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以天津市为例
张萌 史延冰 王欣然
摘要: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天津市将运河申遗保护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 宜居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本文明确了传承运河文化是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 机,进而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区县统筹协调发展与传承运河文化和运河保护 发展的关系,并从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重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居环境体系、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突 出地区发展重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带动天津运河沿线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天津 生态城市 京杭大运河 文化传承 宜居建设
1 引言
天津市是国务院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天津在深入推进 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生态宜 居城市的建设步伐。 从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到 2008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保护条例》和《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天津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编制了一 系列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在挖掘城市历史、守护城市记忆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 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天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 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运河风貌、传承城市运河文化,不仅是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价值、 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的迫 切要求。
2 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与现实发展需求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 南至静海县九宣闸, 以三岔河口为分界点分为北 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总长约 174 公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
7554

2.1 运河与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变迁
天津这座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大运河息息相关。 从元代中叶至清代末期, 天津一直是大运河的重要 交通枢纽。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 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 2 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 12 万人次,连同商船共 3 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 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漕 运的兴盛使天津出现“商业发达,水陆云集,车樯 如织,店铺林立,百货山积”的繁荣景象,运河在 天津的繁荣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朝晚 期, 随着天津的开埠, 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 品集散地。作为京畿门户、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北 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天津逐渐发展成 为北方一座重要的大都市。 由此不难看出, 没有运河、 没有漕运就没有天津的形成、 兴起与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讲, 运河才是天津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
图 1 天津境内大运河与海河空间关系
2.2 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
运河文化,是集漕运、商贸、手工业和 农产品加工、农业商品化于一体,具有广泛 兼容性、多元性、开放性的文化。[1]在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新修订的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公约行动指南》①中,将运河遗存和 运河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 《行动
图 2 运河漕运的历史景象
指南》将其特点归结为:“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 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 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 天津这座城市因河而兴、因漕运而繁荣发展,由漕运文化渐次衍生出了盐文化、商业文 化、妈祖文化、寓公文化、舶来文化、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历经 600 多年的沧桑变迁,书 写了别具一格的厚重历史。 不可否认, 运河在天津的城市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
7555

2.3 传承天津运河文化的现实需求
运河文化记载了天津城市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的运河为沿线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 供了重要的水利资源,并作为交通运输动脉承载着带动地区发展的重要职能。 然而, 随着近代运河漕运职能的逐渐丧失, 运河两岸的繁荣景象也逐渐淡出了历史之帷, 天津境内部分运河区段的历史风貌也显现出衰败的痕迹。 经过一年多来对天津运河及沿线地 区的调研发现,一些河段由于缺乏水源而干枯、废弃;有些区段被破坏性地变成了农田或道 路;有些段落因为工业发展和年久失修而残破,并存在水质污染问题,等等。
图 3 天津境内大运河部分河段的淤积与几近枯竭
但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种种契机让大运河有望再次成为历史关注的焦点,焕发新 的生命活力。 南水北调、 引黄济津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天津境内南运河的部分河段开始 恢复,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行动正在激发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运河关注的热情。 尽管 天津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消失,但它的环境效益、文化符号意义却仍在彰显;作为一 条活的历史长廊,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未来经济价值依然值得期许。 因此, 运河的兴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运河文化的根本在于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 展和人民生活的滋养, 传承天津运河文化的现实需求和现代意义就在于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 展需求下继续挖掘、 保护和发挥运河的价值和作用, 将大运河作为仍在使用的活态文化遗产, 使其始终同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
3 传承运河文化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机
3.1 天津生态宜居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诉求
2006 年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年) 》确定天津市的城市定位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提出, 要把天津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宜居城 建设“宜居城市”②已经成为天津这座城市迈向现代化更高发展阶段的必然诉求。 市”的一般定义是:“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 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2]宜居城市有两个基本的标准是应该必
7556

备的,其一是自然环境的生态宜居,包括绿化、空气质量、水环境、地势地貌等自然条件; 其二是社会文化的人文宜居,包括一个城市的地域亲和性、文化包容性。 天津在建设宜生态居城市的过程中, 必须依托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 在此 基础上进行完善、整合与提升;大运河作为自然和人工的双重遗产,具备资源和文化的双重 属性,必将成为天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和支撑载体。
3.2 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和重要补充
《天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实施“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构想。 其中,一轴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两带是指“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南 北生态”是指分别位于京滨综合发展轴南部和北部的区域生态体系。 从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上看,天津境内的北运河与城市京滨综合发展轴的前半段基本契 合,南运河与城市西部城镇发展带的后半段相互重叠,因此,以运河为契机带动区县生态宜 居建设发展, 形成沿线众多的生态保育区、 城镇功能区和新的发展亮点是对城市空间发展战 略的具体落实和重要补充。同时,通过运河生态带的进一步保护与建设,与“南北生态”的众 多自然保护区形成完整的市域生态体系,完善城市整体生态格局。
图 4 天津境内大运河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关系
总之, 天津境内大运河沿线的生态宜居建设发展, 必将成为实现天津建设独具特色的国 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进一步展现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 代化气息目标的又一个重要载体。
3.3 运河是带动区县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
天津境内大运河流经武清区、北辰区、河北区、红桥区、南开区、西青区和静海县共 7
7557

个区县,沿线区县的城镇和乡村均是依运河发展而来,呈现出了清晰的发展脉络。同时,随 着各区县城镇和乡村的不断发展壮大, 对运河生态环境和承载功能的诉求也不断提升, 运河 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运河两岸土地空间的再利用已成为增加城市功能、 改善城市环境、 带动区 县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 成为城市经济与文化、 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内容。 大运河连接着沿线区县多个地区的发展空间, 运河成为带动区县生态宜居建设发展的重 要契机。要充分利用运河沿线良好的自然资源,打造高品质的宜居环境,强化各区县运河风 貌的不同特征, 讲究“自然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文化,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促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沿线区县整体发展的完美结合。
4 以运河为契机带动区县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天津大运河沿线各区县的乡镇融入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连接着城市生活的过去、 现在和 未来,她们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而运河作为连接沿线乡镇的璀璨明珠的金线,宛如一条
图 5 “运河珍珠项链”—天津境内大运河(环外地区)功能区段划分 7558

项链镶嵌在天津美丽的沃土上。运河沿线各区县的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运 输、水利建设等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以运河为契机带动沿线区县生态 宜居建设发展将是一项宏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强,而且涉及 多个专业领域的方方面面,相应的对策措施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
4.1 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
天津境内大运河的整体环境直接关系着沿线人民的生活质量, 运河综合整治可提高河道 的防洪抗灾能力,有效防止运河两岸的水土流失,拓宽河床,扩大过水断面,提高泄洪排涝 能力;同时,运河的提升改造可有效改善运河沿线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提升沿线人 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功能。 另外, 天津境内大运河的滨水景观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运河水质的治理情 况,只有把运河水质治理好,人们才有亲水的可能。为了保证河流的水质,需要制定相关规 章制度,在运河全线展开污染治理工作。为了确保枯水季节运河的生态需水量,需要在河道 内注入更多的再生水, 并通过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再生水应主要来自城 市的再生水厂,减少为维持河道景观而必须抽取的地下水水量。 通过治水达到亲水的目的, 全方位地提升运河沿岸地段的亲水品质, 还原自然与文化属 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亲水要求,为沿线地区的宜居建设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2 重塑自然生态环境
京杭运河作为生态绿道在当今的运河沿线城市逐渐成为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 通过长 期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使天津境内大运河沿线区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 使运河 充分发挥环境景观功能,成为一条具有良好自然环境的绿色走廊。 运河滨水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以强化滨水城市的生态系统, 创造出天津城市独有的脉 络结构。京杭大运河作为城市肌理中的生态叶脉,将与天津的海河等水体一起发挥“生态绿 肺”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对运河水岸原有狭窄的带状结构的扩展,进一步由线 到面,增加人们与绿色生态环境的接触范围。 天津境内大运河的自然生态环境由多种要素构成, 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城市历史文化和 自然演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生态环境的重塑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升天津境内 大运河的自然环境品质。提高运河水岸的自然度,恢复运河原有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驳岸 的设计、 原生植物的栽植、 小范围的活水处理等措施,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塑运河自然生境。
4.3 营造人居环境体系
7559

在明确总体发展结构的基础上,分级营 造运河沿线的城镇村人居环境体系。 根据大运 河沿线村镇经济发展区的功能定位、 发展需求 和现状,形成以“新城、发展片区、中心镇、 中心村”为主体的人居环境体系。 天津境内大运河流经的新城包括武清新 城、西青新城和静海新城,发展片区包括北辰 区双街发展片区和西青区辛口发展片区, 中心 镇包括武清区河西务镇、 静海县独流镇和静海 县唐官屯镇, 中心村涉及武清区和静海县的多 个村庄。 人居环境体系的营造是运河沿线各区县 宜居建设发展的重要体现,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图 6 天津境内大运河(环外地区)人居环境体系
的原则, 为沿线地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城乡生 活的舞台背景,展示市民生活风貌,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在视线上、 空间上保证景观的通透性, 把天津境内大运河的两岸地区作为市民生活中变化灵 动的空间,为两岸的居民生活注入新鲜活力。
4.4 带动文化旅游发展
通过天津境内大运河遗产价值的挖掘保护以及现代服务功能的植入, 使目前暂时衰退的 一些运河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 融入到现代城市功能中, 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 休闲、 教育等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发展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业的同时,依托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资源条件,借助全市 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大好环境,完善旅游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大力推进实施,加 强与北京通州地区及河北省香河县等运河沿线地区的发展对接和融合, 使天津境内大运河的 环境品牌、旅游品牌得到更大的价值体现,带动天津运河沿线旅游业的全面兴起。 在突出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的基础上,还要将杨柳青年画、天穆武术、乾隆传 说、独流老醋等特色鲜明的文艺戏曲、地方民俗、民间传说、手工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 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运河文化全方位、综合性的展示与推广。
4.5 突出地区发展重点
天津境内大运河沿线各区县在自然条件、 发展定位等多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传承
7560

运河文化、带动区县宜居建设发展,必须甄别各个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特色要素,划分不 同的发展类型,突出各个地区的特色价值和发展重点。 税关文化的河西务镇、千年古镇杨柳青镇、酒醋飘香的独流镇等城镇发展地区,在处理 好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城镇经济、低碳产业,发挥城镇的各项职能,使新 城镇与古运河形成统一、协调的发展格局。 肌理完整的老米店村、姜太公垂钓的西钓台村等运河沿线村庄风貌地区,村庄建设、布 局要体现运河文化特色, 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对一些有历史底蕴的村庄进行修整, 恢复村庄历史原貌,古朴与现代并存,展现大运河的人文活力。 乾隆到访的筐儿港枢纽、 李鸿章撰碑的九宣闸、 历代国家领导人亲临的屈家店闸等水利 枢纽地区,要继续发挥现有水利枢纽工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利用有一定文化底蕴 和教育展示意义的水利枢纽,开发其观光、教育功能。 荷塘与半岛景观独特的北辰区张湾村、 南运河与独流减河交汇的西青区河口湿地等生态 发展地区,要在保护运河现有资源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恢复运河历史自然面貌,使其成为 一条生态绿色走廊。是此类地区的典型代表。 南辛庄云海寺、西双塘东五台寺、唐官屯清真寺等文化旅游地区,要利用运河现有物质 和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教育产业,建立运河遗址公园、运河文化园、运河度假 村等多种形式的运河文化旅游载体。
5 结语
以大运河为契机,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其文化内涵,带 动沿线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发展,将成为天津城市发展建设的必然选择。让我们携起手来,传 承运河文化的精粹, 谱写运河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共同开创天津古代文 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灿烂明天!
注释
① 1972 年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 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200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关于《保护世界文化 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版《行动指南》 ,其中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遗产种类赫然在列。 ② 宜居城市的概念起源于国外,国内最早出现在 2005 年 1 月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同年, 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地要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2007 年建设部正式颁布了
7561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 。
参考文献
[1] 马文波,宫肖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J] .东岳论丛,2007(1) . [2] 骆高远.宜居城市与城市旅游的互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9(4) . [3] 张秀芹,洪再生.近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J] .城市规划学刊,2009(6) . [4] 毛锋,聂跃平,陈述彭.伟大的生态文明工程—对中国大运河遗址的再认识[J] .地球信息科学,2008 (4) . [5] 姚迪. 巨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究及现实困境的思索—以大运河保护规划为例[J] . 城市规划, (1) 2010 .
作者简介
张 萌(1982—) ,男,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史延冰(1976—) ,男,学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高级规划师。 王欣然(1985—) ,女,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7562

绿色生态城区

3绿色生态城区实践 3.1国家生态城区建设现状:全面开花,进展各异 住建部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1年前,通过国际合作、签订 部省、部市合作协议的方式(深圳市、无锡市、河北省、上海市),推进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等12个生态城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结合生态城市试点情况,为规范工作提出《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暂行办法》,推进低碳生态城市试点。2012年9月,住建部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的支 持力度,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和绿色生态城区工作进行了整合。并于2012年10月、11月 先后批准了长沙梅溪湖新城、昆明呈贡新区、重庆悦来生态城、池州天堂湖生态城、贵阳 中天未来方舟生态城等五个新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3年住建部继续先后两批批注 了13个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4年共有两批27个城区申请,目前待审批[8]。 2012年4月,《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为推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鼓励城市新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发展绿色生态城区,中 央财政对经审核满足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基准为5000万元的资金补助。2012年底, 财政部、住建部在已获评试点的城区中批复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唐山湾生态城、无锡 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深圳市光明新区、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贵阳市中 天未来方舟生态新区、昆明市呈贡新区8个项目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地区,授予每 个项目5000万的补贴资金。 在上述政策及资金激励下,各地积极展开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实践。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上百个名目繁多、种类不同、大小各异的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将全 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检索范围,以“生态城”、“绿色新区”等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可检索到绿色生态新区项目共计139个 以上述139个新区项目为分析对象,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这些新区主要集中环渤海、 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和湖南、湖北等中部城市群,一方面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和 政策环境为生态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绿色、生态、低碳已 成为新兴经济地区的战略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西北、西南等一些经济相对落 后的地区也开始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实践探索,将生态和环境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绿色生态发展不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从实践类型来看,主要分为择址新建的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地区的绿色生态改造以及 灾后重建的绿色生态城区。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既有城区临近择址新建,这一类型的实践受 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可将绿色生态的理念及技术贯穿在规划、建设、运营整个过程中,全方位的开展建设活动,开发建设见效较快。但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人口、产业集聚 难度大。相对于建设绿色生态新区,既有绿色生态城区改造的实践需要结合城市更新进行,相对见效缓慢,不易大规模的开展实践,因此除了上海、深圳、北京等少数土地供需矛盾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经验 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对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及其对城市周围富庶的佛斯河谷底的威胁。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 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市内交通便利,公共服务完备,景观优美且丰富多样,这些铸就了温哥华优质的城市生活品质,也树立了大城市打造宜居的典范。 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在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费心思。 此外,在交通建设方面,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把人才培养与引进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如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知识讲座、法制宣传、讨论会等社区教育来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全体市民素质。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避免了城市发展中很多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2.3.1城市发展背景概况 西雅图属纽约州,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也是美国的高科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城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城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摘要:文化可以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城市乡村文化亦是如此。本文在将文化归纳为物质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城乡文化为讨论背景,分别对城市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论述。 关键词:文化传承、城乡文化、中国城市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精神财富文化无所不在。那些偶然的,特殊的,个别的事物经过历史的淘汰、浓缩、凝聚、沉积所得到并传与后世的是传统的精华。回顾悠久的历史面对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人类无法回避传统文化的奠基而去面对现实,规划未来,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渊源。 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地理位置,由特定的人群创造出来的。这三个“特定的”要素则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一般说来,文化可以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在这里,可将其总结为,一种是物质形态的文化:例如村落、庙堂、建筑、饮食、传统加工、礼仪活动以及与文化相关的历史文献等;另一种是意识形态的文化,例如世代相传的家庭生活、神话、传说、民俗、信仰、价值观等等。

城市、乡村文化,当然也遵循这种基本的文化类别。 在物质形态的城市文化中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物化环境,一种具有强烈的地方特征的整体空间形态、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等。而在意识形态的文化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一种环境氛围,即牵系于这种物化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具体的可以表现为居民世代生存的社会网络、价值取向、社会风格和历史传统等等。因此城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基于城乡物质形态文化及意识形态文化俩方面进行研究、论述的。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积累与城市未来个性特色塑造的脉源,二者互为体现,互为作用。城市所蕴藏的文化遗产与艺术瑰宝。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功能之一。可以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表现。 归纳起来,城市文化建设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不可逆性(物质):一座历史文化遗址,一旦毁掉,无法恢复;如,一条街道、一个公园—旦建成,就很难改变。二是社会性(意识):城市文化建设是—项社会系统工程,要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文化形象的再创造,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就会杂乱无章。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程度取决与一个城市的规划。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文化遗迹、名城胜地、风流人物举不胜举。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人类的生活品质和节奏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成为了每一个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来源:城市观察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 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Livable City Abroad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关于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D.Hahlweg, 1997)认为:在宜居城市中,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1]。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2]。埃文斯(P.Evans, 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宜居城市还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伦纳德(Lennard.H. L. t, 1997)则提出了如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地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4]。1.2 理论与实践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两个宪章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摘要: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外已经拥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摸索阶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国外不同规模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宜居性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a hotspot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re has been a set of nice constructed livable citie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which is a fast urban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we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refer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vable cities in various scales abroad, and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defects of livable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livable cities. 关键词:国外;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Keywords: Abroa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Case 作者:姜煜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 士研究生。carrie.008@https://www.doczj.com/doc/bb12109109.html, 甄峰,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教授 魏宗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宜居生态城市规划

宜居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充分有效地运用了各种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样才有助于全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维护好整个生态系统。本文对城市规划和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及规划进行阐述,以期指导。 一、城市规划与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 1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流思想。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新方向。城市建设由单纯的追求GDP高速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是城市建设理论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生态宜居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协调人、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生态宜居城市理念将引导城市的稳健发展。 2城市规划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因素。建筑密度、城市交通、绿地率控制、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均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设施布局、城市细节设计和城市功能布局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交通通行和工作环境等,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建设枢纽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统筹各个部门、协调多方力量,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而共同努力,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城市规划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居民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规划便利、安全、景观宜人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的户外运动。 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原则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最直接的实践,是一项全局建设工程。将生态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城市规划建设能够满足居民健康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将以人为本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原则的出发点,并结合当地相关政策导向确立了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和面向大众的原则。将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第二人人参与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在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应当广泛地动员单位、家庭等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在人人参与规划建设的同时确保建设成果的共享。第三,坚持突出特色和夯实基础的原则。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城市规划现状,探索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项目,并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从而逐步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 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和居民的健康生活。采取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建设的策略,以影响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规划建设因素为切入点,制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总体控制的建设战略。首先,以项目建设带动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当将相关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细化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内容和条目,从较为具体的建设项目出发,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促进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建设内容越具体、越细致就越能促进规划建设的发展。项目可以是以某项内容为单元的专项城市建设项目,或是以地域范围为单元的整体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是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胞,只有局部功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建设,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将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的切入点。日常生活环境和相关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以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内容为依据,进行生态依据城市专向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从而达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的。 四、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 1区域绿地规划 改善区域绿地体系是区域绿地规划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区域绿地的控制力度,对区域绿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1)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以天津市为例
张萌 史延冰 王欣然
摘要: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天津市将运河申遗保护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 宜居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本文明确了传承运河文化是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 机,进而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区县统筹协调发展与传承运河文化和运河保护 发展的关系,并从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重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居环境体系、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突 出地区发展重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带动天津运河沿线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天津 生态城市 京杭大运河 文化传承 宜居建设
1 引言
天津市是国务院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天津在深入推进 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生态宜 居城市的建设步伐。 从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到 2008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保护条例》和《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天津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编制了一 系列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在挖掘城市历史、守护城市记忆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 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天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 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运河风貌、传承城市运河文化,不仅是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价值、 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的迫 切要求。
2 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与现实发展需求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 南至静海县九宣闸, 以三岔河口为分界点分为北 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总长约 174 公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
7554

关于住建部“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指南

关于住建部“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指南 的相关建议 针对2012年6月20日同济大学关于绿色生态城区申报指南的指标体系编制,提出如下相关建议: 1.案例分析 1)案例选取方面,建议参考6月1日讨论会上的领导意见,增加对青岛中德生态园指标体系的案例分析。 2)案例分析内容方面,建议不仅要列出各套指标体系涉及的指标项,还应总结不同指标体系构建的特点、优势与不足。 2.指标分类 1)目前的10个1级指标、32个2级指标的所指范围有所重复。如1级指标中,有土地、资源两个一级指标,但土地本身也是一种资源,2级指标中,如水耗与水资源、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均有所重复,建议调整指标分类。 2)指标目前分为核心、控制、引导三类,但具体类别涵义不清晰。目前,仅指出核心类指标是新建城区申请绿色生态城区的门槛条件,但对于控制类、引导类指标对新建城区申报绿色生态城区提出的要求则解释得不够清楚,例如控制类指标如果不是门槛条件,则新建城区是否必须实现全部的控制性指标提出的目标值?引导性指标对参与申报的绿色生态城区又意味着怎样的要求?对于引导性指标,如果不是要求每个城区必须要达到某个数值,是否有必要设置量化数值? 3.专项指标设置

1)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在现行标准中已有规定,建议取消。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已经提出了该项指标的取值要求为85.1-102m2/人,指标体系的取值与现行标准的规定相矛盾,造成了实际规划工作的困扰。 2)精装修住房比例指标,缺乏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装修耗材、建筑垃圾污染等分析介绍,单独提出精装修住房指标,意义不大,建议增加指标设置背景的说明,或是取消该指标。 3)某些专项指标并不在其所属的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所包括的范围内。如入户饮用水达标率指标并不属于水环境范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更符合产业类指标的范围。4)指标内容之间有一定的从属关系,建议合并某些指标。如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与单位GDP能耗指标,实际上只是分别从能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后的碳排放角度谈节能与能源结构优化,就业住房平衡与平均通勤时间两个指标,实际上就业住房平衡指标本身就包含了对平均通勤时间的要求,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也涵盖了对公交站点覆盖率、路网密度的要求 5)建议增加合同能源管理率指标。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都提出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设置本指标,有利于鼓励新建城区呼应国家政策。 4.指标意义 1)某些指标的意义解释得不清楚,仍需完善,建议指标意义部分应包含指标本身的内涵,以及指标设置的意义两部分。如敏感区域幕墙可见光反射率指标中,应解释如何界定敏感区域,路网密度指标中,应解释该指标设置的意义。 5.指标计算方式

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评价指标设计原理 1、引言 短短 300 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地球的资源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集中和明显。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为特征,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1]。摒弃工业文明理念下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重构城市交通、建筑与土地

利用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是根治“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建筑、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产业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柱,是生态城市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实践情况,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生态城市的内涵 2.1生态城市的起源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4]。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又称生态社区( eco - community)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5]。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6],并从生态学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炜来源:网络搜集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发展中如何传承文化

发展中如何传承文化 在城市发展中如何传承化 城市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中华五千年明史清晰展示出其演化的内在要求,就是尊重自然、适应自然、善待自然。翻开人类聚落发展的历史,其选址经历了从小溪边,到小河旁,再到临近大江大河的演变过程。城市是聚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城市从选址到建设,遵循了以下两种理念,一是管子的因地制宜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一是《周礼考工记》的传统礼制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但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没有哪个城市是完全按照其中一个理念完成的,都是两种理念共同指导下的产物——即使拥有着雄伟城墙和棋盘式街道的长安、北京,其城墙也不是完全方正,其街道也绝非完全笔直。而中国城市发展受中华传统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归纳起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 城市发展要考虑城乡、区域协调 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可以在规模和功能上不断扩大,在更大区域形成中心城市、城市群,比如现

在的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但就单个城市而言,每个城市都有自身发展的限制条件,都有其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和规律,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成为大城市。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绿色是基础,协调是手段。绿色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青山绿水,是生态的基底。要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到青山绿水的重要性。没有青山绿水的经济之山,根基是不稳固的。2012年,北京市出现“7·21”洪水淹城,客观表象是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观原因可以看做地下管网直径不足,而其根本原因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维护不力,地面渗透能力下降,湖泊、洼地、空地缩小或者消逝造成的结果。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协调不仅是理念,更是城市发展采用的必要手段。城市发展要考虑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城市本身的发展,则要以城市的总体规划为抓手,协调结构、功能等诸多要素,协调时间变化和空间发展可能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每一个因素,比如水、能、生态、经济、遗产都必须在城市这个综合体中得到合适的位置,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过分强调某一单一因素,都有可能使城市产生畸形。例如,过度强调土地集约使用、地块平衡,往往会造成高楼集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城市病。历史化名城苏州的形态是一城两翼,中间是老城区,东西两边是两个工业区。从GDP的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研究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研究 引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发展给城市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在可持续发展方向指引下,生态城市的理念被提出一一城市的发展必须和自然生态相结合,把城市发展纳入到环境生态体系中。同时,在做城市绿化规划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卫生、环境、住宅、市政工程等。生态城市建设复杂的、繁琐的、系统的综 合体,其目的是建设一个节约型的、和谐的、高效的、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调整经济结构等。其中,城市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化之间的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均衡、稳定、和谐、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绿化就相当于城市的绿洲,承担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噪音,改善环境作用,给人以希望、活力和激情。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自然法则、人文心态的完美融合,从而为人类的生存营造一个最优的城市。【1】 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资源和城市生态的系统支撑力,城市绿化是维系城市资本和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该通过科技的进步改变经济构成的组成和增长方式,同时应该兼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生态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言而喻,城市绿化和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的功能 城市规划的功能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规划起着桥梁和阶梯的作用,兼顾城市绿化服务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也兼顾废物的污染和循环利用的价值,最后兼顾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绿化的核心是规划,有效的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配合人为绿化工程使整个城市绿化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为城市带来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城市绿化的功能主要包括:净化功能,绿化植物能够很好的吸收有毒气体和灰尘,并且能隔音、消声。例如:罗汉松、槐树能够吸收so气体,樟树能分泌杀菌素。防护功能,固土防风、涵养水源,降低风沙,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功能,植物可以阻挡辐射能,增加空气湿度,是周围空气降低。景观功能,绿化能够营造出优秀的植物景观,凸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和历史积淀,成为一个城市的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