕 (2)泥浮雕 [主要工具材料]胶泥、橡皮泥、纸粘土、泥塑刀、泥工板、颜料、笔。 实验四缝、补、钩、织、绣 [实验类型]技能课 [目的要求]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缝、补、钩、织、绣的基本技巧。 [内容提要](1) 缝、补的技法与应用(2)钩的技法与应用(3)织的技法与应(4)绣的技法与应用 [主要工具材料]布、钩针、丝线。 实验五利用废旧物造型 [实验类型]技能课 [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废旧物开展造型活动及废旧物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专业实训》 课程代码: 200010 课程性质:实践环节考试课 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结构》、《立体裁剪》、《服装工艺》、《服装结构CAD》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专业实训》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课程内容与企业打板岗位及样板中级考试直接关联,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能应用国家服装号型标准;掌握服装企业工业制板、推板的一系列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制板、推板技能,并能达到样板中级工以上的能力水平。 二、主要仪器设备 样板桌、牛皮纸、人台、剪刀、记号笔、打孔器、眼刀剪、放缝尺、软尺、铅笔等。 三、实训方式与基本要求 (一)实训方式 1、本课程以实训为主。开课后,实训指导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内容、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等。 2、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每个款式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要把制作要领及质量标准一一讲清,然后要求学生按示范的操作方法进行练习。 3、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进行辅导。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问题,应采取一天一小结,三天一汇总的办法,把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分析讲解,使学生积累经验。 4、教师要做好考勤工作。 (二)基本要求 1、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类款式结构的分析。 2、掌握工业制板及推板的方法及规律。 3、掌握车缝工艺和整烫工艺,提高和强化缝纫技能。 4、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5、能够分析各种款式服装的工艺生产流程。 6、实训后填好实训室使用记录。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查课。 2.本课程的考核成绩以通过样板中级工考试的成绩为依据。

《教育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学分:156学时 / 6学分 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育实习是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良好途经,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实现在校期间与小学、与教师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实习的基本任务是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加深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2.完成学校布置的教育教学实习任务,培养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基本上能够按照教育、教学的理论要求,上好各科实习课,学会做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和组织课外活动,并学会与学生家庭联系。 3.在课堂教学实践和班队工作实践中加强反思,并以反思日记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能力之发展。 4.全面检查本专业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和教学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积累教育实习管理经验。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教育实习,了解实习单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了解实习单位(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实习单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能够熟悉学科教学的流程,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实践研读教材,备课,组织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正确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等教学技能。通过教育实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切实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毕业实习期间,实习生要虚心向实习单位的领导、老师学习、求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关爱学生,及时沟通,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习内容及进程安排 实习内容均是到各级学校临时承担学科课程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各实习阶段的任务如下: (一)实习准备阶段 按实习年级分实习训练小组,每组6-8人,选出组长,与实习校联系,并各自进行试讲训练。 于实习前一周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由系主任做动员报告,实训教研室具体部署实习任务。之后各带队老师与组员见面并安排具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